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少雄:《福建省县域科技竞争力评价》,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Eliezer Geisler:《科学技术测度体系》,周萍等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3]Klaus Schwab,Xavier Sala-i-Martin,Robert Greenhill.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09-2010,http: //www.weforum.org/pdf/GCR09/GCR20092010fullreport.pdf,pp.3-47.
[4]减春荣:《福建省农业科技竞争力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农业大学,2007年。
[5]尹凡:《我国各省科技竞争力测度及提升策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燕山大学,2009年。
[6]UNDP.Human Development Report:Make New Technologies Work for Human Development.No.6,2001,pp.4-47.
[7]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李明轩、邱如美译,中信出版社2007年版。
[8]《全国科技进步综合评价》课题组:《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及综合评价研究》,《统计研究》1998年第2期。
[9]《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研究组:《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0]《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经济体制改革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开发研究院:《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9)——科技竞争力主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No.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3]樊纲:《论竞争力——关于科技进步与经济效益关系的思考》,《管理世界》1998年第3期。
[14]赵彦云:《中国科技竞争力及其发展战略》,《管理世界》1999年第3期。
[15]尹相勇、彭宏勤:《区域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综合评价研究》,《中国软科学》1999年第8期。
[16]姜万军:《知识生产者是科技竞争力的基础》,《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年第6期。
[17]艾国强、杜祥瑛:《我国科技竞争力研究》,《中国软科学》2000年第7期。
[18]游光荣、狄承锋:《我国地区科技竞争力研究》,《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1期。
[19]施建军、张台秋:《科技统计发展:方向与思考》,《统计研究》2002年第1期。
[20]姚建文:《省际科技竞争力评价体系》,《系统工程》2003年第3期。
[21]胡宝民等:《“九五”期间区域科技竞争力评价与分析——以河北省为例》,《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第8期。
[22]郭新艳、郭耀煌:《基于TOPSIS法的地区科技竞争力的综合评价》,《软科学》2004年第4期。
[23]赵国杰、邢小强:《ANP法评价区域科技实力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5期。
[24]谈毅、仝允桓:《中国科技评价体系的特点、模式及发展》,《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第5期。
[25]姜春林、江诗松:《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省区科技竞争力评价》,《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第3期。
[26]黎雪林、孙东川:《我国区域科技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第2期。
[27]赵顺娣、孔玉生:《区域科技竞争力评价》,《统计与决策》2007年第21期。
[28]徐晓林、黄艳中:《中国省域软科学研究机构竞争力评价与发展趋势研究》,《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6期。
[29]陈红兵、陈光曙:《关于“技术是什么”的对话》,《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4期。
[30]袁望冬:《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1]Stoneman P.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p.8.
[32]Rothwelland R.Technology,London: Longman Group Limited,1985,p.47.
[33]罗伟:《技术创新与政府政策》,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4]尚勇:《当今世界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产业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35]夏征农:《大辞海·哲学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36]陈伟、罗来明:《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4期。
[37]何诣寒:《区域技术创新扩散效果研究——以四川省大中型工业企业为例》,硕士学位论文,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38]吴贵生、魏守华、徐建国:《区域科技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9]纪玉山、张忠宇:《科技创新体系的动力机制设计》,《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2期。
[40]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萧琛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41]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2]曾刚等:《科技中介与技术扩散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3]徐建国、吴贵生:《区域科技概念及其构成因素》,《中国科技论坛》2004年第6期。
[44]吴贵生等:《区域科技浅论》,《科学学研究》2004年第6期。
[45]《我国区域科技发展研究》课题组:《我国区域科技发展研究》,内部资料,2000年。
[46]杨建仁、吴华风:《论创新型城市建设》,《科技经济市场》2017年第1期。
[47]赵彦云:《中国科技竞争力及其发展战略》,《管理世界》1999年第3期。
[48]张欣、宋化民:《我国东西部科技竞争力的比较研究》,《软科学》2001年第2期。
[49]李正风、曾国屏:《我国科技国际竞争力的一个结构性缺陷》,《中国科技论坛》2002年第3期。
[50]刘燕华:《打造“两大平台”全面提升科技竞争力》,《中国科技产业》2003年第9期。
[51]徐峰:《浅论城市科技竞争力》,《科技管理研究》2004年第5期。
[52]彭晓玲、梅姝娥:《江苏省主要城市科技竞争力聚类分析研究》,《科技与经济》2007年第2期。
[53]楼文高、杨雪梅、张卫:《我国区域科技竞争力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方法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8期。
[54]陈光潮、张辉、韩建安:《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区域科技竞争力比较》,《暨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55]王焕祥、孙斐:《区域创新系统的动力机制分析》,《中国科技论坛》2009年第1期。
[56]Almeida,P.and Kogut,B.,“Localization of Knowledge and the Mobility of Engineers in Regional Networks”,Management Science,No.45,1999,pp.905-916.
[57]Zucker,L.G.,Darby,M.R.and Brewer,M.B.,“Intellectual Human Capital and the Birth of U.S.Biotechnology Enterpris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No.88,1998,pp.290-306.
[58]赵勇、白永秀:《知识溢出:一个文献综述》,《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
[59]马克思:《资本论》,郭大力、王亚南译,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60]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何畏等译校,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61]Charles W.Cobb and Paul H.Douglas,A Theory of Produc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No.18,1928,pp.61-94.
[62]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革》,励以平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63]J Tinbergen,Zur Theorie der Langfristigen Wirtschaftsentwicklung,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No.55,1942,pp.511-549.
[64]罗伯特·M.索洛等:《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史清琪等选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65]Solow,Robert M.,“Technical Change And Production Function”,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No.5,1957,pp.71-102.
[66]Edward.F.Denison,Accounting for United States Economic Growth:1929-1969,Washington: The Brooking Institution,1974.
[67]Edward.F.Denison,William K.Chung,How Japany's Economy Grew so Fast?,Washington: The Brooking Institution,1976.
[68]Edward.F.Denison,Accounting for Slower Economic Growth,Washington: The Brooking Institution,1979.
[69]谭德庆:《对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率的 C-D 生产函数的改进》,《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2期。
[70]王柏轩:《生产函数法》,http: //course.cug.edu.cn/cug/tech economics/12-1.htm.
[71]P.M.Romer,“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No.2,1990,pp.3-42.
[72]P.M.Romer,“Increase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No.94,1986,p.5.
[73]P.M.Romer,“Increase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No.94,1986,pp.1002-1037.
[74]P.M.Romer,“Growth Based on Increasing Due to Specializa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72,No.2,1987,pp.56-62.
[75]P.M.Romer,“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8,No.5,1990,pp.71-102.
[76]P.M.Romer,“The Origins of Endogenous Growth”,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No.8,1994,pp.3-22.
[77]Lucas,Robert E.,Jr,“On the Mechanics of Econ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No.22,1988,pp.3-42.
[78]Lucas,Robert E.,Jr,“Why Doesn't Capital Flow from Rich to Poor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80,No.2,1990,pp.92-96.
[79]孟祥云:《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互动影响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4年。
[80]C.M.维什涅夫:《经济参数》,科学出版社1968年版。
[81]И.Γ.库拉克夫:《科学和社会生产的效果》,《哲学问题》1966年第6期。
[82]B.A.特拉佩兹尼科夫:《科学技术进步和科学效果》,《经济问题》1973年第2期。
[83]C.И.戈洛索夫斯基、B.M.格里切里:《科技进步对社会生产效益影响的测定》,段凤岐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84]李金平、戴丽娜:《关于生产函数和科技进步》,《河南科学》2002年第4期。
[85]王良健、彭江平:《湖南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与分析》,《财经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6期。
[86]王小鲁、樊纲:《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87]吴强:《简评科技进步贡献率的两种主要算法在我国的应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年第3期。
[88]唐鑫:《科技进步对世界经济的决定作用》,《瞭望》2002年第3期。
[89]吴小玲、王锦功:《科技进步作用的测算方法与实证分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2期。
[90]张志恿:《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效用》,《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91]杨建仁、吴华风、贾相如:《南昌市经济——科技系统协调发展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17年第5期。
[92]冯英浚、李成红:《科技进步贡献率概念及测算方法的剖析与重建》,《中国软科学》1996年第9期。
[93]周方:《“科技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贡献测算的方法》,《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7年第1期。
[94]姜照华:《科技进步与中国区域不均衡增长》,http: //old.ccer.edu.cn/workingpaper/paper/c1999020.doc。
[95]姜照华:《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CSH理论》,《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年第3期。
[96]赵勇民:《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之因果关系》,《山西交通科技》,2000年第4期。
[97]温孝卿:《论推动科技进步与促进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98]袁康、丁又双、胡承统:《中国的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广东商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99]孟祥云:《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互动影响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4年。
[100]孙凯:《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北大学,2006年。
[101]彭定安:《发展与前瞻:科技与社会之关系》,《世纪评论》1998年第2期。
[102]邢顺福:《科技社会化与社会科技化》,《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9年第1期。
[103]马来平:《“科技与社会”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104]叶帆:《试析科技与社会互动的现实表现及启示》,《科学·经济·社会》2004年第2期。
[105]周家荣、廉勇杰:《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科技与社会关系的重大调整》,《科学管理研究》2007年第5期。
[106]贺增平等:《广西经济—教育—科技系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视角》,《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107]花玉文:《区域科技竞争力评价研究——以四川省为例》,硕士学位论文,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108]施丹:《基于因子分析的境内上市银行综合财务分析与评价》,硕士学位论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9]王苏斌等:《SPSS统计分析》,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110]贾相如:《中部省会城市科技竞争力与经济综合实力相关性分析》,硕士学位论文,南昌大学,2010年。
[111]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112]张晓峒:《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使用指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3]李长凤:《经济计量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14]袁卫等:《统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115]贾俊平、金勇进:《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6]杨建仁、刘卫东、贾相如:《基于系统视角的区域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第16期。
[117]邓聚龙:《灰色系统理论教程》,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18]孙东川、杨立洪、钟拥军:《管理的数量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9]杨建仁、刘卫东:《中部六省工业化水平的实证研究——基于灰色关联的综合评价》,《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第1期。
[120]YANG Jian-ren,LIU Wei-dong,Jia Xiang-ru,“A Study on General Evaluation Model of Reg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veness”,in“The 4th Conference on Systems Science”,Management Science& System Dynamics,No.12,2010,pp.299-304.
[121]左和平:《基于全球价值链的陶瓷产业集群升级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昌大学,2010年。
[122]贾仁安、丁荣华:《系统动力学——反馈动态性复杂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23]林登平等:《福建省高层次人才集聚与管理机制的创新——以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为视角》,硕士学位论文,福州大学,2010年。
[124]轩琳娜:《河南省科技竞争力综合评价》,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2006年。
[125]民建上海市委:《关于提高科技研发资金使用效率的建议》,http: //www.cndca.org.cn/performDuties/participation/suggestion/200807/t20080713 7157.html。
[126]杨冬梅:《创新型城市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6年。
[127]彭洁、涂勇:《基于系统论的科技基础设施概念模型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第9期。
[128]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29]王飞:《关于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考》,《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130]杨建仁、贾相如:《基于过程模式的科技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质量探索》2016年第9期。
[131]叶雅阁、刘涌康:《决策科学手册》,科技翻译出版社1989年版。
[132]陈爱祖、刘满洲:《提高科技成果质量才能加速转化过程》,《经济论坛》2000年第10期。
[133]李凤玲:《工业废水污染治理的经济学分析》,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8年。
[134]张贵星:《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对策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11期。
[135]杨建仁、刘卫东:《基于VBM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构建》,《财会月刊》2009年11月中旬刊。
[136]杨建仁、刘卫东:《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和层次分析法的新型工业化水平综合评价——以中部六省为例》,《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1年第1期。
[137]罗序斌、周绍森、杨建仁:《中部地区实现新跨越的困境与出路——基于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晋阳学刊》2009年第5期。
[138]贾相如、刘卫东、杨建仁:《基于环境为核心的城市竞争力分析》,《管理观察》2010年10月下旬刊。
[139]杨建仁、左和平、罗序斌:《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评价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第10期。
[140]左和平、杨建仁:《基于面板数据的中国陶瓷产业集群绩效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9期。
[141]左和平、杨建仁:《论产业集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陶瓷产业集群为例》,《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142]左聪颖、杨建仁:《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演变与思考》,《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