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澳]弗洛伊德著,杨庸一译:《图腾与禁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2][德]爱伯华著,王燕生、周祖生译:《中国民间故事类型》,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3][法]爱弥尔·涂尔干著,渠东、汲喆译:《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李幼蒸译:《野性的思维》,上海: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5][法]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上海: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6][法]马塞尔·莫斯著,杨渝东译:《巫术的一般理论 献祭的性质和功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法]让·塞尔韦耶著,管震湖译:《巫术》,上海: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8](汉)董仲舒撰,(清)凌曙注:《春秋繁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9](汉)刘安著,高诱注:《淮南子注》,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版。
[10](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王宏源新勘:《说文解字》(现代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1](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12](晋)干宝著,黄涤明译注:《搜神记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3](晋)干宝撰,李剑国辑校:《新辑搜神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14](梁)任昉:《述异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5](梁)陶弘景:《真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6][罗]伊利亚德著,王建光译:《神圣与世俗》,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7][美]包尔丹著,陶飞亚、刘义、钮圣妮译:《宗教的七种理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8][美]丁乃通著,郑建成等译,《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19][美]菲利普·巴格比著,夏克、李天纲、陈江岚译:《文化:历史的投影——比较文明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0](民国)柴小梵:《梵天庐丛录》,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1](明)董斯张撰:《广博物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2](明)高濂:《遵生八笺》卷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3](明)顾起元:《说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4](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年版。
[25](明)午荣编,李峰整理:《新刊京版工师雕斫正式鲁班经匠家镜》,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26](明)谢肇淛:《滇略·卷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7](明)谢肇淛:《五杂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28](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
[29](明)姚士观等编校:《明太祖文集》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0](南朝宋)刘敬叔撰,范宁点校:《异苑》,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31](清)程趾祥:《此中人语·笔记小说大观》,南京:广陵古籍刻印出版社1983年版。
[32](清)褚人获:《坚瓠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3](清)惠士奇:《礼说》,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4](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月版。
[35]《宅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6](清)金鹗:《求古录礼说》,济南:齐鲁书社2001年版。
[37](清)厉鹗:《樊榭山房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8](清)清凉道人编:《听雨轩笔记·笔记小说大观》,南京:广陵古籍刻印出版社1983年版。
[39](清)王先谦撰集:《释名疏证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40](清)吴任臣注:《山海经广注》卷十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1](清)慵讷居士:《咫闻录·笔记小说大观》,南京:广陵古籍刻印出版社1983年版。
[42](清)于敏中等编撰:《日下旧闻考》,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43](清)俞樾:《右台仙馆笔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44](清)袁枚:《子不语全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5](清)诸联:《明斋小识·笔记小说大观》,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
[46][日]窪德忠著,萧坤华译:《道教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47][日]泽田瑞穗:《中国的咒法》,东京:日本株式会社平河出版社1990年版。
[48](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9](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50](宋)李光:《读易详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1](宋)吕祖谦编:《宋文鉴》,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2](宋)孟元老撰,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53](宋)孙光宪著,林青、贺军平校注:《北梦琐言》,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版。
[54](宋)王溥撰:《唐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版。
[55](宋)王应麟撰,《玉海》,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6](宋)王应麟撰,(清)翁元圻注:《困学纪闻》,台湾: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57](宋)王与之撰:《周礼订义》卷七十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8](宋)吴自牧:《梦粱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59](宋)严粲撰:《诗缉》卷十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0](宋)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61](唐)段成式撰,方南生点校:《酉阳杂俎》,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62](唐)瞿昙悉达:《唐开元占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3](唐)张:《朝野佥载》,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64](五代)刘崇远:《金华子杂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年版。
[65][英]布里吉斯著,雷鹏、高永宏译:《与巫为邻·欧洲巫术的社会和文化语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6][英]查·索·博尔尼著,程德祺等译:《民俗学手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67][英]弗思著,费孝通译:《人文类型》,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68][英]罗素著,沈海康译:《为什么我不是基督徒》,上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69][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70][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北京: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71][英]马林诺夫斯基著,李安宅译:《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72][英]马林诺斯基著,梁永佳、李绍明译:《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73][英]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4][英]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巫术与宗教之研究》,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75](元)陶宗仪:《说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6](宋)罗愿:《尔雅翼》卷二十八,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7]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尔雅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8]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论语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9]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毛诗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0]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周易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1]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礼记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2]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周礼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3]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尚书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4]安平秋分史主编:《史记》,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年版。
[85]北京大学历史系《论衡》注释小组:《论衡注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86]陈进国:《信仰、仪式与乡土社会:风水的历史人类学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87]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版。
[88]陈于柱:《敦煌写本宅经校录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89]邓启耀:《中国巫蛊考察》,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90]邓文宽:《敦煌天文历法文献辑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91]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二十二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清光绪初浙江书局本1986年版。
[92]郭郛:《山海经注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93]何星亮:《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
[94]河南安阳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汤阴白营河河南龙山文化村落遗址发掘·考古编辑部·考古学集刊》第三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3年版。
[95]河南省博物馆、郑州市博物馆:《郑州商代城遗址发掘报告·文物编辑委员会编·文物资料丛刊》第一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77年版。
[96]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登封王城岗与阳城》,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版。
[97]胡新生:《中国古代巫术》,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8]黄永年分史主编:《旧唐书》,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年版。
[99]金身佳:《敦煌写本宅经葬书校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100]瞿兑之:《汉代风俗制度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101]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102]李安宅编译:《巫术与语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103]李民、王健:《尚书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04]刘安著,高诱注:《淮南子注》,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版。
[105]刘师培:《论文杂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6]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07]吕不韦著,高诱注:《吕氏春秋》,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版。
[108]马书田:《中国道教诸神》,北京:团结出版社1996年版。
[109]马书田:《中国民间诸神》,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年版。
[110]倪其心分史主编:《宋史》,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年版。
[111]卿希泰:《道教文化新探》,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12]邱鹤亭注译:《列仙传注译·神仙传注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3]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点校:《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114]沈利华、钱玉莲:《中国吉祥文化》,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5]史松霖主编:《钱币学纲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116]宋兆麟:《巫与巫术》,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
[117]孙德骐校释,聂送来译:《六韬》,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8]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119]孙雍长分史主编:《隋书》,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年版。
[120]泰勒著,连树生译:《原始文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121]田茂军:《湖南湘西的民间工匠及其现状》,《民俗研究》1998年第4期。
[122]王国维校,袁英光、刘寅生整理标点:《水经注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23]王卡:《敦煌道教文化研究:综述·目录·索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4]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125]乌丙安:《中国民间信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26]乌丙安:《中国民俗学》,沈阳:沈阳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7]吴毓江撰,孙启治点校:《墨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128]徐坚等:《初学记》,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129]徐师曾著,罗根泽点校:《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130]许嘉璐分史主编:《后汉书》,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年版。
[131]许嘉璐分史主编:《晋书》,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年版。
[132]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133]杨郁生:《云南甲马》,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34]杨忠分史主编:《南史》,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年版。
[135]杨忠分史主编:《宋书》,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年版。
[136]殷伟:《中国民间俗神》,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37]尹荣方:《龙为树神说——兼论龙的原型是松》,《学术月刊》1987年第7期。
[138]袁珂:《山海经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版。
[139]曾棘壮分史主编:《金史》,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年版。
[140]张双棣等:《吕氏春秋译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
[141]张子晨:《中国巫术》,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00年版。
[142]章培恒、喻遂生分史主编:《明史》,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年版。
[14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西安半坡——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遗址》,北京:文物出版社1963年版。
[14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墟发掘报告1958—1961》,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14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河南商丘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河南永城王油坊遗址发掘报告·《考古》编辑部:《考古学集刊》第五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146]钟敬文主编,万建中等著:《中国民俗史·民国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47]周国林分史主编:《北史》,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年版。
[148]周振甫:《周易译注》,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49]朱熹:《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50]朱越利:《道藏分类解题》,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年版。
[151]禚振西:《陕西户县的两座汉墓》,《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1期。
[152]白庚胜:《纳西族祭天民俗中的神树考释》,《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版)1997年第2期。
[153]杜玉亭:《云南蒙古族鲁班节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1990年第6期。
[154]苟波:《从古代小说看道教世俗化过程中神仙形象的演变》,《宗教学研究》2005年第4期。
[155]谷曙光:《宋代上梁文考论》,《江淮论坛》2009年第2期。
[156]郭宝均等:《1954年春洛阳西郊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6年第2期。
[157]河北省博物馆、河北省文管处台西发掘小组:《河北藁城县台西村商代遗址1975年的重要发现》,《文物》1974年第8期。
[158]河南省文物工作队第一队:《八个月来的郑州文物工作概况》,《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9期。
[159]胡林玉:《厌胜钱的文化内涵》,《中国钱币》2003年。
[160]胡文辉:《〈封神演义〉的阐教和截教考》,《学术研究》1990年第2期。
[161]刘爱忠:《云南楚雄彝族植物崇拜的调查研究》,《生物多样性》2000年第1期。
[162]刘锡诚:《神话昆仑与西王母原相》,《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
[163]刘宗迪:《五行说考源》,《哲学研究》2004年第4期。
[164]吕书芝:《西汉四灵瓦当》,《历史教学》1985年第12期。
[165]罗汉田:《中柱:彼岸世界的通道》,《民族艺术研究》2000年第1期。
[166]祁连休:《论我国各民族的鲁班传说》,《民族文学研究》1984年第2期。
[167]曲彦斌:《厌胜钱概说》,《寻根》2000年第3期。
[168]商守善:《土家族民间建筑艺术、建房习俗、空间观念及神化现象》,《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69]《上梁贴八卦是怎么回事?》,《新农业》1989年第12期。
[170]邵媛:《从村落布局看诸葛八卦村建筑民俗》,《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SI期。
[171]唐宏杰:《泉州崇福寺应庚塔出土北宋厌胜钱》,《中国钱币》2003年第3期。
[172]田茂军:《湖南湘西的民间工匠及其现状》,《民俗研究》1998年第4期。
[173]王磊:《试论龙山文化时代的人殉和人祭》,《东南文化》1999年第4期。
[174]王小盾:《从朝鲜半岛上梁文看敦煌儿郎伟》,《古典文献研究》第11辑。
[175]吴来山:《论满族萨满文化中柳崇拜的形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176]吴兴汉:《包拯长孙包永年夫人墓出土厌胜银钱》,《收藏家》2006年第3期。
[177]徐靖彬:《浅谈“厌胜钱”与择吉文化》,《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4期。
[178]杨宝成、徐广德:《1979年安阳后冈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5年第1期。
[179]尹荣方:《龙为树神说——兼论龙的原型是松》,《学术月刊》1987年第7期。
[180]郁为:《一枚少见的大型厌胜钱》,《西部金融》2009年第3期。
[181]曾维加:《成都平原的树崇拜与道教关系探奥》,《宗教学研究》2008年第1期。
[182]张慕华、朱迎平:《上梁文文体考源》,《寻根》2007年第5期。
[18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宫殿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4年第4期。
[18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79年安阳后冈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5年第1期。
[18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商丘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河南柘城孟庄商代遗址》,《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
[186]朱越利:《〈封神演义〉与宗教》,《宗教学研究》2005年第3期。
[187]朱镇豪:《中国上古时代的建筑营造仪式》,《中原文物》1990年第3期。
[188]王晓平:《日本上梁文小考》,《寻根》2009年第1期。
[189][美]威廉·巴斯科姆:《口头传承的形式:散体叙事》,阿兰·邓迪斯编,朝戈金等译,《西方神话学读本》,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90]顾颉刚编著:《孟姜女故事研究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19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192]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上海民俗学会编:《中国民间文化·民间仪俗文化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3年版。
[193]宋根新:《奉贤地区的居住信仰与习俗调查》,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编:《民间文化·民间文学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94]杨宽:《中国上古史导论·古史辨·第七册上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195]杨知勇:《哈尼族“寨心”、“房心”凝聚的观念》,姜彬主编:《中国民间文化·总第十六集·民间俗神信仰》,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
[196]赵景深:《武王伐纣王平话》与《封神演义》,《中国小说丛考》,济南:齐鲁书社1980年版。
[197]钟铭:《湖州建房习俗调查》,姜彬主编:《中国民间文化·民间口承文化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3年版。
[198]朱仕珍:《四川建房民俗探索》,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上海民俗学会编:《中国民间文化·民间仪俗文化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3年版。
[199](明)午荣编,李峰整理,《新刊京版工师雕斫正式鲁班经匠家镜》,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200](清)大学士陈元龙:《格致镜原》,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01](清)纪昀等:《明一统志》卷三十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02](清)纪昀等:《明一统志》卷十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03](清)纪昀等:《钦定大清一统志》卷一百三十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04](清)纪昀等:《钦定大清一通志》卷二百四十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05](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206](宋)祝穆:《古今事文类聚》,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07](唐)释贯休撰:《禅月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08]陈永正主编:《中国方术大辞典》,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09]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民间故事》编辑组:《白族民间故事》,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10]黄征、吴伟编校:《敦煌愿文集》,长沙:岳麓书社1995年版。
[211]纪昀等:《江西通志》卷十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12]李零主编:《中国方术概观·选择卷》,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
[213]吕大吉、何耀华主编,和志武等分册主编:《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纳西族·羌族·独龙族·傈僳族·怒族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14]吕大吉主编,何耀华等编:《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彝族·白族·基诺族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15]毛公宁主编:《中国少数民族风俗志》,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216]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广西卷》编辑委员会编纂:《中国歌谣集成·广西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217]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故事集成·陕西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故事集成·陕西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6年版。
[218]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浙江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5年版。
[219]中国民间文学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云南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3年版。
[220]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221]欧阳梦:《土家族建房习俗研究——以湖北省宣恩县老岔口村为例》,石家庄: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222]杨立峰:《匠作·匠场·手风——滇南“一颗印”民居大木匠作调查研究》,济南: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223]钱玉、建平:《听信骗子胡言,无辜木匠遭殃》,《人民日报》1994年6月7日第5期。
[224]佚名:《“鲁班在滕州的传说”被确定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http://news.tengzhou.com.cn/2460.html,2007-01-11。
[225]Hutton Webster,Stanford University,1984.
[226]E.B.Tylor,New York:Holt,1889.
[227]Frazer,J.G.,Third Edition,Vol.1,London:Macmillan,1980.
[228]Malinowski,Glencoe,Illinois Press,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