This book is the final research result of the major national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project "Research on 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haired by Cao Yang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The most important theoretical innovation of the book is to construct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rmers' "freedom to achieve freedom", or from the basis of improving farmers' "substantial freedom" and "feasible ability". In other words, the innovation of research perspectives has made the main line of "organization and freedom" run through the whole book, drawing some major theoretical views and conclusions, and putting forward some important policy recommendations.(AI翻译)
曹阳:(著)
曹阳,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7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1996—2007年担任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1995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大项目2项、其他省部级项目10多项;出版个人专著5部,主编和合著9部;在Asian Economic Jour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Economics等国外刊物上发表英文论文5篇;在国内《经济学家》 《经济学动态》 《中国农村经济》 等刊物上发表论文70多篇。主要代表性专著有:《历史的选择 —— 市场经济发展史》《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宏观经济结构变动》 《当代中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形式研究》。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上、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
《陈云文稿选编(1949—1956年)》,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
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曹阳:《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基于体制变迁的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曹阳:《中国农村非农产业群体社会保障研究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曹阳:《当代中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形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陈锡文、赵阳、罗丹:《中国农村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陈玉萍、吴海涛:《农业技术扩散与农户经济行为》,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杜吟棠主编:《合作社:农业中的现代企业制度》,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费孝通论小城镇建设》,群言出版社2000年版。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高培勇、崔军:《公共部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郭红东、张若健:《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韩俊主编:《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年版。
韩水法:《康德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匡吉立主编:《著名法学家演讲鉴赏》,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孔祥智主编:《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基于供给和需求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李丹:《理解农民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李格非主编:《汉语大字典》(简编本),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6年版。
厉为民:《荷兰的农业奇迹》,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
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陆学艺:《“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罗必良:《经济组织的制度逻辑》,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年版。
黄宗智:《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黄祖辉、林坚、张冬平等:《农业现代化:理论、进程与途径》,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
刘玲玲:《清华经管学院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报告完结篇(2006—2010)》,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倪洪兴:《非贸易关注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启良:《西方自由主义传统》,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曲福田等:《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史晋川等:《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温州模式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谭成健:《大寨:中国名村纪实》,中原农民出版社1998年版。
温铁军:《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温铁军:《“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王春超:《中国农户就业决策与劳动力流动》,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王冰:《现代市场理论——关于市场的经济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王景新:《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崛起》,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宣杏云、王春法:《西方国家农业现代化透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肖萐父、李锦全主编:《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俞吾金:《实践与自由》,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张五常:《经济解释》,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张晓山、苑鹏:《合作经济理论与中国农民合作社的实践》,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农村发展研究组编:《农村、经济、社会》第3卷,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海南)改革研究院编:《中国农民组织建设》,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海南)改革研究院:《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7/2008: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8年版。
周朝民主编:《网络经济与管理》,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邓小平:《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陈云:《实行粮食统购统销》,《陈云文稿选编(1949—1956年)》,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胡锦涛:《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人民日报》2010年9月16日。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3月17日。
鲁迅:《电的利弊》,《伪自由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城市劳动力市场课题组”:《城市职工与农村民工的分层与融合》,《改革》1998年第4期。
白永秀:《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创造条件》,《经济改革》1997年第1期。
曹阳:《外部环境约束农户“经济人”理性行为决策——中国大陆农村千户调查分析报告》,《中国农村研究》(2002年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曹阳:《农村土地继承制度与农村土地社区所有制:矛盾冲突及发展走向——关于“农村土地承包期三十年不变”及推行土地承包永佃制的思考》,《理论月刊》2005年第9期。
曹阳:《关于“经济人假设”若干问题的思考》,《江汉论坛》2009年第1期。
曹阳、胡继亮:《中国土地家庭承包制度下的农业机械化——基于中国17省(区、市)的调查数据》,《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10期。
曹阳:《“自由”在马克思“人的发展”学说中的地位与价值》,《经济学动态》2012年第1期。
陈意新:《二十世纪早期西方合作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历史研究》2001年第6期。
陈锡文:《怎样统筹中国的城乡发展》,《中国乡村发现》总第13辑,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崔国强:《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实证研究》,《江西农业学报》2010年第4期。
邓大才:《农地流转市场何以形成——以红旗村、梨园屯村、湖村、小岗村为例》,《中国农村观察》2009年第3期。
邓曲恒:《城镇居民与流动人口的收入差距:基于Oaxaca-Blinder和 Quantile 方法的分解》,《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2期。
董正华:《现代小农制的历史地位——对19世纪马克思主义有关讨论的回顾》,俞可平、李慎明、王伟光主编:《农业农民问题与新农村建设》,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6年版。
董涵英:《土地经营规模与农业机械化》,《中国农村经济》1986年第8期。
杜吟棠:《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组织创新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3期。
加尼什·塔帕(Ganesh Thapa):《亚洲和拉美地区经济转型过程中小规模农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12期。
国鲁来:《合作社制度及专业协会实践的制度经济学》,《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第4期。
方松海、王为农、黄汉权:《增加农民收入与扩大农村消费研究》,《管理世界》2011年第5期。
冯华、陈仁泽:《种粮大户喜与盼——来自农业生产一线的报告》,人民网,2011年2月11日。
洪黎民:《共生概念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展望》,《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6年第8卷第4期。
何立新、潘春阳:《破解中国的“Easterlin悖论”:收入差距、机会不均等与居民幸福感》,《管理世界》2011年第8期。
黄祖辉、邵科:《合作社的本质规定性及其漂移》,《浙江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李春海、张文、彭牧青:《农业产业集群的研究现状及其导向:组织创新视角》,《中国农村经济》2011年第3期。
李怀印:《中国乡村治理之传统形式:河北获鹿县之实例》,《中国乡村研究》第1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李燕:《共生哲学的基本理念》,《理论学习》2005年第5期。
李旻、赵连阁:《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形成的影响》,《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9期。
刘凤芹:《中国农业土地经营的规模研究——小块农地经营的案例》,《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第10期。
刘凤芹:《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条件与效果研究:以东北农村为例》,《管理世界》2006年第9期。
刘守英、邵夏珍:《贵州湄潭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24年的效果与启示》,《中国乡村发现》2012·冬之号。
廖祖君、赵璐、凌渝智:《公司领办型合作社发展研究——邛崃市金利猪业专业合作社的案例分析》,《中国合作经济评论》2010年第2期。
陆南泉:《俄罗斯农业改革及其启示》,《中国社会科学网》2011年12月22日。
罗必良:《农民合作组织:偷懒、监督及其保障机制》,《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第2期。
罗兴佐、贺雪峰:《乡村水利的组织基础》,《学海》2003年第6期。
马晓青、黄祖辉:《农户信贷需求与融资偏好差异化比较研究——基于江苏省588户农户调查问卷》,《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孟繁琪、“种植业适度经营规模研究”联合课题组:《关于发展农业规模经营若干问题的研究》,《中国农村经济》1987年第1期。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分析研究小组:《“十二五”时期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选择》,《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8期。
潘劲:《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数据背后的解读》,《中国农村观察》2011年第6期。
檀学文:《现代农业、后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两型农村’与生态农业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农业现代化比较国际研讨会”综述》,《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2期。
王尧:《教育是一首诗》,《读书》2012年第3期。
王春超、李兆能:《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困境:来自湖北的农户调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王美艳:《转轨时期的工资差异:歧视的计量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第5期。
万俊毅:《准纵向一体化、关系治理与合约履行——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温氏模式为例》,《管理世界》2008年第12期。
文礼朋:《农业生产的特殊性与家庭自耕农场的生命力》,俞可平、李慎明、王伟光主编:《农业农民问题与新农村建设》,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6年版。
温铁军、郎晓娟、郑风田:《中国农村社会稳定状况及其特征:基于100村1765户的调查分析》,《管理世界》2011年第3期。
吴象:《阳关道与独木桥》,《人民日报》1980年11月5日。
吴云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因素分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萧国亮:《公司随想》,《读书》2011年第2期。
谢嗣胜、姚先国:《农民工工资歧视的计量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4期。
许平:《19世纪下半叶法国农村的变革以及传统农民向现代人的嬗变》,《世界历史》1994年第2期。
杨学成、赵瑞莹:《农村土地关系思考——基于1995—2008年三次山东农户调查》,《管理世界》2008年第7期。
姚监复:《中国农业的规模经营与农业综合生产率——访华盛顿大学农村发展所徐孝白先生》,《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0年第5期。
俞海、黄季焜:《地权稳定性、土地流转与农用地资源持续利用》,《经济研究》2003年第9期。
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与土地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一个经济制度变迁史的回顾》,《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5年第6期。
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朱守银、张照新、张海阳、汪承先:《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供给和需求——以传统农区为例》,《管理世界》2003年第3期。
朱明芬、常敏:《农用地隐性市场特征及其归因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11年第3期。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2009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调查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年中国搜索引擎用户行为研究报告》。
2004—2014年历年中央“一号文件”。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德]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德]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德]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德]马克思:《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德]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德]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德]恩格斯:《法德农民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德]恩格斯:《恩格斯致朱泽培·卡内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俄]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俄]斯大林:《列宁主义问题》,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美]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颐、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法]阿伦特:《什么是自由》,贺照编:《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美]阿克顿:《自由与权力》,侯健、范亚峰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焱等译,三联书店1984年版。
[德]奥特弗利德·赫费:《政治的正义性》,庞学铨、李张林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美]埃里克·弗鲁博顿、[德]鲁道夫·芮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姜建强、罗长远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美]埃利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余逊达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美]布莱克:《比较现代化》,杨豫、 陈祖洲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美]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布鲁斯·赫里克:《经济发展》,张欣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美]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蔡文燕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英]戴维·W.皮尔斯主编:《现代经济学词典》,宋承先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法]亨利·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李燕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英]杰弗里·M.霍奇逊:《演化与制度——论演化经济学和经济学的演化》,任荣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杰拉尔德·迈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主编:《发展经济学前沿·未来展望》,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美]加里·S.贝克尔:《家庭经济分析》,彭松建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意]卡洛·奇拉波主编:《欧洲经济史》,徐璇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德]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德]考茨基:《土地问题》,梁琳译,三联书店1955年版。
[美]坎贝尔·麦克康耐尔、斯坦利·布鲁伊:《经济学:原理 问题 政策》,陈晓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科文(香港)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版。
[英]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韦卓民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以色列]拉南·魏茨:《从贫苦农民到现代农民——一套革命的农场发展战略及以色列的乡村综合发展》,杨林军、何大明等译,中国展望出版社1990年版。
林重庚、迈克尔·斯宾塞编:《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和转型:国际视角的思考和建议》,中信出版社2011年版。
[荷]L.道欧、J.鲍雅朴主编:《荷兰农业的勃兴》,厉为民译,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
[美]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美]路易斯·普特曼、兰德尔·克罗茨纳编:《企业的经济性质》,孙经纬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美]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堂前的演讲》,匡吉立主编:《著名法学家演讲鉴赏》,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英]马林诺夫斯基:《自由与文明》,张帆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版。
[美]马克·格兰诺维特:《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为》,罗家德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美]马克·格兰诺维特:《找工作:关系人与职业生涯的研究》,张文宏译,格致出版社2008年版。
[美]马斯洛:《人类动机的理论》,许金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陈良璧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英]马歇尔:《货币、信用与商业》,叶元龙、郭家麟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美]迈克尔·桑德尔:《公正:该如何做是好?》,朱慧玲译,中信出版社2011年版。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美]乔治·亨德里克斯:《组织的经济学与管理学:协调、激励与策略》,胡雅梅、张学渊、曹利群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重武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俄]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萧正洪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
[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思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美]R.I.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卢骢译,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美]托马斯·R.戴伊:《理解公共政策》,谢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为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
世界银行:《2003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可持续发展(改进制度、增长模式与生活质量)》,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世界银行:《中国农民专业协会:回顾与政策建议》,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版。
[美]斯蒂芬·P.罗宾斯(Stephen P.Robbins)、玛丽·库尔特(Mary Coulter):《管理学》,孙健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美]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美]威廉·布雷特、罗杰·L.兰塞姆:《经济学家的学术思想》,孙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
[澳]约翰·福斯特、[英]J.斯坦利·梅特卡夫主编:《演化经济学前沿:竞争、自组织与创新政策》,贾根良、刘刚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美]詹姆斯·马奇、赫伯特·西蒙:《组织》,邵冲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美]詹姆斯·布坎南:《财产与自由》,韩旭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Boucher,S.R.,A.Smith,J.E.Taylor and A.Yunez-Naude.“Impacts of Policy Reforms on the Supply of Mexican Labor to U.S.Farms:New Evidence from Mexico.”,Vol.29,No.1(2007),pp.4-16.
Clarkson,M.A.“Stakeholder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and Evaluating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Vol.20,No.1(1995),pp.92-117.
Coase,R.“The Nature of the Firm.”,Vol.4,No.16(Nov.,1937),pp.386-405.
Easterlin,R..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4.
Freeman,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Gold,T.,D.Guthrie and D.Wank,eds. .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Press,2002.
Granovetter,M.“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Vol.91,No.3(1985),pp.481-510.
Habermas.“Modernity —An Incomplete Project.”. edited by Paul Rabinow and William M.Sulliva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9.
H.A.Simon.. 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1957.
Hennessy,T.C.&Tahir Rehman.“Assessing the Impact of the‘Decoupling’Reform of the 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 on Irish Farmers’Off-farm Labor Market Participation Decisions.”,Vol.59,No.1(2008),pp.41-56.
Kaight,F.. New York:Houghton Mifflin Co.,1921.
Kornai,J.. Cambridge,Massachusetts and London,England:The MIT Press,2005.
J.Lock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0.
Jensen,M.,and Meckling,W.“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and Ownership Structure.”,Vol.3,No.4(1976),pp.305-360.
Lang,R.. Munich:Mering Hampp,1996.
Lazonick,W.“The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History:Methodology and Ideology in Schumperter’s Economics.”in Magnusson,L.. Springer-Verlag New York,LLC.,1994,pp.245-263.
Lipton,Michael..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
Lucas,R.“North-Holland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Vol.22,No.1(1988),pp.3-42.
Mabel Ping-Hua Lee.. New York:AMS Press,1969.
March,J.G.&H.A.Simon.. John Wiley&Sons,Inc.,1958.
Meier,G.M.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
Mitchell,J.C.ed.. Manchester University,1969.
Prosterman,R.,etc.“Scale Agriculture in China:Policy Appropriately Do?”,Vol.6(1996),pp.17-29.
Qian,Y.&G.Roland.“Federalism and the Soft Budget Constraint.”,Vol.77(1998),pp.265-284.
Romer,P.“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Vol.94,No.5(Oct.,1986),pp.1002-1037.
Wilson,Edward O.. 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5.
Sen,A.“An Aspect of Indian Agriculture.”,Vol.14,No.4-6,pp.243-246.
Sen,A.“Peasants and Dualism with or without Surplus Labor.”,Vol.74(1966),pp.425-450.
Scott,James C.. New He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6.
Uchida,E.,Scott Rozelle&Jintao Xu.“Conservation Payments,Liquidity Constraints and Off-farm Labor:Impact of the Grain-for-green Program on Rural Households in China.”,Vol.91,No.1(2009),pp.70-86.
Wagner,D.G.&Berger,J.“Do Sociological Theories Grow?”,Vol.90,No.4(1985),pp.692-728.
Wank,David L.“The Institutional Process of Market Clienteles:Guanxi and Private Business in a South China City.”,Vol.9(1996).
Xin,K.&J.Pearce.“Guanxi:Connections as Substitute for Formal Institutional Support.”,Vol.39(1996),pp.1641-1658.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