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aron,Henry J.,“The Social Insurance Paradox”,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Vol.32,1966.
2.Barron,Robert J.,and Glenn M.MacDonald,“Social Security and Consumer Spending in an International Cross Section”,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Vol.11,No.3,1979.
3.Blau,David M.,“Labor Force Dynamics of Older Men”,Econometrica,Vol.62,No.1,1994.
4.Chantal Euzeby,“No-contributory Old-age Pensions: A Possible Solution in the OECD Countries”,International Labor Review,Vol.128,No.1,1989.
5.Baozhen Dai,“The Old Age Health Security in Rural China: Where to Go?”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Equity in Health,Vol.14,No.1,2015.
6.Christina Behrendt,“Privation Pentiona Viable Alternative? Their Distributive Effects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Inter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Review,Vol.53,No.3,2000.
7.Danziger,Sheldon,Robert Haveman,and Robert Plotnick,“How Income Transfer Programs Affect Work,Savings,and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A Critical Review”,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Vol.19,No.3,1981.
8.Diamond,Peter and James A.Mirrlees,“A Model of Social Insurance with Variable Retirement”,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Vol.10,No.3,1978.
9.Diamond,Peter,“A Framework for Social Security Analysis”,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Vol.8,No.3,1997.
10.Feldstein,Martin,“Social Security,Induced Retirement,and Aggregate Capital Accumula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82,No.5,1974.
11.Feldstein,Martin,“The Optimal Level of Social Security Benefits”,Quarterl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s,Vol.10,No.2,1985.
12.Giancarlo Marini and Pasquale Scaramozzino,“Social Security and Interregnal Equity”,Journal of Economics,Vol.70,No.1,1999.
13.Josef Zweimuller,Berkeley and Linz,“Miscellany Partial Retirement and the Earnings Test”,Journal of Economics,Vol.57,No.3,1993.
14.Kotlikoff,Laurence J.,Avia Spivak,“The Family as an Incomplete Annuities Market”,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89,No.2,1981.
15.Kotlikoff,Laurence J.,J.Gokhalg,“Estimating a Firm's Age-productivity Profile Using the Present Value of Worker's Earning”,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107,No.4,1992.
16.Lucas,Robert E.,“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Vol.22,No.1,1988.
17.Olivia S.Mitchell,James F.Moor,“Can Americans Afford to Retire?New Evidence on Retirement Saving Adequacy”,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Vol.65,No.3,1998.
18.Peter Saunders,Xiao Yuanshang,“Social Security Reform in China's Transition to a Market Economy”,Social Policy & Administration,Vol.35,No.3,2001.
19.Philip Taylor,“Older Workers,Employer Behaviour and Public Policy”,The Geneva Papers on Risk and Insurance,Vol.28,No.4,2003.
20.Richard Freeman,“Competition on Context: The Politics of Health Care Reform in Europe”,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Quality in Health Care,Vol.10,No.5,1998.
21.Rosen,H.,“What is Labor Supply and How do Taxes Affect i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70,No.2,1980.
22.Stephen Rubb,“Social Security Earnings Test Penalty and the Employment Rates of Elderly Men Aged 65 to 69”,Eastern Journal,Vol.29,No.3,2003.
23.Stephen Taylor,“Occupational Pensions and Employee Retention”,Employee Relations,Vol.22,No.3,2000.
24.Tomio Higuchi,“Pensions in Japanese Rural Sector”,International Labor Review,Vol.16,No.3,1977.
25.Tomes,N.,“The Family,Inheritance,and the Intergeneratioual Transmission of Inequalit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89,No.5,1981.
26.Samuelson,P.A.,“An Exact Consumption -loan Model of Interest with or without the Social Contrivance of Money”,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Vol.66,No.7,1958.
27.Richard A.Ippolito,“Toward Explaining Earlier Retirement after 1970”,Industrial & Labor Relations Review,Vol.43,No.5,1990.
28.Martin Feldstein,“Social Security Induced Retirement and Aggregate Capital”,Form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82,No.9,1974.
29.Interorganizatinal Committee on Guidelines and Phnciples,“Guidelines and Principles for Social Impact Assessment”,Impact Assessment,Vol.12,No.2,1994.
30.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1.阿尔弗雷·索维:《人口通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32.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33.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4.安增龙:《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版。
35.蔡昉、孟昕:《人口转变、体制转轨与养老保障模式的可持续性比较》,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36.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37.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年版。
38.陈洁、张亮:《老年医保所面临的挑战》,《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3年第12期。
39.陈锡文、韩俊:《中国农村公共财政制度理论、政策、实证研究》,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版。
40.慈勤英:《关于基本养老保险统筹“条块之争”的思考》,《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41.邓大松、杨红燕:《人口老龄化与农村老年医疗保障制度》,《公共管理学报》2005年第2期。
42.卫松:《国际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改革与战略》2015年第7期。
43.陈佳贵:《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1997—200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44.弗里德曼:《自由选择:个人声明》,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45.高广颖:《不同年龄城镇职工医改前后医疗需求行为的研究》,《卫生经济研究》2002年第3期。
46.高书生:《社会保障改革何去何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7.桂世勋:《中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医疗保险改革新思路》,《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48.郭琳:《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变迁中的企业年金制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9.郭士征:《社会保障研究》,上海财经出版社2005年版。
50.何大昌:《公平与效率均衡及路径分析》,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1.何平:《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测算报告》,《社会保障制度》2001年第3期。
52.何樟勇、袁志刚:《基于经济动态效率考察的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研究》,《世界经济》2004年第5期。
53.和春雷、陈小芹:《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创新的绩效、问题与再改革的路径》,《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10期。
54.华迎放:《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选择》,《中国劳动》2005年第5期。
55.江春泽、李南雄:《中国养老保险省级统筹以后的矛盾分析与对策研究》,《改革》2000年第1期。
56.姜向群:《老年社会保障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7.姜作培:《公平与效率关系简论》,《广西党校学报》1988年第3期。
58.解亚红:《西方国家医疗卫生改革的五大趋势——以英国、美国和德国为例》,《学术论坛》2006年第5期。
59.郑秉文:《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攻坚》,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版。
60.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61.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62.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63.李连友:《论利益分化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影响》,《财经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1期。
64.李绍光:《当前社会保障改革的两个体制性问题》,《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3期。
65.李一平:《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浙江的证据》,《改革》2005年第5期。
66.李迎生:《从分化到整合: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的起源、改革与前瞻》,《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8期。
67.林义:《农村社会保障的国际比较及启示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年版。
68.林毓铭:《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分析与评估》,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04年。
69.林治芬:《中国养老社会保险最终目标与现实路径选择》,《当代财经》2003年第12期。
70.刘翠霄:《中国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71.刘钧:《社会保险缴费水平的确定:理论与实证分析》,《财经研究》2004年第2期。
72.刘苓玲:《我国可替代社会保障项目的保障水平研究》,《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5期。
73.刘苓玲:《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与思考——基于北京市建筑行业农民工的调查与研究》,《宏观经济管理》2007年第2期。
74.刘书鹤、刘广新:《农村老年保障体系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75.刘岁丰、赛在金、贺达仁:《我国老龄化与老年医疗保障》,《医学与哲学》2006年第1期。
76.刘燕生:《社会保障的起源、发展和道路选择》,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77.刘子兰:《中国农村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反思与重构》,《管理世界》2003年第8期。
78.柳清瑞:《中国养老金替代率适度水平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9.柳玉芝、张纯元:《高龄老人的经济和医疗保障现状、问题与对策思考》,《人口与经济》2003年第1期。
80.吕学静:《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
81.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82.马尔萨斯:《人口原理》,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83.马克·赫特尔:《变动中的家庭——跨文化的透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84.汤水清:《论新中国城乡二元社会制度的形成——从粮食计划供应制度的视角》,《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
85.庹国柱、王国军:《中国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6.汪行福:《分配正义与社会保障》,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7.张健、陈一绮:《家庭与社会保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88.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
89.张奇林:《美国医疗保障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0.张琪:《中国医疗保障理论、制度与运行》,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
91.郑功成、黄黎若莲:《中国农民工问题:理论判断与政策思路》,《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92.郑功成:《加入WTO与中国的社会保障改革》,《管理世界》2002年第4期。
93.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4.张艳:《我国农村老年保障制度变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95.郑功成:《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未来发展》,《劳动保障通讯》2003年第3期。
96.钟仁耀:《养老保险改革国际比较》,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7.周绿林、李绍华:《医疗保险学》,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98.大须贺明:《生存权论》,林浩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99.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三卷),廖德宇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100.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张企泰、范扬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01.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修订本),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2.史探径:《社会保障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03.王思斌:《社会学教程》 (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4.龚向和:《论社会权的经济发展价值》,《中国法学》2013年第5期。
105.郑贤君:《非国家行为体与社会权——兼议社会基本权的国家保护义务》,《浙江学刊》2009年第1期。
106.陈跃、占伟:《非政府组织在和谐社会治理中的角色与功能探索》,《行政论坛》2013年第1期。
107.钟会兵:《论社会保障权实现中的国家义务》,《学术论坛》2009年第10期。
108.刘耀辉:《国家义务的可诉性》,《法学论坛》2010年第5期。
109.汪进元:《基本权利限制的合宪性基准》,《政法论丛》2010年第4期。
110.龚向和:《以人权促进发展:工具性人权论》,《河北法学》2011年第5期。
111.郭道晖:《人权的国家保障义务》,《河北法学》2009年第8期。
112.夏正林:《社会权规范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113.徐永峰:《社会保障权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3年。
114.刘合光:《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点、发展路径与风险规避》,《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
115.张强、张怀超、刘占芳:《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经济与管理》2018年第1期。
116.钟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
117.张京祥、申明锐、赵晨:《乡村复兴:生产主义和后生产主义下的中国乡村转型》,《国际城市规划》2014年第5期。
118.张尚武、李京生:《保护乡村地区活力是新型城镇化的战略任务》,《城市规划》2014年第11期。
119.王勇、李广斌:《乡村衰败与复兴之辩》,《规划师》2016年第12期。
120.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医疗保障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21.顾昕:《全民医保的新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22.杨善发:《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变迁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23.解垩:《城乡卫生医疗服务均等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4.方鹏骞:《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社会医疗救助制度研究》,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5.赵卫华:《地位与健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126.王虎峰:《医疗保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27.冯占春:《农村公共卫生绩效研究》,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128.姚洋、高梦滔:《健康、村庄民主和农村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9.赵曼、张广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能力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版。
130.仇雨临、龚文君:《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与全民医保发展》,《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33期。
131.李晓玲:《论我国农民医疗保障的选择路径》,《社会保障研究》2012年第12期。
132.孙志刚:《实施大病保险是减轻人民就医负担的负担》,《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第12期。
133.陈金甫:《试读健全全民医保体系》,《中国医疗保险》2013年第1期。
134.张茅:《县域医疗卫生改革发展的探索与实践》,《管理世界》2011年第2期。
135.孙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能力提升的对策》,《经济体制改革》2012年第1期。
136.孙冬悦:《医务人员的工作状况描述及问题分析》,《中国医院》2011年第15期。
137.陈前:《人民公社制度与农村家庭经济》,《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138.陈为雷:《论家庭关系变动中的农村老年赡养问题》,《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139.陈欣:《税费改革后农村五保工作告急》,《乡镇论坛》2005年第1期。
140.陈颐:《论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筹资模式》,《学海》2003年第5期。
141.陈之楚:《发展中国家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政策分析》,《天津社会保险》2007年第1期。
142.崔恒展、张军:《试论农村老年人的白养及农村养老中的政府作为》,《济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43.崔伟娜:《人口变迁中的我国西部农村养老模式选择》,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大学,2008年。
144.杜鹏、王武林:《论人口老龄化程度城乡差异的转变》,《人口研究》2010年第2期。
145.段庆林:《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制度变迁(1949—1999)》,《宁夏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146.洪大用、房莉杰、邱晓庆:《困境与出路:后集体时代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47.宋士云:《1956—1983年集体经济时代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初探》,《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
148.胡绍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执行评估与完善对策》,《农村经济》2009年第10期。
149.李朝峰、胡兵、赵海强:《我国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的回顾与发展》,《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年第1期。
150.李芳、张英洪:《当代中国农民的健康权》,《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151.宋士云:《新中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变迁》,《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1期。
152.李辉:《论建立现代养老体系与弘扬传统养老文化》,《人口学刊》2001年第1期。
153.穆念河、高登义:《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筹资机制构想》,《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3年第7期。
154.聂众:《欠发达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家庭养老意愿影响的分析》,《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
155.宋斌文:《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老龄化的影响及其对策建议》,《公共管理学报》2004年第5期。
156.宋金文:《日本农村社会保障——养老的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57.宋璐、李树茁:《劳动力迁移对中国农村家庭养老分工的影响》,《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158.宋士云:《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结构与变迁(1949—2002)》,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59.宋晓梧:《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与发展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60.王国军:《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161.吴小武:《中国农村社会救助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04年。
162.吴晓林、彭忠益:《农村“五保”养老问题的研究综述》,《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年第2期。
163.吴志澄:《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机制创新》,《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12期。
164.杨复兴:《中国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的历史分期及前景探析》,《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9期。
165.袁俊:《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3期。
166.张艳:《我国农民的职业分化与养老保障的路径选择——基于年龄分层视角的分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
167.穆光宗、张团:《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其战略应对》,《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168.藤海英、董刚、熊林平、马玉琴、马丽:《老龄化趋势下中国城镇老年医疗保障的模式》,《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年第3期。
169.陈倩:《英国养老保险制度市场化改革的经验与启示》,《财经科学》2016年第7期。
170.穆怀中等著:《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收入再分配系数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3年版。
171.徐淑金:《积极老龄化框架下的老年人心理健康》,《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版)2011年第2期。
172.吴玉韶、党俊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173.郭爱妹:《多学科视野下的老年社会保障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74.威廉·G.盖尔等:《改革中的美国养老金制度——趋势、效果以及改革建议》,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75.杨宜勇、杨亚哲:《从人口结构变化看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第58期。
176.丁元竹:《关于社会服务的概念及其与公共服务的关系》,《中国民政》2011年第5期。
177.于兰华:《可持续生计视域中的老年失地农民养老资源供给问题研究》,《生产力研究》2011年第9期。
178.袁俊、吴殿廷、吴铮争:《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3期。
179.邓大松、薛惠元:《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替代率的测算与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180.王延中、龙玉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社会保障支出分析》,《财贸经济》2011年第1期。
181.董理、李卢霞:《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现代经济探讨》2009年第11期。
182.潘楠、钱国荣:《我国建立城乡养老保险统筹机制问题探讨》,《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11期。
183.吴湘玲、叶汉雄:《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城乡分割及其对策讨论》,《江汉论坛》2005年第1期。
184.万俊毅、曾丽军、周文良:《乡村振兴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乡村振兴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国农村经济》2018年第3期。
185.徐文芳:《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10年。
186.刘欢:《社会保障与农村老年人劳动供给——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的研究》,《劳动经济研究》2017年第2期。
187.王峥、陈媛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有关农村家庭结构变化的思考——基于老年人社会保障视角》,《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17期。
188.郭细卿、贺东航:《社会保障、社会资本对农村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基于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研究》2015年第2期。
189.丁建、童玉林:《社会支持来源、社会保障与农村老年人养老安全感》,《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4年第5期。
190.罗冬梅、赵桉、陈仟仟:《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现状的解决办法》,《法制与社会》2014年第18期。
191.陈雄、王熹:《对 〈新时期农村社会保障改革研究〉 的述评——从国家对农村老年人医疗保障的义务的视角》,《湘潮(下半月)》2012年第12期。
192.黄祖辉:《准确把握中国乡村振兴战略》,《中国农村经济》2018年第4期。
193.廖军华:《乡村振兴视域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改革》2018年第4期。
194.刘彦随:《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地理学报》2018年第4期。
195.周立:《乡村振兴战略与中国的百年乡村振兴实践》,《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年第3期。
196.姜长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努力规避几种倾向》,《农业经济问题》2018年第1期。
197.索晓霞:《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土文化价值再认识》,《贵州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
198.王亚华、苏毅清:《乡村振兴——中国农村发展新战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