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ook consists of four chapters and 32 chapters, aiming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SMEs to the top-level strategic design, strengthen the support policy for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SMEs and break down the obstacles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systems and mechanisms, build a systematic theoretical model and development path for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SMEs, improve the policy system to support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SMEs, achiev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goals of manufacturing SMEs and solve the market dilemma of enterprise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chieve the strategic goal of manufacturing power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y.(AI翻译)
王黎萤:(著)
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副院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曾获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字经济与产业创新、知识产权与科技政策、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管理等。
李平:(著)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副理事长等职,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主要研究领域为产业经济、技术经济、经济预测与评价等。
包海波:(著)
教授,现任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曾获中央党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全国知识产权优秀软科学成果三等奖,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省社科联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主要研究领域为技术创新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
王宏伟:(著)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数量经济理论方法研究室主任,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副秘书长,曾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科技部重大研究项目等,主要研究领域为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科技创新政策分析与效果评估等。
白俊红、卞元超:《要素市场扭曲与中国创新生产的效率损失》,《中国工业经济》2016年第11期。
白俊红、江可申、李婧:《应用随机前沿模型评测中国区域研发创新效率》,《管理世界》2009年第10期。
白俊红、蒋伏心:《协同创新、空间关联与区域创新绩效》,《经济研究》2015年第7期。
包海波、林纯静:《长三角城市群创新能力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治理研究》2019年第5期。
包海波、林赛燕:《关于发挥金融政策效应支持小微及“三农”企业应对疫情的思考和建议》,《浙江社科要报》2020年第55期。
包海波、潘家栋:《高质量拓展“双创”经济新空间》,《浙江日报》2019年6月20日第8版。
包海波、潘家栋:《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浙江日报》2018年5月14日第10版。
包海波、潘家栋:《以G60科创走廊促长三角一体化》,《浙江日报》2018年3月7日。
包海波、孙雪芬:《小微企业“小升规”需正确引导》,《浙江经济》2015年第3期。
包海波:《韩国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及其启示》,《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3期。
包海波:《加强我省企业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的对策研究》(研究报告),2008年。
包海波:《美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构成及其特征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04年第2期。
包海波:《日本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科技与经济》2004年第2期。
包海波:《特色小镇开启创新发展新引擎——聚焦G20杭州峰会·让世界经济从中国再出发系列评论之九》,《文汇报》2016年9月2日第5版。
蔡鹏鸿:《TPP横向议题与下一代贸易规则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世界经济研究》2013年第7期。
蔡跃洲、付一夫:《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技术效应与结构效应——基于中国宏观和产业数据的测算及分解》,《经济研究》2017年第1期。
蔡跃洲、李平、付一夫:《“互联网+”、技术革命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珞珈管理评论》2016年第2期。
曹勇、秦以旭:《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变动实证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3期。
曹宗平:《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09年第4期。
曾德明、文金艳、禹献云:《技术创新网络结构与创新类型配适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软科学》2012年第5期。
柴瑜、孔帅、李圣刚:《自由贸易协定中关税减让和非关税措施承诺水平评价——基于哥伦比亚四个主要自贸协定的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15年第8期。
陈国权、赵慧群、蒋璐:《团队心理安全、团队学习能力与团队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科学学研究》2008年第12期。
陈宏民、胥莉:《双边市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陈建辉:《科技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经济日报》2013年11月6日。
陈建奇:《开放视角下中国产能过剩问题重估及战略选择》,《国际贸易》2013年第4期。
陈劲:《创新管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0年版。
陈劲、阳银娟、刘畅:《融通创新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探索》,《创新科技》2020年第20期。
陈劲、阳银娟:《企业知识伙伴的理论基础及内涵》,《技术经济》2013年第7期。
陈劲、阳银娟:《外部知识获取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综述》,《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第1期。
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驱动机理》,《技术经济》2012年第8期。
陈劲、尹西明、梅亮:《整合式创新:基于东方智慧的新兴创新范式》,《技术经济》2017年第36期。
陈劲:《协同创新》(第3版),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陈夙、项丽瑶、俞荣建:《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特征、结构、机制与策略——以杭州梦想小镇为例》,《商业经济与管理》2015年第11期。
陈伟、刘锦志、杨早立等:《高专利密集度产业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A-Malmquist指数和Tobit模型》,《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第21期。
陈骁聪:《网络嵌入性、知识吸收能力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陈衍泰、吴哲、范彦成等:《新兴经济体国家工业化水平测度的实证分析》,《科研管理》2017年第3期。
程风雨:《产业集聚、空间溢出与区域创新效率》,《产业创新研究》2020年第12期。
程宣梅:《加快建设高质量创新型特色小镇》,《浙江经济》2017年第3期。
池仁勇等:《中国中小企业景气指数研究报告(201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池仁勇、许必芳:《中小企业政策演变特征与前沿研究》,《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年第11期。
池仁勇等:《中国中小企业景气指数研究报告(2017)》,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
池仁勇等:《中国中小企业景气指数研究报告(201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
池仁勇等:《中国中小企业景气指数研究报告(201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
丛立先:《〈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知识产权谈判对我国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国际论坛》2014年第5期。
代碧波、孙东生、姚凤阁:《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1—2008年29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分析》,《情报杂志》2012年第3期。
戴觅、余淼杰:《企业出口前研发投入、出口及生产率进步——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经济学》(季刊)2012年第1期。
戴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激励机制探析》,《经济师》2003年第4期。
党力、杨瑞龙、杨继东:《反腐败与企业创新:基于政治关联的解释》,《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第6期。
董敏杰、梁泳梅、张其仔:《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行业比较、地区差距及影响因素》,《经济研究》2015年第1期。
董涛:《全球知识产权治理结构演进与变迁——后TRIPs时代国际知识产权格局的发展》,《中国软科学》2017年第12期。
董新亮、马光文、张秋菊:《枕头坝、沙坪水电站建设的区域经济影响分析》,《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年第10期。
杜健、丁飒飒、吴晓波:《基于二次创新理论的吉利跨国并购案例研究》,《科研管理》2019年第6期。
杜占元、刘东:《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及其政策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1997年第6期。
段瑞春:《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与品牌战略》,《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12期。
范钧、王进伟:《网络能力、隐形知识获取与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科学学研究》2011年第9期。
范前进、孙培源、唐元虎:《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影响的一般均衡分析》,《世界经济》2004年第5期。
方刚:《网络能力结构及对企业创新绩效作用机制研究》,《科学学研究》2011年第3期。
方文全、张勋:《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公共资本外溢——来自水利基础设施价值的疑问与实证》,《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3年第12期。
费显政、李陈微、周舒华:《一损俱损还是因祸得福?——企业社会责任声誉溢出效应研究》,《管理世界》2010年第4期。
冯小俊:《论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11期。
符淼:《地理距离和技术外溢效应——对技术和经济聚集现象的空间计量学解释》,《经济学》(季刊)2009年第4期。
付丽:《新世纪美欧主导国际贸易规则的重构实践及中国的选择》,《对外经贸实务》2017年第1期。
傅世侠:《创新、创造与原发创造性》,《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年第1期。
傅世侠:《创造学究竟是什么》,《科学学研究》2003年第5期。
高丽娜、蒋伏心:《集聚经济、空间依赖与中小企业发展空间差异》,《商业研究》2013年第6期。
高婧雯:《浅谈中小型民营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北方经贸》2020年第4期。
高丽娜、张惠东:《集聚经济、创新溢出与区域创新绩效》,《工业技术经济》2015年第1期。
高鹏、李媛、汤超颖:《TCI在我国的有效性检验:研发团队创新气氛的测度》,《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第6期。
高松、庄晖、牛盼强:《科技型中小企业政府资助效应提升研究——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观点》,《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7期。
龚建群、徐春华:《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探析》,《中国集体经济》2013年第9期。
龚丽敏、江诗松:《平台型商业生态系统战略研究前沿:视角和对象》,《外国经济与管理》2016年第6期。
辜胜阻、肖鼎光:《完善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政策的战略思考》,《经济管理》2007年第7期。
官建成、何颖:《科学—技术—经济的联结与创新绩效的国际比较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09年第5期。
管星火:《青山湖科技城发展科技服务业的思考》,《杭州科技》2012年第10期。
郭俊德、黄敏儿、马庆霞:《科技人员创造动机与创造力的研究》,《应用心理学》2000年第2期。
郭丕斌、刘宇民:《创新政策效果评价:基于行业和区域层面的分析》,《中国软科学》2019年第9期。
郭元源、葛江宁、程聪等:《基于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科技创新政策组合供给模式研究》,《软科学》2019年第1期。
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3版),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年版。
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改革开放铸就工业辉煌创新转型做强制造大国》,《中国信息报》2018年9月5日第1版。
韩国高、高铁梅、王立国等:《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测度、波动及成因研究》,《经济研究》2011年第12期。
韩林静:《环境动态性、中小企业创新战略与企业绩效——基于面板数据的检验分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年第7期。
郝斌、任浩:《企业间领导力:一种理解联盟企业行为与战略的新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3期。
郝敬习、王黎萤、王佳敏:《知识网络嵌入性影响研发团队创造力的作用机理研究》,《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
何枫、陈荣、何林:《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经济学家》2003年第5期。
何光辉:《发达国家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及启示》,《软科学》2012年第6期。
何贵兵、杨琼:《共享心理模型的测量》,《人类工效学》2006年第12期。
何文兵:《网络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14年。
贺菊煌:《我国资产的估算》,《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2年第8期。
胡永泰:《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来自农业部门劳动力再配置的首要作用》,《经济研究》1998年第3期。
黄溶冰、胡运权、冯立新:《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大型建设项目评价模式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年第1期。
黄勇峰、任若恩、刘晓生:《中国制造业资本存量永续盘法估计》,《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1期。
纪慧生、陆强:《基于知识网络的团队研发能力增长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第1期。
贾丽娜:《基于用户参与的企业交互式创新项目绩效影响因素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7年。
江飞涛、耿强、吕大国等:《地区竞争、体制扭曲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6期。
江飞涛、李晓萍:《直接干预市场与限制竞争:中国产业政策的取向与根本缺陷》,《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9期。
姜丽群:《企业社会失责行为的动因、影响及其治理研究》,《管理世界》2016年第3期。
解学梅、左蕾蕾:《企业协同创新网络特征与创新绩效》,《南开管理评论》2013年第3期。
金杨华、王重鸣、杨正宇:《虚拟团队共享心理模型与团队效能的关系》,《心理学报》2006年第2期。
劳承玉、张序:《重大水电建设项目区域经济影响评价原则与方法》,《水力发电》2010年第8期。
李广乾、陶涛:《电子商务平台生态化与平台治理政策》,《管理世界》2018年第6期。
李昊、曹宏铎:《集群演化网络模型与仿真研究》,《管理学报》2010年第3期。
李佳、王宏起、李玥等:《大数据时代区域创新服务平台间科技资源共享行为的演化博弈研究》,《情报科学》2018年第1期。
李京文、李平:《三峡工程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人民日报》2014年12月10日第7版。
李京文主编:《铁道与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李婧、谭清美、白俊红:《中国区域创新生产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静态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10年第7期。
李俊、崔艳新:《新一轮国际知识产权规则重构下的中国选择——以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为目标》,《知识产权》2015年第12期。
李平、陈星星:《中国经济增长具有可持续性吗?——要素贡献视角下的实证分析》,《创新中国》2016年第3期。
李平、丁世豪:《进口技术溢出提升了制造业能源效率吗?》,《中国软科学》2019年第12期。
李平、付一夫、张艳芳:《生产性服务业能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新动能吗》,《中国工业经济》2017年第12期。
李平、简泽、江飞涛等:《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全要素生产率支撑型模式转变》,《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9年第12期。
李平、李晓华:《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成就、经验与问题研究》,《中国工程科学》2015年第7期。
李平、李颖:《中国城镇化发展效率和制度创新路径》,《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6年第5期。
李平、娄峰、王宏伟:《2016—2035年中国经济总量及其结构分析预测》,《中国工程科学》2017年第1期。
李平、吕岩威、王宏伟:《中国与创新型国家建设阶段及创新竞争力比较研究》,《经济纵横》2017年第8期。
李平、王宏伟:《大型建设项目区域经济影响评价理论基础及其评价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年第2期。
李平、王宏伟编:《新中国技术经济研究7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
李平:《改革开放40年科技体制改革发展历程》,《智慧中国》2018年第11期。
李平:《改革开放40年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和全要素生产率》,《中国经济学人》(英文版)2018年第1期。
李平:《环境技术效率、绿色生产率与可持续发展:长三角与珠三角城市群的比较》,《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7年第11期。
李平:《如何打赢当前中国经济的攻坚战?》,《南方企业家》2017年第3期。
李平:《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路径及影响因素》,《管理世界》2016年第9期。
李维安、李勇建、石丹:《供应链治理理论研究:概念、内涵与规范性分析框架》,《南开管理评论》2016年第1期。
李伟阳、肖红军:《企业社会责任的逻辑》,《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10期。
李伟阳:《基于企业本质的企业社会责任边界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9期。
李晓萍、李平、江飞涛:《创新驱动战略中市场作用与政府作为——德国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产经评论》2015年第6期。
李晓萍、李平、吕大国等:《经济集聚、选择效应与企业生产率》,《管理世界》2015年第4期。
李燕萍、刘金璐、洪江鹏等:《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科技人才政策演变、趋势与展望——基于共词分析法》,《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年第10期。
李勇坚、夏杰长:《中国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经济与管理》2011年第6期。
李运达、刘鑫宏:《外部需求冲击与中国投资波动——基于“冲击—传导”关联的实证分析》,《财贸研究》2009年第4期。
李兆友、刘冠男:《科技政策对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路径——一个定性比较分析》,《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年第6期。
李支东、Tim Turpin:《中澳两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与创新的产业政策比较研究》,《亚太经济》2011年第5期。
梁琦、李晓萍、吕大国:《市场一体化、企业异质性与地区补贴——一个解释中国地区差距的新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2期。
廖成林、袁艺:《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企业内知识分享行为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第2期。
林智同:《知识网络嵌入性影响研发团队创造力的作用机制》,硕士学位论文,中国计量学院,2015年。
林毅夫:《繁荣的求索——发展中经济如何崛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凌永辉、张月友:《市场结构、搜索引擎与竞价排名——以魏则西事件为例》,《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
刘凤伟:《财政转移支付与缩小地区差距》,《管理观察》2008年第13期。
刘航、李平、杨丹辉:《出口波动与制造业产能过剩——对产能过剩外需侧成因的检验》,《财贸经济》2016年第5期。
刘航、孙早:《城镇化动因扭曲与制造业产能过剩——基于2001—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第11期。
刘航、杨丹辉:《市场要素、组织要素与中国制造业的出口优势——基于地区—行业交叉数据的实证分析》,《财贸经济》2013年第6期。
刘和旺、郑世林、王宇锋:《所有制类型、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中国软科学》2015年第3期。
刘会芳:《中国参与TPP谈判的政治经济分析——以知识产权条款为研究视角》,《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第16期。
刘家树、吴佩佩、菅利荣等:《创新链集成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探析》,《科学管理研究》2012年第5期。
刘江鹏:《企业成长的双元模型:平台增长及其内在机理》,《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第6期。
刘菊芳:《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关键问题与政策研究》,《工作实践》2012年第5期。
刘萌芽、曾长虹:《简析中国地方政府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5期。
刘帷韬、尤济红、邹小华:《产业全球化、R&D投入与企业绩效》,《经济经纬》2020年7月。
刘霞玲:《激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研究》,《学术论坛》2009年第11期。
刘奕、夏杰长:《共享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动态》,《经济学动态》2016年第4期。
刘宇:《RCEP知识产权文本模式谈判进路及其选择》,《国际经贸探索》2018年第34期。
刘云、石金涛、张文勤:《创新气氛的概念界定与量表验证》,《科学学研究》2009年第2期。
刘占元、刘东:《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及其政策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1997年第6期。
刘志彪:《从后发到先发: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第4期。
刘智强、李超、刘芬:《网络嵌入与个体创造性:关系描述、研究述评及拓展建议》,《管理学报》2012年第9期。
龙志和、张馨之:《空间聚集、区域外溢与俱乐部收敛——基于省级和地级区划的比较研究》,《中国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2007年。
鲁晓东、连玉君:《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1999—2007》,《经济学》(季刊)2012年第1期。
陆介平、王宇航:《我国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发展及运营态势分析》,《中国工业评论》2016年第5期。
栾春娟、王续琨、侯海燕:《发明者合作网络的演变及其对技术发明生产率的影响》,《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第3期。
吕冰洋、郭庆旺:《中国税收高速增长的源泉: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框架下的解释》,《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吕铁、黄娅娜、徐梦周等:《浙江省广义税负水平和结构的宏微观分析及政策建议》,《财经智库》2016年11月。
吕文静、刘右权、王波:《青岛凯能传统制造的智能蜕变》,《企业管理》2019年第7期。
吕晓俊:《共享心智模型对团队效能的影响》,《心理科学》2009年第2期。
吕岩威、李平:《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驱动波:1998—2013》,《改革》2016年第1期。
吕岩威、李平:《一种加权主成分距离的聚类分析方法》,《统计研究》2016年第33期。
吕一博、程露、苏敬勤:《“资源导向”下中小企业集群网络演进的仿真研究》,《科研管理》2013年第1期。
马茹、王宏伟、罗晖:《中国科技创新力量布局现状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19年第3期。
马茹、王宏伟:《中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SWOT分析》,《技术与创新管理》2019年第4期。
马艳艳、刘凤朝、孙玉涛:《大学—企业合作网络结构及对企业创新产出效应》,《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年第6期。
马云俊:《创新价值链视角下我国大中型制造企业创新效率评价》,博士学位论文,辽宁大学,2013年。
穆荣平、樊永刚、文皓:《中国创新发展:迈向世界科技强国之路》,《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年第5期。
那英、闻雷:《日本的知识产权战略——对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启示》,《知识产权》2004年第3期。
聂辉华、江艇、杨汝岱:《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使用现状和潜在问题》,《世界经济》2012年第5期。
聂辉华、谭松涛、杨宇峰:《创新、企业规模和市场竞争》,《世界经济》2009年第7期。
潘家栋、包海波:《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浙江日报》2019年7月22日第9版。
潘家栋、包海波:《基于SNA的G60科创走廊沿线城市群经济联系研究》,《浙江学刊》2019年第5期。
戚聿东、李颖:《新经济与规制改革》,《中国工业经济》2018年第3期。
齐红倩、黄宝敏、李伟:《供给和需求冲击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与中国产能过剩》,《南京社会科学》2014年第8期。
秦健:《发达国家科技创新人才开发的经验借鉴》,《劳动保障世界》2018年第35期。
邱凤霞:《基于社会网络的海洋经济创新系统分析》,博士学位论文,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任胜钢、吴娟、王龙伟:《网络嵌入与企业创新绩效研究:网络能力的调节效应检验》,《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年第3期。
汝刚等:《以科创走廊探索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新模式》,《上海经济》2018年第2期。
沈坤荣、钦晓双、孙成浩:《中国产能过剩的成因与测度》,《产业经济评论》2012年第4期。
石瑞芳、束妍、万寅寅等:《中小企业专利创新指数的构建研究》,《现代商业》2018年第1期。
石天唯:《试论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政策体系的问题与完善》,《浙江金融》2012年第11期。
史青、李平、宗庆庆:《出口中学:基于企业研发策略互动的视角》,《世界经济》2017年第6期。
司晓悦、马一铭:《区域科技创新的财政支持政策工具研究——基于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
宋明顺、范庆瑜、王晓军:《用标准化提升区域产品竞争力的实证研究》,《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5期。
宋煊懿:《中小企业在创新链中的主体作用研究》,《经济纵横》2016年第5期。
苏保祥、易晓:《科技金融实践与创新》,中国金融出版社2017年版。
孙国强:《网络组织治理机制体系》,《经济管理》2003年第4期。
孙环:《中小企业标准化战略管理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15年第10期。
孙锐:《中国企业组织创新气氛结构实证研究》,《科研管理》2009年第1期。
孙雪芬、包海波、刘云华:《金融小镇:金融集聚模式的创新发展》,《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6期。
孙雍君:《关于知识团队创造力评估模型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6期。
孙雍君:《科技团体创造力研究的理论背景分析》,《科学学研究》2003年第5期。
谭劲松、何铮:《集群自组织的复杂网络仿真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09年第4期。
谭开明、王宇楠:《财政政策支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路径分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第1期。
汤临佳、池仁勇、骆秀娟:《中小企业创新政策前沿》,《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年第8期。
唐雯、陈爱祖、饶倩:《以科技金融创新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第7期。
唐晓云:《中国中小企业创新政策的分析——基于1997—2008年样本》,《科学学研究》2011年第12期。
田巍、余淼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和企业研发: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分析》,《世界经济》2014年第6期。
万光彩、陈璋、刘莉:《结构失衡、“潮涌现象”与通胀—通缩逆转》,《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12期。
万兴亚:《构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体系的思考》,《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第5期。
汪旭晖、张其林:《平台型电商企业的温室管理模式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6年第11期。
汪旭晖、张其林:《平台型电商声誉的构建:平台企业和平台卖家价值共创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17年第11期。
汪旭晖、张其林:《平台型网络市场“平台—政府”双元管理范式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第3期。
王端旭、国维潇、刘晓莉:《团队内部社会网络特征影响团队创造力过程的实证研究》,《软科学》2009年第9期。
王端旭:《研发团队激励机制设计的情景分析》,《科研管理》2006年第6期。
王飞绒、池仁勇:《基于组织间学习的技术联盟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年第3期。
王桂军、曹平:《产业创新与产业创新系统:国外理论脉络与国内政策建议》,《科技管理研究》2018年第12期。
王宏伟、何亚鸥:《寻租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技术经济》2019年第2期。
王宏伟、李平:《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驱动发展》,《求是学刊》2015年第5期。
王宏伟:《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区域经济影响评价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0年第4期。
王宏伟:《浙江省OFDI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商业经济》2018年第3期。
王节祥:《互联网平台企业的边界选择与开放度治理研究:平台二重性视角》,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16年。
王进伟:《网络能力对新创业隐性知识获取、成长绩效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王黎萤、陈劲:《国内外团队创造力研究述评》,《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年第7期。
王黎萤、陈劲:《研发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机制研究——以团队共享心智模型为中介》,《科学学研究》2010年第3期。
王黎萤、池仁勇:《专利合作网络研究前沿探析与展望》,《科学学研究》2015年第1期。
王黎萤、池仁勇、林智同:《影响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关键因素——基于浙江的实证研究》,《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年10月26日。
王黎萤、高鲜鑫、霍雨桐:《FTA知识产权规则对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科学学研究》(待刊),2020年。
王黎萤、金珺:《生物技术企业专利战略实施现状及对策分析——基于浙江的实证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第14期。
王黎萤、王宏伟、包海波等:《浙江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浙江经济》2017年第9期。
王黎萤、王宏伟、包海波:《知识产权制度与区域产业创新驱动——以促进长三角制造业提升为视角》,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王黎萤、王佳敏、李建成等:《企业专利合作网络模式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制药产业制造型上市中小企业为例》,《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
王黎萤、王佳敏、虞微佳:《区域专利密集型产业创新效率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科研管理》2017年第3期。
王黎萤、王融、张迪、杨妍:《RCEP知识产权议题:谈判障碍与应对策略——基于自贸协定知识产权规则变革视角分析》,《国际经济合作》2019年第4期。
王黎萤、吴瑛、朱子钦、宋秀珍:《专利著作网络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机理研究》,《科研管理》(待刊)2020年。
王黎萤、吴瑛、楼源:《数字经济产业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研究综述》,《创新科技》2020年第4期。
王黎萤、杨妍、高鲜鑫:《我国区域技术市场运行效率差异分析——基于DEA-BCC和DEA-Malmquist模型》,《科技与经济》2020年第1期。
王黎萤、杨妍、张迪:《自贸协定知识产权规则变革趋势及影响研究》,《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8期。
王黎萤、虞微佳、王佳敏等:《影响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创新效率的因素差异分析》,《科学学研究》2018年第4期。
王黎萤、虞微佳、包海波:《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模式与提升路径研究》,《科技和产业》2017年第12期。
王黎萤、虞微佳、王宏伟等:《跨层次知识网络嵌入性对研发团队创造力的影响研究》,《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
王黎萤、虞微佳、王佳敏:《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合作网络演化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18年第5期。
王黎萤、张迪、王雁等:《区域自贸协定新规则“升级”还是“规锁”?——浅析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9年第40期。
王黎萤、张迪:《不同模式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合作网络构建及影响因素研究》,《科研管理》2019年第4期。
王黎萤:《研发团队创新气氛的维度开发与结构验证》,《科学学研究》2010年第6期。
王黎萤:《研发团队创造气氛、共享心智模型与团队创造力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9年。
王黎萤主编:《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
王黎萤主编:《知识产权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王鹏:《完备的服务体系支撑着小企业融资和技术创新——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国际比较之美国经验》,《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第37期。
王佳敏:《浙江省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目录构建及创新效率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工业大学,2016年。
王思语、展金泳:《全球治理演变、经贸规则重构与我国的应对策略探索》,《现代管理科学》2017年第2期。
王涛、任荣:《组织知识更新中的跨层次知识转移——基于组织学习层次分工的视角》,《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第3期。
王廷惠:《微观规制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王习胜:《国内科技团队创造力评估研究述评》,《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第8期。
王雁飞、朱瑜:《组织创新气氛的研究进展与展望》,《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第3期。
王勇、冯骅:《平台经济的双重监管:私人监管与公共监管》,《经济学家》2017年第11期。
王志玮:《企业外部知识网络嵌入性对破坏性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10年。
魏丽华:《我国三大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对比研究》,《经济纵横》2018年第1期。
魏新颖、王宏伟、徐海龙:《创新投入、创新环境与高技术产业绩效》,《中国科技论坛》2019年第11期。
魏新颖、王宏伟、徐海龙:《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空间关联与溢出效应》,《经济问题探索》2019年第10期。
温兴琦:《创新政策还是产业政策:区域创新政策悖论及启示》,《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年第23期。
温忠麟、侯杰泰、张雷:《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心理学报》2005年第2期。
吴德胜:《网上交易中的私人秩序——社区、声誉与第三方中介》,《经济学(季刊)》2007年第3期。
吴定玉、张治觉、刘叶云:《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产业集群治理的逻辑与机制》,《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年第1期。
吴定玉:《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研究》,《中国软科学》2013年第2期。
吴价宝:《组织学习能力测度》,《中国管理科学》2003年第8期。
吴金明、邵昶:《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4+4+4”模型》,《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4期。
吴晓波:《二次创新的进化过程》,《科研管理》1995年第2期。
吴延兵:《企业规模、市场力量与创新:一个文献综述》,《经济研究》2007年第5期。
吴治国、石金涛、杨帆:《组织创新气氛概念的讨论与界定》,《科学学研究》2008年第2期。
武前波、孙文秀:《湾区经济时代浙江省域经济发展态势及其空间格局》,《浙江社会科学》2018年第9期。
武欣、吴志明:《基于共享心智模型的团队知识管理》,《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年第6期。
武欣、吴志明:《团队共享心智模型的影响因素与效果》,《心理学报》2005年第4期。
武长海:《论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规制》,《河北法学》2010年第28期。
夏斌:《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的制度创新思考》,《中国金融》2003年第18期。
向希尧、蔡虹、裴云龙:《跨国专利合作网络中3种接近性的作用》,《管理科学》2010年第5期。
肖冬平、顾新:《知识的嵌入性原理与知识网络的形成》,《情报科学》2009年第9期。
肖红军、李平:《平台型企业社会责任的生态化治理》,《管理世界》2019年第10期。
肖红军、李伟阳、胡叶琳:《真命题还是伪命题:企业社会责任检验的新思路》,《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第2期。
肖红军、阳镇:《共益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合意性组织范式》,《中国工业经济》2018年第7期。
肖红军:《企业社会责任议题管理: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经济管理出版社2017年版。
肖利平、谢丹阳:《国外技术引进与本土创新增长:互补还是替代——基于异质吸收能力的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16年第9期。
肖连杰、吴江宁、宣照国:《科研合作网中节点重要性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第6期。
肖泽磊、李帮义、胡灿伟:《基于综合区位熵指数的中国高技术产业科技资源布局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第10期。
谢富纪:《创新型国家的演化模式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上海管理科学》2009年第5期。
谢佩洪、陈昌东、周帆:《平台型企业生态圈战略研究前沿探析》,《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7年第9期。
谢申祥、石慧敏、张铭心:《谈判势力与战略性贸易政策》,《世界经济》2016年第7期。
辛杰、李丹丹:《企业生态系统社会责任互动的涵蕴与管理变革》,《商业经济与管理》2016年第1期。
辛杰:《企业生态系统社会责任互动:内涵、治理、内化与实现》,《经济管理》2015年第8期。
徐冠华:《新时期我国科技发展战略与对策》,《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10期。
徐国良、孙林岩、吴福象等:《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服务体系理论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11年第6期。
徐海龙、李平:《中国的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7年第7期。
徐海龙、王宏伟:《科技型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研究——基于风险特征的分析视角》,《科学管理研究》2018年第3期。
徐寒易、马剑虹:《共享心智模型:分布、层次与准确性初探》,《心理科学进展》2008年第6期。
徐鸿钧:《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政策》,《商业经济与管理》2000年第8期。
徐杰、王宏伟、李平:《中国资本存量测量述评》,《华东经济管理》2017年第6期。
徐明、姜南:《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科学学研究》2013年第2期。
徐修德、代同亮:《日本加入TPP谈判对相关经济体的影响及我国的应对》,《太平洋学报》2015年第8期。
许必芳:《中小企业政策的分析、评价与选择》,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工业大学,2007年。
宣博、易开刚:《互联网平台企业的社会责任治理》,《光明日报》2018年3月27日。
薛会娟:《授权型领导如何促进团队创造力以交互记忆系统为中介》,《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第24期。
薛会娟:《研发团队中的效能感与创造力的关系——跨层次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13年第5期。
薛晓光、王宏伟、李忠伟:《国家创新体系中政府作用动态评价模型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年第2期。
颜姜慧、高丽娜:《基于引力模型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分析》,《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阳银娟、陈劲:《技术创新管理:来自亚洲企业的贡献》,《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年第13期。
阳银娟、陈劲:《开放式创新中市场导向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科研管理》2015年第36期。
阳银娟、陈劲:《企业非正式独占性机制、开放度与创新绩效关系的案例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年第35期。
阳银娟、陈劲:《战略创业对组织学习的影响——基于杭开集团的案例研究》,《技术经济》2018年第37期。
阳镇、许英杰:《企业社会责任治理:成因、模式与机制》,《南大商学评论》2017年第40期。
阳志梅、胡振华:《知识网络与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研究——基于组织学习视角》,《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第3期。
杨春方:《企业社会责任的治理模式:自三个维度观察》,《改革》2012年第5期。
杨晓娜、彭灿、杨红:《开放式创新对企业双元创新能力的影响——外部社会资本的调节作用》,《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年第13期。
杨雪冬:《“生态化治理”:地方治理新取向》,《领导科学》2017年第27期。
杨正宇、王重鸣、谢小云:《团队共享心理模型研究新进展》,《人类工效学》2003年第3期。
杨志蓉:《团队信任、互动行为与临时团队创造力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6年。
姚丽、谷国锋:《区域技术创新、空间溢出与区域高技术产业水平》,《中国科技论坛》2015年第1期。
姚永玲:《从创新效率和经济增长关系看科技政策》,《管理世界》2009年第12期。
叶春霞、余翔、李卫:《企业间专利合作的多学科知识网络研究》,《情报杂志》2013年第4期。
易纲、樊纲、李岩:《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
易可君、朱艳春:《建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利益链协调均衡机制》,《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
尹西明、陈红花、陈劲:《中国特色创新理论发展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原创性创新范式回顾》,《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年第36期。
尹小平、马欣员:《科技政策与经济增长:美国的经验》,《当代经济研究》2013年第12期。
于明超、申俊喜:《区域异质性与创新效率——基于随机前沿的分析》,《中国软科学》2010年第11期。
于晓宇:《网络能力、技术能力、制度环境与国际创业绩效》,《管理科学》2013年第2期。
余明桂、回雅甫、潘红波:《政治联系、寻租与地方政府财政补贴有效性》,《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
余永泽:《中国区域创新活动的“协同效应”与“挤占效应”——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的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第10期。
余泳泽、刘大勇:《创新价值链视角下的我国区域创新效率提升路径研究》,《科研管理》2014年第5期。
余泳泽、刘大勇:《我国区域创新效率的空间外溢效应与价值链外溢效应——创新价值链视角下的多维空间面板模型研究》,《管理世界》2013年第7期。
虞微佳:《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合作网络的形成机理与演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工业大学,2017年。
袁建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生命周期特征分析》,《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岳宝宏、王化成、谢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投资体制研究——从“支持模式”到“投资模式”的转变》,《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第9期。
云涛:《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阶段成效与深化改革的对策建议》,《科学管理研究》2009年第4期。
韵江、马文甲、陈丽:《开放度与网络能力对创新绩效的交互影响研究》,《科研管理》2012年第7期。
詹爱岚、王黎萤:《专利情报的社会网络学创新研究:视角、进展及述评》,《科研管理》2017年第38卷专刊。
詹爱岚、王黎萤:《国外基于专利情报网络分析的创新研究综述》,《情报杂志》2017年第36卷第4期。
詹映、朱雪忠:《标准和专利战的主角——专利池解析》,《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年第1期。
詹映:《国际贸易体制区域化背景下知识产权国际立法新动向》,《国际经贸探索》2016年第32期。
张超、官建成:《基于政策文本内容分析的政策体系演进研究——以中国创新创业政策体系为例》,《管理评论》2020年第5期。
张丹宁、刘永刚:《产业集群社会责任建设模式研究》,《商业研究》2017年第7期。
张丹宁、唐晓华:《产业集群社会责任建设模式及其适用性》,《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1期。
张丹宁、唐晓华:《网络组织视角下产业集群社会责任建设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3期。
张迪:《自贸协定知识产权规则变革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工业大学,2020年。
张钢、熊立:《交互记忆系统与团队异质性、成员异质性、团队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技术经济》2008年第5期。
张华、郎淳刚:《以往绩效与网络异质性对知识创新的影响研究》,《科学学研究》2013年第10期。
张惠彬:《论商标权边境保护制度——兼评ACTA之相关规定》,《国际经贸探索》2013年第11期。
张剑、徐金梧、王维才:《创造性组织环境研究的新进展》,《科研管理》2006年第1期。
张杰、周晓艳、李勇:《要素市场扭曲抑制了中国企业R&D?》,《经济研究》2011年第8期。
张静、李平:《中国区域创新绩效的过程溢出与空间关联》,《西部论坛》2017年第3期。
张静、徐海龙、王宏伟:《知识溢出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20年第4期。
张猛:《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体制转换及其推进策略——多边体制、双边体制、复边体制?》,《知识产权》2012年第10期。
张倩肖、董瀛飞:《渐进工艺创新、产能建设周期与产能过剩——基于“新熊彼特”演化模型的模拟分析》,《经济学家》2014年第8期。
张廷银:《产业集聚形成与发展的五大要素》,人民网,2020年4月30日。
张同斌、高铁梅:《研发存量、知识溢出效应和产出空间依赖性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出的影响》,《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4年第7期。
张巍、党兴华:《企业网络权力与网络能力关联性研究——基于技术创新网络的分析》,《科学学研究》2011年第7期。
张小波、李成:《论〈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背景、新变化及对中国的影响》,《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5期。
张韵君:《政策工具视角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4期。
张振刚:《开放式创新、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科研管理》2015年第3期。
张志辉:《中国区域能源效率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年第8期。
章文光、闫蓉:《基于政策文本计量的中国中小企业创新政策变迁研究》,《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赵驰、周勤:《基于自组织视角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研究》,《软科学》2011年第10期。
赵增耀、张小波、沈能:《区域协同创新效率的多维溢出效应》,《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第1期。
郑林英:《网络位置、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10年。
郑胜华、陈乐平、丁琼瑶:《双边平台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及管理策略》,《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2期。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课题组、包海波:《国际一流科创平台发展的成功经验》,《浙江经济》2016年第13期。
苏朝晖:《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福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第11期。
周浩、陈益:《FDI外溢对新建企业选址的影响》,《管理世界》2013年第12期。
周浩、余壮雄:《可达性、集聚经济和新建企业选址》,《经济学》(季刊)2014年第10期。
周江华、刘宏程、仝允桓:《企业网络能力影响创新绩效的路径分析》,《科研管理》2013年第6期。
周耀烈、杨腾蛟:《个体创造力向团队创造力转化的机理研究》,《科学学研究》2007年第12期。
周祖城:《走出企业社会责任定义的丛林》,《伦理学研究》2011年第3期。
朱朝晖、陈劲:《探索性学习与挖掘性学习及其平衡研究》,《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年第10期。
朱光、李平、姜永华:《专项转移支付、一般性转移支付与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基于专项转移支付分项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华东经济管理》2019年第3期。
朱平芳、徐伟民:《政府的科技激励政策对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及其专利产出的影响——上海市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3年第6期。
朱英明、杨连盛、吕慧君、沈星:《资源短缺、环境损害及其产业集聚效果研究——基于21世纪我国省级工业集聚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12年第11期。
朱志宏:《创造过程之研究》,《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16期。
祝君壁:《中国已建成门类齐全现代工业体系》,《经济日报》2019年9月22日。
宗庆庆:《中国工业企业R&D投入的策略互动行为研究》,《财经研究》2013年第10期。
Agrawal A.,Kapur D.,Mc Hale J.,“How Do Spatial and Social Proximity lnfluence Knowledge Flow? Evidence from Patent Data”,,2008,Vol.64,No.2,pp.258-269.
Agrawala A.,Garlappi L.,“Public sector science and the strategy of the commons”,,2007,Vol.16,No.7,pp.517-539.
Amiti M.,Konings J.,“Trade Liberalization,Intermediate Inputs,andProductivity:Evidence from Indonesia”,,2007,Vol.97,No.5.
Arahi H.,“The facts behind Japan's Technology Explosion”,,2000,No.5,pp.19-21.
Arvanitis S.,Gkypali A.,Tsekouras K.,“Knowledge Base,Exporting Activities,Innovation Openness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 SEM Approach towards a Unifying Framework”,,2014,Vol.36,No.1.
Arza Valeria,Lopez Andres,“Firms' linkages with public research organisations in Argentina:Drivers,perceptions and behaviours”,,2011,No.31,pp.384-400.
Atkeson A.,Burstein A.,“Innovation,Firm Dynamics,and International Trade”,,2010,Vol.118,No.3.
Azoulay P.,Ding W.,Stuart T.,“The Determinants of Faculty Patenting Behavior:Demographics or Opportunities”,,2007,Vol.63,No.4,pp.599-623.
Baccini L.,Dür A.,Elsig M.,“The Politics of Trade Agreement Design:Revisiting the Depth–Flexibility Nexus”,,2015,Vol.59,No.4,pp.765-775.
Bae Youngim,Chang Hyunjoon,“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between Open and Closed Innovation: Empiri cal Evidence in South KoreanManufacturers”,,2012,No.24,pp.967-980.
Baier S.L.,Bergstrand J.H.,Jinteco J.,“Do Free Trade Agreements Actually Increase Members'International Trade?”,,2005,Vol.71,No.1,pp.72-95.
Baldwin J.,Gu W.,“Export-Market Participation and Productivity Performance in CanadianManufacturing”,,2003,Vol.36,No.3.
Battese G.E.,Coelli T.J.,“Prediction of Firm-level Techni cal Ef☼ciencies with a Generalised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and Panel Data”,,1988,Vol,38,No.3,pp.387-399.
Beaudry C.,Schiffauerova A.,“Impacts of Collaboration and Network Indicators on Patent Quality: The Case of Canadian Nanotechnology Innovation”,,2011,Vol.29,No.5,pp.362-376.
Benjamin L.Hallen,Kathleen M.Eisenhardt,“Catalyzing Strategies and Ef☼cient tie Formation: How Entrepreneurial Firms to Obtain Investment Ties”,,2012,No.1.
Besfamille M.,“Lo cal Public Works and Intergovernmental Transfers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2004,Vol.88,No.1,pp.353-375.
Bierly P.,“Generic knowledge strategies inthe U.S.pharmaceuti cal industry”,,No.17,pp.123-135,1996.
Boschma R.,“Proximity and Innovation:A Criti cal Assessment”,,2005,Vol.39,No.1,pp.61-74.
Bossone B.,Mahajan S.,Zahir F.,“Farah.Financial Infrastructure,Group Interests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2003,Vol.3,No.24,pp.105-114.
Burt R.S.,“Structural Holes and Good Ideas”,,2004,Vol.110,No.2,pp.349-399.
Cannon M.D.,Edmondson A.C.,“Confronting Failur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Shared Beliefs about Failure in Organizational Work Groups”,,2001,Vol.22,No.2,pp.161-177.
Chao Hong,Huachan Fang,Hua Xie,“Study on China's S&T System Reform Process and Policy Evolution”,,2013,No.24.
Chapple W.,Lockett A.,Siegel D.,Wright M.,“Assessing the relative performance of U.K.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 of☼ces: Parametric and nonparametric evidence”,,2005,Vol.34,No.3,pp.369-384.
Chen Pochi,Yu Mingmiin,Chang Chingcheng et al.,“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na's Agricultural Sector”,,2008,Vol.19,No.4,pp.580-593.
Chenery H.B.,Robinson S.,Syrquin 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Chesbrough,H.,,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3.
Chesbrough H.,Vanhaverbeke W.,West J.,,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Choi B.,Lee H.,“An Empiri cal Investigation of KMand Their Effect Cncorporate Performance”,,2003,Vol.40,No.5,pp.403-417.
Cong Cao,Ning Li,Xia Li et al.,“Reforming China's S&T System”,,2013,Vol.314,No.6145,pp.460-462.
Dan Mccurdy,Marshall Phelp,“Why Execlusion Is Not Profitable”,,2000,No.11,pp.56-59.
Daniel F.Spulber,“Innovation Economics: The Interplay among Technology Standards,Competitive Conduct,and Economic Performance”,,2013,No.4.
Daunoriene A.,Drakšaite A.,Snieška V.,“Evaluating Sustainability of Sharing Economy TradeMarket Business Models”,,2015,Vol.21,No.3,pp.836-841.
Dennis Fernandez,Mary Chow,“Intellectual Property Strategy in Bioinformatics and Biochips”,,2005,No.2,pp.197-200.
Donaldson T.,Dunfee T.W.,“Toward a Unified Conception of Business Ethics:Integrative Social Contracts Theory”,,1994,Vol.19,No.2,pp.252-284.
Donohue J.C.,“Understanding Scientific Literature”,,1973,Vol.10,No.11,pp.420-421.
Escribano A.,Fosfuri A.,Tribo J.A.,“Managing External Knowledge FlowsL The Moderating Role of Absorptive Capacity”,,2009,Vol.38,No.1,pp.96-105.
Fink C.,Khan M.,Hao Z.,“Exploring the Worldwide Patent Surge”,,2016,Vol.25,No.2,pp.114-142.
Fink C.,Khan M.,Hao Z.,“Exploring the Worldwide Patent Surge”,,2016,Vol.25,No.2,pp.114-142.
Fitscha M.,Frankeb G.,“Innovation,Regional Knowledge Spillover and R&D Coorperation”,,2004,Vol.33,No.2,pp.245-255.
Gaisford J.D.,Hobbs J.E.,Kerr W.A.,“Will the TRIPS Agreement Foster Appropriate Biotechnologie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2010,,Vol.58,No.2,pp.199-217.
Gaisford J.D.,Hobbs J.E.,Kerr W.A.,“Will the TRIPS Agreement FosterAppropriate Biotechnologie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2010,,Vol.58,No.2,pp.199-217.
Gaisford J.D.,Tarvydas R.,Hobbs J.E.,et al.,“Biotechnology Piracy:Rethinking the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2010,Vol.50,No.1,pp.15-34.
Garman G.,Petersen J.,Gilliard D.,“Economic Integration in the Americas:1975-1992,Journal of Applied Business Research”,2011,Vol.14,No.3,pp.1-12.
Gehrig T.,“Screening,Cross,Border Banking,and the Allocation of Credit”,,1998,No.4.
Gomes Casseres B.,Hagedoom J.,Jaffe A.B.,“Do Alliances Piomote Knowledge Flow”,,2006,Vol.80,No.1,pp.5-33.
Granovetter M.,“The Impact of Social Structure on Economic Outcomes”,,2005,No.1,pp.33-50.
Gregoris Mentzas,Dimitris Apostolou,Ronald Young,Andreas Abecker,“Knowledge Networking: A Holistic Solution for Leveraging Corporate Knowledge”,,2001,Vol.5,No.1,pp.94-107.
Grewal R.,Chakravarty A.,Saini A.,“Governance Mechanisms in Businessto-business ElectronicMarkets”,2010,,Vol.74,No.4,pp.45-62.
Guan J.,Chen K.,“Measuring the Innovation Production Process: A Crossregion Empiri cal study of China's High-tech Innovations”,,2010,No.5.
Hailong Song,“Retrospect and Prospect of China's S&T System Reform in the Past 30 Years”,,2008,No.4.
Hansen M.T.,Brikinshaw J.,“The Innovation Value Chain”,,2002,Vol.85,No.6,pp.121-135.
Hao C.,Lin L.,Shanting Z.,“The Spatial Network Structure of the Tourism Destinations in Urban Agglomerations Based on Tourist Flow:A Case Study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2011,Vol.66,No.2,pp.257-266.
He J.,Fallah M.H.,“Is Inventor Network Structure a Predictor of Cluster Evolution”,,2009,Vol.76,No.1,pp.91-106.
Heinrichs H.,“Sharing Economy:A Potential New Pathway to Sustainability”,,2013,Vol.22,No.4,pp.228-231.
Hiller J.S.,“The Bene☼t Corporation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2013,Vol.118,No.2,pp.287-301.
Hirst G.,Van Knippenber D.,Zhou J.,“A Cross-level Perspective On Employee Creativity:Goal Orientation,Team Behavior,and Individual Creativity”,,2009,Vol.52,No.2,pp.280-193.
Hongwei Wang,Shilin Zheng,Yanhua Zhang,Kai Zhang,“Analysis of the Policy Effects of Downstream Feed-In Tariff on China's Solar Photovoltaic Industry”,,2016,Vol.95.
Hsueh C.F.,“Improving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a Supply Chain Through a New Revenue Sharing Contract”,,2014,Vol.151,No.3,pp.214-222.
ISO,,Geneva:ISO,2010.
James E.Anderson,Yoto V.Totov,“Terms of Trade and Global Ef☼ciency Effects of Free Trade Agreements,1990-2002”,,2011,Vol.99,pp.279-298.
Jun Jin,Zhengyi Zhang,Liying Wang,“From the Host to the Home Country,the International Upgradation of EMNEs in Sustainability Industries—The Case of a Chinese PV Company”,,2019,Vol.11,No.19.
Kaiser U.,Wright J.,“Price Structure in Two-SidedMarkets:Evidence from theMagazine Industry”,,2006,Vol.24,No.1,pp.1-28.
Kano S.,“Techni cal Innovations,Standardization and Regional Comparison—A Case Study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2000,No.4.
Keller W.,“Geographic Lo cal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Diffusion”,,2002,Vol.92,No.1,pp.120-142.
Kindleberger C.P.,: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4.
Kratzer J.,Leenders R.T.,Engelen J.,“Stimulating the Potential: Creative Performance and Communication in Innovation Teams”,,2004,Vol.13,No.1,pp.63-71.
Krishnan R.,Kozhikode R.K.,“Status and Corporate Illegality:Illegal Loan Recovery Practices of Commercial Banks in India”,,2015,Vol.58,No.5,pp.1287-3112.
Laulajainen R.,.Goteborg Sweden: School of Economic and Commercial Law,1998.
Lee J.,Song J.,Yang J.S.,“Network Structure Effects on Incumbency Advantage”,,2016,Vol.37,No.8,pp.1632-1648.
Leenders R.T.A.J.,Engelen J.M.L.,Kratzer J.,“Virtuality,Communication and New Product Team Creativity: A Social Netwok perspective”,,2003,Vol.20,No.1-2,pp.69-92.
Leigh L.Thompson,Hoon-Seok Choi,,London:Lawa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6.
Lewis K.,“Measuring Transactive Memory Systems in the Field: S cal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2003,Vol.88,No.4,pp.587-604.
Li P.,Lou F.,“China's Potential Economic Growths During 2015-2025 under Different Scenarios”,,2016,Vol.11,No.4,pp.4–21.
Li P.,Lou F.,“Supply side Structural Reform and China's Potential Economic Growth Rate”,,2015,Vol.10,No.2,pp.82-99.
Liu Tung,Li Kuiwai,“Analyzing China's Productivity Growth: Evidence fromManufacturing Industries”,,2012,Vol.36,No.4,pp.531-551.
Liying Wang,Yan Wang,Yuan Lou,Jun Jin,“Impact of Different Patent Cooperation Networmodels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Technology-based SMEs”,,2020,Vol.32,No.6,pp.724-738.
Liying Wang,Jin Chen,“Empiri cal Study on the In☀uence Factors of R&D Team Creativity in China”,,2008.
Lundvall B.A.,,London:Anthem Press,2010.
Mair J.,Reischauer G.,“Capturing the Dynamics of the Sharing Economy:Institutional Research on the Plural Forms and Practices of Sharing Economy Organizations”,,2017,Vol.125,No.12,pp.11-20.
Mairesse J.,Mohnen P.,“Accounting for Innovation and Measuring Innovativeness:An Illustrative Framework and Application”,,2002,Vol.92,No.2,pp.226-230.
Mancusi M.L.,“International Spillovers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A Crosscountry Cross-sector Analysis Based on Patents and Citations”,,2008,Vol.76,No.2,pp.155-165.
Markus Reitzig,“How Executives Can Enhance IP Strategy and Performance”,,2007,Vol.49,No.1,p.37-43.
Mathieu J.E.,Heffner T.S.,Goodwin G.F.et al.,“S caling the Quality of Teammates'Mental Models:Equi☼nality and Normative Comparisons”,,2005,Vol.26,pp.37-56.
Maurseth P.B.,Verspagen B.,“Knowledge spillovers in Europe: A Patent Citations Analysis”,,2002,Vol.104,No.4,pp.531-545.
Melitz M.J.,“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2003,No.6.
Michael E.Porter.,,China CITIC Press,2014.
Mohammed S.,Dumville B.C.,“Team Mental Models in a Team Knowledge Framework: Expanding Theory and Measurement across Disciplinary Boundaries”,,2001,Vol.22,pp.89-106.
Mohnen P.,Hall B.H.,“Innovation and Productivity:An Update”,,2013,Vol.3,No.1.
Murphy K.J.,Elias G.,Jaffer,H.,“A Study of Inventiveness among Society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Members and the Impact of Their Social Networks”,,2013,Vol.24,pp.931-937.
Ozbugday F.C.,Brouwer E.,“Competition Law,Networks and Innovation”,,2012,Vol.19,pp.775-778.
Pablos P.O.,“Knowledge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Typologies of Knowledge Strategies in the SpanishManufacturingindustry from 1995 to 1999”,,2002,Vol.6,No.1,pp.52-62.
Paul,S.,Peter,T.,“Social Factors of Work-environment Creativity”,,2007,Vol.21,No.3,pp.407-428.
Petri P.A.,“The Determinants of Bilateral FDI:Is Asia Different?”,,2012,Vol.23,No.3,pp.201-209.
Phelps C.C.,“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In☀uence of Alliance Network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n Firm Exploratory Innovation”,,2010,Vol.53,No.4,pp.890-913.
Pinkse J.,Slade M.“The Future of Spatial Econometrics”,,2010,Vol.50,No.1.
Pirola-Merlo A.,Mann 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 Creativity and Team Creativity: Aggregating across People and Time”,,2004,Vol.25,No.2,pp.235-257.
Pugatch M.P.,“The International Regulation of IPRS in a TRIPS and TRIPS-plus World”,,2005,Vol.6,No.3,pp.431-465.
Robert G.King,Ross Levine,“Finance and Growth: Schumpeter Might be Right”,,1993,Vol.108,No.3,pp.717-737.
Roberto Verganti,“Design,Meanings,and Radi cal Innovation: A Metamodel and a Research Agenda”,,2008,Vol.25,No.5.
Schmidt C.,Foerstl K.,Schaltenbrand B.,“The Supply Chain Position Paradox:Green Practices and Firm Performance”,,2017,Vol.53,No.1,pp.3-25.
Scott C.,“Private Regulation of the Public Sector:A Neglected Facet of Contemporary Governance”,,2002,Vol.29,No.1,pp.56-76.
Shin W.,Lee K.,ParkW.G.,“When an Importer's Protection of IPR Interacts with an Exporter's Level of Technology: Comparing the Impacts on the Exports of the North and South”,,2016,Vol.39,No.6,pp.772–802.
Shin W.,Lee K.,ParkW.G.,“When an Importer's Protection of IPR Interacts with an Exporter's Level of Technology:Comparing the Impacts on the Exports of the North and South”,,2016,Vol.39,No.6,pp.772-802.
Sorenson O.,Singh J.,“Science,Social Networks and Spillover”,,2007,Vol.14,No.2.
Stefania B.,“Organizational creativity: Breaking Equilibrium and Order to Innovate”,Journal of KnowledgeManagement”,2005,Vol.9,No.4,pp.19-33.
Tagiuri R.,“The Concept of Organizational Climate”,In: Tagiuri R.,Litwin G.H.(eds.),,Bost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8,pp.11-32.
Tao Yun,“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Effect of the Scienti☼c and Techni cal Structural Reform and Deepening Reform of China”,,2009,Vol.27,No.4.
Taylor P.J.,Catalano G.,Walker D.R.F.,“Measurement of the World city Network”,,No.13,pp.2367-2376,2002.
Tesluk P.E.,Farr J.L.,Klein S.R.,“In☀uences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Climate on Individual Creativity”,,1997,Vol.31,pp.27-41.
Tether B.,“Who Co-operates for Innovation,and Why: An Empiri cal analysis”,,2002,Vol.31,No.6,pp.947-967.
Tiantu Liao,Dai Tianfang,“History Evolution and Implications of China's S&T System Reform in the Past 60 Years”,,2009,Vol.21 ,No.9.
Tierney P.,Farmesr S.M.,“The Pygmalion Process and Employee Creativity”,,2004,No.3,pp.413-432.
Timothy J.Coelli ,D.S.Prasada Rao ,Christopher J.O'Donnell,,New York: Springer Science &Business Media Inc.,2005.
Ting Y.,Chiu H.,“How Network Competence and Network Location In☀uen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2009,Vol.24,No.1,pp.46-55.
Tom Broekel,Ron Boschma,“Knowledge Networks in the Dutch Aviation Industry: The Proximity Paradox”,,2012,Vol.12,No.2,pp.409-433.
Townsend B.,Gleeson D.,Lopert R.,“The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and Access to Medicines”,,2016,Vol.28,No.8,pp.682.
Uzzi B.,Spiro J.,“Collaboration and Creativity: The Small World Problem”,,2005,Vol.111,No.2,pp.447-504.
Van D.V.G.,Van D.V.E.,“Effects of Perceived Skill Dissimilarity and Task Interdependence on Helping in Work Teams”,,2005,Vol.31,No.1,pp.73-89.
Verganti R.,“Design as Brokering of Languanges Innovation Strategies in Italian Firms”,,2003,Vol.12,No.3,pp.34-42.
Walter M.J.,Gupta N.,Giambatista,R.C.,“Effects of adaptive behavior and shared mental models on control crew performance”,,2004,Vol.50,No.11,pp.1534-1545.
Wang L.,Lin Z.,“Study on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terprise Patent Strategy”,,2013,Vol.7,pp.972-975.
Wang Y.,Yao Y.,“Sources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1952-1999:Incorporating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2003,Vol.14,No.1,pp.32-52.
Wang L.,“A Study on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R&D Team Creativity Based on Team Shared Mental Model”,,2011,No.7,pp.2132-2144.
Weatherall K.G.,“Safeguards for Defendant Rights and Interests in Inter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Enforcement Treaties”,,2016,Vol.32,No.1,pp.211-281.
Wojciech N.,Francisco J.A.,“What is innovativeness: Literature review”,,2012,Vol.4,No.1,pp.63-74.
Wu Yanrui,“Has Productivity Contributed to China's Growth”,,2003,Vol.1,No.8,pp.15-30.
Wu Yanrui,“Productivity,Growth 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the Southern China Region”,,2000,Vol.14,No.1,pp.39-54.
Xu Yingfeng,“”,,Vol.10,No.2,pp.108-121,1999.
Zahra S.A.,Hayton J.C.,“The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Venturing on Firm Performance:The Moderating Influence of Absorptive Capacity”,,2008,Vol.23 No.2,pp.195-220.
Zhang Y.,Li H.,“Innovation search of new venture in a technology cluster:the role of ties with service intermediaries”,,2010,Vol.31,No.1,pp.88-109.
Zhao S.X.B.,Zhang L.,Wang D.T.,“Determining Factor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 National Financial Centre:The Case of China”,,2004,No.4.
Zheng JingHai,Bigsten Arne,Hu Angang,“Can China's Growth be Sustained?A Productivity Perspective”,,2009,Vol.37,No.4,pp.874-888.
Zhengfeng Li,“Some Consideration on Deepening Reform of S&T System in China”,,2000,Vol.15,No.6.
Zonglai Kou,“China's R&T System in the Past 30 Years”,,2008,No.1.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