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钱穆:《中国文化精神》,九州出版社2012年版。
[4]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5]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6]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张岱年:《心灵与境界》,北京联合出版社2012年版。
[8]李泽厚:《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9]赵洪恩、李宝席:《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0]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版。
[1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12]赵杰:《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国论》,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3]赵晓之:《文化认同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4]俞祖华:《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15][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6]陶东风:《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7]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18]林坚:《文化学研究引论》,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版。
[19]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0]罗钢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21]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2]季羡林:《中国精神·中国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3年版。
[23]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上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4]费孝通:《中国文化的重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25]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6]周星:《影视艺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7]高鑫:《电视艺术理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8]黄会林、彭吉象、张同道等主编:《电视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9]周宪、刘康:《中国当代传媒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0]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1]申凡、欧阳康:《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媒介功能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2]周宪:《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认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3]周宪:《文化研究关键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4]周宪:《文学与认同:跨学科的反思》,中华书局2008年版。
[35]邱戈:《媒介身份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6]钟丽茜:《媒介技术与审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37]侯海涛:《中国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研究——转型期的媒介守望》,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8]吴予敏:《传播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9]姜飞:《传播与文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0]胡智锋:《电视审美文化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41]胡智锋:《电视传播艺术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2]胡智锋:《内容为王:中国电视类型节目解读》,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3]欧阳宏生:《电视文化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4]欧阳宏生:《电视艺术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5]欧阳宏生:《电视传播核心价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6]厉震林:《电视艺术概论》,上海百家出版社2009年版。
[47]隋岩:《当代中国电视文化格局》,北京大学出版社、群言出版社2004年版。
[48]蒋原伦:《媒介文化十二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9]蒋原伦:《传统的界限:符号、话语与民族文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0]蒋原伦:《媒介文化与消费时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51]高金萍:《西方电视传播理论评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2]卢蓉:《电视艺术时空美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3]肖燕雄、刘彬彬、丁忠伟:《戏剧与影视理论精粹》,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3年版。
[54]王振城:《当代西方电视批评理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
[55]徐婧:《中国电视艺术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年版。
[56]王振复:《中国美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7]王振复主编:《中国美学范畴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58]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59]李泽厚:《华夏美学·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60]时统宇:《电视批评理论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版。
[61]李玉芝:《影视艺术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62]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63]张平功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身份认同》,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64]王玉玮:《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电视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65]刘国强:《媒介身份重建——全球传播与国家认同建构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6]朱晓军:《电视媒介文化与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
[67]黄学建:《中国电视娱乐文化批评》,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8]周勇:《理解电视从理论到方法的路径》,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版。
[69]杜悦:《21世纪国产电视剧的中国特色——有关中国电视剧“民族性建构”问题的探索》,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0]刘丽文、白岚玲、钟涛主编:《传统文化与电视剧关系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71]刘丽文、钟涛、白岚玲主编:《传统文化与电视剧个案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72]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编:《大众文化消费语境下的中国电视剧精神品质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14年版。
[73]高慧燃主编:《当代影视作品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74]闫伊默:《仪式传播与认同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年版。
[75]朱麟:《对外传播视野下的中华文化元素符号的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76]周华斌:《广播·电视·戏曲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77]荣耀军:《当代中国电视文化研究——多维话语系统的竞争与共生》,学林出版社2009年版。
[78]王昕:《在历史与艺术之间——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文化诗学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9]李晓枫、邹定斌:《中国电视文化的理性重构》,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
[80]徐瑞青:《电视文化形态论——兼议消费社会的文化逻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81]包鹏程:《电视的“言说”——电视表达的文化阐释》,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2]凌燕:《可见与不可见: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文化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3]黄会林:《黄会林影视戏剧艺术论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4]黄会林:《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5]丁尔苏:《符号学与跨文化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86]黄永红、申民、周苹:《跨文化符号学研究》,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87]陶东风:《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8]孔令顺:《中国电视的文化责任》,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9]曾志华:《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文化影响力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0]陈卫星:《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1]巴拉兹:《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
[92]彭吉象:《影视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3]王迪、王志敏:《中国电影与意境》,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
[94]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5]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96]傅谨:《薪火相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97]蔡琰:《电视剧:戏剧传播的叙事理论》,三民书局2000年版。
[98]徐舫州、徐帆:《电视节目类型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9]袁同楠、杨明品、李岚:《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
[100]杨明品、李岚:《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101]庞井君、杨明品、李岚:《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102]李岚、杨明品:《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103]庞井君、杨明品、李岚:《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104][美]斯图亚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05][英]斯图亚特·霍尔保罗·杜盖伊编著:《文化身份问题研究》,庞璃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6][美]凯尔纳:《媒介文化》,丁宁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07][美]费雷德里克·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08][美]费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9][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0][英]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认同》,郭英剑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1][美]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112][美]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113][美]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4][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傅志强译,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
[115][英]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16][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117][美]约翰·费斯克:《电视文化》,祁阿红、张鲲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118][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19][英]菲利普·史密斯:《文化理论——导论》,张鲲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120][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常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21][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
[122][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中信出版社2015年版。
[123][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吴燕莛译,中信出版社2015年版。
[124][美]尼尔·波斯曼:《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5][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126][英]阿雷恩·鲍尔德温:《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27][美]隆·莱博:《思考电视》,葛忠明译,中华书局2005年版。
[128][美]罗伯特·艾伦:《重组话语频道——电视与当代批评理论》,牟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9][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130][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131][美]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132][德]菲迪南·腾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容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33][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欧阳景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34][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赵旭东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135][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戴光年译,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版。
[136][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杨渝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37][美]乔纳森·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郭建如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38][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39][英]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视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司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0][法]巴赞:《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
[141][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142][美]约瑟夫·奈:《软实力》,马娟娟译,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
[143][美]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44][英]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冯建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145][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46][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47][英]乔治·拉伦:《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戴从容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48][苏]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凌继尧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149]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15年版。
[150]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51]周振甫:《文心雕龙》,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52][瑞士]荣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苏克译,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
[1]陈妍如:《中国电视剧中的中华美学精神建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年。
[2]刘婷:《中国电视文化身份的21世纪转向》,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5年。
[3]高晓芳:《物质文化遗产的电视传播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2年。
[4]王玉坤:《戏曲电视节目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5]蒙象飞:《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中文化符号的运用与传播》,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6]陈红梅:《电视场对学术场的介越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东科技大学,2012年。
[7]张斌:《现代性视域里的中国家族电视剧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8]华昊:《社会转型时期电视剧中的女性意识嬗变》,博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12年。
[9]夏宁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途径探究》,硕士学位论文,云南艺术学院,2011年。
[10]游丽英:《电视传媒“泛娱乐化”现象的社会学探究》,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11]罗艳:《“文化讲坛”类电视节目研究——以〈百家讲坛〉为例》,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2]魏新春:《论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身份与民族文化》,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13]胡辉:《在主流、大众和精英之间——转型期中国电视文化状况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4]陈欢:《20世纪90年代以来家庭伦理电视剧的流变及其特征》,硕士学位论文,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1]张爱凤:《2013—2014国内原创电视文化节目建构的多元认同》,《现代传播》2014年第8期。
[2]王莹:《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研究评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3]王宁:《文学研究中的文化身份问题》,《上海文学》1999年第4期。
[4]石义彬:《大众传媒在文化身份再现和建构中的角色探究》,《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5]朱大可:《走出中国电影的文化瓶颈》,《电影文学》2014年第5期。
[6]谭宏:《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思考——基于“拉斯韦尔5W模型”的分析》,《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6期。
[7]徐立军、王京:《2012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分析报告》,《电视研究》2013年第2期。
[8]邵培仁:《媒体的当下使命及社会责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第6期。
[9]黄会林:《中国影视美学建设刍议》(下),《当代电视》1998年第8期。
[10]杨状振:《1978—2008:中国电视产业化经营三十年机制流变研究》,《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11]齐勇锋:《解读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出版参考》2004年第4期。
[12]陆岩:《当代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发展对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年第10期。
[13]胡智锋、王锟:《文化真人秀节目热播的“问”与“思”》,《电视研究》2014年第5期。
[14]李建臣:《创新是根本 融合是关键——〈中华百家姓〉热播探因》,《传媒》2015年第12期(下)。
[15]海震:《我们到底有多少“剧种”——对戏曲工具书中有关数据的分析》,《戏曲艺术》2014年第5期。
[16]尹鸿:《冲突与共谋——论中国电视剧的文化策略》,《文艺研究》2001年第6期。
[17]尹鸿、马向阳:《话语·身份·景观:从2009年谍战剧热看类型电视剧的生产、消费和意义生成机制》,《电视研究》2010年第1期。
[18]陈阳:《全球化时代电影民族文化符号的审美转换》,《人文杂志》2006年第2期。
[19]张新英:《新英雄传奇的回归和传统叙事模式的魅力——评军旅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新倾向》,《声屏世界》2007年第2期。
[20]南华:《从〈潜伏〉看谍战剧的热播与发展》,《当代电影》2009年第10期。
[21]李迎丰:《军人意重战友情深——析电视剧〈士兵突击〉的审美意蕴》,《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22]陈菁菁:《从〈奋斗〉看国产青春偶像剧的创新思路》,《中国电视》2008年第1期。
[23]闫玉:《中国传统婚姻伦理的现代演变》,《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7期。
[24]高鑫、姚皓韵:《亲情写真——关于电视剧〈大哥〉的几点感想》,《当代电视》2002年第8期。
[25]韦晓娟:《“人伦和谐”的重构——近年来中国家庭伦理剧的艺术趋向探析》,《电影文学》2008年第2期。
[26]王勇、李杨、李琰:《抗日题材电视剧扎堆生产的弊端及解决对策》,《民族艺术研究》2014年第3期。
[27]张黎呐:《〈甄嬛传〉的“伪女性”叙事及宫斗剧的价值观异化》,《创作与评论》2014年第1期。
[28]孙鹤齐:《山水情——试论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中的古典意境》,《大众文艺》2015年第10期。
[29]胡智锋、周建新:《中国影视行业如何形成世界级竞争力》,《新华文摘》2016年第4期。
[30]邱戈:《媒介身份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31]田凡、何圆:《浅析中国电视文化的电视传播》,《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14年第8期。
[32]薛叶、周丽:《电视节目版权引进的隐性文化霸权主义》,《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33]王一帆:《于正宫廷剧热播探析——以电视剧〈宫锁心玉〉为例》,《西部广播电视》2015年第6期。
[34]前亦蕉、王倩:《〈蜗居〉:从房奴到小三》,《新闻天地》2010年第2期。
[35]李佩菊:《消费时代对男权话语的欲拒还迎——论电视剧〈蜗居〉中女性意识表达》,《中国电视》201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