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
[1]艾德华·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第1卷,翁绍军译,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3]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4]埃里希·弗洛姆:《生命之爱》,王大鹏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
[5]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
[6]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7]邴正:《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何震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9]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0]蔡俊生、陈荷清、韩林德:《文化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陈守文:《文化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2]陈望衡:《心灵的冲突与和谐——伦理与审美》,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3]陈序经:《文化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15]刁培萼:《教育文化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6]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17]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18]弗洛姆:《人的希望》,都本伟、赵桂琴译,辽宁大学出版社1944年版。
[19]弗洛姆:《逃避自由》,刘林海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版。
[20]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21]傅铿:《文化:人类的镜子——西方文化理论导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2]《费孝通文集》第14卷,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
[23]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4]封祖盛主编:《新儒家与当代中国的思想危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25]顾城:《雷米英儿》,华艺出版社1993年版。
[26]顾城:《顾城作品》,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
[27]葛鲁嘉、陈若莉:《文化困境与内心挣扎——霍妮的文化心理病理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8]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29]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陈嘉映、王庆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30]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道时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年版。
[3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王太庆等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32]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33]黑格尔:《小逻辑》,贺鳞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34]赫根汉:《人格心理学》,冯增俊、何瑾译,海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5]霍克海默:《批判理论》,李小兵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36]哈拉尔德·米勒:《文明的共存》,郦红红、那滨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37]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8]金民卿:《文化全球化与中国大众文化》,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9]金元浦、谭好哲、陆学明:《中国文化概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0]卡尔·古斯塔夫·荣格:《未发现的自我》,赵蕾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
[41]卡尔:《历史是什么?》,陈恒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42]克里夫·贝克:《学会过美好生活》,詹万生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
[43]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
[44]克劳斯·迈因策尔:《复杂性中的思维》,曾国屏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45]凯瑟琳·坎普·梅休、安娜·坎普·爱德华兹:《杜威学校》,王承绪、赵祥麟、顾岳中、赵瑞英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6]刘长明主编:《和谐发展研究》第一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4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48]蓝德曼:《哲学人类学》,彭富春译,中国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
[49]陆建华:《来自青年的报告——当代中国青年价值及其取向的演变》,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50]李强:《当代中国人的心理困扰》,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51]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
[52]刘进田:《文化哲学导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53]李庆霞:《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冲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4]李荣善:《文化学引论》,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5]卢梭:《漫步遐想录》,徐继曾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56]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王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57]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22年版。
[58]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59]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修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0]李燕:《文化释义》,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1]李振纲:《文化忧思录》,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62]李宗桂:《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中国文化出路探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63]李宗桂:《中国文化导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4]孟繁华:《众神狂欢——当代中国文化冲突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
[65]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66]马林诺斯基:《科学文化理论》,黄剑波等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7]蒙培元:《心灵超越与境界》,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8]欧阳光伟:《现代哲学人类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69]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版。
[70]帕斯卡尔:《思想录》,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71]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72]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3]戚万学:《冲突与整合》,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74]斯比尔金:《哲学原理》,徐小英等译,求实出版社1990年版。
[75]邵道生:《现代化的精神陷阱——嬗变中的国民心态》,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年版。
[76]舒畅:《当代文化的生成机制》,中国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77]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8]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79]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80]司马云杰:《关于人文精神与心性本体论的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1]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关于文化建构价值意识的学说》,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2]施忠连:《文化的生物——人》,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83]托夫勒:《未来的震荡》,任小明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84]田广清:《和谐论——儒家文明与当代社会》,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年版。
[85]唐君毅:《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86]泰勒:《原始文化》,蔡江浓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87]武斌:《现代中国人——从过去走向未来》,辽宁出版社1991年版。
[88]维克多·埃尔:《文化概念》,康新文、晓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89]阿尔温·托夫勒、海蒂·托夫勒:《创造一个新的文明》,陈峰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90]魏则胜:《道德建设的文化机制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1]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2]许纪霖:《寻求意义——现代化变迁与文化批判》,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93]许明、花建:《文化发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4]夏洛特·布勒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导论》,陈宝铠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95]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96]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7]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98]杨境江:《文化学引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99]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100]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1]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2]叶启绩主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自觉》,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3]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和目标》,魏楚雄、俞新天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104]杨善民、韩锋:《文化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5]伊·谢·科恩:《自我论》,佟景韩、范国恩、许宏治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
[106]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7]赵洪恩、李宝席主编:《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8]张国清:《和谐社会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9]邹广文:《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论》,辽宁出版社2000年版。
[110]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11]张立文:《和合学——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2]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13]张青兰:《人格的现代转型与塑造》,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4]周尉、徐克谦:《人类文化启示录:20世纪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成果》,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115]张晓东:《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道德重建》,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6]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17]赵雅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探析》,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
[118]朱谦之:《文化哲学》,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论文
[1]包俊洪:《文化冲突与现代人的精神困惑》,《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
[2]崔德香:《真实需要与虚假需要的交织——中国当代大众文化心理的二向度特征》,《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3]陈洪臣:《儒家心灵和谐思想刍论》,《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4]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5]柴艳萍、郭建:《古代和谐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3期。
[6]段成荣、杨舸、吕利丹:《我国大龄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1期。
[7]杜道明:《有关“中庸”的几个问题》,《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第6期。
[8]邓红专:《互联网上精英文化的尴尬》,《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9]杜金亮、李慧萍:《论人的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齐鲁学刊》2000年第5期。
[10]狄松:《传统社会心灵和谐的诗性回望》,《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8期。
[11]董立纲:《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精神家园》,《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12]方克立:《“和而不同”:作为一种文化观的意义和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年第1期。
[13]高丙中:《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中国文化的群体差异及其变迁》,《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2期。
[14]高亚非:《现代教育应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求实》2000年第4期。
[15]甘露、毛小庆:《素质教育应重视教师人文精神的塑造》,《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16]高湘泽:《关于21世纪中国社会文化精神理念的应然状态》,《广东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17]韩大强:《大众文化的狂欢与精英文化身份的焦虑》,《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18]洪强强:《人文教育刍议》,《教育评论》2001年第6期。
[19]贺善侃:《社会进步、全球化与主体性发展》,《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20]黄崴:《主体性·主体性教育·社会发展》,《未来与发展》1994年第4期。
[21]胡一:《全球化·多元文化·“和而不同”原则》,《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22]贺彦风、赵继伦:《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认同的建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1期。
[23]何中华:《回到自身:世纪之交的哲学重建》,《学术月刊》1995年第10期。
[24]蒋登科:《人格裂变的悲剧》,《诗刊》1994年第6期。
[25]景枫:《试论构建人际关系和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26]季海菊:《心灵和谐:当代道德教育的新视角》,《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
[27]贾进社:《论人文教育理念重构》,《理论导刊》2005年第8期。
[28]蒋永文:《主体性的高扬——市场经济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之一》,《云南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29]林崇德:《“心理和谐”是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催化剂》,《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第1期。
[30]乐黛云:《全球化趋势下的文化多元化》,《深圳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31]李福海、雷咏雪:《论主体意识》,《人文杂志》1988年第2期。
[32]李福杰:《高校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通新探》,《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33]李化树:《国外高等学校人文教育改革的潮流》,《江苏高教》1997年第3期。
[34]林坚:《文化概念演变与文化学研究历程》,《文化学刊》2007年第4期。
[35]李林:《高校教师人文素养的现状及思考》,《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2期。
[36]刘李胜:《论制度文明建设的自发性和自觉性》,《求索》1992年第4期。
[37]陈平:《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38]陆平:《关于文化选择中的价值取向》,《理论探索》2007年第1期。
[39]李美皆:《文学与人生的两翼——以顾城和曹雪芹为例》,《南方文坛》2005年第6期。
[40]李素霞:《古希腊早期和谐思想初探》,《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41]刘铁芳:《试论对话性道德教育模式的建构》,《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
[42]李蔚:《心理健康的定义和特点》,《教育研究》2003年第10期。
[43]李维武:《大学人文教育的失落与复兴》,《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
[44]刘卫学:《中外和谐思想发展的脉络》,《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45]李晓东、李晓惠:《大学人文教育之教师素质论》,《中国西部科技》2007年第9期。
[46]李雪萍:《人文教育的误区及改革设想》,《教学与管理》2008年第8期。
[47]李新主:《应重视提高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
[48]连瑶:《开展生命教育塑造和谐心灵——浅析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践》,《新长征》2006年第4期。
[49]连遥:《就“孔颜乐处”谈孔子的心灵和谐思想》,《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5期。
[50]刘友红:《当前我国大学人文教育误区的表现与对策》,《成才之路》2008年第16期。
[51]李永伟、杨静:《中国文化传统与人的主体性》,《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第5期。
[52]李志凯、崔冠宇、赵俊峰、张香竹:《本科大学生自我和谐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第4期。
[53]苗东升:《非线性思维初探》,《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54]马艳萍:《用“和而不同”的文化整合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07年第3期。
[55]牛先锋:《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06年第2期。
[56]潘懋元:《试论素质教育》,《教育评论》1997年第5期。
[57]潘顺:《孔子“仁”的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社科纵横》2007年第5期。
[58]漆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与“和谐社会”思想》,《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4期。
[59]石国兴、高志文:《心理和谐结构探析》,《光明日报》2007年7月3日第11版。
[60]宋红霞:《浅议高校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第7期。
[61]孙美堂、杜中臣:《文化即“人化”——文化概念的一种诠释及其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62]苏颂兴:《从传统向自我向他人价值导向的转变——当代青年人生价值观的演变》,《当代青年研究》1998年第4期。
[63]孙卫卫:《大众文化规约与文化生态培育》,《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64]张祥浩、孙婧:《儒家的中庸之道及其在现代的意义》,《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65]宋一:《生态和谐·社会和谐·内心和谐》,《天府新论》2007年第1期。
[66]孙亚君:《论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观的变革与中国文化现代化》,《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67]孙正聿:《培养“人”: 21世纪的人文教育》,《现代教育科学》2002年第1期。
[68]肖中云:《庄子的心灵和谐思想论略》,《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69]田培炎:《如何理解“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系列谈》,《人民日报》2007年2月26日第9版。
[70]汤一介:《略论儒学的和谐观念》,《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第3期。
[71]吴大保:《心理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求实》2007年第2期。
[72]王登峰:《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从心理学角度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科学时报》2006年1月10日第B04版。
[73]王登峰:《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学解读》,《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74]王道俊、郭文安:《关于主体教育思想的思考》,《教育研究》1992年第11期。
[75]王国炎、汤忠钢:《“文化”概念界说新论》,《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76]韦鸿鹏:《大学生的开放意识及其培养》,《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0期。
[77]王小林、兰亚鹏、陈颜:《非线性思维:思想政治教育新思维方式探索》,《前沿》2004年第4期。
[78]万新平、乐国安等:《促进心理和谐建设和谐社会》,《天津日报》2006年12月25日第10B版。
[79]王艳、张彭松:《大众文化及其本质》,《理论界》2006年第2期。
[80]吴阳熙:《关于加强人文教育的思考》,《社会纵横》2004年第5期。
[81]王志禄:《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性分析》,《理论前沿》2007年第11期。
[82]薛天祥、庞青山:《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新论》,《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第7期。
[83]许士密:《大众文化和主流文化、精英文化良性互动机制和构建》,《求实》2002年第6期。
[84]许士密:《论大众文化的人文提升》,《理论导刊》2005年第5期。
[85]许士密:《和谐社会视域中的文化冲突及其治理》,《理论导刊》2007年第4期。
[86]项贤明:《论人文系统中的教育》,《教育研究》2001年第9期。
[87]许文郁:《批评之四维——大众文化批评的原则》,《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88]杨丹丹:《顾城之死的文化解析》,《求索》2008年第8期。
[89]叶雷:《心灵和谐:和谐社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1期。
[90]俞国良:《浅释“心理和谐”》,《前线》2007年第3期。
[91]喻国明、刘夏阳:《中国社会人际关系与现状调查(总体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92]袁金刚:《文化全球化的基本原则——“和而不同”研究反思》,《西北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1期。
[93]尧少时:《亲吻死神——三毛、腾佳、方宏、顾城自杀的心理分析》,《心理世界》1995年第4期。
[94]俞吾金:《顾城之死及其议论》,《书城》1994年第4期。
[95]俞吾金:《告别“常人”,拒绝媚俗——对当代中国文化病症的反思之一》,《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4期。
[96]杨涯人、邹效维:《中庸范畴及其在儒学中的地位》,《学术交流》1998年第4期。
[97]杨玉芳、张侃等:《促进心理和谐,构建和谐社会——中国心理学界召开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会》,《心理学报》2007年第1期。
[98]赵冰洁、陈幼贞:《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第6期。
[99]张传平:《关注学生的心灵和谐》,《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7年第1期。
[100]邹广文:《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101]张国启:《现代文明修身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山大学,2007年。
[102]张虹:《人文教育浅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03]张海东:《全球化的主体性反思》,《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3期。
[104]种海峰:《文化冲突的两种相位及其当代际遇》,《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年第1期。
[105]周华虎:《人文教育辨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7期。
[106]张金福、薛天祥:《我国大学人文教育的反思与重构》,《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第4期。
[107]朱立元:《精英文化的困顿》,《上海文化》1994年第3期。
[108]钟启泉:《对话与文本:教化规范的转型》,《教育研究》2001年第3期。
[109]张曙光:《教育改革与意义世界的重建》,《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
[110]张天宝:《论学生的主体性及基本特征》,《江西教育科研》1996年第6期。
[111]张旭锦:《职校生自我同一性地位对自我和谐水平的影响》,《理论界》2006年第5期。
[112]宇秀春编辑:《各国离婚率调查,中国离婚人数迅速上升》,《环球时报》2006年5月17日第16版。
[113]周元明:《加强人文教育,促进大学生价值观构建》,《湖湘论坛》2008年第6期。
[114]张汝伦:《我国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出路》,《上海教育》2006年第8期。
[115]Vacal Haval,“The New Measure of Man”,New York Times,July 8,1994,p.A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