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图书详情

首页

英文文献

我的书架

共 1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 中国养老金体系构建研究:从宏观到微观的思考

    杨娟

    2017-10-01

    978-7-5203-0035-3

    251千字

    11

    退休金 劳动制度 研究 中国

    自2007年以来,老龄经济与养老金改革问题一直是笔者专注研究的领域。最初,笔者的研究重点即为非缴费型公共养老金体系的架构与可持续性分析,以及第二人口红利理论与个人账户养老金体系构建研究。随着对老龄经济与养老金改革领域的不断关注,笔者体会到关于覆盖全民的养老金体系构建研究方面还有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例如,如何从微观视角对公共养老金制度的公平性进行评价并设计尽可能体现微观公平的公共养老金制度?如何从实证角度验证第二人口红利效应?如何构建有利于实现第二人口红利效应的养老金体系?……基于以上思考,笔者申请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覆盖全民的养老金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1YJA840027),本书即为该项目的最终成果。中国老龄化速度远快于其他国家,根据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到2035年,中国的老年抚养比将超过50%,未来我们如何养老?这已成为当前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社会养老”还是“家庭养老”?“代际赡养”还是“自我防老”?不同养老模式的经济效应有何差别?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亦是对未来养老金制度体系的思考。无论是早于19世纪末俾斯麦政府时期开始建立社会保险体系的德国,还是根据《贝弗里奇报告》构建完善三支柱养老金体系的英国,都构建了覆盖全民的公共养老保障制度。中国现有的公共养老保障制度是否能够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何种公共养老保障制度模式适用于老龄化的中国?缴费型的社会保险制度还是非缴费型的国民年金制度?中国碎片化的公共养老金体系该如何变革?未来中国所建立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基本养老保障体系的制度模式该如何选择?要回答上述问题,既要对现有公共养老保障制度安排有充分的认识,又需要对未来的制度发展提出合理的构架。本书第一章首先从各角度探讨养老金体系构建的相关理论,全面梳理中国养老金体系现状与局限性,探讨西方国家养老金体系改革对中国的启示。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结合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对中国当前公共养老金体系——城镇职工(含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金体系和城乡居民养老金体系进行分析。第二章阐述城镇职工(含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金体系变革、可持续性与统筹战略问题。第三章阐述城乡居民公共养老保险体系的构建过程、区域差异与可持续性问题。当前从微观视角对中国公共养老金体系所进行的研究是有限的,然而微观视角的分析一方面可以为宏观公共养老金政策的调整提供微观基础,另一方面可以为微观个体的优化选择行为提供参考,同时微观个体的最优选择行为可以进一步促进宏观养老金体系的调整。基本这一思考,本书第四章则从微观个体视角出发,分析公共养老金制度的性别影响,探讨灵活就业人员这一重要的微观主体在公共养老金体系下的最优参保选择行为。在分析当前的公共养老金制度问题后,本书进一步探讨重构中国公共养老金体系的可能安排及该制度安排的长期可持续性。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要消除老年人口的贫困问题,同时又让大多数人能够实现老年时的财务生活独立,仅依靠公共养老保险体系是不够的,需要构建多支柱的养老金体系。根据既有研究,多支柱的养老金体系应由中央统筹的基础养老金(非缴费型公共养老金制度)与积累制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其中,中央统筹的基础养老金必须具有“广覆盖、低水平”的特征。但即使如此,也有必要测算该养老金制度的长期可持续性。这就需要在根据制度目标确立基础养老金待遇水平的基础上,预测长期人口发展趋势与经济发展趋势。本书第五章探讨国内外关于非缴费型公共养老金制度实践及其效果的相关研究综述,提出在中国构建普惠制公共养老金制度安排的设想,并探讨这一制度安排的长期可持续性。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世界各国普遍开始延迟退休年龄,同时也普遍降低了基本养老金的相对水平。仅依靠第一支柱的公共养老金不足以养老,老年人养老需要第二与第三支柱养老金的支持,这亦已成为全球的共识。目前,各国的第二与第三支柱养老金制度基本是缴费确定型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模式是典型的积累制养老金制度。构建积累制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的主要目标是让大多数人能够通过自我的积累实现2老年时的财务生活独立。这一制度安排既有利于缓解财政的养老金支出压力,又有利于解决我国一系列老龄化社会问题。同时,人口经济学的相关研究表明,有效的养老金积累机制仍然可能使老龄化的经济体获得相应的人口红利。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是否有利于老龄化中国实现人口红利效应?本书以此为研究出发点,尝试为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构建提供一个人口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本书第六章从理论与政策的角度探讨中国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构建问题。作为养老金体系的第二支柱,企业(职业)年金是对基本养老金的重要补充,也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明确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后,本书第七章从政策实践的角度介绍了中国企业年金制度、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与西方典型职业养老金计划。成熟的金融市场需要养老基金的支持,养老金(尤其是积累制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划)的发展对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具有深远的影响,本书第八章即着眼于从金融视角看养老金体系的发展。本书的学术特点与理论创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坚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中国公共养老金体系的问题。当前,或囿于数据限制,或囿于观念制约,关于中国公共养老金体系的研究往往缺乏对微观主体的关注。本书首先利用CHARLS微观调查数据从性别视角分析中国公共养老体系的公平性;并依据动态优化方法分析灵活就业人员最优参保年限选择问题。微观视角的分析可以为公共养老金政策的调整提供依据。第二,跳出养老保险制度安排模式设计普惠制非缴费型的基础养老金体系。既有关于中国养老金制度安排的研究往往囿于养老保险这一现有的制度安排。本书跳出养老保险制度安排模式设计了普惠制非缴费型的基础养老金体系,并结合人口预测思想与长期经济趋势判断分析了这一制度安排的长期可持续性。尽管这一制度设计与现有制度安排有较大的差异,在重构中国养老金体系的过程中,分析其他可能的制度选择这一尝试无疑是有必要的。第三,从老龄经济视角出发研究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构建。人口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即为人口红利理论研究的范畴,这一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起步。目前,关于人口红利的研究主要是分析第一人口红利的影响,而关于老龄人口红利或第二人口红利的研究更是处3于起步阶段。本书明晰了老龄化社会的人口红利效应,结合中国的长期人口发展趋势说明老龄化中国人口红利效应实现的可能性,并从第二人口红利的角度提出个人账户养老金体系的构建设想。这一视角的研究不仅说明构建积累制个人账户养老金体系的社会意义,还说明其可能的经济贡献,有利于加强各界对个人账户养老金体系发展的重视。应该说,本书是对2007年以来笔者在老龄经济与养老金改革领域所进行的相关研究的一次大综合。构建养老金体系需要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视角。局限于本人的学科背景,本书更多是从经济学视角研究养老金体系构建问题。宏观与微观视角结合分析中国公共养老金体系问题是本书的特色之一,当然本书在微观角度所进行的研究是有限的,未来有必要丰富这一方面的研究。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清华大学养老金工作室的杨燕绥教授及各位同人提出了诸多宝贵的意见,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的金成武副研究员对老龄人口红利模型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吕雪丽、尚进、王嘉冰等同学亦为第八章的部分内容提供了资料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杨娟2016年4月18日

  • 手工作坊生产与社会交换——以江西文港毛笔为个

    刘爱华

    2015-09-01

    978-7-5161-5788-6

    342千字

    5

    乡镇 毛笔 手工业史 研究 进贤县

  • 中国居民的健康风险平滑机制研究

    牟俊霖

    2015-12-01

    978-7-5161-6024-4

    377千字

    12

    医疗保险 保险改革 研究 中国

    本书根据医疗服务的私人物品属性和公共物品属性,研究了中国居民和政府在应对健康风险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发现,中国居民能够通过生命周期中的储蓄、短期预防性储蓄、增加未遭受健康风险冲击的家庭成员的劳动供给、增加家庭转移支付、增加向村庄或社区内其他家庭的借贷等方式,积极应对健康风险冲击,而中国政府提供的医疗保险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抵御健康风险的能力,但是仍然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中老年居民抵御健康风险的难度较大;第二,贫困居民抵御健康风险的能力较弱;第三,居民抵御大病健康风险冲击的能力不足;第四,医疗保险的筹资和医疗资源的利用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等。我们认为,居民能够依靠其自身能力解决的健康风险问题应当由居民自己解决,居民不能依靠其自身能力解决的健康风险问题应当由政府协助解决。我们建议,政府提供的医疗保险应当向中老年居民、贫困居民以及重大疾病倾斜,并促进医疗保险筹资和医疗资源利用的公平性。

  • 周作人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发现和转化

    郭文元

    2016-10-01

    978-7-5161-8600-8

    293千字

    17

    中国文学 古典文学研究

    在中国文学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程中,周作人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现代发现与诠释来重构中国传统文学秩序,力图复兴中国文艺,建设中国新文学.本书梳理了周作人对《诗经》的文学研究,对原始儒家思想的发掘,对六朝文章气象的发现,对唐宋文、桐城文的批驳,对晚明文章反抗性的认同,对清人笔记中思想与文章的整理,以及对传统文章体式的择取.周作人用“非正宗的别责法”在中国传统文学内部重构非正统的“言志“传统,力图在这一传统之上建设中国现代文学.

  • 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与就业的关联性研究

    林秀梅

    2012-09-01

    978-7-5161-1396-7

    228千字

    18

    中国经济 经济增长 经济结构 关系 就业问题 研究

    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的两个重要目标,各国政府都在积极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以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增加就业和减少失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是就业却没有太大增长,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失业率的居高不下,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协调,经济结构调整在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变化的特征与关联如何,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特征与关联如何,我国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与就业之间存在怎样的互动机理和互动模式,如何解决经济增长中的结构调整和就业问题,这些都成为学术界、政府和民众关注的问题。本书以经济结构为主线,在论述了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与就业理论的基础上,利用描述分析、差异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和经济计量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行业结构、支出结构、地区结构的动态关联,以及产出结构和消费结构变化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关联,揭示了我国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与就业的趋势特征和相依性特征;利用计量经济学的HP滤波和门限回归方法,分解了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的波动部分,建立了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区制相依的非线性奥肯方程,揭示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随经济周期变化的内在规律。即在经济扩张期,奥肯系数为正,表明扩张期增长中的“创造性毁灭”效应大于资本化效应,而在经济收缩期,奥肯系数为负,表明收缩期资本化效应大于“创造性毁灭”效应,从而揭示了转型期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协调的内在机理;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基于劳动力视角的GDP增量效益分解,以及建立的扩展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揭示了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与就业的互动机理和互动模式,分析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协调的原因,提出了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与就业共同增长的对策建议,为政府制定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产业政策与就业政策提供参考。

跳转共3页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