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
《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朱熹:《诗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王安石:《诗义钩沉》,中华书局1982年版。
陆德明:《经典释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
姚际恒:《诗经通论》,中华书局1958年版。
陈奂:《诗毛氏传疏》,中国书店1984年版。
冯登府:《三家诗异文疏证(清经解)》,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年版。
李富孙:《诗经异文释(清经解续编)》,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年版。
陈桥枞:《四家诗异文考(清经解续编)》,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年版。
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1987年版。
戴震:《毛郑诗考正(清人说诗四种)》,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段玉裁:《诗经小学(清人说诗四种)》,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焦循:《毛诗补疏(清人说诗四种)》,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陈桥枞:《毛诗郑笺改字说(清人说诗四种)》,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王引之:《经义述闻》,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五种》,中华书局1956年版。
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中华书局1982年版。
黄焯:《诗疏平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黄焯:《毛诗郑笺平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余冠英:《诗经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2版。
高亨:《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陈子展:《诗经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陈子展:《诗三百题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金启华:《诗经全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杨合鸣、李中华:《诗经主题辨析》,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华锋、边家珍、乘舟:《诗经诠译》,大象出版社1997年版。
雒江生:《诗经通诂》,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
程俊英、蒋见元:《诗经》,岳麓书社2000年版。
杨任之:《诗经探源》,青岛出版社2001年版。
刘松来:《诗经三百首详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朱瑞珠、赵祯锟:《诗经菁华》,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靳勇、周益锋、张克平、綦胜利:《诗经》,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62年版。
周秉钧:《古代汉语纲要》,湖南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洪成玉:《古代汉语教程》,中华书局1990年版。
刘景农:《汉语文言语法》,中华书局1994年版。
周法高:《中国古代语法·称代编》,中华书局1990年版。
周法高:《中国古代语法·构词编》,中华书局1990年版。
易孟醇:《先秦语法》,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1992年版。
方有国:《上古汉语语法研究》,巴蜀书社2002年版。
王力:《王力论学新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何乐士:《左传虚词研究》,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何乐士:《古汉语语法研究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管燮初:《西周金文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郭锡良:《汉语语法论集》,语文出版社1998年版。
袁仁林:《虚字说》,中华书局1989年版。
刘淇:《助字辨略》,中华书局1954年版。
王引之:《经传释词》,岳麓书社1985年版。
吕叔湘:《文言虚字》,中国青年出版社1953年版。
杨树达:《词诠》,中华书局1979年第2版。
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中华书局1954年版。
杨伯峻:《古汉语虚词》,中华书局1981年版。
杨伯峻、田树生:《文言常用虚词》,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华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古代汉语虚词》,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韩峥嵘:《古汉语虚词手册》,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版。
何乐士、敖镜浩、王克仲、麦梅翘、王海棻:《古代汉语虚词通释》,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
楚永安:《文言复式虚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向熹:《诗经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向熹:《诗经语言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朱广祁:《〈诗经〉双音词论稿》,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杨合鸣:《诗经句法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杨合鸣:《训诂与语法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杨合鸣:《〈诗经〉疑难词语辨析》,湖北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诗经学会:《诗经研究丛刊》(第1辑),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诗经学会:《诗经研究丛刊》(第2辑),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诗经学会:《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0年版。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成都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汤可敬:《说文解字今注今释》,岳麓书社1997年版。
李恩江、贾玉民:《说文解字译述》,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年版。
汉语大字典编委会:《汉语大字典》,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
陈宏天、吕岚:《诗经索引》,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
寇淑珍:《二十世纪诗经研究文献目录》,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
杨合鸣:《诗经词典》,崇文书局2012年版。
杨合鸣:《诗经汇校汇注汇评》,崇文书局2016年版。
杨合鸣:《诗经译注评》,崇文书局2017年版。
吴世昌:《诗三百“言”字新解》,《燕京学报》1933年第13期。
竹安:《〈诗经〉中成对关联词的格式》,《中国语文》1959年第3期。
王显:《〈诗经〉中跟重言作用相当的“有”字式、“其”字式、“斯”字式和“思”字式》,《语言研究》1959年第4期。
黄广生:《〈诗经〉中的“所”字用法初探》,《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62年第3期。
诸祖耿:《试论〈诗经〉的“言”字》,《江海学刊》1962年第5期。
于省吾:《〈诗经〉中“止”字的辨析》,《中华文史论丛》1963年第3辑。
钱小云:《〈诗经〉助词》,《南京师院学报》1979年第1期。
郭芹纳:《〈诗经〉中的“于归”和“有行” 》,《兰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2期。
陈梦韶:《〈诗经〉虚字“言”的语法作用》,《厦门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
侯兰生:《〈诗经〉里的“所”字》,《兰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2期。
颜景常:《〈诗经〉〈论语〉中“为”字用法初探》,《淮阴师专学报》1981年第1期。
田树生:《〈诗经〉“言”字研究》,《语言学论丛》1981年第7辑。
禇良才、梁伟民:《说〈诗经〉中的“言”》,《学术月刊》1981年第9期。
夏剑钦:《“薄”非“语助”辨》,《学术月刊》1981年第11期。
汤斌:《〈诗经〉中“止”字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兰州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
葛根贵:《〈诗经〉的“其”》,《江西师院学报》1982年第2期。
何金松:《〈诗〉〈易〉中的“汔”》,《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3期。
萧海波、萧海峰:《〈诗经〉“之”字用法初探》,《武汉大学学报》1982年第3期。
姚冠群:《〈诗经〉“于”字用法分析》,《西北师院学报》1983年第1期。
谢纪锋:《 〈诗经〉中“维”的意义和用法》,《中国语文》1984年第3期。
刘基森:《〈诗经〉中“薄”用于句首的词性》,《中国语文通讯》1984年第4期。
张归璧:《 〈诗经〉中动词前之“于”字》,《中国语文》1984年第5期。
周尚义:《〈诗经〉“是”字用法浅析》,《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
丁炽孙:《〈诗经〉“维”字分析》,《求索》1985年第2期。
陈建初:《〈诗经〉“于”字用法辨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6年第3期。
刘基森:《〈诗经〉中“其×”“×其”一类格式的性质》,《中国语文天地》1986年第5期。
舒志武:《〈诗经〉“止”字小议》,《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3期。
李维琦:《释〈诗经〉中“胡不”,兼及contagion》,《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年第2期。
罗英风:《释〈诗经〉和〈楚辞〉中的“爰”》,《学术研究》1992年第6期。
沈怀兴:《〈诗经〉“于”字辨释》,《语言研究》1993年第1期。
毛毓松:《论〈诗经〉句中的“其”》,《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张仁明:《〈诗经〉中的衬音助词研究》,《毕节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
牛申那:《〈诗经〉“薄”“薄言”索引钩沉》,《郑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祝鸿熹,陆忠发:《论〈诗经〉中的“之”》,《古典文献与文化论丛》1997年第2辑。
张仁立:《〈诗经〉中的衬音助词研究》,《语文研究》1999年第3期。
方有国:《〈诗经〉虚词“止”复议》,《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