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ring the Republican period, modern science in the true sense of the word was established in China. Scientific culture has also entered the track of rational development, using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modern science as the carrier to shape a new cultural type. Through the overall investigation of the "Chinese Modern Science and Culture Community",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modern science and culture is mainly completed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community members, and the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practice of community members in different fields has effectively promoted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academia, injected different content into China's modern science and culture, and exerted a comprehensive and far-reaching impact on modern Chinese science and science culture.(AI翻译)
夏文华:(著)
夏文华,男,1977年7月出生,山西省翼城县人。200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获哲学硕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获理学博士学位(科技史专业)。现为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科学社会史、文化史研究。在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
一 文献资料
[1]《国立中央研究院章程》,民国铅印本。
[2]《国立中央研究院组织法及筹备经过》,民国铅印本。
[3]《国立中央研究院概况:民国十七年六月至三十七年六月》,国立中央研究院1948年版。
[4]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十七年度总报告》,国立中央研究院1928年版。
[5]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十八年度总报告》,国立中央研究院1929年版。
[6]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十九年度总报告》,国立中央研究院1930年版。
[7]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二十年度总报告》,国立中央研究院1931年版。
[8]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二十一年度总报告》,国立中央研究院1932年版。
[9]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二十二年度总报告》,国立中央研究院1933年版。
[10]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二十三年度总报告》,国立中央研究院1934年版。
[11]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二十四年度总报告》,国立中央研究院1935年版。
[12]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二十六——二十八年度总报告》,国立中央研究院1939年版。
[13]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工作报告:民国二十四年十一月》1935年版。
[14]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工作报告:民国三十年十月》,1941年版。
[15]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工作报告:民国三十一年十月》,1942年版。
[16]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工作报告:民国三十二年九月》,1943年版。
[17]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工作报告: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版。
[18]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工作报告: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版。
[19]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工作报告:民国三十五年二月》,1946年版。
[20]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工作报告:民国三十六年二月》,1947年版。
[21]《国立中央研究院三十一年度工作考察总评报告》,1942年版。
[22]《国立中央研究院三十三年度工作成绩考察报告》,1944年版。
[23]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首届评议会第一次报告:民国二十六年四月》,1937年版。
[24]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首届评议会第二次报告:民国二十七年五月》,1938年版。
[25]《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士录:第一辑》,1948年版。
[26]《国立中央研究院职员录:民国十八年度》,1929年版。
[27]《国立中央研究院职员录:民国二十一年度》,1932年版。
[28]《国立中央研究院职员录:民国二十二年度》,1933年版。
[29]《国立中央研究院职员录:民国二十三年度》,1934年版。
[30]《国立中央研究院职员录:民国二十四年度》,1935年版。
[31]《国立中央研究院职员录:民国三十六年二月》,1947年版。
[32]《国立中央研究院第二届评议员候选人参考名单》,铅印本。
[33]《国立中央研究院人员录:民国三十七年四月》,1948年版。
[34]《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概括:民国十八年八月》,1929年版。
[35]《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概括:民国二十年五月》,1931年版。
[36]《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概括:民国二十四年三月》,1935年版。
[37]《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二十一年度总报告》,1932年版。
[38]《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二十二年度总报告》,1933年版。
[39]《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二十三年度报告》,1934年版。
[40]《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二十四年度报告》,1935年版。
[41]《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二十九年度报告》,1940年版。
[42]《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三十一年度报告》,1942年版。
[43]《国立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民国三十一年度事业计划》,1942年版。
[44]国立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编:《国立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年报》(第一号1944—1947),1948年。
[45]国立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编:《国立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年报》(第二号1948),1949年。
[46]《国立中央研究院首届评议会第五次年会化学研究所报告:民国二十九年度》,1940年版。
[47]《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二十年度总报告》,1931年版。
[48]《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务月报》(第一卷第一期),1929年。
[49]《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务月报(第一卷第四期),1929年。
[50]《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务月报》(第一卷第五、第六期合刊),1929年。
[51]《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务月报》(第一卷第八期),1930年。
[52]《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务月报》(第一卷第十期),1930年。
[53]《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务月报》(第二卷第六期),1930年。
[54]《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务月报》(第二卷第九期),1931年。
[55]《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概况》(民国三十一年二月),1942年版。
二 著作
[56][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57][法]让-克里斯蒂安·由蒂菲斯:《十九世纪乌托邦共同体的生活》,梁志斐、周铁山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8][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自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59][美]费侠莉著:《丁文江:科学与中国新文化》,丁子霖、蒋毅坚、杨昭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60][美]费正清、费维恺:《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61][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62][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张沛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63][美]郭颖颐著:《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雷颐译,江苏人民出版1998年版。
[64][美]夏绿蒂·弗思:《丁文江——科学与中国新文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版。
[65][美]小摩里斯·N.李克特著:《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顾昕、张小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66][美]叶维丽著:《为中国寻找现代之路——中国留学生在美国(1900—1927)》,周子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67][美]朱克曼:《科学界的精英——美国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周叶谦、冯世则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68][英]J.D.贝尔纳著:《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张今校,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69][英]斯诺著,陈克艰:《两种文化》,秦小虎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
[70]白吉庵:《胡适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71]编写组:《中国物理学会六十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72]秉志:《生物学与民族复兴》,中国文化服务社1947年版。
[73]蔡元培:《我在教育界的经验》,高乃同编:《蔡孑民先生传略》,商务印书馆1943年版。
[74]陈时伟:《中央研究院1948年院士选举述论》,《一九四○年代的中国》(下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75]陈歆文、周嘉华:《永利与黄海——中国近代化工的典范》,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76]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77]程裕祺、陈梦熊:《前地质调查所的历史回顾:历史评述与主要贡献》,地质出版社1996年版。
[78]岱峻:《发现李庄》,四川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79]董光璧:《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80]董光璧:《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论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81]段治文:《中国现代科学文化的兴起(1919—1936)》,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2]冯桂芬:《校邠庐抗议》,《续修四库全书》(第95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83]冯之浚:《科学与文化》,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年版。
[84]傅斯年:《东北史纲初稿》,岳麓书社2011年版。
[85]高平叔:《蔡元培论科学与技术》,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版。
[86]高伟强:《民国著名大学校长》,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7]谷小水:《“少数人”的责任:丁文江的思想与实践》,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88]贵州遵义地方志编委会:《浙江大学在遵义》,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89]郭双林:《西潮激荡下的晚清地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0]何志平等:《中国科学技术团体》,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0年版。
[91]洪晓斌:《丁文江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
[92]胡适等:《丁文江这个人》,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93]胡适:《丁文江的传记》,安徽教育出版2006年版。
[94]胡适:《胡适论人生》,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95]胡适:《胡适全集》(第21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96]胡适:《胡适全集》(第25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97]胡颂平:《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3年版。
[98]胡颂平:《朱家骅先生年谱》,传记文学杂志社1969年版。
[99]胡宗刚:《北平研究院植物学研究所史略(1929—1949)》,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0]胡宗刚:《胡先骕先生年谱长编》,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01]胡宗刚:《静生生物调查所史稿》,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02]计荣森:《中国地质学会概况》,中国地质学会1941年版。
[103]江晓原:《看!科学主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4]金以林:《近代中国大学研究:1895—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05]科学家传记大辞典组:《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1—6)》,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106]赖树明:《吴大猷传》,希代书版有限公司1992年版。
[107]雷启立:《丁文江印象》,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108]黎庶昌:《西洋杂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09]李济:《李济学术随笔》,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10]李书华:《李书华自述》,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111]李先闻:《李先闻自述》,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112]李学通:《书生从政——翁文灏》,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13]李学通:《翁文灏年谱》,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14]李义天:《共同体与政治团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115]李玉海:《竺可桢年谱简编》,气象出版社2010年版。
[116]李约瑟:《李约瑟游记》,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17]李约瑟:《战时中国之科学》,徐贤恭、刘建康译,中华书局1947年版。
[118]林洙:《困惑的大匠·梁思成》,山东画报出版社1997年版。
[119]凌鸿勋口述:《凌鸿勋口述自传》,沈云龙访问,湖南教育出版2011年版。
[120]刘军宇:《自由与社群》,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121]刘珺珺:《科学社会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122]刘述礼:《梅贻琦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23]刘咸:《中国科学二十年》,《民国丛书》(第1编第90册),上海书店1989年版。
[124]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125]马节:《慕尼黑大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126]马胜云:《李四光年谱》,地质出版社1999年版。
[127]茅于美:《桥影依稀话至亲》,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28]欧阳哲生:《科学与政治——丁文江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9]钱端升:《钱端升学术著作自选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130]秦孝仪:《革命文献(第一○二辑)·抗战建国史料——农林建设》(一),台湾中华印刷厂1985年版。
[131]任鸿隽:《十年来中基会事业的回顾》,樊洪业,张久春:《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32]任鸿隽:《中国科学社简史》,樊洪业、张久春:《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33]沙莲香:《中国民族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34]沈云龙:《凌鸿勋先生访问纪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2年版。
[135]孙永如:《柳诒徵评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36]唐代兴:《文化软实力战略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37]陶希圣:《潮流与点滴》,传记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
[138]陶英惠:《蔡元培》,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139]陶英惠:《蔡元培1868—1940》,《中华民国名人传》(第1册),近代中国出版社1984年版。
[140]陶英惠:《王世杰1891—1981》,《中华民国名人传》(第8册),近代中国出版社1988年版。
[141]陶英惠:《中研院六院长》,文汇出版社2009年版。
[142]陶英惠:《朱家骅1893—1963》,《国史拟传》第6辑,国史馆编印1996年版。
[143]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144]王鸿祯:《中国地质事业早期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45]王继平:《近代中国与近代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6]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47]王仰之:《中国地质学简史》,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版。
[148]王余光:《中国新图书出版业初探》,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49]王聿均、孙斌合编:《朱家骅先生言论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7年版。
[150]温源宁:《一知半解及其他》,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51]翁文灏:《翁文灏选集》,冶金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
[152]翁文灏:《序·中国地质学会概况》,中国地质学会1941年版。
[153]翁文灏:《中国地质学会二十年来的工作》,李学通:《科学与工业化——翁文灏文存》,中华书局2009年版。
[154]吴大猷:《八十述怀》,远流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版。
[155]吴大猷:《吴大猷科学哲学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156]吴大猷:《早期中国物理发展之回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1年版。
[157]吴国盛:《反思科学》,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
[158]吴海江:《文化视野中的科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59]吴廷燮:《北京市志稿·文教志》(下),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版。
[160]夏湘蓉、王根元:《中国地质学会史》,地质出版社1982年版。
[161]萧超然:《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162]萧公权:《问学谏往录》,传记文学出版社1972年版。
[163]颜振吾:《胡适研究丛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164]杨步伟:《一个女人的自传·杂记赵家》,岳麓书社1987年版。
[165]杨德才:《20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稿》,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66]杨钟健:《杨钟健回忆录》,地质出版社1983年版。
[167]杨仲揆:《中国现代先驱——朱家骅传》,近代中国出版社1984年版。
[168]岳南:《陈寅恪与傅斯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69]岳南:《从蔡元培到胡适》,中华书局2011年版。
[170]张剑:《中国近代科学与科学体制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71]张九辰:《地质学与民国社会:1916—1950》,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72]张九庆:《自牛顿以来的科学家——近现代科学家群体透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73]张君劢:《科学与人生观》,中国致公出版社2009年版。
[174]张培富:《海归学子演绎化学之路——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史考》,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75]张子高:《科学发达略史》,中华书局1932年版。
[176]章鸿钊:《中国地质学发展小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177]《植物研究》,行政院新闻局1948年版。
[178]智效民:《八位大学校长》,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79]中国地质学会编:《黄汲清年谱》,地质出版社2004年版。
[180]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会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81]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理学编·化学卷1),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
[182]中国植物学会:《中国植物学史》,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83]《中央研究院八十年》,《中央》研究院2008年版。
[184]中央研究院八十年院史编纂委员会:《追求卓越:“中央”研究院院史八十年(卷一)》,“中央”研究院2008年版。
[185]《中央研究院院史初稿》,“中央”研究院1988年版。
[186]周昌忠:《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187]周一良:《周一良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版。
[188]周质平:《不思量自难忘》,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9年版。
[189]周质平:《胡适丛论》,台北三民书局1992年版。
[190]朱传誉:《朱骝先传记资料》,天一出版社1985年版。
[191]竺可桢:《竺可桢文集》,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三 论文
[192]Picken:《中英生物科学的交流》,陶大镛译,《民主与科学》1945年第2期。
[193]《本社生物研究所开幕记》,《科学》1922年第8期。
[194]编委会:《纪念戴芳澜教授诞辰九十周年》,《真菌学报》1983年第2期。
[195]编者:《抗战中的中央研究院》,《教育杂志》1939年第2期。
[196]秉志:《动物学讲习法》,《新教育》1922年第5期。
[197]秉志:《动物学研究趋势》,《学艺》1931年第4期。
[198]秉志:《国内生物科学近年来之进展》,《东方杂志》1931年第13期。
[199]秉志:《国难时期之科学家》,《公教学校》1936年第11期。
[200]秉志:《科学家对于社会的责任》,《科学世界》1937年第7期。
[201]秉志:《科学精神与国家命运》,《国风月刊》1936年第8期。
[202]秉志:《科学精神之影响》,《国风月刊》1935年第7期。
[203]秉志:《科学与民族复兴》,《科学》1935年第3期。
[204]秉志:《美国韦斯特生物研究所报告》,《教育杂志》1920年第7期。
[205]蔡元培:《丁在君先生对于中央研究院之贡献》,《独立评论》1935年第188期。
[206]曹效业:《中国科学文化的缺陷与科学精神的失落》,《科学对社会的影响》1999年第2期。
[207]陈彪、罗定江:《解放前后前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概况》,《科学通报》1950年第1期。
[208]陈德懋:《胡先骕与中国近现代植物学》,《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第2期。
[209]陈省身:《中央研究院三年》,《中国科技史料》1988年第4期。
[210]陈时伟:《中央研究院与中国近代学术体制的职业化1927—1937》,《中国学术》2003年第3期。
[211]陈裕光:《金陵大学汇刊序》,《金陵大学汇刊》1943年第1期。
[212]陈垣:《党使我获得新的生命》,《人民日报》1959年3月12日。
[213]陈桢:《中国生物学研究的萌芽》,《东方杂志》1931年第14期。
[214]陈遵妫:《陈遵妫回忆录》,《中国科技史料》1981年第1期。
[215]陈遵妫:《对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的筹建及建设紫金山天文台的回忆》,《中国科技史料》1988年第3期。
[216]陈遵妫:《抗战期内我国的天文界》,《东方杂志》1943年第1期。
[217]陈遵妫:《中国近代天文事业创始人——高鲁》,《中国科技史料》1983年第3期。
[218]成骥:《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去向》,《自然辩证法通讯》2011年第2期。
[219]程忆帆:《中国学术界出版事业介绍·中国气象学会》,《书人》1937年第1期。
[220]《戴芳澜教授小传》,《植物病理学报》1979年第1期。
[221]戴宏、徐治立:《文化价值观科学功能探讨——以清教伦理与儒家文化为例》,《科学学研究》2010年第9期。
[222]邓叔群:《今日中国之森林问题》,《经济建设季刊》1942年第1期。
[223]《邓叔群先生生平》,《菌物系统》2002年第4期。
[224]丁文江:《历史人物与地理之关系》,《史地学报》1923年第4期。
[225]丁文江:《中央研究院的使命》,《东方杂志》1935年第2期。
[226]段异兵、樊洪业:《1935年中央研究院使命的转变》,《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年第5期。
[227]樊洪业:《中央研究院机构沿革大事记》,《中国科技史料》1985年第2期。
[228]樊洪业:《中央研究院院长的任命与选举》,《中国科技史料》1990年第4期。
[229]范岱年:《“另眼”看中国的科学精英》,《科学时报》2004年11月25日。
[230]范明:《蔡翘教授传略》,《中国神经科学杂志》2003年第2期。
[231]付邦红:《1946年中国一份发展科学的长期计划》,《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1期。
[232]付邦红:《从1948年中央研究院人文院士选举看社会科学评价》,《中国科技奖励》2006年第9期。
[233]傅长禄:《蔡元培与“国立中央研究院”》,《史学集刊》1982年第2期。
[234]高孟先:《卢作孚与北碚建设》,《文史资料选辑》第25卷第74辑。
[235]葛兆光:《世家考》,《东方》1995年第6期。
[236]管惟炎:《吴有训教授事略》,《中国科技史料》1983年第3期。
[237]《广西建设研究会会务报告》,《建设研究》1941年第5期。
[238]郭金海:《1948年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选举》,《自然科学史研究》2006年第1期。
[239]郭金海:《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会议》,《中国科技史杂志》2007年第1期。
[240]《国立北平研究院植物学研究所概况》,《广东教育月刊》1933年第11期。
[241]《国立中央研究院理工实验馆志略》,《科学》1934年第3期。
[242]《国联教育考察团建议改革中国教育之初步方案》,《江西教育旬刊》1933年第2期。
[243]郝景盛:《关于大学教授》,《时与潮副刊》1944年第2期。
[244]郝刘祥、王扬宗:《科学传统与中国科学事业的现代化》,《科学文化评论》2004年第1期。
[245]胡适:《丁在君这个人》,《独立评论》1936年第188期。
[246]胡先骕:《论中国今后发展科学应取之方针》,《科学时报》1947年第1期。
[247]胡先骕:《与汪敬熙先生论中国今日之生物学》,《独立评论》1932年第15期。
[248]胡先骕:《植物学教法》,《科学》1922年第11期。
[249]胡先骕:《中国科学发达之展望》,《科学》1936年第10期。
[250]胡旭初:《解放以来的前中央研究院医学研究所》,《科学通报》1950年第1期。
[251]华薇娜:《20世纪上半叶走向世界的中国科学研究实况》,《科学学研究》2006年第3期。
[252]《化学家侯德榜》,《咸阳师专学报》1996年第6期。
[253]黄汲清:《三十年来之中国地质学》,《科学》1946年第6期。
[254]黄兴涛:《论民国文化的时代精神》,《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10期。
[255]姜玉平、张秉伦:《从自然历史博物馆到动物研究所和植物研究所》,《中国科技史料》2002年第1期。
[256]姜玉平:《静生生物调查所成功的经验及启示》,《科学学研究》2005年第6期。
[257]《科学“例言”》,《科学》1915年第1期。
[258]孔庆泰:《前中央研究院的组织机构和重要制度》,《历史档案》1984年第3期。
[259]雷颐:《民国中央研究院院长之争》,《文史博览》2007年第9期。
[260]李乐元:《中国西部科学院》,《科学通报》1950年第4期。
[261]李莲青:《俞大维的家世》,《大地周报》1947年第93期。
[262]李寿柟:《前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解放后工作概况》,《科学通报》1950年第1期。
[263]李四光:《二十年经验之回顾》,《中国地质学会志》1942年第1—2期。
[264]李四光:《桂林科学实验馆概况》,《建设研究》1941年第5期。
[265]李喜所:《留美生在近代中国的文化定位》,《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266]李喜所:《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学科群的构建》,《河北学刊》2003年第6期。
[267]梁金美、吴永忠:《劳斯的科学文化实践观探析》,《哲学动态》2011年第9期。
[268]梁峥、许亦农:《植物生理学大师汤佩松》,《植物学通报》2000年第1期。
[269]林文照:《中央研究院的筹备经过》,《中国科技史料》1988年第2期。
[270]林文照:《中央研究院概述》,《中国科技史料》1985年第2期。
[271]林文照:《中央研究院主要法规辑录》,《中国科技史料》1988年第4期。
[272]刘后滨、张耐冬:《陈寅恪的士大夫情结与学术取向》,《中国文哲研究集刊》2003年第23期。
[273]刘寄星:《中国理论物理学家与生物学家结合的典范——回顾汤佩松和王竹溪先生对植物细胞水分关系研究的历史性贡献》,《物理》2003年第6期。
[274]刘洁民:《姜立夫先生和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数学的实践与认识》1991年第3期。
[275]刘克选、胡升华:《叶企孙的贡献与悲剧》,《自然辩证法通讯》1989年第3期。
[276]刘晓:《北平研究院的学术会议及会员制度》,《中国科技史杂志》2010年第1期。
[277]刘昭民:《中央研究院初期的自然科学研究》,《中华科技史学会学刊》2008年第12期。
[278]柳大维:《前中央研究院工学研究所近讯》,《科学通报》1950年第1期。
[279]柳诒徵:《清季教育之国耻》,《国风月刊》1935年第1期。
[280]卢勇、肖航:《民国时期学术研究职业化体制考察——从中央学会到中央研究院》,《求索》2009年第4期。
[281]卢于道:《科学工作者亟需社会意识》,《科学》1947年第5期。
[282]鲁子惠:《汪敬熙先生传略》,《中国神经科学杂志》2001年第4期。
[283]陆景一:《忆秉志先生二、三事——为纪念秉志先生诞生一百周年》,《动物学杂志》1986年第2期。
[284]罗自梅:《胡先骕》,《江西社会科学》1981年第Z1期。
[285]马陵合:《凌鸿勋与西部边疆铁路的规划和建设》,《新疆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286]马允伦:《姜立夫传略》,《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287]慕伸:《参观上海中央研究院记》,《青年科学》1939年第1期。
[288]钱崇澍:《评博物学杂志》,《科学》1915年第5期。
[289]曲凯南:《朱家骅传》,《民国档案》1991年第4期。
[290]任定成:《中国近现代科学的社会文化轨迹》,《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7年第2期。
[291]任纪舜等:《黄汲清先生生平及科学实践活动》,《地质评论》2004年第3期。
[292]《萨本栋教授生平》,《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2年第5期。
[293]桑兵:《近代中外比较研究史管窥》,《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294]寿勉成:《我国大学之教材问题》,《教育杂志》1925年第3期。
[295]苏勉曾:《曾昭抡先生生平年谱》,《大学化学》1999年第5期。
[296]孙昊:《论中国近代新型知识分子》2002年第5期。
[297]孙宅巍:《抗战中的中央研究院》,《抗日战争研究》1993年第1期。
[298]陶英惠:《蔡元培的生平与志业》,《近代中国》(创刊号),1977年。
[299]陶英惠:《蔡元培与大学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期(上),1972年。
[300]陶英惠:《蔡元培与中央研究院(1927—194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七期)1978年第7期。
[301]陶英惠:《深谋远虑奠磐基:朱家骅与中央研究院》,《中外杂志》2000年第2—5期。
[302]田彩凤:《叶企孙先生年谱》,《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303]王春南:《丁文江与中央研究院》,《学海》1992年第4期。
[304]王大明:《吴有训年表》,《中国科技史料》1986年第6期。
[305]王凤青:《傅斯年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殷都学刊》2006年第3期。
[306]王伏雉:《解放以后的前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科学通报》1950年第1期。
[307]王奇生:《中国近代人物的地理分布》,《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2期。
[308]王扬宗:《中央研究院首届评议会1940年会与院长选举》,《中国科技史杂志》2008年第4期。
[309]王聿均:《战时日军对中国文化的破坏》,《(台湾)近代史研究集刊》1985年第14期。
[310]翁文灏:《再致地质调查所同人书》,《地质论评》1938年第1期。
[311]吴大猷:《早期中国物理发展的回忆·续三》,《物理》2005年第4期。
[312]吴大猷:《中央研究院的回顾、现况与前瞻》,《传记文学》1986年第5期。
[313]吴文俊:《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一年的回忆》,《赣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第1期。
[314]吴效马:《民国时期科学社会化思潮的历史轨迹》,《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5期。
[315]吴学周:《前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四月份工作报告》,《科学通报》1950年第1期。
[316]吴学周:《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化学》1945年第9期。
[317]吴英杰、张钢:《抗日战争时期浙江大学的科学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1996年第2期。
[318]吴有训:《国民对于科学研究的自信》,《读书通讯》1942年第34期。
[319]伍献文:《前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最近动态》,《科学通报》1950年第1期。
[320]夏敬农:《在抗日战争中科学家能做些什么》,《今论衡》1938年第1期。
[321]夏鼐:《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分析》,《观察》1948年第14期。
[322]向达:《祝南北两学术会议》,《中建》1948年第6期。
[323]谢家荣:《地质学与现代文化》,《国风半月刊》1933年第1期。
[324]徐曼:《留美生与中国近代自然科学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学术论坛》2005年第4期。
[325]徐明华:《“中央”研究院与中国科学研究的制度化》,《“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2期(下),1983年。
[326]徐文镐:《吴有训年谱》,《中国科技史料》1997年第4期。
[327]徐晓白:《解放后的前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科学通报》1950年第2期。
[328]徐益棠:《中国民族学之发展》,《民族学研究集刊》1946年第5期。
[329]严家炎:《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的家族制度》,《鲁迅研究月刊》1999年第10期。
[330]阎光才:《学术系统的分化结构与学术精英的生成机制》,《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
[331]杨钟健:《纯粹研究之出路》,《国论周刊》1939年第12期。
[332]杨钟健:《非常时期之地质界》,《地质论评》1937年第6期。
[333]《一代宗师竺可桢》,《传记文学》2004年第5期。
[334]夷声、歆名:《中央研究院的组织与管理(1928—1949)》,《科学学研究》1985年第2期。
[335]袁振东:《国立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的创建(1927—1937年):职业化化学研究在中国的尝试》,《中国科技史杂志》2006年第2期。
[336]曾昭抡:《中国学术界出版事业介绍·中国化学会》,《书人》1937年第1期。
[337]张彬、付东升等:《论竺可桢的教育思想与“求是”精神》,《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338]张凤琦:《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述评》,《抗日战争研究》2003年第2期。
[339]张桂霞:《在科学和社会之间——丁文江及其政治思想浅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340]张剑:《1940年的中央研究院院长选举》,《档案与史学》1999年第2期。
[341]张剑:《中国学术评议空间的开创——以中央研究院评议会为中心》,《史林》2005年第6期。
[342]张孟闻:《中国生物分类学史述论》,《中国科技史料》1987年第6期。
[343]张培富:《从中国科学建制到中国科学文化》,《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344]张世昆:《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初建十年:1927—1937》,《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5期。
[345]张文佑:《前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近况》,《科学通报》1950年第1期。
[346]张锡金:《知识分子的角色:学术与政治之间》,《学术界》2001年第5期。
[347]张尧庭:《许宝騄思想方法》,《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第1期。
[348]张银玲:《中国地质学会及其创办的地质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1年第4期。
[349]张元济:《刍荛之言》,《科学》1948年第11期。
[350]张祖林等:《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空间分布的形成与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第1期。
[351]章震樾:《前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最近工作报导》,《科学通报》1950年第1期。
[352]赵慧芝:《任鸿隽年谱》,《中国科技史料》1988年第2期。
[353]郑集:《战时科学家的责任》,《科学世界》1938年第1期。
[354]郑林:《中国近代科研体系的形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4期。
[355]《中国化学会会务进展概况》,《科学》1936年第10期。
[356]《中国物理学会之意见》,《东方杂志》1935年第3期。
[357]《中国植物学会概况》,《科学》1936年第10期。
[358]周存君:《中央研究院迁台未果原因探析——兼谈历史转折时期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黑龙江史志》2008年第8期。
[359]周济:《萨本栋的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360]周雷鸣:《一九四八年中央研究院院士选举》,《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361]周质平:《胡适与吴敬恒》,《传记文学》2009年第5期。
[362]朱家骅:《抗战以来中央研究院之概况》,《学思》1942年第11期。
[363]竺可桢:《从战争讲到科学的研究》,《时代公论》1932年第7期。
[364]竺可桢:《大学生与抗战建国》,《国立浙江大学校刊》1941年第100期。
[365]竺可桢:《航空救国与科学研究》,《国风半月刊》1933年第12期。
[366]竺可桢:《抗战建国与地理》,《地理》1941年第1—4期。
[367]竺可桢:《论不科学之害》,《东方杂志》1933年第1期。
[368]竺可桢:《求是精神》,《科学画报》1939年第21—22期。
[369]竺可桢:《中国实验科学不发达之原因》,《广播周报》1935年第61—63期。
[370]左玉河:《“中央”研究院评议会及其学术指导功能》,《史学月刊》2008年第5期。
四 论文集、综合类
[371]艾迪:《中国有一模范省乎?》,《莅桂中外名人演讲集》,广西省政府编译委员会1930年第8期。
[372]编辑组:《纪念科学家竺可桢论文集》,科学普及出版社1982年版。
[373]卞僧慧:《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中华书局2010年版。
[374]卞孝萱编:《民国人物碑传集》,团结出版社1995年版。
[375]陈武元编:《萨本栋博士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76]陈垣:《陈垣来往书信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377]《大学院中央研究院广西科学调查计划概略》,《大学院公报》1928年第4期。
[378]冯友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1946年。
[379]谷超豪等主编:《文章道德仰高风:庆贺苏步青教授百岁华诞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80]故院长朱家骅先生纪念论文:《“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35本,1964年。
[381]郭文魁等主编:《谢家荣与矿产测勘处纪念谢家荣教授诞辰100周年》,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382]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编:《竺可桢先生六旬寿辰纪念专刊》,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1949年。
[383]《国立中央研究院庆祝董作宾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0年。
[384]胡升华:《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工作评述(1928—1949)》,《第七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文集》,大象出版社1999年版。
[385]胡适:《胡适来往书信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386]黄建诚主编:《科学巨星——吴大猷博士》,《政协高要市委员会》,1999年。
[387]《黄岩文史资料》(第15期),政协黄岩委员会文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1992年。
[388]黄钰、郝时远:《广西民族调查的回顾》,《田野调查实录——民族调查回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389]姜义安:《我国著名科学家辛树帜考察大瑶山》,《金秀文史资料》(第5辑),政协金秀瑶族自治县委员会,1990年版。
[390]李淮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91]李四光研究会筹备组,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编:《李四光纪念文集》,地质出版社1981年版。
[392]梁栋材主编:《贝时璋教授与中国生物物理学》,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1992年版。
[393]马国泉:《社会科学大词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年版。
[394]马新斋口述,赏万科整理:《国民党西北羊毛改进处始末》,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岷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岷县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内部发行),1990年。
[395]《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编教育(二),江苏古籍出版社年版。
[396]潘洵:《论中国西部科学院创建的缘起与经过》,北碚文史资料第十八辑,2007年。
[397]钱伟长:《怀念我的老师叶企孙教授》,《一代师表叶企孙》,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
[398]《庆祝朱家骅先生六十岁论文集》,《“中央”研究院院刊》第1辑,1954年。
[399]丘成桐:《纪念陈省身先生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00]施白南:《中国西部科学院》,《北碚志资料》1986年第7期。
[401]覃光广、冯利、陈朴:《文化学辞典》,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402]汤佩松:《童年和大学时代——朦胧与启迪》,卢嘉锡、李真真编:《另一种人生——当代中国科学家随感》(上),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
[403]陶英惠:《蔡元培年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1976年。
[404]王世儒:《蔡元培先生年谱》,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05]《为本院派科学调查员前往该省请予便利由》,《大学院公报》1928年第6期。
[406]吴宓:《吴宓日记》(第6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407]吴有训百年诞辰纪念活动筹备委员会主编:《吴有训百年诞辰纪念文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版。
[408]许为江:《杨杏佛年谱》,《中国科技史料》1991年第2期。
[409]薛攀皋、季楚卿:《中国科学院史料汇编(1957年)》,中国科学院院史文物征集委员会办公室,1998年。
[410]余英时:《陈寅恪与儒学实践》,李明辉主编:《儒家思想的现代诠释》,“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7年版。
[411]翟启慧、胡宗刚:《秉志文存》,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412]张凤琦:《抗战时期内迁西南的中央研究院》,四川文史资料集粹(第4卷)文化教育科学编,1996年。
[413]张剑:《另一种抗战:抗战期间以秉志为核心的中国科学社同仁在上海》,《中国科技史杂志》2012年第2期。
[414]张晓良:《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科普工作》,[2012-10-25].http://www.ihb.ac.cn/gkjj/lsyg/200909/t20090924_2518359.html。
[415]赵宏量:《回忆华罗庚》,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416]政协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编》(第36辑),1989年。
[417]政协平阳县文史资料委员会:《平阳文史资料》(第15辑),1997年。
[418]《中国科学社第二十一次年会报告》,中国科学社1936年版。
[419]《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概况(第一次十年报告)》,《中国科学公司》1932年版。
[42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镇江市委员会编:《桥梁专家茅以升纪念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421]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
[422]竺可桢:《竺可桢日记》,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五 学位论文
[423]卜晓勇:《中国现代科学精英》,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424]陈洪杰:《中国近代科普教育:社团、场馆和技术》,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425]陈紫微:《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探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26]冯志杰:《中国近代科技出版史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427]李惠兴:《有关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建立初期的几个问题的探讨》,中国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
[428]李韬:《美国的慈善基金会与美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3。
[429]刘韦:《抗日战争期间我国高校内迁研究》,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30]潘丙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央研究院体制之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31]彭国兴:《20世纪前半期中国关于科学社会功能的认识研究》,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432]孙从军:《中国近现代科技体制化的历程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33]唐颖:《中国近代科技期刊与科技传播》,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34]谢清果:《科学文化及其社会功能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435]徐明华:《中央研究院与中国科学的体制化》,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1。
[436]姚昆仑:《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研究》,中国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437]尹兆鹏:《科学传播的哲学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438]张栋:《中央研究院科学体制研究1924—1949》,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39]张于牧:《民国自然科学与民族主义》,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40]周勇:《我国早期留学教育(1872—1949)与中国近代科学的历史转变》,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六 报纸
[441]部院会议,《外人来华考查科学办法》,《申报》1930年10月5日。
[442]《大学院广西科学调查团昨日出发》,《申报》1928年4月25日。
[443]《东南日报》1945年11月9日。
[444]费鸿年:《中国动物学界之现状及其将来》,《晨报副刊》1923年7月5日。
[445]冯友兰:《及时努力勿贻后悔,沉痛纪念九一八,大家要用血肉保卫祖国雪耻复仇》,《云南日报》1939年9月19日。
[446]《广西科学调查团之近况》,《申报》1928年8月29日。
[447]《国立北平研究院学术会议今开幕》,《申报》1948年9月9日。
[448]郝景盛:《关于积石山探险》,《大公报》(天津)1948年2月13日。
[449]华罗庚:《今天中国科学研究应取之原则》,《云南日报》1946年1月20日。
[450]《华许本博士对记者报告探测积石山计划,已与我中央研究院商定》,《申报》1948年3月3日。
[451]黄汲清:《闻美国积石山探险队来华有感》,《大公报》(天津)1948年2月4日。
[452]《积石山摄影展六日起在沪举行》,《申报》1948年3月3日。
[453]《积石山探测经过一片冰天雪地寥无人烟,最高峰不超过万九千呎》,《申报》1948年4月18日。
[454]《积石山探险工作我学术界拟自动完成中航派专机供给使用》,《申报》1948年4月8日。
[455]《雷诺抵沪,筹划探险,明日晋京与当局商洽》,《申报》1948年1月20日。
[456]《雷诺招待记者报告探险目的,我决合作派员参加》,《申报》1948年1月24日。
[457]《雷诺昨谒王外长》,《申报》1948年1月23日。
[458]李承三:《关于探测积石山》,《大公报》(天津)1948年2月17日。
[459]刘咸:《论雷诺探险队之来华》,《申报》1948年2月2日。
[460]刘咸:《论自力探险的重要》,《申报》1948年4月12日。
[461]裴文中:《中美积石山探测队结束之后》,《大公报》(天津)1948年4月3日。
[462]《却说雷诺探险》,《大公报》(天津)1948年4月7日。
[463]《三教授出国研究原子弹助理由联大助教中遴选》,《云南日报》1946年1月20日。
[464]《社评:为学术界的青年请命》,《大公报》(天津)1948年1月26日。
[465]《团结报》1988年9月9日。
[466]翁文灏:《追念蔡孑民先生》,《中央日报》(重庆)1940年3月24日。
[467]严济慈:《北平研究院学术会议,胡适李书华等致词》,《申报》1948年9月10日。
[468]杨钟健:《科学副刊》,《大公报》1936年10月3日。
[469]曾昭抡:《给一位前线的战士》,《益世报》1939年7月8日。
[470]曾昭抡:《抗敌精神讲话》,《民国日报》(昆明)1938年5月28日。
[471]《中央日报》1944年9月22日。
[472]《自力探测积石山,萨本栋主张陆空并进》,《申报》1948年4月28日。
七 英文文献
[473]Axel Schneider.“Book Reviews”.The China Quarterly,2001(l):1040-1041.
[474]Colin Bell and Howard Newby,“Community Studies: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the Local Community”,Westport,CT:Praeger,1973,p.15.
[475]Colin Bell and Howard Newby,The Sociology of Community:A Selection of Readings,London:Frank Cass,1974,p.xiii.
[476]Cong Cao and Richard P.Suttmeier.“China's New Scientific Elite:Distinguished Young Scientists”,the Research Environment and Hopes for Chinese Science.pp.960-984.
[477]Cong Cao.China's Scientific Elite,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Curzon,2004.
[478]David Hollinger,“From Identity to Solidarity”,Daedalus,Fall 2006.
[479]Dominic Bryan,“The Politics of Community”,in Critical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oci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Vol.9,No.1.
[480]Gerard Delanty,Community,London:Routledge,2003.
[481]Jin Xiaoming.The China-U.S.Relationship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Paper presented at“China's Emerging Technological Trajectory in the 21st Century”,Hosted by the Lally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Troy,New York,U.S.September 4-6,2003.
[482]Laurence Schneider.Biology and Revolution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Lanham,MD:Rowman &Littlefield,2003.
[483]Matthews M R.A Role for History and Philosophy in Science Teaching.Interchange,1989.
[484]Peter Buck.Order and Control:The Scientific Method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Vol.5,No.3(Aug.,1975),pp.237-267.
[485]Peter Pear.Cultural History of Science:An Overview With Reflection.Science,Technology,& Human Values,1995,Vol.20(No.2)
[486]Shiwei Chen.Government and Academy in Republican China:History of Academia Sinica,1927-1949.Harvard University,1998.
[487]V.P.Kharbanda.Science,Technology and Ec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1987.
[488]Wang Fan-sen.Fu Ssu-nien: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Cambridg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489]Wen-Hsin Yeh.The Alienated Academy:Culture and Politics in Republican China,1919-1937.Cambridge Mass: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Harvard University an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490]Zuoyue Wang.Saving China through Science:The Science Society of China,Scientific Nationalism,and Civil Society in Republican China.Osiris,2nd Series,Vol.17,Science and Civil Society(2002),pp.291-322.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