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ed on a global perspective and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dimensional well-being, this book provides a quant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pattern chang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egional well-being imbalance in China. 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regional welfare balance, and puts forward a well-being balance mechanism and related countermeasures for China's regional development imbalance. This book believes that the imbalan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between regions in China is an inevitable trend, and the realization of 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is not to deliberately balance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between regions, but to gradually converge the per capita comprehensive welfare level between regions under the premise of maintaining a moderate economic gap, through measures such as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welfare output and strengthening the balanced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regional well-being. It is recommended that China implement a regional balanced development strategy that maintains the "moderate economic gap" and "balanced per capita well-being" and a regional low-carbon welfare strategy that takes into account the dual goals of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 and "improving human welfare", and further promotes China's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AI翻译)
王圣云:(著)
王圣云 男,博士,副研究员,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人文地理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MSU)公派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福祉地理与区域发展,开创了国内福祉地理学新领域,致力于福祉地理学及其在区域发展中的应用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福祉测评与均衡机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基于福祉视角的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测评与预警研究”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环鄱阳湖区居民福祉空间均衡的动力机制与情景模拟——福祉地理学视角”。在《中国软科学》《经济地理》《地理科学进展》《人文地理》《周易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福祉地理学——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研究》《中部地区社会发展测评、预警与比较研究——发展型福祉视角》《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发展——产业竞合与城市网络》等学术专著,作为副主编连续编撰出版中部竞争力蓝皮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报告》六部,论文论著曾荣获江西省第十五、十六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Adelson,N.,2000..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Aganbegyan,A.G.,2014.“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Russia:An Analysis and a Forecast.”,25(4):319-328.
Airey,L.,2003.“Naeas Nice as Cheme as It Used to Belay Accounts of Neighbourhood in Civilities and Well-being.”(9):129-137.
Andre,M.et al.,2006.“The Evolution of Well-being:In Spain(1980-2001).”(76):283-316.
Andrew,L.et al.,2007.“Happiness and the Human Development Index:Australia Is Not a Paradox.”,39(2):176-84.
Andrew,M.,1981.“Are-based Positive Discriminat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Well-being.”,6(1):53-67.
Andrew,M.,1994.“Well-Being:A Philosophical Basis for Health Services.”(2):207-216.
Andrew,S.,1999.A Survey of Indicator of Economic and Social Well-being(www.csls.ca).
Andrews,F.M.,1976..New York,Plenum Press.
Anthony,B.et al.,1990.Livelihoods and Resource Accessing in the Andes:Desencuentro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Barbara,K.,1999.“Clarific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Similar Quality of Life Concepts.”(31):215-220.
Beva,R.,1997.“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on Well-being.”Edited by Frank,A.et al.,.Island Press.Washington D.C.Covelo,California:3-4.
Bill,H.and Julienne,H.1984..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lanchflowe and Oswald.2005.Happiness and the Human Development Index.The Paradox of Australia.
Böhnke,P.,Kohler,U.“Well-being and Inequality.”In .New York:Springer New York,2010:629-666.
Carola,G.and Stephan,K.2001.“Growth,Income Distribution and Well-being in Transition Countries.”(2):359-394.
Chambers,R.,1997.“Responsible Well-being:A Personal Agenda for Development.”25(11):1743-1754.
Coates,R.Johnston,and Knox,P.1977..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aniel F.Neff.2007.“Subjective Well-being,Poverty and Ethnicity in South Africa:Insights from an Exploratory Analysis.”(80):313-341.
David Harvey.1973..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Baltimore,MD.
David,L.K.et al.,1974.“Measures of Well-being:An Empirical and Critical Assessment.”(3):267-270.
Decancq,K.,Decoster,A,Schokkaert,E.“The Evolution of World Inequality in Well-being.”,2009,37(1):11-25.
Dejian,L.2000.“Temporal Analysis of Human Development Indicators: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pproach.” 51:331-366.
Dejian,L.2003.“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n Human Development Indicators of China.” 61:319-330.
Des Gasper,and J.Allister McGregor.2007..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es Gasper.2007.Human Well-being:Concepts and Conceptualizations:23-63.
Diener,E.,and Suh,E.1997.“Measuring Quality of Life:Economic,Social and Subjective Indicators.”,40,189-216.
Richard,E.et al.,2001.Richard Eckersle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dward,H.,2007.“Creating Spaces of Well-being for People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A Commentary.”,63:130-139.
Foberto,E.et al.,2006.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Welfare in the European Union. 97(4):331-342.
Goff,L.,Helliwell,J.F.,Mayraz,G.The Welfare Costs of Well-being Inequality.Nber Working Papers,2016.
Gould,P.1969.“Problems of Space Preference Measures and Relationships.” 1:31-44.
Greg,B.2008.“Well-being and Health.”.16:97-113.
Guriev,S.,Zhuravskaya,E.2009.“(Un)Happiness in Transition.”,23:143-168.
Haller,M.,Hadler,M.2006.“How Social Relations and Structures Can Produce Happiness and Unhappiness:A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Analysis.”,75,169-216.
Hamilton,K.2003.“Sustaining Economic Welfare:Estimating Changes in Total and Per Capita Wealth.”(5):419-436.
Harvey,D.,1973..Edward Arnold,London.
Jeroen,B.and Ineke Stoop.1999.“Measuring Well-being in the Netherlands:The Scp Index from 1974 to 1997.” 48:51-75.
Johan,G.1988.“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in Human Perspective.”Roger A.Rosati,Editors..Lynne Rienner Publishes,Boulder and London.
John,M.,Max,M.,Annette,R.,and Andrew,W.2003.An Index of Sustainable Economic Welfare for Wales 3:1990-2000.
Jonathan,I.,Thomas,K.,Sunder,R.2002..Edward Elgar Pub.
Jordá,V.,Sarabia,J.M.“Well-being Distribution in the Globalization Era:30 Years of Convergence.”,2015,10(1):123-140.
Jvarelius.2004.“Objective Explanations of Individual Well-being.” 5:73-91.
Knox,P.L.1975..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nox,P.L.,and M.B.Cottam,1981.“A Welfare Approach to Rural Geography:Contrasting Perspectives on the Quality of High and Life.”.New Series:6(4):433-450.
Krishnamazumdar.2000.“Causal Flow between Human Well-being and Per Capita Real Gross Domestic Product.” 50:297-313.
Krishna Mazumdar.2003..Nova Science Publishers Inc.,New York.
Lars,O.,and Andrew,S.2002.“An Index of Economic Well-being for Selected OECD Countries.”,48(3):291-316.
Lasso de la Vega.M.C.and A.M.Urrutia.2001.“HPDI:A Framework for Pollution Sensitive Human Development Indicators.” 3(3):199-215.
Lelkes,O.2006.“Tasting freedom:Happiness,Religion and Economic Transition.”,59(2),173-194.
Lerman,R.,Yitzaki,S.“Income Inequality Effects by Income Source:A New Approach and Application to the United States.”,1985,1(67):151-156.
Levi,L.and Anderson,L.1987.Population,Environment and Quality of Life.Royal Ministry for Foreign Affair.
Marchante,A.J.,Ortega,B.,Sánchez,J.“The Evolution of Well-being in Spain(1980-2001):A Regional Analysis.”,2006,76(2):283-316.
Maria,C.,Mapalad,M.and Carolynb,R.2003.“Measuring Urban Well-Being Race and Gender Matter.”(2):62.
Mark,M.2007.Human Well-being:Concept and Measurement.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Martínez,E.R.2013.Social and Economic Well-being in Europe and the Mediterranean Basin:Building an Enlarged Human Development Indicator..
McGillivray,M.,Markova,N.Global inequality in Well-being Dimensions.,2010,46(2):371-378.
McNamara,R.1971.Address to the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World Bank.Washington,DC:The World Bank,September 27.
Michalos,A.C.1997.Combining Social,Economic and Environment Indicators to Measure Sustainable Human Well-being.,40(1):22.
Murias,P.,Martínez,F.and de Miguel,C.2006.An Economic Well-being Index for the Spanish Provinces:A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Approach..
Neil T.Higgs.2007.Measur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Well-being of South Africans:Everyday quality of life in South Africa. 81:331-356.
Noorbakhsh,F.2002.“Human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Disparities in Iran.A Policy Model.” 14:927-949.
Peter,D.and Peter E.Lloyd.1981..Happier & Row,Publisher.London.
Prescott-Allen,R.2001..Island Press.Washington D.C:342.
Quentin,W.,and Shlomo,Y.2005.“Growth and Convergence:A Social Welfare Framework.” 51,Number 3.
Rabia,N.,and Joseph,S.2009.“When Economic Growth Rhymes with Social Development:The Malaysia Experience.”,89(2):99-113.
Richard,E.,Jane,D.,and Bob,D.2001..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bert,L.K.and Thomas,J.2002.“Well-being:Concepts and Measures.”.Vol.58,4:627-644.
Ruth,P.and Gail,T.2007.“Placing Well-Being:A Maori Case Study of 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Specificity.”Eco Health 4:445-460.
Ruut and Joop,E.1995.The Cross-national Pattern of Happiness:Test of Predictions Applied in Three Theories of Happiness..
Ruut Veenhoven.2007.Subjective Measures of Well-being.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Sagar,A.D.,and Najam,A.1998.The Human Development Index:A Critical Review.,25,249-264.
Salai A.1980..Sage,London.
Sarah,W.and Jethro,P.Participatory Approaches and the Measurement of Human Well-being:241-265.
Sardar,M.N.,and Islam,M.C.2002.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Welfare:A New Adjusted GDP Measure of Welfare..
Scottfrey,R.and Feng,Xiang S.1997.Human Well-being in Chinese Cities. 42:77-101.
Sebastien,F.and Sarah,A.2007.“Well-being,Health and Geography:A Critical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63:106-118.
Shams,K.2014.“Determinant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Poverty in Rural Pakistan:A Micro-Level Study.”,119(3):1755-1773.
Smith,D.M.1973..McGraw-Hill,New York.
Smith,D.M.1977..Edward Arnold,London.
Srinivasan,T.N.1977.Development,Poverty and Basic human needs:Some Issues.,16:11-28.
Stanca,L.2010.“The Geography of Economics and Happiness:Spatial Patterns in the Effects of Economic Conditions on Well-being.”.
Thomas,J,Wilbanks,Harper,and Row.1980..Publishers,Inc.
Tim,J.and Susanna,S.1996. 1950-1992.Published by Stockholm Environment Institute.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2009.New York: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s,2009.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Malik,K. 2014:.New York:UN,2014.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Malik K. 2015:.New York:UN,2015.
Veenhoven,R.1996.“Happy Life-expectancy:A Comprehensive Measure of Quality-of-life in Nations.”,39,1-58.
World Bank. 2006:.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Incorporated,2006.
Watson,D.,Pichler,F.,and Wallace,C.2009..Dublin:European Foundation for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and Working Conditions.
Williamson,J.G.1965.“Regional Inequality and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A Description of Patterns.”,8,4:9-10.
A.C.庇古:《福利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J.丁伯根:《生产、收入与福利》,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Des Gasper、陆丽娜:《人类福利:概念和概念化》,《世界经济文汇》2005年第3期。
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阿马蒂亚·森等:《生活水准》,徐大建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阿马蒂亚·森主编:《生活质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颐、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王利文、于占杰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埃里克·诺伊迈耶:《强与弱:两种对立的可持续性范式》,王寅通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安东尼·哈尔、詹姆斯·梅志里:《发展型社会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白雪梅:《教育与收入不平等:中国的经验研究》,《管理世界》2004年第6期。
包海花:《区域社会福利协调发展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年版。
比尔·麦吉本:《幸福经济:从“更多”到“更好”》,林立冠译,南海出版社2010年版。
布伦诺·S.弗雷、阿洛伊斯、斯塔特勒:《幸福与经济学:经济和制度对人类福祉的影响》,静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蔡昉、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经济研究》2000年第10期。
曹艳春:《我国适度普惠性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3年版。
钞小静、任保平:《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分析》,《经济研究》2011年第4期。
陈得文、陶良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及其空间效应分解——基于SUR—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经济经纬》2012年第3期。
陈栋生主编:《区域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陈工、何鹏飞:《民生财政支出分权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财贸研究》2016年第2期。
陈国生、向泽映、陈春泉:《基于因子分析的湖南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经济地理》2009年第6期。
陈浩、邓祥征:《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地理信息科学学报》2011年第5期。
陈力行、柳中权主编:《向社会福祉跨越——中国老年社会福祉研究的新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陈立新:《社会指标与社会协调发展》,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陈培阳、朱喜钢:《基于不同尺度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地理学报》2012年第8期。
陈雯:《空间均衡的经济学分析》,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陈晓玲、李国平:《地区经济收敛实证研究方法评述》,《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8期。
陈秀山、徐瑛:《中国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陈瑛主编:《幸福论》,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
陈钊:《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南北发展差异》,《地理研究》1999年第1期。
程国栋、徐中民、徐进祥:《建立中国国民幸福生活核算体系的构想》,《地理学报》2005年第5期。
程怀文、徐中民、李玉文:《基于幸福生活预期评价黑河流域各地社会发展》,《冰川冻土》2011年第3期。
程开明、李金昌:《城市偏向、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及动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邓冬林、张伟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综述及扩展方向展望》,《统计与决策》2010年第18期。
丁元竹:《从GDP到人民福祉:关于构筑以生活品质为导向的评价体系》,《经济论坛》2007年第7期。
丁元竹:《中国社会建设:战略思路与基本对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董先安:《浅释中国地区收入差距:1952—2002》,《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
杜栋:《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段娟、文余源、鲁奇:《中国城乡互动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及其变动趋势研究》,《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9期。
樊杰:《近期我国省域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势分析》,《地理科学进展》1997年第3期。
樊杰:《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地理学报》2007年第4期。
樊杰:《主体功能区战略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年第2期。
范剑勇、朱国林:《中国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管理世界》2002年第7期。
范剑勇:《产业结构失衡——空间聚集与中国地区差距变化》,《上海经济研究》2008年第2期。
方福前、吕文慧:《中国城镇居民福利水平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阿马蒂亚·森的能力方法和结构方程模型》,《管理世界》2009年第4期。
方匡南、章紫艺:《社会保障对城乡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统计研究》2013年第3期。
封志明、吴映梅、杨艳昭:《基于不同尺度的中国人文发展水平研究:由分县、分省到全国》,《资源科学》2009年第2期。
冯星光、张晓静:《基于广义熵指数的地区差距测度与分解:1978—2003》,《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年第4期。
冯云廷主编:《区域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冯长春、曾赞荣、崔娜娜:《2000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地理研究》2015年第2期。
弗兰克·G.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吕明、陈红雯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傅晓霞、吴利学:《技术效率,资本深化与地区差异》,《经济研究》2006年第10期。
高帆:《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空间”和“动力”双重因素分解》,《经济科学》2012年第5期。
高峰:《生活质量与小康社会》,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高艳云:《中国城乡多维贫困的测度及比较》,《统计研究》2012年第11期。
高志刚:《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及区域经济差异研究述评》,《当代财经》2002年第5期。
贡森、葛延风、斯汀·库勒:《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16:通过社会创新促进包容性的人类发展》,联合国发展计划署。
贡森、苏杨等:《民生为向——推进包容性增长的社会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郭利平、方远平:《中国各省市人类发展指数的比较与分析》,《学术探索》2001年第S1期。
郭腾云、徐勇:《我国区域经济空间收敛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第4期。
郭兴方:《城乡收入差距的新估计——一种动态解释》,《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第12期。
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主编:《民生为本——中国基本公共服务改善路径》,中国发展出版社2012年版。
哈特利·迪安:《社会政策学十讲》,岳经纶、温卓毅、庄文嘉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贺建风、黄钦炼:《城市化、技术进步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第14期。
赫尔曼·E.戴利:《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诸大建、胡圣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洪银兴:《城乡差距和城乡统筹发展的优先次序》,《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第1期。
胡鞍钢、王洪川、魏星:《中国各地区人类发展:大进步与大趋同(1980—2010)》,《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胡鞍钢、魏星:《地区经济发展的局部不均衡剖解:1993—2005》,《改革》2008年第11期。
胡鞍钢、王绍光、康晓光:《中国地区差距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胡鞍钢、张宁:《中国人类发展的地区格局与历史变迁》,《河北学刊》2006年第4期。
胡鞍钢、邹平:《社会与发展——中国社会发展地区差距报告》,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胡鞍钢:《2020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胡怀国:《从新古典主义到阿马蒂亚·森的能力方法》,《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10期。
胡志远、欧向军:《基于泰尔指数的江苏省区域差异多指标测度》,《经济地理》2007年第5期。
黄有光:《福祉经济学》,张清津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江易华:《当代中国县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金相郁:《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与协调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07年版。
景天魁、毕天云、高和荣等:《当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与制度——从小福利迈向大福利》,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年版。
凯特琳·勒德雷尔主编:《人的需要》,邵晓光、孙文喜、王国伟、王晓红译,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莱恩·多亚尔:《人的需要理论》,伊恩·高夫、汪淳波、张宝莹译,李秉勤、董明珠校,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李广东、方创琳:《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研究进展与展望》,《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第7期。
李晶、郭立文:《中国人类发展的区域差距和空间格局分析》,《统计与决策》2013年第23期。
李晶:《在污染的迷雾中发展?——污染敏感的人类发展指数及其实证分析》,《经济科学》2007年第4期。
李培林、朱庆芳:《中国小康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李培林:《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学分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理查·莱亚德:《不幸福的经济学》,陈佳伶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版。
林伯强、刘希颖:《中国城市化阶段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和减排策略》,《经济研究》2010年第8期。
林南、王玲、潘允康、袁国华:《生活质量的结构与指标:1985年天津千户户卷调查资料分析》,《社会学研究》1987年第6期。
林毅夫:《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刘慧:《区域差异测度方法与评价》,《地理研究》2006年第4期。
刘思峰、党耀国、方志耕等:《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刘涛:《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分解和结构分解》,《理论学刊》2012年第8期。
刘卫东、龙花楼、张林秀等:《2013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
刘长平、李前兵:《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区域经济差异多指标测度》,《统计与决策》2012年第18期。
卢淑华、韦鲁英:《生活质量与人口特征关系的比较研究:北京、西安、扬州三市部分地区调查》,《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
芦惠:《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极化的时空分析》,《经济地理》2013年第6期。
陆大道、刘毅、樊杰:《我国区域政策实施效果与区域发展的基本态势》,《地理学报》1999年第6期。
陆大道:《关于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与方针的问题》,《经济地理》2009年第1期。
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陆学艺、李培林主编:《中国社会发展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罗楚亮:《城乡分割、就业状况与主观幸福感差异》,《经济学》(季刊)2006年第2期。
罗敏、祝小宁:《城乡公共服务的社会空间均衡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4期。
吕洁华、刘飞、夏彩云等:《城乡居民生活幸福感指数的对比分析》,《统计与决策》2015年第5期。
马晓冬、沈正平、宋潇君:《江苏省城乡公共服务发展差距及其障碍因素分析》,《人文地理》2014年第1期。
马艳梅、吴玉鸣、吴柏钧:《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基于熵值法和象限图法》,《经济地理》2015年第6期。
迈克尔·谢若登:《资产与穷人:一项新的美国福利政策》,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尼尔斯·托马森:《不幸与幸福》,京不特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聂江:《以基尼系数衡量的教育不平等与中国的实证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年第4期。
牛媛媛、任志远:《关中—天水经济区人类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分析》,《人口与发展》2011年第1期。
帕萨·达斯吉普特:《大众经济学》,叶硕、谭静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潘家华、张丽峰:《我国碳生产率区域差异性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5期。
潘家华、郑艳:《基于人际公平的碳排放概念及其理论含义》,《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10期。
潘家华:《人文发展分析的概念构架与经验数据:以对碳排放空间的需求为例》,《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佩德罗·孔塞桑、罗米娜·班德罗与卢艳华:《主观幸福感研究文献综述》,《国外理论动态》2013年第7期。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项目概念框架工作组:《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评估框架》,张永民译,赵士洞审校,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乔峰、姚俭:《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在经济发展动态描绘中的应用》,《数理统计与管理》2003年第2期。
任媛、谢学仁:《人类发展指数的解析及应用——基于山西省各地市的测算与比较》,《西北人口》2011年第4期。
沈春丽:《中国地区差异的经济分析》,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沈颢、卡玛·尤拉主编:《国民幸福:一个国家发展的指标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沈玉芳、罗余红:《长江经济带东中西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世界地理研究》2000年第9期。
施琳:《差异、差距与不平衡发展:兼论引起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史修松、赵曙东:《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及其收敛机制(1978—2009年)》,《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年第1期。
世界银行:《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宋洪远、马永良:《使用人类发展指数对中国城乡差距的一种估计》,《经济研究》2004年第11期。
宋长青、李子伦、马方:《中国经济增长效率的地区差异及收敛分析》,《城市问题》2013年第6期。
孙久文、姚鹏:《基于空间异质性视角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14年第5期。
孙文杰:《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与公共品供给机制剖析——基于城乡差异视角的实证研究》,《当代财经》2008年第1期。
覃成林、罗庆:《中国区域人类发展差异研究》,《经济经纬》2004年第6期。
覃成林、张华、张技辉:《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新趋势及成因——基于人口加权变异系数的测度及其空间和产业二重分解》,《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10期。
田发、周琛影:《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财政体制测度:一个分析框架》,《改革》2013年第1期。
田辉、孙剑平:《HSDI:植入环境敏感性因素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中国软科学》2007年第10期。
田新民、王少国、杨永恒:《城乡收入差距变动及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经济研究》2009年第7期。
涂正革:《中国的碳减排路径与战略选择——基于八大行业部门碳排放量的指数分解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托马斯:《增长的质量》,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万崇华:《生命质量测定与评价方法》,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万广华:《不平等的度量与分解》,《经济学》(季刊)2009年第1期。
万广华:《中国农村区域间居民收入差异及其变化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1998年第5期。
王朝明、姚毅:《中国城乡贫困动态演化的实证研究:1990—2005年》,《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
王绍光、胡鞍钢:《中国:不平衡发展的政治经济学》,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版。
王圣云、沈玉芳:《福祉地理学研究新进展》,《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第10期。
王圣云、沈玉芳:《区域发展不平衡研究进展》,《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第1期。
王圣云:《多维转向与福祉地理学研究框架重构》,《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第6期。
王圣云:《中部地区人文发展的生态效率评价与对策》,《经济地理》2011年第5期。
王圣云:《中部地区社会发展测评、预警与比较研究——发展型福祉视角》,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王圣云:《中国人类福祉变化的驱动效应及时空分异》,《地理科学进展》2016年第5期。
王圣云:《福祉地理学——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
王雪霁:《城市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机制研究》,《财经理论研究》2013年第5期。
王艳萍:《阿马蒂亚·森的“能力方法”在发展经济学中的应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第4期。
王志平:《“人类发展”指数(HDI):含义、方法及改进》,《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吴寒光主编:《社会发展与社会指标》,中国社会出版社1991年版。
吴映梅、普荣、白海霞:《中国省级人类发展指数空间差异分析》,《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8期。
夏铸九:《空间的文化形式与社会理论读本》,王志弘编译,明文书局2002年版。
项继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目标与制度保障》,《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谢立中:《社会发展:理论·评估·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邢占军:《公共政策导向的生活质量评价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杨爱婷、宋德勇:《中国社会福利水平的测度及对低福利增长的分析——基于功能与能力的视角》,《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年第11期。
杨俊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成效考察——西部某地区调查的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杨伟民:《社会政策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杨伟民、袁喜禄、张耕田等:《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美好家园——主体功能区战略研究总报告》,《管理世界》2012年第10期。
杨永恒、胡鞍钢、张宁:《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人类发展指数替代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第7期。
杨永恒、胡鞍钢:《中国人类发展的地区差距和不协调:历史视角下的“一个中国,四个世界”》,《经济学》(季刊)2006年第3期。
姚洋主编:《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伊恩·莫法特:《可持续发展:原则、分析和政策》,宋国君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袁志刚主编:《中国经济增长——制度、结构、福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约翰·弗里德曼:《生活空间与经济空间:区域发展的矛盾》,《国外城市规划》2005年第5期。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阿马蒂亚·森、让—保罗·菲图西:《对我们生活的误测:为什么GDP增长不等于社会进步》,新华出版社2011年版。
曾鹏、吴功亮、张晓君:《技术进步、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研究——基于中国城市群的经验分析》,《华东经济管理》2016年第2期。
詹姆斯·米奇利:《社会发展——社会福利视角下的发展观》,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张敦富、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张海东主编:《社会质量研究——理论、方法与经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张军扩、侯永志:《协调区域发展——30年区域政策与发展回顾》,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年版。
张磊主编:《中国扶贫政策演变(1949—2005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张启春:《中国区域差距与政府调控:财政平衡机制和支持系统》,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张伟进、方振瑞、黄敬翔:《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的变化——基于经济周期视角分析》,《经济学》(季刊)2015年第2期。
张文、李昌文、徐小琴:《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985—2012年的江西数据》,《华东经济管理》2015年第1期。
赵士洞、张永民:《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的成就、贡献和展望》,《地球科学进展》2006年第9期。
赵志强、叶蜀君:《东中西部地区差距的人类发展指数估计》,《华东经济管理》2005年第12期。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发展报告2008/09——构建全民共享的发展型社会福利体系》,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年版。
中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1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周恭伟:《中国人类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各地人类发展水平比较研究》,《人口研究》2011年第6期。
周江燕、白永秀:《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第2期。
周长城:《全面小康:生活质量与测量——国际视野下的生活质量指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周长城:《中国生活质量:现状与评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周长城等:《社会发展与生活质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朱鹤、刘家明:《中国东部地区旅游业竞争力研究——基于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年第5期。
诸大建、刘国平:《碳排放的人文发展绩效指标与实证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5期。
诸大建:《中国发展3.0:诸大建学术日记(2008)》,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