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考试中心:《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刘珣、张凯等:《新实用汉语课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42年版。
吕叔湘等:《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沈阳、郑定欧:《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施春宏:《汉语动结式的句法语义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吴为善:《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姚道中、刘月华等:《中文听说读写》,波士顿剑桥出版社(Cheng&Tsui)2009年版。
殷红伶:《英汉动结式语义结构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日]影山太郎:《动词语义学——语言与认知的接点》,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张旺熹:《汉语句法结构隐性量探微》,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吕叔湘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周质平等:《新的中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白燕:《基于对比分析的朝鲜族学生动结式习得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延边大学,2007年。
李连芳:《印尼学生汉语动结式理解与输出情况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暨南大学,2011年。
李晓东:《结果补语语义指向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刘振平:《单音形容词作状语和补语的对比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罗思明:《英汉动结式的认知功能分析》,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孟艳华:《事件建构与现代汉语结果宾语句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裴晓燕:《动结式重动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孙红玲:《现代汉语重动句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唐鹏举:《韩国留学生汉语动结式习得过程及其言语加工策略》,硕士学位论文,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汪小雪:《越南留学生使用汉语动结式的偏误分析》,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谢敏灵:《英语母语者汉语结果补语结构习得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2013年。
张国宪:《现代汉语形容词的选择性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师范大学,1993年。
赵长才:《汉语述补结构的历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赵琪:《英汉动结构式的论元实现》,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9年。
甄玉:《从事件结构理论角度看汉语动补结构》,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9年。
朱旻文:《因果事件框架下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动结式习得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语言大学,2013年。
程琪龙:《试论语言的基本概念结构》,《外语与外语教学》1995年第3期。
程琪龙:《“概念结构”探索》,《语文研究》1996年第1期。
程琪龙:《Jackendoff的概念语义学理论》,《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2期。
程琪龙:《致使概念语义结构的认知研究》,《现代外语》2001年第2期。
程琪龙:《概念框架及其汉语证据》,《汉语学报》2006年第1期。
程琪龙:《概念框架:一个有新意的小句概念语义模式》,《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戴浩一、黄河:《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国外语言学》1988年第1期。
范晓:《动词的“价”分类》,载马庆株主编《语法研究和探索》(五),语文出版社1991年版。
范晓:《动词的配价与句子的生成》,《汉语学习》1996年第1期。
樊友新:《事件结构与语法研究》,《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高琰:《竞争模型综述》,《考试周刊》2008年第32期。
顾阳:《论元结构理论介绍》,《国外语言学》1994年第1期。
郭锐:《述结式述补结构的配价结构和成分整合》,载沈阳、郑定欧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李临定:《究竟哪个“补”哪个?——“动补”格关系再议》,《汉语学习》1984年第2期。
李小荣:《对述结式带宾语功能的考察》,《汉语学习》1994年第5期。
李雪:《空间移动事件概念框架理论述评》,《外语教学》2012年第4期。
廖秋忠:《现代汉语中动词的支配成分的省略》,《中国语文》1984年第4期。
陆燕萍:《英语母语者汉语动结式习得偏误分析——基于构式语法的偏误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6期。
罗杏焕:《英汉运动事件词汇化模式的类型学研究》,《外语教学》2008年第29卷第3期。
吕文华:《关于述补结构系统的思考——兼谈对外汉语教学的补语系统》,《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第3期。
马希文:《与动结式动词有关的某些句式》,《中国语文》1987年第6期。
马真、陆俭明:《形容词作结果补语情况考察》(一),《汉语学习》1997年第1期。
马真、陆俭明:《形容词作结果补语情况考察》(二),《汉语学习》1997年第4期。
马真、陆俭明:《形容词作结果补语情况考察》(三),《汉语学习》1997年第6期。
任鹰:《主宾可换位动结式述语结构分析》,《中国语文》2001年第4期。
沈家煊:《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类型学考察》,《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第3期。
施春宏:《动结式论元结构的整合过程及相关问题》,《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第1期。
石慧敏:《汉语动结式研究综述》,载《对外汉语研究》第七期,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宋文辉:《再论现代汉语动结式的句法核心》,《现代外语》2004年第2期。
孙英杰:《非受格动词及非作格动词研究》,《晋中学院学报》2005年第22卷第5期。
王红旗:《动结式述补结构配价研究》,载沈阳、郑定欧《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王红旗:《动结式述补结构在把字句和重动句中的分布》,《语文研究》2001年第1期。
王文斌等:《英汉作格动词语义、句法及其界面比较》,《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3期。
王寅:《动结构式的体验性事件结构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5期。
袁博平:《英语母语者的汉语结果补语习得研究》,《国际汉语》2011年第1期。
袁毓林:《述结式的结构和意义的不平衡性》,载史有为《从语义信息到类型比较》,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袁毓林:《述结式配价的控制——还原分析》,《中国语文》2001年第5期。
袁毓林:《论元角色的层级关系和语义特征》,《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第3期。
詹人凤:《动结式短语的表述问题》,《中国语文》1989年第2期。
张志公:《关于新词和新义》,《语文学习》1952年第1期。
赵琪:《英汉动结式的共性与个性》,《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9年第4期。
周长银:《事件结构的语义和句法研究》,《当代语言学》2010年第1期。
周长银、黄银鸿:《运动事件框架在英汉语言中的结构表征对比研究》,《外国语文》2012年第S1期。
周国光:《确定配价的原则与方法》,载沈阳、郑定欧《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朱怀:《事件结构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外语学刊》2011年第6期。
Chang,J.,“Event structure and argument linking in Chinese”,,4(2),2003.
Croft,W.,,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Croft,W.,“Event structure in argument linking”,,1998.
Davidson,D.,“Causal relations”,,64(21),1967.
Dowty,D.R.,“Word meaning and Montague grammar:The semantics of verbs and times in generative semantics and in Montague's PTQ”,,1979.
Folli,R.,Harley,H.,“What language says about the psychology of events”,,10(3),2006.
Grimshaw,J.,,the MIT Press,1990.
Goldberg,A.E.,Jackendoff,R.,“The English resultative as a family of constructions”,,2004.
Guerssel,M.,Hale,K.,Laughren,M.et al.,“A cross-linguistic study of transitivity alternations”,,21(2),1985.
Hovav,M.R,Levin,B.,“An event structure account of English resultatives”,,77(4),2001.
Jackendoff,R.,“What is a concept,that a person may grasp it?”,,4(1-2),1989.
Jackendoff,R.,“On Larson's treatment of the 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21(3),1990.
Jackendoff,R.,“Parts and boundaries”,,41(1),1991.
Jackendoff,R.,,The MIT Press,1992.
Jackendoff,R.,,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Langacker,R.W., 1,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Lakoff,G.,Johnson,M.,“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1999.
Levin,B.,Rappaport Hovav,M.,“Nonevent-er nominals:a probe into argument structure”,,26(6),1998.
Levin,B.,Rappaport Hovav,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Levin,B.,Rappaport Hovav,M.,“Lexical conceptual structure”,,Mouton de Gruyter,Berlin,Germany,2008.
Feng,L.J.,Chen,L.Y.,Feng,L.P.,“The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phrasal VR Construc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vent Structure Theory”,,(5),2015.
Li,Y.,“Structural heads and aspectuality”,,69(3),1993.
Lin,J.,,Citeseer,2004.
Mani,I.,Pustejovsky,J.,Gaizauskas,R.,,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Mourelatos,A.P.,“Events,processes,and states”,,2(3),1978.
Pustejovsky,J.,“The syntax of event structure”,,41(1),1991.
Pustejovsky,J.,“Events and the semantics of opposition”,,2000.
Pustejovsky,J.,Tenny,C.,,Stanford,CA:CSLI,2000.
Rappaport Hovav,M.,Levin,B.,“Building verb meanings”,,1998.
Talmy,L.,.1:,The MIT Press,2000.
Tenny,C.,,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Dordrecht,1994.
Van Lambalgen,M.,Hamm,F.,,Blackwell,2005.
Van Valin,R.D.,Lapolla,R.J.,,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Vendler,Z.,,Cornell University Press,Ithaca,1967.
Voorst,J.,,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1988.
Yuan,B.,Zhao,Y.,“Asymmetric syntactic and thematic reconfigurations in English speakers' L2 Chinese resultative compound constructions”,,15(1),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