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图书详情
首页
英文文献
我的书架
高建平[主编] 丁国旗[主编]
文艺理论 文集
出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5161-6949-0
点击量:3
扫码阅读
钱中文先生关于文学本体问题的理论反思
一 文学理论反本质研究的失误及其消极后果
二 如何准确把握“审美意识形态”本质观的内涵、地位及其与“新理性精神”文学观的逻辑联系?
三 如何看待文学的扩容和文学理论的边界?如何看待“文学终结”和“文学理论消亡”?
论艺术品的五层次及其来由和关系
一 艺术品宜分为五个层次
二 艺术品五个层次的来由
三 五个层次间的内在秩序
意识形态批评与文学批评——重读列宁论托尔斯泰
一 列宁论托尔斯泰文章的性质
二 镜子的本体
三 意识形态批评与文学批评
结论
符号—结构推演性方法是否是一种可能——就文学研究方法与孙绍振教授商榷
一 西方诗学中的归纳法与演绎法
二 狄尔泰现代精神科学认识论
三 符号—结构推演性方法
论宋代山水象喻文学批评
一 长江黄河之喻
二 江海湖溪之喻
四 余论
论古代文论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一 谈论中国古代文论的语境
二 中国古代文论的价值
三 中国古代文论的意义
立言为何:试论戏曲品评主体之动力
一 戏曲身份的卑微与主体选择的不易
二 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三 诗意地栖居——以戏曲为栖居之所,以审美为栖居之方式
四 以生命做证,为生命立言
论石涛“变化”说的艺术创新观及其理论意义
一 “变化”内涵外延及其渊源
二 “化者”:“变化”说的艺术创新观构成
三 以“化者”图“变画”:“变化”说理论系统及其意义
先锋艺术的“雅努斯面孔”
一 先锋的隐喻:政治与审美
二 先锋与传统:创造性的破坏
三 先锋与庸俗:俗套的发明
四 先锋与颓废:反艺术
结论 先锋、先锋派与先锋精神
叙事作品中副文本存在的诗学意义
一 文化语境意义
二 叙事审美意义
三 阐释参考意义
结语
艺术自治与人文规约——康德与席勒的启蒙艺术观解析
一 艺术自由与启蒙
二 美的艺术与启蒙
三 康德的启蒙艺术观与席勒
时间意识与文学自觉——魏晋南北朝诗人的“悲情”与日本歌人的“物哀”
一 “悲感”体验:“有限性”的焦虑
二 “死亡”意识:“终结性”的思考
三 “美感”体验:“形式美”的发现
四 “神道”信仰:“超越性”的向往
小结
20世纪外国文论话语引进状况的调查分析
一 引言
二 调查过程
三 整合分析
双重传统下汉语文论话语体系创新的复杂性与契机
一 学术话语体系创新应面对双重传统
二 双重传统下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的复杂性
三 双重传统下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的契机
韦勒克比较文学的“文学性”与梁宗岱诗论
一 韦勒克比较文学的“文学性”原则
二 梁宗岱诗论的比较价值与特点
三 结论
论西马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及其批判精神
一 强烈批判意识的人道主义现实主义理论
二 兼收并蓄,多元合用的批判现实主义
三 张扬否定与审丑的现实主义批判美学
创造新人类——论葛兰西的文化革命理论
一 文化启蒙与新文明、新人类的创造
二 文化启蒙与革命的非功利性
三 文化启蒙与国家教育
论文化艺术的社会批判性——马尔库塞和阿多诺的文化艺术观研究
一 阿多诺的否定的文化艺术观
二 马尔库塞论文化艺术的异在性
三 社会批判性是文化艺术最重要的功能
“启蒙的悖论”:萨德与康德伦理学
一 知识体系:从启蒙理性到工具理性
二 情感的泯灭:康德伦理学的革命
三 美德是罪恶:作为康德信徒的萨德
四 欲望与爱情:施虐狂的逻辑
艺术的减法与真理的进程——论巴迪欧的艺术思想
一 当代艺术的景观化和道成肉身化批判
二 艺术的减法:真理的开端
三 艺术的宣告:真理的生产
四 电影的实验:真理的进程
马修·阿诺德与英国现代文化批评学科的先声
一 开创“文化与文明”对立的文化批评传统
二 率先以历史主义的眼光诊治英国现近代文化病灶
三 首创“以文化代宗教”之说,树立文化的权威
四 最早表现出跨学科视野、大文学观念与文化批评意识
五 简要的结语
电子传媒时代的世界文学
一 电子传媒时代的世界文学几个核心问题
二 电子传媒时代的世界文学经典:生存还是毁灭
三 电子传媒时代的世界文学史重构
生态批评视阈下的女性视角和地域意识——以李娟的纪实散文为例
一 生态叙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的介入
三 地域意识在生态书写中的重构
四 结语
袁可嘉的诗论与中国诗潮
一 袁可嘉的诗论与中国现代诗潮的影响
二 袁可嘉的诗论与中国古代诗潮的影响
论文学批评评价功能的价值论意义
一 文学批评理论基座的价值论定位
二 价值评价对文学活动构成的评价论意义
三 文学批评价值论的主体性意义
文学批评生态的问题及其矫正
一 文学批评及其生态呈现
二 文学批评生态的问题
三 文学批评生态的矫正
“看”的“快感”:对劳拉·穆尔维“视觉”说的一种解读
参考文献:
从“融合两性”到“其他性别”——论“双性同体”诗学在伍尔夫女性主义叙事形态中的影响
一 融合两种力量——伍尔夫“双性同体”诗学观的建构
二 “融合两性”到“其他性别”——伍尔夫叙事形态中的“双性同体”
三 穿越时空的影响——予人灵视的“双性同体”
何以致敬?——《1Q84》与《1984》内在关联性分析
一 Q与9
二 “老大哥”与“小小人”
三 篡改与改变
四 极权与邪教
五 担忧与警告
艺术中的文字与图像
一 文字与图像:东方与西方
二 作为艺术符号的诗歌和绘画
三 文字与图像:20世纪及其他
四 托尔金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像:作为构造世界的方式
五 作为世界构成(world making)方式的文字和图像
六 结论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一届年会综述
一 文学理论的源泉与品性
二 文学批评的现状、方法与价值
三 外国文论的引入与学术影响
四 古代文论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五 现代文论发展与文学理论的当代挑战
六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与当代文化批评
七 生态批评与文化关怀
高建平(主编): 暂无简介
丁国旗(主编): 暂无简介
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英文)
中国精准脱贫100例·第一册(法文)
“一带一路”手册:英文
海上丝绸之路调研报告
西方经济学家与马克思的思想交锋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