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
[1]Perri 6..Demos.1997.
[2]Perry etc.:,Palgrave.2002.
[3]陈明明等:《中国民主的制度结构:复旦政治学评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褚松燕:《在国家和社会之间:中国政治社会团体功能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4年版。
[5]邓中夏:《中国职工运动简史(1919—1926)》,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
[6]戈丹:《何谓治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7][美]戈德史密斯、埃格斯:《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孙迎春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林登:《无缝隙政府:公共部门再造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0]马超俊:《中国劳工运动史》,商务印书馆1942年版。
[11]《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2]舍恩伯格、库克耶:《大数据时代》,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华全国总工会:《刘少奇论工人运动》,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15]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共中央关于工人运动文件选编(上)》,档案出版社1985年版。
[16]朱力等:《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演变趋势、特征及对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
期刊
[1]Anita Chan.Revolution or Corporatism?Workers and Trade Unions in Post-Mao China:.1993(29):31-61.
[2]Giovanni Sartori.From the Sociology of Politics to Political Sociology:.1969(4)No.2:195-214.
[3]Gordon White.Chinese Trade Union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Socialism:Toward Corporatism or Civil Society,.1996(34)No.3:433-457.
[4]Christensen,Laegreid.《后新公共管理改革——作为一种新趋势的整体性政府》,《中国行政管理》,2006(9)。
[5]布成良:《论人民团体在我国协商民主中的属性和内容》,《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4(6)。
[6]蔡金荣:《走向独立社团:中国工会发展之进路选择》,《行政法学研究》,2009(3)。
[7]曹正汉:《中国上下分治的治理体制及其稳定机制》,《社会学研究》,2011(1)。
[8]柴宝勇:《论政党认同的含义及其要素》,《探索》,2009 (1)。
[9]常成:《三方机制与集体争议处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3(5)。
[10]常凯:《政治体制改革中工会与党和政府的关系》,《科学社会主义》,1988(1)。
[11]陈家建:《项目制与基层政府动员——对社会管理项目化运作的社会学考察》,《中国社会科学》,2013(2)。
[12]陈姣姣:《工会去行政化与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工会理论研究》,2014(6)。
[13]陈天祥、应优优:《甄别性吸纳: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新常态》,《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
[14]陈晓运:《群团组织、竞合式镶嵌与统合主义的运作》,《青年研究》,2015(6)。
[15]程勉中:《区域化党建的组织网络架构思路——基于苏南区域实践的视角》,《学习与实践》,2013(7)。
[16]褚松燕:《政治社会团体之法团主义分析框架评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5)。
[17]褚松燕:《政治社会团体涵义辨析:概念比较》,《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3)。
[18]丁惠平:《支持型社会组织的分类与比较研究——从结构与行动的角度看》,《学术研究》,2017(2)。
[19]丁惠平:《市场化、全球化与网络化——当代中国社会组织变迁的影响机制及内在逻辑》,《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6)。
[20]甘峰:《社会企业与社会协同治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3)。
[21]葛亮:《制度环境与社会组织党建的动力机制研究——以Z市雪菜饼协会为个案》,《社会主义研究》,2018(1)。
[22]葛亮、朱力:《非制度性依赖:中国支持型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探索》,《学习与实践》,2012(12)。
[23]葛亮、朱力:《中国社会组织研究的范式选择——基于美国范式和欧洲范式的比较分析》,《学习与实践》,2013(6)。
[24]管兵:《竞争性与反向嵌入性:政府购买服务与社会组织发展》,《公共管理学报》,2015(3)。
[25]胡恩华等:《中国工会与劳资关系调节职能——基于1853篇工会实践报道的研究》,《经济管理》,2016(11)。
[26]胡伟:《如何推进我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探索与争鸣》,2014(7)。
[27]胡献忠:《国家与社会关系框架下共青团功能的实现》,《中国青年研究》,2010(2)。
[28]胡献忠:《共青团职能历史演进与拓展的文本分析》,《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5)。
[29]胡献忠:《变革与重构:依托互联网打造群团升级版》,《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6(7)。
[30]华莉莉、张恽:《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的构建——以上海实践为例》,《中国青年研究》,2017(9)。
[31]黄晓春、周黎安:《政府治理机制转型与社会组织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17(11)。
[32]纪莺莺:《治理取向与制度环境:近期社会组织研究的国家中心转向》,《浙江学刊》,2016(3)。
[33]焦连志、桑玉成:《“回归社会”:非公经济组织党建的理念变革与创新》,《理论探讨》,2015(5)。
[34]康晓强:《群众团体与人民团体、社会团体》,《社会主义研究》,2016(1)。
[35]康晓强:《国内学术界关于中国共青团职能研究述评》,《科学社会主义》,2016(3)。
[36]孔繁斌:《全能体制下的政策过程:政治动员视角的解释》,《湖湘论坛》,2009(5)。
[37]郎晓波:《社会治理视野下的工会转型与政府角色研究——以浙江省YW市工会维权模式为个案》,《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 (6)。
[38]赖海榕:《我国执政党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柏林“政党转型的机遇与挑战”国际会议综述》,《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 (4)。
[39]李斌:《政治动员及其历史嬗变:权力技术的视角》,《南京社会科学》,2009(11)。
[40]李汉卿:《协同治理理论探析》,《理论月刊》,2014(1)。
[41]李贺平:《非正规就业群体权益保护中行业工会的作用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2)。
[42]李鸿:《非公企业工会的社会化是劳资关系协调的关键》,《理论探讨》,2011(4)。
[43]李力东:《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中国工会功能的研究述评》,《政治学研究》,2012(5)。
[44]李力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会维护职能的演进路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5(5)。
[45]李培林:《我国社会组织体制的改革和未来》,《社会》,2013 (3)。
[46]李荣娟、田仕兵:《整体性治理视角下的大部制改革完善探析》,《社会主义研究》,2011(3)。
[47]梁丽萍:《当代中国政治社团发展状况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2)。
[48]刘泰洪:《法团主义视角下的劳资冲突治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6)。
[49]龙宁丽:《准政府身份:工会工资集体协商的“罪与罚”?——基于浙江温岭的个案研究》,《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4)。
[50]吕景春:《和谐劳动关系的“合作因素”及其实现机制——基于“合作主义”的视角》,《南京社会科学》,2007(9)。
[51]马雪松:《结构、资源、主体:基本公共服务协同治理》,《中国行政管理》,2016(7)。
[52]彭勃、邵春霞:《组织嵌入与功能调适:执政党基层组织研究》,《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2(2)。
[53]齐卫平、姜裕富:《服务型政党建设与党的组织功能创新——基于政党功能的政治学分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
[54]冉冉:《“压力型体制”下的政治激励与地方环境治理》,《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3)。
[55]邵静野、来丽梅:《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中社会协同机制的构建》,《东北师大学报》,2014(1)。
[56]沈荣华、鹿斌:《制度建构:枢纽型社会组织的行动逻辑》,《中国行政管理》,2014(10)。
[57]史普原、李晨行:《派生型组织:对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形态的组织分析》,《社会学研究》,2018(4)。
[58]史献芝、赵天娥:《政党认同的生成机制:解析与建构》,《探索》,2011(5)。
[59]舒绍福、盛炜:《共青团组织参与政府购买服务:实践探索与未来推进》,《中国青年研究》,2016(5)。
[60]宋道雷:《国家与社会之间:工会双重治理机制研究》,《上海大学学报》,2017(3)。
[61]宋道雷:《共生型国家社会关系:社会治理中的政社互动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8(3)。
[62]孙柏瑛、蔡磊:《十年来基层社会治理中党组织的行动路线——基于多案例的比较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4(8)。
[63]孙晋:《建设枢纽型社会组织:中国工会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和挑战》,《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5(5).
[64]唐睿:《“两新”组织党建“构筑利益推动点中获取认同”机制分析——基于对浦东新区四个国家级开发区基层党组织的调查》,《社会科学》,2011(7)。
[65]唐文玉:《行政吸纳服务——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新诠释》,《公共管理学报》,2010(1)。
[66]唐文玉:《区域化党建与执政党对社会的有机整合》,《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1)。
[67]唐文玉:《从“工具主义”到“合作治理——政府支持社会组织发展的模式转型”》,《学习与实践》,2016(9)。
[68]田丰韶:《从体制区隔走向协同治理:兰考精准脱贫的实践与思考》,《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
[69]汪晖:《代表性断裂与“后政党政治”》,《开放时代》,2014(2)。
[70]汪锦军:《合作治理的构建: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的生成机制》,《政治学研究》,2015(4)。
[71]汪仕凯:《从国家——社会分析框架到政治社会理论:再论现代国家的政治基础》,《社会主义研究》,2018(3)。
[72]汪新蓉:《“权利”时代我国工会职能的拓展于完善——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分析视角》,《社会主义研究》,2014(6)。
[73]王向民:《工人成熟与社会法团主义:中国工会的转型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4)。
[74]王向民:《利益协调与社团整合:将工会建设成枢纽性社会组织的运行机制》,《工会理论研究》,2013(4)。
[75]魏国华:《智慧团建:互联网思维下共青团转型发展》,《中国青年研究》,2014(5)。
[76]闻效仪:《集体谈判的内部国家机制以温岭羊毛衫行业工价集体谈判为例》,《社会》,2011(1)。
[77]吴冠军:《重新激活“群众路线”的两个关键问题:为什么与如何》,《政治学研究》,2016(6)。
[78]吴建平:《理解法团主义——兼论其在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中的适用性》,《社会学研究》,2012(1)。
[79]吴建平:《地方工会“借力”运作的过程、条件与局限》,《社会学研究》,2017(2)。
[80]谢玉华、何包钢:《基于新自由主义与社团主义的工会功能分析:以沃尔玛工会为例》,《浙江社会科学》,2013(7)。
[81]谢忠文:《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的政党在场与嵌入路径——一项政党与社会关系调适的研究》,《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82]徐双敏、张景平:《枢纽型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的逻辑与路径——以共青团组织为例》,《中国行政管理》,2014(7)。
[83]徐嫣、宋世明:《协同治理理论在中国的具体适用研究》,《天津社会科学》,2016(2)。
[84]徐盈艳、黎熙元:《浮动控制与分层嵌入——服务外包下的政社关系调整机制分析》,《社会学研究》,2018(2)。
[85]徐勇:《社会动员、自主参与与政治整合——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发展60年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09(6)。
[86]许晓军、吴清军:《对中国工会性质特征与核心职能的学术辨析——基于国家体制框架内工会社会行为的视角》,《人文杂志》,2011(5)。
[87]薛美琴、马超峰:《人民团体的独立性与治理转型》,《学习与实践》,2016(11)。
[88]严国萍、任泽涛:《论社会管理体制中的社会协同》,《中国行政管理》,2013(4)。
[89]闫亭豫:《国外协同治理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江西社会科学》,2015(7)。
[90]杨冬梅:《论完善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学术探索》,2014(11)。
[91]杨雪冬:《压力型体制:一个概念的简明史》,《社会科学》,2012(11)。
[92]俞可平:《治理和善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 (5)。
[93]郁建兴、任泽涛:《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中的协同治理——一个分析框架》,《学术月刊》,2012(8)。
[94]郁建兴、沈永东:《调适性合作: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的策略性变革》,《政治学研究》,2017(3)。
[95]岳经纶、陈泳欣:《社会管理创新与“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打造——以广东省总工会为例》,《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4)。
[96]詹轶:《社会组织治理中“同心圆”架构及其“委托—代理”关系——基于 S 市枢纽组织的研究》,《公共管理学报》,2018 (3)。
[97]张汉:《政党调适理论视野中的城市商圈党建:理论脉络与研究议题》,《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3)。
[98]张汉:《城市基层党组织调适的策略与结构——一个组织研究的视角》,《复旦政治学评论》,2017(1)。
[99]张汉:《“社会中的政党”与“政党中的社会”:政党社会学的历史传统与研究路径》,《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7(4)。
[100]张华:《和谐社会视野下共青团的职能定位》,《中国青年研究》,2008(4)。
[101]张华:《共青团群团职能论纲》,《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1)。
[102]张济顺:《上海里弄:基层政治动员与国家社会一体化走向(1950—1955)》,《中国社会科学》,2004(2)。
[103]张紧跟:《从结构论争到行动分析:海外中国NGO研究述评》,《社会》,2012(3)。
[104]张静:《“法团主义”模式下的工会角色》,《工会理论与实践》,2001(1)。
[105]张莉:《社会学视角下共青团职能的理论视角与类型分析——共青团职能研究回顾与前瞻》,《中国青年研究》,2018(5)。
[106]张立驰、邓希泉:《试论共青团区域化组织格局的生成与架构》,《中国青年研究》,2014(6)。
[107]张晓莹、赵明明:《“互联网+”语境下工会服务职工的路径探析》,《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7(6)。
[108]张跃然:《反映社会还是塑造社会?——国外社会学讨论“政党—社会关系”的两条路径》,《社会学研究》,2018(3)。
[109]张云昊:《基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共青团社会职能创新及其实现路径》,《中国青年研究》,2015(5)。
[110]张振波:《论协同治理的生成逻辑与建构路径》,《中国行政管理》,2015(1)。
[111]赵刚印:《“两新”组织党建的战略新思维》,《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4(1)。
[112]赵沛、赵天舒:《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工会转型探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6)。
[113]赵智、王兆良:《从“运动”到“活动”: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研究的新范式》,《山东社会科学》,2012(6)。
[114]郑巧、肖文涛:《协同治理:服务型政府的治道逻辑》,《中国行政管理》,2008(7)。
[115]周建勇:《中国共产党转型研究:政党—社会关系视角》,《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4)。
[116]周庆智:《社会动员与政治参与——现代国家建构的视角》,《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117]周庆智:《传统社会动员机制面临的挑战与应对》,《国家治理》,2015(31)。
[118]周晓红:《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亲子传承》,《社会学研究》,2000(2)。
[119]周雪光:《西方社会学关于中国组织与制度变迁研究状况述评》,《社会学研究》,1999(4)。
[120]朱健刚、陈安娜:《嵌入中的专业社会工作与街区权力关系——对一个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个案分析》,《社会学研究》,2013 (1)。
[121]朱力、葛亮:《社会协同:社会管理的重大创新》,《社会科学研究》,2013(5)。
[122]竺乾威:《从新公共管理到整体性治理》,《中国行政管理》,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