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部分文书档案和科研档案。
2.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部分文书档案和科研档案。
3.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部分文书档案和科研档案。
1.黄仲涛、耿建铭编著:《工业催化》(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2.中国化学会编辑:《中国化学五十年(1932—1982)》,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3.郭保章:《20世纪化学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郭保章:《中国现代化学史略》,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5.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编辑:《1959年全国催化研究工作报告会会刊》,科学出版社1962年版。
6.《高速发展的中国化学》编委会:《高速发展的中国化学(1982—2012)》,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7.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社委员会:《十年来的中国科学——石油的化学和工艺学》,科学出版社1963年版。
8.中国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报告集刊编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报告集刊》(第二集),科学出版社1964年版。
9.《当代中国》从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化学工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0.侯祥麟主编:《中国炼油技术》(第二版),中国石化出版社2001年版。
11.中国炼油工业编委会:《中国炼油工业》,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
12.中国合成橡胶工业协会:《中国合成橡胶总览》,中国计量出版社2005年版。
13.中国石化总公司生产部编写:《合成树脂服务指南》,中国石化出版社1997年版。
14.程曾越主编:《通用树脂实用技术手册》,中国石化出版社1999年版。
15.徐承恩主编:《催化重整工艺与工程》,中国石化出版社2005年版。
16.韩崇仁主编:《加氢裂化工艺与工程》,中国石化出版社2001年版。
17.黄健、何连生:《镍系顺丁橡胶生产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18.李玉敏:《工业催化原理》,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9.吴越著:《催化化学》(上册),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0.曹声春、胡艾希、尹笃林编著:《催化原理及其工业应用技术》,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1.路甬祥主编:《科学与中国:中国科学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学术报告文集》,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2.刘尚长编著:《光电催化化学》,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3.陈歆文编著:《中国近代化学工业史(1840—1949)》,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24.张叔岩编著:《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石油工业》,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25.王扬宗、曹效业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属单位简史》(第一卷),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26.张万欣主编:《当代中国的石油化学工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27.傅诚德主编:《中国石油科学技术五十年》,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28.陆宝千(访问),黄铭明(记录):《金开英先生访问记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
29.《中央地质调查所概况——二十五周年纪念》,中央地质调查所,1941年。
30.中国科学技术史协会主编:《中国化学学科史》,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版。
31.武衡主编:《东北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10)·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石油工业》,中国学术出版社1989年版。
32.贾芝主编:《延河儿女》,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3.顾云深、石源华、金光耀:《鉴往知业:百年来中美经济关系的回顾与前瞻》,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4.温州市志编纂委员会:《温州市志》(中册),中华书局1998年版。
35.孟宪章主编:《中苏贸易史资料》,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1年版。
36.武衡主编:《东北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2)·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科研管理卷》,中国学术出版社1985年版。
37.锦州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编:《锦州市志·经济建设卷》,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年版。
38.舒歌平主编:《煤炭液化技术》,煤炭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39.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编:《光辉的历程——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半个世纪》,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0.徐光荣:《一代宗师——化学家张大煜传》,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41.《中国化工学会天然气化工与合成气化学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1998年。
42.中国合成橡胶工业协会编:《中国合成橡胶工业总览》,中国计量出版社2005年版。
43.何岩主编:《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案例4》,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44.姜连升、胡振亚:《稀土顺丁橡胶及其充油橡胶》,载《稀土应用文集》,1987年。
45.李正光、黄福堂、万丽翎等:《聚丙烯生产技术与应用》,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46.洪定一主编:《聚丙烯——原理、工艺与技术》,中国石化出版社2002年版。
47.中共大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大庆石油会战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
48.《合成树脂及塑料技术全书》编委会编著:《合成树脂及塑料技术全书》,中国石化出版社2006年版。
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编:《第九届全国化学工艺年会论文集》(下),中国石化出版社2005年版。
50.石油二厂、抚顺化工学院编:《流化催化裂化》,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1977年版。
51.陈俊武主编:《催化裂化工艺与工程》(第二版),中国石化出版社2005年版。
52.林爱光、阴金香编著:《化学工程基础》(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3.余秋里:《余秋里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版。
54.梁凤印主编:《流化催化裂化》,中国石化出版社2006年版。
55.潘元青、伏喜胜主编:《催化裂化技术进展》,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
56.刘英聚、张韩编著:《催化裂化装置操作指南》,中国石化出版社2005年版。
57.李大东主编:《加氢处理工艺与工程》,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年版。
58.《抚顺石油三厂志》编委会:《抚顺石油三厂志(1936—1986)》,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59.《抚顺石油工业志》编纂委员会:《抚顺石油工业志(1909—1987)》,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60.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炼油化工研究报告文集》(上),1984年版。
61.蒋震坤主编:《抚顺市科学技术志》,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2.邢颖春主编:《国内外炼油装置技术现状与进展》,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63.韩崇仁主编:《环境友好的炼油化工技术——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五十年》,中国石化出版社2003年版。
64.仲伟俊、黄超、梅姝娥编著:《企业产品技术创新方法》,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65.唐五湘、黄伟主编:《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与实践》,方志出版社2006年版。
66.《兰州炼油化工总厂志》编辑委员会:《兰州炼油化工总厂志(1952—1992)》,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Synthesis of Silicoaluminophosphate Zeolite SAPO-34”,,1988,Vol.40.
2.Juan Liang et al.,“Characteristics and Performance of SAPO-34 Catalyst for Methanol-to-Olefin Conversion”,,1990,Vol.64.
3.胡迁林:《我国催化技术及催化剂的发展现状》,《当代化工》2001年第1期。
4.郭燮贤:《催化研究的回顾和展望》,《化学通报》1979年第6期。
5.郑云、潘志明、王心晨:《国内光催化研究进展简述》,《催化学报》2013年第3期。
6.侯芙生:《中国炼油技术创新之路》,《当代石油石化》2009年第6期。
7.黄葆同、欧阳均:《络合催化合成橡胶研究二十年》,《化学通报》1979年第6期。
8.陈祖庇:《跨入新世纪的我国催化裂化》,《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0年第12期。
9.黄健:《我国镍系顺丁橡胶聚合技术进展》,《合成橡胶工业》1999年第1期。
10.王康平、李战学:《我国煤制乙二醇技术与工业化进展》,《河南化工》2012年第11期。
11.郭强等:《加氢裂化工艺技术及其催化剂研究进展》,《工业催化》2011年第11期。
12.朱光中、金真:《环保催化技术研究进展》,《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6期。
13.张大煜、蔡启瑞、余祖熙、闵恩泽:《我国催化研究五十年》,《自然杂志》1982年第11期。
14.白介夫:《我与萧光琰的苦涩回忆》,《炎黄子孙》2005年第7期。
15.《炼油设计》编辑部:《石油石化工业的50年巨变》,《炼油设计》1999年第9期。
16.辛勤、林励吾:《中国催化三十年进展:理论和技术的创新》,《催化学报》2013年第3期。
17.陈贵信:《中国煤炼油工业兴衰履迹》,《中国科技史料》1997年第1期。
18.唐宏青:《我国煤制油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化学工程》2010年第10期。
19.陈大保:《煤间接液化进展》,《合成化学》1995年第2期。
20.相宏伟、唐宏青、李永旺:《煤化工工艺技术评述与展望——Ⅳ.煤间接液化技术》,《燃料化学学报》2001年第4期。
21.徐振刚:《煤炭直接液化技术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煤化工》2003年第3期。
22.舒歌平、徐振刚:《煤炭直接液化技术》,《中国煤炭》1997年第10期。
23.吴春来、金嘉璐:《煤炭直接液化技术及其产业化前景》,《中国煤炭》2002年第11期。
24.徐会军、刘治中:《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的发展》,《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03年第4期。
25.高建业:《煤液化燃料替代石油的开发应用》,《煤气与热力》2007年第1期。
26.高云龙、焦安亮:《煤液化油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分析》,《化工技术经济》2001年第6期。
27.陈贵信:《赵宗燠与中国的人造石油和能源科技事业》,《中国科技史料》1994年第3期。
28.《协助地方,依靠群众,让石油工业遍地开花——我部已作出中小型人造油厂的初步规划》,《石油炼制与化工》1958年第4期。
29.沈佩琪:《北京3500吨/年中压铁剂合成油厂正积极筹建中》,《石油炼制与化工》1958年第8期。
30.白亮、邓蜀平、董根全等:《煤间接液化技术开发现状及工业前景》,《化工进展》2003年第4期。
31.舒歌平、徐振刚:《煤炭直接液化技术》,《中国煤炭》1997年第10期。
32.张玉卓:《中国神华煤直接液化技术新进展》,《中国科技产业》2006年第2期。
33.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煤炭工业“十五”规划》,《中国煤炭》2001年第7期。
34.李宏图:《煤制低碳烯烃的技术路线及其现状分析》,《中国煤炭》2006年第10期。
35.杨雪萍、董丽:《合成气直接制低碳烯烃技术进展与经济性分析》,《化工进展》2012年第8期。
36.宋昭峥、赵密福、葛际江等:《低碳烯烃的生产技术进展》,《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4年第2期。
37.李宏愿、梁娟、汪荣慧等:《硅磷酸铝分子筛SAPO-34的合成》,《石油化工》1987年第5期。
38.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中民供稿):《合成气经二甲醚制取低碳烯烃新工艺》,《中国科学院院刊》1997年第6期。
39.陈继军:《甲醇制烯烃:搅动产业变革的黑马?》,《化工管理》2010年第11期。
40.谢在库:《重要大宗化学品催化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石油化工》2008年第37期。
41.袁学民、孙世谦、张蒙等:《国内甲醇制烯烃技术最新进展》,《现代化工》2012年第12期。
42.张爱民:《中国顺丁橡胶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技术进步》,《合成橡胶工业》2008年第6期。
43.武冠英:《抚今追昔话顺丁》,《合成橡胶工业》1989年第4期。
44.沈之荃、龚仲元、仲崇祺等:《稀土化合物在定向聚合中的催化活性》,《科学通报》1964年第4期。
45.沈之荃、欧阳均、龚仲元:《化合物在定向聚合中的催化活性(Ⅱ):稀土螯合物与三烷基铝组成的均相体系对丁二烯定向聚合的催化活性》,《高分子通讯》1965年第3期。
46.李波、董为民、石路颖等:《中国稀土顺丁橡胶的工业化开发》,《合成橡胶工业》2008年第1期。
47.张洪林、于晓霞:《国内外钕系聚丁二烯橡胶生产技术》,《橡胶科技市场》2009年第7期。
48.吕瑞强:《炼油厂小本体聚丙烯的生产与技术现状》,《内蒙古石油化工》1994年第2期。
49.高煦、张轸宜、石可风:《聚丙烯连续本体聚合的新工艺》,《合成树脂及塑料》1991年第1期。
50.肖士镜:《CS-1和CS-2型高校催化剂的研制、生产和应用》,《高分子通报》2005年第4期。
51.赵燕、胡清、李德旭:《国内外聚丙烯催化剂开发进展》,《合成树脂及塑料》2003年第5期。
52.王嘉涛、相养冬、刘洪江等:《丙烯连续聚合SPG工艺的工业应用》,《合成树脂及塑料》2004年第2期。
53.李翠:《聚丙烯SPG连续聚合生产工艺的清洁性分析》,《气象与环境学报》2007年第6期。
54.“十条龙”攻关聚丙烯组:《中石化环管法聚丙烯成套技术攻关取得成功》,《石油化工动态》1999年第4期。
55.苏洪、张巍:《聚丙烯装置工艺设计和工程设计国产化》,《石油化工设计》2003年第4期。
56.刘健:《上海石化200kt/a聚丙烯装置工艺技术综述》,《石油化工设计》2004年第1期。
57.段晓芳、夏先知、高明智:《聚丙烯催化剂的开发进展及展望》,《石油化工》2010年第8期。
58.王萍:《聚丙烯催化剂研究进展》,《上海化工》2005年第3期。
59.赵文明:《对我国聚丙烯技术及市场发展的认识和思考》,《化学工业》2009年第12期。
60.施文元:《重油催化裂化的进展》,《石油炼制》1993年第9期。
61.李再婷、蒋福康、谢朝钢等:《催化裂解工艺技术及其工业应用》,《当代石油石化》2001年第10期。
62.龙军、杨国勋:《我国车用汽油标准的发展历程与展望》,《石油炼制与化工》2003年第7期。
63.李炎生、刘家海、谢凯云等:《第三代降烯烃催化裂化催化剂的工业应用》,《石油炼制与化工》2005年第12期。
64.李维华:《我国车用汽油标准的清洁化发展历程及其展望》,《石油商技》2012年第2期。
65.田志坚、梁东白、林励吾:《烃类加氢异构化及加氢异构裂化催化剂的研究开发》,《催化学报》2009年第8期。
66.贺振新:《219型催化剂的工业生产》,《炼油设计》1986年第6期。
67.聂红、胡志海、石亚华等:《RIPP加氢裂化技术新进展》,《石油炼制与化工》2006年第6期。
68.杜艳泽、王凤来、孙晓艳等:《FRIPP加氢裂化催化剂研发新进展》,《当代化工》2011年第10期。
69.侯芙生:《加氢裂化——进入21世纪的主要炼油技术》,《石油炼制与化工》2000年第9期。
70.赵克、朱新轩:《论技术创新主体的转换》,《科学管理研究》1996年第4期。
71.李兆友:《从发明与创新的区别看技术创新史的研究》,《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年第4期。
72.刘志辉、唐五湘:《新时期政府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第3期。
73.姜清、赵权江、陈红霞等:《聚丙烯生产技术进展》,《化工生产与技术》2001年第4期。
1.张培富:《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社会史考察》,博士学位论文,山西大学,2006年。
2.胡孝忠:《从工业试验到化学物理——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发展之路研究(1949—1966)》,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011年。
3.廉福义:《间歇液相本体法聚丙烯生产技术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5年。
4.朱宝红:《技术创新主体转换的历史考察——从鞍钢到宝钢:技术创新机制的时代转换》,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大学,2003年。
1.姜连升:《顺丁橡胶产业化的创新开拓之路》,http://news.qq.com/a/20100604/001291.htm。
2.《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历史沿革》,http://www.fripp.com.cn/0104000000.htm。
3.《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历史沿革》,http://www.ripp-sinopec.com/gywm/lsyg/index.jsp。
4.《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http://www.most.gov.cn/ztzl/gjzcqgy/zcqgylshg/200508/t20050831_24439.htm。
5.《〈催化学报〉概况》,http://www.bjb.dicp.ac.cn/chxb/cuihua.htm。
6.《〈分子催化〉期刊简介》,http://www.jmcchina.org/ch/first_menu.aspx?parent_id=20091217173022001。
7.《〈工业催化〉期刊介绍》,http://61.185.219.126:81/Jwk_gych/CN/column/column105.shtml。
8.《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奖励条例》,http://www.catalysis.org.cn/jltl.htm。
9.曹立仁:《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煤间接液化技术合成油示范厂进展》,http://wenku.baidu.com/view/fd6ade1ba8114431b90dd86d.html。
10.《我国“十五”能源发展重点专项规划》(全文),http://www.people.com.cn/GB/jinji/222/6071/6072/20010813/533877.html。
11.康梅芗:《发展山西煤间接液化合成油产业框架协议》,http://unn.people.com.cn/GB/channel340/341/1034/200104/11/52904.html。
12.《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http://www.gov.cn/test/2006-07/10/content_331802.htm。
13.《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http://www.gov.cn/test/2006-02/07/content_180573.htm。
14.《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http://www.gov.cn/test/2006-02/08/content_181813.htm。
15.《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http://www.shaanxi.gov.cn/0/1/65/364/366/372/134.htm。
16.《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煤化工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http://www.gov.cn/zwgk/2006-07/14/content_335411.htm。
17.郭雨东:《回忆赵宗燠先生》,http://ydgqld.blog.163.com/blog/static/117193917201212284211341/。
18.王公尉:《甲醇制低碳烯烃(MTO)过程的研究开发》,http://www.dicp.cn/zxw/doshow2.php?id=9。
19.郑千里:《煤代油制烯烃技术这样迈向产业化——记中科院大连化物所DMTO的创新实践与思考》,http://www.dicp.ac.cn/xwzx/mtcf/201103/t20110316_3086585.html。
20.《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工业性试验》,http://www.cas.cn/zt/jzt/wxcbzt/zgkxyyk2006ndwq/zcyglyj/200609/t20060921_2668022.shtml。
21.王公尉:《艰苦求索,拼搏奋进》,http://www.cas.cn/zhengwen/jsgj/201107/t20110727_80788.shtml。
22.《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工业试验》,http://www.cas.cn/jzd/jwxcb/wxcbzt/12/4/200609/t20060921_1716708.shtml。
23.郑千里:《煤代油制烯烃技术这样迈向产业化——记中科院大连化物所DMTO的创新实践与思考》,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1/3/242207.html。
24.《甲醇制低碳烯烃技术的自主创新之路》,http://www.dicp.cn/60/doshow2.php?id=18。
25.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甲醇制低碳烯烃(DMTO)技术及工业性试验》,http://www.docin.com/p-532172764.html。
26.《乙烯工业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5125/n11299455/11753458.html。
27.《DMTO:开辟非石油路线化工新天地》,http://www.cpcia.org.cn/html/127/20123/101932.html。
28.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新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一代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Ⅱ)技术(2010年8月7日)》,http://wenku.baidu.com/view/1ccffcd384254b35eefd34c6.html。
29.《新一代甲醇制低碳烯烃技术(DMTO-Ⅱ)通过鉴定》,http://www.dicp.ac.cn/xwzx/kjdt/201006/t20100628_2888421.html。
30.姜连升:《顺丁橡胶产业化的创新开拓之路》,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09-09/21/content_12088928.htm。
31.孙明:《中国第一套顺丁橡胶生产装置建设》,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d699c90100j4uc.html。
32.姜连升:《稀土顺丁橡胶关键技术的突破》,http://www.ciac.jl.cn/djwh/cxwk/200907/t20090728_2280760.html。
33.《合成橡胶研发中心技术研讨会在长召开》,http://www.ciac.jl.cn/xwzx/xshd/200709/t20070911_2005990.html。
34.《稀土顺丁橡胶实现万吨级规模生产》,http://news.machine.com.cn/show-42/。
35.《万吨级稀土顺丁橡胶成套生产技术开发成功》,http://www.chinabidding.com/zxzx-detail-461987.html。
36.《燕山石化稀土顺丁技术开发获阶段性成果》,http://www.ccen.net/news/detail-19315.html。
37.刘雅文:《绿色轮胎用合成胶,冰火两重天》,http://www.ccin.com.cn/ccin/5536/5537/index.shtml,2013-04-10。
38.《聚丙烯及其工艺发展》,http://www.docin.com/p-665197040.html。
39.《炼油催化剂生产的发展》,http://www.1921.org.cn/book.php?ac=view&bvid=90548&bid=1148。
40.《中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历史沿革》,http://www.fripp.com.cn/0104000000.htm。
1.《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所志(1949—1986)》,1991年。
2.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发展史》,1996年。
3.北京化工研究院编委会:《北京化工研究院志》,1998年。
4.《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志(1949—1985)》,2004年。
5.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洛阳石化工程公司志(1956—1985)》,1988年。
6.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应用催化研究室:《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多相催化应用研究六十年》,2010年。
7.中国合成橡胶工业协会/《合成橡胶工业》编辑部编:《走向21世纪的中国合成橡胶工业——回顾与展望》,2001年。
8.北京化工研究院志编委会:《北京化工研究院志(1958—1996)》,1998年。
9.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催化裂化科技情报站编:《中国流化催化裂化二十年》,1985年。
10.中国石化总公司催化裂化科技情报站编:《中国流化催化裂化二十年》,1985年。
11.中国石化催化裂化协作组/情报站编:《中国流化催化裂化三十年》,1995年。
12.《林励吾院士八十华诞志庆集》,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