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book creatively expounds the concept of "mythology" to refer to the appropri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mythology since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due to the widespread influence of modern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electronic media technologies. Using this new conceptual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this book meticulously and deeply examines the reprod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mythology in the field of heritage tourism and electronic media, analyzes the textual characteristics and essential attributes of mythology, and expound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roduction of mythology and contemporary social culture. Through the heritage tourism cases of the Han, Hani and Miao ethnic groups, as well as the examination of the Internet, film and television, and video games, this book vividly demonstrates this central idea: mythology is the second life of mythology, both distinct and interrelated, showing a cyclical and endless relationship. This book broadens the field of study of mythology and helps scholars and ordinary readers to gain insight into the vitality of mythology in a more complete context.(AI翻译)
杨利慧:(著)
杨利慧,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神话学、民间文艺学、民俗学等。出版中英文学术专著8部、译著和编著5部,发表中英日文学术论文、译文和札记百余篇。
祝鹏程:(著)
祝鹏程,2013年于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
包媛媛:(著)
包媛媛,2015年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城市学院讲师。
肖潇:(著)
肖潇,2013年于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陈汝静:(著)
陈汝静,2014年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杨泽经:(著)
杨泽经,2016年于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德]赫尔曼·鲍辛格:《技术世界中的民间文化》,户晓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德]马丁·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编,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2006年版。
[德]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发生和心理发生的研究》,王佩莉、袁志英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法]罗兰·巴特:《神话修辞术/批评与真实》,屠友祥、温晋仪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蒋梓骅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荷]约翰·赫伊津哈:《游戏的人——文化中游戏成分的研究》,何道宽译,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谷登堡星汉璀璨:印刷文明的诞生》,杨晨光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机器新娘:工业人的民俗》,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罗]米尔恰·伊利亚德:《神圣与世俗》,王建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美]阿尔伯特·贝茨·洛德:《故事的歌手》,尹虎彬译、姜德顺校,中华书局2004年版。
[美]阿兰·邓迪斯:《西方神话学读本》,朝戈金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增订本),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美]戴维·利明、埃德温·贝尔德:《神话学》,李培茱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美]丹尼尔·米勒、希瑟·霍斯特主编:《数码人类学》,王心远译,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美]迪恩·麦肯奈尔:《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张晓萍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汉娜·阿伦特编:《启迪:本雅明文选》(修订译本),张旭东、王斑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
[美]柯克·约翰逊:《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展明辉、张金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克莱德·M.伍兹:《文化变迁》,何瑞福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美]理查德·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杨利慧、安德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理查德·沃林:《瓦尔特·本雅明救赎美学》,吴勇立、张亮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美]罗伯特·西格尔:《神话理论》,刘象愚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版。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美]Nelson Graburn:《人类学与旅游时代》,赵红梅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美]塞·诺·克雷默:《世界古代神话》,魏庆征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美]瓦伦·L.史密斯:《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研究》,张晓萍、何昌邑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黄剑波、柳博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瓦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韦思谛编:《中国大众宗教》,陈仲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苏联]巴赫金:《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苏联]叶·莫·梅列金斯基:《神话的诗学》,魏庆征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日]吉野耕作:《文化民族主义的社会学——现代日本自我认同意识的走向》,刘克申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日]西村真志叶:《日常叙事的体裁研究:以京西燕家台村的“拉家”为个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意]乔瓦尼·巴蒂斯塔·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英]戴伦·J.蒂莫西、斯蒂芬·W.博伊德:《遗产旅游》,程尽能主译,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英]John Urry:《游客凝视》,杨慧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英]E.霍布斯鲍姆、T.兰格:《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英]杰克·古迪:《神话、仪式和口述》,李源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英]雷蒙德·弗思:《人文类型》,费孝通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英]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影印本),李安宅译,上海文艺出社1987年版。
[英]马凌诺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梁永佳、李绍明译,高丙中校,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英]麦克斯·缪勒:《比较神话学》,金泽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英]斯图亚特·霍尔、托尼·杰斐逊:《通过仪式抵抗:战后英国的青年亚文化》,孟登迎、胡疆锋、王蕙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年版。
[英]詹·乔·弗雷泽:《金枝》,徐育新、汪培基、张泽石译,汪培基校,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董晓萍:《全球化与民俗保护》,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哈尼族简史编写组:《哈尼族简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户晓辉:《返回爱与自由的生活世界》,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户晓辉:《民间文学的自由叙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黄会林:《艺苑论谭——放言影视戏剧艺术民族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
景军:《神堂记忆:一个中国乡村的历史、权力与道德》,吴飞译,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李亦园、王秋桂主编:《中国神话与传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汉学研究中心1996年版。
李子贤:《探寻一个尚未崩溃的神话王国》,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林继富:《民间叙事传统与故事传承:以湖北长阳都镇湾土家族故事传承人为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鲁迅:《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朱宜初、李子贤:《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吕微、安德明主编:《民间叙事的多样性》,学苑出版社2006年版。
吕微:《神话何为——神圣叙事的传承与阐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马翀炜、陈庆德:《民族文化资本化》,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毛佑全:《哈尼族文化初探》,云南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
南帆:《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彭兆荣:《旅游人类学》,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祁连休、程蔷、吕微主编:《中华民间文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钱蔚:《政治、市场与电视制度——中国电视制度变迁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王杰文:《媒介景观与社会戏剧》,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台北:台湾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
王铭铭:《漂泊的洞察》,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王宁等编:《旅游社会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王青:《中国神话研究》,中华书局2010年版。
王一川:《兴辞诗学片语》,山东友谊出版社2005年版。
王玉玮:《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电视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吴红雨:《解读电视受众:多元化需求与大众化电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徐赣丽:《民俗旅游与民族文化变迁:桂北壮瑶三村考察》,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许纪霖主编:《帝国、都市与现代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杨利慧:《女娲的神话和信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杨利慧:《女娲溯源——女娲信仰起源地的再推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杨利慧:《神话与神话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杨利慧、张霞、徐芳、李红武、仝云丽:《现代口承神话的民族志研究——以四个汉族社区为个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1年版。
杨利慧、张成福:《中国神话母题索引》,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3年版。
杨祥银:《与历史对话——口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叶庆炳:《中国文学史》,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版。
袁珂:《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版。
岳永逸:《灵验·磕头·传说——民众信仰的阴面与阳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
张朝枝:《旅游与遗产保护:基于案例的理论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张晓萍等:《旅游人类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赵勇:《大众媒介与文化变迁:中国当代媒介文化的散点透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钟敬文主编:《民间文学概论》(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中华书局1996年版。
钟敬文:《钟敬文文集·民俗学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祝秀丽:《村落故事讲述活动研究:以辽宁省辽中县徐家屯村为个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Barbara Kirshenblatt-Gimblett,:,,,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98.
Gregory Schrempp,: () ,Montreal: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2012.
Hermann Bausinger,,Trans.Elke Dettmer,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0.
Jane S.Becker,::,Chapel Hill: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98.
Janet Murry,:,New York:Free Press,1997.
Kelly Askew and Richard R.Wilk,eds.,:,Hoboken:Blackwell Publishers,2002.
Linda Dégh,,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4.
Linda Dégh,:-,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5.
Louisa Schein,:,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2000.
Mary Douglas,“”,in :,London,Henlry,Bost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75.
Michael Dylan Foster and Jefrey A.Tolbert,eds.,:,Logan:Utah State University Press,2016.
Michael Silverstein and Greg Urban,eds.,,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6.
Regina Bendix,:“”,New York/Bern:Peter Lang,1989.
Richard Bauman,:-,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4.
Russell Frank,:,Jackson: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2011.
Simon J.Bronner,:,Lexington: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2011.
Thomas A.Green,“Folklore”,in ,,,,,Santa Barbara,California;Denver,Colorado and Oxford:ABC-CLIO,1997.
Trevor Blank,ed.,:,Utah:Utah State University Press,2009.
Trevor Blank,ed.,:,Utah:Utah State University Press,2012.
Will Brooker and Deborah Jermyn,ed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2.
[芬兰]劳里·杭柯:《民俗过程中的文化身份和研究伦理》,户晓辉译,《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4期。
[美]蒋岚:《壮族歌仙的定位:刘三姐与音乐表演中的空间和性别问题》,陈超颖译、张举文校,《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4期。
[美]杰茜卡·安德森·特纳:《旅游景点的文化表演之研究》,杨利慧译,《民族艺术》2004年第1期。
[美]理查德·鲍曼:《民俗界定与研究中的“传统”观》,杨利慧、安德明译,《民族艺术》2006年第2期。
[美]马克·本德尔:《怎样看〈梅葛〉:“以传统为取向”的楚雄彝族文学文本》,付卫译,《民俗研究》2002年第4期。
[美]萨拉·迪基:《人类学及其对大众传媒研究的贡献》,《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8年第3期。
[日]西村真志叶、岳永逸:《民俗学主义的兴起、普及以及影响》,《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6期。
巴莫曲布嫫:《口头传统·书写传统·电子传媒——兼谈多样性讨论中的民俗学视界》,《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
巴莫曲布嫫:《叙事语境与演述场域——以诺苏彝族的口头论辩和史诗传统为例》,《文学评论》2004年第1期。
包媛媛:《中国神话在电子游戏中的运用与表现——以国产单机PRG游戏〈古剑奇谭:琴心剑魄今何在〉为例》,《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卜玉梅:《虚拟民族志:田野、方法与伦理》,《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6期。
陈舒平:《中国动画片如何走向世界》,《专题研讨》2009年第5期。
杜骏飞、李耕耘、陈晰、王凌霄、钟方亮:《网络游戏中的传统与现代——〈仙剑奇侠传〉的文化解读》,《新闻大学》2009年第3期。
杜明城:《童话的三种叙事:口语的、书写的、影像的》,《台湾图书馆管理季刊》1998年第2期。
方维规:《本雅明“光晕”概念考释》,《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9期。
郭于华:《问题引导下的田野调查与研究》,《民间文化论坛》2007年第1期。
康丽:《从传统到传统化实践——对北京现代化村落中民俗文化存续现状的思考》,《民俗研究》2009年第2期。
康丽:《传统化与传统化实践——对中国当代民间文学研究的思考》,《民族文学研究》2010年第4期。
康丽:《电影工业的传统化实践——从迪斯尼动画〈木兰〉说起》,《当代电影》2011年第5期。
李靖:《印象“泼水节”:交织于国家、地方、民间仪式中的少数民族节庆旅游》,《民俗研究》2013年第1期。
李诗晓:《从神的世界走来——从〈仙剑〉系列游戏论中国游戏对神话的运用》,《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刘铁梁:《村落: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
刘铁梁:《村落是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思想战线》1997年第2期。
刘铁梁:《村庄记忆——民俗学参与文化发展的一种学术路径》,《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刘晓春:《从“民俗”到“语境中的民俗”——中国民俗学研究的范式转换》,《民俗研究》2009年第2期。
吕微:《“神话”概念的内容规定性与形式规定性》,《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1期。
吕微:《神话信仰—叙事是人的本原的存在(代序)》,载杨利慧、张霞、徐芳、李红武、仝云丽《现代口承神话的民族志研究——以四个汉族社区为个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1年版。
倪祥保:《电视剧的艺术性与商业价值》,《中国电视》2000年第9期。
潘知常:《新意识形态与中国传媒——新世纪新闻传播研究的一个前沿课题》,《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沈松侨:《我以我血荐轩辕——黄帝神话与晚清的国族建构》,《台湾社会研究季刊》2007年12月号(总第28期)。
孙江:《连续性与断裂——清末民初历史教科书中的黄帝叙述》,载王笛编《时间·空间·书写》,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汪代明:《论电子游戏艺术的定义》,《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12期。
汪代明:《席勒游戏艺术理论视野中的电子游戏》,《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12期。
王杰文:《“文本化”与“语境化”——〈荷马诸问题〉中的两个问题》,《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第3期。
王铭铭:《神话学与人类学》,《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第4期。
王宁:《旅游、现代性与“好恶交织”——旅游社会学的理论探索》,《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6期。
王葳:《浅谈〈哪吒传奇〉的特效创意与制作》,《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4年第1期。
王志清:《戏剧展演情境中的“神话主义”——以稷山县的蒲剧〈农祖后稷〉为研究对象》,《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吴玲玲、汪代明:《论电子游戏艺术的特征》,《文艺争鸣》2006年第3期。
吴玲玲:《从文学理论到游戏学、艺术哲学——欧美国家电子游戏审美研究历程综述》,《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8期。
吴晓东:《“传说”还是“瞎说”,神话剧高收视低评》,《中国青年报》2010年9月14日。
吴小玲:《网络游戏对古典作品的重构——以〈吞食天地oneline〉和〈三国策oneline〉为例》,《当代传播》2005年第2期。
闫爱华:《为网络游戏正名——主体间性视野中的“第九艺术”》,《中国图书评论》2013年第9期。
杨利慧:《表演理论与民间叙事研究》,《民俗研究》2004年第1期。
杨利慧:《民族志诗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杨利慧:《民间叙事的传承与表演》,《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
杨利慧:《从神话的文本溯源研究到综合研究》,《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2期。
杨利慧:《仪式的合法性与神话的解构和重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杨利慧:《神话一定是“神圣的叙事”吗?——对神话界定的反思》,《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第3期。
杨利慧:《神话的重建——以〈九歌〉、〈风帝国〉和〈哪吒传奇〉为例》,《民族艺术》2006年第4期。
杨利慧:《民间叙事的表演——以兄妹婚神话的口头表演为例,兼谈中国民间叙事研究的方法问题》,载吕微、安德明编《民间叙事的多样性》,学苑出版社2006年版。
杨利慧:《“民俗主义”概念的涵义、应用及其对当代中国民俗学建设的意义》,《民间文化论坛》2007年第1期。
杨利慧:《全球化、反全球化与中国民间传统的重构——以大型国产动画片〈哪吒传奇〉为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杨利慧:《语境、过程、表演者与朝向当下的民俗学——表演理论与中国民俗学的当代转型》,《民俗研究》2011年第1期。
杨利慧:《语境的效度与限度——对三个社区的神话传统研究的总结与反思》,《民俗研究》2012年第3期。
杨利慧:《中国民俗学如何推进“朝向当下”的转向?》,《民俗研究》2014年第1期。
杨利慧:《当代中国电子媒介中的神话主义》,《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杨利慧:《遗产旅游语境中的神话主义——以导游词底本和导游的叙事表演为中心》,《民俗研究》2014年第1期。
杨利慧:《神话主义的再阐释:前因与后果》,《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
叶舒宪:《〈阿凡达〉:新神话主义的启示录》,《文汇读书周报》2010年1月22日,第10版。
叶舒宪:《再论新神话主义——兼评中国重述神话的学术缺失倾向》,《中国比较文学》2007年第4期。
殷昭玖:《强因果逻辑性——我国电视剧对传统叙事结构特征的借鉴》,《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第11期。
袁珂:《再论广义神话》,《民间文学论坛》1984年第3期。
张碧:《现代神话:从神话主义到新神话主义》,《求索》2010年第5期。
张多:《遗产化与神话主义: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地的神话重述》,《民俗研究》2014年第1期。
赵世瑜:《传承与记忆:民俗学的学科本位——关于“民俗学何以安身立命”问题的对话》,《民俗研究》2011年第2期。
朱凌飞、孙信茹:《走进“虚拟田野”——互联网与民族志调查》,《社会》2004年第9期。
祝鹏程:《“神话段子”:互联网中的传统重构》,《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祝鹏程:《祛魅型传承:从神话主义看新媒体时代的神话讲述》,《民俗研究》2014年第1期。
D.Hardy,“Historical Geography and Heritage Studies”,,No.20,1988,pp.333-338.
Dell Hymes,“Folklore's Nature and the Sun's Myth”,,Vol.88,No.350,1975,pp.345-369.
John H McDowell,“Rethinking Folklorization in Ecuador:Multivocality in the Expressive Contact Zone”,,Vol.69,No.2,Spring 2010,pp.181-209.
Babara Kirshenblatt-Gimblett,“Theorizing Heritage”,,Fall 1995,pp.367-380.
M.Bruner,“Tourism,Creativity,and Authenticity”,,No.10,1989,pp.109-141.
Marjorie Kibby,“Email Forwardables:Folklore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 ,Vol.7,No.6,2005,pp.770-790.
Mikel Koven,“Folklore Studies and Popular Film and Television:A Necessary Critical Survey”,,Vol.116,No.460,2003,pp.176-195.
Regina Bendix,“Tourism and Culture Displays:Inventing Traditions for Whom?”,1989,pp.131-146.
Regina Bendix,“Capitalizing on Memories Past,Present,and Future:Observations on the Intertwining of Tourism and Narration”,,2002,No.4,pp.469-487.
Regina Bendix,“Fairy Tale Activists:Narrative Imaginaries along German Tourist Route”,,2004 xxi,pp.187-197.
Richard Handler and Jocelyn Linnekin,“Genuine or Spurious”,,Vol.97,No.385,1984,pp.273-290.
Wang Ning,“Rethinking Authenticity in Tourism Experience”,,No.2,1999,pp.349-370.
William Hansen,“Meanings and Boundaries:Reflections on Thompson's Myth and Folktales”,in Gregory Schrempp and William Hansen,eds.,:,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2002,pp.19-28.
常华:《大众文化对民间文化的整合及结果——以涉及民俗内容较多的电影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关萍萍:《互动媒介论——电子游戏多重互动与叙述模式》,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10年。
孙正国:《媒介形态与故事建构——以〈白蛇传〉为主要研究对象》,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大学,2008年。
徐钊:《从网络民间文学看民间文学的发展与回归》,硕士学位论文,暨南大学,2006年。
周明玉:《民间故事的当代传承——以越南灶头故事的变异为考察》,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
《英雄时代》视频分享:《赵立新涿鹿拍戏 呼唤远古时代血性精神》,2013年9月3日,http://v.ifeng.com/vblog/others/201309/041ef22c-16d7-4855-aa01-5d4df00c40a4.shtml?ptag=vsogou,查阅日期:2016年12月23日。
百度百科:《词条·天地传奇》,2016年4月22日,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4%A9%E5%9C%B0%E4%BC%A0%E5%A5%87/74630?fr=aladdin,查阅日期:2016年12月23日。
百度百科:《词条·熊诚》,2015年10月2日,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6%8A%E8%AF%9A/4902218,查阅日期:2016年12月23日。
范小天:《关于神话电视剧的反省与思考》,中国新闻网,2003年8月22日,http:www.chinanews.com/n/2003-08-22/26/338174.html,查阅日期:2016年12月23日。
寒假没事:《〈天地传奇〉对淮阳的影响到底有多大》,2009年2月4日,http://tieba.baidu.com/p/534448644?pid=5421755469&cid=0#5421755469,查阅日期:2016年12月23日。
互动百科:《传说(电视剧)》,2016年12月23日,http://www.baike.com/wiki/%E3%80%8A%E4%BC%A0%E8%AF%B4%E3%80%8B%5B%E7%94%B5%E8%A7%86%E5%89%A7%5D,查阅日期:2016年12月23日。
互动百科:《英雄时代·炎黄大帝》,2016年12月23日,http://www.baike.com/wiki/%E8%8B%B1%E9%9B%84%E6%97%B6%E4%BB%A3%C2%B7%E7%82%8E%E9%BB%84%E5%A4%A7%E5%B8%9D&prd=button_doc_entry,查阅日期:2016年12月23日。
黄蓥:《张纪中:像拍大片一样拍〈英雄时代〉》,石家庄新闻网,2013年9月4日,http://www.sjzdaily.com.cn/newscenter/2013-09/04/content_2119534.htm,查阅日期:2016年12月23日。
兰陵:《中国古代神话能构成一个系统吗?如果能,是怎么样的逻辑和联系》,知乎论坛,2016年10月5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223943,查阅日期:2016年12月23日。
李晓静:《〈哪吒传奇〉热播 国产动画不比洋货差》,2003年6月2日,http://ent.news.cn/2003-06/02/content_899475.htm,查阅日期:2016年12月23日。
纳兰惜诺:《〈古剑奇谭〉你是细节党还是剧情党》,2013年1月15日,http://tieba.baidu.com/p/2102096429,查阅日期:2015年8月13日。
牛明领:《〈天地传奇〉幕后的故事》,中华龙都网,2009年2月23日,http://www.zhld.com/zkrb/html/2009-02/23/content_17197.htm,查阅日期:2016年12月23日。
骚大人:《国产剧专注狗血脑残的这些年》,2013年9月2日,http://ent.qq.com/zt2013/hjd/naocanju.htm,查阅日期:2016年12月23日。
上海烛龙:《〈古剑奇谭〉为您展开古韵浓郁的盛世绘卷》,2010年3月19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c1c5da0100h7bx.html,查阅日期:2015年8月13日。
孙佳音:《没有最雷,只有更雷——如今的神话剧少了什么》,中华龙都网,2010年2月26日,http://www.zhld.com/zkwb/html/2010-02/26/content_54920.htm,查阅日期:2016年12月23日。
徐扬:《张纪中〈英雄时代〉聚焦炎黄两帝:我不在乎骂声》,2012年12月21日,http://ent.ifeng.com/tv/news/toutiao/detail_2012_12/21/20386632_0.shtml,查阅日期:2016年12月23日。
佚名:《“曾经以为王母娘娘是玉皇大帝老婆的童鞋请默默转发……”》,新浪微博,2013年5月23日,http://weibo.com/1713926427/yduhJ0xuD,查阅日期:2016年12月23日。
佚名:《〈土地公土地婆〉造型雷人台词穿越神仙爱搞怪》,新华网,2014年1月2日,http://news.xinhuanet.com/ent/2014-01/02/c_125945 217.htm,查阅日期:2016年12月23日。
佚名:《广电总局发通知·神话剧不能胡编乱改误导观众》,中国网,2009年7月24日,http://www.china.com.cn/info/movies/2009-07/24/content_18196747.htm,查阅日期:2016年12月23日。
佚名:《张纪中宝鸡曝光〈英雄时代〉片花》,中国青年网,2013年7月25日,http://news.youth.cn/yl/201307/t20130725_3592876.htm,查阅日期:2016年12月23日。
佚名:《中国第一部伏羲神话大剧〈天地传奇〉在央视热播》,中国淮阳,2008年3月24日http://www.huaiyang.gov.cn/thread-2723-1.html,查阅日期:2016年12月23日。
真仙神无情:《〈古剑奇谭〉世界观全面整理1.1版》,2012年4月12日,http://aurogon.bbs.gamebar.com/viewthread.php?tid=111867&hig-hlight=%E4%B8%96%E7%95%8C%E8%A7%82,查阅日期:2015年8月13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9年2月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ac.gov.cn/wxb_pdf/0228043.pdf,2019年2月,查阅日期:2019年7月13日。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哈尼族口传文化译注全集·窝果策尼果》,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侯自佳:《陈年旧事》,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年版。
泸溪民委:《盘瓠研究》,保靖内部印行1999年版。
泸溪民委:《盘瓠研究与传说》,泸溪内部印行1988年版。
(清)陆次云:《峒溪纤志》,台湾广文书局1968年版。
上海电视节组委会、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中国电视剧市场报告——2003—2004》,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孙建东:《涉县春节黄金周旅游红红火火》,《邯郸日报》2009年2月9日。
袁珂:《古神话选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袁珂:《山海经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最终修订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2014年版。
云南省元阳县志编纂委员会:《元阳县志》,贵州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
政协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红河州文史资料选辑》1982年版。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哈尼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宋)朱辅:《溪蛮丛笑》,中华书局1991年版。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汉)应劭:《风俗通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