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作者姓氏拼音排序)
一、著作
(一)国外部分
A
[意]安伯特·艾柯等:《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意]安伯特·艾柯:《开放的作品》,刘儒庭译,中国出版社2015年版。
[美]埃·弗罗姆:《占有或存在一个新型社会的心灵基础》,杨慧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
[美]艾略特:《艾略特诗学文集》,王恩衷编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
B
[法]保罗·利科:《解释学与人文科学》,陶远华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C
[美]程抱一:《美的五次沉思》,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
[美]查尔斯·伯恩斯坦:《语言派诗学》,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13年版。
[美]查理斯·E.布莱斯勒:《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导论》(第五版),李勇、李莎、常培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D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F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历史的用途与滥用》,陈涛、周辉荣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英]弗兰克·克默德等:《愉悦与变革:经典的美学》,张广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
[美]费什:《读者反映批评:理论与实践》,文楚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G
[美]高友工:《唐诗三论——诗歌的结构主义批评》,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
H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美]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徐文博译,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
[美]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作家与不朽作品》,江宁康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美]哈罗德·布鲁姆:《误读图示》,朱立元、陈克明翻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美学与诗学:诠释学的实施》,吴建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德]汉斯·罗伯特·耀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顾建光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联邦德国]H.R.姚斯:《审美经验论》,朱立元译,作家出版社1992年版。
[联邦德国]H.R.姚斯、[美]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K
[美]卡勒:《论解构:结构主义之后的理论与批评》,陆扬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L
[法]让·波里德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苏]列夫·谢苗诺维奇:《艺术心理学》,百花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法]让-伊夫·塔迪埃:《20世纪的文学批评》,史忠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M
[美]M.H.爱布拉姆斯:《境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Q
[波兰]切斯瓦夫·米沃什:《诗的见证》,黄灿然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T
[英]特里·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王杰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英]特里·伊格尔顿:《如何读诗》,陈太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W
[德]沃尔夫岗·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德]沃尔夫冈·伊瑟尔:《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金元浦、周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美]韦勒克:《现代文学批评史》,章安祺、杨恒达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德]维特根斯坦:《文化与价值》,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Y
[美]约翰·克罗·兰色姆:《新批评》,王腊宝、张哲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意]伊塔诺·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黄灿然、李桂蜜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
[美]宇文所安:《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王柏华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美]宇文所安:《中国传统诗歌与诗学》,陈小亮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二)国内部分
C
陈伯海:《中国诗学之现代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陈伯海:《生命体验与审美超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
陈超:《生命诗学论稿》,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程国君:《新诗美学范畴与诗美艺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陈均:《中国新诗批评观念之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蔡景康编:《明代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陈良运主编:《中国历代诗学论著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陈文忠:《中国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陈亚平:《文学过程学体系》,四川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陈一琴选辑、孙绍振评说:《聚讼——诗话词话》,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版。
程毅中主编:《宋人诗话外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版。
D
邓程:《新诗的“懂”与“不懂”:新时期以来新诗的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窦可阳:《接受美学与象思维》,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版。
杜宁:《文学批评的方法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杜伟伟、姜剑云解评:《姜夔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邓晓成:《倾听诗歌的声音》,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版。
邓新华:《中国古代接受诗学》,武汉出版社2000年版。
董迎春:《走向反讽叙事——20世纪80年代诗歌的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F
樊樊:《缪斯的孩子》,中国戏剧出版社2012年版。
范玉吉:《审美趣味的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G
高棣编:《唐诗品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葛剑雄:《汉语的魔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高宣扬:《后现代:思想与艺术的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辜正坤:《世界名诗鉴赏辞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H
霍俊明:《无能的右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霍俊明:《新世纪诗歌精神考察》,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胡亮:《阐释之雪》,中国言实出版社2014年版。
黄晓东:《政治、权力与美学——民国以来的新诗教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J
蒋成瑀:《读解学引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江弱水:《古典诗的现代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
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中华书局2003版。
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金元浦:《文学解释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L
刘波:《当代诗坛“刀锋”透视》,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刘方喜:《汉语文化共享体:与中国新诗论争》,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罗利建:《情感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年版。
赖瑞云:《混沌阅读》,海峡出版集团2010年版。
林泉江:《诗筑的天空——黄礼孩的诗与100位建筑师的对话》,海风出版社2015年版。
刘小枫编:《接受美学译文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李西建:《消费时代审美问题研究》,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
龙协涛:《文学阅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李咏吟:《诗学解释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梁宗岱:《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吕周聚等:《网络诗歌散点透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黎志敏:《诗学建构:形式与意象》,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M
毛翰:《诗美创造学》,西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Q
乔琦:《形式动力:新诗论争的符号学考辨》,四川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R
荣光启:《“现代汉诗”的眼光——谈论新诗的一种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S
孙绍振:《月津迷渡——古典诗词个案微观分析》,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孙绍振、孙彦君:《文学解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孙绍振:《文学的坚守与理论的突围》,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申迎丽:《理解与接受中意义的构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T
陶秋英编:《宋金元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W
王波:《阅读疗法》,海洋出版社2014年版。
王宏林校注:《说诗晬语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
吴建民:《中国古代诗学原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王家新、沈睿编:《20世纪外国重要诗人如是说》,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吴思敬主编:《20世纪中国新诗理论史》(上、下),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版。
王欣:《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形式主义批评》,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X
徐达:《诗品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熊辉:《外国诗歌的翻译与中国现代新诗的文体建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版。
徐江:《这就是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
许钧:《翻译论》,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
夏可君:《姿势的诗学》,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年版。
徐克瑜:《诗歌文本细读艺术论》,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肖伟胜:《西方现代主义自律性诗学研究》,中华书局2011年版。
Y
一行:《论诗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杨鸿烈:《中国诗学大纲》,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
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杨筐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
余秋雨:《观众心理美学》,时代出版社2012年版。
杨向荣:《诗学话语中的陌生化》,湘潭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杨义:《感悟通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阎月珍:《叶维廉与中国诗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杨志学:《诗歌传播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杨仲义、余颖:《汉语诗歌解读学》,学苑出版社2010年版。
Z
张静:《借光诗学——马利坦诗学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张嘉谚:《中国低诗潮》,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
周理农:《被诅咒的诗人》,新世纪出版社2010年版。
周领顺:《译者行为批评:路径探索》,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
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朱巧云:《跨文化视野中的叶嘉莹诗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周圣弘:《接受诗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张松坚:《抒情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赵思运、韩金玲:《中国大陆当代汉诗的文化镜像》,云南美术出版社2013年版。
张廷琛编:《本文与读者的交互作用》,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钟惺:《钟伯敬小品》,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
赵小琪:《西方话语与中国新诗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赵鑫珊:《天才与疯子——天才的精神构造》,江苏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赵宪章:《文体与图像》,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
赵一凡等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
钟友循、汪东发:《中国新诗二十四品》,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三)台湾地区部分
B
白灵:《新诗十家论》,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版。
H
黄惠娟主编:《台湾新诗研究——中生代诗家论》,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
H
黄永武:《现代诗学》四卷本,巨流出版公司1979年版。
J
简政珍:《台湾现代诗美学》,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版。
M
孟樊:《当代台湾新诗理论》,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
孟樊:《台湾中生代诗人论》,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版。
X
萧萧:《台湾新诗美学》,尔雅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版。
萧萧:《现代新诗美学》,尔雅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
奚密:《台湾现代诗论》,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9年版。
曾宗琇:《台湾当代游戏诗论》,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2009年。
郑慧如:《台湾当代诗的诗艺展示》,书林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版。
Y
杨小滨:《语言的放逐》,秀威科技咨询有限股份公司2012年版。
杨小滨:《欲望与绝爽——拉康视野下的当代话语文学与文化》,麦田出版社2013年版。
二、学位论文
A
艾洁:《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研究》,山东大学,2011年。
C
成海鹰:《文学欣赏伦理研究》,中南大学,2009年。
陈学祖:《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新诗危机及其所面临的艺术问题》,复旦大学,2004年。
D
窦可阳:《接受美学与象思维:接受美学的中国化》,吉林大学,2009年。
董丽云:《重建文本阐释的约束理论——从艾科和罗蒂之争谈起》,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邓庆周:《外国诗歌译介对中国新诗发生的影响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H
贺晓武:《虚构诗学——以伊瑟尔文学思想为基础》,浙江大学,2007年。
L
李兵:《文学误读研究》,南京大学,2007年。
栾慧:《中国现代新诗接受研究》。四川大学,2007年。
李知:《现代视域下的中国传统味论》,暨南大学、2008年。
S
孙慧:《艾柯文艺思想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孙绪敏:《论新诗体式之演变》,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沈杨:《科学与文学关系视域下的多恩诗歌研究》,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W
文浩:《接受美学在中国文艺学中的“旅行”:整体行程与两大问题》,吉林大学,2011年。
王敬民:《乔纳森·卡勒诗学研究》,四川大学,2005年。
吴建设:《乔纳森·卡勒:解读理论多元时代》,清华大学,2009年。
王秋海:《反对阐释——桑塔格形式主义诗学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王颖:《新传媒语境中文学传播的路径与价值嬗变》,吉林大学,2015年。
X
熊辉:《五四译诗与中国早期新诗》,四川大学,2007年。
Y
杨金彪:《新诗批评研究(2000—2013)》,南京大学,2015年。
杨志学:《诗歌传播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Z
赵亚珉:《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读者的积极阅读在文学意义探寻中的作用研究》,河南大学,2004年。
张延文:《世纪之交的诗歌传播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三、期刊论文
B
鲍昌宝:《错位的新诗评价标准——对新诗合法性的文化反思》,《江汉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鲍昌宝:《论中国新诗的诗意建构》,《名作欣赏》2012年第12期。
C
陈超:《对活力和有效性的追寻》,《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3期。
陈超:《近年诗歌批评的处境与可能前景——以探求“历史—修辞学的综合批评”为中心》,《文艺研究》2012年第12期。
陈文忠:《接受史视野中的经典细读》,《江海学刊》2007年第6期。
陈仲义:《“崇低”与“祛魅”——中国低诗潮分析》,《南方文坛》2008年第2期。
陈仲义:《论好诗的“四动”标准》,《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陈仲义:《文言诗语与现代诗语——两种不同“制式”的诗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年第6期。
D
杜国清:《新诗的再革命与现代化:论台湾现代诗的特质》,《复旦学报》1990年第2期。
G
[日]谷口铁雄:《关于书法品级论的创立——以虞解的〈论书表〉为中心》,莫小也译,《新美术》1999年第2期。
高小康:《从微时代到APP:后现代美学的互空间性》,《文艺研究》2016年第2期。
高准:《试论诗的评判标准》,《诗刊》2001年第2期。
耿占春:《当代诗歌批评:一种别样的写作》,《文艺研究》2013年第4期。
H
洪淑苓:《找个好理由──从教学现场看“好诗”》,《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L
刘正忠:《“新事物”议题——以机械意象为例》,《文艺争鸣》2015年第4期。
罗昌智:《新诗的诗性还原与西方“纯诗”论》,《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1期。
李少君:《诗歌需要树立标准》,《中西诗歌》2006年第3期。
陆杨:《评强制阐释论》,《文艺理论研究》2015年第5期。
M
木朵:《标准的反骨》,《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P
潘桂林:《自媒体对文学场和新诗走向的深度影响》,《西南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
Q
乔琦:《阐释之“度”与中国新诗的阅读困惑》,《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R
荣光启:《“标准”与“尺度”:如何谈论现代汉诗?》,《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S
沈奇:《“动态诗学”与“现代汉诗”》,《海南师大学报》2007年第5期。
孙绍振:《再谈“还原”分析方法》,《名作欣赏》2004年第8期。
孙绍振:《美国“新批评”细读批判》,《中国比较文学》2011年第2期。
孙绍振:《文学文本解读有效性的理论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W
王凤:《斯坦利·费希读者阐释理论的实用主义特征辨析》,《外语教学》2011年第5期。
王侃:《理论霸权、阐释焦虑与文化民族主义》,《文艺争鸣》2015年第5期。
王珂:《“一体”“两象”“三关”和“四要”——新诗“标准”的现实构建策略》,《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魏天无:《新诗标准:在创作与阐释之间》,《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王毅:《新诗标准:谁在说话?》,《江汉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汪涌豪:《中国古代文论范畴的统序特征》,《文学评论》2000年第3期。
X
向卫国:《关于现代诗歌标准的私语》,《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徐晓莉:《穿越“七宝楼台”——浅谈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与赏评原理》,《天津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Y
于坚:《为天地立心的诗》,《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袁世硕:《接受理论的悖论》,《文史哲》2013年第1期。
Z
朱刚:《不定性与文学阅读的能动性——论W.伊瑟尔的现象学阅读模型》,《外国文学评论》1998年第3期。
郑慧如:《90年代以来台湾数字诗的发展与美感生成》,《江汉学术》2014年第6期。
邹建军:《论抒情诗的艺术标准》,《乾坤诗刊》1998年第1期。
赵金钟等:《当前诗歌写作标准问题的再探讨》,《中国诗人》2009年第1期。
周泉根:《主体的命运——论“作者之死”的背景、过程与实质》,《文艺评论》2008年6期。
朱巧云:《叶嘉莹“兴发感动”说的创新意义》,《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赵维森:《中国古典诗歌形式的本体性特征及其成因初探》,《延安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周宪:《经典的编码和解码》,《文学评论》2012年第4期。
周裕锴:《〈沧浪诗话〉的隐喻系统和诗学旨趣新论》,《文学遗产》2010年第2期。
《诗刊》,“诗歌标准讨论专栏”,2002年(下半月刊)第2期—11期。(《“标准:一条不断后移的地平线——高校学人如是说”》,《诗刊》2002年第3期;《“标准:必然倾斜的天平——青年诗人如是说”》,《诗刊》2002年第5期;《“标准:自己打制的一把尺子——青年诗人如是说”》,《诗刊》2002年第6期;《“标准:宽泛与具体的融合——诗歌编辑如是说”》,《诗刊》2002年第8期;《“标准:寻找溯源中的发现——诗界同仁如是说”》,《诗刊》2002年第9期;《“众声喧哗谈标准”》,《诗刊》2002年第11期)。
《特区文学》,《读诗——批评家联席阅读》专栏,2004年第3期—2013年第6期。
《诗探索》辑刊(理论卷),2000年第1期—2016年第6期。
《台湾诗学》季刊,2000—2016年。
《新诗研究》辑刊,2005年创刊—2016年(总20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