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南生、李靖:《城市化与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8年第4期。
蔡昉:《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分析——解释流动与差距同时扩大的悖论》,《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1期。
蔡昉、王美艳:《为什么劳动力流动没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8期。
蔡武、陈广汉:《异质型人力资本溢出、劳动力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
蔡武、吴国兵、朱荃:《集聚空间外部性、城乡劳动力流动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产业经济研究》2013年第2期。
陈斌开、林毅夫:《发展战略、城市化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
陈斌开、张鹏飞、杨汝岱:《政府教育投入、人力资本投资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管理世界》2010年第1期。
陈传波、阎竣:《户籍歧视还是人力资本差异?——对城城与乡城流动人口收入差距的布朗分解》,《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
陈强:《高级计量经济学及Stata应用(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陈锡文:《工业化城镇化要为解决三农问题做出更大贡献》,《经济研究》2011年第10期。
陈耀波:《培训前工资、劳动者能力自我筛选与农村劳动力培训结果:浙江农村劳动力培训计划的一项试点调查研究》,《世界经济文汇》2009年第3期。
程开明、李金昌:《城市偏向﹑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及动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课题组:《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战略抉择和政策思路》,《中国农村经济》2011年第6期。
崔传义:《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基于中国改革以来的情况分析》,《农村经济》2010年第9期。
董长瑞、韩勇、梁纪尧:《农村人口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研究》,《山东经济》2008年第3期。
董全瑞:《路径依赖是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内在逻辑》,《经济学家》2013年第10期。
范剑勇、王立军、沈林洁:《产业集聚与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管理世界》2004年第4期。
樊士德:《中国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的库兹涅茨效应研究》,《经济评论》2011年第4期。
范晓莉:《城市化、财政分权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相互作用的计量分析》,《现代财经》2012年第3期。
冯涛、罗小伟:《劳动力市场扭曲与收入差距研究——基于“身份”型社会视角》,《经济管理》2015年第37卷第4期。
冯招容:《收入差距的制度分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年第3期。
傅振邦、陈先勇:《城市化、产业结构变动与城乡收入差距——以湖北省为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郭剑雄:《劳动力转移的选择性与中国农业发展的前景》,《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40卷第5期。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
韩长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网站2018年12月29日,http://www.moa.gov.cn/xw/zwdt/201812/t20181 229_6165797. htm。
侯风云、徐慧:《城乡发展差距的人力资本解释》,《理论学刊》2004年第2期。
胡德龙:《经济转型期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理论分析和基于江西的实证》,博士学位论文,南昌大学,2007年。
黄丙志、刘燕:《城乡收入差距:基于人力资本流动视角的分析》,《求实》2006年第10期。
[美]加里·贝克尔:《人力资本(原书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版。
江金启、张广胜、杨肖丽:《异质性培训、技能分化与农民工的工资收入决定》,《农业技术经济》2016年第10期。
靳涛、李帅:《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是内殖于体制吗?》,《经济学动态》2015年第2期。
匡远凤:《选择性转移、人力资本不均等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农业经济问题》2018年第4期。
匡远凤、詹万明:《选择性转移、转移成本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变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年第26卷第8期。
李实:《中国个人收入分配研究回顾与展望》,《经济学季刊》2003年第2卷第2期。
李树茁、王维博、悦中山:《自雇与受雇农民工城市居留意愿差异研究》,《人口与经济》2014年第2期。
李宪印:《城市化、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农业技术经济》2011年第8期。
李晓宁、姚延婷:《劳动力转移与工资差距同时扩大的“悖论”研究——基于市场分割的视角》,《当代财经》2012年第4期。
李勋来:《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研究综述》,《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2期。
李袁园:《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和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基于“六普”数据的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李治国:《论基于人力资本溢出视角下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乡镇经济》2008年第8期。
李子叶、韩先锋、冯根福:《中国城市化进程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经济学家》2016年第2期。
梁明、李培、孙久文:《中国城乡人口迁移数量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1992—2004》,《人口学刊》2007年第5期。
廖显浪:《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研究》,《人口与经济》2012年第6期。
刘冰:《企业在职培训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形成》,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9年。
刘国永、郭云吉:《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因素及应对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柳劲松:《省域外出务工农民技能培训效率的非均衡性研究》,《教育与经济》2013年第1期。
刘维奇、韩媛媛:《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中国数据的理论与经验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第35卷第5期。
龙翠红、洪银兴:《农村人力资本外溢与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分析》,《经济经纬》2012年第3期。
陆铭:《大国大城》,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陆铭、陈钊:《为什么土地和户籍制度需要联动改革——基于中国城市和区域发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学术月刊》2009年第41卷第9期。
罗斌、彭绍宗:《发展农村教育是解决中国农村就业问题最重要的途径》,《理论前沿》2003年第12期。
罗恩立:《就业能力对农民工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城市问题》2012年第7期。
罗锋、黄丽:《人力资本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非农收入水平的影响——来自珠江三角洲的经验证据》,《中国农村观察》2011年第1期。
吕青:《流动人口迁移的家庭化过程及影响因素——基于江苏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人口与社会》2018年第34卷第5期。
吕炜、高飞:《城镇化、市民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双重二元结构下市民化措施的比较与选择》,《财贸经济》2013年第12期。
毛丰付、卢晓燕、白云浩:《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研究述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7卷第5期。
孟大虎:《专用性人力资本研究:理论及中国的经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宁光杰、尹迪:《自选择、培训与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提高》,《中国农村经济》2012年第10期。
戚迪明、张广胜:《农民工流动与城市定居意愿分析——基于沈阳市农民工的调查》,《农业技术经济》2012年第4期。
屈小博:《培训对农民工人力资本收益贡献的净效应——基于平均处理效应的估计》,《中国农村经济》2013年第8期。
阮杨、陆铭、陈钊:《经济转型中的就业重构与收入分配》,《管理世界》2002年第11期。
石人炳、陈宁:《经济“新常态”下农民工再迁移决策研究——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学习与实践》2017年第7期。
石智雷、易成栋:《长期保障、投资回报与迁移劳动力回流决策》,《经济评论》2013年第3期。
宋光辉、谭奇、陈丽:《发展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基于经济增长和教育回报视角的文献述评》,《财经科学》2012年第1期。
宋月萍、张涵爱:《应授人以何渔?——农民工职业培训与工资获得的实证分析》,《人口与经济》2015年第1期。
谭永生:《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人力资本角度的实证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4期。
万广华、朱翠萍:《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问题与思考:文献综述》,《世界经济文汇》2010年第6期。
万晓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空间计量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第38卷第3期。
王海港、黄少安、李琴等:《职业技能培训对农村居民非农收入的影响》,《经济研究》2009年第9期。
王晓清、刘东:《教育对区域间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第7期。
王学龙、于潇、白雪秋:《破解城乡差距之困:基于劳动力流转模型的实证分析》,《财经研究》2012年第38卷第8期。
王玉君:《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研究——基于十二个城市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人口研究》2013年第37卷第4期。
王玉霞、葛继红、季春红:《东部地区农村转移劳动力技能培训:认知、评价、需求分析》,《统计与决策》2010年第10期。
韦伟、傅勇:《城乡收入差距与人口流动模型》,《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魏众:《健康对非农就业及其工资决定的影响》,《经济研究》2004年第2期。
温小林、庄义庆、张玉军:《农村劳动力选择性转移背景下的农业发展——基于拉尼斯—费模式的讨论》,《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翁杰:《政府对农村转移劳动力人力资本投资的效果评估——来自浙江省杭州市制造业的调查》,《中国人口科学》2012年第6期。
翁杰、郭天航:《中国农村转移劳动力需要什么样的政府培训?——基于培训效果的视角》,《中国软科学》2014年第4期。
“我国农民工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研究”课题组:《农民工培训实态及其“十二五”时期的政策建议》,《改革》2010年第9期。
吴先华:《城镇化、市民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山东省时间序列数据及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地理科学》2011年第31卷第1期。
夏德孝、张道宏:《劳动力流动与城市化的地区差距》,《西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38卷第3期。
肖尧:《城镇化、房地产价格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我国省区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财经科学》2013年第9期。
谢冬水:《农地转让权、劳动力迁移与城乡收入差距》,《中国经济问题》2014年第1期。
谢冬水、周灵灵:《农地转让权权能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劳动力转移中介机制的经验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16年第6期。
谢佳春、李兴绪:《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效应分析》,《统计研究》2013年第30卷第11期。
邢春冰:《迁移、自选择与收入分配——来自中国城乡的证据》,《经济学(季刊)》2010年第9卷第2期。
邢春冰:《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的收入差距》,《管理世界》2008年第5期。
许昆鹏、黄祖辉、贾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市场机制分析及政策启示》,《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2期。
徐世江:《乡城迁移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化:人力资本异质性视角的解释》,《农业经济》2013年第3期。
许召元、李善同:《区域间劳动力迁移对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的影响》,《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2期。
严浩坤、徐朝晖:《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地区经济差距》,《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第6期。
杨国涛、段君:《明瑟收入方程的若干改进和思考》,《统计研究》2014年第31卷第7期。
杨建军、李勇辉:《劳动力流动、流动方向和城乡收入差距》,《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0卷第6期。
杨俊、黄潇、李晓羽:《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中国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8年第1期。
杨森平、唐芬芬、吴栩:《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与城镇化率的倒U关系研究》,《经济与金融管理》2015年第11期。
杨蔚、胡博、杨锦秀、傅新红:《省际人口迁移缩小地区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探讨》,《农业技术经济》2008年第6期。
杨新铭、周云波:《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基于我国1995—2005年分省数据面板分析的实证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30卷第5期。
杨玉梅、曾湘泉:《农民工培训与就业能力提升——基于河南省阳光工程培训效果的实证研究》,《中国劳动经济学》2011年第1期。
杨玉萍:《健康的收入效应——基于分位数回归的研究》,《财经科学》2014年第4期。
殷江滨、李郇:《外出务工经历对回流后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基于广东省云浮市的实证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22卷第9期。
尹继东、王秀芝:《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江西的实证》,《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尹志超、魏昭:《营养、健康对城镇居民工资的影响》,《财经科学》2014年第6期。
应瑞瑶、马少晔:《劳动力流动、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1993—2007年重新估算的面板数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11卷第2期。
于大川、潘光辉:《健康人力资本与农户收入增长——基于CHNS数据的经验研究》,《经济与管理》2013年第27卷第3期。
余吉祥、沈坤荣:《跨省迁移、经济集聚与地区差距扩大》,《经济科学》2013年第2期。
余菊、刘新:《城市化、社会保障支出与城乡收入差距——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经济地理》2014年第34卷第3期。
余运江、孙斌栋、孙旭:《社会保障对农民工回流意愿有影响吗?——基于上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人口与经济》2014年第6期。
翟琼:《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8卷第5期。
展进涛、黄宏伟:《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及其工资水平的决定:正规教育还是技能培训?——基于江苏金湖农户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16年第2期。
张柏杨:《产业结构、劳动力转移与收入差距问题探讨》,《理论探讨》2014年第3期。
张车伟:《营养、健康与效率——来自中国贫困农村的证据》,《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
张川川:《健康变化对劳动供给和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经济评论》2011年第4期。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
张辽:《要素流动、产业转移与经济增长——基于省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当代经济科学》2013年第35卷第5期。
张启良、刘晓红、程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模型解释》,《统计研究》2010年第27卷第12期。
张庆、管晓明:《单纯依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并不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经济纵横》2006年第3期。
张世伟、武娜:《培训时间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人口学刊》2015年第4期。
张义博、刘文忻:《人口流动、财政支出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中国农村经济》2012年第1期。
赵海:《教育和培训哪个更重要——对我国农民工人力资本回报率的实证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13年第1期。
赵红军:《新农村建设、农业转型与工业化城市化——一个新农村建设作用机制的经济学分析》,《南开经济研究》2010年第6期。
赵伟、李芬:《异质性劳动力流动与区域收入差距: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扩展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1期。
甄小鹏、凌晨:《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收入及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劳动异质性的视角》,《经济学(季刊)》2017年第16卷第3期。
钟甫宁:《劳动力市场调节与城乡收入差距研究》,《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4期。
周建华、周倩:《高房价背景下农民工留城定居意愿及其政策含义》,《经济体制改革》2014年第1期。
周世军、刘丽萍、卞家涛:《职业培训增加农民工收入了吗?——来自皖籍农民工访谈调查证据》,《教育与经济》2016年第1期。
周云波:《城市化、城乡差距以及全国居民总体收入差距的变动——收入差距倒“U”形假说的实证检验》,《经济学(季刊)》2009年第8卷第4期。
邹璇:《劳动力流动、区际变量冲击及宏观经济影响》,《南方经济》2011年第5期。
朱长存、王俊祥、马敬芝:《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力资本溢出与城乡收入差距》,《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朱文伟:《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成效、问题及应对策略》,《农业经济》2013年第8期。
朱云章:《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影响收入差距变化的机理分析》,《科学·经济·社会》2010年第28卷第1期。
Andrew Mountford and Hillel Rapoport,“The Brain Drain and the World Distribution of Income”,,No.95,2011.
Au C.C.and J.V.Henderson,“How Migration Restrictions Limit Agglomeration and Productivity in China”,,Vol.80,No.2,2006.
Barro,R.,“Economic growth in a Cross Section of Countries”,,Vol.106,No.2,1991.
Barro,R.and Sala-I-Martin,X.,“Regional growth and migration:A Japan-United States comparison”,,Vol.6,No.4,1992.
Becker G S..“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a Theoretical Analysis”,,Vol.70,No.5,1962.
Borjas George J.,“The Economics of Immigration”,,Vol.32,No.4,1994.
Carmen E.Carrión-Flores,“What Makes You Go Back Home? Determinants of the Duration of Migration of Mexican Immigrants in the United States”,,Vol.8,No.3,2018.
Christiansen,R.E.and J.G.Kidd.,“The Return of Malawian Labor from South Africa and Zimbabwe”,,No.21,1983.
Duncan Thomas and John Strauss.,“Health and Wages:Evidence on Men and Women in Urban Brazil”,,Vol.77,No.1,1997.
Etsuro Shioji,“Composition Effect of Migration and Regional Growth in Japan”,,Vol.15,No.1,2001.
Fei C.H.and G.Rains.,“A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No.51,1961.
Gerhard Sorger,Oded Stark and Yong Wang,“Migration and Dynamics:How a Leakage of Human Capital Lubricates the Engine of Economic Growth”,,No.28,2013.
Haan A.D.,“Livelihoods and Poverty:The Role of Migration-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Migration Literature”,,Vol.36,No.2,1999.
Jacob Mincer,“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and Personal Income Distribution”,,Vol.66,No.4,1958.
John R.Harris and Michael P.Todaro,“Migration,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A Two-Sector Analysis”,,Vol.60,No.1,1970.
Jordan Rappaport,“How does Labor Mobility Affect Income Convergence”,,Vol.29,No.3,2005.
Juan Braun,Essays on Economic Growth and Migration,Ph.D.dissertation,Harvard University,1993.
Julie DaVanzo,“Difference Between Return and Nonreturn Migration:An Econometric Analysis”,,Vol.10,No.1,1976.
Lewis W.A.,“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y of Labor”,,No.22,1954.
Li Y.Liu H.and Tang Q.,“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in China 1985-2005:A Gravity Modeling Approach”,,No.2,2014.
Lin J.,G.W.Wang and Y.H.Zhao,“Regional Inequality and Labor Transfers in China”,,Vol.52,No.3,2004.
Meer J.,“Evidence on the Returns to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Vol.26,No.5,2007.
Michael Grossman,“On the Concept of Health Capital and the Demand for Health”,,Vol.80,No.2,1972.
Michael P.Todaro,“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Vol.59,No.1,1969.
Mincer J.,“On-the-Job Training:Costs,Returns,and Some Implications”,,Vol.70,No.5,1962.
Rachel Murphy e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Rivera B.and Currais L.,“Public Health Capital and Productivity in the Spanish Regions:A Dynamic Panel Data Model”,,Vol.32,No.5,2004.
Robert E.Jr.Lucas.“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Vol.22,No.1,1988.
Rubin D.B.,“Estimating Causal Effects of Treatments in Randomized and Nonrandomized Studies”,,No.66,1974.
Schultz Theodore W.,“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Vol.51,No.1,1961.
Taylor A.M.and J.G.Williamson,“Convergence in the Age of Mass Migration”,,No.1,1997.
Vianney Dequiedt and Yves Zenou,“International Migration,Imperfect Information,and Brain Drain”,,No.102,2013.
Whalley J.and S.Zhang,“Inequality Change in China and Labor Mobility Restrictions”,,No.10683,2004.
Yang D.T.,“Urban-Biased Policies and Rising Income Inequality in China”,,Vol.89,No.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