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薄守生,赖慧玲
2016-01-01
978-7-5161-7276-6
410千字
语言学史 思想史 中国
《百年中国语言学思想史》在梳理百年语言学的相关专著、论文、教材的基础上,对中国语言学思想史进行概述、提炼,立足文献,注重史论。本书以中国语言学史研究为基础,特别重视在传统的语言学史研究的基础上提取关于语言学思想史的史论来进行论述。作者认为,从语言学出发来谈语言学思想史才是真正的语言学思想史,语言学思想史研究不能不顾语言学*述的相关文献这一基础。本书适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阅读。
王建莉
2021-01-01
978-7-5203-7838-3
295千字
训诂 研究
训释词义是训诂的基本工作,也是核心工作,历史上积累了大量的实践成果,但作为训诂学的研究课题,成果不多。本书以古代的训释材料为研究对象,以构建训诂释义理论体系为目标,界定训诂释义的内涵。结合词义的文化特性,分析语文义和文化义的训释;结合词义的模糊性,分析确切意义和模糊意义的训释。从词训、语训、综合训、类比释义四个方面论述训诂释义的方法,探究汉语释义元语言的本源与传统。这对于训诂学、辞书编纂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王贵元
2019-12-01
978-7-5203-5560-5
295千字
汉语 语言学 文集
吴玉章中国语言文字研究所是中国人民大学与国家语委合作共建的校级研究机构,成立于1960年,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最早成立的语言文字研究所。本辑收录论文16篇,主要是汉字发展史的研究,如汉字发展史论纲、汉字的起源、甲骨文构形及与金文部首的对比、六国文字的隶变、楼兰汉简、南北朝汉字发展史、民国时期用字研究等。
李爱军 于珏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2020-12-01
978-7-5203-8474-2
258千字
汉语 语音学 文集
语音学的三个分支:发音语音学、声学语音学及听觉语音学,分别对应有声语言言语链的三个重要环节:言语的产生、传播以及感知,一起构成交际双方的感知链和自我感知反馈链。言语链上的各个环节需要相互关联,共同协作,才能保证顺利的言语交际。然而,对于重度或极重度听障患者而言,由于听觉器官病变或损伤,无法构成完整的言语交互回路,从而制约了其语言能力的正常发展,影响其社会化进程。 本期《中国语音学报》特编辑了听障儿童语音加工障碍的综述和研究成果,集中了6篇有关听障儿童的非典型语音特征及干预个案研究,抛砖引玉,希望能有更多的同仁参与相关的研究,为进一步揭示汉语言语障碍人群的语音加工机制,实现对其言语障碍的有效评估及干预而努力。除此之外,本期还呈现了疫情防御新形势下“口罩模态”的语音交际,健听者及二语习得者的音段及超音段的产出与感知特点等多方面的研究。 语音学是一门相对独立且交叉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的研究领域相当广泛。中国的言语听觉科学需要与语音学、听力学、康复医学、计算语言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才能深入地考察中国言语障碍人群的话语特征;而语音学也应该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逐步开启从韵律小单元迈向韵律大单元的研究新视野,逐步完善对中国言语障碍人群从音段特征到超音段特征的系统描写,为中国言语听觉康复事业提供新的研究范式和理论依据。
任晓霏等
2016-02-01
978-7-5161-7946-8
294千字
语料库 翻译学 文体论 研究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借助现代文体学、语料库语言学以及语料库翻译学的新成果,建立语料库翻译文体学研究体系,运用语料库手段,从叙事学视角研究《红楼梦》的叙事艺术及其翻译;利用话语分析手段研究《大地》中译本的男女主人公性别话语特征;从陌生化入手研究赛珍珠《水浒传》的独特翻译;选取莫言小说《红高粱》及葛浩文译本作为语料,研究小说叙事情景的翻译;利用功能文体学理论方法研究《论语》对话体的翻译;标注、统计《文心雕龙》中的隐喻、衔接,研究《文心雕龙》典型文体特征及其翻译;从小句功能、及物性等角度研究《孙子兵法》的文体功能和翻译;选取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作为语料,计算散文审美信息的分布,研究散文文体的翻译规范;运用语音语料库技术,从音义学角度探究苏轼诗词翻译的语音学特征;借助网络双语新闻语料库,研究新闻名物化文体特征及其翻译。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