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图书详情

首页

英文文献

我的书架

共 7 条记录

每页显示:
  • 1945-1947年中国善后救济事业研究

    王春龙

    2020-04-01

    978-7-5203-5976-4

    529千字

    15

    慈善事业 社会救济 研究 中国 1945-1947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英等国共同出资三十多亿美元,购买了一批物资,帮助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来救济灾民、恢复生产。中国也是受援国之一。国民政府为此成立了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简称行总),提出了“寓救济于善后之中”的理念。1945-1947年,在行总领导下,中国先后开展了急赈、特赈、工赈、遣送难民等救济活动及在农业、工业、交通、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善后事业。善后救济事业的开展,赈济了成千上万的中国灾民,也对中国战后恢复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 民国时期西北少数民族社会变迁及其问题研究

    闫丽娟

    2012-03-01

    978-7-5161-0549-8

    511千字

    13

    少数民族 社会变迁 研究 西北地区 民国

    本书所指的西北,仅限于民国时期的甘肃、宁夏(包括阿拉善和额济纳两旗,今属内蒙古)、青海、新疆四省区,研究对象包括主要聚居在甘宁青地区的回、东乡、撒拉、保安、藏、土、蒙古等民族和主要聚居在新疆地区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俄罗斯、锡伯等民族。由于该地区是著名的西北高原,它实际上由蒙新高原大部、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一部分组成。按照自然生态环境和民族分布的特点,西北地区又可划分为甘宁青地区和新疆地区两大部分,因此在本书研究中,常常从甘宁青地区和新疆地区两个部分来展开论述。甘宁青新地区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也是多元文化交汇之地。民国时期,这一多民族社会经历了重要的发展阶段,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在东部和中部汉族地区现代化潮流的推动下,开始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关于民国时期西北少数民族的研究,学术界有一定的积累。早在民国年间,中国学术界就开展了西北回、藏、蒙古、维吾尔等民族历史文化的学术研究。当时大量的考察报告、游记、行记、笔记、文集以及民国档案等,均不同程度地记载或反映着那个时代西北少数民族的社会状况,这为我们系统研究民国时期西北少数民族提供了基本资料。20世纪50年代,国家组织众多学者进行了规模空前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随后出版了“五种丛书”,其中有关西北各少数民族的简史简志、社会历史调查丛书,收集了西北各民族近现代社会历史的大量资料,对进一步推进高质量的西北少数民族研究打下了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史学发展迅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甘宁青新四省区组织出版了一批文史资料,汇集了当事人的回忆材料,补充和延伸了以往的史料记载。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展开,民国时期西北边疆和民族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学界的关注,一些历史学、民族学、宗教学、文化人类学的学者开始积极涉足对民国时期西北少数民族的研究之中,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民国史的研究起步较晚,民国时期西北少数民族史的研究至今仍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已有研究成果具有较大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在研究范式上。重视政治、革命斗争历史,忽略各民族社会结构、经济和文化的变迁,许多社会领域和社会问题都不能被其所包含,不能从总体上展示民国时期西北少数民族社会变迁及其内在规律,也有碍于民族史学的发展和繁荣。二是在研究的层面上。由于民国时期西北少数民族资料相对缺乏,并且分布零散,造成以往学术界的研究,多为零散微观的研究,要么是对个别民族的研究,要么是对个别问题的研究,缺乏宏观上的整体把握。因此,选择民国时期的西北少数民族社会变迁进行系统研究,具有学术和实践两个方面意义。从学术上讲,首先,本书以翔实的史料为基础,对民国时期西北少数民族社会显著变动的方面及其主要问题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丰富了西北少数民族史研究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中国民族史研究的领域。其次,以社会变迁为切入点,对民国时期西北少数民族社会开始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基本历史进程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描述与分析,拓展了民族史、民国史研究的视野。第三,对民国时期西北少数民族社会变迁特点及其规律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为当代中国西北少数民族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从实践的角度来看,现实问题的研究只有放到历史之中,才能看清其来龙去脉。民国时期是西北少数民族历史演进中的重要时期,许多今天存在的民族问题,与各民族的历史发展有着直接的密切关系,亟待大力加强研究。因此,对民国时期西北少数民族社会变迁进行总体性探讨与分析,又是具有重大社会实践意义的课题。它不仅使人们能更全面地了解民国时期西北少数民族社会的历史原貌,了解西北各族民众开发西北边疆、反对外国侵略、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贡献,认识和总结民国时期开发西北地区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丰富人们对该时期西北少数民族社会的整体认识,而且通过这一研究,对西北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发展过程的不平衡性、复杂性、滞后性等进行比较系统的总结,对促进和制约其社会发展的诸因素进行比较系统的分析,以发现其独特规律,为当代中国西北少数民族问题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为今天西北少数民族的现代化和西部大开发提供多方面的历史借鉴与一定的理论支持,对正确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维护西北民族社会稳定等方面,都是十分有益的。由于民国时期西北各民族人口、经济、社会等研究资料匮乏、零散,统计数据来源复杂,有些是实际的普查数或登记数,有些则完全是估计数,对于各民族人口也并未作单独统计,这给我们的研究带来了诸多困难。我们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有关民国时期西北少数民族人口、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统计资料和文献资料,并从相关问题与相关学科的角度给出了解释和说明,对其中的一些数据进行了重新统计和分析,纠正了一些因时代局限而产生的不足和谬误。本书充分吸收了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以社会变迁为切入点,对民国时期西北少数民族社会开始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基本历史进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与分析。社会变迁是社会结构和社会行为突发的、急剧的、演进的或缓慢的变化,是社会的动态表现的一面。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由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尖锐,面对西方先进文明的强大压力和中国社会对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其变迁十分剧烈。在东部和中部汉族地区现代化潮流的推动下,西北民族地区开始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因此,本书选取了人口变迁、传统社会中的现代性因素、绿洲农业变迁、教育变迁、社会分层与流动、灾荒与社会问题、西北军阀与西北民族社会等专题进行论述,总体上都突出了社会显著变动的方面及其主要问题。另外,本书采用新的视角,对民国时期西北地区错综复杂的各类人物的叙述和分析比较深入,实事求是,持论恰当,走出了民国人物研究的既有思维定式。本书的研究从不同侧面再现了民国时期西北少数民族在各种时代力量的左右下,在传统与现代、新与旧因素的交互作用中曲折发展的复杂过程。通过研究,我们对该时期西北民族社会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第一,民国时期的西北民族社会有两个明显特征。其一,西北少数民族在民国时期经历了重要的发展过程,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在东部和中部汉族地区现代化潮流的推动下,开始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但与内地相比,其转化的速度比较缓慢。西北早期现代化属于“晚发外生型现代化”。与中国主流社会的“晚发外生型现代化”所不同的是,中国主流社会现代化的“晚发”是相对于当时全球范围内的现代化发生时间,而西北现代化的“晚发”则是相对于中国较发达地区而言的;中国主流社会现代化的“外源”是指西方资本主义世界,而西北现代化的“外源”是指中国内部现代化的早发地区。中国主流社会现代化是1840年开始启动的,而西北地区是在受到国家政体的变革后和东部汉族地区现代化潮流的影响下,社会才开始发生变革的;现代生产力要素和现代化的文化要素都是从外部移植或引进的。因此,现代社会因素同同期内地汉族地区相比发育的并不充分,传统社会因素广泛存在,这使西北民族社会的整体运行并不和谐,社会发展滞后,社会各方面问题比内地更复杂。这种差异就决定了西北地区早期现代化的起点低、起步晚、时限短,西北民族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更艰难和缓慢。其二,民国时期西北民族社会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包括宏观上的多元化和微观上的多元化),但各民族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过程中,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不仅是不同民族有极大的差异性,同一民族也因种种原因而出现社会变革程度的不一致。由于各民族所处生态环境的不同、历史文化的独特性,社会构成的多元化,社会意识也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因素影响其对现代社会因素的接受、消化吸收和理解。现代社会积极进步的社会因素并不是每一个民族都自觉接受的,故各民族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过渡时,其社会整体变革并不一致。第二,民国时期西北民族地区出现的现代性因素还很微弱,可以说传统的西北民族社会才逐步迈进了近代文明的门槛,但它毕竟是新的进步的标志,为这块古老而沉寂的地区迎来了现代文明的曙光,加快了西北少数民族社会转型的进程,为20世纪中期以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与腾飞作了历史的准备。第三,民国时期的西北少数民族社会在当局的治理下,虽开始向现代社会迈进,但由于地处偏远、交通落后、自然环境脆弱、传统遗风浓厚、民族关系复杂,宗教信仰各异、战乱频仍、灾荒和疾病多发、军阀统治专横、民族主义和地方主义盛行,其发展仍极为缓慢,有时甚至出现倒退。因此只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西北少数民族社会才迈上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

  • 中国近代医学社会史九讲

    张玲,司丽静

    2021-01-01

    978-7-5203-7779-9

    340千字

    42

    中医学 医学史 中国 近代

    本书围绕国家卫生体制的演进、疫灾防控与社会发展、西医传入与中外文化交流、中西医关系与社会变迁、医护群体的生存样态、医学教育发展与社会进步、抗日战争与中国医学发展、近代中国医患关系、公共卫生与中国城市近代化九大主题展开,能丰富读者对近代医学发展之社会背景的认识,了解国史、国情,提升人文素养,开阔知识视野。

  • 科举会社、州县官绅与区域社会:清代民国江西宾兴会的社会史研究

    杨品优

    2018-05-01

    978-7-5203-0485-6

    330千字

    21

    科举考试 赞助 教育组织机构 研究 新建县 清代

    清嘉庆、道光朝以来,全国兴起了资助士子科举考试的宾兴会,很多宾兴会一直存在直民国时期。本书以区域史的研究视角,通过对这种由社会精英控制的传统科举会社演变历史的分析,探讨晚清江西地方行政、地方政治的特质,以及民国江西宾兴会与地方社会、民国江西州县财政体制的确立等问题,分析晚清以来国家与社会关系出现的某些新面向,对嘉道以来的社会达致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本书以江西为例,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转型在政治、社会、财政和经济方面的体现及内在机制。另外,通过对赣中与赣西北宾兴会历史的分析,阐释了清中叶至民国赣中、赣西北区域社会历史的结构过程。

  • 中国文人画与禅宗思想关系性研究——从明末清初到民国的脉络梳理

    杨江波

    2020-07-01

    978-7-5203-6733-2

    253千字

    10

    文人画 绘画研究 中国 明清时代 禅宗 研究

    禅宗由印度禅演化为中国禅是一个外域文化本土化的过程,由于中国文人士大夫具有“追道”这一文化身份特征,伴随着魏晋审美自觉,禅宗的审美境界也深深影响到这一群体,文人画的始祖王维即生活在禅宗成熟兴盛的唐代。文人对于生命的感发感悟,随着笔墨这一载体用诗化的形式加以彰显,并由此而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作为中国画来讲,在近现代深受西方影响做了诸多探索之后,也逐渐沉静了下米,并开始在审美领域追根溯源,注重在民族审美层面的深入探索。

跳转共2页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