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on Ethnic Population Culture in Southwest China" is the final research result of the 2010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project of the same name. Under the guidance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t methodology, the results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cultural habitat, content system, historical value,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outhwest ethnic population by using ethnology, demography, cultural studies and other disciplines and methods, from the cultural events that accompany the life course of population fertility, growth, migration, old age, longevity, death, and other institutional norms and behaviors such as marriage, family, relatives, heirs, ethics, customs, property inheritance, etc. that are inseparable from population reproduction. As well as the integration of population, human development 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legal regulation interaction, mutual influence and action adjustment, the content system and research framework of southwest ethnic population culture are constructed, show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ltural origin, ethnicity, mountainousness, religion, pluralism, institution, development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of southwest ethnic population culture,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fundamental goal of southwest ethnic population culture "harmonious population culture", and make a specific analysis of its connotation and practice path. It breaks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the current population culture research limited to the study of fertility culture, fills the gap of demography and ethnology research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has certain academic and application value.(AI翻译)
杨军昌:(著)
杨军昌(1963-),侗族,教授、博士,贵州省省管专家、黔灵学者,贵州省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民族道德文化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口学会、老年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民族社会学、区域人口学、民族文化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现任贵州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一人口·社会·法制研究中心主任。2000年以来,主持国家社科规划课题2项和省部级课题十余项,出版《民族人口与区域发展研究》《西南山地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研究》等专著7部,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主编有《人口·社会·法制研究》《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民族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等集刊、丛书、文集多种。科研成果曾获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奖,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老年学奖,中国人口文化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以及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等奖项。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德]马克思:《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5][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6]《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7]《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8]国际人口科学联盟编著:《人口学词典》,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9]《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10]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编委会:《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学苑出版社1990年版。
[11]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史》,中国人口出版社2007年版。
[12]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编委会:《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1)》,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13]路遇、滕泽之:《中国人口通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4]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15]邹东涛:《中国西部大开发全书》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6]陈明立:《中国人口法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7]杨筑慧:《中国西南民族生育文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8]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缩印本。
[19]《辞源》,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20][美]摩尔根:《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21][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
[22][美]克鲁洪等:《文化与个人》,高佳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3][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等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24][英]泰勒:《原始文化》,顾晓明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5][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转引自顾伟列《中国文化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6][美]露丝·富尔顿·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何锡章、黄欢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27][美]玛格丽特·米德:《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宋践荣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8]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9][爱尔兰]伊恩·罗伯逊:《社会学》,黄育馥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30]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31]陈序经:《文化学概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2]刘作翔:《法律文化理论》,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33]司马云杰:《社会文化学》,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4]李竞能:《人口理论新编》,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年版。
[35]王跃生:《社会变革与婚姻家庭变动——20世纪30—90年代的冀南农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36]田雪原:《人口文化通论》,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年版。
[37]宋兆麟:《民间性巫术》,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
[38]廖明君:《生殖崇拜的文化解读》,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9]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历史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0][德]施密特:《原始宗教与神话》,萧师毅等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41]李中清:《婚姻家庭与人口行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2]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3]宋蜀华、陈克进主编:《中国民族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4]邹蓝:《巨人的跛足》,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45]陈淑君、陈华文:《民间丧葬习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版。
[46]王计生:《事死如生:殡葬伦理与中国文化》,百家出版社2002年版。
[47]余谋昌:《生态文化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8]郭家骥:《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版。
[49]郑宝华主编:《谁是社区森林的管理主体——社区森林资源权属与自主管理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50]顾军等:《文化遗产报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51]鲁西奇:《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方法》,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2]费孝通:《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3]周长洪:《生育观念转变及其度量——尺度与评估方法》,中国人口出版社2003年版。
[54]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5]鲁迅:《二心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56]刘铮:《人口现代化与优先发展教育》,《人口研究》1992年第2期。
[57]王学义:《人口现代化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年版。
[58]杨知勇:《西南民族生死观》,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9]史继忠:《西南民族社会形态与经济文化类型》,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60]汪宁生:《西南访古卅五年》,山东画报出版社1997年版。
[61]贵州省人口普查办公室:《2005年贵州省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
[62]贵州省第五次人口普查办公室编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汇编》2002年第2期。
[63]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省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
[64]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口问题课题组:《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口问题》,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
[65]黄才贵:《独特的社会经纬——贵州制度文化》,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6]《黔东南自治州民间文学资料集》第一集。
[67]李廷贵:《采风》,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68]贵州省民族文化学会:《民族文化复兴与区域发展历史性跨越》,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
[69]马曜主编:《云南简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70]杜玉亭:《传统与发展——云南少数民族现代化研究之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71]张建章:《德宏宗教》,德宏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72]温益群:《木鼓中的母性之魂》,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73]孙兆霞:《屯堡乡民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74]张联芳主编:《中国人的姓名·苗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75]张晓:《西江苗族妇女口述史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76]贵州省编辑组:《苗族社会历史调查》,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77]伍新福:《苗族文化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8]吴泽霖、陈国均:《贵州苗夷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79]何积全主编:《苗族文化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80]周相卿:《苗族习惯法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1]贵州省编辑组:《苗族社会历史调查(三)》,贵州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
[82]《苗族风情录》,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
[83]黔东南州民委、文研室编:《苗族民间文学资料》第一集。
[84]冯祖贻等:《侗族文化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5]张民:《榕江县三宝侗族婚姻调查》,载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贵州省民研究所主编《贵族民族调整》(之四),1986年内部印刷。
[86]贵州侗学会编:《侗学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
[87]贵州省编辑组:《侗族社会历史调查》,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88]全国政协暨湖南、贵州、广西、湖北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侗族百年实录》,中国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89]徐祖祥:《瑶族文化史》,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90]周素莲:《瑶乡风情》,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91]杨知勇、秦家华、李子贤编:《云南少数民族生葬志·白族》,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92]李扎行主编:《拉祜族民间舞蹈》,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
[93]刘之侠、石国义:《水族文化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4]玉石阶:《壮族民间宗教文化》,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95]陈天俊等:《仡佬族文化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6]李汝明主编:《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7]陈长平、陈胜利:《中国少数民族生育文化·土家族》,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年版。
[98]曹成章:《傣族村社文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9]《滇粹·云南世守黔宁王沐英传附后嗣十四世略》。
[100]《万历会典》第19卷。
[101]《圣祖仁皇帝实录》第27卷。
[102]《世宗宪皇帝实录》第67卷。
[103]佚名:《平南传》,王勺、陈德远点校,贵州省历史文献研究会,2005年内部印刷。
[104]《清道光·李班氏族谱》。
[105]《光绪顺宁府志》卷十一《食货志·户口》。
[106]贺长龄:《耐庵奏议存稿》卷五《覆奏汉苗土司各情形折》。
[107]《道光钦州志·延厘堂集·奏疏卷上·奏陈地方情形疏》。
[108]《黔南识略·黔南职方纪略》,杜文铎、吴慧媛、周载章、徐宏慧点校,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09]丁宝桢:《丁文诚公奏稿》,何萍、陈琳等标点,郝向玲、朱国梅校对,贵州省文史馆等2000年内部印刷。
[110]汉元方:《清禁棚民开山阻水以杜后患疏》,《道咸同光奏议》第29卷。
[111]杨廷烈:《同治·房县志》卷四《赋役》。
[112]《明会典》卷六十九《庶人纳妇》。
[113]杨立新点校:《大清民律草案》,《民国民律草案》,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4]光绪官修《大清会典事例》卷三六九,京师官书局光绪二十五年版。
[115]《黔南职方纪略卷二》。
[116]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贵州省志·地理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17](民国)《贵州通志·前事志》。
[118]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贵州省志·文物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9]黔东南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黔东南州志·地理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20]爱必达、罗绕典:《黔南识略·黔南职方纪略》,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21]杨宪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在评价》,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22]张岱年:《文化体用简析》,载《文化与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23]余飘:《关于人口文化概念的辨析》,载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编《人口文化论》,大象出版社1996年版。
[124]余飘:《论开拓人口文化与增强综合国力》,载人口文化论集编辑委员会《人口文化论集》,中国人口出版社1999年版。
[125]李建新:《对人口文化的理论内涵和人口文化学体系的理解与讨论》,载人口文化论集编辑委员会《人口文化论集》,中国人口出版社1999年版。
[126]曹景椿:《试论计划生育与人口文化》,载人口文化论集编委会《人口文化论集》,中国人口出版社1999年版。
[127]路遇:《论人口文化》,载人口文化论集编辑委员会《人口文化论集》,中国人口出版社1999年版。
[128]田雪原:《关于人口文化》,载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编《人口文化论》,大象出版社1996年版。
[129]杨魁孚:《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口文化的粗浅思考》,载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编《人口文化论》,大象出版社1996年版。
[130]王崧兴:《中国的家制度与现代化》,载乔健主编《中国家庭及其变迁》,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31]杜若甫、肖春杰:《用38基因座的基因频率计算中国人群间遗传距离》,《中国科学》(C辑)1998年第28卷第1期。
[132]邢启顺、麻勇斌:《黔东北苗族传统文化约束力在森林管理中的嬗变》,载何丕坤等《乡土知识的实践与发掘》,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133]吴正彪:《乡土知识中的“自然中心主义”:岜沙苗族的生态伦理观》,载孙振玉主编《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4]何耀华:《关于促进山区民族经济开发与社会进步问题》,载何耀华主编《山区民族经济开发与社会进步》,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
[135]赵旭东:《乡土社会的“正义观”——一个初步的理论分析》,载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6]杨军昌:《贵州民族自治地区的人口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37]李灿光:《云南省农村人力资源研究》,载四川统计局编《西南人口问题实证研究》2007年版。
[138]杨学政:《达巴教和东巴教比较研究》,载《宗教论稿》,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39]贵州省2004年人口理论课题:《贵州省实施“关爱女孩行动”的调查分析》(验收本),2005年。
[140]杨军昌:《西南民族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研究》,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
[141]方李莉:《费孝通晚年思想录——文化的传统与创造》,岳麓书社2005年版。
[142]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社会现代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3]王怀超:《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年版。
[144]张世明:《清代边疆开发不平衡性:一个从人口学角度的考察》,《清史研究》1998年第2期。
[145]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学习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146]杨昳、李克建、肖琼:《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要略》,四川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47]何光渝、何昕:《原初智慧的年轮——西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信仰与神话的文化阐释》,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48]郎玉平、刘毅等:《西南少数民族民俗风情要略》,四川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49]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年10月15日。
[150]李光耀:《文化是中国最大的发展力量》,《企业家天地》,2007年。
[151]周琳琳:《山东省人口现代化浅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6年2月14日。
[152]宋兆鳞:《生育巫术对艺术的点染》,《文博》1990年第4期。
[153]木丽春:《论纳西族生殖崇拜》,《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154]李子泉:《傣族石崇拜及其传统与艺术表现》,《民族调查研究》1988年第1期。
[155]张文:《教育人类学视野中的西南少数民族生殖崇拜》,《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56]顾建国:《苗族“芒蒿”的文化审美意识》,《民族艺术》1993年第2期。
[157]杨军昌:《侗寨占里长期实行计划生育的绩效与启示》,《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第4期。
[158]华热·才加让:《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特点及现代性启示》,《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59]安永新:《封建教育制度在贵州的形成和发展》,《贵州文史丛刊》1998年第4期。
[160]陈业强:《广西书院研究》,《广西地方志》2004年第2期。
[161]涂途:《“人口文化”面面观》,《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162]傅安辉:《西南民族地区放蛊传说透视》,《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2期。
[163]杨子慧:《农村“人口文化大院”建设调查报告》,《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64]蒋立松:《经济文化类型:西南地区民族关系的物质基础》,《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5期。
[165]蓝勇:《清代四川土著与移民的地理分布特征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2期。
[166]苍铭:《西南边疆历史上人口迁移特点及成因分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167]汪润元、勾利军:《清代长江流域人口运动与生态环境的恶化》,《上海社科院学术季刊》1994年第4期。
[168]杨军昌:《贵州农村特困人口移民搬迁及扶贫开发》,《人口与经济》2003年第4期。
[169]王明东:《独龙族的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170]任永堂:《生态文化——现代文化的最佳模式》,《求是学刊》1995年第2期。
[171]袁国友:《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创新、转换与发展》,《云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172]张继鬲:《道教对生态保护的启迪》,《中国宗教》1999年第2期。
[173]廖文新、王桂泉、徐海峰等:《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机遇和挑战》,《党政干部学刊》2008年第8期。
[174]马军:《论彝族文化习俗中的生态经济观》,《生态经济》2001年第8期。
[175]降边嘉措:《藏族传统文化与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关于西部大开发一些问题的思考》,《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
[176]杨宗亮:《云南壮族的自然崇拜及其对生态保护的意义》,《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77]王世杰:《喀斯特石漠化——中国西南最严重的生态地质环境问题》,《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3年第2期。
[178]毛坤瑜、唐沿诚:《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中国西部科技》2003年第2期。
[179]王克勤、赵瑾:《西南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建》,《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1年第1期。
[180]李阳兵、王世杰、容丽:《西南岩溶山区生态危机与反贫困的可持续发展文化反思》,《地理学》2004年第12期。
[181]袁国友:《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创新、转换与发展》,《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182]吴应辉:《基诺乡生态保护与农民利益调查》,《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增刊。
[183]翁家烈:《清代贵州民族关系的变化》,《贵州文史丛刊》1989年第1期。
[184]杨风、李继红:《四川人口现代化发展路径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7期。
[185]王朝科:《民族人口现代化初探》,《西藏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186]王翠绒、易想和:《论人口现代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187]张果、黄强:《四川人口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关系研究》,《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年第5期。
[188]万俊人:《“现代性”与“中国知识”》,《学术月刊》2001年第3期。
[189]董学荣、罗维萍:《“直接过渡”与基诺族的文化变迁》,《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第4期。
[190]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191]罗文青:《和平交往:广西边境地区跨国婚姻问题探讨》,《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版)2006年第1期。
[192]丁杰、武继磊:《我国区域残疾现患率与人类发展指数相关性研究》,《人口与发展》2008年第5期。
[193]张敏才:《建设和谐人口文化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服务》,《人口研究》2008年第1期。
[194]丹增:《文化力与文化生产力:文化经济发展的立足点》,《创造》2007年第5期。
[195]李军:《以超常规举措,加强宣传人才队伍建设》,《当代贵州》2006年第2期。
[196]蒋颖、吴斌:《四川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调查与思考》,《新闻界》2006年第4期。
[197]晏友琼:《加强云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学术研究》2006年第12期。
[198]张汝伦:《文化研究三议》,《复旦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199]杨甫旺:《彝族石崇拜与生殖文化探讨》,《民族艺术研究》1997年第8期。
[200]王夫棠:《在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汇报会的发言》,《人口文化》2000年第2期。
[201]黔东南州人口计生委:《强化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2006年4月29日。
[202]刘郁:《巫术心理治疗的意义场域同构——以侗族、彝族的巫术为个案》,《人口·社会·法制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
[203]《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04]《西南六省区市经济协调会议第20次会议纪要》,2005年8月15日通过,http://www.34Law.com,2009年1月28日。
[20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http://news.sina.com.cn/,2004年10月12日。
[206]江时强:《当代生活报》2008年8月24日。
[207]詹姆斯·格兰特:《致医生的一封信》,《健康报》1994年7月31日。
[208]何海宁:《贵州牌坊村:282条光棍汉的心灵史》,《南方周末》2007年8月16日。
[209]文新宇:《苗族婚姻礼俗及其与婚姻法的冲突——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上朗德村苗族婚姻状况调查》,中国西部经济法律网,2004年3月30日。
[210]冯骥才:《生态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内容》,http://www.cflac.org.cn,2008年11月25日。
[211]黄岗:《婴儿高死亡率调查》,《民政知识》,http://www.jiaoyou8.com。
[212]《2005年重庆市人口状况简析》,重庆人口网,2006年6月22日。
[213]周重要、王研:《务实、科学出效益——云南省财政厅扶贫工作纪实》,http://www.xinhua net.com。
[214]《广西出生人口男女比例失调20年后2成男子成光棍》,中安网,2004年12月18日。
[215]《人口性别比失衡——调查显示广西男性失婚现象凸显》,中安网,2005年5月24日。
[216]刘志群:《门巴族生殖崇拜及其祭祀习俗》,info.tibet.cn,2008年11月25日。
[217]G.P.Murdock,Social Structure,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49(1965).
[218]Kim,Doo-Sub,“Missing Girls in South Korea: Trends,Levels and Regional Variations”.Population,2004.59(6).
[219]Kim,Doo-Sub,Changing Trends and Regional Differentials in Sex Ratio at Birth in Korea: Revisited and Revised,Gender Discriminations Among Young Children in Asia,India: French Institut of Pondicherry,2005.
[220]Teitelbaum M.S.,“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Sex Ratio in Human Populations”In: Harrison,G,A.amd Boyce,A.J.eds,The Structure of Human Populations,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2.
[221]Parazzini F.,La Vecchia C.,and Levi F.,and Franceschi S.,“Trends in Male: Female Ratio Among Newborn Infants in 29 Countries from Five Continents”,Human Reproduction,13(5),1998 May.
[222]Mizuno R.,“The Male/Female Ratio of Fetal Deaths and Births in Japan”,The Lancet,2000 Aug.,26,356(9231).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