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图书详情

首页

英文文献

我的书架

共 13 条记录

每页显示:
  • 苗语动词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

    A Study on the Syntactic Semantic Properties of Hmong Language

    李云兵

    2015-10-01

    978-7-5161-7064-9

    388千字

    15

    苗语 动词 研究

    本书基于苗语动词多功能数据库,综合采用词汇语法、语义语法、功能语法、格语法、配价语法的理论,从句法、语义、语用相结合的角度,探索和研究了苗语动词的语义分类、动词的重叠式及其语义特征、动词的体貌及其语义范畴、动词的连动结构及其语义特征、动词的动补结构及其语义特征、动词的句法语义属性,认为苗语的自主动词与非自主是动词的语义分类,体貌范畴是动词的客观时间概念和主观感知印象的语义表达,重叠式是动词形态变化的语法手段,连动结构是动词线性序列的体现,动补结构是动词句法结构语义的补充,句法语义属性是动词动核句法结构的说明。本书对探索和研究分析性较强的民族语言的句法语义属性和推动分析性较强的民族语言的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学术价值和理论价值。

  • 汉维多重定语语序对比研究

    HANWRI DUOCHONG DINGYU YUXU DUIBI YANJIU

    李素秋

    2015-02-01

    978-7-5161-5635-3

    220千字

    19

    维吾尔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定语 词序 对比研究 汉语

    本书对汉维语多重定语语序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有:1.分析了汉维语定语构成、两种语言在多重定语语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运用语言类型学、认知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中的相关理论解释了造成这些语序的原因;2.通过调查民族学生习得汉语多重定语的情况,指出学生在习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构拟了学生的习得顺序,提出了解决方案;3.探讨了维吾尔语多重定语的汉译问题。通过以上研究,希望能为维吾尔语研究、汉维语言教学、汉维语言翻译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 接受与书写:唐诗与清代蒙古族汉语韵文创作

    米彦青

    2014-04-01

    978-7-5161-4920-1

    325千字

    25

    唐诗 影响 蒙古族 少数民族文学 汉语 韵文 诗歌创作 中国 清代

    清代蒙古学者用汉文创作的文学作品,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相当可观的,而他们的汉语韵文作品中体现出的对唐诗的接受,是与其生活时代的诗坛导向有着密切关联的。本书在对清代蒙古族汉诗创作的唐诗接受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对于清代蒙古族汉语 韵文创作的整体风貌考镜源流,对跨文体的唐诗接受做出新的探索。米彦青编著的《接受与书写--唐诗与清代蒙古族汉语韵文创作》以时空为经纬,将不同历史时期中或同家族或同地域的诗人的文学创作活动归纳分析,着意强调了地域文化和家族文化在其间的重要性,并就此做了陈述。同时,按照时代顺序依次论述代表性个体诗人的唐诗接受状况。本书是对跨民族跨文体的文学接受美学研究的有益探索,必将对沟通多民族文化交流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 中国濒危民族语言文化研究

    A Study on the Language and Culture of Endangered Ethnic Groups in China

    朝克

    2020-12-01

    978-7-5203-7664-8

    337千字

    14

    少数民族 民族语 文化语言学 研究 中国

    本书主要从濒危语言学和濒危文化学术理论视角,对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文化,特别是对人口较少民族的严重濒危语言文化进行搜集整理、抢救保护、分析研究,以及对在此学术研究领域取得的辉煌成绩等进行了全面系统论述。本书由前言、濒危民族语言研究思想理论、抢救保护濒危民族语言文化的基本对策、东北人口较少民族濒危语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濒危锡伯语口语现状分析、濒危民族语言民间文学调研目的及调研表格等内容组成。

  • 中国乌孜别克族语言文化研究

    阿达来提

    2020-09-01

    978-7-5203-5183-6

    256千字

    44

    乌孜别克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文化语言学 研究

    本书在田野调査的基础上,从语言描写和民族学的视角,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我国乌孜别克族的语言及文化特色。本书包括语言篇和文化篇两部分内容。语言篇:对我国乌孜别克语的音位、形态、句法进行分析描写,总结我国乌孜别克语的结构特点。文化篇:以乌孜别克族的文化研究为主导,探讨我国乌孜别克语的词汇与文化,含亲属称谓与文化、文化习俗、乌孜别克族姓名与文化、职业称谓与文化等,进而总结我国乌孜别克族的文化特点及其成因。

跳转共3页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