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American novel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book takes literary reception criticism and new historicist literary criticism as theoretical references, and deeply studies three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1901-1978, 1979-1999, 2000-2015), the hot spots, angles, methods and overall trends of Chinese American novel research, systematically discussed the historical transmutation and cultural effects of Chinese American novel research from ideological criticism to non-ideological criticism and multi-literary cultural criticism in the course of a hundred years from an overall perspective, summarized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and failure lessons of Chinese American novel research in the past century, and looked forward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ese American novel research in the future.(AI翻译)
任虎军:(著)
任虎军,西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南开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英国剑桥大学英语系访问学者;现为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英语文学方向)硕士生导师;兼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通讯鉴定专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家库专家;主持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合作编著9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多次获四川外国语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
[法]阿·纪德:《幻想的会晤:谈美国小说》,林疑今译,《西风》第67期(1946年)。
白爱宏:《抗异化:索尔·贝娄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鲍忠明:《最辉煌的失败:福克纳对黑人群体的探索》,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卜太山:《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综述》,《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7期。
蔡葆真:《美国文学近况》,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术资料研究室1962年版。
蔡春露:《威廉·加迪斯小说中的熵》,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蔡勇庆:《生态神学视野下的福克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曹琳、程张根:《1980—2010乔伊斯·卡洛尔·欧茨研究论文统计分析》,《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第12期。
曾传芳:《叙事策略与历史重构:威廉·斯泰伦历史小说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曾梅:《托尼·莫里森作品的文化定位》,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曾虚白:《美国文学ABC》,上海ABC丛书社1929年版。
查明建、谢天振:《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常润芳:《欧·亨利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中州学刊》2010年第4期。
常文革:《透视灵魂深处的隐秘:霍桑〈红字〉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第三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上),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车凤成:《索尔·贝娄作品的伦理道德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陈爱华:《科马克·麦卡锡国内外研究评析》,《山东外语教学》2011年第1期。
陈桂峰:《华裔美国女作家包柏漪的创作研究综述》,《铜陵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陈辉:《纳博科夫早期俄文小说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陈慧莲:《二十一世纪美国德里罗研究新走势》,《外国文学动态》2015年第5期。
陈杰:《本真之路:克鲁亚克的“在路上”小说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陈敬:《赛珍珠与中国:中西文化冲突与共融》,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陈丽:《亨利·詹姆斯的艺术道德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陈楠:《国内简·斯迈利研究述评》,《北方文学》2010年第1期。
陈世丹:《关注现实与历史之真实的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陈世丹:《后现代人道主义小说家冯内古特》,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陈世丹:《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艺术论》,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陈伟:《国内莫里森研究综述》,《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第2期。
陈喜华:《〈夜色温柔〉研究综述》,《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
陈小芳、李新德:《谭恩美文化身份研究综述》,《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
陈晓晖:《当代美国华人文学中的“她”写作:对汤亭亭、谭恩美、严歌苓等华人女作家的多面分析》,中国华侨出版社2007年版。
陈晓英:《开拓深层主题研究、“守望”名作艺术品格——近十年〈麦田里的守望者〉研究综述》,《山东文学》2007年第2期。
陈许:《美国西部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谌晓明:《国内福克纳研究的沿革与展望》,《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程爱民、邵怡、卢俊:《20世纪华裔美国小说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程锡麟:《菲茨杰拉德学术史研究》,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
程锡麟:《赫斯顿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程锡麟编选:《菲茨杰拉德研究文集》,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
池大红、谭素钦:《近五年来国内美国文学研究综述》,《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4期。
崔少元:《亨利·詹姆斯国际题材小说的欧美文化差异》,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崔晓丹:《赛珍珠研究综述》,《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5年11期。
[美]大卫·邓普赛:《现代美国小说及其背景》,《新闻资料》第149期(1947年5月3日)。
代显梅:《传统与现代之间:亨利·詹姆斯的小说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代显梅:《亨利·詹姆斯笔下的美国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代晓丽:《福克纳小说叙事修辞艺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戴桂玉:《海明威小说中的妇女及其社会性别角色》,花城出版社2002年版。
戴桂玉:《后现代语境下海明威的生态观和性属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戴晓燕:《纳博科夫在中国》,《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单雪梅编:《美国文化视野中的乔伊斯·卡洛尔·欧茨作品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点默:《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协大译文》1935年第2期。
丁秉伟:《伊迪斯·华顿研究中的“误读”与当代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第4期。
丁夏林:《血统、文化身份与美国化:华裔美国小说主题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董晨鹏:《走向世界的中国与世界主义的赛珍珠:文化动线视角下的赛珍珠》,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
董衡巽:《海明威与中国当代创作》,《美国研究》1991年第3期。
董衡巽:《美国现代小说风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董衡巽编著:《海明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董衡巽等:《美国文学简史》(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董衡巽等:《美国文学简史》(修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董丽娟:《狂欢化视域中的威廉·福克纳小说》,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杜家利:《迷失与折返:海明威文本“花园路径现象”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杜志卿:《〈宠儿〉研究在中国》,《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杜志卿:《托妮·莫里森研究在中国》,《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第4期。
樊星:《中国当代文学与美国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范革新等:《当代美国文学:1945—1990》,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范婷婷:《巴塞尔姆国内研究述评》,《绥化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范湘萍:《后经典叙事语境下的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方成:《霍桑与美国浪漫传奇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方凡:《威廉·加斯的元小说理论与实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方红:《华裔经验与阈界艺术:汤亭亭小说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方文开:《人性·自然·精神家园:霍桑及其现代性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方岩:《国内近十年来美国西部小说研究综述》,《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冯寿农:《中国新时期文学对西方荒诞派文学的吸收和消融》,《厦门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冯亦代:《印第安族的踪迹》,《读书》1989年第4期。
傅东华、于熙俭选译:《美国短篇小说集》,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傅淑琴:《亨利·詹姆斯早期小说的叙事空间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甘文平:《论罗伯特·斯通和梯姆·奥布莱恩:有关越南战争的小说》,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高迪迪:《索尔·贝娄早期小说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年版。
高红霞、张同俊编著:《20世纪美国南方文学》,兰州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高鸿:《跨文化的中国叙事:以赛珍珠、林语堂、汤亭亭为中心的讨论》,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高婷:《超越犹太性:新现实主义视域下的菲利普·罗斯近期小说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
[日]高垣松雄:《美国小说的一侧面》,斐丹译,《现在文学》1935年第1期。
高植:《两本认为正相反的美国小说》,《时事类编》第3卷第8期(1935年)。
格非:《欧美作家对我创作的启迪》,《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第1期。
耿纪永:《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早期福克纳研究及其在中国》,《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谷红丽:《理解诺曼·梅勒》,西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谷红丽:《新历史主义和文化唯物主义批评视角下诺曼·梅勒的作品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管艾艾:《美国早期华裔文学研究综述》,《语文学刊》2010年第6期。
管建明:《后现代语境下的福克纳文本》,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呙艳妮:《薇拉·凯瑟研究现状述评》,《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郭继德:《20世纪美国文学:梦想与现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版。
郭佳:《〈麦田里的守望者〉研究综述》,《太原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郭巍:《美国原住民文学研究在中国》,《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郭英剑、刘文霞:《纳博科夫研究在中国》,《汉语言文学研究》2010年第2期。
郭英剑、王弋璇:《约翰·厄普代克研究在中国》,《外国文学》2005年第4期。
郭英剑:《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现状与问题》,《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0年第1辑。
郭英剑:《赛珍珠评论集》,漓江出版社1999年版。
郭英剑:《中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赛珍珠研究》,《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2期。
郭颖:《国内安·贝蒂研究述评》,《名作欣赏》2014年第33期。
郭宇、朱振武:《书写的相似:语境、主题与手法——中国创作界对福克纳的接受》,《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国天琴:《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埃伦·格拉斯哥研究综述(1874—1945)》,《贵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美]哈里·桑顿·穆尔:《今日之美国小说》,高植译,《时事类编》第3卷第13期(1935年)。
哈旭娴:《国外厄普代克研究专著综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郝桂莲:《反思的文学:苏珊桑塔格小说艺术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版。
郝丽平、黄振林:《近十五年严歌苓小说研究综述》,《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
郝雪雯:《严歌苓小说近十年来研究综述》,《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何宁:《菲茨杰拉德研究与中国》,《外语研究》2008年第1期。
何小宝:《美国经典作家伊迪丝·华顿的文学创作之旅与研究综述》,《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和静:《寻找心灵的家园:陈染和谭恩美小说比较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贺淑娟:《二十年来国内莫里森研究综述》,《安徽文学》2007年第10期。
侯金萍:《华裔美国小说成长主题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侯营、胡足凤:《海明威短篇小说研究在中国(1979—1989)》,《文教资料》2007年10月号下旬刊。
胡国威:《菲茨杰拉德小说叙事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12年版。
胡剑锋:《百年孤独——近二十年来国内外格特鲁德·斯泰因研究综述》,《群文天地》2012年第5期下。
胡克俭:《爱伦·坡与世纪之交的中国当代恐怖小说》,《西北师大学报》2008年第1期。
胡妮:《托妮·莫里森小说的空间叙事研究》,江西高校出版社2012年版。
胡天赋:《〈夜色温柔〉在美国的批评接受》,《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胡向华:《美国短篇小说批评与艺术形式嬗变研究》,现代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胡笑瑛:《不能忘记的故事:托妮·莫里森〈宠儿〉的艺术世界》,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胡笑瑛:《佐拉·尼尔·赫斯顿研究在中国》,《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胡选恩、胡哲:《E.L.多克托罗后现代派历史小说研究》,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胡严艳:《国内任璧莲作品研究述评》,《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年第5期。
黄波、金钊、张文凭:《近十年中国内莫里森研究综述》,《科技信息》2012年第23期。
黄剑:《赛珍珠“中国小说”文本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黄娟:《国内福克纳研究综述:2007—2011》,《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黄娟娟:《海明威研究综述》,《社科纵横》2011年第2期。
黄铁池:《当代美国小说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版。
黄卫峰:《美国黑人小说研究的里程碑——评〈20世纪美国黑人小说史〉》,《外国文学》2007年第2期。
黄协安:《厄普代克的“兔子故事”在中国的译介和研究》,《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9年第1辑。
黄运亭等:《在喧哗与骚动中沉思:福克纳及其作品》,海南出版社1993年版。
惠迎:《纳博科夫〈绝望〉研究述评》,《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年第11期。
[美]霍华德·法斯特等:《美国短篇小说选》,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英文组辑译,文艺翻译出版社1953年版。
籍晓红:《行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索尔·贝娄中后期五部小说对后工业社会人类生存困境的揭示》,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季水河、唐丽伟:《国内欧茨译介与研究述评》,《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冀爱莲:《托马斯·品钦研究在中国》,《三明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美]加尔·凡·多兰:《现代美国的小说》,胡曦译,新生图书文具公司1944年版。
贾植芳、陈思和主编:《中外文学关系史资料汇编(1898—1937)》,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江春兰:《赫斯顿、安吉洛和凯莉自传的新突破》,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江宁康:《美国当代文学与美利坚民族认同》,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江宁康:《美国文学经典与民族文化创新(1945—2010)》,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江森:《试论当代美国小说》,《方向文辑》1949年第1期。
江妍、孙妮:《国内外马歇尔研究述评》,《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8期。
姜扬、张秀梅:《〈洪堡的礼物〉国内研究现状分析》,《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4期。
姜岳斌、沈建青:《国内海明威研究述评》,《外国文学研究》1989年第4期。
蒋道超:《德莱塞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蒋冬梅:《哈金研究现状》,《外国文学动态》2008年第3期。
蒋天平:《神圣的疾病:美国小说(1950—1970)中的疯狂形象研究》,巴蜀书社2012年版。
蒋欣欣:《托尼·莫里森小说中黑人女性的身份认同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焦小婷:《多元的梦想:“百衲被”审美与托尼·莫里森的艺术诉求》,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金衡山:《厄普代克与当代美国社会:厄普代克十部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金莉等:《20世纪美国女性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荆兴梅:《卡森·麦卡勒斯作品的政治意识形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荆兴梅:《托妮·莫里森作品的后现代历史书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敬南菲:《二十世纪初美国犹太女作家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阚晨:《1987—1988年美国小说概述》,《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2期。
[美]兰斯顿·休斯等:《黑人短篇小说集》,[苏]蒙·贝尔克选编,黄钟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55年版。
黎蕾:《论〈了不起的盖茨比〉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文化学刊》2015年第3期。
李保杰:《当代美国拉美裔文学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李常磊:《镜像视野下威廉·福克纳时间艺术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年版。
李春萍:《〈五号屠场〉研究述评》,《技术与教育》2012年第2期。
李公昭:《分裂的声音——美国内战小说与评论综述》,《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5期。
李公昭:《美国战争小说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李公昭:《美国战争小说研究在中国》,《外国语文》2011年第1期。
李贵苍:《书写他处:亚裔北美文学鼻祖水仙花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李贵苍:《文化的重量:解读当代华裔美国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李华、李亚男:《论卡佛对苏童短篇小说创作的影响》,《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李怀波:《选择·接受·误读:杰克·伦敦在中国的形象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李会学:《索尔·贝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在时间轴上的展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李杰:《约瑟夫·海勒新现实主义小说的研究概述》,《山花》2015年第2期。
李杰:《约瑟夫·海勒与中国后现代主义》,《名作欣赏》2012年第18期。
李美芹:《用文字谱写乐章:论黑人音乐对莫里森小说的影响》,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李萌羽:《多维视野中的沈从文和福克纳小说》,齐鲁书社2009年版。
李鹏飞、张丽:《无声的压迫与沉默的反抗——对汤亭亭〈女勇士〉的评论研究》,《大学英语》(学术版)2012年第2期。
李茜:《海明威笔下的“父子”关系》,湘潭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李淑言、吴冰编选:《杰克·伦敦研究》,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
李树欣:《异国形象:海明威小说中的现代文化寓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李天军:《海明威与中国新时期小说》,《安徽师大学报》1994年第1期。
李文俊编选:《福克纳评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李小均:《自由与反讽:纳博科夫的思想与创作》,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李燕:《跨文化视野下的严歌苓小说与影视作品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李有成:《逾越:非裔美国文学与文化批评》,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廖綵胜:《福克纳小说中的语言与文化标志》,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廖欢:《十年来国内关于约翰·斯坦贝克的研究综述》,《咸宁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林斌:《精神隔绝与文本越界:卡森·麦卡勒斯四十年代小说哥特主题之后》,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林疑今:《当代美国问题小说》,《时与潮文艺》第2卷第2期(1943年)。
林元富:《历史与书写——当代美国新奴隶叙述研究述评》,《当代外国文学》2011年第2期。
刘洊波:《南方失落的世界:福克纳小说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刘道全:《福克纳研究在中国》,《许昌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刘风山:《后现代语境中的托马斯·品钦小说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刘风山:《奇幻背后的世界:托马斯·品钦小说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版。
刘更祥:《海明威研究综述》,《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第4期。
刘海平、王守仁主编:《新编美国文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002年版。
刘海平主编:《美国文学研究在中国》,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刘佳林:《纳博科夫的诗性世界》,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刘佳林:《纳博科夫研究及翻译述评》,《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2期。
刘建波编著:《美国文学经典作品重读》,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刘建华:《文本与他者:福克纳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刘克东:《趋于融合:谢尔曼·阿莱克西小说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
刘龙主编:《赛珍珠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刘茜:《库尔特·冯内古特作品主题研究述评》,《工会论坛》2011年第6期。
刘士川:《〈了不起的盖茨比〉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8年第4期。
刘苏周、黄禄善:《20世纪美国科幻小说研究在中国》,《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刘文松:《国内外索尔·贝娄研究现状》,《外国文学动态》2003年第3期。
刘文松:《索尔·贝娄小说中的权力关系及其女性表征》,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刘兮颖:《受难意识与犹太伦理取向:索尔·贝娄小说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刘雪芳、林晓雯:《〈喜福会〉在中国的研究管窥》,《绥化学院学报》2015年第8期。
刘莹主编:《多元语境中的当代美国小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刘有成:《冯内古特小说中后现代主义艺术手法的不同运用:〈五号屠场〉与〈猫的摇篮〉对比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刘玉红:《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哥特现实主义小说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龙文佩、庄海骅编:《德莱塞评论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龙溪:《几部新翻译的美国小说》,《时代生活》第1卷第6期(1943年)。
龙志勇:《20年来国内凯瑟琳·安·波特研究综述》,《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卢婕:《马克斯·舒尔曼作品在中国的研究综述》,《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
卢敏:《美国浪漫主义时期小说类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陆薇:《走向文化研究的华裔美国文学》,中华书局2007年版。
陆晓蕾:《美国本土裔文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2015年美国本土裔文学专题研讨会综述》,《当代外国文学》2015年第3期。
罗虹等:《当代非裔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罗小云:《超越后现代: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罗小云:《从接受到对话——改革开放后美国文学研究在我国的复兴》,《当代文坛》2002年第6期。
罗小云:《美国文学研究》,重庆出版社2013年版。
罗小云:《拼贴未来的文学:美国后现代作家冯尼格特研究》,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罗长斌:《论厄普代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美]马尔科姆·考利:《第二次大战的美国小说》,陈东林译,《新中华》复刊第21期(1948年)。
马士奎:《塑造美国形象——“文化大革命”期间对美国当代文学作品的译介》,《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马秀丽、陈艳丽:《德莱塞与消费文化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毛信德:《德莱塞:1871—1945》,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毛信德:《美国黑人文学的巨星:托妮·莫里森小说创作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毛信德:《美国小说发展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毛信德:《美国小说史纲》,北京出版社1988年版。
[美]弥尔顿·王尔德曼:《近代美国小说之趋势》,赵家璧译,《世界文学》第1卷第1号(1935年)。
弥沙:《“新冒现的文学”——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综述》,《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渺加:《美国文学的新动向》,《世界知识》1937年第6期。
[美]牛顿·阿尔文:《泛论近代美国小说家》,刘夔译,《新闻资料》第163期(1947年)。
潘小松:《福克纳:美国南方文学巨匠》,长春出版社1995年版。
潘小松:《近十年美国文学研究在中国著述》,《博览群书》2001年第5期;2001年第6期。
庞好农:《文化移入碰撞下的三重意识:理查德·赖特的四部长篇小说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彭书跃:《杰克·伦敦小说接受路线图——杰克·伦敦1919年—1979年作品接受情况浅析》,《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第11期。
漆以凯:《杰克·伦敦和他的小说》,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
钱程:《威廉·沃尔曼研究:后现代语境中的越界主题》,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钱青:《我国第一部美国黑人小说史》,《译林》2006年第6期。
乔国强:《贝娄学术史研究》,《东吴学术》2013年第2期;2013年第3期。
乔国强:《美国犹太文学》,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乔国强:《试谈美国犹太文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乔国强:《中国美国犹太文学研究的现状》,《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第1期。
秦牧:《世界文学欣赏初步》,生活书店1948年版。
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英文组辑译:《美国短篇小说选》,文艺翻译出版社1953年版。
邱平壤编著:《海明威研究在中国》,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任虎军:《个人主义还是平等主义?——诺曼·梅勒小说中权力与道德的文化批评》,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任虎军:《解读与再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在中国的批评旅行》,《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任虎军:《美国犹太小说研究与译介在中国》,《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第13辑(2010年秋)。
任虎军:《新世纪国内美国文学研究热点》,《外国语文》2009年第3期。
芮渝萍、范谊、刘春慧:《中国“十五”期间美国小说研究》,《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3期。
芮渝萍、范谊:《成长的风景:当代美国成长小说研究》,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芮渝萍、范谊:《成长在两个世界之间——当代美国成长小说研究概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9期。
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芮月英主编:《赛珍珠研究论文选萃》,江苏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佘军:《中国的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研究》,《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申丹、王邦维总主编,章燕、赵桂莲主编:《新中国60年外国文学研究(第一卷下):外国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沈宏、张晔:《艾丽斯·沃克的黑人女性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研究与传播》,《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沈雁冰:《两部美国小说》,《小说月报》第14卷第6号(1923年6月10日)。
沈雁冰:《美国的小说》,《小说月报》第14卷第11号(1923年7月10日)。
[英]圣约翰·厄文:《美国的文学——现在与将来(下)》,王靖译,《东方杂志》第18卷第23号(1921年12月10日)。
盛宁:《爱伦·坡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现代文学》,《国外文学》1981年第4期。
盛周丽:《谭恩美小说研究现状综述及其问题》,《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施咸荣:《近十年美国文学在中国》,《译林》1989年第3期。
石坚:《美国印第安神话与文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舒玲娥:《赛珍珠小说研究述评》,《文学教育》2011年第11期。
舒奇志:《霍桑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第1期。
舒笑梅:《从“人的心灵”到“杰作”:格特鲁德·斯泰因的创作思想和实验艺术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宋德发:《厄普代克中产阶级小说的宗教之维》,湘潭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宋德伟:《新世纪国内索尔·贝娄研究述评》,《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宋晓璐、王林:《〈喜福会〉文学评论综述》,《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8期。
宋泽华:《近三十年国内汤亭亭研究述评》,《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2期。
苏晖:《黑色幽默与美国小说的幽默传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苏新连:《厄普代克:“兔子”与当代美国经验》,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苏鑫:《当代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创作流变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5年版。
苏鑫:《菲利普·罗斯研究在中国》,《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
苏煜:《鲁迅与爱伦·坡》,《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第9期。
隋红升:《危机与建构:欧内斯特·盖恩斯小说中的男性气概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孙红艳:《文体学视阈下的格特鲁德·斯泰因语言艺术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孙会军、郑庆珠:《新时期英美文学在中国大陆的翻译(1976—2008)》,《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孙晋三:《美国当代小说专号引言》,《时与潮文艺》第2卷第2期(1943年10月)。
孙胜忠:《美国成长小说艺术和文化表达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孙万军:《美国文化的反思者——托马斯·品钦》,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
孙晓青:《文学印象主义与薇拉·凯瑟的美学追求》,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孙延宁:《菲利普·罗斯的研究现状简述》,《安徽文学》2008年第9期。
孙艳芳:《莫里森小说的修辞艺术》,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孙银娣、李笑蕊:《中国美国黑人文学研究特点》,《中国比较文学》2010年第3期。
孙毓修编著:《欧美小说丛谈》,商务印书馆1916年版。
覃承华:《海明威:在批评中与时间同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谭晶华:《薇拉·凯瑟的生态视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唐红梅:《种族、性别与身份认同: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托尼·莫里森小说创作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唐红梅:《自我赋权之路:20世纪美国黑人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唐扣兰:《近五年来国内华裔美国小说研究综述》,《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唐伟胜:《体验终结:雷蒙·卡佛短篇小说结尾研究》,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版。
唐小霞:《〈最蓝的眼睛〉国内研究综述》,《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唐志钦:《国内约翰·厄普代克研究评议及研究新思路》,《安徽文学》2007年第7期。
陶洁:《福克纳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陶洁主编:《福克纳的魅力:福克纳国际研讨会论文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田丰、吴非晓:《论凯特·肖邦的〈觉醒〉在中国的接受》,《现代交际》2010年第5期。
田俊武、王成霞:《国内外斯坦贝克研究的进展和缺失》,《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田俊武:《约翰·斯坦贝克的小说诗学追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田柳:《浅议杰克·伦敦在中国的接受研究》,《三峡大学学报》2007年专辑。
田亚曼:《母爱与成长:托妮·莫里森小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万永坤、刘晓红:《谭恩美代表作〈喜福会〉研究综述》,《作家》2010年第2期。
汪汉利:《索尔·贝娄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求索》2011年第3期。
汪小玲:《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汪小玲主编:《纳博科夫小说艺术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王安:《空间叙事理论视阈中的纳博科夫小说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王冰洁:《约翰·厄普代克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王晨爽:《谭恩美在中国的译介及研究概况》,《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王程辉:《美国作家约翰·巴斯小说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王冬梅:《种族、性别与自然:艾丽斯·沃克小说中的生态女人主义》,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王飞:《国内新世纪以来美国黑人女性文学身份认同研究述评》,《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第7期。
王钢:《文化诗学视阈下的福克纳小说人学观》,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王红霞、孙勉志:《〈飘〉之研究综述》,《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年第2期。
王吉鹏、臧文静:《鲁迅与爱伦·坡》,《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王建会:《华裔美国文学批评30年回顾与反思》,《英语研究》2013年第1期。
王建平:《美国后现代小说与历史话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王建平:《美国印第安文学与现代性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王建平:《托马斯·品钦小说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年版。
王建平:《约翰·巴斯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王捷:《文化学与外国文学研究》,《文艺评论》1987年第4期。
王兰明:《中国“托马斯·沃尔夫研究”现状述评》,《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王烺烺:《托妮·莫里森〈宠儿〉、〈爵士乐〉、〈天堂〉三部曲中的身份建构》,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王丽亚:《新中国六十年亨利·詹姆斯小说研究之考察与分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王莉娅:《美国黑人文学史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王林:《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简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王敏琴:《亨利·詹姆斯小说理论与实践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王青松:《纳博科夫小说:追逐人生的主题》,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版。
王珊:《十年来国内薇拉·凯瑟研究综述》,《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第10期。
王守仁、吴新云:《性别·种族·文化: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创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淑芹:《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王霞:《越界的想象:纳博科夫文学创作中的越界现象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王小林:《美国文学对郭沫若的影响》,《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2期。
王晓丹:《超越与颠覆:近十年国外卡森·麦卡勒斯小说研究述评》,《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王欣:《创伤、记忆和历史:美国南方创伤小说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王雪青:《菲茨杰拉德小说艺术研究》,中国环境出版社2013年版。
王雪青:《亨利·詹姆斯小说的现代性研究》,中国环境出版社2013年版。
王彦彦、王为群:《族裔文化重建与文化策略:美国华族英文小说与华文小说比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王夷平:《美国西部文学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王弋璇:《国内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研究评述》,《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王予霞:《苏珊·桑塔格与当代美国左翼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玉:《在差异的世界中重构黑人文化身份:解读解构主义者托妮·莫里森》,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王玉括:《非裔美国文学研究在中国(1933—1993)》,《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王玉括:《非裔美国文学研究在中国(1994—2011)》,《外语研究》2011年第5期。
王玉括:《莫里森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王中强:《简约不简单:美国“极简主义”文学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王忠祥:《一部出色而厚重的学术著作——评杨仁敬〈海明威在中国〉(增订本)》,《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6期。
王祖友:《后现代的怪诞:海勒小说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祖友:《美国后现代派小说的后人道主义研究》,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年版。
王祖友:《我国学者对海勒的解读和接受——纪念约瑟夫·海勒逝世10周年》,《外语研究》2009年第3期。
王佐良编选:《美国短篇小说选》,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版。
韦朝晖、吴俊:《海明威研究在我国——21世纪前12年的研究状况》,《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魏兰:《赛珍珠作品土地主题研究》,江苏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魏啸飞:《美国犹太文学与犹太特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魏新俊:《亨利·詹姆斯的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及其影响——从传统小说心理描写到现代意识流》,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版。
翁德修、都岚岚:《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吴冰、郭棲庆主编:《美国全国图书奖获奖小说评论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版。
吴建国:《菲茨杰拉德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吴金莲、徐刚:《少数族裔美国文学研究》,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3年版。
吴晶:《索尔·贝娄小说的犹太性发展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
吴景荣译:《泛论美国小说——离了旧世界的桎梏》(原载伦敦泰晤士报文学副刊),《时与潮文艺》第2卷第2期(1943年10月)。
吴莉莉:《20世纪外国文学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影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吴元迈:《回顾与思考——新中国外国文学研究50年》,《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1期。
夏定冠:《美国文学在中国》,《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
肖飚:《在流散空间凸现道德意识:论辛西娅·欧芝克小说中的犹太性》,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肖画:《文学正典与文化间离:美国文学场域中的华裔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肖明翰:《大家族的没落:福克纳和巴金家庭小说比较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肖明翰:《威廉·福克纳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版。
肖旭、胡晓军、张黎:《重访经典:多重视角下的现当代美国小说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谢天振、查明建主编:《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谢天振:《非常时期的非常翻译——关于中国大陆文革时期的文学翻译》,《中国比较文学》2009年第2期。
邢祖文:《叛徒霍华德·法斯特从好莱坞领得了犒赏》,《中国电影》1958年第8期。
熊洁:《谭恩美研究在中国》,《语文建设》2014年第15期。
修树新:《托妮·莫里森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徐颖果:《跨文化视野下的华裔美国文学:赵健秀作品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徐育新:《赛珍珠——美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急先锋》,《文学评论》1960年第5期。
许梅花:《批评家笔下的梅勒》,《当代外国文学》2014年第1期。
许锬:《〈接骨师之女〉的国内研究综述》,《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许锬:《哈金小说国内研究现状分析》,《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1期。
许锬:《谭恩美小说〈喜福会〉的国内研究现状综述》,《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
许燕:《包容与排斥:薇拉·凯瑟小说的“美国化”主题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许燕:《国内外薇拉·凯瑟研究述评》,《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杨昌溪:《黑人文学》,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3年版。
杨春:《汤亭亭小说艺术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
杨海鸥:《辛克莱·刘易斯小说的文化叙事研究:以〈大街〉等四部小说为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杨红梅:《福克纳国内外研究与评述》,《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杨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纳博科夫研究》,《人民论坛》2011年第17期。
杨纪平:《中国弗兰纳里·奥康纳研究述评》,《长城》2010年第4期。
杨金才、朱云:《中国的塞林格研究》,《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5期。
杨丽:《杰克·伦敦“成长小说”研究》,外文出版社2015年版。
杨仁敬:《海明威:美国文学批评八十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杨仁敬:《海明威评论六十年:从冷清到繁荣》,《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杨仁敬:《海明威学术史研究》,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
杨仁敬:《新历史主义与美国少数族裔小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杨仁敬编选:《海明威研究文集》,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
杨仁敬编著:《海明威在中国》,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杨仁敬等:《美国后现代派小说论》,青岛出版社2004年版。
姚君伟:《文化相对主义:赛珍珠的中西文化观》,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姚君伟:《走进中文世界的苏珊·桑塔格——苏珊·桑塔格在中国的译介》,《新文史资料》2008年第3期。
挹珊:《战后美国小说概况》,《国闻周报》第9卷第18期(1932年)。
尹志慧、曹霞:《福克纳研究在中国:2000—2010》,《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幼雄:《美国革命文学与贵族精神的崩溃》,《东方杂志》第19卷第20号(1922年10月25日)。
于晓霞、高芳:《近三十年中国学界汤亭亭作品研究综述》,《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20期。
虞建华:《杰克·伦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虞建华:《置于死地而后生——辛克莱·刘易斯研究和当代文学走向》,《外国文学》2004年第4期。
玉棠:《美国小说家格雷的奋斗经过》,《健康生活》第18卷第6期(1940年)。
袁荻涌:《郭沫若与美国文学》,《文史杂志》1992年第3期。
袁获涌:《鲁迅与爱伦·坡》,《贵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袁获涌:《鲁迅与美国文学》,《攀枝花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云天英:《威廉·福克纳作品的后现代叙事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詹书权:《国内科马克·麦卡锡研究现状解析——基于硕博毕业论文的统计分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张宝林、马云霞:《多棱镜中的杰克·伦敦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张宝林:《杰克·伦敦的“田园三部曲”及其在中国的接受》,《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张昌宋:《约翰·斯坦贝克创作研究》,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
张丰蕊:《杰克·伦敦小说研究述评》,《世界文学评论》2008年第2期。
张广勋:《爱德华·贝拉米〈回顾〉的影响及其研究综述》,《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张桂霞:《〈麦田里的守望者〉研究在中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张海榕:《辛克莱·刘易斯小说的叙事空间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版。
张海霞:《〈纯真年代〉的研究述评》,《群文天地》2012年第6期。
张和龙:《新时期30年对美国“后现代派”研究的考察与分析》,《外国文学》2013年第1期。
张军:《索尔·贝娄成长小说中的引路人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张珂:《20世纪40年代斯坦贝克小说在中国译介述评》,《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7期。
张莉:《苏珊·桑塔格在中国的译介综述》,《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
张莉:《中国对苏珊·桑塔格研究现状之论析——纪念桑塔格逝世10 周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
张龙:《纳博科夫研究在中国》,《枣庄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张龙海:《华裔美国文学研究在中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第4期。
张龙海:《透视华裔美国文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张沛:《保罗·奥斯特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大学英语》(学术版)2012年第1期。
张强:《舍伍德·安德森研究综论》,《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1期。
张荣凡:《非裔美国女作家赫斯顿小说在中国的研究综述》,《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第10期。
张素珍:《杜鲁门·卡波特小说艺术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张涛:《诺曼·梅勒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年版。
张婷婷、张跃军:《美国墨西哥裔女性的声音——近30年〈芒果街上的小屋〉研究综述》,《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张威、王春:《托马斯·沃尔夫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年第2期。
张薇:《海明威小说的叙事艺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张晓玮:《近30年中国学界汤亭亭小说研究综述》,《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9期。
张新宇:《美国西部小说评析》,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张亚丽:《多元文化主义语境中的亚裔美国文学》,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张延军:《美国梦的诱惑和虚幻:华裔美国女作家作品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张艳:《福克纳生态思想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张颖:《现当代美国少年小说在中国的接受与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
张玉红:《赫斯顿民俗小说研究》,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张玉红:《佐拉·尼尔·赫斯顿小说中的民俗文化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张玉霞:《美国通俗小说经典〈飘〉研究综述》,《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张媛:《赛珍珠〈大地〉研究综述——基于“中国知网”的数据》,《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张媛:《赛珍珠研究综述——基于“中国知网”等数据库的统计分析》,《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
张媛:《我国海明威研究第二次高潮趋势》,《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张月娥:《20世纪美国文学流派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张越瑞:《美利坚文学》,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张志刚:《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中个人主义思想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章柳:《评毛信德〈美国小说发展史〉》,《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3期。
章汝雯:《托妮·莫里森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
赵诚:《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国内外研究述评》,《名作欣赏》2015年第3期。
赵宏维:《托妮·莫里森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赵家璧:《出版〈美国文学丛书〉的前前后后——回忆一套标志中美文化交流的丛书》,《读书》1980年第10期。
赵家璧:《新传统》(1936),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3年版。
赵景深:《二十年来的美国小说》,《小说月报》第20卷第8号(1929年8月10日)。
赵莉编著:《托妮·莫里森小说研究》,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赵莉华:《空间政治:托尼·莫里森小说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赵树勤、龙其林:《〈喧哗与骚动〉与中国当代家族小说的故乡叙事》,《外国文学研究》2012年第1期。
赵雪:《冯内古特小说中解构与建构技巧及功能研究》,东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赵艳花:《库特·冯内古特研究在中国》,《语文知识》2012年第1期。
郑海霞:《东方主义视域下华裔美国文学中华人形象建构的流变》,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年版。
郑海霞:《华裔身份的追索与建构:华裔美国文学流散叙事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郑建青、罗良功编:《在全球语境下:美国非裔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郑克鲁等编:《外国文学作品提要》,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1981年版。
郑振铎:《文学大纲》,商务印书馆1927年版。
郑振铎:《郑振铎全集》(第12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编:《海明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朱宾忠:《跨越时空的对话: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朱骅:《美国东方主义的“中国话语”:赛珍珠中美跨国书写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朱静宇:《约翰·契弗对王蒙新时期创作的影响》,《文艺争鸣》2011年第4期。
朱军:《〈第二十二条军规〉在中国》,《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朱莉、张倩倩:《2013年美国小说研究在中国》,《外国文学研究》2014年第2期。
朱荣杰:《伤痛与弥合:托妮·莫里森小说母爱主题的文化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朱小琳:《回归与超越:托妮·莫里森小说的喻指性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朱新福:《美国经典作家的生态视域和自然思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朱振武、郭宇:《福克纳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朱振武:《福克纳的创作流变及其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版。
朱振武:《解密丹·布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朱振武:《在心理美学的平面上:威廉·福克纳小说创作论》,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朱振武等:《美国小说本土化的多元因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祝平:《国内索尔·贝娄研究综述》,《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庄园编:《女作家严歌苓研究》,汕头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宗蔚:《近五年来国内美国文学研究综述》,《宿州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邹惠玲、张田:《21世纪前十年美国印第安文学研究述评——兼谈对中国学者的启示》,《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邹建军:《“和”的正向与反向:谭恩美长篇小说中的伦理思想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邹建军等主编:《中国学者眼中的华裔美国文学:三十年论文精选集》,武汉出版社2010年版。
Anderson,Carl L. .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57.
Angoff,Charles.“American Literature in Europe and Israel.”26.5(Feb.,1965):388-391.
Armstrong,William A.,D.S.R.Welland,and Marcus Cunliffe.“American Literature in Britain.”.2(July,1956):7-14.
Balla-Cayard,L.,comp.“German Dissertations on American Literature Accepted between 1900 and 1945.”24.3(Nov.,1952):384-390.
Brown,Deming.“Dos Passos in Soviet Criticism.”5.4(Autumn,1953):332-350.
——.“Hemingway in Russia.”5.2(Summer,1953):143-156.
Fiske,John C.“Herman Melville in Soviet Criticism.”5.1(Winter,1953):30-39.
Frank,Armin Paul.“American Literature in Germany.”27.6(Mar.,1966):497-498.
Gilenson,Boris.“American Literature in Soviet Union.”In .Ed.Robert H.Walker.Westport,Connecticut ·London,England:Greenwood Press,1975.109-114.
——.“Contemporary American Fiction in the USSR.”62.3(Mar.,1973):377-378.
Hakutani,Yoshinobu,and Toru Kiuchi.“The Critical Reception of James Baldwin in Japan: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25.4(Winter,1991):753-779.
Kiuchi,Toru,and Yoshinobu Hakutani.“The Critical Response in Japan to Richard Wright.”50.2(Spring,1997):353-364.
Klissourska,Natalia.“One More Window to the World:American Literature in Bulgaria.”In .Ed.Huck Gutman.Amherst: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1991.34-48.
Lüdeke,H.“American Literature in Germany:A Report of Recent Research and Criticism 1931-1933.”6.2(May,1934):168-175.
Mantz,Harold Elmer. 1850.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17.
Mews,Siegfried.“German Reception of American Writers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34.2(Mar.,1969):7-9.
Myers,David.“Retrieving American Jewish Fiction.”Thursday,September 1,2011;Wed.,Aug.21,2013 〈http:// www.jewishideasdaily.com/959/features/retrieving-american-jewish-fiction/〉.
Nelson,John Herbert.“Some German Surveys of American Literature.”1.2(May,1929):149-160.
Ohashi,Kichinosuki.“Anderson in Japan:The Early Period.”23.1()(Feb.,1977):115-139.
Parker,Stephen Jan.“Hemingway's Revival in the Soviet Union:1955—1962.”35.4(Jan.,1964):485-501.
Phelps,Leland R.“in Germany.”10.4(Autumn,1958):349-355.
Prizel,Yuri.“Hemingway in Soviet Literary Criticism.”44.3(Nov.,1972):445-456.
Ren,Hujun.“Norman Mailer in China:Criticism and Translation.”(Fall,2013):119-133.
Savolainen,Matti.“Fatal Drops of Blood in Yoknapatawpha:On Translations and Reception of Faulkner in Finland.”65.4(Autumn,2000):51-61.
Schriber,MarySue.“Sherwood Anderson in France 1919—1939.”23.1()(Feb.,1977):140-153.
Simon,Jean.“French Studies in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Civilization.”6.2(May,1934):176-190.
Sloan,Irving J.,ed.& comp. 1621—1970.New York:Oceana Publications Inc.,1971.
Wang,Lan-ming.“Thomas Wolfe Studies in China.”(2010):138-141.
Yin,Xiao-huang.“Progress and Problems:American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 during the Post-Mao Era.”In .Ed.Huck Gutman.Amherst: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1991.49-64.
——.“in China.”39.4(Winter,1987):551-562.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