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郭永玉
2005-11-01
978-7-5004-5220-1
729千字
人格心理学 研究
一年前,在武夷山召开的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的学术研讨会上,郭永玉教授报告了他关于人格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构想,激起了与会同行的浓厚兴趣。2005年5月初他把即将付梓的《人格心理学:人性及其差异的研究》一书书稿以电子文本的形式发给我,并请我为该书写序。我欣然地应允了。因为,在我看来,这是一部厚实而又拓新的著作,甚为难得。人格是指一个现实的人。我们对现实生活中个人的认识,通常都包含其外在人格和内在人格两个方面。外在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上公开所扮演的角色,是人们看得见的外观;内在人格是人格的隐蔽部分,即我们用来解释决定外在人格的原因,用来阐明一个人为什么会被我们知觉为是这样的。现实生活中的人,林林总总;心理学家们观察个人的外在人格或内在人格的视角也各不同,因而他们对人格的定义往往不同。迄今为止尚没有一种人格定义是为所有心理学家所认同的。然而尽管如此,心理学家们对人格的理解,都是从个人的外在人格、内在人格及其交互作用的整体上来把握的,强调独特个人的心理与行为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和跨时间的稳定性。当代心理学有许多心理学分支学科研究着各种各样的心理与行为问题。人格心理学研究现实的个人,探寻、描述和解释个人的思想、情绪及行为的独特模式,并综合诸多足以影响个人的各种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与生物学的、发展的、认知的、情绪的、动机的和社会的种种交互作用,进而对现实生活中的个人作整体性的解释。虽然心理学所要探讨的问题很多,但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学科体系中唯一从整体的视角对一个现实的人的心理与行为进行研究的学科。科学研究都是在一定分析单位(unit of analysis)的基础上进行的。所谓分析单位就是用来考察和概括同类事物特征,解释其中差异的单位。对心理和行为的分析单位可以有不同的层次;大致说来,可分为群体、个体和片段行为三个层次。在人格心理学研究中,对于研究什么、研究谁或分析单位并没有限制;但人格心理学家通常是把个人作为分析单位的。例如,我们可以对个人的一些特征如性别、年龄、健康状况、态度、价值观等加以研究,把这些特征整合起来描述一个人的整体形象。我们也可以群体为分析单位,而把群体所具有的特征赋予某个个体。例如,一个人可以被描述为出身于贫穷家庭或富裕家庭;也可以被描述为是出身于单亲家庭或双亲家庭。在这两个例子中人格心理学的分析单位是“个人”而不是家庭。我们还可以片段行为为分析单位,而对个人进行描述时寻求对其某种行为作出解释。例如,对抑郁或躁狂这两种片段行为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脑中的两种化学信使(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降低,是与抑郁相联系的;这两种神经递质水平的提高是与躁狂相联系的。基于此,我们就有可能对某个人经常出现的情绪抑郁或躁狂作出解释(虽然导致抑郁或躁狂不只是与神经递质有关)。总之,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分析单位是个人。由于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分析单位是现实生活中的个人,因此早期的(包括近期的)人格心理学著作一直沿袭霍尔和林赛(Hall & Lindzey,1957)的以大的人格理论为结构框架,即阐述精神分析论、特质论、学习论和人本论对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人是怎么理解的、怎样研究与评鉴的。这种结构框架的优点是让读者能够系统地理解这些理论是怎样探寻、描述和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个人。但是随着人格心理学发展,以其他理论取向所获得的研究成果日益增多而又无法纳入这种结构框架之中;同时这些大的理论对人的描述和解释暴露出的破绽也越来越多。于是便产生了以各种人格研究专题如性别差别、年龄差异、攻击、利他、自我等专题为结构框架的人格心理学著作,以及以大的人格理论和人格研究专题相结合为结构框架的人格心理学著作。本书以人格研究专题为结构框架展示了当代人格心理学的内容,系统地探讨了人格心理学中主要的16个专题,对每一个专题都从历史和现状、理论解释和实证发现的思路加以探讨;并有理论创新,举例如下。例1,本书将大的人格理论与专题的研究成果整合成一种新的架构,形成了一种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它既包含几种主要的大理论又有翔实的专题研究发现,而不像国外同类著作那样,完全抛弃大的理论,而是从大的理论开始叙述,只是这种叙述是高度概括的、简略的,以各大理论的开创者为主的,并在随后的专题探讨中再回到这些理论传统并对其加以展开。例2,本书力求整合人格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打通各理论派别间的界限,沟通各个研究专题间的联系,将已有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整合到一种新的框架中;将不同的理论派别视为不同心理学家对人格的不同层面的探讨,这样它们之间就不是互相冲突的,而是相互补充的关系。从全书的体系上来看,首先探讨人格是如何形成与发展的,分析人格形成与发展的条件以及这些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从整体上揭示人格的认知、情绪、动机和自我四种功能,并将潜意识、攻击、利他和健康等视为认知、情绪、动机和自我这四种整体功能的具体方面,最后从性别和种族两个角度分析了人格的群体差异,特别值得称道的是总结了有关中国人人格的研究成果。全书的这种体系结构首先是以现有的理论和具体研究发现为基础和思想材料,然后再去寻求这些专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了心理学中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例3,本书揭示了人格心理学的一些具体研究专题之间的关系,使一些分散的研究领域和发现得到整合。作者将人格的生理、遗传和进化视为人格的生物学基础研究中的三个有着内在递进关系的范畴,阐释了它们之间是逐步还原的关系;在人格的生物学的基础上,进而将生物学因素与社会文化因素统一到天性与教养的交互作用的范畴下分析了人格形成与发展的机制;将认知、情绪、动机和自我作为人格的整体功能、潜意识、攻击、利他等视为知、情、意及自我功能的具体方面加以论述,并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总之,在我看来,郭永玉教授著的《人格心理学:人性及其差异的研究》一书,结构自成一体,学理阐释公允,资料翔实近时,文字简明易懂。我相信,读者们一定会喜爱这本书。它将激起读者探索人格之谜的热情,有力地促进我国人格心理学教学和科研的发展。是为序。黄希庭 谨识2005年6月于西南师范大学窥渊斋
曹亚琴
2018-01-01
978-7-5203-0792-5
209千字
个体 社会心理学
心灵和谐是人内心的深层次渴求和期盼,既是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基础和表现,同时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新诉求。在诸多影响心灵和谐的因素中,文化冲突是非常重要的深层原因。由于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文化发生冲突必将折射在人的心灵深处,通过人的心灵和谐状态反映出来。因此,心灵和谐的研究纳入文化冲突的视阈,既有利于拓展心灵和谐问题的研究空间,又有利于在实践中以文化塑造人的力量,实现心灵的安宁与平静。本书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立场,主要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矛盾分析法、比较分析方法进行研究。首先从厘清文化冲突和心灵和谐的概念入手,研究文化冲突的类型和特征,以及当代心灵和谐问题。同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文化冲突对心灵和谐的影响,其中文化认同起着关键作用。因为心灵和谐是人在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表现的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内在知、情、意等要素的相互协调、运行流畅,是内心动态与静态的统一。由于文化冲突会引起原有文化认同的混乱,削弱自我认同的能力,致使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心灵世界混乱,出现心灵不和谐;而当文化冲突出现后,人们又会对文化进行反省和批判,经过文化选择,通过文化融合从而实现新文化认同,进而达到心灵和谐。因此,文化冲突一方面会引起心灵不和谐,另一方面又有可能促使实现心灵和谐。其次,重点剖析了当代文化冲突中心灵不和谐的现实和成因。心灵不和谐类型的考察主要是从三个维度进行: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中呈现出精神乌托邦之虚妄型、意义追寻之迷茫型、生活需求之虚假型;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呈现出情感缺失型、道德迷失型;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呈现出失落型、怀乡型和异乡型。同时本书指出,文化冲突中心灵不和谐呈现出非线性、自觉性和自发性交织、异质性的特点。面对文化冲突中心灵和谐的问题,本书着重从三个角度进行成因透视。一是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博弈中,由于人们原有的文化认同被打破,传统文化曾经赋予人的意义世界坍塌,造成人们精神无所依。同时,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中,虽然传统文化作用式微,但它却根深蒂固,陶铸于国人的文化心理中,时时发挥余威牵引和束缚着国人。二是现代文化内部大众文化对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冲击,动摇了人们对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认同。三是人文教育的局限弱化了人们在文化冲突中的认同能力。最后,本书落脚于实现心灵和谐的措施,主要围绕新文化认同的形成以实现心灵和谐。从外在的文化环境、中介环节和内在因素三个层面进行论述,认为在和谐文化的建设中,正确处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以及现代文化内部的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关系,有利于营造文化认同的外在环境;完善人文教育的内在机制,是文化教化的重要介体,有利于加强文化认同;树立“和而不同”的文化意识,是实现文化认同的主体条件,是实现心灵和谐的内在因素。关键词:心灵和谐 文化冲突 文化认同 人文教育 和而不同
钟贞山
2019-12-01
978-7-5203-5038-9
282千字
价值(哲学) 研究
当前,人与社会关系对峙时有发生,人与自然关系恶化还未被根本扼制,人与自身关系异化凸显。本书以人与社会、自然及自身关系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为导向,构建以人一境和谐共生为精神旨归的“社会生态人”人性假设,阐释“社会生态人”以协同进化为价值目标、以社会责任和代内代际公平为根本规范的人性范式,探讨“社会生态人”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阶段、目标、内涵与价值的基本逻辑,应对和化解人的社会化生存与发展中面临“人性危机”“生态危机”“心态危机”的严峻挑战。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