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
[2]彼罗·斯拉法:《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一卷,《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3]毕先萍、李正发:《技术进步对就业的综合作用机制及社会福利影响研究》,《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5期。
[4]蔡昉、都阳、高文书:《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
[5]蔡昉、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经济研究》2000年第10期。
[6]蔡昉:《论就业在社会经济发展政策中的优先地位》,《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3期。
[7]蔡昉:《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分析——解释流动与差距同时扩大的悖论》,《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1期。
[8]陈安平、李国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时间序列的经验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11期。
[9]陈安平、李勋来:《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研究》,《经济科学》2004年第1期。
[10]陈秋华:《体制转换:结构变迁与就业》,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11]陈师、赵磊:《中国经济周期特征与技术进步》,《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
[12]丁伯根:《关于结构概念引起的几个问题》,《政治经济学杂志》1952年第62期。
[13]多马:《资本扩张、增长率与就业》,《计量经济学》1946年第4期。
[14]菲利普·阿吉翁、彼得·霍依特:《内生增长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弗雷德里克·普瑞尔:《东西方经济体制比较——研究指南》,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
[16]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17]高玲芬、贾丽娜:《论“非正规就业”的定义与测量》,《统计研究》2005年第3期。
[18]高铁梅、梁云芳:《论中国增长型经济周期波动及适度增长区间》,《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8期。
[19]龚六堂、谢丹阳:《我国省份之间的要素流动和边际生产率的差异分析》,《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
[20]龚仰军、应勤俭:《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年版。
[21]龚玉泉、袁志刚:《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直性及其形成机理》,《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10期。
[22]顾海兵、周智高:《“十一五”期间GDP走势预测》,《经济学家》2005年第1期。
[23]郭继严、王永锡:《中国就业战略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
[24]郭克莎、王延中:《中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及政策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
[25]郭克莎:《我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及政策研究》,《管理世界》1999年第5期。
[26]郭克莎:《总量问题还是结构问题?——产业结构偏差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制约及调整思路》,《经济研究》1999年第9期。
[27]郭庆旺、贾俊雪:《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估算》,《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
[28]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经济研究》2005年第6期。
[29]郭文杰、李泽红:《劳动力流动、服务业增长与经济结构转换》2009年第11期。
[30]哈罗德:《论动态理论》,《经济学杂志》1939年第3期。
[31]何洁:《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外溢效应的进一步精确量化》,《世界经济》2000年第8期。
[32]何清涟:《人口:中国的悬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3]贺菊煌:《我国资产的估计》,《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2年第8期。
[34]贺晓东:《经济结构与整体主义》,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
[35]胡鞍钢、杨韵新:《就业模式转变:从正规化到非正规化》,《管理世界》2001年第2期。
[36]胡学勤、秦兴方:《劳动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7]黄国平、张国初:《教育对就业的影响》,《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第9期。
[38]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9]黄伟等:《我国区域间产业经贸产品结构合理度比较分析》,《统计研究》2005年第9期。
[40]霍利斯·钱纳里、莫伊斯:《赛尔昆因发展的形式——1950—1970》,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41]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
[42]蒋萍:《也谈非正规就业》,《统计研究》2005年第6期。
[43]蒋选:《我国中长期失业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4]蒋昭侠:《产业结构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45]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46]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47]克里希纳:《印度的失业》,《经济与政治周刊》1973年第3期。
[48]赖明勇、张新、彭永军、包群:《经济增长的源泉:人力资本、研究开发与技术外溢》,《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49]雷明、敬晓清:《行业吸纳就业的能力研究——基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投入产出核算分析》,《统计研究》2004年第1期。
[50]李冠霖:《第三产业投入产出分析——从投入产出的角度看第三产业的产业关联与产业波及特性》,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版。
[51]李贺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选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52]李红松:《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问题研究》,《财贸经济》2003年第4期。
[53]李江帆、曾国军:《中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趋势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3期。
[54]李江帆:《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5]李江帆:《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分析》,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6]李杰:《中国投资产业结构的偏差及其调整》,《经济学家》2002年第1期。
[57]李京文:《中国经济增长分析》,《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
[58]李俊锋:《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研究——两者相关性的重新判定》,《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1期。
[59]李善同、华而诚:《21世纪的中国服务业》,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60]李实:《中国经济转轨中劳动力流动模型》,《经济研究》1997年第1期。
[61]李雪松、张莹、陈光炎:《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需求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第11期。
[62]李扬、殷剑峰:《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高储蓄、高投资和中国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
[63]里昂惕夫:《投入产出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
[64]梁小民:《高级宏观经济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65]林秀梅、张屹山、方毅:《我国产业结构效益分析》,《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第11期。
[66]林秀梅:《多元统计方法》,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7]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68]刘金全、范剑青:《中国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和相关性研究》,《经济研究》2001年第5期。
[69]刘金全、顾洪梅:《我国新一轮经济周期态势与宏观调控取向》,《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1期。
[70]刘金全、刘志刚、于东:《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性与阶段性之间关联的非对称性检验》,《统计研究》2005年第8期。
[71]刘金全、张鹤:《经济增长风险的冲击传导和经济周期波动的“溢出效应”》,《经济研究》2003年第10期。
[72]刘起运:《关于投入产出系数结构分析方法的研究》,《统计研究》2002年第2期。
[73]刘社建:《中国就业变动与消费结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74]刘树成、汪利娜、常欣:《中国经济走势分析(1998—2002)》,《经济研究》2002年第4期。
[75]刘树成:《论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的新态势》,《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76]刘树成:《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阶段》,《经济研究》1996年第11期。
[77]刘树成:《新一轮经济周期的背景特点》,《经济研究》2004年第3期。
[78]刘树成:《中国经济波动的新轨迹》,《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79]刘树成:《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阶段》,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80]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02年第5期。
[81]刘伟、李绍荣:《市场制度的价值取向与经济结构的市场调整》,《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6期。
[82]刘伟、李绍荣:《所有制变化与经济增长和要素效率提升》,《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
[83]刘伟、李绍荣:《中国的地区经济结构与平衡发展》,《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4期。
[84]刘伟:《转轨中的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版。
[85]刘霞辉:《论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经济研究》2003年第5期。
[86]卢中原:《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环境变化和调整思路》,《经济研究》2002年第3期。
[87]路奇希·帕西内蒂(Luigi L.Pasintti)、罗伯特·斯卡齐里(Roberto.Scazzieri):《结构动态经济学》,新帕尔格雷夫大词典1996年版。
[88]罗润东:《论奥肯定律在中国经济转轨条件下的扩展》,《延边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89]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90]马尔萨斯:《政治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9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9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93]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94]莫里斯·博恩斯坦:《比较经济制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
[95]潘强恩、马传景:《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96]庞晓波:《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7]配第:《赋税论》,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98]皮亚杰:《结构主义》,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99]钱纳里、赛尔昆:《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出版社1989年版。
[100]任旺兵:《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与创新》,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年版。
[101]任远:《隐性就业与就业管理》,《人口与经济》2001年第4期。
[102]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03]沈程翔:《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1977—1998》,《世界经济》1999年第12期。
[104]沈利生:《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变动趋势估计》,《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年第12期。
[105]石川秀:《结构主义》,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06]石柱鲜、王立勇、金华森:《我国潜在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宏观经济态势的关联性研究》,《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9期。
[107]舒元、徐现祥:《中国经济增长模型的设定:1952—1998》,《经济研究》2001年第11期。
[108]舒元:《中国经济增长分析》,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09]舒元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0]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111]宋承先:《西方经济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12]宋小川:《无就业增长与非均衡劳工市场动态学》,《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
[113]谭崇台:《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14]田成诗、盖美:《我国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经济计量研究》,《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6期。
[115]汪祥春:《解读奥肯定律——论失业率与GDP增长的数量关系》,《宏观经济研究》2002年第1期。
[116]王诚:《中国就业发展新论——核心就业与非核心就业理论分析》,《经济研究》2002年第12期。
[117]王诚:《中国就业转型:从隐蔽失业、就业不足到效率型就业》,《经济研究》1996年第5期。
[118]王诚:《中国隐蔽失业的测算及对策研究》,《财贸研究》1996年第4期。
[119]王德文、王美艳、陈兰:《中国工业结构调整、效率与劳动配置》,《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
[120]王红玲:《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估计方法与实证分析》,《经济研究》1998年第4期。
[121]王积业:《我国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和战略性调整》,《宏观经济研究》2002年第2期。
[122]王检贵、丁守海:《中国究竟还有多少农业剩余劳动力》,《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5期。
[123]王金营:《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124]王美艳:《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机会与工资差异——外来劳动力就业与报酬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125]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异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
[126]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经济研究》2000年第7期。
[127]王永治、胡春力:《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版。
[128]威廉·配第:《政治算术》,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129]魏作磊:《第三产业发展带动我国就业的实证分析》,《财贸经济》2004年第3期。
[130]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经济增长》,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31]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132]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133]夏积智:《中国的就业与失业》,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年版。
[134]夏明:《转轨以来中国经济结构转变的实证分析》,《统计研究》2002年第2期。
[135]谢千里、罗斯基、郑玉歆:《中国国营和集体工业的增长、效率及趋同化》,《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0年第8期。
[136]熊祖辕:《中国失业问题的简便测量》,《统计研究》2004年第7期。
[137]许宪春:《90年代我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分析》,《管理世界》2000年第6期。
[138]薛俊波、王铮、朱建武、吴兵:《中国经济增长的“尾效”分析》,《财经研究》2004年第9期。
[139]杨河清:《劳动经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0]杨树旺、熊丽敏:《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要构建五大支撑体系》,《统计研究》2002年第3期。
[141]杨文进:《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02年第9期。
[142]杨云彦、陈金永:《转型劳动力市场的分层与竞争》,《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143]杨云彦、徐映梅、向书坚:《就业替代与劳动力流动:一个新的分析框架》,《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
[144]杨云彦:《劳动力流动、人力资本转移与区域政策》,《人口研究》1999年第5期。
[145]杨云彦:《中部城市就业紧缩中的行业替代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6期。
[146]姚波、吴诣民、刘鹏飞:《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统计研究》2005年第8期。
[147]叶飞文:《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8]叶裕民:《全国及各省区市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和分析》,《经济学家》2002年第3期。
[149]易纲、樊纲、李岩:《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
[150]袁志刚、何樟勇:《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动态效率》,《经济研究》2003年第7期。
[151]袁志刚、何樟勇:《以新的视角审视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
[152]袁志刚:《中国就业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3]约翰·穆勒:《密尔经济学原理》,世界书局1936年版。
[154]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155]曾湘泉:《劳动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6]张本波:《我国就业弹性系数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8期。
[157]张车伟:《失业率的国际比较及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世界经济》2003年第5期。
[158]张军、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在估计》,《经济研究》2003年第7期。
[159]张军:《增长、资本形成与技术选择: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下降的长期因素》,《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2期。
[160]张军:《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的转轨特征》,《经济研究》2002年第6期。
[161]张金青、赵伟:《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潜在产出水平的估计与解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
[162]张连城:《论经济增长的阶段性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适度区间》,《管理世界》1999年第1期。
[163]张为民、马京奎、于弘文:《我国劳动力迁移流动的特征》,《统计研究》2004年第6期。
[164]郑玉歆:《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及经济增长的“阶段性规律”》,《经济研究》1996年第5期。
[165]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增长前言课题组:《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的累积效应与资本形成》,《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
[166]钟契夫、陈锡康:《投入产出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年版。
[167]周长才:《经济增长与失业:奥肯定律在中国的存在性检验》,《学术研究》2001年第12期。
[168]周天勇:《中国城镇的失业率究竟是多少》,《财贸经济》2003年第11期。
[169]周业安、赵坚毅:《市场化、经济结构变迁和政府经济结构政策转型——中国经验》,《管理世界》2004年第5期。
[170]周振华:《现代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171]周振华:《增长轴心转移:中国进入城市化推动型经济增长阶段》,《经济研究》1995年第1期。
[172]邹薇:《中国经济对奥肯定律的偏离与失业问题研究》,《世界经济》2003年第6期。
[173]邹至庄:《中国经济转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4]祝宝良、武小欣:《我国“十一五”经济潜在增长率初析》,《经济预测分析》2004年第39期。
[175]朱轶、熊思敏:《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就业效应的经验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5期。
[176]Acemoglu,D.,Changes in Unemployment and Wage Inequality:An Alternative Theory and Some Evidence.1999(89):1259-1278.
[177]Aghion,P.and Howitt,P.,Growth and Unemployment.1994(61):477-494.
[178]Aghion,P.and Howitt,P.,Growth and Unemployment.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1992.
[179]de Serres,A.,Structural Policies and Growth:A NonTechnical Overview.ECO Working Paper,2003(355).
[180]Alfaroetal,FDI and Economic Growth:The Role of Local Markets.OECD Working Paper,2000.
[181]Arrow,K.J.,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1962(29):155-173.
[182]Barro,R.,The MIT Press,London,1995.
[183]Barro,R.,Xavier Sala-I-Martin,New York.McGraw-Hill,1995.
[184]Bodman,P.M.,Asymmetry and Duration Dependence in Australian GDP and Unemployment.1998(74).
[185]Cai,F.and Meiyan,W.,Irregular Employment and the Growth of the Labor Market:An Explanation of Employment Growth in China’s Cities and Towns.2004,37(2):16-28.
[186]Chen,K.,Wang,H.,Zheng,Y.,Jefferson,G.and Rawski,T.,Productivity Change in ChineseIndustry:1953-1985.1988(12):570-591.
[187]Chow,G.,Capital Form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1993(8).
[188]Clas,E.,Is There a Trade-off between Employment and Growth.1997(49):77-88.
[189]Clark,C.,.London.Macmillan,1940.
[190]Davis,S.J.and Haltiwanger,J.,Gross Job Creation,Gross Job Destraction and Employment Reallocation.1992(107):819-864.
[191]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United Nations:Defining and Measuring Informal Employment.2004,E/ESCAP/SOS/11.
[192]Elmeskov,J.,High and Persistent Unemployment:Assessment of the Problem and Its Causes.OECD Economics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1993(132).
[193]Postel-Vinay,F.,The Dynamics of Technological Unemployment..2002(43):737-760.
[194]del Rio,F.,Embodied Technical Progress and Unemployment.Universite catholique de Louvain.Institut de Recherches Economiques et Sociales (IRES)Discussion Paper,2001(031).
[195]Giorno,C.,Richardson,P.,Roserveare,D.and van den Noord,P.,Potential Output,Output Gaps and Structural Budgrt Balances.1995,1(24).
[196]Harris,J.,Todaro,M.,P.Migration,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A Two-sector Analysis.1970:126-142.
[197]Hoffmann,W.G.,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58.
[198]ILO,Resolution Concerning Statistics of Employment in the Informal Sector,adopted by the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Labour Statistician.1993(1).
[199]Imad,A.,M.A Cross-Country Comparison of Okun’s Coefficient.1997(24).
[200]Jefferson,G.,Rawski,T.and Zheng,Y.,Growth,Efficiency and Convergence in China’s State and Collective Industry.1992(40):239-266.
[201]Jefferson,G.and Rawski,T.,Enterprise Reform in Chinese Industry.1994(8):47-70.
[202]Jiri,S.,Input-Output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 for Austria.edit by Heinz,D.1998.
[203]Jones,C.I.,R&D Base Models of Economic Growth.1995(103):759-784.
[204]Kuznets,S.,National Income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1949(17):205-241.
[205]Kuznets,S.,National Income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1949(17).
[206]Kuznets,S.,Quantitative Aspects of the Economic Growth of Nations:Ⅲ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of National Product and Labor Force.1957(5).
[207]Reynolds,L.G.,Yale University Press.1977:5.
[208]Lee,J.,International Trade,Distortion and Long-Run Economic Growth.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Staff Papers,1993,40(2):299-328.
[209]Lee,J.,The robustness of Okun’s Law:Evidence from OECD Countries.2000,22.
[210]Levy,M.E.,Fiscal Policy,Cycles and Growth.1963.
[211]Lucas,R.E.,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1988(22):3-42.
[212]Malinvaud,E.,.Basil Blackwell.Oxford,1977.
[213]Mankiw,G.,Romer,D.and Wei,D.,A Contir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1992,107(2):407-37.
[214]Vivarelli,M.,Elgar,Aldershot,1995.
[215]Pianta,M.and Vivarelli,M.,Routledge.London.2001.
[216]Haan,M.,A Structure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f Pollution in the Netherlands.2001,13(2):181.
[217]Apel,M.and Jansson,P.,A theory-consistent System Approach for Estimating Potential Output and the NAIRU.1999(64):271-275.
[218]Mincer,J.and Danninger,S.,Technology,Unemployment and Inflation.NBER Working Paper,2000(7817).
[219]Moosa,I.A.,A Cross Country Comparison of Okun’s Coefficient.1997a(24).
[220]Mortensen,D.T.and Pissarides,C.,A Technological Progress,Job Creation and Job Destruction.CEPR Discussion Paper,1995:264.
[221]OECD,New Enterprise Work Practices and Their Labor Market Implications.OECD Employment Outlook,Paris,1999.
[222]Okun,A.M.,Potential GNP:Its Measurement and Significance.In Proceedings of the Business and Economics Statistics Section,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Washington,D C.Economics Statistical Association,1962:98-103.
[223]Silvapulle,P.,Asymmetry in Okun’s Law.2004,37(2).
[224]Petit,P.,Employment and Technical Change,in P.Stoneman.Basil Blackwell,Oxford,1995.
[225]Afhion,P.and Howitt,P.,1998.
[226]Phillips,A.W.,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employment and the Rate of Change of Money Wages in the United Kingdom:1861-1957.1958,25(11):283-299.
[227]Pianta,M.and Vivarelli,M.,London,Routledge,2000.
[228]Pissarides,C.A.,London,Basil Blackwell,1990.
[229]Prachowny,M.F.J.,Okun’s Law:Theoretical Foundations and Revised Estimates.1993,75.
[230]Hussma,R.,Defining and Measuring Informal Employment,2003.
[231]Hussmanns,R.,Statistical Definition of Informal Employment.7th Meeting of the Expert Group on Informal Sector Statistics,New Delhi,2004(2):2-4.
[232]Romer,P.M.,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1986,94(5):1002-1037.
[233]Salmenpera,M.,Innovations-The Core of Employment and Quality Work.Ministry of Labor,Finland,2002(5).
[234]Schettkat,R.,Labor Market Flows over the Business Cycle:An Asymmetric Hiring Cost Explanation.1996,152.
[235]Chen,S.and Wang,Y.,China’s Growth and Poverty Reduction:Recent Trends between 1990 and 1999.The World Bank,Working Paper,2001-07-18.
[236]Solow,R.M.,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1956,70(1):65-94.
[237]Solow,R.M.,Technical Progress,Capital Form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1962,52(5):76-86.
[238]Solow,R.M.,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1957(39).
[239]Solow,R.M.,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1956,70(2):65-94.
[240]Swan,T.W.,Economic Growth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1956,32(11):334-361.
[241]The Sevente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Labour Statisticians:Guidelines Concerning a Statistical Definition of Informal Employment,2003.
[242]Sargent,T.C.,Structural Unemployment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Canada,1990-1999.Department of Finance Working Paper,2001(3).
[243]Zagler,M.,Growth and Unemployment:Theory,Evidence and Policy.Dept of Econ.Working Paper,Vienna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