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贺东航
2016-11-01
978-7-5161-7501-9
267千字
农业经济 研究 中国 农村经济 农民问题
本书是厦门大学师生对闽、桂、鄂、陕4省12县(区)30个村庄进行实地调查基础完成的,探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农村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包括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注重“经济效益”向注重“生态发展”转型,对林改后林下经济发展的状况进行了多角度的比较分析。书稿还对当前农村基层自治的能力和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农村“三化”(空心化、老龄化、兼业化)背景下的基层组织现状及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刘金海
2020-09-01
978-7-5203-5300-7
642千字
农村 社会变迁 研究 中国
本书立足于当代中国农村实际,运用话语分析和国家与农民关系分析框架,对反映70多年来中国农村变化的40余个“关键词”进行探讨,力图在重现中国农村历史性变迀和跳跃性变化的同时,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当代中国农村发展的演变规律。
钱文荣
2015-12-01
978-7-5161-7998-7
504千字
人口迁移 影响 农民 家庭 研究 中国
农民家庭是理性的,他们总是追求家庭成员总体效用的最大化和家庭福利的最大化。家庭中存在着有限的资源配置,其中最基本的经济资源就是家庭成员的劳动力和劳动技能或经验(即人力资本)以及数量有限的生产资料和物质资源。家庭中的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确定家庭中的分工。那么在许许多多农民家庭受到严重冲击的背景下,依然有如此多的家庭选择了让家庭成员外出打工,其决策机制是什么?人口外迁对农民家庭及其行为产生的总体影响应如何评估?本书按照家庭经济学的基本框架,把农民家庭的经济活动分解为市场活动和非市场(家务)活动两个方面,并就“人口迁移对农民家庭市场活动和家庭收入的影响”、“人口迁移对农民家庭内部活动和家庭关系的影响”和“外迁人口的工作—庭关系及其对家庭的综合影响”三个专题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得到了“目前阶段务工收入给农民家庭带来的正效用大于人口外迁带来的各种负效用”,“劳动力外迁对农业生产影响的正负效应取决于制度、环境等因素”,“提升外迁人口及其家庭的意愿达成度和公平感知度对城镇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影响”,“让农民工子女与市民子女同校、同班学习是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手段”,“家庭式迁移的推进和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对于构建和谐工作一家庭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等结论。
邵凤丽
2020-12-01
978-7-5203-7003-5
223千字
家庭道德 研究 闻喜县 农村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本书以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一“宰相村”为个案,探究一个村落绵延两千多年而不衰的动力所在。“宰相村”是裴氏家族的祖居地。作为地方望族,裴氏家族自秦汉魏晋兴起,历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极,五代以后,余芳犹存。裴氏家族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衰,一个重要原因是形成了“重教守训、崇文尚武、德业并举、廉洁自律”的家训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当下,传统家训作为训诫、教化民众的有效方式,是国家精神文明建设、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托载体。优秀家风家训的良性传承,可以为国家精神文明建设、乡风文明建设以及村落社会治理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魏后凯
2018-03-01
978-7-5203-1794-8
201千字
三农问题 研究 中国
该文集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乡发展一体化智库《研究专报》(2016)汇集而成,学者们在大量实证调查的基础上,从不同维度和专业视角,对中国“三农”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其中,对某些重要的、热点的问题,进行了专题性研究,兼具理论研究与政策分析的特点。在体现学术研究原创性、前沿陛的同时,也展现了社会科学研究国家队的建言献策作用。这本研究成果出版,对“三农”研究机构、地方政府和高等院校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