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华古籍、中文著作
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王先溓:《荀子集释》,中华书局1988年版。
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版。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孙诒让:《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
杨伯峻编:《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
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校释》,学林出版社1984年版。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
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
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
朱熹、吕祖溓:《近思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陆九渊:《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
王夫之:《船山全书》,岳麓书社1996年版。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
焦循:《孟子正义》,上海书店1986年版。
苏舆:《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版。
王先谦:《庄子集解》,中华书局1987年版。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
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
戴明扬:《嵇康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1998年版。
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
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
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禅宗语录辑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版。
张载:《张子正蒙王夫之注,汤勤福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
《辞源》,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
《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年版。
林太:《〈梨俱吠陀〉精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刘介民:《后现代人文主流—征候群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邓正来:《哈耶克社会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胡留元、冯卓慧:《夏商西周法制史》,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赵汀阳:《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丁鸿富、虞富洋、陈平:《社会生态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杜道明:《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考论》,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
樊美筠:《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方立天:《佛教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冯沪祥:《人、自然与文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刘湘溶:《走向明天的选择——生命伦理学论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刘湘溶:《生态文明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鲁枢元:《生态文艺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吕澂:《中国佛学思想概论》,台北:天华出版公司1982年版。
麻天祥:《20世纪中国佛学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任俊华、刘晓华:《环境伦理的文化阐释:中国古代生态智慧探考》,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佘正荣:《生态智慧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汤一介:《佛教与中国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
王进:《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余谋昌:《生态伦理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余谋昌:《生态哲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徐志锐:《周易大传新注》,齐鲁书社1986年版。
廖名春:《周易》经传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吴炫:《否定主义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治河、樊美筠:《第二次启蒙》,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高丙中:《民间文化与公民社会:中国现代历程的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高宣扬:《后现代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高宣扬:《当代社会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金观涛、刘青峰:《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超稳结构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变》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陈少峰:《伦理学的意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罗国杰:《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邱仁宗:《生命伦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唐代兴:《生态理性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王海明:《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王海明:《伦理学方法》,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赵汀阳:《论可能生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
严耕:《生态文明的理论与系统构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秦晓利:《生态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凌继尧:《西方美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赵国华:《生殖崇拜文化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何星亮:《图腾与中国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陆扬:《死亡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段德智:《死亡哲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段德智:《西方死亡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金观涛:《系统的哲学》,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阴鲁法、许树安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吕思勉:《中国文化史》,海潮出版社2008年版。
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夏静:《礼乐文化与中国文论早期形态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版。
徐伟新、刘德福:《社会动力论》,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张一兵:《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康哲学映象》,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杨大春:《语言 身体 他者——当代法国哲学的三大主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陈望衡:《环境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张汝伦:《二十世纪德国哲学》,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胡文耕:《生物学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邓晓芒:《邓晓芒讲黑格尔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邓晓芒:《冥河的摆渡者: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易小明:《文化差异与社会和谐》,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杨河、邓安庆:《康德黑格尔哲学在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张世英:《论黑格尔的精神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徐新编:《西方文化史(从文明初始至启蒙运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刘素民:《托马斯·阿奎那自然法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郭剑仁:《生态地批判——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王国维:《观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汪凤炎、郑红:《中国文化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钱锺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
贺麟:《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陆扬:《德里达的幽灵》,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唐凯麟、张怀承:《成人成圣——儒家伦理道德精粹》,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龚鹏程:《文化符号学:中国社会的肌理与文化法则》,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陈恒:《希腊化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于文杰:《欧洲近代学术思想的心灵之旅》,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章士嵘:《西方思想史》,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
徐葆耕:《西方文学:心灵的历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黄裕生:《宗教与哲学的相遇——奥古斯丁与托马斯·阿奎那的基督教哲学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孙小玲:《从绝对自我到绝对他者》,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滕守尧:《文化的边缘》,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
滕守尧:《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南京出版社2008年版。
王大有:《上古中华文明》,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许进雄:《中国古代社会——文字与人类学的透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司马云杰:《中国文化精神的现代使命》,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任俊华、刘晓华:《环境伦理的文化阐释》,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李学勤:《李学勤讲中国文明》,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何新:《诸神的起源》,时事出版社2002年版。
何新:《古本老子(道德经)新解》,时事出版社2002年版。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北野:《中国文明论:中国古代文明的本质与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王铭铭:《经验与心态:历史、世界想象与社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化》,中华书局2004年版。
黄卓越、党圣元主编:《中国人的闲情逸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顾颉刚著,何启君整理:《中国史学入门》,北京出版社2009年版。
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6年版。
费孝通:《文化的生与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吕振羽:《中国民族简史》,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
郑师渠总主编:《中国文化通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肖峰:《信息主义:从社会观到世界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姬振海:《生态文明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张德昭:《深度的人文关怀:环境伦理学的内在价值范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傅道彬:《晚唐钟声——中国文学的原型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王志清:《盛唐生态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谢遂联:《唐代都市文化与诗人心态》,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二 中文译著
[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吴琼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张庆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探本》,唐钺译,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
[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黄晓京、彭强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法]阿尔贝特·施韦泽:《敬畏生命》,陈泽环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法]柏格森:《创造进化论》,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法]笛卡尔:《哲学原理》,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法]卢梭:《孤独漫步者的遐想》,钱培鑫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傅任敢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美]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美]A.麦金太尔:《伦理学简史》,龚群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美]宾克莱:《理想的冲突——西方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马元德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美]约翰·杜威:《人的问题》,傅统先、邱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美]爱德华·威尔逊:《生命的未来》,陈家宽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美]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侯文惠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美]罗尔斯:《道德哲学史讲义》,张国清译,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美]罗尔斯:《正义论》,余涌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刘耳、叶平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吕瑞兰、李长生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美]利奥波德:《沙乡年鉴》,侯文惠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美]弗兰克纳:《伦理学》,关键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英]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何钦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英]休谟:《人性论》,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英]弗雷泽:《金枝》,徐育新、汪培基译,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英]吉登斯:《社会学》,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英]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瑞士]皮亚杰:《结构主义》,倪连生、王琳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美]约翰·杜威:《艺术即经验》,高建平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法]安托瓦纳·贡巴尼翁:《反现代派:从约瑟夫·德·迈斯特列罗兰·巴特》,郭宏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德]兰德曼:《哲学人类学》,阎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美]威尔逊:《论人的天性》,林和生、吴进临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英]达尔文:《人类的由来》,潘光旦、胡寿文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日]绫部恒雄编:《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社会文化室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张祖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法]弗朗索瓦·多斯:《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李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德]马利坦:《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刘有元、罗选民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
[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
[奥]贝塔兰菲:《一般系统论》,秋同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英]K.J.格雷戈里:《变化中的自然地理学性质》,蔡运龙、吴秀芹等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英]斯蒂芬·加得纳:《人类的居所——房屋的起源和演变》,汪瑞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德]马丁·摩根史特恩、罗伯特·齐默尔:《哲学史思路——穿越两千年的欧洲思想史》,唐陈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奥地利]弗里德里希·希尔:《欧洲思想史》,赵复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英]约翰·鲍克:《神之简史:人类对终极真理的探寻》,高师宁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英]戴维斯:《上帝与新物理学》,徐培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
[德]E.埃里希·弗罗姆:《人类的破坏性剖析》,孟禅森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埃里希·弗罗姆:《健全的社会》,王大庆、许旭红等译,国际文联出版社2007年版。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美]罗兰·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刘北成、赵国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日]石田英一郎、泉静一等:《人类学》,金少萍译,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杨东莼、马雍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美]卢克·拉斯特:《人类学的邀请》,王媛、徐默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弗朗西斯·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刘榜离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爱德华·霍尔:《超越文化》,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德]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荷兰]J.胡伊青加:《人:游戏者》,成穷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德]奥特弗里德·赫费:《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现代哲学的基石》,郭大为译,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美]查尔斯·默里:《文明的解析——人类的艺术与科学成就》(公元前800——1950年),胡利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英]基思·托马斯:《人类与自然世界》,宋丽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英]乔治·费兰克尔:《道德的基础》,王雪梅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版。
[美]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陆卓元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英]以赛亚·伯林:《自由论》,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西]费尔南多·萨瓦特尔:《哲学的邀请》,林经纬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刘易斯·托马斯:《细胞生命的礼赞》,李绍明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
[美]唐纳德·休斯:《什么是环境史》,梅雪芹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德]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翁绍军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英]W.C.丹皮尔:《科学史》,李珩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美]威廉·亚当斯:《人类学的哲学之根》,黄剑波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英]哈登:《人类学史》,廖泗友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瞿铁鹏、张钰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董书慧、王昶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法]马塞尔·毛斯:《社会学与人类学》,佘碧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美]罗伊·T.马修斯、德维特·普拉特:《西方人文读本》,卢明华、计秋枫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美]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刘北成、郭小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英]伯特兰·罗素:《西方的智慧》,崔权醴译,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法]莱米·布拉格:《世界的智慧——西方思想中人类宇宙观的演化》,梁卿、夏金彪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德]海因茨·佩茨沃德:《符号、文化、城市文化批评哲学五题》,邓文华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英]彼德·沃森:《20世纪思想史》,朱进东、陆月宏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英]克里斯·希林:《身体与社会理论》,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美]郝大维、安乐哲:《期望中国——中西哲学文化的哲学思考》,施忠连、何锡蓉等译,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美]弗兰兹·博厄斯:《原始人的心智》,项龙、王星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
[美]杰里米·里夫金特德·霍华德:《熵:一种新的世界观》,吕明、袁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英]保罗·戴维斯:《上帝与新物理学》,徐培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
[美]肯·威尔伯:《性、生态、灵性》,李丽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英]约翰·斯图尔特·密尔:《精神科学的逻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美]托马斯·哈定:《文化与进化》,韩建军、高戈令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美]肯·威尔伯:《万物简史》,许金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霍姆斯:《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霍姆斯法学文集》,明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张沛、张源等译,吉林出版集团2008年版。
[美]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陆道夫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美]芮沃寿:《中国历史中的佛教》,常蕾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法]德日进:《人的现象》,李弘祺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杨渝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英]阿利斯特·E.麦格拉斯:《天堂简史:天堂概念与西方文化之探究》,高民贵、陈晓霞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路易斯·宾福德:《追寻人类的过去》,陈胜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美]史蒂夫·奥尔森:《人类基因的历史地图》,霍达文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英]理查德·利基:《人类的起源》,吴汝康、吴新智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
[以色列]S.N.艾森斯塔特:《反思现代性》,旷新年、王爱松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美]理查德·罗蒂:《哲学的场景》,王俊、陆月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
[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张登泰、张思富编译,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林荣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古罗马]奥古斯丁:《上帝之城:驳异教徒》,吴飞译,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
[英]约翰·霍布森:《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孙建党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版。
[英]理查德·利基:《人类的起源》,吴汝译,上海科技出版社2007年版。
[德]马丁·海德格尔:《同一与差异》,孙周兴、陈小文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英]侃里·安德森:《反现代性的起源》,紫唇、含章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厉以平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英]苏珊·弗兰克·帕森斯:《性别伦理学》,史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英]弗雷泽:《金枝》,徐育新译,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
[英]R.J.约翰斯顿:《哲学与人文地理学》,蔡运龙、江涛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乃文编译:《奥义书》,中国致公出版社2008年版。
[法]爱弥尔·涂尔干:《乱伦禁忌及其起源》,汲喆、付德根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美]杰里·D.穆尔:《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美]怀特:《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曹锦清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英]霍金:《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许明贤、吴忠超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
[美]丹尼斯·米都斯等:《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李宝恒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美]大卫·格里芬编:《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大自然的价值以及人对大自然的义务》,杨通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侯文蕙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德]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彭富春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
[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哲学家》,李雪涛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英]A.N.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何钦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英]达尔文:《人类的由来》,潘光旦、胡寿文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英]柯林武德:《自然的观念》,吴国盛、柯映红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荀春生、朱继片、陈国梁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版。
[英]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徐波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比]普里戈金、[法]伊·斯唐热:《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曾庆宏、沈小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张雄、范宝舟:《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初探》,《哲学研究》2008年第11期。
刘森林:《“矛盾”:是合理解读社会和谐的关键》,《现代哲学》2007年第1期。
王若川:《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黄正泉:《文化哲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黄正泉:《心理文化现象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黄正泉:《伦理何为》,《新华文摘》2005年第13期。
黄正泉:《周易中的人学思想》,《周易研究》2000年第4期。
黄正泉:《论周易的道德谱系》,《伦理学研究》2006年第6期。
黄正泉:《论人文科学的十大问题》,《大学教育科学》2012年第4期。
黄正泉:《社会和谐的文化生态学研究导言》,《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黄正泉:《校园的文化生态学研究》,《现代大学教育》2013年第4期。
黄正泉:《论“信息人”与大学教育》,《大学教育科学》201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