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the United States and Britain jointly invested more than three billion US dollars to purchase a batch of materials to help countries suffering from fascist aggression to relieve victims and restore production. China is also one of the recipients. To this end,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established the General Administration for Rehabilitation and Relief of the Executive Yuan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Aftermath), which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providing relief in the aftermath". From 1945 to 1947,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General Director-General, China successively carried out relief activities such as emergency relief, special relief, work relief, and repatriation of refugees, as well as aftercare in agriculture, industry, transportation,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The development of relief in the aftermath has provided relief to thousands of Chinese victims and also played a certain role in promoting China's post-war recovery.(AI翻译)
王春龙:(著)
王春龙:1967年11月生,湖南邵阳人,历史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教师,江西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截至目前,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一项、省级课题三项。主编教材一部,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研究成果获得省级三等奖二次,优秀成果奖二次。
《战时救济经费卷》,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2—8—6957。
《关于战区灾情及救济情事的函件》,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2—2—3044。
《监察委员会关于战后救济难民建议书》,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2—2—8154。
《江苏省善后救济调查报告底稿》,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21—2—208。
《湖南省经济及文化事业遭受寇灾损失统计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21—2—282。
《河南分署与黄河水利委员会等会商办理黄河堵口复堤工赈及黄泛区救济事项等》(1946年),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21—1—17532。
《黄河堵口复堤工程局经费卷》,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35—2—197。
《黄泛区难民遣送及漯河站匪劫振款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21—2—643。
《监察院派员查办黄河堵口复堤工程局腐败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8—1—1708。
《张祖良等关于浙江分署工赈的视察报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21—6—1235。
行政院新闻局:《两年来的善后救济》,上海市档案馆:Y3—1—344。
李门:《和平到来的时候》,《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上海市档案馆:Y3—1—284。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编:《中国善后救济计划》,上海市档案馆:Y3—1—274。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联合国救济善后总署基本协定》,上海市档案馆:Y3—1—286。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业务总报告》,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编译处编印,上海市档案馆:Y3—1—278。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人事室:《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职员录》(1947年),上海市档案馆:Y3—1—999。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人事室:《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附属机构职员录》(1947年),上海市档案馆:Y3—1—1000。
《善后救济总署上海分署工作概况——截至三十五年三月十五日止》,上海市档案馆:Y3—1—864。
《上海市临时参议会第一次大会为提请市府转呈中央以联合国善后救济物资全部救济人民而不应再予出售充作救济署行政经费的提案》(1946年3月28日),上海市档案馆:Q109—1—1998。
《善后救济总署上海分署概况》,上海市档案馆:Q1—12—262。
《国民党广东省党部告民众书》,广东省档案馆:M2—25—532。
《广东善后救济审议委员会难民救济座谈会》,广州市档案馆:7—05—489。
《广东省善后救济审议会提案》,广州市档案馆:10—04—462。
《为策动本市各同乡会筹款遣送难民回籍运动仰送办理具报由》,广州市档案馆:10—04—462。
《为本署决先在梧州至广州一线雇船免费输送难民归乡经派人员赶往办理》,广州市档案馆:4—02—4801。
《山东解放区物资分配表及联行总救济船运送物资统计表》,山东省档案馆:G008—01—0023。
《关于救济物资的运输、分配问题行总与解总来往函电》,山东省档案馆:G008—01—0024。
祝修爵:《还浙两年》,浙江省档案馆:I048—2—21。
《蒋廷黻致浙江省主席黄绍竑函》,浙江省档案馆:D48—2—21。
《竺可桢校长致浙江分署函》,浙江省档案馆:I053—1—337。
《浙江分署致浙江大学函》,浙江省档案馆:I053—1—337。
《浙江省善后救济资料调查报告》,浙江省档案馆:D48—2—21。
湖南灾荒急救会:《湖南灾荒急救会征信录》(1946年),湖南省档案馆:35—1—299。
行总湖南分署经济室:《湖南善后救济区域现状调查报告》(1946年),湖南省档案馆:77—1—26。
《为揭发善后委员会乡村工业示范处处长马杰诸多劣迹告各界书》,湖北省档案馆:LSG1—5—635。
《山西省民营事业董事会、西北实业公司、善后救济总署晋绥察分署关于购买、出售器材的函》,山西省档案馆:B31—1—300。
《国民政府山西省政府民政厅关于抗战时期全省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呈报》(1946年8月5日),山西省档案馆:B13—1—78。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广西分署档案》,广西档案馆:68—1—6。
《柳州华侨协进会档案》,广西档案馆:14—1—2。
《人民日报》,1948年1月—5月。
《解放日报》,1945年6月—1947年10月。
《新华日报》,1945年6月—1947年12月。
《中央日报》,1943年10月—1947年12月。
《大公报》,1943年10月—1947年12月。
《申报》,1945年1月—1948年1月。
《民国日报》,1946年1月—1947年10月。
《时事新报》,1946年1月—1947年6月。
《新闻报》,1946年10月—1947年6月。
《文汇报》,1945年10月—1947年8月。
《和平日报》,1946年1月—1947年6月。
《华商报》,1946年1—10月。
《时文报》,1947年7—8月。
《胶东日报》,1947年8—12月。
《冀鲁豫日报》,1947年4—12月。
《新民晚报》,1947年5—8月。
《湘灾导报》,1945年1—12月。
《江西民国日报》,1947年7—10月。
《广西日报》(桂林版),1946年8—12月。
《益世报》,1946年8—11月。
《民声报》,1947年6—9月。
《东方杂志》,1945—1947年各期。
《观察》,1946—1947年各期。
《群众》,1946年各期。
《大同》(半月刊)1946年第12期。
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宣传委员会编:《台湾月刊》1946年第1期。
《教育杂志》1947年第32卷。
《教育部公报》1946年第18卷。
《经济周刊》1946年第10卷。
《纺织周刊》1946—1947年各期。
《纺织染》(季刊),1947—1948年各期。
《乡工》1949年第7期。
《社会工作通讯月刊》,1946年各期。
《传记文学》,1965年第7、9、16卷。
《行总周报》,1945—1947年各期。
《行总农渔》,1945—1947年各期。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广东分署《周报》,1945—1947年各期。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河南分署《周报》,1945—1947年各期。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江西分署《周报》,1945—1947年各期。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晋绥察分署《周报》,1945—1947年各期。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广东分署《统计年刊》,1945—1947年各期。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平津分署《善后救济》(半月刊),1945—1947年各期。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台湾分署《月报》,1945—1947年各期。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苏宁分署《月报》,1945—1947年各期。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鲁青分署《鲁青善救月刊》,1945—1947年各期。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鲁青分署《鲁青分署旬报》,1945—1947年各期。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福建办事处《福建善救月刊》,1946年各期。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广东分署《第一次工作检讨会议专刊》,1946年。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广西分署《工作旬报》,1946年。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安徽分署《善后救济》,1946—1947年各期。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湖南分署《善后月刊》,1945—1947年各期。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湖北分署编:《半月通讯》,1945—1947年各期。
《黄河堵口复堤工程局月刊》,1947年各期。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赈恤厅:《难民的招待与输送》,1947年铅印本。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河南分署编:《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河南分署章则辑要》,1947年铅印本。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江西分署编:《江西善后救济视察团视察纪要》,1946年8月,铅印本。
周仓柏:《善后救济总署湖北分署业务总报告》,1948年铅印本。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湖北分署编:《湖北的善后和救济》,1947年铅印本。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鲁青分署秘书室编:《善后救济总署鲁青分署三十五年度业务报告》,1946年铅印本。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河南分署秘书室编:《善后救济总署河南分署三十五年度业务概述》,1947年铅印本。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台湾分署编:《善后救济总署台湾分署三十五年度业务总报告》,1946年铅印本。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冀热平津分署编:《冀热平津分署一年来之工赈》,1946年铅印本。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冀热平津分署编:《冀热平津分署一年来的振务》,1946年铅印本。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冀热平津分署编:《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冀热平津分署业务总报告》,1947年铅印本。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湖南分署编:《善后救济总署湖南分署三十五年度业务总报告》,1946年铅印本。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赈恤厅:《善后救济总署赈恤厅三十五年度工作报告》,1946年铅印本。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广东分署编:《善后救济总署广东分署工作检讨会会议记录》,1946年铅印本。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晋绥察分署编:《善后救济总署晋绥察分署工作总报告》,1948年铅印本。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安徽分署编:《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安徽分署业务总报告》,1947年铅印本。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浙江分署编:《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浙江分署业务总报告》,1947年铅印本。
王凤剀:《湖南省教育文化部分寇灾损失报告书》,1945年铅印本。
行政院新闻局:《乡村工业示范》,1947年铅印本。
黄河堵口复堤工程局编:《黄河花园口合龙纪念册》,1947年4月出版。
行政院新闻局:《侨胞复员概况》,1947年铅印本。
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经济发展史》第2册,近代中国出版社1983年版。
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
蒋廷黻:《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台湾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赈恤厅编印:《怎样办理赈恤》,1946年铅印本
行政院秘书处编印:《行政院公报》第8卷第2期,1945年2月28日出版。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江西分署编:《善救准则》,1946年铅印本。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广西分署编:《善后救济章则汇编》共3辑,1946年铅印本。
李新主编:《中华民国大事记》第5册,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朱传誉主编:《蒋廷黻传记资料》共3册,天一出版社1985年版。
方庆秋等主编:《中华民国史史料长编》第62—69册,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政治、外交,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80、86、96辑,台北出版社1973年版。
秦孝仪主编:《抗战建国史料——社会建设(三)》,台湾裕台公司中华印刷厂1984年版。
山东省档案馆、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合编:《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编》,第22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第36册,黄山书社1999年版。
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
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编:《中华民国统计年鉴》,中国文化事业公司1948年版。
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编:《中华民国统计提要》,1947年铅印本。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中华书局1989年版。
江西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江西文史资料选辑》(第26辑),1990年铅印本。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邵阳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邵阳文史资料》第2、4、8辑,1987年铅印本。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48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郑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郑州文史资料》第2、4、6辑,1986年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封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开封文史资料》第5辑,1987年版。
通城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通城文史资料》第7辑,1992年版。
青年远征军第208师政治部编:《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二中全会辑要》,1946年油印本。
谢培屏主编:《战后遣返华侨史料汇编》第3册,台北“国史馆”2005年版。
行政院新闻局:《侨胞复员概况》,1947年铅印本。
中国国民党河北省党部编:《抗战胜利后重要文件》,1946年铅印本。
苏瑶崇主编:《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在台活动资料集》,台北二二八纪念馆出版社2006年版。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中华文史资料文库》政治军事卷(六),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版。
陈云林总主编:《馆藏民国台湾档案汇编》第71册,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
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武汉解放战争史料》,武汉出版社2009年版。
蒋立主编:《上海解放前后物价资料汇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上海工商局机械工业史料组编:《上海民族机械工业》,中华书局1979年版。
敖为蔚:《中国近现代社会与民政(1906—1949)》,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中共安徽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侵华日军在皖罪行录》,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苏]瓦·崔可夫著,万成才译:《在华使命:一个军事顾问的笔记》,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
蔡勤禹:《国家、社会与弱势群体——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1927—1949)》,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丁文治:《联总物资与中国战后经济》,上海六联印刷公司1948年版。
丁致中:《行总在中共控制区之救济工作》,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编译处编印,1947年铅印本。
鄂豫边区革命史编辑室编:《中原突围》第2辑,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韩启桐、南钟万:《黄泛区的损害与善后救济》,上海六联印刷公司1948年版。
霍宝树:《善救工作之过去与未来》,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编译处编印,1947年铅印本。
陈之迈:《蒋廷黻的志事与生平》,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67年版。
中共江苏省委:《侵华日军在江苏的暴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1年版。
曹必宏:《中华民国实录》,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顾维钧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译:《顾维钧回忆录》,第6册,中华书局1988年版。
湖南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最悲惨的年代——日寇侵湘暴行实录》,岳麓书社1997年版。
黄逸峰等:《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年版。
[英]阿诺德·汤因比主编,劳景素译:《欧洲的重组》,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蒋廷黻口述,谢钟琏译:《蒋廷黻回忆录》,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出版。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外三种》,岳麓书社1990年版。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出版。
蒋廷黻:《干什么?怎样干?》,1946年铅印本。
蒋廷黻:《中国善后救济总署》(联合国丛刊第2辑),国际出版社1946年版。
蒋廷黻:《蒋署长开幕训词》,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编译处编印,1946年铅印本。
傅国涌:《百年寻梦:傅国涌历史随笔》,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美]费正清:《费正清对华回忆录》,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
何廉:《何廉回忆录》,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
河北省交通厅史志编委会、河北省邯郸交通局:《晋冀鲁豫边区交通史》,人民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西通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北省志·民族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焦润明等:《中国东北近代灾荒及救助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罗斯福选集》,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李文海等:《中国近代十大灾荒》,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马黎元:《行总之食粮赈济》,上海六联印刷公司1948年版。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四川省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
上海市通志馆年鉴委员会编:《民国三十五年上海市年鉴》,中华书局1946年版。
施金炎:《湖南省政府经济工作通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南通鉴》上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史全生主编:《中华民国经济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田子瑜:《湖北新民主革命史》(解放战争时期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11—1950)》,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荣维木主编:《抗日战争热点问题聚焦》,济南出版社2005年版。
孙艳魁:《苦难的人流——抗战时期的难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唐振常主编:《上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渠长根:《功罪千秋——花园口事件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正华:《抗战时期外国对华军事援助》,环球书局1987年版。
文选德:《湖湘文化古今谈》,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吴承明:《中国的现代化:市场与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王伟等编:《刘邓大军征战记》,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赵春晨等:《基督教与近代岭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虞和平:《张謇——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前驱》,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
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1900—2000)》,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张海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经验与教训》,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
徐义生:《善后救济工作的行政制度》,上海六联印刷公司1948年版。
杨公素:《沧桑九十年——一个外交特使的回忆》,海南出版社1999年版。
王德春:《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与中国(1945—1947)》,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朱汉国编:《中华民国史》第7册传二,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张玉龙:《蒋廷黻社会政治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张公权:《中国通货膨胀史1937—1949年》,文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
武克全主编:《抗日战争大事典》,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张秉辉:《抗战与救济事业》,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王卫星等:《江苏通史·中华民国卷》,凤凰出版社2012年版。
王东原:《王东原退思录》,中正书局1992年版。
郑通和:《六十自述》,三民书局有限公司1972年版。
许涤新等:《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汪朝光:《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中共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编:《抗日战争时期山西人口和财产损失课题调研成果》(专题卷),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英]裴斐、韦慕庭访问整理吴修墴译:《从上海市长到“台湾省主席”——吴国桢口述回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吴宗慈:《民国江西通志稿》第32卷,1947年铅印本。
王文正:《胶东解放区见闻录》,中共烟台市委党史研究室2000年铅印本。
汪彝定:《走过关键年代——汪彝定回忆录》,商周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版。
吴浊流:《无花果:台湾七十年的回想》,前卫出版社1989年版。
吴德才等编著:《神州农子——杨显东博士》,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0年版。
中共武汉市委党史办公室编:《中共武汉地方历史简编1919—1949》,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胡秋芬:《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浙江分署述论》,硕士论文,杭州师范学院,2003年,未刊。
龚喜林:《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述论》,硕士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未刊。
李思祥:《河南善后救济分署研究(1946—1947)》,硕士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未刊。
黄德宗:《蒋廷黻及其政治思想的演变(1895—1935)》,硕士学位论文,台湾师范大学,1992年,未刊。
潘燕红:《抗战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难民善后救济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未刊。
郭群:《抗战胜利后湖南省善后救济工作述论(1945—1949)——以善后救济总署湖南分署为中心》,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未刊。
燕振:《抗战胜利后苏宁地区的善后救济——以善后救济总署苏宁分署的活动为主》,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未刊。
鲍梦隐:《黄河决、堵口问题研究》,博士论文,山东大学,2013年,未刊。
吴相湘:《蒋廷黻的志业》,《传记文学》1965年第7卷第6期。
宋时轮:《不可磨灭的贡献》,《人民日报》1985年8月31日。
[美]查尔斯·R·里利:《蒋廷黻:局内的局外人》,《档案与史学》1999年第3期。
顾锦心:《从“解总”到“救总”》,《中国社会工作》1998年第6期。
成国银:《杨显东:“白皮红心”洋博士》,《党史纵览》2004年第6期。
孙勇:《论山东解放区的善后救济工作——以国民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的活动为例》,《山东省农业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马俊林:《战后中原解放区的善后救济》,《理论月刊》2004年第10期。
王德春:《联总援建的长期项目及其善后安排》,《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2期。
王德春:《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诞生及其使命》,《世界历史》,2004年,第5期。
王德春:《联合国救济善后总署和解放区的救济事务》,《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
赵庆寺:《合作与冲突: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对华物资禁运述评》,《安徽史学》2010年第2期。
陈慧芳:《福建抗战后的善后救济》,《福建党史月刊》2005年第10期。
马俊林:《抗战胜利后湖北省善后救济业务初探》,《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钟建安:《善后救济总署江西分署述论》,《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龚喜林:《抗战胜利后难民的救济与遣返》,《兰台世界》2008年10月(上)。
刘国武:《抗战时期湖南直接损失述要》,《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刘燕萍等:《中国护理的世纪回眸》(三),《当代护士》2001年第7期。
吕虹:《一个鲜为人知的战场——周恩来与抗战胜利后救济工作》,《党史纵横》2001年第1期。
韩文具、乔菊英:《试论抗战期间难民西迁给西部城市带来的负面效应》,《知识经济》2008年第3期。
林天乙:《浅析战后广东的粮荒》,《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1期。
刘五书:《论民国时期的以工代赈救荒》,《史学月刊》1997年第2期。
胡杰:《国共两党批评联总援华活动的政治动因分析——对一种“殊途同归”现象的再解析》,《民国档案》2010年第1期。
黄俊凌:《台湾光复时期善后救济业务之初探》,《惠州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夏洪亮:《抗战胜利后湖南农业善后救济工作述论》,《怀化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Tingfu Tsiang:,Chinese Yearbook,1946.
,No.11,October,1946—1947.
,1945—1947.
,1947.
,1946—1947.
,Shanghai,1946—1947.
,Washington D.C.,1948.
Leland M. Goodrich and Marie J. Carroll ed,,Vol.V,World Peace Foundation,Boston,1944.
,Sep.,1944,Vol.Ⅱ.
William A. Williams Ed.,,Rand Mcnally & Company,Chicago,1956.
George W.Woodbridge ed.,,Vol.I,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50.
Arthur N.Young,,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3.
C.X.George Wei,,Greenwood Press,Westport,1997.
Harrison Parker,,Vol.21,No.4,Dect.1948.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1947.Vol.7.
,February20,1947.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1946.Vol.4.
Chu—xiong George Wei,Interest Merriality,and Straitegy:,Ph.D dissertation of Washington University,1997.
Allam G.B.Fisher,The Constitution and Work of UNRRA, Vol.20 No.3,July 1944.
Ruth E.Pardee,First Aid for China,,Vol.19,No.1,Mar.1946.
,Vol. 36,No.6,(Augest5,1949).
O.J.Todd,“The Yellow River Reharnessed”,,Vol.39,No.1(Jan.1949).
,November,1947.
,September 3,1946.
,March 5,1947.
:The Fertilizer Scandal,July13,1947.
,May31,1947.
,September 8,1947.
Memorandum Subject:,1947.
Franklin Ray,,New York,International Secretariat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1947.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