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ial Board of Social Science Library of Beiji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Chief Editor-in-Chief Wang Xueqin, Deputy Editor-in-Chief Zhou Hang, Xu Chuanxi, Zhao Hong, Yang Kui Editorial Board Member: Wang Yanmei, Zhu Xiahui, Zhu Qinghua, Yu Yin(AI翻译)
赵勇(著): 暂无简介
1.Anh T.S.,Knodel J.,Lam D.,Friedman J.,Family Size and Children,Education in Vietnam,Demography,Vol.35,1998.
2.Axinn W.G.,The Effects of Children's Schooling on Fertility Limitation,Population Study,Vol.47,1993.
3.Becker,G.and N.Tomes,Child Endowments and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Childre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8,No.4,1976.
4.Behrman,J.R.and J.C.Knowles,Household Income and Child Schooling in Vietnam,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Vol.13,No.2,1999.
5.Behrman,Jere,Introhousehold Distribution and the Family,in Mark Rosenzweig and Oded Stark(Eds.),Handbook of Population and Family Economics,Volume 1,Amsterdam Elsevier Science,1997.
6.Benson C.S.,The Economics of Public Education,Boston:Houghton.Mifflin,1961.
7.Blake J.,Family Size and the Quality of Children,Demography,Vol.18,No.4,1981.
8.Blake J.,Family Size and Achievement,Berkeley:University California,1989.
9.Boserup E.,Woman's Rol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London:Earthscan,1989.
10.Brown P.,A.Park,Education and Poverty in Rural China,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Vol.21,2002.
11.Buchmann C.,Family Structure,Parental PercePtions and Child Labor in Kenya:What Factors Determine Who Is Enrolled in School? Social Forces,Vol.78,2000.
12.Caldwell J.C.Mass,Education as a Determinant of the Timing of Fertility Decline,Population Development Review,Vol.6,No.2,1980.
13.Connelly R.,Z.Zheng,Determinants of School Enrollment and Completion of 10 to 18 Years Olds in China,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Vol.22,2003.
14.Csapo M.,Religious,Social and Economic Factors Hindering the Education of Girls in Northern Nigeria,Comp.Educ.,Vol.17,1981.
15.Deaton,A.,The Analysis of Household Surveys,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for The World Bank,1997.
16.CH Bledsoe,J.Casterline,J.Johnson-Kuhn,J.Haaga,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Schooling and Fertility in the Developing World,Washington D.C.Natl.Acad.Press,1999.
17.Deolalikar A.B.,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Returns to Schooling and in School Enrollment Rates in Indonesia,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Vol.28,1993.
18.DeTray,D.,Government Policy,Household Behavior,and the Distribution of Schooling:A Case Study of Malaysia,Research in Population Economics,No.6,1988.
19.Downey D.B.,When bigger is not better:family size,parental resources,and children's educational performance,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60,1995.
20.Eric Maurin,The Impact of Parental Income on Early Schooling Transitions A Re-examination on using Data over Three Generations,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Vol.85,2002.
21.Filmer D.,Pritchett L.,The Effect of Household Wealth on Educa-tional Attainment:Evidence from 35 Countries,Population Development Review,Vol.25,1999.
22.Fuller Bruce,and XiaoyanLiang,Which Girls Stay in School?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Economy,Social Demands,and Ethnicity in South Africa,in C.H.Bledsoe,J.B.Casterline,J.A.Johnson-Kuhn and J.G.Haaga(eds.),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Schooling and Fertility in the Developing World,Washington D.C.: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9.
23.Fuller B.,Singer J.,Keiley M.,Why Do Daughters Leave School in Southern Africa? Family Economy and Mothers’Commitments,Soc.Forces,Vol.74,1995.
24.Glick p.,Sahn D.,Schooling of Girls and Boys in a West African Country:The Effects of Parental Education,Income and Household Structure,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Vol.19,2000.
25.Gomes M.,Family Size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Kenya,Population Development Review,Vol.10,1984.
26.Greenhalgh S.,Sexual Stratification:the Other Side of Growth with Equity in East Asia,Population Development Review,Vol.11,1985.
27.Hannum E.,Opportunity Lost:Rural Children and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in Reform era China,Harvard University,Mimeo,2000.
28.Hannum E.,Political Change and the Urban-Rural Gap in Education in China.1949-1990,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Vol.43,1999a.
29.Hannum Emily,Poverty and Basic Education in Rural China:Villages,Households,and Girls’and Boys’Enrollment,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Vol.47,No.2,2003.
30.Hashimoto K.,Health J.A.,Income Elasticities of Educational Expenditure by Income Class:the Case of Japanese Households,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Vol.14,No.1,1995.
31.Hermalin A.I.,Seltzer J.A.,Lin C.H.,Transitions in the Effect of Family Size on Female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the Case of Taiwan.Comparative,Education Review,Vol.26,1982.
32.Heyneman S.p.,Influences on Academic achievement:A Comparison of Results from Uganda and more Industrialized Societies,Social Education,Vol.49,1976.
33.Hossain S.A.,Making An Equitable and Efficient Education:the Chinese Experience,Mimeo,revised from China:Social Sector Expenditure Review,Washington D.C.:World Bank,1996.
34.Houton S.E.,Hafstrom J.L.,Income Elasticities for Selected Consumption Categories:Comparison of Single Female-headed and Twoparent Families,Home Economics Research Journal,Vol.13,1985.
35.Jamison D.,Van der Gaag J.,Education and Earning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Vol.6,1987.
36.John Knight,Song Lina,Increasing Wage in Equality in Transition:Efficiency versus Equity,Economics of Transition,2001.
37.Karine S.Moe,Women,Family,and Work,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3.
38.King E.,M.A.Hill,Women's Educ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Baltimore,MD: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3.
39.King E.M.,Lillard L.A.,Education Policy and School Attainment in Malaysia and the Philippines,Economic Education Review,Vol.6,1987.
40.Knight,J.and L.Song,Differences in Educational Access in Rural China,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Economics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Boston,Massachusetts,USA.7-9 January,2000.
41.Knodel J.,G.W.Jones,Post-Cairo Population Policy:Does Promoting Girls’Schooling Miss the Mark?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Vol.22,1996.
42.Knodel J.,Havanon N.,Sittitrai W.,Family Size and 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 in the Context of Rapid Fertility Decline,Population Development Review,Vol.16,1990.
43.L.Y.Yueh,St.Edmund Hall,A model of Parental Investment in Children's Human Capital,SKOPE Research Paper,2001,No.15.
44.Leibowitz A.,Home Investment in Childre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82,No.2,1974.
45.Lin J.,Education in Post-Mao China,Westport,CT:Praeger,1993.
46.Lloyd,C.B.,Blanc,A.K.,Children's Schooling in Sub-Saharan Africa:the Role of Fathers,Mothers,and Others,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Vol.22,No.2,1996.
47.Lockheed M.E.,Fuller B.,Nyirongo R.,Family Effects on Students,Achievement in Thailand and Malawi,Socio.Educ,Vol.62,1989.
48.Lopez-Acevedo,Gladys,Angel Salinas,Marginal Willingness to Pay for Education and the Determinants of Enrollment in Mexico,Working Papers No.2405,World Bank,Washington D.C.,2000.
49.Mason Andrew,Schooling Decisions,Basic Education,and the Poor in Rural Java,Stanford University,1995.
50.Montgomery M.R.,Lloyd C.B.,Excess Fertility,Unintended Births and Children's Schooling,Policy Res.Div.Work Pap.No.100.New York:Population Council,1997.
51.Mukhopadhyay,Sudhin,Adapting Household Behavior to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 West Bengal,India:Wage Labor,Fertility,and Child Schooling Determinants,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Vol.43,1994.
52.Niles F.S.,Social Clas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A Third World Reinterpretation,Comp.Educ.Rev.,Vol.25,1981.
53.Papanek H.,Class and Gender in Education-Employment Linkages,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Vol.29,1985.
54.Parish W.L.,Willis R.J.,Daughters,Education,and Family Budgets:Taiwan Experiences,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Vol.28,No.4,1993.
55.Patrinos H.A.,Psacharopoulos G.,Socioeconomic and Ethnic Determinants of Age Grade Distortion in Bolivian and Guatemalan Primary Schools,Int.J.Educ.Dev.,Vol.16,1996.
56.Philip H.Brown,Albert Park,Education and Poverty in Rural China,Department of Economics,2001.
57.Plug Erik,Wim Vijverberg,School,Family Background,and Adoption:Does Family Income matter? IZA,2001.
58.Pong S.L.,School Participation of Children from Single-mother Families in Malaysia,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Vol.40,1996.
59.Powell B.and Steelman L.C.,The Liability of Having Brothers:Paying for College and the Sex Composition of the Family,Sociology of Education,Vol.62,1989.
60.Rosenzweig M.R.et,T.p.Schultz,Market Opportunities,Genetic Endowments and Intrafamily Resource Distribution:Child Survival in Rural India,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72,1982.
61.Sandra J.Huston,The Household Expenditure Ratio:Exploring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Journal of the Family Economics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division of AAFCS,1995.
62.Sathar Z.,Lloyd C.,Who Gets Primary Schooling in Pakistan:Inequalities among and within Families,Population Council Work Paper,Vol.52,1993.
63.Sawada,Yasuyuki,Michael Lokshin,Household Schooling Decisions in Rural Pakistan,Working Papers No.2541,World Bank,Washington D.C.,2000.
64.Schultz T.p.,Investments in the Schooling and Health of Women and Men:Quantities and Returns in Investments in Women's Human Capital,edited by T.p.Schultz,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
65.Shapiro David,B.Oleko Tambashe,Gender,Poverty,Family Structure,and Investments in Children's Education in Kinshasa,Congo,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Vol.20,2001.
66.Shavit Y.,H.p.Blossfeld,Persistent Inequality:Changing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hirteen Countries,Boulder:Westview Press,1993.
67.Shavit Y.,Pierce J.L.,Sibship Size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Nuclear and Extended Families:Arabs and Jews in Israel,America,Sociol.Rev.,Vol.56,1991.
68.Shreeniwas S.,Family Size,Sex Composition and Children's Education:Ethnic Differentials over Development in Peninsular Malaysia,Population Study,Vol.51,1997.
69.Shreeniwas S.,Family Size,Sex Composition and Children's Education:Ethnic Differentials over Development in Peninsular Malaysia,Population Study,Vol.51,1997.
70.Stash S.,Hannum E.,Who Goes to School? Educational Stratification by Gender,Caste and Ethnicity in Nepal,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Vol.45.,2001.
71.Steelman L.C.,Powell B.,Acquiring Capital for College:the Constraints of Family Configuration,Am.Sociol.Rev.,Vol.54,1989.
72.Stromquist N.p.,Determinants of Educational Participation and Achievement of Women in the Third World: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and a Theoretical Critique,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Vol.59,1989.
73.Tansel Aysit,Determinants of School Attainment of Boys and Girls in Turkey,Economic Growth Center,Yale University,1998.
74.Tansel Aysit,Schooling Attainment,Parental Education and Gender in Coted’Ivoire and Ghana,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97.
75.Treiman D.J.,Industralization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In Social Stratification:Research and Theory for the 1970s,edited by E.O.Laumann,Indianapolis.IN:Bobbs-Merrill.1970.
76.World Bank,China:Strategies for Reducing Poverty in the 1990s,Washington D.C.,1992.
77.Zheng Z.,R.Niu and L.Xing,Determinants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Enrollment of 10-18 Year Olds in China,Population and Economics,Vol.131,2002.
78.L.Y.Yueh,St Edmund Hall,A Model of Parental Investment in Children's Human Capital,SKOPE Research Paper,2001.
79.陈凤娟:《关于“高考移民”国际化的理性思考》,《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年第5期。
80.陈江:《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投资的变动分析》,《商场现代化》2009年第7期。
81.陈金梅、王群松:《家庭教育投资的非理性化探析》,《当代教育论坛》2007年第7期。
82.陈青松、蒋玉:《农村高三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第6期。
83.陈荣:《农村家庭高等教育需求的质性研究——以东部地区的一个家庭为例》,硕士学位论文,青海师范大学,2013年。
84.陈晓展、冯晓彤:《高考复读热的背后》,《瞭望》2007年第34期。
85.陈益林、韦宁:《复读现象剖析及对策》,《教学与管理》2008年第10期。
86.陈友华、虞沈冠:《八十年代中国两性平均初婚年龄研究》,《南方人口》1993年第4期。
87.陈友华:《中国女性初婚、初育年龄变动的基本情况及其分析》,《中国人口科学》1991年第5期。
88.[美]大卫·理斯:《孤独的人群》,王昆、朱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9.邓建生:《关于“复读生”现状的分析及理论思考——兼评“复读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青年研究》2002年第4期。
90.丁小浩:《对中国高等院校不同学生群体的调查报告》,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91.杜堂、任丽莉、刘守义:《农村家庭子女数量对农村家庭教育投入影响的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第24期。
92.段雪倩:《高等教育需求及专业选择中的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当代职业教育》2015年第3期。
93.樊本富:《社会学视角下的“高考移民”问题》,《教育与考试》2007年第3期。
94.范国睿:《论教育资源浪费及对教育生态系统发展的影响》,《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第1期。
95.方光宝:《高考复读热的原因及影响分析》,《科技信息》2009年第13期。
96.封永昌、丁林:《174例高考复读生考前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第5期。
97.符太胜、王培芳:《从高考复读生群体的主体视角透视高考改革:问题及方向》,《现代教育管理》2010年第6期。
98.傅泉胜:《社会正义与高考移民》,《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99.耿俊峰:《“高考移民”问题探析及治理对策》,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100.龚继红、钟涨宝:《农村家庭子女数量对家庭教育投资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湖北省随州市农村家庭的调查》,《经济师》2006年第8期。
101.龚继红、钟涨宝:《农村家庭子女性别结构对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的影响——湖北省随州市农村家庭的调查》,《青年研究》2005年第3期。
102.古光启:《当代中国“高考移民”问题的政策取向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0年第2期。
103.郭书君、米红:《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实证研究》,《现代大学教育》2005年第5期。
104.郭维明:《20世纪90年代我国婚育模式的初步分析》,《人口学刊》2003年第5期。
105.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106.韩欣欣:《私权利之视角下的高考移民现象》,《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5期。
107.何更生:《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的动机分析》,《教育与经济》1999年第4期。
108.何志方:《城市化在高等教育规模发展中的作用》,《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第4期。
109.何志方:《高等教育规模与城市化联动发展的国际经验》,《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第9期。
110.洪恺、李克强、周亚家:《家庭教育投资的动机与行为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10期。
111.侯慧、陈亮:《对“高分复读”热的冷思考》,《湘潮》2007年第10期。
112.胡芳日:《我国家庭教育投资偏好形成及其影响》,《企业家天地》2006年第12期。
113.胡晖:《家庭教育投资数量规律的国际比较研究》,《比较教育研究》1998年第3期。
114.胡秀锦:《农民工随迁子女高考升学政策思考——基于上海的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第3期。
115.黄乾:《孩子质量数量替代与持续低生育率》,《人口学刊》1999年第3期。
116.黄庆峰:《“高考移民”及其背后的制度原因探讨》,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17.黄蓉:《近十年海南封堵高考移民相关政策浅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第6期。
118.黄伟:《高考复读之风为何盛行不衰》,《中国教育报》2010年11月10日。
119.黄信恒:《“高考移民”政策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9期。
120.[美]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21.姜传松:《高考供求均衡问题探析——“高考移民”的视角》,《高教探索》2008年第2期。
122.姜世健:《高考移民现象的成因分析》,《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第17期。
123.焦巍巍、王祯昌:《北京市居民家庭教育投资分析》,《商场现代化》2009年第12期。
12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新编基础教育文件汇编(1999—2003)》,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5.金玫:《对“高考移民”现象的思考》,《科技文汇》2010年第20期。
126.孔凡东:《高分复读的理性化思考》,《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7期。
127.孔慧:《贫困地区妇女地位对农村家庭教育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以云南省梁河县为例》,硕士学位论文,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128.赖德胜、郑勤华:《当代中国的城市化与教育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129.赖志琼、吴中宇:《“高考移民”现象分析》,《当代青年研究》2003年第4期。
130.兰军:《关于家庭教育投资的理性思考》,《统计与决策》2002年第8期。
131.刘慧:《我国家庭教育投资行为分析》,硕士学位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132.雷宇、袁于飞、陈红艳:《高考复读深陷应试怪圈为哪般》,《中国改革报》2008年8月6日。
133.雷宇:《应届生几成弱势群体》,《中国青年报》2007年8月5日。
134.李爱良:《“高考移民”的利益博弈》,《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第4期。
135.李国经:《我国妇女平均生育年龄动态分析(1960—1981年)》,《人口学刊》1988年第6期。
136.李红伟:《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消费实证研究》,《教育与经济》2000年第4期。
137.李宏:《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基于现状与基本模型的框架分析》,《新疆财经》2006年第1期。
138.李立荣、林荣日:《上海居民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的调查》,《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第7期。
139.李立荣:《上海城乡居民家庭教育投资行为实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9年。
140.李凌燕、黄民、陈涵:《高考复读的变化趋势及其规范化管理研究》,《文教资料》2014年第4期。
141.李旻、赵连阁、谭洪波:《农村地区家庭教育投资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北省承德市为例》,《农业技术经济》2006年第5期。
142.李鹏举:《关于当前普通高中复读现状的思考》,《中国建设教育》2007年第2期。
143.李若衡、陈志霞:《封堵“高考移民”的社会学思考》,《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144.李小运:《“高考移民”现象的成因及出路——以西藏为例》,《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8期。
145.李著、林毅夫、姚洋:《信贷约束、土地和不发达地区农户子女教育投资》,《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6期。
146.联盟中国网:《教育部部长周济:公办高中明年起禁办复读班》,2007年8月5日,http://union.china.com.cn/jxnews/txt/2007-08/05/content_1709126.htm。
147.林安春:《文化传播对家庭教育投入的影响》,《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6期。
148.刘福才:《供求失衡:高考复读政策的实施困境》,《中国教师》2014年第1期。
149.刘衡:《大众化发展阶段“高考移民”现象长期存在的合理性分析》,《当代教育论坛》2008年第4期。
150.刘建:《“高考移民”何时休——基于我国“高考移民”现象的理性思考》,《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8年第11期。
151.刘魁、高慧君:《“高考移民”现象的社会学分析》,《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第11期。
152.刘立国:《基于复读生的现状调查及理论分析》,《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第3期。
153.刘爽:《中国的出生性别比与性别偏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54.刘守义、刘佳君:《农村家庭子女数量对家庭教育投资目的与期望的影响研究》,《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155.刘守义、任丽莉、韩惠鹏:《农村家庭子女性别结构对家庭教育投资行为影响的研究》,《教育经济》2008年第35期。
156.刘守义:《农村家庭母亲文化程度对家庭教育投资影响的研究》,《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157.刘守义等:《农村家庭经济状况对家庭教育投资行为影响的研究》,《会计之友》2009年第1期。
158.刘婷、尧新瑜:《高中生“高分复读”的原因及对策》,《教育理论及实践》2010年第11期。
159.刘运华:《从“高考移民”现象引发对教育公平的思考》,《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年第8期。
160.刘文晓:《高等教育需求影响因素的国内外比较研究——兼论劳动力市场的信号功能“悖论”》,《煤炭高等教育》2015年第2期。
161.刘祖强:《“高考移民”反思:一种教育失范的社会制度分析》,《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7期。
162.柳建云、高鹤涛:《“中国高校扩招之父”:我不后悔谏言大学扩招》,《广州日报》2007年8月27日。
163.栾俪云:《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投资趋向探析》,《教育与经济》2001年第2期。
164.马璀莹:《高考复读问题研究综述》,《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年第3期。
165.马岩茹:《对“高考移民”问题的法理思考》,《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1期。
166.[英格兰]麦迪森:《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李德伟、盖建玲译,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
167.毛磊:《不惜血本的家庭教育投入令人忧》,《中国改革报》2007年2月5日。
168.米红、徐益能:《高考复读:中国教育的沉重话题》,《学习月刊》2006年第8期。
169.苗宁礼:《高考移民问题的基本分析及解决思路》,《菏泽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170.潘彩霞:《高等教育公平视角下应对“高考移民”现象的路径选择》,《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第7期。
171.潘俊峰:《关于高考复读生增多的思考及对策》,《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172.彭春妹、罗润生、王孟成:《高三复读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第10期。
173.彭霞:《我国高等教育需求的主体差异性》,《学园》(教育科研)2013年第4期。
174.彭秀丽:《“高考移民”现象的成因及其对策》,《现代教育科学》2005年第3期。
175.丘兆逸:《浅析不确定性条件下家庭教育投资的风险》,《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76.任丽莉、李凤云、刘守义:《农村家庭子女数量对家庭教育投入及投资选择影响的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第26期。
177.邵云娜:《“高考移民”的教育社会学分析》,《教学与管理》2008年第1期。
178.孙彩虹:《重庆市中小学生家庭教育消费支出差异分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3年第1期。
179.孙冬梅:《“高考移民”现象的公共政策思考》,《知识经济》2011年第7期。
180.孙平:《“高考移民”现象与教育平等权问题的法学思考》,《教育考试》2011年第1期。
181.孙欣:《白居易也是“高考移民”》,《国学》2008年第12期。
182.孙志军、杜育红:《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及其对收入的影响——来自内蒙古赤峰市的证据》,《教育与经济》2004年第1期。
183.陶磊:《高中生高等教育需求实证研究——以深圳市BH中学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84.谭琳:《试论女性人口教育状态对婚育状态的影响》,《人口与经济》1992年第5期。
185.谭秀森、孙兆风:《论高考移民与教育机会均等》,《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23期。
186.汤胤:《浙江省民办高等教育需求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187.唐国锋、徐梅:《高考“高分复读”现象分析及学习建议》,《教学与管理》2004年第7期。
188.唐丽静:《经济学视角下的“高考移民”现象》,《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第2期。
189.滕朝阳:《“高考移民”的体制性基础》,《瞭望新闻周刊》2003年第18期。
190.田虎:《我国高考复读群体的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第1期。
191.田虎:《我国高考复读现象透视》,《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21期。
192.王冲:《关注高考复读生》,《中国教育报》2003年8月5日。
193.王刚:《高考移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中小学管理》2005年第5期。
194.王怀章、朱晓燕:《高考移民现象的再认识——从分配公正的视角》,《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195.王锴、谭才锋:《试论高考复读现象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局限性》,《教学与管理》2014年第6期。
196.王学海:《浅析西部地区出现的“高考移民”现象》,《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197.王燕:《“高考移民”现象的博弈分析》,硕士学位论文,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198.王远伟、朱苏飞:《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投入的状况和特征》,《教育与经济》2009年第4期。
199.王远伟:《个人家庭教育投入及其社会影响的国际比较研究》,《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第6期。
200.王远伟:《中国个人教育投入的总量与结构的最新变化研究》,《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2007年。
201.王仲:《结婚年龄之制约性条件研究——平均初婚年龄为什么推迟了》,《西北人口》2010年第1期。
202.韦芳:《民族地区中学生高等教育需求地域性差异比较研究——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例》,硕士学位论文,云南大学,2012年。
203.吴颢、肖蓉:《高考复读生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第10期。
204.吴晟:《现代家庭教育投资问题的分析与对策》,《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205.吴银涛:《城市新移民家庭教育影响因素探索——以成都市部分流动家庭的亲子关系为例》,《成都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206.肖娟群、王彦民:《“高考移民”国际化与教育公平问题》,《教育与考试》2007年第1期。
207.谢秀英:《“高考移民”政策限制的合理性分析》,《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208.新华社:《高考复读市场:繁盛得让人难以接受》,《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8月18日。
209.许涤新:《当代中国的人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210.闫敏姣、王之希:《当前高考移民现象的成因及解决对策——基于价值层面的思考》,《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第6期。
211.闵琪、伊淑彪:《异地高考与税感:高等教育需求的地区差异性分析》,《江苏高教》2013年第3期。
212.杨高安:《抚州市普通高考复读行为调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213.杨利平、宋元梁:《西部农村家庭教育投资意愿影响因素的Logistic分析——以陕西省为例》,《农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5期。
214.杨润勇:《农村地区“高中复读”现象的新特点及其产生的根源:政策分析的视角》,《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18期。
215.杨淑娥:《“高考移民”现象研究——高考录取制度地区差异问题归因分析及解决策略思考》,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06年。
216.杨学为:《高考文献(1977—1999)》,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83页。
217.杨业兵、刘芳娥、马骏等:《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第5期。
218.叶文振:《论孩子的教育费用及其决定因素》,《统计研究》1999年第5期。
219.殷红霞:《西部地区农户家庭教育投资与收入变动关系的调查分析——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例》,《教育科学》2007年第5期。
220.尹勤:《女性人口文化程度对其婚育状况的影响探析》,《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221.于时语:《美国的名校竞争和“高考移民”》,《南风窗》2006年第2期。
222.余欣欣、肖庆延:《高中复读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2期。
223.喻柔涓:《高考复读生的社会支持网——基于江苏省南通市150例在读高复生调查的研究报告》,《教育学报》2008年第5期。
224.曾毅:《利用普查数据估算平均初婚年龄与平均初婚初育间隔的方法及其在“四普”资料分析中的应用》,《人口与经济》1992年第3期。
225.曾毅:《逐步提高平均生育年龄对我国人口发展的影响》,《人口与经济》1991年第5期。
226.张蓓、李芬、邬远和:《“高考移民”的失规和规范》,《中国青年研究》2004年第9期。
227.张辉:《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投资利他动机研究与实证分析》,《未来与发展》2009年第4期。
228.张继明、闫月娇:《为“高考移民”辩》,《学习月刊》2008年第6期。
229.张继明:《慎行复读:关于复读的冷思考》,《教学与管理》2008年第1期。
230.张俊浦:《甘肃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状况报告》,《青年研究》2007年第1期。
231.张俊浦、李燕琴:《西北农村家庭教育投资影响因素分析——以甘肃农村为例》,《河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232.张克新、朱成科:《关于我国高考复读现象之“繁荣”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07年第6期。
233.张学强、张建伟:《明清“冒籍跨考”现象探析——兼论对解决当代“高考移民”问题的启示》,《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
234.张艳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235.赵士谦、康翠萍:《高等教育与城市化进程关系辨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236.郑德威、唐上洁:《家庭教育支出和学生在校教育成本的个案调查》,《钦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237.郑玉、汤宇梅:《家庭教育投资的盲目性及原因探析》,《当代教育论坛》2007年第9期。
238.周绣阳:《由“高考移民”现象引起的高考过程中教育不公思考》,《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第10期。
239.朱剑:《高校扩招何以实施——基于“资源稀释模型”的解释》,《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第4期。
240.宗利永、孙绍荣:《家庭教育投资行为误区与决策认知偏差》,《成人教育》2007年第7期。
241.邹小芃、杨莹、钱英:《影响家庭教育投资收益的因素:来自中国的实证数据》,《浙江统计》2007年第6期。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