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ain contents of "National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Achievement Library: A Study of the Dunhuang Grottoes during the Tubo Rule" include: the "reconstruction" of people's beliefs by the Tubo War and national rule, the development and influence of Buddhism and monastic economy, the influence of Dunhuang secular Buddhism, the influence of Khotan factors, the descendants and influences of Tubo and the Han art of the Central Plains, and the support of Tubo rulers for Dunhuang Buddhism.(AI翻译)
沙武田:(著)
沙武田 1973年生,甘肃会宁人,历史学博士后,敦煌研究院文献所副所长,研究员,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兼职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敦煌学、佛教石窟考古与艺术研究,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人社部“回国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项目、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等各类课题10余项,在《文物》、《考古学报》、《中国史研究》、《中国藏学》、《敦煌研究》等30余种刊物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出版《敦煌画稿研究》(第二批《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敦煌石窟艺术概论》(合著)、《藏经洞史话》、《敦煌文明再现》(合著)、《敦煌壁画故事与历史传说》等专著多部。曾获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甘肃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甘肃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甘肃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等多种荣誉奖项。
《大正新修大藏经》,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本。
慈怡主编:《佛光大辞典》,佛光山出版社1989年版;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本。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校点本1975年版。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中华书局校点本1975年版。
(清)曹寅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校点本。
(宋)李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
(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60年版。
(唐)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版。
(唐)玄奘著,季羡林校注:《大唐西域记》,中华书局1995年版。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法]M.Lalou,-,I-III,Paris,1939,1950,1961.
[英]L.de la Valle Poussin,-,Oxford,1962.
[日]东洋文库吐蕃语研究委员会编:《斯坦因搜集藏语文献解题目录》1—12册,东京,1977—1988年版。
王尧编:《法藏敦煌藏文文献解题目录》,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敦煌古文献编辑委员会、英国国家图书馆、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合编:《英藏敦煌文献(汉文佛经以外部分)》第1—14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1995年版。
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合编:《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1—2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003年版。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俄罗斯科学出版社东方文学部、上海古籍出版社合编:《俄藏敦煌文献》第1—1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001年版。
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第1—140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1986年版。
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1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
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2—5辑,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版。
郝春文:《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1卷,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郝春文:《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2—7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010年版。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献缩微胶卷。
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献缩微胶卷。
[英]韦陀(Roderick Whitfield)主编:《西域美术·英国博物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三卷(The Arts of Central Asia),日本讲谈社1982—1984年版。
[法]吉埃(Jacques Gies)编,秋山光和译:《西域美术·吉美博物馆伯希和收集品》(Les Arts de l’Asie Centrate)二卷,日本讲谈社1994—1995年版。
敦煌文物研究所编:《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全五册),日本平凡社、文物出版社1982—1984年版。
敦煌研究院编:《中国石窟·安西榆林窟》,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
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石窟艺术》(全22册),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
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石窟全集》(全26册),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
石璋如:《莫高窟形》,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6年版。
季羡林主编:《敦煌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版。
《俄藏敦煌艺术品》全六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斯坦因:《西域考古图记》,中国社科学科院考古研究所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敦煌研究院编,施萍婷主撰稿,邰惠莉协助:《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中华书局2000年版。
马德主编:《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叙录》,甘肃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
[美]Langdon Warner:-:-,Harword University press,1938.
[英]Aurel Stein:-,K.C.I.E.By arrangment wit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London,First Edition:Oxford 1921.Reprint:Delhi,1980.
[英]Steven M.Kossak,and Jane Casry Singer,——,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1990.
[美]Eriwn Panofsk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5.
[美]Ning Qiang:,,:.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4.
[英]Karmay,Herther,-,Aris and Phillips Ltd.Warminster,England,1975.
[法]海瑟·噶尔美:《早期汉藏艺术》,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法]戴密威:《吐蕃僧诤记》,耿升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日]前田正明:《河西历史地理学研究》,陈俊谋译,中国藏学出版社1993年版。
[日]田中公明:《敦煌 密教と美术》,东京,法藏馆2000年版。
[日]松本荣一:《敦煌画の研究》,东方文化学院东京研究所刊,日本法藏馆1937年版。
[日]松本荣一:《敦煌画の研究·图像篇》,东方文化学院东京研究所刊,日本法藏馆1937年版。
[日]金冈照光、池田温、福井文雅等主编:《讲座敦煌》,大东出版社1980—1992年版。
[日]上山大峻:《敦煌佛教の研究》,京都法藏馆1990年版。
[日]宫治昭:《涅槃、弥勒の图像学》,东京吉川弘文馆1992年版。
[日]池田温编:《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报告1990年版。
[日]池田温:《唐研究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日]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报告1979年版。
[日]左和隆研编:《密教美术の原像》,法藏馆1982年版。
[日]立川武藏、赖富本宏编:《ツリ—ズ密教·3·中国密教》,春秋社1999年版。
[日]赖富本宏:《密教佛研究》,法藏馆1990年版。
[日]宮治昭等:《インドから中国への仏教美术の伝播と発展に関する研究》,名古屋大学美术史研究室2001年版。
[日]竺沙雅章:《中国佛教社会史研究》,同朋社1982年版。
[日]高田时雄:《敦煌·民族·语言》,钟翀译,中华书局2005年版。
[法]戴密威:《吐蕃僧诤记》,耿升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德]阿道夫·希尔德勃兰特:《造型艺林中的形式问题》,潘耀昌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常书鸿著,敦煌研究院编:《常书鸿文集》,甘肃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国家文物局教育处编:《佛教石窟考古概要》,文物出版社1993年版。
谢稚柳:《敦煌艺术叙录》,上海出版公司1955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罗寄梅:《安西榆林窟的壁画》(研究计划成果)(The Mural Paintings of the Yu-Lin Cave at Anshi),《中国东亚学术研究计划委员会年报》第3卷,台北中国东亚学术研究计划委员会1964年版。
罗寄梅:《榆林窟壁画研究报告书》,台湾《中国学术年报》单行本1964年版。
王尧编:《吐蕃金石录》,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王尧、陈践:《敦煌吐蕃文献选》,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
王尧、陈践:《敦煌吐蕃文书论文集》,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
史苇湘:《敦煌历史与莫高窟艺术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贺世哲:《敦煌石窟论稿》,甘肃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中华书局1998年版。
姜伯勤:《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文物出版社1994年版。
姜伯勤:《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中华书局1987年版。
姜伯勤:《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姜伯勤、项楚、荣新江:《敦煌邈真赞校录并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4年版。
姜伯勤:《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宿白:《藏传佛教寺院考古》,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
宿白:《中国石窟寺研究》,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
段文杰:《段文杰敦煌艺术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段文杰:《敦煌石窟艺术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萧默:《敦煌建筑研究》,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
赖鹏举:《丝路佛教图像与禅法》,(台北)财团法人圆光佛学研究所,觉风佛教艺术文化基金会2002年版。
赖鹏举:《敦煌石窟造像思想研究》,文物出版社2009年版。
[新加坡]古正美:《从天王传统到佛王传统——中国中世佛教治国意识形态研究》,(台北)商周出版社2003年版。
敦煌文物研究所编:《敦煌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敦煌文物研究所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敦煌文物研究所编:《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内容总录》,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
敦煌文物研究所编:《1983年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敦煌研究院编:《1987年敦煌石窟研究国际讨论会文集》,辽宁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
敦煌研究院编:《1990年敦煌学国际研讨会文集》,辽宁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
敦煌研究院编:《1994年敦煌学国际研讨会文集》,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敦煌研究院编:《2000年敦煌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敦煌研究院编:《2004年石窟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研究文集·敦煌经变篇》,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研究文集·石窟考古篇》,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武威天梯山石窟》,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
敦煌研究院编:《敦煌吐蕃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
敦煌研究院编:《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敦煌研究院编:《安西榆林窟研究论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版。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编,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编,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编,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编,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陕西出版集团,三秦出版社2009年版。
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敦煌研究院编,樊锦诗、荣新江、林世田主编:《敦煌文献、考古、艺术综合研究——纪念向达教授诞辰1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华书局2011年版。
陈国灿:《敦煌学史事新证》,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张广达、荣新江:《于阗史丛考》,上海书店1993年版。
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郑炳林、沙武田:《敦煌石窟艺术概论》,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罗丰:《胡汉之间——“丝绸之路”与西北历史考古》,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马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马德:《敦煌石窟营造史导论》,(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2年版。
马德:《敦煌工匠史料》,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扬之水:《曾有西风半点香——敦煌艺术名物丛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
[美]巫鸿著,郑岩、王睿编:《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陈高华编:《隋唐画家史料》,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吕建福:《中国密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谢继胜:《西夏藏传绘画——黑水城出土西夏唐卡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谢继胜等主编:《汉藏佛教美术研究——第三届西藏考古与艺术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谢继胜主编,谢继胜、熊文彬、罗文华、廖旸等著:《藏传佛教艺术发展史》(上、下),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年版。
杜斗城等著:《河西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于小冬:《藏传佛教绘画史》,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杨铭:《吐蕃统治敦煌研究》,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年版。
黄维忠:《8—9世纪藏文发愿文研究——以敦煌藏文发愿文为中心》,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宫大中:《龙门石窟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杜斗城:《北凉译经论》,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
刘进宝:《敦煌文书与唐史研究》,新文丰出版公司2000年版。
黄征、吴伟编校:《敦煌愿文集》,岳麓书社1995年版。
杨富学、李吉和辑校:《敦煌汉文吐蕃史料辑校》,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霍巍、李永宪主编:《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霍巍:《吐蕃时代考古新发现及其研究》,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美]胡素馨主编:《佛教物质文化:寺院财富与世俗供养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版。
《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即《法国汉学》第十辑),中华书局2005年版。
[俄]普加琴科娃、列穆佩:《中亚古代艺术》,陈继周、李琪译,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版。
王惠民:《敦煌净土图像研究》,载《法藏文库》硕博士学位论文集暨《中国佛教学术论典》81,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版。
施安昌:《火坛与祭祀鸟神——中国古代祆教美术考古手记》,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版。
葛承雍:《唐韵胡音与外来文明》,中华书局2006年版。
青海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青海都兰吐蕃墓》,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许新国:《西陲之地与东西方文明》,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
沙武田:《敦煌画稿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张伯元:《安西榆林窟》,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殷光明:《北凉石塔》,台湾觉风文化艺术基金会1999年版。
殷光明:《敦煌壁画与传统文化——以疑伪经为中心》,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公维章:《涅槃、净土的殿堂——敦煌莫高窟148窟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陈海涛:《吐蕃时期的河西佛教》,《法藏文库·中国佛教学术论典》,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版。
黄春和:《藏传佛教艺术鉴赏》,华文出版社2004年版。
杨清凡:《藏族服饰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张亚莎:《11世纪西藏的佛教艺术——从扎塘寺壁画的研究出发》,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版。
金维诺主编:《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壁画全集33·藏传寺院3》,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编:《西藏佛教寺院壁画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李翎、廖旸主编:《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藏传佛教雕塑全集》第二册,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1年版。
李翎:《佛教与图像论稿》,文物出版社2011年版。
姚崇新:《中古艺术宗教与西域历史论稿》,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陆离:《吐蕃统治河陇西域时期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11年版。
巴中石窟文管所、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巴中石窟》,巴蜀书社2003年版。
广元皇泽寺博物馆、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广元石窟》,巴蜀书社2002年版。
罗宗勇主编:《广元石窟艺术》,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陈海涛:《吐蕃时期的河西佛教》,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4年。
李丽:《中晚唐时期敦煌经变画大增的原因》,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
党措:《吐蕃时期法成在敦煌的密典传译及其影响》,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罗玲:《唐代四川佛教造像中的“菩萨装佛像”研究》,四川大学美术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赵晓星:《吐蕃统治时期的敦煌密教研究》,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谢静:《敦煌石窟中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党燕妮:《晚唐五代宋初敦煌民间信仰研究》,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刘真:《吐蕃占领时期敦煌观音信仰研究》,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王中旭:《阴嘉政窟》,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萧亦亨:《敦煌之思益梵天所问经变研究》,国立台南艺术大学艺术史与艺术评论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史忠平:《莫高窟唐代观音画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美]Matthew T.Kapstein -·-:Beijing,August 10—12,2002.
[美]Matthew T.Kapstein:,,.,Wisdom Publications,Boston,2009.
[法]Michael Henss::,Orientation,Vol 25.No.6,Tune.1994.
[英]Roberto Vitaly:,1990,London.
[瑞士]Amy Heller:---,in P.Kvaerne(ed.),Tibetan Studies,1994.Oslo.
[瑞士]Amy Heller:,Orientations 25/6.1994.
[法]Karmay Heather:——,..,Art du Tibet,Paris,1977:72.
[法]Yoshiro IMAEDA:-(),《日本西藏学会会报》第53号,2007年6月,第88—99页。中译本见张长虹译《敦煌莫高窟和榆林窟的T形题记框》,《藏学学刊》第五辑,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日]藤枝晃:《吐蕃支配时期的敦煌》,《东方学报》第31册,1961年;第35册,1964年。另参见藤枝晃《吐蕃统治时期的敦煌》,刘豫川译,四川藏学研究所等《国外藏学动态》1988年第3期;1991年第5期。
[日]藤枝晃:《敦煌千佛洞的中兴》,《东方学报》第35卷,(京都)1965年。
[日]土肥义和:《敦煌佛教教团大寺之增建》,载《讲座敦煌·3·敦煌的社会》,大东出版社1980年版。
[日]竺沙雅章:《敦煌の僧官制度》,《东方学报》第31册,(京都)1961年。
[日]山口瑞凤:《吐蕃支配时代》,《讲座敦煌·2·敦煌的历史》,大东出版社1980年版。
[日] 长泽和俊:《敦煌の庶民生活》,载《讲座敦煌·3·敦煌の社会》,大东出版社1980年版。
[日]田中公明:《敦煌出土的莲花部八尊曼荼罗研究》,《山光美术馆馆报》1991年第5期。
[日]田中公明:《敦煌密教的美术》,《敦煌出土的寂静四十二尊曼荼罗研究》,《敦煌研究》2002年第5期(刘永增译)。
[日]上山大峻:《大蕃国大德三藏法师法成之研究》(上、下),分别载《东方学报》第38、39卷,1967、1968年。
吴其昱:《大蕃国大德三藏法师法成传考》,《讲座敦煌·敦煌与中国佛教》第七卷,大东出版社1984年版。
[日]下野玲子:《敦煌莫高窟第二一七窟南壁经变的新解释》,《美术史》第157册,2004年。
[日]西岗祖秀:《沙州にぉける写经事业》,《讲座敦煌·6·敦煌胡语文献》。
[日]西岗祖秀:《沙州的写经事业——以藏文(无量寿宗要经)为中心》,《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十二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日]上山大峻:《吐蕃の写经事业と敦煌》,《中国都市の历史的研究》1988年。
[日]高田时雄:《有关吐蕃期敦煌写经事业的藏文资料》,郝春文主编《敦煌文献研究文集》,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日]池田温:《八世纪中叶敦煌的粟特人聚落》,《欧亚文化研究》1965年第1期。
[日]肥田路美:《唐代菩提伽耶金刚座真容像的流布》,载《论丛佛教美术》,吉川弘文馆1986年版。
沙武田:《榆林窟第二五窟の造营年代に关する诸问题》,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研究科奈良美术研究所《奈良美术研究》第九号,2010年。
[英]休·黎吉生:《再论古代吐蕃人的服饰》,《西藏评论》1975年5—6月号。
[法]海瑟·噶尔美:《7—11世纪吐蕃人的服饰》,刊于A.表克唐纳、Y.伊玛迪编《西藏艺术》,巴黎,1977年。
[瑞士]阿米·海勒:《拉萨大昭寺银瓶——吐蕃帝国(7世纪至9世纪)银器及服饰考察》,杨清凡译,载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编《藏学学刊》第3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樊锦诗、赵青兰:《吐蕃占领时期莫高窟洞窟分期研究》,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研究文集·敦煌石窟考古篇》,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樊锦诗、刘玉权:《莫高窟唐前期洞窟分期》,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研究文集·石窟考古篇》,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樊锦诗、梅林:《莫高窟第112窟图像杂考》,《敦煌研究》1996年第4期。
史苇湘:《丝绸之路上的敦煌与莫高窟》,敦煌文物研究所编《敦煌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史苇湘:《吐蕃王朝管辖沙州前后》,《敦煌研究》创刊号,1983年。
史苇湘:《吐蕃王朝管辖沙州前后——敦煌遗书S.1438背〈书仪〉残卷的研究》,《敦煌研究》创刊号。
史苇湘:《〈福田经变〉简论》,《向达先生纪念论文集》,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史苇湘:《论敦煌佛教艺术的世俗性——兼论金刚经变在莫高窟的出现现消失》,《敦煌研究》总第5期,1985年。
史苇湘:《关于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
史苇湘:《再论产生敦煌佛教艺术审美的社会因素》,《敦煌历史与莫高窟艺术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史苇湘:《刘萨诃与敦煌莫高窟》,《文物》1983年第6期。
阎文儒:《中晚唐的石窟艺术》,《敦煌研究》总第3期,1983年。
贺世哲:《从供养人画像题记看莫高窟部分洞窟的营建年代》,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
贺世哲:《敦煌莫高窟的〈涅槃经变〉》,《敦煌研究》1986年第1期。
贺世哲:《敦煌壁画中的法华经变》,《敦煌研究文集·敦煌经变篇》,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贺世哲:《敦煌壁画中的维摩诘经变》,《敦煌研究文集·敦煌经变篇》,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李其琼:《隋代的莫高窟艺术》,《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二),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金维诺:《敦煌窟龛名数考》,《文物》1959年第5期。
金维诺:《敦煌窟龛名数补考》,《1987年敦煌石窟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石窟考古编》,辽宁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
金维诺:《吐蕃佛教图像与敦煌的藏传绘画遗存》,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主办《艺术史研究》第2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马世长:《中国佛教石窟的类型和形制特征》,《敦煌石窟》2006年第6期。
马世长:《莫高窟323窟佛教感应故事画》,《敦煌研究》试刊第1期,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段文杰:《唐代前期的莫高窟艺术》,《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三),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段文杰:《唐代后期的莫高窟艺术》,《段文杰敦煌艺术论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段文杰:《唐代晚期的莫高窟艺术》,《段文杰敦煌艺术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段文杰:《形象的历史——谈敦煌壁画的历史价值》,《段文杰敦煌艺术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段文杰:《唐代前期的莫高窟艺术》,《段文杰敦煌艺术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李正宇:《敦煌地区古代祠庙寺观简志》,《敦煌学辑刊》1988年第1、2期。
李正宇:《唐宋时期敦煌佛教》,郑炳林主编《敦煌佛教艺术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李正宇:《晚唐至北宋敦煌僧尼普听饮酒》,《敦煌研究》2005年第3期。
施萍婷:《金光明经变研究》,《1987年敦煌石窟研究国际讨论会文集·石窟考古编》,辽宁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
施萍亭、贺世哲:《敦煌壁画中的法华经变初探》,《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三),文物出版社、日本平凡社1987年版。
施萍婷:《敦煌经变画略论》,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研究文集·敦煌经变篇》,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李永宁、蔡伟堂:《敦煌壁画中的弥勒经变》,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研究文集·敦煌石窟经变篇》,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李永宁:《报恩经和莫高窟壁画中的报恩经变相》,《敦煌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王尧:《藏族翻译家管·法成对民族文化交流的贡献》,《文物》1980年第7期。
王尧、陈践:《敦煌藏文写本PT1083、1085号研究》,《历史研究》1984年第5期。
王尧、陈践:《〈于阗教法史〉——敦煌古藏文写卷PT960译释》,《西北史地》1982年第3期。
黄文焕:《河西吐蕃文书简述》,《文物》1978年第2期。
黄文焕:《河西吐蕃经卷目录跋》,《世界宗教研究》1981年第2期。
黄文焕:《河西吐蕃卷式写经目录并后记》,《世界宗教研究》1981年第1期。
黄颢:《敦煌吐蕃佛教的特点》,《藏族史论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安家瑶:《唐永泰元年(765年)—大历元年(766年)河西巡抚使判集(伯二九四二)研究》,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编《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
汤惠生:《青海玉树地区唐代摩崖考述》,《中国藏学》1998年第1期。
关友惠:《莫高窟隋代图案初探》,《敦煌研究》创刊号,1983年。
关友惠:《敦煌宋西夏石窟壁画装饰风格及其相关的问题》,敦煌研究院编《2004年石窟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姜伯勤:《唐敦煌“书仪”写本中所见的沙州玉关驿户起义》,《中华文史论丛》1981年第一辑。
陈国灿:《唐朝吐蕃陷落沙州城的时间问题》,《敦煌学辑刊》1985年第1期。
邓文宽:《三篇敦煌邈真赞研究——兼论吐蕃统治末期的敦煌僧官》,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出土文献研究》第四辑,中华书局1998年版。
薄小莹:《敦煌莫高窟六世纪末至九世纪中叶的装饰图案》,载《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5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江琳:《莫高窟吐蕃、张氏归义军时期洞窟壁画的分期研究》,《美术史论》1993年第2期。
颜娟英:《武则天与唐长安七宝台石雕佛像》,《艺术学》,台北艺术家出版社1987年版。
赖鹏举:《中唐榆林窟25窟密法“毗卢遮那”与佛顶尊胜系造像的形成》,《中国藏学》2007年第4期。
赖鹏举:《唐代莫高窟的多重“华严”结构与“中心佛坛”的形成》,《圆光佛学学报》2002年第7期。
赖鹏举:《盛唐以后莫高窟引入中印密教及唯识系经变思想关系研究》,《敦煌学辑刊》2007年第1期。
赖鹏举:《唐代敦煌以华严思想为中心的北传密法尊像开展》,敦煌研究院编《2004年石窟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赖鹏举:《唐代莫高窟的多重“华严”结构与“中心坛场”的形成》,《圆光佛学学报》2004年第7期。
赖鹏举:《北传密法形成的一个环节——唐代龙门擂鼓台三洞“卢舍那佛”与“十一面观音”的结合》,李振刚主编《2004年龙门石窟国际学术研讨论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郭祐孟:《敦煌隋代法华主题洞窟新探》,《兰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郭祐孟:《晚唐观音法门的开展——以敦煌莫高窟161窟为中心》,《圆光佛学学报》2003年第8期,圆光佛学研究所。
郭祐孟:《盛唐佛教造像所蕴涵的法华思想——以敦煌莫高窟第45窟为中心的探讨》,《圆光佛学学报》2004年第9期。
郭祐孟:《敦煌密教石窟体用观初探——以莫高窟14窟为例看法华密教的开展》,《圆光佛学学报》2006年第10期。
郭祐孟:《敦煌石窟“卢舍那并八大菩萨曼荼罗”初探》,《敦煌学辑刊》2007年第1期。
郭祐孟:《唐代龙门石窟观音造像的转型——由显教观音到密教观音》,龙门石窟研究院编《2004龙门石窟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赖文英:《唐代安西榆林25窟之卢舍那佛》,《圆光佛学学报》1999年第4期。
赖文英:《中唐敦煌石窟造像的涅槃思想》,《敦煌学辑刊》2007年第1期。
马德:《沙州陷蕃年代再探》,《敦煌研究》1985年第3期。
马德:《莫高窟崖面使用刍议》,《敦煌学辑刊》1990年第1期。
马德:《十世纪中期的莫高窟崖面概观》,《1987年敦煌石窟研究国际讨论会文集·石窟考古编》,辽宁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
马德:《敦煌阴氏与莫高窟阴家窟》,《敦煌学辑刊》1997年第1期。
马德:《都僧统之家窟及其营建》,《敦煌研究》1998年第4期。
马德:《敦煌莫高窟“报恩吉祥窟”考》,《敦煌研究》1999年第4期。
杜斗成、陈海涛:《试论法成在吐蕃时期河西汉藏融合中的作用》,《中国佛学》1999年第2卷第1期。
李玉珉:《敦煌四二八窟新图像源流考》,《故宫学术季刊》1993年第10卷第4期。
李玉珉:《法界人中像》,《故宫文物月刊》1993年第1期,总第11卷。
李玉珉:《敦煌药师经变》,《故宫文物月刊》1989年第8期。
李玉珉:《敦煌初唐的弥勒经变》,敦煌研究院编《2000年敦煌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石窟考古编》,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罗世平:《广元千佛崖菩提瑞像考》,台北《故宫学术季刊》第9卷第2期。
罗世平:《巴中石窟三题》,《文物》1996年第3期。
罗世平:《四川唐代佛教造像与长安样式》,《文物》2000年第4期。
罗世平:《身份认同——吐蕃装人物进入洞窟的条件、策略与时间》,《美术研究》2011年第4期。
霍巍:《敦煌莫高窟第465窟建窟史迹再探》,《中国藏学》2009年第3期。
霍巍:《早期密教图像在敦煌传播及其来源的新探索》,《敦煌研究》2006年第2期。
霍巍:《青藏高原东麓吐蕃时期佛教摩崖造像的发现与研究》,《考古学报》2011年第3期。
常青:《试论龙门初唐密教雕刻》,《考古学报》2001年第3期。
李巳生:《一佛五十菩萨和菩萨装佛》,《敦煌研究》1991年第2期。
赵立春:《响堂山北齐塔形窟述论》,《敦煌研究》1993年第2期。
张亚莎:《印度·卫藏·敦煌的波罗——中亚艺术风格论》,《敦煌研究》2002年第3期。
张亚莎:《扎塘寺壁画与敦煌艺术》,《中国藏学》2001年第4期。
初世宾:《石窟外貌与石窟研究之关系——以麦积山石窟为例谈石窟寺艺术断代的一种辅助方法》,《西北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4期。
罗华庆:《敦煌壁画中的东方药师净土变》,《敦煌研究》1989年第2期。
王惠民:《关于“天请问经”和天请问经变的几个问题》,《敦煌研究》1994年第4期。
王惠民:《独煞神与独煞神堂考》,《敦煌研究》1995年第1期。
王惠民:《敦煌321窟、74窟十轮经变考释》,《艺术史研究》第6辑,2004年。
王惠民:《敦煌莫高窟若干经变画辩识》,《敦煌研究》2010年第2期。
孙修身:《敦煌石窟〈腊八燃灯分配窟龛名数〉写作时代考》,《丝路访古》,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孙修身:《敦煌佛教艺术和古代于阗》,《新疆社会科学》1986年第1期。
孙修身、党寿山:《〈凉州御山石佛瑞像因缘记〉考释》,《敦煌研究》创刊号,1983年。
梁尉英:《敦煌石窟贤劫千佛变相》,《1994年敦煌学国际研讨会文集·石窟考古卷》,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梁尉英:《略论敦煌晚唐艺术的世俗化》,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石窟艺术·莫高窟第9、12窟》,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美]巫鸿:《什么是变相》,《艺术史研究》2,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郑炳林:《唐五代敦煌的粟特人与佛教》,《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地区的吐蕃居民初探》,《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郑炳林:《吐蕃统治下的敦煌粟特人》,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陆庆夫:《唐宋间敦煌粟特人之汉化》,《历史研究》1996年第6期。
张广达、荣新江:《敦煌瑞像记、瑞像图及其反映的于阗》,《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3),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张广达、荣新江:《敦煌瑞像记、瑞像图及其反映的于阗》,《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3),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张广达、荣新江:《关于敦煌出土于阗文献的年代及其相关问题》,《于阗史丛考》,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年版。
荣新江:《敦煌写本〈敕河西节度兵部尚书张公德政之碑〉校考》,《周一良先生八十生日纪念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荣新江:《略谈于阗对敦煌石窟的贡献》,敦煌研究院编《2000年敦煌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历史文化卷上》,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荣新江:《归义军及其与周边民族的关系初探》,《敦煌学辑刊》1986年第2期。
敦煌文物研究所:《莫高窟第220窟新发现复壁壁画》,《文物》1978年第12期。
敦煌文物研究所:《安西榆林窟勘察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10期。
彭金章:《莫高窟第14窟十一面观音经变》,《敦煌研究》1994年第2期。
彭金章:《敦煌石窟十一面观音经变研究》,《段文杰敦煌研究五十年纪念文集》,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版。
彭金章:《千眼照见,千手护持——敦煌密教经变研究之三》,《敦煌研究》1996年第1期。
彭金章:《敦煌石窟不空绢索观音经变研究》,《敦煌研究》1999年第1期。
殷光明:《敦煌卢舍那法界图像研究之一》,《敦煌研究》2001年第4期。
殷光明:《从〈祇园精舍图〉到〈劳度叉斗圣变〉的主题转变与佛道之争》,《敦煌研究》2001年第2期。
殷光明:《莫高窟第31窟金刚经变与华严禅》,敦煌研究院编《2004年石窟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张先堂:《唐宋时期敦煌天王堂寺、天王堂考》,《“二十一世纪敦煌文献研究回顾与展望”研讨会论文集》,中华自然文化学会、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财团法人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文教基金会1999年版。
张先堂:《敦煌莫高窟“报恩吉祥窟”三考》,《敦煌研究》2008年第5期。
邵文实:《沙州节儿考及其引导出来的几个问题——八至九世纪吐蕃对瓜沙地区的汉人的统治》,《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5期。
邵文实:《尚乞心儿事迹考》,《敦煌学辑刊》1993年第2期。
刘永增:《莫高窟第158窟的纳骨器与粟特人的丧葬习俗》,《敦煌研究》2004年第2期。
谢继胜:《涉及吐蕃美术的唐宋画论》,《文艺研究》2006年第6期。
谢继胜、黄维忠:《榆林窟第25窟壁画藏文题记释读》《文物》2007年第4期。
谢继胜:《榆林窟15窟天王像与吐蕃天王图像演变分析》,《装饰》2008年第6期。
谢继胜:《川青藏交界地区藏传摩崖石刻造像与题记分析——兼论吐蕃时期大日如来与八大菩萨造像渊源》,《中国藏学》2009年第1期。
黄维忠:《敦煌藏文发愿文研究综述》,《敦煌学辑刊》2007年第1期。
黄维忠:《德噶玉采会盟寺(de ga g.yu tshal gtsigs kyi gtsug lag khang)考——再论该寺非榆林窟》,《敦煌研究》2009年第3期。刘永增:《敦煌石窟八大菩萨曼荼罗图像解说》上、下,《敦煌研究》2009年第4、5期。
雷玉华、王剑平:《四川菩提瑞像研究》,李振刚主编《2004年龙门石窟国际学术研讨论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姚崇新:《观音与地藏——唐代佛教造像中的一种特殊组合》,《艺术史研究》第一卷,中华书局2001年版。
沙武田:《SP.83、P.3998〈金光明最胜王经变稿〉初探》,《敦煌研究》1998年第4期。
沙武田:《莫高窟盛唐未完工中唐补绘洞窟之初探》,《敦煌研究》2002年第3期。
沙武田:《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供养人画像考察》,《中国藏学》2003年第2期。
沙武田:《关于莫高窟窟檐与窟前殿堂建筑的时代问题》,《考古与文物》2003年1期。
沙武田:《莫高窟454窟窟主的一点补充意见》,《敦煌研究》2003年第3期。
沙武田:《敦煌石窟于阗国王“天子窟”考》,《西域研究》2004年第2期。
沙武田:《莫高窟“天王堂”质疑》,《敦煌研究》2004年第2期。
沙武田:《莫高窟第231窟阴伯伦夫妇供养像解析》,《敦煌研究》2006年第2期。
沙武田:《金光明最胜王经变在敦煌吐蕃期洞窟首次出现原因试析》,《兰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沙武田:《敦煌藏经洞封闭原因再探》,《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3期。
沙武田:《敦煌石窟历史的重构——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诸现象之省思》,《圆光佛学学报》第11期。
沙武田:《敦煌莫高窟“报恩吉祥窟”再考》,《敦煌研究》2008年第2期。
沙武田:《榆林窟第25窟八大菩萨曼荼罗图像补遗》,《敦煌研究》2009年第5期。
沙武田:《莫高窟吐蕃期洞窟第359窟供养人图像研究——兼谈粟特九姓胡人对吐蕃统治的态度》,《敦煌研究》2010年第5期。
沙武田:《榆林窟第25窟T形榜题再探》,《敦煌研究》2011年第5期。
沙武田:《莫高窟第359窟供养人画像再研究——兼谈粟特九姓胡人对吐蕃统治的态度》,《中国美术研究所年度报告2010》,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版。
沙武田:《敦煌的粟特胡人画像——莫高窟第359窟主室东壁门上新释读一身石姓男供养像札记》,樊锦诗、荣新江、林世田主编《敦煌文献、考古、艺术综合研究——纪念向达教授诞辰1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华书局2011年版。
沙武田、赵蓉:《吐蕃人与敦煌石窟营建——以莫高窟第93窟为中心》,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藏学学刊》第七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于向东:《莫高窟第45窟佛龛的设计意匠》,《敦煌研究》2006年第1期。
李翎:《大黑天图像样式考》,《敦煌学辑刊》2007年第1期。
金滢坤:《敦煌陷蕃年代研究综述》,《丝绸之路》1997年第1期。
金滢坤:《吐蕃沙州都督考》,《敦煌研究》1999年第3期。王尧、陈践:《吐蕃职官考信录》,《中国藏学》1989年第1期
赵青兰:《莫高窟吐蕃时期洞窟龛内屏风画研究》,《敦煌研究》1994年第3期。
陆离:《大虫皮考——兼论吐蕃、南诏虎崇拜及影响》,《敦煌研究》2004年第1期。
陆离:《敦煌、新疆等地吐蕃时期石窟中着虎皮衣饰神祇、武士图像及雕塑研究》,《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3期。
陆离:《吐蕃敦煌乞利本考》,《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第4期。
陆离:《敦煌写本S1438背书仪残卷与吐蕃占领沙州的几个问题》,《中国史研究》2010年第1期。
陆离:《关于榆林窟第25窟壁画藏文题记释读的两个问题》,《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张元林:《“观音救难”的形象图示——莫高窟第359窟西壁龛内屏风画内容新识》,《敦煌研究》2010年第5期。
赵蓉:《莫高窟第93窟龛内屏风画内容新释》,《敦煌研究》2012年第1期。
[日]西林孝浩:《第217窟小考》,朝日新闻社《朝日敦煌研究员派遣制度纪念志》,2008年。
陈双印:《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洞窟修建经济原因初探》,《世界宗教研究》2009年第4期。
赵晓星:《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落蕃官初探》,《中国藏学》2003年第2期。
赵晓星:《吐蕃统治时期传入敦煌的中土图像——以五台山图为中心》,《文艺研究》2010年第5期。
赵晓星:《莫高窟第361窟待定名图像之考证——莫高窟第361窟研究之一》,敦煌研究院编《敦煌吐蕃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甘肃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赵晓星:《莫高窟第361窟的中唐供养人——莫高窟第361窟研究之三》,《艺术设计研究》2010年第3期。
赵晓星:《莫高窟第361窟普贤显现与圣迹图——莫高窟第361窟研究之五》,敦煌研究院编《庆贺饶宗颐先生95华诞敦煌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8月,莫高窟。
陈粟裕:《榆林25窟一佛八菩萨图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年第3期。
巴桑旺堆:《关于古藏文写本的研究方法的再探索》,《中国藏学》2009年第3期。
张延清:《简析敦煌古藏文经卷的抄写年代》,《敦煌研究》2007年第2期。
张延清:《翻译家校阅大师法成及其校经目录》,《敦煌学辑刊》2008年第3期。
勘措吉:《莫高窟第465窟藏文题记再释读》,《敦煌学辑刊》2011年第4期。
主要有《敦煌研究》、《敦煌学辑刊》、《敦煌吐鲁番研究》、《文物》、《考古》、《考古学报》、《佛教艺术》[日]、《京都学报》[日]、《东方学报》[日]、《中国藏学》、《西域研究》、《艺术史研究》、《藏学学刊》、《西藏研究》、《国外藏学研究动态》、《西北民族研究》、《民族研究》、《世界宗教研究》、《圆光佛学学报》、《故宫博物院院刊》等。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