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hat emerged in Western countries in the 60s of the 20th century still carries the hopes of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shoulders the mission of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the culture of different races and classes, promoting its value by recognizing and respecting cultural diversity, and tolerating and accepting the culture of other peoples.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globalization, people are pay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epochal innovation of its theory and the epochal effect of its practi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multiculturalism, we will enter the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field, explore the gap between "reality" and "should" in China'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aking national unity education curriculum as an example) in the new era, and reconstruct 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so that this course carrying the meaning of dialogue builds a public platform for students of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highlights the curriculum concept of returning to the living world and promoting fairness and harmony, so as to realize its true value.(AI翻译)
邵晓霞:(著)
邵晓霞,女,甘肃天水人,教育学博士。现为天水师范学院副教授;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在站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多元文化教育等。主编高校教材《教育学》一部;先后在ChineseEducation and Society、《教育理论与实践》等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北民族地区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国家认同培育研究”(14XMZ067)、甘肃省高校科研项目“文化传承视角下民族地区英语课程构建研究”(2013A—103)、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与策略研究”(GS[2013]GHBZ090)。出版
(一)著作类
[1][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2][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孙名之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美]班克斯:《多元文化教育概述》,李苹绮译,心理出版社1998年版。
[4][美]布鲁纳:《布鲁纳教育论著选》,张渭城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5]陈蕾:《民汉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开发跨文化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6]陈连开:《中华民族研究初探》,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
[7]陈美如:《多元文化课程的理念与实践》,师大书苑有限公司2000年版。
[8]陈枝烈:《台湾原住民教育》,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97年版。
[9]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成有信:《教育政治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1]丛立新:《课程论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崔永:《重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框架》,载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单丁:《课程流派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5]邓志伟:《多元文化·课程》,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6][美]菲利克斯·格罗斯:《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王建娥、魏强等译,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17][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质疑》,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8]范文森:《当代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和对策》,硕士学位论文,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9]费孝通:《新世纪、新问题、新挑战》,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
[20]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21]傅敏:《整体课程的理论阐释与时代建构》,博士学位论文,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22]高曼曼:《民族地区中小学综合艺术课程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3]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4]哈经雄、滕星编《民族教育学通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5][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张庆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26]黄艾:《我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现状及问题研究——基于北京、沈阳、内蒙古三地部分中小学的调分析》,硕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7]黄光学:《新中国的民族关系》,鹭江出版社1998年版。
[28]纪河:《学校教育社会学》,河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9][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30]靳玉乐:《现代课程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1]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2]靳玉乐:《多元文化课程的理论与实践》,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33]金炳镐、王铁志:《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政策通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4]金耀基、乐戴云:《文化趋同还是文化多元》,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
[35][美]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施良方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6]兰久福:《全球化过程中的价值多样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7]李桂林:《中国现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38]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9]李佃来:《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0]李庶泉:《多元文化课程理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41]李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5年。
[42]廖哲勋:《课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3]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4]刘茜:《多元文化课程的建构与发展——雷山苗族多元文化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07年。
[45]刘铁芳:《守望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6]刘旭东:《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7]陆达节:《孙中山先生外集》,中华书局1932年版。
[48]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9][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第二章),王炜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50][美]罗伯森·罗兰:《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梁光严译,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1][德]马丁·布伯:《我与你》,陈维纲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
[52]马克思1842年给《科伦日报》写的社论,转引自赵修义、邵瑞欣:《教育与现代西方思潮》,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版。
[53][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5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5][美]梅雷迪斯·D.高尔:《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许庆豫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6]孟凡丽:《多元文化背景中地方课程开发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57][英]帕森斯:《社会系统(英文版)》,自由出版社1951年版。
[58]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9]钱民辉:《多元文化与现代教育之关系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60]阮西湖:《加拿大民族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61][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6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63]苏国勋、张旅平:《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64]孙若穷:《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概论》,中国劳动出版社1990年版。
[65]孙中山:《孙中山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66]谭玉林:《我国民族团结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7][法]涂尔干:《社会学方法的规则》,胡伟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68]王策三:《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69]王改芹:《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的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内蒙古科技大学,2011年。
[70]王鉴、万明钢:《多元文化教育比较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71]王静芳:《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2]王伟光:《中国社会学30年(1978—200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73]王玉梁:《21世纪价值哲学:从自发到自觉》,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4][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75][法]维克多埃尔:《文化概念》,康新文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76]吴永军:《课程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7][德]西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78]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9]谢宁:《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和民族教育》,气象出版社1992年版。
[80]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81]许宪隆:《民族文化发展与保护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82]谢翌:《教师信念:学校教育中的“幽灵”》,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3][美]约翰·R.霍尔:《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周宪、许钧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84][英]詹姆斯·林奇:《多元文化课程》,黄政杰主译,师大书院1996年版。
[85][美]詹姆斯·班克斯:《文化多样性与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荀渊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6]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87]张国清:《中心与边缘 后现代主义思潮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88]庄孔韶:《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89]庄锡昌:《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90]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第三版,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91]《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
[92][美]詹姆斯·班克斯:《多元文化教育概述》,李苹绮译,心理出版社1998年版。
[93]赵明仁:《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4]L.A.怀特: 《文化科学》,曹锦清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95]张华、石伟平、马庆发:《课程流派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96]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97]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98]张溦: 《民族政治传播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9]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00]钟启泉:《课程的逻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1]朱伟强:《基于标准的体育课程设计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2][加拿大]威尔·金利卡:《多元文化的公民身份——一种自由主义的少数群体权利理论》,马莉、张昌耀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二)期刊类
[1]巴登尼玛:《民族儿童生活空间与义务教育课程》,《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年第3期。
[2][英]鲍伯·杰索普:《重构国家、重新引导国家权力》,何子英译,《求是学刊》2007年第4期。
[3]陈连开:《中华民族的自在发展》,《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
[4]陈连开:《关于中华民族结构的学术新体系》,《民族研究》1992年第6期。
[5]陈连开:《中国民族文化的特点》,《云南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6]陈连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7]陈连开:《中华文化的基本特点及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弘扬》,《广西民族研究》2001年第2期。
[8]陈文旭:《公民教育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第10期。
[9]丁钢:《学校文化与领导》,《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3期。
[10]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11]费孝通:《跨文化的“席明纳”》,《读书》1997年第10期。
[12]费孝通:《重建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回顾和体会》,《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13]傅敏:《课程本体论:概念、意义与建构》,《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14]傅敏:《论学校课程范式及其转型》,《教育研究》2005年第7期。
[15]耿金生:《论民族教育的概念和民族教育的特点》,《民族教育研究》1991年第2期。
[16]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问题的问答》,《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17]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18]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19]化得元:《少数民族基础教育课程设置问题及改革策略》,《西北师大学报》2000年第3期。
[20]解月光、马云鹏:《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实施的问题与对策》,《教育研究》2008年第2期。
[21]金志远:《论科学性与人文性整合的民族基础教育课程价值观》,《西南大学学报》2007第9期。
[22]金志远:《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相整合的民族教育课程知识观》,《贵州民族研究》2007第2期。
[23]孔翠芳:《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解析民族团结教育》,《文化学刊》2010年第1期。
[24]李广、马云鹏:《课程价值取向:含义、特征及其文化解析》,《东北师大学报》2010年第5期。
[25]李红杰:《民族教育学研究对象和体系浅见》,《北方民族》1992年第1期。
[26]李瑾瑜、奂平清编译《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四种误解及其分析》,《民族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
[27]李静:《民族认知结构研究的心理学取向》,《民族研究》2004年第6期。
[28]李启明:《试论民族教育课程改革》,《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29]李尚凯:《对大学生深化民族团结教育》,《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
[30]刘庆昌:《对话教学初论》,《教育研究》2001年第11期。
[31]刘志军:《课程价值取向的时代走向》,《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10期。
[32]马开剑:《泰勒原理在后现代语境中的解构与重塑》,《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4期。
[33]马延伟、马云鹏:《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重建》,《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
[34]孟凡丽:《我国民族教育课程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前瞻》,《贵州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
[35]孟凡丽:《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模式举要》,《民族教育研究》2007年第3期。
[36]蒙运芳:《论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思维创新》,《广西民族研究》2010年第4期。
[37]彭虹斌:《论课程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12期。
[38]朴泰洙:《民族教育的文化选择与其重要性》,《教育评论》1998年第4期。
[39]钱民辉:《断裂与重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中的潜在课程研究》,《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
[40]任一峰、倪培霖:《关于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几点思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41]邵晓霞、傅敏:《论文化身份认同及其对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启示》,《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第1期。
[42]邵晓霞:《从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看我国多元文化教育》,《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43]邵晓霞:《从运动到制度化:多元文化教育发展的历程——兼论民族团结教育提出的时代背景》,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第11期。
[44]邵晓霞:《文化视角下的民族团结教育实现问题》,《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45]邵晓霞:《试论课程的对话意蕴》,《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
[46]邵晓霞:《论国家地方化课程及其实现——兼述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之定位》,《基础教育》2012年第2期。
[47]石中英:《文化多样性与学校文化建设》,《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第10期。
[48]石中英:《论国家文化安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49]滕星:《族群、文化差异性与学校课程多样化》,《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50]滕星、关凯:《教育领域中的国家整合与地方性知识》,《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51]土登、邓晓琳等:《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创新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11期。
[52][德]托比亚斯·吕尔克尔:《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及其改革战略》,《教育展望》(中文版) 1993年第1期。
[53][德]托比亚斯·吕尔克尔:《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及其改革战略》,《教育展望》(中文版) 1993年第2期。
[54]万明钢:《美国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设计原则综述》,《民族教育研究》1995年第3期。
[55]万明钢:《论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演变及其对课程改革的影响》,《比较教育研究》1993年第5期。
[56]万明钢、王鉴:《中国民族教育中的多元文化课程研究》,《课程研究》1999年第1期。
[57]万明钢、安静:《全球化与多元文化张力下公民教育的变革》,《教育科学》2010年第10期。
[58]王嘉毅、周福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西北师大学报》2005年第1期。
[59]王鉴:《简论民族教育的概念及其本质》,《西北师大学报》1994年第3期。
[60]王鉴:《近年来西方多元文化课程与教学研究简论》,《西北师大学报》2001年第5期。
[61]王鉴:《西方少数民族教育研究评述》,《世界民族》2002年第4期。
[62]王鉴:《我国民族教育课程改革及其政策研究》,《西北师大学报》2002年第11期。
[63]王鉴:《我国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研究》,《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
[64]王鉴:《当前民族文化与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民族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
[65]王鉴、安富海:《当前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综述》,《学术探索》2011年第2期。
[66]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民族研究》1995年第6期。
[67]王锡宏:《论少数民族教育双重性》,《民族研究》1999年第3期。
[68]汪霞:《课程实施: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第3期。
[69]伍淑花:《我国民族高等教育应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探讨》,《民族教育研究》2010年第5期。
[70]西林:《论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民族团结教育》,《新疆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71]许洁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含义、目的及地位》,《教育研究》2005年第8期。
[72]严庆、青觉:《我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回顾及展望》,《民族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
[73]严仲连、马云鹏:《论课程价值的实现与理性选择》,《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11期。
[74]杨爱程:《西北多民族杂居地区课程设计初探》,《外国中小学教育》1993年第4期。
[75]杨全明:《课程实施的学理分析:内涵、本质与取向》,《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第1期。
[76]杨少琳:《美国公民服务课程在我国推行的价值基础及现实困境》,《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9期。
[77]叶缤:《爱国主义是民族团结教育的核心内容》,《新疆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78]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与构建文化哲学》,《求是学刊》2000年第1期。
[79]尹可丽、尹绍清:《民族团结心理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建构》,《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80]喻春兰:《从泰勒原理到概念重构:课程范式已经转换》,《教育学报》2007年第3期。
[81]张冠生:《人们现在有一种需要——费孝通教授近期访谈录》,《博览群书》1985年第4期。
[82]张诗亚:《多元文化与民族教育价值取向问题》,《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2期。
[83]赵岩:《为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奠基——教育部、国家民委要求全国中小学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中国民族教育》2009年第2期。
[84]庄玉霞:《增强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意识的途径》,《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第1期。
[85]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民族》(原名为《民族团结教育》),《民族团结杂志社》1957—2008年。
(三)文件、报刊类
[1]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
[2]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
[3]国家民委办公厅:《江泽民论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国家民委办公厅、政策研究室:《国家民委文件选编(1985—1995)》(上),中国民航出版社1996年版。
[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小学德育工作文献规章要览》,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教育部民族教育司:《民族教育文件汇编(1991—2002)》,红旗出版社2002年版。
[7]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新编基础教育文件汇编》,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会、中央全会:报告公报决议决定》,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年版。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7]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版。
[18]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19]姜华宣、张尉萍、肖生生:《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纪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0]顾銮斋:《“多元一体”的文化概念》,《中华读书报》2001年1月17日,第6版。
[21]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5月28日,第1版。
[22]严梦春:《全球化背景下同样需要民族内部的文化认同》,《中国民族报》2006年12月29日,第10版。
[23]逸华:《民族团结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考试层面》,《中国民族报》2009年11月10日,第3版。
[24]张敏:《我国将启动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人民日报》2004 年12月9日,第13版。
[25]周济:《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努力开创中小学德育工作新局面》,《中国教育报》2004年4月3日,第1版。
[26]《我到你家吃馓子,你到我家吃月饼》,《光明日报》2010年9月10日。
[27]国家民委:《政策法规司2007年工作总结及2008年工作要点》,2008年2月4日,国家民委网站(http: / /www.seac.gov.cn)。
[28]《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http: / /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78/info1229326 463756178.htm)。
[2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 / /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 1667143.htm)。
[30]《〈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政策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http: / /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 level3.jsp? tablename =1811&infoid =1243734300650469)。
(四)外文类
[1]AACTE Commission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No One Model American,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24,No.4.Winter.p.264.Adopted from Webster,Y.O.(1997).Against the Multicultural Agenda: A Critical Thinking Alternative.Westport,CT: Praeger Publishers,1973,p.19.
[2]Akker,J.van den,Curriculum perspectives: An introduction.In J.van den Akker,W.Kuiper&U.Hameyer (Eds.),Curriculum landscapes andtrends.,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3,pp.1-10
[3]Akker,J.van den,&Kuiper,W.,Research on models for instructional design.In J.M.Spector,M.D.Merrill, J.van Merrienboer, &M.P.Driscoll (Eds.),Handbook of research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New York: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7,pp.739-748.
[4]Banks,J.A.,Multiethnic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Boston: Allyn &Bacon,1981,p.32.
[5]Banks,J.A.,Black youths in Predominantly White Suburbs: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ir attitudes and self-concepts,Journal of Negro Education,53 (1),1984,pp.3-17.
[6]Banks,J.A.&Banks,C.A.M,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2nd ed,Boston: Allyn and Bacon,1993,pp.3-5.
[7]Banks,J.A.(Ed.),Multicultural Education,Transformative knowledge and action: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6.
[8]Banks,J.A.,Educating Citizens in a Multicultural Society.New York:Teacher College Press,1997.
[9]Banks,J.A.,&Banks,C.A.M.,with Clegg,A.A.,Jr.Teaching Strategies for the Social Studies: Decision-making and Citizen Action (5 ed).New York: Longman,1999.
[10]Banks,J.A.,Cultural Diversity and Education-Foundation,Curriculum and Teaching.(Fourth Edition).Boston: Allyn&Bacon,2001,pp.91-95.
[11]Bennett,C.I.,Comprehensiv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Theory and Practice.Boston: Allyn&Bacon,1986,p.218.
[12]Bennis,W,Changing Organizations,New York: AMACOM,1983.
[13]Brawarsky,S.,Toward a Common Destiny.In Fred Schultz.Multicultural Education.96/97.(Third Edition) Guilford,CT: Dushkin Publishing Group/Brown&Benchmark Publishers Sluice Dock,1995,pp.9-11.
[14]Brodkin,K.,How Jews Became White folds And What That Says About Race in America,New Brunswick,N.J.: Rutgers University,1998.
[15]Bullivant,B.M.,Culture: Its Nature and Meaning for Educators.In Banks,J.A,and Banks,C.A.M.(eds).(1989).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Second Edition).Boston,M.A.: Allyn&Bacon,1993,p.29.
[16]Derschowitz,A.M.,The vanishing American Jew,New York: Little Brown,1997.
[17]Dilg,M,Thriving in The Multicultural Classroom: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For Effective Teaching,New York: Routledge,2003.
[18]Fullan,A.Pomfret,Research on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Review of Education Research,47 (1),1977,pp.335-397
[19]Gay G,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Theory,Research,and Practice,New York: Teaching College Press,2000,pp.72-111.
[20]Gollnick,D.M.,and Chinn,P.C.,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a Pluralistic society.(Second Edition).NewYork: Merrill,1990,pp.255-256.Adopted From Webster,Y.O.,Against the Multicultural Agenda: A Critical Thinking Alternative.Westport,C.T.: Praeger Publishers,1997,pp.13-14.
[21]Grant,C.A.,Challenging the Myths About Multicultural Education.In Fred Schultz.Education.97/98.(Twenty-Fourth Edition ).Guilford,CT: Dushkin /McGraw Hill Sluice Dock,1994,pp.185-189.
[22]Goodlad,J.I.,Curriculum Inquiry: The Study of Curriculum Practice,New York: McGraw-Hill,1979,pp.60-64.
[23]Akker,J.van den,Curriculum Perspectives: An introduction.In J.van den Akker,W.Kuiper&U.Hameyer (Eds.),Curriculum Landscapes and Trends,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3,pp.1-10.
[24]Goodwim A.L.,Making the Transition from Self to Other: What do Preservice Teachers Really Think About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45 (2).pp.119-131,1994,Adopted from Sleeter,C.E.,Multicultural Education as Social Activism,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6,p.221.
[25]Gross,N,Basic Issues in the Management of Educational Change Efforts.In: R.E.Herriott and N.Gross,eds.The Dinamics of Planned Edu-cational Change.Berkeley,CA: McCutchan,1979,pp.20-46.
[26]Hagopian,E.C.,Cultural Pluralism,Multicultural Education,and Then What? In Fred Schultz.Multicultural Education,96/97 (Third E-dition).Guilford,C.T.: Dushkin Publishing Group/Brown&Benchmark Publishers Sluice Dock,1994,pp.83-89.
[27]Hernāndez,H,Multicultural Education-A Teacher's Guide to Content and Process.Columbus,Ohio: 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1989,pp.4-5.
[28]Jeffrey Glanz,Linda S.Behar-Horenstein (Eds.),Paradigm Debates in Curriculum and Supervision: Modern and Postmodern Perspectives.Westport: BERGIN&GARVEY,2000,p.9.
[29]Manning,M.L.&Lerroy G.B.,Multicultural Education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Allyn&Bacon,2000,pp.4-7.
[30]Mitzel,H.E.(Ed.),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al Research,5ed.,1982,p.423.
[31]Moran&Hakuta,Bilingual Education: Broadening Research Perspectives.In J.A.Banks,and C.A.M.Banks.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N.Y.: MacMillan,1995,pp.126-145.
[32]Nieto,S.,Multiculture of Theory: the Sociopolitics Text Multicultural Education,N.Y.,1996,p.3.
[33]Nixon,J.,A Teacher's Guide to Multicultural Education,Oxford OX: Basil Blackwell Ltd,1985,pp.36-37.
[34]Philip H.Taylor and Colin Richards,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Studies,NFER Publishing Company,1979,p.11.
[35]Platt,A.M.,Beyond the Canon with Great Difficulty social Justice.20 (1-2),p.77,1993,Adopted from Sleeter,C.E.,Multicultural Education as Social Activism,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6.
[36]Pohan,C.A.,and Bailey,N.J.,Opening the Closet-Multiculturalism That is Fully Inclusive,pp.134-137.In Fred Schultz,Multicultural Education.98/99.(Fifth Edition ),Guilford,C.T.: Dushkin/Mc-CGraw Hill Sluice Dock,1997,p.136.
[37]Richard S.Schmuck and Matthew Miles,eds,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in Schools.Palo Alto,CA: National Press Book;Schmuck et al.,The Second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in Schools,Palo Alto,C.A.: Mayfield,1971.
[38]Schbert,W.,Curriculum: Perspective,Paradigm and Possibility,New York: MacMillan Pub.Co.,1986,p.36.
[39]Sleeter,C.E.,and Grant,C.,Making Choices for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Five Approaches to Race,Class and Gender,New York: Merrill,1988.
[40]Sleeter,C.E.,Multicultural Education as Social Activitism,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6,pp.218-230.
[41]Snyder,J.F.Bolin&K.Zumwalt,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In Jackson P.W.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New York: MacMillan Pub.Co.,1992,pp.402-435.
[42]Stake,R.E.,The Art of Case Study Research,Thousand Oads: Sage Publications,1995,p.169.
[43]Theodorson,G.A.,&Thedorson,A.G,A Modern Dictionary of Sociology,New York: Barnes&Noble Press,1969,pp.194-195 ;Derschowitz,A.M.,The Vanishing American Jew,New York: Little Brown,1997;Waters,M.C.,Ethnic Options: Choosing Ethnic Identity,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0.
[44]Tiedt,P.,and Tiedt,I.,Multicultural Teaching: A Hand book of Activities,Information,and Resources (Sixth Edition).Boston: Allyn&Bacon.,2002,pp.14-17.
[45]Tiedt,P.L.,and Tiedt,I.M.,Multicultural Teaching: A Hand book of Activities,Information,and Resources,Boston: Allyn&Baeon.,1990,pp.22-34.
[46]Webster,Y.O,Against the Multicultural Agenda: A Critical Thinking Alternative,Westport,C.T.: Praeger Publishers.,1997,p.18.
[47]Wlodkowski R.,&Ginsberg M.,Establishing Inclusion,Diversity and Motivation: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San Francisco: Jossey—Bass,1995,pp.60-106.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