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cupational sociology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sociology, which is an emerging discipline of sociology that systematically studies occupational behavior, occupational processes and occupational groups. This book sorts out the core concepts and basic theories of the key areas of occupational sociology, introduces cutting-edge progress, and pays attention to the close integration with real life. Key topics include careers, professional status, professional prestige, occupational mobility, occupational roles, employers, occupational structures, occupational remuneration, career guidance and career management.(AI翻译)
孙一平:(著)
孙一平,1981年生,女,汉族,山东省海阳市人,副研究员,2009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专业,博士。现主要从事人才评价与职业发展等领域研究。先后出版专著《美国公共项目评估研究》,合著《绩效管理》《人才工作支撑创新驱动发展》。
白艳莉:《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职业生涯管理》,《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年第4期。
彼得·奥尔、桑德林·凯斯:《工业化国家就业的灵活性和稳定性问题(一)》,王亚栋译,《中国劳动》2005年第7期。
陈婉清:《2010年全球就业形势》,《中国统计》2010年第6期。
陈熹、陈帅:《社会资本质量与农户借贷可得性——基于职业声望的分析》,《江西社会科学》2018年第38(05)期。
程延园:《劳动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戴良铁、刘颖:《职业生涯管理简析》,《中国劳动》2001年第8期。
[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董保华:《论非标准劳动关系》,《学术研究》2008年第7期。
董秀华:《市场准入与高校专业认证制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方莉莉:《人的价值与我们时代的价值观》,《天山论坛》1998年第1期。
方振邦、韩宁:《管理百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高中华、麻芳菲、谭瑾:《易变职业生涯定向:研究回顾与展望》,《心理科学》2018年第41(5)期。
[美]格林豪斯:《职业生涯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龚耀先主编:《心理评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郭云贵:《组织社会化策略的类型、效应及其作用机制:一个文献综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年第17(04)期。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发展中的中国人口:《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研究课题论文集(下册)》,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年版。
郝滨:《催眠与心理压力释放》,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何盛明:《财经大辞典》,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
何燕珍:《企业薪酬管理发展脉络考察》,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侯志瑾、梁湘明:《Gottfredson 的职业抱负发展理论简介与研究评述,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第13(2)期。
纪雯雯、赖德胜:《网络平台就业对劳动关系的影响机制与实践分析》,《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
姜大源:《现代职业教育与国家资历框架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第21期。
金一鸣、黄克孝等:《中学生的职业定向》,《教育与职业》1986年第6期。
李霞、傅红梅、谢晋宇:《London的职业动机理论及其对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启示》,《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第9期。
李原:《工作家庭的冲突与平衡:工作—家庭边界理论的视角》,《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2期。
林火旺:《专业伦理与工作的意义》,《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林聚任:《站在巨人的肩上——读默顿 〈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第10期。
林楠、黄育馥:《中国城市职业声望》,《国外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
林勇、曾晓涛:《劳动社会学》,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林源:《人的本质、价值与我们时代的价值观》,《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刘沙:《迁移人口的职业研究》,《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研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刘思达:《职业的自主性与国家干预——西方职业社会学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
刘昕:《薪酬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刘昕著:《薪酬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刘永芳:《管理心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刘志鹏:《劳动法理论与判决研究》,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0年第1版。
龙立荣、方俐洛、凌文辁:《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发展趋势》,《心理学动态》2001年第4期。
卢小君、张国梁:《工作动机对个人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软科学》2007年第6期。
[美]罗伯特·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
罗瑾琏、肖薇:《女性职业生涯研究共识与现实矛盾梳理及未来研究展望》,《外国经济与管理》2012年第34(08)期。
罗丽芳:《走过去,前面是个天——从女性的双重角色冲突看“女人回家”》,《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罗亚莉:《职业女性角色冲突的成因及对策分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7期。
马一波、钟华:《叙事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4年版。
潘锦棠:《劳动和职业社会学》,红旗出版社1991年版。
潘忠党、陆晔:《走向公共:新闻专业主义再出发》,《国际新闻界》2017年第39(10)期。
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彭军:《职业角色与职业声望初探》,《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8期。
乔纳森·科尔、斯蒂芬·科尔:《科学界的社会分层》,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沈之菲编著:《生涯心理辅导》,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宋剑祥:《中外职业分类发展完善的现实意义》,《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14(05)期。
宋月萍:《职业流动中的性别差异:审视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经济学》(季刊)2007年第2期。
田大洲、田娜:《我国职业结构变迁的几大特征》,《职业》2013年第22期。
田大洲、田娜:《我国职业结构现状——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职业》2013年第19期。
田宏杰:《易变性职业生涯定向:当代青年生涯发展的自主管理倾向》,《北京青年研究》2019年第28(01)期。
田志鹏、邝继浩、刘爱玉:《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职业声望评价——以北京大学本科生调查为例》,《青年研究》2013年第5期。
汪莉:《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年版。
王东:《论公职人员的角色紧张》,《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王海东、王全珍:《我国国家资历框架体系建设研究综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年第34期。
王洪才、汤建:《国家资历框架建设:内涵·目的·要点》,《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8(4)期。
王婧、田晓峰、孙秀颖:《职业成熟度的新进展研究综述》,《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26(11)期。
王来顺:《霍兰德职业选择理论及其现实运用》,《求索》2009年第7期。
王林平:《道德教化与职业团体的集体表象——迪尔凯姆对现代性问题的解决方式论析》,《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6期。
王小章:《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打通实证与理解的藩篱》,《社会学研究》2018年第33(05)期。
王昕红:《专业主义视野下的美国工程教育认证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王雁飞、朱瑜:《组织社会化理论及其研究评介》,《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年第5期。
王莹、陈益民、殷超:《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文献综述》,《中国集体经济》2019年第18期。
王永丽、叶敏:《工作家庭平衡的结构验证及其因果分析》,《管理评论》2011年第11期。
王忠军、温琳、龙立荣:《无边界职业生涯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心理科学》2015年第38(01)期。
武卫国、陈会昌:《职业心理学的历史回顾与当前发展》,《应用心理学》1993年第2期。
奚从清:《个人与社会的互动》,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肖凤翔、邓小华:《国家资历框架要素论》,《教育研究》2017年第38(07)期。
肖楠:《职业认知演变及职业发展的内涵与基本过程》,《科教文汇》2016年9月上。
肖薇、罗瑾琏:《第二代性别偏见与女性领导力开发》,《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年第9期。
谢莉花:《德国国家资历框架中资格标准的构建分析——以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为例》,《外国教育研究》2016年第43(11)期。
刑琦:《生命周期与劳动参与决策》,《企业家天地》2014年第5期。
徐长江、时勘:《工作倦怠:一个不断扩展的研究领域》,《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第6期。
杨光富:《国外中学学生指导制度历史演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杨雪:《教师专业伦理守则比较分析》,《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6月。
姚裕群:《关于职业社会学的几个问题》,《科学·经济·社会》1990年第2期。
叶红春:《职业生涯管理》,湖北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叶红春:《职业生涯管理》,湖北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批判的社会学导论》,郭忠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英]以赛亚·伯林:《自由论》,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袁方、姚裕群:《劳动社会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
袁铁铮、丁赛尔:《国外灵活就业形式介绍》,《中国劳动》2002年第1期。
张成刚:《就业发展的未来趋势,新就业形态的概念及影响分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年第19期。
张剑、张建兵、李跃、Edward L.Deci:《促进工作动机的有效路径:自我决定理论的观点》,《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第5期。
张勉、李树茁:《雇员主动离职心理动因模型评述》,《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第3期。
张伟远、傅璇卿:《试析欧盟构建资历和学分跨国互认终身学习体系的运作》,《中国远程教育》2013年第21期。
张伟远:《国家资历框架的理论基础和模式建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年第18期。
赵康:《专业化运动理论——人类社会中专业性职业发展历程的理论假设》,《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5期。
赵康:《专业、专业属性及判断成熟专业的六条标准——一个社会学角度的分析》,《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5期。
赵西萍、刘玲、张长征:《员工离职倾向影响因素的多变量分析》,《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3期。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社会研究室、社会舆论调研室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社会研究室等编:《改革的社会心理:变迁与选择》,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中国就业促进会:《就业新概念·新就业形态》,《中国就业》2017年第11期。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社会职业发展观察报告(1978—2008)》,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年版。
周浩、龙立荣:《工作疏离感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第5期。
周坤亮:《论两种伦理理论视角下的教师专业伦理决策,全球教育展望》2016年第12期。
周丽、俞爱宗:《教师职业成熟度的研究述评》,《现代教育科学》2014年第12期。
周庆山:《计算机网络信息专业伦理守则制定问题初论》,《图书与情报》2006年第6期。
朱水萍:《专业伦理与教师教育》,《教育评论》2013年第5期。
宗刚、李盼道、孙晨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声望排序及变迁研究》,《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6(02)期。
邹赐岚:《谈大学生角色适应中的“职业角色”培养》,《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Ahmad A.Work-Family Conflict amongMarried Professional Women inMalaysia.,1996,136:663-665.
Allen T.D.,Herst D.E.,Bruck C.S.,et al.,Consequences Associated with work-to-family Conflict:A Review and Agenda for Future Research.,2000,5:278-308.
Andrew Abbott.The System of Professions:An Essay on the Division of Expert Labor.Chicago,London: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8.9:324-325.
Aryee S.,Luk V.,Leung A.,et al.,Role Stressors,inner-role Conflict,and well-being:The moderating Influence of Spousal Support and Coping Behaviors Among Employed Parents in Hong Kong.,1999,54:259-278.
Bali,Christina V.Reluctant Warriors?European Army Professionalism in Transition.,Ph.D.diss.,John Hopkins University.2005.17-18.
Bledstein,Burton J.:.New York:W.W.Norton &Company,1976.87-88.
Briscoe,J.P.&Hall,D.T.,The interplay of Boundaryless and Protean Careers:Combinations and Implications.,69(2006):4-18.
Burke R.J.Are Families Damaging to Careers?.Women inManagement Review,1997,13(8):320-324.
Burke R.J.,Greenglass E.R.Work-Family Conflict,Spouse Support,and Nursing Staff well-being During Organizational Restruring.,1999,4:327-336.
Daniel M.C.Socialization Tactics and Organization Fit.Personnel Psychology,2001,54:1-23.
De Fillippi,R.J.&Arthur,M.B.The Boundaryless Career:A Competencybased Perspective.,1994(04).
Evetts,Julia.“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ism in New and Existing Occu pational Context:Promoting and Facilitating the Occupation Change”,,2003,23(April/May):24.
Evetts,Julia.The Sociology Analysis of Professionalism,International Sociology,2003,18,407.
Fletcher J.K.Relational practice.,1998,7(2):163-186.
Fondas N.Feminization Unveiled:Management Qualities in Contemporary Writings.Academy ofManagement Review,1997,22(1):257-282.
Freidson,Eliot.:,,,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169.
Freidson,Eliot..:,,.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3.
Frone M.R.Work-Family Conflict and Employee Psychiatric Disorders: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tudy.,2000,85:888-895.
Frone M.R.,Yardley J.K.,Markel K.S.Developing and Testing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the work-family Interface.,1997,50:145-167.
Gallessich,J.,The Professionand Practice of Consultation A Handbook for Consultants.Trainers of consultants and Consumers of Consultation Services,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1982:41.
Gary Hamel.Revolution vs.Evolution:You Need Both.Harvard Business Review,Vol.79,2001,(5)150-153.
Gersick C.and Kram K.High Achieving Women at Midlife:Anexploratory Study.,2002,11(2):104-127.
Gordon J.R.,et al.The Mid-life Transition of Professional women with Children.Women inManagement Review,2002,17(7):328-341.
Greenhaus J.H.,Beutell N.J.Sources of Conflict Between Work and Family Roles.Academy ofManagement Review,1985,10:76-88.
Haber,Samuel.The Quest for Authority and Honor in the American Professions,1750-1990.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Hall,D.T.&MOSS,J.E..The New Protean Career Contract:Helping Organizations and Employees Adapt.Organizational Dynamics,Winter 1998:22-36.
Hammer L.B.,Baucer T.N.,Grandey A.A.,Work-Family Conflict and work-related withdrawal Behaviors.,2003,17:419-436.
Hewlett S.A.Executive Women and the Myth of Having it All.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2,80(4):66-73.
Ibarra H.Personal Networks of Women and Minorities inManagement Conceptual Framework.Academy ofManagement Review,1993,18(1):56-81.
Irene H.C.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 and Career Success of AsianManagers.,2002,13(4):720-737.
Kossek E.E.,Ozeki C.Work-Family Conflict,Policies,and the job-life Satisfaction Relationship:A Review and Direction for Futur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human Resources Research.,1998,83:139-149.
Layton,Edwint.J.R.The Revolt of the Engineers: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American Engineering Profession.Cleveland: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Press(Originally published),1971.Baltimore and London:John Hopkins Paperbacks edition,1986.3.
Linehan M.,Walsh J.S.Work-Family Conflict and Senior Female InternationalManagers.,2000,11:49-58.
London,M.&Bray,D.W.Measuring and Developing YoungManagers' Career Motivation.,1985(5):3-26.
London,M.Career Motivation of full and Part-time Workers in Mid and Late Career.,1995(3):21-29.
London,M.Toward a theory of career motivation.Aca-demy ofManagement Review,1983,8(4):620-630.
Lyness K.S.and Thompson D.E.Climbing the Corporate Ladder:Do Female andMale Executives Follow the Same Route?,2000,85(1):86-101.
Magali Sarfatti Larson.The Rise of Professionalism:A Sociologi cal Analysis.California,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7.6.
Mainiero L.A.and Sullivan S E.Kaleidoscope Careers:An al-ternate Explanation for the Opt-out Revolution.Academy ofManagement Executive,2005,19(1):106-123.
Mark Pope.A Brief History of Career Counseling in the United States.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0(3):195-196.
Mary Parker Follett.:.New York:Harper&Brothers Press,1941.
Matthews L.S.,Conger R.D.,Wickrama K.A.S.Work-Famliy Conflict andMarital Quality:Mediating Process.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1996,59:62-79.
Mesmer-Magnus J.R.,Viswesvaran C.Convergence Between Measures of Work-to-family and Family-to-work Conflict:a Meta-analytic Examination.,2005,67:215-232.
Miller,P.and Rose,N.,Governing economic life,,1990,19,(1),pp.1-31.
Mirko Noordegraaf,From“Pure”to“Hybrid”Professionalism:PresentDay Professionalism in Ambiguous Public Domains,,2007,(39),772-773.
M.Young,Qualifications Frameworks:Some Conceptual Issues,,Vol.42,2010.
Noe,R.A.,Noe,A.W.&Bachhuber,J.A,An investiga-tion of the correlations of career motivation.,1990(37):340-356.
O'Neil D.A.and Bilimoria D.,Women's Career Development Phases:Idealism,Endurance,and Reinvention.,2005,10(3):168-189.
Parker,Christine,Reviewed Works:Professionalism Reborn.:Theory,Proph ecy,and Policy,,1995,24,(4),388.
Powell G.N.andMainiero L A.Cross-currents in the River of Time:Conceptualizing the Complexities of Women's Careers.,1992,18(2):215-237.
Ragins B.R.,et al.,GenderGap in the Executive Suite:CEO sand Female Executives Report on Breaking the Glass Ceiling.,1998,12(1):28-42.
Richardson C.,Snakes and Ladders?The Differing Career Patterns ofMale&Female Accountants.,1996,11(4):13-19.
Ronit B.,Somech A.,Motives to Study and Socialization Tactics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2000,142(2):233-248.
Ross,Edwar Alworth,TheMaking of the Profession,,1916,27,(1):67-81,Palmer,George Herbert,.Boston;New York;Chicago: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14.转引自Balis,Christina V.,?.,Ph.D.diss.,John Hopkins University.2005.
Rothbard N.P.,Enriching or Depleting?The Dynamics of Engagement in Work and Family Roles.,2001,46(4):655-684.
Schein V.E.,Women inManagement:Reflections and Projections.,2007,22(1):6-18.
Sullivan S.E.,The Changing Nature of Careers:A Review Andresearch Agenda.,1999,25(3):457-484.
Super,D.E.,Atheory of Vocational Development.,1953(5):185.
Super,D.E.,The Psychology of Careers:An Introduction to Vocational Development.1957.
Thompson C.A.,et al.,When Work-family Benefits Are Not Enough:The Influence of Work-family Culture on Benefit Utilization,Organizational Attachment,and Work-family Conflict.,1999,54(3):392-415.
Van Vianen A.E.M.,Person-organization Fit:TheMatch Between Newcomers and Recruiters'Preferences for Organizational Cultures.,2000,53(1):113-149.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