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the past two or three decades, the profession of urban doctors in China has been in an extremely embarrassing situation: doctors' (formal) income is not high, trust from patients is lacking, personal safety is not guaranteed, professional image is relatively negative, and even the enrollment of medical majors has difficulties. In short, doctors are considered an "unethical" professional group because they often treat patients with indifference and practice induced needs, excessive medical treatment and "defensive medical treatment", and accept kickbacks and red envelopes. This situation will inevitably affect the service provision of doctors, and it will inevitably affect the operation of the medical and health system. So, what exactly is the situation of the profession of doctor? In this situation, how can they provide health care to the population? Why is the profession of a doctor in this situation? How does this relate to the current health care system? And what impact has it had on the new health care reform?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how should the next reform of the medical and health system be carried out? All in all, why do doctors constantly violate professional ethics in their practice activities and even become a norm, and thus be considered an "unethical" professional group? Based on fieldwork in Beijing, this book presents an occupational sociology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issues.(AI翻译)
姚泽麟:(著)
姚泽麟 浙江舟山人,1982年生。201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社会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2013年起开始于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任教,目前为该院讲师。主要研究兴趣为医学社会学、职业社会学、文化社会学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上海哲社青年项目等课题。十数篇论文发表于《社会学研究》《社会》《公共管理学报》《社会科学》等杂志,并有多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
中文部分
1.书籍
[1][法]亚当、赫尔兹里奇:《疾病与医学社会学》,王吉会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美]华尔德:《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中国工业中的工作环境和权力结构》,龚小夏译,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英]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4][美]玛格纳:《医学史》,刘学礼主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美]杨美惠:《礼物、关系学与国家:中国人际关系与主体性建构》,赵旭东、孙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匈]科尔奈:《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张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7][匈]科尔奈、翁笙和:《转轨中的福利、选择和一致性:东欧国家卫生部门改革》,罗淑锦译,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8][英]波特:《极简医学史》,王道怀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9]白剑锋:《谁在妖魔化医生》,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包胜勇:《药费为什么这么高?当前我国城市药品流通的社会学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1]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2015北京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年版。
[12]丁宁宁、葛延风主编:《构建和谐社会——30年社会政策聚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年版。
[13]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4]葛延风、贡森等:《中国医改:问题·根源·出路》,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年版。
[15]顾昕、高梦滔、姚洋:《诊断与处方:直面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6]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17]国家统计局社会与科技统计司:《2009年中国社会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版。
[18]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3b年版。
[19]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4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20]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5b年版。
[21]黄树则、林士笑:《当代中国的卫生事业Ⅰ》,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a年版。
[22]黄树则、林士笑:《当代中国的卫生事业Ⅱ》,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b年版。
[23]李汉林:《中国单位社会:议论、思考与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4]李玲:《健康强国:李玲话医改》,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5]梁其姿:《面对疾病:传统中国社会的医疗观念与组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6]卲耕主编:《现代冠心病》(第一版),北京医科大学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年版。
[27]邵国富:《中国民营医院的回顾和展望》,转引自杜乐勋、张文鸣、王培舟主编《中国医疗卫生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28]孙红、张辉、任霞:《公立医院产权改革所引发的心理问题与对策》,转引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首都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基地编《首都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报告》,同心出版社2006年版。
[29]王康久主编:《1949—1990北京市卫生大事记》(第二卷),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
[30]王康久主编:《北京卫生志》,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
[31]王绍光:《中国公共卫生的危机与转机》,载吴敬琏主编《比较》(第七辑),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32]卫生部:《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b年版。
[33]卫生部:《2012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34]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编:《2008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第四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分析报告》,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5]徐小群:《民国时期的国家与社会:自由职业团体在上海的兴起,1912—1937》,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
[36]阎云翔:《中国社会的个体化》,陆洋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年版。
[37]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8]尹倩:《民国时期的医师群体研究(1912—1937):以上海为讨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39]张静:《法团主义》,东方出版社2015年版。
[40]张苙云:《医疗与社会:医学社会学的探索》(第三版),巨流图书有限公司2003年版。
[41]张越:《人人享有健康保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操作指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2]张志坚:《当代中国的人事管理Ⅱ》,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年版。
[43]郑功成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4]周其仁:《病有所医当问谁:医改系列评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5]周学荣:《中国医疗价格的政府管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46]朱英、魏文享主编:《近代中国自由职业群体与社会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7]朱幼棣:《大国医改》,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版。
[48]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9]《当代中国的人事管理》,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年版。
[50]《当代中国的卫生事业》,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年版。
2.期刊论文
[1]曹实:《浅谈我国医疗纠纷的行政调解制度》,《中国卫生法制》2010年第5期。
[2]陈王华、沈春明、韦嫚:《防御性医疗行为的分类探讨》,《医学与哲学》2010年第5期。
[3]程红群、陈国良、蔡忠军等:《512名医生自卫性医疗行为现状调查及分析》,《中国医院管理》2003年第6期。
[4]程红群、陈国良、蔡忠军等:《对医生防御性医疗行为的探讨》,《医学与哲学》2002年第12期。
[5]刁孝华、谭湘渝:《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构建时序与制度整合》,《财经科学》2010年第3期。
[6]杜丽红:《近代北京公共卫生制度变迁过程探析(1905—1937)》,《社会学研究》2014年第6期。
[7]杜治政、赵明杰、孔祥金、秦怡:《中国医师专业精神的病人一般观点——全国10城市4000名住院患者调查研究报告之一》,《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年第3期。
[8]房莉杰:《理解“新医改”的困境:“十二五”医改回顾》,《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
[9]房莉杰、梁小云、金承刚:《乡村社会转型时期的医患信任——以我国中部地区两村为例》,《社会学研究》2013年第2期。
[10]冯磊、侯珊芳:《医疗暴力防控的国际经验及其借鉴》,《医学与哲学》2015年第7A期。
[11]葛人炜、卞鹰、孙强等:《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体系:问题、成因和调整方案》(下),《中国卫生经济》2002年第6期。
[12]公婷、吴木銮:《我国2000—2009年腐败案例研究报告——基于2800余个报道案例的分析》,《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4期。
[13]顾昕:《行政性市场化与中国公立医院的改革》,《公共行政评论》2011年第3期。
[14]胡善联:《中国卫生改革与发展蓝图的构想》,《中国卫生经济》2006年第8期。
[15]郇建立、田阳:《剖腹产滥用的发生机制:从市场化改革到生育医学化——基于河北省S县P医院的调查与分析》,《社会科学》2014年第12期。
[16]金一虹、杨笛:《教育“拼妈”:“家长主义”的盛行与母职再造》,《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
[17]雷祥麟:《负责任的医生与有信仰的病人——中西医论争与医病关系在民国时期的转变》,《新史学》2003年14卷第1期。
[18]李大平:《基层医疗机构医疗纠纷现状实证研究——对东莞市4家基层医院的调查》,《证据科学》2013年第2期。
[19]李汉林:《变迁中的中国单位制度:回顾中的思考》,《社会》2008年第3期。
[20]李汉林:《中国单位现象与城市社区的整合机制》,《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5期。
[21]李玲、陈秋霖:《理性评估中国医改三年成效》,《卫生经济研究》2012年第5期。
[22]李路路、苗大雷、王修晓:《市场转型与“单位”变迁:再论“单位”研究》,《社会》2009年第4期。
[23]李瞾懿、王志杰、张新庆、刘雪莹:《暴力侵犯医生权利现状的原因分析》,《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年第4期。
[24]刘洪清:《公费劳保医疗:渐行渐远的记忆》,《中国社会保障》2009年第9期。
[25]刘鹏:《合作医疗与政治合法性——一项卫生政治学的实证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26]刘思达:《职业自主性与国家干预——西方职业社会学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
[27]刘振华:《“医闹”事件的反思与防控机制重构》,《广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
[28]卢晖临、李雪:《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29]卢乃桂、董辉:《审视择校现象:全球脉络与本土境遇下的思索》,《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第20期。
[30]路风:《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
[31]马春华:《重构国家和青年家庭之间的契约:儿童养育责任的集体分担》,《青年研究》2015年第4期。
[32]马亚楠、何钦成:《“医闹”产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医学与哲学》2007年第3期。
[33]马志莹:《亲密的生命政治——家庭权责主体与精神卫生立法》,《思想战线》2014年第3期。
[34]孟庆跃、卞鹰、孙强等:《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体系:问题、成因和调整方案》(上),《中国卫生经济》2002年第5期。
[35]聂洪辉:《“医闹”事件中“弱者的武器”与“问题化”策略》,《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36]农圣、李卫平、农乐根:《基于平等市场主体地位的社会资本办医条件分析》,《中国卫生经济》2014年第12期。
[37]申曙光、张勃:《分级诊疗:基层首诊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学海》2016年第2期。
[38]孙大明、王瑞山:《防御性医疗的法律思考》,《中国司法鉴定》2004年第S1期。
[39]孙立平:《“自由流动资源”与“自由活动空间”——论改革过程中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探索》1993年第1期。
[40]田丰:《医疗暴力:原因及应对》,《医学与哲学》2014年第8期。
[41]涂炯:《医闹的道义和权力“游戏”》,《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
[42]王璠、杨小明、江启成:《医疗暴力的危害、原因及对策》,《医学与哲学》2005年第11期。
[43]王君鳌、刘瑜:《从暴力索赔分析医患矛盾难以缓解的深层次原因》,《医学与社会》2007年第5期。
[44]王宁:《代表性还是典型性》,《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5期。
[45]王强、陈文:《基本药物政策问题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0年第6期。
[46]王绍光:《大转型: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双向运动》,《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47]王银发、徐凌忠:《我国防御性医疗研究现状分析》,《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年第11期。
[48]危凤卿、俞晔、曹剑涛等:《积极政策信号下社会办医之路的再探寻》,《中国卫生经济》2014年第5期。
[49]吴明:《药品服务提供过程中寻租行为产生原因分析》,《中国卫生经济》2002年第11期。
[50]肖柳珍:《防御性医疗的经济分析——兼评〈侵权责任法〉第63条》,《法学杂志》2012年第8期。
[51]肖柳珍:《防御性医疗的经济学思考——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难点》,《中国医院管理》2008年第10期。
[52]肖柳珍:《域外视野:中国医闹之医疗纠纷解决机制探讨——兼与哥伦比亚大学李本教授商榷》,《证据科学》2016年第3期。
[53]肖索未:《“严母慈祖”:儿童抚育中的代际合作与权力关系》,《社会学研究》2014年第6期。
[54]邢朝国、李飞:《中国农村地区的医疗纠纷及其解决方式——于五省份调查数据的分析》,《中州学刊》2013年第3期。
[55]徐昕、卢荣荣:《暴力与不信任——转型中国的医疗暴力研究:2000—2006》,《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第1期。
[56]徐月宾、张秀兰:《中国政府在社会福利中的角色重建》,《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57]杨蕾、任焰:《孕产行为的医学化:一个社会建构过程的反思》,《开放时代》2014年第6期。
[58]杨宜音:《“自己人”:信任建构过程的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2期。
[59]姚泽麟:《近代以来中国城市医生职业与国家关系的演变:一种职业社会学的解释》,《社会学研究》2015a年第3期。
[60]姚泽麟:《行政、市场与职业:城市分级诊疗的三种治理模式及其实践》,《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
[61]姚泽麟:《医改困局:政府撤退后的无序就医自由》,《文化纵横》2015a年第5期。
[62]尹倩:《中国近代自由职业群体研究述评》,《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6期。
[63]袁迎春:《医患冲突:目标、手段与类型》,《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3期。
[64]张克旭、臧海群、韩纲、何婕:《从媒介现实到受众现实——从框架理论看电视报道我驻南使馆被炸事件》,《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年第2期。
[65]张伟:《剖腹产之痛》,《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第18期。
[66]张跃铭:《医疗纠纷调查与预防解决机制的完善——以东莞市13家公立医院为例》,《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年第10期。
[67]赵仁伟、方问禹、张涛等:《沉重的“全国看病中心”》,《瞭望》2014年第20期。
[68]钟晓慧:《“再家庭化”:中国城市家庭购房中的代际合作与冲突》,《公共行政评论》2015年第1期。
[69]仲实:《医院不正之风的情况调查》,《社会》1982年第3期。
[70]周雪光:《无组织的利益与集体行动》,《社会发展研究》2015年第1期。
[71]周颖:《医院要用法律途径应对医闹——“直面医患矛盾升级,寻求化解良策”多方对话(之二)》,《中国医院院长》2007年第17期。
[72]朱恒鹏:《管制的内生性及其后果:以医药价格管制为例》,《世界经济》2011年第7期。
[73]朱恒鹏:《医疗体制弊端与药品定价扭曲》,《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74]朱恒鹏、林绮晴:《改革人事薪酬制度,建立有效分级诊疗体系》,《中国财政》2015年第8期。
[75]朱力、袁迎春:《现阶段我国医患矛盾的类型、特征与对策》,《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第6期。
3.报纸
[1]白剑峰:《“妖魔化”愈演愈烈,做医生太难》,《人民日报》2006年4月13日第15版。
[2]柴会群:《〈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当休矣》,《南方周末》2010年8月19日,http://www.infzm.com/content/49104,2016年12月27日。
[3]柴会群、刘宽:《失控的输液——“中国人人均输液8瓶”背后》,《南方周末》2011年1月21日,http://www.infzm.com/content/54784,2016年12月27日。
[4]柴会群、杨健:《医难自治——血案频发:医生为医疗改革滞后埋单》,《南方周末》2012年4月19日,http://www.infzm.com/content/74368,2016年12月27日。
[5]陈琳:《医保定点医院增277家》,《北京晨报》2015年8月5日A8版,http://bjcb.morningpost.com.cn/html/2015-08/05/content_361033.htm,2016年12月27日。
[6]董伟:《一半的心脏支架不靠谱》,《中国青年报》2012年10月14日第02版,http://zqb.cyol.com/html/2012-10/14/nw.D110000zgqnb_20121014_2-02.htm,2016年12月27日。
[7]金春林、王贤吉、何达、谢春艳、王瑾:《社会资本办医政策障碍与未来出路》,《东方早报》2014年4月22日第6版。
[8]黎蘅、涂端玉、黄茜:《八成多医生子女不愿从医》,《广州日报》2007年7月27日A8版,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07-07/27/content_4639.htm,2016年12月29日。
[9]李红梅:《中国看病难、看病贵现象持续,探究过度医疗根源》,《人民日报》2011年4月14日,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1-04/14/c_121303244.htm,2016年12月29日。
[10]李颖、黄冲:《82.4%公众认为医生失去职业操守最可怕》,《中国青年报》2009年4月26日,http://www.cyol.net/zqb/content/2009-04/28/content_2642546.htm,2016年12月29日。
[11]梁杉:《世卫组织称中国成“剖腹产王国”,引人担忧》,《中国日报图片》2010年1月15日,http://discover.news.163.com/10/0115/12/5T2OGQDO000125LI.html,2016年12月29日。
[12]刘俊、刘悠翔:《中国医疗暴力史》,《南方周末》2013年11月7日,http://www.infzm.com/content/95720,2016年12月29日。
[13]刘薇:《解放医生:如果市场能为医生定价,医院就可以不再全靠药品供养》,《南方周末》2013年1月13日,http://www.infzm.com/content/86022,2016年12月30日。
[14]鲁南:《医院施行经济管理见效果,北京四十四家医院初步改变了看病、急诊、住院“三紧张”状况》,《人民日报》1979年12月9日第3版。
[15]吕爽:《中国滥用抗生素:人均消费是美国10倍》,《瞭望东方周刊》2015年8月20日,http://news.sohu.com/20150820/n419317465.shtml,2016年12月30日。
[16]孙震、王梦莹:《87.4%受访者期待重建医患信任》,《中国青年报》2013年11月12日第07版,http://zqb.cyol.com/html/2013-11/12/nw.D110000zgqnb_20131112_2-07.htm,2016年12月30日。
[17]吴鹏:《民营医院进医保享平等地位》,《新京报》2010年12月4日,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0-12/04/content_177534.htm?div=-1,2016年12月30日。
[18]肖舒楠、雷李洪:《医学专家胡大一:过度治疗现象加剧看病贵》,《中国青年报》2011年3月3日第05版,http://zqb.cyol.com/html/2011-03/03/nw.D110000zgqnb_20110303_2-05.htm,2016年12月30日。
[19]新华社:《钱信忠副部长向记者发表谈话,卫生工作的重点转上现代化建设》,《人民日报》1979年1月13日。
[20]徐晶晶:《超七成医院遭遇“医闹”,妇产科成为纠纷重灾区》,《北京晨报》2012年1月10日A10版。
[21]闫龑:《北京医生多点执业有突破》,《健康报》2014年1月21日。
[22]颜建军:《看病贵怎么办》,《人民日报》1991年5月8日第二版。
[23]赵鹏:《北京下月起市级公费医疗者进医保,共涉及22万人》,《京华时报》2011年12月23日,http://news.sohu.com/20111223/n329971212.shtml,2016年12月30日。
[24]赵志文、王瑄:《药价怎么这样贵?——患者话药价》,《人民日报》1995年5月14日第1版。
4.网址
[1]《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享同等税收优惠》,http://money.163.com/10/1210/01/6NGNAVL000253B0H.html,2016年12月27日。
[2]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医疗服务价格查询》,http://service2.bjpc.gov.cn/bjpc/mediprice/MedicalService1.jsp,2016年12月27日。
[3]北京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正确把握中央医改精神,深入做好我市医疗保障工作》,2010年,http://www.mied.cnki.net/admin/upimages/20101206135526887.ppt,2016年12月27日。
[4]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0年北京市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3月21日,http://www.phic.org.cn/tonjixinxi/weishengtongjigongbao/201103/t20110321_35697.htm,2016年12月27日。
[5]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1年北京市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5月16日,http://www.phic.org.cn/tonjixinxi/weishengtongjigongbao/201205/t20120516_49289.htm,2016年12月27日。
[6]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2年北京市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4月23日,http://www.phic.org.cn/tonjixinxi/weishengtongjigongbao/201304/t20130423_59993.htm,2016年12月27日。
[7]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年北京市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5月15日,http://www.phic.org.cn/tonjixinxi/weishengtongjigongbao/201404/t20140415_73952.htm,2016年12月27日。
[8]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4年北京市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5a年6月5日,http://www.phic.org.cn/tonjixinxi/weishengtongjigongbao/201506/t20150605_113343.htm,2016年12月27日。
[9]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0—2014年全市医疗机构医师人均工作量情况》,2015b年6月4日,http://www.phic.org.cn/tonjixinxi/weishengtongjijianbian/2014nianjianbian/qsyljggzqk/201506/t20150604_113191.htm,2016年12月27日。
[10]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0—2014年全市医疗机构实有床位使用率》,2015c年6月4日,http://www.phic.org.cn/tonjixinxi/weishengtongjijianbian/2014nianjianbian/qsyljggzqk/201506/t20150604_113198.htm,2016年12月27日。
[11]北京市卫生局:《2005—2009年北京市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发展情况简报》,2010年8月5日,http://www.phic.org.cn/tonjixinxi/weishengtongjigongbao/201008/t20100805_32782.htm,2016年12月27日。
[12]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公费医疗管理办法〉的通知》,1990年,http://www.bjrbj.gov.cn/LDJAPP/search/zxfgdetail.jsp?no=201208231110202736,2016年12月27日。
[13]国家统计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2月24日,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402/t20140224_514970.html,2016年12月27日。
[14]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2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3a年6月19日,http://www.moh.gov.cn/mohwsbwstjxxzx/s7967/201306/fe0b764da4f74b858eb55264572eab92.shtml,2016年12月27日。
[15]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公报》,2014年5月30日,http://www.moh.gov.cn/guihuaxxs/s10742/201405/886f82dafa344c3097f1d16581a1bea2.shtml,2016年12月27日。
[16]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4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5a年11月5日,http://www.nhfpc.gov.cn/guihuaxxs/s10742/201511/191ab1d8c5f240e8b2f5c81524e80f19.shtml,2016年12月27日。
[17]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7月20日,http://www.nhfpc.gov.cn/guihuaxxs/s10748/201607/da7575d64fa04670b5f375c87b6229b0.shtml,2016年12月27日。
[18]郭松民:《医生集体戴钢盔上班暴露了什么》,新华网,2006年12月26日,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6-12/26/content_5529467.htm,2016年12月29日。
[19]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1994年2月26日,http://www.gov.cn/banshi/2005-08/01/content_19113.htm,2016年12月29日。
[20]海淀法院课题组:《关于医疗纠纷案件法律适用情况的调研报告》,载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编《司法前沿》,2008年版。
[21]《“中国社会职业形象排行榜”榜单新鲜出炉》,中国青年网,2010年11月24日,http://news.youth.cn/sh/201011/t20101124_1408864.htm,2016年12月29日。
[22]李光:《张维迎:中国好多体制就像一堵墙,上面挖了许多狗洞》,《凤凰周刊》2011年1月14日,http://finance.ifeng.com/opinion/zjgc/20110114/3207668.shtml,2016年12月29日。
[23]梅子:《〈医生与强盗〉一文所引发的思考》,转引自廖新波新浪博客,2007年3月9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40b3f60100080i.html,2016年12月30日。
[24]人事部、财政部:《关于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的实施方案》(2003年版),http://www.pkulaw.cn:83/fulltext_form.aspx?Gid=50980&Db=chl,2016年12月27日。
[25]沈彤:《医疗机构税收制度亟待完善,医改需要税收政策支持》,人民网,2007年2月5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30178/5363753.html,2016年12月30日。
[26]《剖腹产:中国式分娩——畸高的中国剖腹产率》,网易发现者,2011年4月29日,http://discover.news.163.com/special/csection/,2016年12月30日。
[27]《谁在诱导中国人“过度医疗”?》,网易另一面,2011年1月13日,http://news.163.com/special/reviews/excessivemedical.html,2016年12月30日。
[28]卫生部:《医院分级管理办法》(1989年版),转引自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6145,2016年12月30日。
[29]卫生部:《关于严禁向患者收取“红包”的通知》(1993年版),http://www.syshospital.com/Item/3240.aspx,2016年12月30日。
[30]卫生部:《卫生部关于禁止医务人员收受“红包”的补充规定》(1995年版),http://www.moh.gov.cn/mohbgt/pw10405/200804/26860.shtml,2016年12月30日。
[31]卫生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的意见》,2004a年4月21日,http://www.sxpmg.com/jijian/zcfg/197001/241.html,2016年12月30日。
[32]卫生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纠正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实施方案》(2004b年版),http://www.nhfpc.gov.cn/jcj/s7692/200903/23821fda969740ddb95d1ceee6534599.shtml,2016年12月30日。
[33]卫生部:《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2007年2月9日,http://www.gov.cn/zwgk/2007-03/13/content_549488.htm,2016年12月30日。
[34]卫生部:《2009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0a年3月29日,http://www.moh.gov.cn/zwgkzt/pgb/201006/47783.shtml,2016年12月30日。
[35]解丽:《北京公费医疗改革,公务员年内将全部纳入医保》,2010年1月15日,http://news.sina.com.cn/c/2010-01-15/165219477226.shtml,2016年12月30日。
[36]杨立春:《心脏支架放得太多了,乱放是最大的过度医疗》,人民网,2010年3月19日,http://paper.people.com.cn/smsb/html/2010-03/19/content_469377.htm,2016年12月30日。
[37]杨震:《独家解读:九部门联合发文——“保护医院”三十年历史》,“医史鉴微”公众号,2016年7月10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I4MjcyOA==&mid=2651982971&idx=1&sn=26a164a21369c5f576e9cbc13fc7ec38&scene=1&srcid=0802gjxVgpCYSZZKlNkLU2oh#wechat_redirect,2016年12月30日。
[38]《调查称超6成民众对哈医大杀医案“高兴”》,2012年3月26日,http://news.163.com/12/0326/23/7TIEBUSO00011229.html,2016年12月30日。
[39]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2015年5月28日,http://www.cmda.net/xiehuixiangmu/falvshiwubu/tongzhigonggao/2015-05-28/14587.html,2016年12月30日。
[40]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2008年11月20日,转引自http://vip.chinalawinfo.com/newlaw2002/slc/slc.asp? db=chl&gid=110862,2016年12月30日。
英文部分
1.书籍
[1]Albert O.Hirschman,Exit,Voice,and Loyalty:Responses to Decline in Firms,Organizations,and States,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0.
[2]Alena Heitlinger,“Hierarchy of Status and Prestige”,in Anthony Jones(ed.),Professions and the State:Expertise and Autonomy in the Soviet Union and Eastern Europe,Philadelphia,PA: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91.
[3]Alena Heitlinger,“Post-communist Reform and Health Professions:Medicine and Nursing in the Czech Republic”,in Terence Johnson,Gerry Larkin and Mike Saks(eds.),Health Professions and the State in Europe,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
[4]Alena Heitlinger,“The Medical Profession in Czechoslovakia:Legacies of State Socialism,Prospects for the Capitalist Future”,in Frederick W.Hafferty and John B.Mckinlay(eds.),The Changing the Medical Profession: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5]Andrew Abbott,The System of Professions:An Essay on the Division of Expert Labor,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8.
[6]Anthony Jones and Elliott A.Krause,“Professions,the State,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Scieties”,in Anthony Jones(ed.),Professions and the State:Expertise and Autonomy in the Soviet Union and Eastern Europe,Philadelphia,PA: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91.
[7]Anthony Jones(ed.),Professions and the State:Expertise and Autonomy in the Soviet Union and Eastern Europe,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91.
[8]Barry Naughton,“Danwei: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a Unique Institution”,in Lü Xiaobo and Elizabeth J.Perry(eds.),Danwei:The Changing Chinese Workplace in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New York:M.E.Sharpe,Inc.,1997.
[9]Bian Yanjie,Work and Inequality in Urban China,Albany,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4.
[10]Byong-Hee Cho,The State and Physicians in South Korea,1910-1985:An Analysis of Professionalization,PhD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1988.
[11]Carr-Saunders,Alexander M.and P.A.Wilson,The Professions,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3.
[12]Charlotte Ikels,“Settling Accounts:The Intergenerational Contract in an Age of Reform”,in Deborah Davis and Steven Harrell(eds.),Chinese Families in the Post-Mao Er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
[13]Collins,Randall,“Changing Conceptions in the Sociology of the Professions”,in Rolf Torstendahl and Michael Burrage(eds.),The Formation of Professions:Knowledge,State and Strategy,London:Sage,1990.
[14]David Bray,Social Space and Governance in Urban China:the Danwei System from Origins to Refor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2.期刊论文
[1]Alex Jingwei He,“The Doctore-patient Relationship,Defensive Medicine and Overprescription in Chinese Public Hospitals:Evidence from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in Shenzhen City”,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No.123,2014.
[2]Anthony J.Spires,“Contingent Symbiosis and Civil Society in an Authoritarian State:Understanding the Survival of China's Grassroots NGO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117,No.1,2011.
[3]Arnold S.Relman,“The Impact of Market Forces on the 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hip”,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Vol.87 Supplement,No.22,1994.
[4]A.Dale Tussing and Martha A.Wojtowycz,“Malpractice,Defensive Medicine,and Obstetric Behavior”,Medical Care,Vol.35,No.2,1997.
[5]Benjamin L.Liebman,“Malpractice Mobs:Medical Dispute Resolution in China”,Columbia Law Review,Vol.113,No.1,2013.
[6]Bian Yanjie,“Bringing Strong Ties Back In:Indirect Ties,Network Bridges,and Job Searches in China”,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62,No.3,1997.
[7]Bian,Yanjie and John Logan,“Market Transition and the Persistence of Power:The Changing Stratification System in Urban China”,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61,No.5,1996.
[8]Charles C.Ragin,Joane Nagel and Patricia White,Workshop on Scientific Foundation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2004,http://www.nsf.gov/pubs/2004/nsf04219/nsf04219.pdf.
[9]Cheris Shun-ching Chan and Zelin Yao,“A Market of Distrust and Obligation:The Micropolitics of Unofficial Payments for Hospital Care in China”,paper delivered to Annual Meeting of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sponsored by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Denver,Colorado,August 18,2012.
[10]Cheris Shun-ching Chan,Making Insurance a Way of Life in China:How Culture Matters in Creating a Market,PhD Dissertation,Northwestern University,2004.
[11]Cheris Shun-ching Chan,“Invigorating the Content in Social Embeddedness:An Ethnography of Life Insurance Transactions in China”,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115,No.3,2009.
[12]Daniel Kessler and Mark McClellan,“Do Doctors Practice Defensive Medicine?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111,No.2,1996.
[13]David Blumenthal and William Hsiao,“Lessons from the East-China's Rapidly Evolving Health Care System”,The New England Journal Medicine,Vol.372,No.14,2015.
[14]David Blumenthal and William Hsiao,“Privat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The Evolving Chinese Health Care System”,The New England Journal Medicine,Vol.353,No.11,2005.
[15]David Blumenthal,“Doctors in a Wired World:Can Professionalism Survive Connectivity? ”,The Milbank Quarterly,Vol.80,No.3,2002.
[16]David Mechanic,“Changing Medical Organization and the Erosion of Trust”,The Milbank Quarterly,Vol.74,No.2,1996.
[17]David Mechanic,“Some Social Aspects of the Medical Malpractice Dilemma”,Duke Law Journal,Vol.1975,No.6,1976.
[18]David Wank,“The Institutional Process of Market Clientelism:Guanxi and Private Business in a South China City”,China Quarterly,No.147.
[19]Deborah Davis,“Self-employment in Shanghai:A Research Note”,China Quarterly,No.157,1999.
[20]Deborah Davis,“Social Class Transformation in Urban China:Training,Hiring,and Promoting Urban Professionals and Managers after 1949”,Modern China,Vol.26,No.3,2000.
[21]D.M.Studdert,Mello,M.M.,Sage,W.M.,DesRoches,C.M.,Peugh,J.,Zapert,K.,& Brennan,T.A.,“Defensive Medicine among High-risk Specialist Physicians in a Volatile Malpractice Environment”,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Vol.293,No.21,2005.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