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n people discuss environmental issues, they tend to pu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ization, presupposing that modernization, especially modern production methods, is the culprit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fact, more and more data show that lifestyles have an increasing impact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an production methods, and this trend has appeared all over the world. Explor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festyle, starting from the change of lifestyle and th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of residents, carrying out research on green lifestyle will help to better understand society, understand life, and provide a feasible idea for realizing green lifestyle and ultimately realiz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life and environment.(AI翻译)
张斐男:(著)
张斐男,女,1984年生,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主要从事环境社会学研究。中国环境社会学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学会生活方式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目前完成调研报告9篇,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3篇,参编著作3本。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论点摘编。
一 中文论文
包智明、陈占江:《中国经验的环境之维:向度及其限度——对中国环境社会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6期。
鲍宗豪:《社会现代化与当代都市生活方式的重构》,《中州学刊》2008年第1期。
边燕杰、刘勇利:《社会分层、住房产权与居住质量——对中国“五普”数据的分析》,《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曹新:《社会进步与生态需求》,《消费经济》1999年第6期。
陈阿江:《从外源污染到内生污染——太湖流域水环境恶化的社会文化逻辑》,《学海》2007年第1期。
陈阿江:《水域污染的社会学届时——东村个案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陈阿江:《文本规范与实践规范的分离——太湖流域工业污染的一个解释框架》,《学海》2008年第4期。
陈浮:《城市高收入阶层生活方式与生活意识调查研究》,《人文地理》2002年第2期。
陈嘉明:《现代性与现代化》,《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陈少英、苏世豪:《论生态文明与绿色精神文明》,《江海学刊》2002年第5期。
陈涛:《生态现代化视角下对皖南农村发展的实证研究——兼论当代中国生态现代化的基本特征》,《现代经济探讨》2008年第7期。
陈雯、何雨:《秩序·变迁·和谐——社会学透视下的改革开放及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转型》,《改革与开放》2008年第7期。
陈晓鹂:《生态时代下欧洲典型生活方式形态分析》,《设计艺术研究》2012年第2期。
陈占江:《迈向行动的环境社会学——基于反思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研究》2017年第3期。
成伯清、李林艳:《现代消费与青年文化的建构》,《青年研究》1998年第7期。
崔凤、唐国建:《环境社会学:关于环境行为的社会学阐释》,《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第3期。
戴丽:《绿色生活新方式——极简主义》,《节能与环保》2015年第6期。
戴锐:《生活方式现代化:当前中国社会生活方式建构的理念与过程》,《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3期。
樊雅丽:《生态文明理念下低碳生活方式的转型》,《文史博览》(理论版)2013年第1期。
范成杰、彭远春:《消费方式:中国中产阶级之界定标准》,《天府新论》2005年第1期。
方世南:《生态文明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科学建构》,《学术研究》2003第7期。
傅先庆:《略论“生态文明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方向”》,《新华文摘》1998年第3期。
高丙中:《西方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论发展叙略》,《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3期。
高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庭的变迁与发展》,《攀登》2005年第6期。
龚文娟:《当代城市居民环境友好行为之性别差异分析》,《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龚文娟:《社会经济地位差异与风险暴露——基于环境公正的视角》,《社会学评论》2013年第4期。
龚文娟、雷俊:《中国城市居民环境关心及环境友好行为的性别差异》,《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郝睿:《21世纪消费模式的主流:可持续消费》,《消费经济》1999年第2期。
何传启:《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江海学刊》2002年第3期。
何传启:《生态现代化的战略选择》,《理论与现代化》2007年第5期。
何晋勇、吴仁海:《生态现代化理论及其在国内应用》,《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第6期。
何涛、刘翔:《公民社会视域下的人的现代化发展理路》,《理论观察》2014年第12期。
何志玉:《新时代人民美好休闲生活及意义》,《贵州社会科学》2018年第12期。
洪大用:《关于适度消费的若干思考》,《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6期。
洪大用:《关于中国环境问题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考》,《探索与争鸣》2013年第10期。
洪大用:《环境关心的测量:NEP量表在中国的应用评估》,《社会》2006年第4期。
洪大用:《环境社会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洪大用:《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与生态现代化——以环境社会学为视角》,《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
洪大用:《西方环境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2期。
洪大用:《中国低碳社会建设初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洪大用、范叶超:《公众环境知识测量:一个本土量表的提出与检验》,《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
洪大用、范叶超、肖晨阳:《检验环境关心量表的中国版(CNEP)——基于CGSS2010数据的再分析》,《社会学研究》2014年第4期。
洪大用、卢春天:《公众环境关心的多层分析——基于中国 CGSS 2003的数据应用》,《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6期。
洪大用、肖晨阳:《环境关心的性别差异分析》,《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胡鞍钢:《绿色现代化:中国未来的选择》,《学术月刊》2009年第10期。
胡鞍钢:《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绿色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年第2期。
胡鞍钢:《中国现代化之路(1949—2010)》,《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6卷第2期。
黄英娜、叶平:《20世纪末西方生态现代化思想评述》,《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江亿:《我国建筑能耗状况与节能重点》,《建设科技》2007年第5期。
揭爱花:《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空间》,《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金岱:《文化现代化:作为普世性的生活方式现代化——当下中国问题的文化进路论略》,《学术研究》2011年第1期。
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第1期。
金乐琴、张红霞:《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第12期。
景军:《认知与自觉:一个西北乡村的环境抗战》,《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康兰波、王伟民:《生态价值观与人类现有生存方式的改变》,《青海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的消费分层》,《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李春玲:《中国社会分层与生活方式的新趋势》,《科学社会主义》2004年第1期。
李春生:《生态体验:从休闲到生态休闲》,《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第10期。
李刚:《透视近年来生态价值观研究的多重向度》,《理论月刊》2006年第2期。李国庆:《日本环境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国外社会学》2015年第五期。
李国庆:《日本环境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国外社会学》2015年第5期。
李培林:《中国改革以来社会的发展变化》,《百科知识》1992年第9期。
李培志:《城市生活方式的新动向:网络消费与网络休闲——基于文化堕距理论的考察》,《行政与法》2010年第6期。
李强:《转型时期城市“住房地位群体”》,《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李松龄:《制度供给:理论与实证》,《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3期。
李文阁:《生活哲学的复兴》,《哲学研究》2008年第10期。
李勇进:《中国环境政策演变和循环经济发展对实现生态现代化的启示》,《中国人口·环境与资源》2008年第5期。
李友梅、翁定军:《马克思关于“代谢断层”的理论》,《思想战线》2001年第2期。
梁琦:《构建生态消费经济观——兼评我国适度消费理论》,《经济学家》1997年第3期。
廖小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代际价值观的嬗变轨迹》,《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廖小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之基本特征》,《哲学动态》2014年第8期。
廖小平、周泽宇:《价值观的分化探析——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为背景》,《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林修果:《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契约精神》,《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刘晶茹、王如松、杨建新:《可持续发展研究新方向:家庭可持续消费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第1期。
刘少杰:《实践原则在当代社会理论中的复兴与创新》,《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二期。
吕志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转型之路:一个综合框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麻国庆:《环境研究的社会文化观》,《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5期。
马国栋:《反思生态现代化制度建设——以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为例》,《理论与现代化》2009年第6期。
马戎:《必须重视环境社会学——谈社会学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马文佳:《绿色生活方式的休闲内蕴》,《晋阳学刊》2019年第6期。
孟禹言:《依托社区推进低碳生活方式的途径》,《开放导报》2011年第1期。
彭文俊、王晓鸣:《生态位概念和内涵的发展及其在生态学中的定位》,《应用生态学报》2016年第1期。
彭远春:《试论我国公众环境行为及其培育》,《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1期。
秦晓等:《社会转型与现代性问题座谈纪要》,《读书》2009年第7期。
孙冰、徐晓菲、姚洪涛:《基于MLP框架的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研究》,《科学学研究》2016年第8期。
孙立平:《迈向实践的社会学》,《江海学刊》2002年第3期。
孙俪:《社会学取向的家庭消费研究综述》,《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
唐国建、崔凤:《论人类的环境行为及其可选择性——基于环境社会学学科定位的思考》,《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6期。
唐国建、王辰光:《回归生活:农村环境整治中村民主体性参与的实现路径——以陕西Z镇5个村庄为例》,《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
唐魁玉、张妍:《社会变迁理论视野下的人民生活——以30年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变迁为中心》,《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田丰:《消费、生活方式和社会分层》,《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王芳:《理性的困境:转型期环境问题的社会根源探析——环境行为的一种视角》,《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王芳:《文化、自然界与现代性批判——环境社会学理论的经典基础与当代视野》,《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12期。
王芳:《行动者及其环境行为博弈:城市环境问题形成机制的探讨》,《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王宁:《消费系统现代化——一个扩大消费的社会学视角》,《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王琪廷:《中国城市居民生活时间分配分析》,《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4期。
王勤:《现代化、全球化与文化自觉——对传统日常生活的双重批判及其思考》,《求是学刊》2001年第6期。
王书明:《专家、生活者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建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基础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7期。
王泗通:《“熟人社会”前提的社区居民环境行为》,《重庆社会科学》2016年第4期。
王晓楠:《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影响路径研究——差异化意愿与行动》,《中国环境科学》2020年第8期。
王晓毅:《重建乡村生活 实现乡村振兴》,《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
王雅林:《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伦理的建构》,《辽宁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王雅林:《发展:回归生活本体》,《学术交流》2009年第9期。
王雅林:《生活方式的理论魅力与学科建构——生活方式研究的过去与未来20年》,《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王雅林:《生活方式研究评述》,《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4期。
王治河:《后现代生态文明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岭南学刊》2010年第3期。
王子敏、杨小军:《居民生活能耗增长的分解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习惯形成视角》,《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0期。
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闻晓祥:《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新型的日常生活世界》,《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第3期。
肖晨阳、洪大用:《环境关心的性别差异分析》,《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肖瑛:《差序格局与中国的现代转型》,《探索与争鸣》2014年第6期。
肖瑛:《从“国家与社会”到“制度与生活”:中国社会变迁研究的视角转换》,《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9期。
谢来辉:《碳锁定、“解锁”与低碳经济之路》,《开放导报》2009年第5期。
谢立中:《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复杂性》,《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刑哲:《21世纪青年生活方式发展的趋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薛奕曦、王卓莉、史红斌:《社会—技术转型核心分析框架研究:理论烟花、关键内容与研究展望》,《管理现代化》2020年第6期。
杨家栋、秦兴方:《可持续消费行为及其制度安排》,《消费经济》2000年第2期。
姚本先、陆敏:《物质主义概念与测量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心理研究》2010年第3期。
姚作为、王国庆:《制度供给理论述评——经典理论演变与国内研究进展》,《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1期。
衣俊卿:《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哲学研究》1992年第10期。
余谋昌:《环境哲学的使命:为生态文化提供哲学基础》,《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及制度环境》,《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袁银传、王喜:《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8期。
岳经纶、颜学勇:《走向新社会政策:社会变迁、新社会风险与社会政策转型》,《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第2期。
翟杰全:《传统文化·科学·现代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一种反思》,《中国文化研究》1995年第2期。
张斐男:《黑龙江省城市居民环境关心状况研究》,《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张虎祥:《现代科技革命与生活方式研究》,《社会》2001年第5期。
张玉林:《政经一体化开发机制与中国农村的环境冲突》,《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5期。
张志坚、林锦郎:《民众环境行为判断之经济、社会、政治系统解析——PAM观点》,《海峡科学》2016年第5期。
张治忠:《论当代中国绿色发展观的伦理意蕴》,《伦理学研究》2014年第4期。
张治忠:《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价值维度》,《求索》2014年第12期。
赵丽宏:《构建可持续生活消费方式的支持体系研究》,《学术交流》2010年第1期。
郑杭生:《论“传统”的现代性变迁——一种社会学视野》,《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2期。
郑杭生:《论现代的成长与传统的被发明》,《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郑杭生:《社会三大部门协调与和谐社会建设——一种社会学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
郑杭生:《社会转型论及其在中国的表现——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探索的梳理和回顾之二》,《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0期。
郑杭生:《新型现代性及其在中国的前景》,《学术月刊》2006年第2期。
郑杭生、费菲:《传统、理性及意识形态的多重变奏——传统观问题再探》,《河北学刊》2009年第6期。
郑杭生、郭星华:《当代中国价值评判体系的转型》,《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5期。
郑杭生、陆汉文:《现代性社会理论的演变》,《浙江学刊》2004年第3期。
郑杭生、杨敏:《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前现代到现代的社会学考察》,《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郑杭生、杨敏:《现代化过程中“个人”的创生与集体化——行走在自我创新前夜的“个人”》,《社会》2006年第2期。
郑文先:《简论社会理解的类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7期。
郑文先:《试论社会理解的客观性》,《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郑云鹤:《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与中国的能源消费研究》,《北方经济》2006年第6期。
钟兴菊、罗世兴:《接力式建构: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过程与逻辑——基于环境社会组织生态位视角分析》,《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
周大鸣、廖子怡:《变迁中的个人与社会关系——以辽宁鞍钢职工家庭住房为例》,《学习与探索》2015年第7期。
周晓虹:《理想类型与经典社会学的分析范式》,《江海学刊》2002年第2期。
周业安:《中国制度变迁的演进论解释》,《经济研究》2000年第5期。
朱迪:《我国可持续消费的政策机制:历史和社会学的分析维度》,《广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
朱红文:《在现代性的视野中探求人的发展》,《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5期。
邹骥、傅莎、王克:《中国实现碳强度削减目标的成本》,《环境保护》2009年第24期。
二 中文著作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的消费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陈宴清主编:《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费孝通:《社会学概论(试讲版)》,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
高宣扬:《后现代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杭斌:《经济转型期中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
何传启:《东方复兴:现代化的第三条道路》,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何怀远:《发展观的价值维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何明升、王雅林主编:《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生活方式》,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洪大用:《巨变时代的实践自觉——学思践悟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洪大用:《社会变迁与环境问题——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社会学阐释》,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洪大用、范叶超等:《迈向绿色社会——当代中国环境治理实践与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洪大用、马国栋等:《生态现代化与文明转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洪大用、肖晨阳:《环境友好的社会基础——中国市民环境关心与行为的实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洪大用等:《中国民间环保力量的成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洪大用主编:《环境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胡鞍钢、王绍光、康晓光:《中国地区差距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胡博、刘荣等编:《STATA统计分析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年版。
胡建一编:《城市居民低碳生活方式基础研究——基于上海徐汇示范区居民调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年版。
胡涛主编:《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从概念到行动》,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金耀基:《中国现代化的终极愿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瞿明安:《中国民族的生活方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李强、洪大用等:《市场经济、发展差距与社会公平》,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李淑梅:《社会转型与人的现代重塑》,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李素霞:《交往手段革命与交往方式变迁》,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李霞:《生活方式变迁与选择》,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刘建军:《单位中国——社会调控体系重构中的个人、组织与国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刘祖云:《从传统到现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陆汉文:《现代性与生活世界的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潘家华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
彭远春:《城市居民环境行为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版。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绿色发展新理念:绿色出行》,人民日报出版社2020年版。
孙国强:《循环经济的新范式: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陶传进:《环境治理:以社区为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王宁:《从苦行者社会到消费者社会:中国城市消费制度、劳动激励与主体结构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481页。
王宁:《消费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王玉波、瞿明安:《超越传统——生活方式转型取向》,京华出版社1997年版。
郗小林、徐庆华:《中国环境意识调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杨菊华:《社会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技术——STATA 软件的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杨菊华:《数据管理与模型分析:STATA软件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杨通进等:《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叶启政:《启蒙人文精神的历史命运:从生产到消费》,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中国社会学》第1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衣俊卿:《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衣俊卿:《现代话与日常生活批判——人自身现代化的文化透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于光远、马惠娣:《于光远马惠娣十年对话——关于休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余谋昌:《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章开沅、罗福惠主编:《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赵卫华:《地位与消费: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消费状况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赵永革、王亚男:《百年城市变迁》,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郑杭生:《中国社会学30年(1978—200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社会互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郑杭生等:《社会指标理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郑红娥:《社会转型与消费革命——中国城市消费观念的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周长城等:《社会发展与生活质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朱迪:《品味与物质欲望——当代中产阶层的消费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朱高林:《中国城镇居民物质消费水平变化趋势研究(1957—2011)》,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朱庆芳、吴寒光:《社会指标体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三 中文译著
[德]佛洛姆:《生命之爱》,罗原译,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张峰等译,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
[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文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法]埃德温·扎卡伊主编:《可持续消费、生态与公平贸易》,鞠美庭、展刘洋、孙阳等译,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年版。
[法]尼古拉·埃尔潘:《消费社会学》,孙沛东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荷]阿瑟·莫尔、[美]戴维·索南菲尔德:《世界范围的生态现代化——观点和关键争论》,张鲲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加]约翰·汉尼根,《环境社会学》,洪大用等译,肖晨阳主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美]阿列克斯·英克尔斯、戴维·H.史密斯:《从传统人到现代人——六个发展中国家中的个人变化》,顾昕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美]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毕聿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美]保罗·霍肯等:《自然资本论——关于下一次工业革命》,王乃粒、诸大建、龚义台译,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年版。
[美]查尔斯·哈珀:《环境与社会——环境问题中的人文视野》,肖晨阳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高铦、王宏周、魏章玲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美]德·希·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美]劳伦斯·汉密尔顿:《应用STATA做统计分析》,郭志刚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美]马斯洛:《动机和人格》,马良诚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美]施里达斯·拉夫尔:《我们的家园——地球》,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美]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殷陆君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美]约翰·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于树生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美]詹姆斯·M.布坎南、戈登·塔洛克:《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陈光金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日]饭岛伸子:《环境社会学》,包智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日]鸟越皓之:《环境社会学——站在生活者的角度思考》,宋金文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日]岩佐茂:《环境的思想——环境保护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处》,韩立新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匈]乔治·卢卡奇:《审美特性》第1卷,徐恒醇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英]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黄平校,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
[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四 学位论文及其他中文文献
陈婧:《上海高耗能群体的生活方式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12年。
范叶超:《“危险的炊烟”:乡村日常生活与环境变化》,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
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等:《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2006),http://www.docin.com/p-18399049.html。
孙岩:《居民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张斐男:《中国当代居民环境关心的地区差异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
张真:《城市生活垃圾的减物质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环境行政保护二十年》编委会编:《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08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五 英文文献
Abrahamse,Wokje,et al.“The Effect of Tailored Information,Goal Set-ting,and Tailored Feedback on Household Energy use,Energy-Related Bbehaviors,and Behavioral Antecedents”,,Vol.27,No.4,December 2007.
Anthony Giddens,: ,Cambridge: Politu Press,1984.
Arcury,T.A.,Scolay,S.J.,and T.P.Johnson.“Sex Diferences in Environmental Concern and Knowl-edge: The Case of Acid Rain”,,Vol.16,No.9,1987.
Belk,Russell W.,“Materialism: Trait Aspects of Living in the Material World”,,Vol.12,No.3,1985.
Bin,Shui,and H.Dowlatabadi,“Consumer Lifestyle Approach to US En-ergy Use and the Related COemissions”,,Vol.33,No.2,2005.
Blake,D.E.,Guppy,N.and Urmetzer,P.,“Canadian Public Opinion and Environmental Action: Evidence from British Columbia”,,Vol.30,1997.
Bmm,“The Impacts of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on Vehicle Ownership and Use”,-: ,Vol.14,N0.4,2009.
Brand K.W.,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and Behaviour: the Greening of Lifestyles,in Michael Redclift and Graham Woodgate,eds.,-,Cheltenham,UK:Edward Elgar,1997.
Chawla and Louise,“Life Paths Into Effective Environmental Action”,,Vol.31,No.1,1999.
Corcoran P.B.,“Formative Infiuences in the Live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ors in the United States”,,Vol.5,No.2,1999.
Davis,Jody L.,J.D.Green,and A.Reed,“Interdependence with the Environment: Commitment,Interconnectedness,and Environmental Be-havior”,,Vol.29,No.2,2009.
Deborh S.Davis,,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0.
D.Lifferink,Arthur P.J.Mol,“Voluntary Agreements as a Form of Dereg-ulation? The Dutch Experience”,in Collier eds.,-,London: Routledge,1998.
Dolnicar,Sara,and B.Gruen,“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Behavior: Can Heterogeneity Among Individuals and Contexts/Environments Be Harves-ted for Improved Sustainable Management?”,Vol.41,No.5,2009.
Dorceta E.Taylor,“The Rise of the Environmental Justice Paradigm-Injus-tice Farming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Discouses”,,Vol.43,No.4,2000.
Dunlap R.E.& Jones Emmet,“Environmental Concern: Conceptual and Measurement Issues”,in Dunlap Riley E.,Michelson William,eds.,,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2002.
Dunlap R.E.& Van Liere,K.D.,“The‘New Environmental Para-digm': A Proposed Instrument and Preliminary Results”,,September 1978.
Dunlap R.E.,Van Liere K.D.,Merting,A.G.,Jones,R.E.,“Measuring Endorsement of the New Ecologi cal Paradigm: A Revised NEP s cale”,,Vol.56,No.3,2000.
Duygan,M.,Stauffacher,M.,Grégoire Meylan”,A Heuristic for Con-ceptualizing and Uncovering the Determinants of Agency in Socio-techni- cal transitions”,,No.33,2019.
Elizabeth Shove,Mika Pantazar,Matt Watson,: ,SAGE Publications Ltd.,2012.
Ester & Van Der Meer,“Determinants of Individual Environmental Research Finding”,,January 1982.
Featherstone,Mike,“Lifestyle and Consumer Culture”,,&,Vol.4,1987.
Fine,B.,Leopold,E.,,London: Rout-ledge,1993.
Frederick Albert Lange,,London: Routledge &Kegan Paul,1925.
Frick J.,Kaiser F.G.& Wilson M.,“Environmental Knowledge and Conservation Behavior: Exploring Prevalence and Structure in a Repre-sentative Sample”,,Vol.37,2004.
Gardner G.T.&Stern P.C.,-,Boston: Allyn and Bacon,1996.
Geels FrankW.,“The Dynamics of Transitions in Socio-techni cal Systems:A Multi-Level Analysis of the Transition Pathway from Horse-drawn Carri-ages to Automobiles(1860-1930)”,T,Vol.17,No.4,2005.
Gert Spaargeren,“Sustainable Consumption: A Theoreti cal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Perspective”,,Vol.16,No.9,2003.
Grossman Gene M.,Krueger Alan B.“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Vol.11,No.3914,1991.
Hawthorne M.& Alabaster T.,“Citizen 2000: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Citizenship”,,No.9,1999.
Hayek F.A.,,London: Routledge &Kgan Puaz,1949.
Hines J.M.,Hungerford H.R.,Tomera A.N.,“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A Meta-analy-sis”,,Vol.18,No.2,1986.
Howell,Susan E.,and S.B.Laska,“The Changing Face of the Envi-ronmental CoalitionA Research Note”,,Vol.24,No.1,1992.
Hurter L.M.,Hatch A.,Johnson A.,“Cross-National Gender Variation in Environmental Behaviors”,,Vol.85,No.3,2004.
Hwang,Y.H.,Kim,S.I.,and J.Jeng,“Examining the Causal Rela-tionships among Selected Antecedents of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Vol.31,No.4,2000.
Ivanova et al.,“Mapp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EU Regions”,...,No.12,2017.
Jenkins,J J.“Can We Have a Fruitful Cognitive Psychology?”,No.28,1980.
Kaiser,F.G.& Gutscher,H.,The Proposition of a General Vers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Predicting Ecologi cal Behavior,,No.19,2013.
K.Chen,Z.Zhao,“Looking Forward to Two Stage Analysis and Study of Green Consumption Attitude-behaviorGap”,,No.3,2015.
K.Fukuyama,“Effectiveness of Social Systems Sustained by Residents'Par-ticipation:A Collection System of ClassifiedGarbage and Rubbish”,,No.1,2000.
Kollmuss A.,Agyeman J.,“Mind theGap: Why do People Act Environ-mentally and What are the Barriers to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Vol8,No.3,2002.
K.Zhou,L.Ye,L.Geng,Q.Xu,“How Do Implicit Materialism and Postmaterialism Affect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Vol.43,No.9,2015.
La Trobe Helen,Acott Tim,“A Modified NEP/DSP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S cale”,,Vol.32,No.1,2000.
Lauber V.K.,Hofer,“Business and Government Motives for Negotiating Voluntary Agreements: A Comparison of the Experiences in Austria,Denmark and the Netherlands”,in Bern,eds.,,New York: Praeger,1997.
Lei Zhang,Guizhen He,Arthur P.J.Mol,Yonglong Lu,“Public Percep-tions of Environmental Risk in China”,,Vol.16,No.2,2013.
Louis Mezei,“Factorial Validity of the Kluckhohn and Strodtbeck Value O-rientation S cale”,,Vol.92,No.1,2010.
Martiskainen,Watson,“”,in ,SPRU: University of Sussex,2007.
Max Weber,“Status Groups and Classes”,in Max Weber,eds.,,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8.
Mohai,Paul,and D.Kershner,“Race and Environmental Voting in the U.S.Congress”,,Vol.83,No.1,2002.
Mol,Arthur P.J,“The Environmental Movement in an Era of Ecologi cal Modernisation”,,Vol.31,No.1,2000.
M.P.Maloney and M.P.Ward,“Ecology: Let's Hear from the People:An Objective S cal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Ecologi cal Atitudes and Knowledge”,,Vol.28,No.7,1973.
O'Sullivan Tim,etc.,-,London: Routledge,1994.
Palmer J.A.,Suggate J.,“Influences and Experiences Affecting the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 of Educators”,-,Vol.2,No.1,1996.
Palmer J.A.,Suggate J.,Robottom I.,Hart P.,“Significant Life Influ-ences and Formative Influenc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dult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in the UK,Australia and Canada”,,Vol.5,No.2,999.
Pellow,David N.,“The Politics of Illegal Dumping: An Environmental Justice Framework”,,Vol.27,No.4,2004.
Poortinga W.,Steg L.,Vlek C.,“Values,Environlnental Concern and Environmental Behavior:A Study into Household Energy Use”,-,Vol.36,No.1,2004.
Ronald,and Inglehart,“Public Support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b-jective Problems and Subjective Values in 43 Societies”,&,No.15,1995.
Schipper L.,Bartlett S.et al,“Linking Life-styles and Energy Use: a Matter of Time?”,No.14,1989.
Schipper L.,“Lifestyles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Case of Energy”,,Vol.125,1996.
Schnaiberg A.& Gould K.A.,Environment and Society: the Enduring Conflict,New York: ST.Martin's,1994.
Schultz T.W.,“Institutions and the Rising Economic Value of Man”,,Vol.50,No.5,1968.
Schwartz S.H.,“Normative Influences on Altruism”,in L.Berkowitz eds.,,New York: Academic Press,Vol.10,1977.
Scott D.&Willits F.K.,“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nd Behavior: A Penn-sylvania Survey”,,Vol.26,No.2,1994.
Stern,P.C.,T.Dietz,and L.Kalof,“Value Orientations,Gender,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Vol.25,No.5,2016.
Stern,P.C.and C.Paul,“Toward a Coherent Theory of Environmentally Significant Behavior”,,Vol.56,2000.
Tallman Irving,Morgner Ramona,“Life-Style Differences Among Urban and Suburban Blue-Collar Families”,,Vol.48,1970.
Tanner T.,“Significant Life Experiences: A New Research Area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Vol.11,No.4,1980.
Tindall,David B.,S.Davies,and Cé Line,“Activism and Conservation Behavior in an Environmental Movement: The Contradictory E ects of Gender”,,Vol.16,No.10,2003.
Tremblay,Kenneth R.,Jr,and R.E.Dunlap,“Rural-Urban Residence and Concern with Environmental Quality: A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Vol.43,No.3,January 1977.
Van Liere,Kent,Dunlap R.E.,“The Social Bases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 A Review of Hypotheses,Explanations and Empiri cal Evidence”,,Vol.44,1980.
Vining,J.,and A.Ebreo,“What Makes a Recycler? A Comparison of Recyclers and Nonrecyclers”,,Vol.22,No.1,1990.
Weber,Max,: ,Univ.of California Press,1978.
Xiaoling Zhang et al.,“How to Reduce Household Carbon Emissions: A Review of Experience and Policy Design Consideration”,,2017.
Y.Wang,“Social Stratification,Materialism,Post-materialism and Con-sumption Values:An Empiri cal Study of a Chinese Sample”,,Vol.28,No.4,2016.
Zablocki B,Kanter R.M.,“The Differentiation of Life-Styles”,,No.2,1976.
Zelezny L.,Schultz P.W.,“Values as Predictors of Environmental Atti-tudes”,,Vol.19,No.3,2000.
附表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