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年版。
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1987年版。
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
许维遹:《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版。
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王贻樑:《穆天子传汇校集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徐宗元:《帝王世纪辑存》,中华书局1964年版。
何建章:《战国策注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
吴毓江:《墨子校注》,中华书局1993年版。
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
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
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
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学林出版社1984年版。
王先谦:《庄子集解》,中华书局1987年版。
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王先谦:《释名疏证补》,中华书局2008年版。
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中华书局2007年版。
徐坚等:《初学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
李昉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
胡渭著,邹逸麟整理:《禹贡锥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甲骨文合集》,中华书局1979—1982年版。
胡厚宣主编:《甲骨文合集释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胡厚宣主编,肖良琼等编:《甲骨文合集来源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彭邦炯、谢济、马季凡:《甲骨文合集补编》,语文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小屯南地甲骨》,中华书局1980年版。
姚孝遂、肖丁:《小屯南地甲骨考释》,中华书局1985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73年小屯南地发掘报告·小屯南地甲骨补遗》,《考古学集刊》第9集。
李学勤、齐文心、艾兰:《英国所藏甲骨集》,中华书局1985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许进雄:《怀特氏等收藏甲骨文集》,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影印本1979年版。
焦智勤:《殷墟甲骨辑佚》,文物出版社2008年版。
郭沫若:《卜辞通纂》,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郭沫若:《殷契粹编》,科学出版社1965年版。
董作宾:《殷虚文字甲编》,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48年。
屈万里:《殷虚文字甲编考释》,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1年。
董作宾:《殷虚文字乙编》,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48年。
张秉权:《殷虚文字丙编》,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57年。
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中华书局2005年版。
孙海波:《甲骨文编》,考古学专刊乙种第14号,中华书局1965年版。
刘钊等:《新甲骨文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中华书局1984—1994年版。
周宝宏:《近出西周金文集释》,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五十,1970年。
容庚:《金文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
许进雄:《明义士收藏甲骨释文篇》,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1977年。
姚孝遂:《殷墟甲骨刻辞类纂》,中华书局1989年版。
姚孝遂:《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中华书局1988年版。
于省吾:《甲骨文字诂林》,中华书局1996年版。
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中华书局1979年版。
张亚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中华书局2001年版。
赵诚:《甲骨文简明词典——卜辞分类读本》,中华书局1988年版。
周法高、张日昇:《金文诂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4年版。
饶宗颐:《甲骨文通检》地名、田猎分册,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年、1998年版。
沈建华、曹锦炎:《甲骨文字形表》,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版。
宋镇豪:《百年甲骨学论著目》,语文出版社1999年版。
宋镇豪、段志洪:《甲骨文献集成》,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岛邦南:《殷墟卜辞综类》,东京汲古书院1971年版。
《安阳发掘报告》一至四期(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一),南天书局有限公司1978年版。
安阳市文物工作队:《1995—1996年安阳刘家庄殷代遗址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97年第2期。
陈星灿、刘莉等:《中国文明腹地的社会复杂化进程——伊洛河地区的聚落形态研究》,《考古学报》2003年第2期。
杜金鹏、张良仁:《偃师商城发现商早期帝王池苑》,《中国文物报》1999年6月9日。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荥阳市薛村遗址2005年度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07年第3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藁城台西商代遗址》,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郑州二里岗》,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辉县孟庄》,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商城外郭城的调查与试掘》,《考古》2004年第3期。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郑州商城考古新发现与研究 1985—1992》,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郑州市商代制陶遗址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1年第4期。
湖北省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盘龙城一九七四年度田野考古纪要》,《文物》1976年第2期。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1963—1994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黄石市博物馆:《铜绿山古矿冶遗址》,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
江西省文物工作队、德安县博物馆:《江西德安石灰山商代遗址试掘》,《东南文化》1989年第4、5期合刊。
江西省文物工作队、九江县文物管理所:《九江神墩遗址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87年第4期。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安县博物馆:《江西德安县陈家墩遗址发掘简报》,《南方文物》1995年第2 期。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樟树市博物馆:《吴城——1973—2002年考古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江西樟树吴城商代遗址西城墙解剖的主要收获》,《南方文物》2003年第3期。
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洛阳考古集成·夏商周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
石璋如:《小屯第一本·乙编·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殷虚建筑遗存》,历史语言研究所,台湾南港,1959年。
石璋如:《小屯殷代的建筑遗迹》,《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十六本,1955年。
宋国定、姜钦华:《郑州商代遗址孢粉与硅酸体分析报告》,《环境考古研究》(第2辑),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夏商周断代工程朝歌遗址调查组:《1998年鹤壁市、淇县晚商遗址考古调查报告》,《华夏考古》2006年第1期。
袁靖、唐际根:《河南安阳市洹北花园庄遗址出土动物骨骼研究报告》,《考古》2000年第11期。
岳洪彬、岳占伟、何毓灵:《小屯宫殿宗庙区布局初探》,载《三代考古》(二),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垣曲县博物馆:《垣曲商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洹河流域区域考古研究初步报告》,《考古》1998年第10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县东下冯》,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河南偃师商城宫城第八号宫殿建筑基址的发掘》,《考古》2006年第6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1984年春偃师尸乡沟商城宫殿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5年第4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河南偃师尸乡沟商城第五号宫殿基址发掘简报》,《考古》1988年第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故城工作队:《偃师商城的初步勘探和发掘》,《考古》1984年第6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安金槐:《安金槐考古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岑仲勉:《黄河变迁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版。
岛邦男著,濮茅左、顾伟良译:《殷墟卜辞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杜金鹏、王学荣:《偃师商城遗址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杜金鹏:《夏商周考古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二集》,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专刊之一,1944年、1945年。
李济:《安阳》,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李民:《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进程》,线装书局2008年版。
李学勤:《李学勤早期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长春出版社2007年版。
马如森:《殷墟甲骨学:带你走进甲骨文的世界》,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马叙伦:《说文解字六书疏证》,上海书店1985年版。
彭邦炯:《甲骨文农业资料考辨与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钱穆:《古史地理论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中华书局1985年版。
裘锡圭:《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2年版。
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增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宋镇豪主编:《商代史》(十一卷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2011年版。
王国维:《观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王宇信、杨升南主编:《甲骨学一百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温少峰、袁庭栋:《殷墟卜辞研究——科学技术篇》,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版。
辛树帜:《禹贡新解》,农业出版社1964年版。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徐中舒:《徐中舒历史论文选辑》,中华书局1998年版。
严文明、安田喜宪主编:《稻作陶器和都市的起源》,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
严文明:《农业发生与文明起源》,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杨宝成:《殷墟文化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杨升南:《商代经济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杨树达:《积微居甲文说》,中国科学院排印本1954年版。
游修龄:《稻作史论集》,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3年版。
张秉权:《甲骨文与甲骨学》,台湾“国立”编译馆1988年版。
张国硕:《文明起源与夏商周文明研究》,线装书局2006年版。
张政烺:《张政烺文史论集》,中华书局2004年版。
郑杰祥:《商代地理概论》,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钟柏生:《殷商卜辞地理论丛》,艺文印书馆1989年版。
周魁一:《中国科学技术史·水利卷》,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邹逸麟:《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陈德安:《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与研究》,《中华文化论坛》1998年第2期。
陈桥驿:《我国古代湖泊的湮废及其经验教训》,《历史地理》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陈雪香:《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农业稳定性考察》,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戴裔煊:《古代东方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与水利灌溉的关系》,《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5年第2期。
董琦:《环境选择——垣曲商城遗址研究之四》,《考古与文物》1999年第6期。
杜金鹏:《试论商代早期王宫池苑考古发现》,《考古》2006年第11期。
郭旭东:《甲骨文“稻”字及商代的稻作》,《中国农史》1996年第2期。
贾兵强:《中国先秦水井研究》,华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李立新:《甲骨文中所见祭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刘莉、陈星灿:《城:夏商时期对自然资源的控制问题》,《东南文化》2000年第3期。
刘起:《卜辞的河与〈禹贡〉大伾》,《殷墟博物苑苑刊》创刊号,1987年。
庞小霞、胡洪琼:《商代城邑给排水设施初探》,《殷都学刊》2004年第1期。
裴明相:《略谈郑州商城的用水设施》,《殷都学刊》1996年第2期。
邵望平:《〈禹贡〉“九州”的考古学研究》,《考古学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史念海:《论〈禹贡〉的导河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黄河》,《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1期。
宋爱平:《郑州地区史前至商周时期聚落形态分析》,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宋镇豪、谢宝耿:《古史研究:会通多学科与启动现代思维》,《学术月刊》2001年第12期。
孙亚冰:《衍字补释》,《古文字研究》第28集,中华书局2010年版。
谭其骧:《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学术月刊》1962年第2期。
谭其骧:《西汉以前的黄河下游河道》,《历史地理》创刊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唐际根、周昆叔:《姬家屯遗址西周文化层下伏生土与商代安阳地区的气候变化》,《殷都学刊》2005年第3期。
王贵民:《商代农业概述》,《农业考古》1985年第2期。
王晖、黄春长:《商末黄河中游气候环境的变化与社会变迁》,《史学月刊》2002年第1期。
王学荣:《河南偃师商城第Ⅱ号建筑群遗址研究》,《华夏考古》2000年第1期。
王学荣:《偃师商城布局的探索和思考》,《考古》1999年第2期。
吴浩坤:《甲骨文所见商代的水上交通工具》,《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杨升南:《商代的水上交通工具》,《殷都学刊》2006年第4期。
杨升南:《殷墟甲骨文中的“河”》,《殷墟博物苑苑刊》创刊号,1987年。
姚孝遂:《殷墟与河洹》,《史学月刊》1990年第4期。
游修龄:《殷代的农作物栽培》,《浙江农学院学报》1957年第2期。
于省吾:《殷代的交通工具和驲传制度》,《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5年第2期。
于希贤:《先秦时期黄河航运的初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4期。
张淑萍、张修桂:《〈禹贡〉九河分流地域范围新证》,《地理学报》1989年第1期。
张应桥:《试论夏商城市水利设施及其功能》,《华夏考古》2006年第1期。
赵锡元:《甲骨文稻字及其相关问题》,《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8年第1期。
赵志军:《关于夏商周文明形成时期农业经济特点的一些思考》,《华夏考古》2005年第1期。
朱培仁:《甲骨文所反映的上古植物水分生理学知识》,《南京农学院学报》1957年第2期。
邹逸麟:《历史时期华北大平原湖沼变迁述略》,《历史地理》第5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