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共 5 条记录

每页显示:
  • 逻辑基础问题

    Problems of Logical Foundations

    [美]吉拉·谢尔

    2018-10-01

    978-7-5203-3435-8

    76千字

    27

    逻辑学

    《逻辑基础问题》为逻辑提出了一个全面系统的新基础。众所周知,为逻辑构建一个系统的哲学基础是一个异常困难的问题。本书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方法论。人们普遍认为,逻辑的基础必须采用传统的基础方法论即基础主义。不过,这一方法论在原则上不能为基础学科提供基础。这就使得哲学家完全放弃去为逻辑构造一个基础。但是,基础主义不是唯一合理的基础方法论。本书提出基础整体主义作为替换的方法论。基础整体主义将强烈的基础性要求与整体主义工具结合,为逻辑建立了一个可行的、系统的基础。本书运用这一新的方法论为逻辑描绘了一个实际基础,其出发点是逻辑在人类知识中所起的作用,即提供一个普遍的、特别强有力的推理或后承方法,尤其是,逻辑后承必须保证真在前提到结论的传递,而这一保证必须具有一种特别强的模态力量。为了起到这样的作用,逻辑必须满足各种坚定的真实性要求,为此,它必须建基于人类心灵和世界之中。但是,逻辑又不能建基于世界的任意事物之中,它必须建基在足以强大到为关于逻辑后承的要求提供基础的世界方面。本书把逻辑建基于支配世界的、特别强的法则——即形式法则——之中而解决了这个问题。由于这些法则的特性——特别强的不变性度,形式法则具有强大的模态力量,它们具有了所要求的必然性,从而可以为逻辑后承提供基础。本书为形式性提供了一个标准,这个标准使得逻辑常项成为逻辑真和逻辑后承的“引擎”。书中还进一步解释了新基础如何保证必然性,不仅如此,也对它如何保证逻辑的其他典型特征有所解释:普遍性、主题中立性、强规范性以及(准)先天性。书中讨论了逻辑中的错误和修正,并且对逻辑性标准的批评也进行回应。本书最后考察的是逻辑与数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个弗雷格式的逻辑主义。逻辑主义把数学建基在逻辑之中,但它无法为逻辑提供基础。通过把数学和逻辑都建基于形式之中,这一问题在本书建立的基础中不再出现。这样的新基础就可以解释清楚逻辑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即二者之间的劳动分工与合作。

  • 中国逻辑史研究.第一辑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ogic. First Series

    中国逻辑学会中国逻辑史专业委员会

    2017-10-01

    978-7-5203-1105-2

    419千字

    85

    逻辑史 研究 中国

    《中国逻辑史研究》是一部深入探讨中国逻辑史及其研究方法的学术著作。书中首先讨论了中国逻辑史研究的科学性,强调了符号学在深化先秦名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接着,书中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逻辑困境及其解决方法,探讨了逻辑的文化相对性。此外,书中还对推类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归纳逻辑视角探讨了中国古代的“推类”。书中还涉及了诸子百家的逻辑思想,包括儒家经典、易学逻辑与中医原创理论等。此外,书中还讨论了近现代逻辑史上的人物与事件,如金岳霖的逻辑思想。最后,书中对因明研究进行了探讨,包括汉传因明与西方逻辑的比较研究。整体而言,本书为中国逻辑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实践案例,是该领域的重要参考书籍。

  • 完美主义人格的成因及教育策略研究

    Research on the Causes and Educational Strategies of Perfectionist Personality

    周亚娟

    2017-12-01

    978-7-5203-1452-7

    243千字

    21

    人格心理学

    完美主义是一种为自己设定高标准,积极地追求完美;但在达不到自己设定的高标准时产生差异感,并进行消极自我评价的稳定的人格特质。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体自身都在完美主义人格形成过程中有不同的影响;形成后的完美主义人格与个体心理健康、成就高低息息相关。本书探讨了影响完美主义形成的相关因素,及形成后的完美人格与学业成绩和自我效能感、完美人格与抑郁,焦虑、强迫和拖延之间的关系,并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

  • 中国逻辑史研究方法论:首届两岸中国逻辑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Chinese Logic History: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Cross-Strait Symposium on Chinese Logic History

    何杨 李贤中

    2019-06-01

    978-7-5203-4626-9

    473千字

    11

    逻辑史 中国 学术会议 文集

    2016年9月2日至3日,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和台湾大学哲学系在广州联合举办了首届两岸中国逻辑史学术研讨会,共同探讨中国逻辑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本论文集选录了该次会议的23篇论文。其中,前10篇论文从宏观层面展开方法论讨论,其他论文则以具体文本为基础,或采用新方法对经典逻辑史料展开新诠释,或基于新的逻辑观念和更为丰富的史料拓展中国逻辑史的研究范围。

  • 逻辑、知识与认知逻辑

    Logic, Knowledge and Cognitive Logic

    刘邦凡

    2019-01-01

    978-7-5203-3491-4

    404千字

    14

    逻辑学

    作者认为,认知是希望获得理性,而获得理性的工具就是逻辑;知识学本质是为了推进知识创新,而逻辑学有利于推进理论创新;逻辑学的知识创新功能决定了它的认知转向,知识逻辑应运而生。知识逻辑已经成为逻辑学的重要领域,必将对整个逻辑学产生重大的学科引导作用,同时,知识逻辑也将迎来自己的多元发展。全书共分七章,论述了逻辑与知识的关系。

跳转共1页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