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宾宁、王钰:《社交网络正面信息传播及仿真研究——基于三方博弈视角》,《现代情报》2017年第11期。
2.陈福集、黄江玲:《三方博弈视角下政府应对网络推手的对策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11期。
3.陈丽珠:《“8·12天津滨海爆炸事故”微博信息传播的社会网络分析》,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大学,2016年。
4.陈媛:《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自媒体时代舆情传播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山西财经大学,2017年。
5.董凯欣、傅荧、孙晓峰、郭萌:《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企业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以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为例》,《电子商务》2015年第8期。
6.杜洪涛、孟庆国、王君泽:《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微博社区网络结构及传播特性研究》,《情报学报》2016年第8期。
7.杜茜:《我国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多元参与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8.冯晓雅:《食品安全类微博谣言的传播与防控研究——以小龙虾谣言为例》,硕士学位论文,湘潭大学,2017年。
9.郭萌、牛冲、肖雨雨、董凯欣:《媒体态度对公众舆情感知的影响研究——以食品安全事件为例》,《电子商务》2015年第7期。
10.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1.何建佳、张亚楠:《基于关系度的群体观点演化模型与仿真》,《计算机应用研究》2017年第6期。
12.洪巍、李青、吴林海:《考虑信息真伪的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传播仿真与管理对策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12期。
13.洪巍、吴林海、王建华、吴治海:《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网民参与行为模型研究——基于12个省、48个城市的调研数据》,《情报杂志》2017年第12期。
14.洪巍、吴林海、吴祐昕:《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中的网络意见领袖》,《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15.洪巍、吴林海:《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网民参与行为调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16.洪巍、吴林海:《中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发展报告(201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17.洪巍、吴林海:《中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事件特征分析与启示——基于2009—2011年的统计数据》,《食品科技》2013年第8期。
18.洪小娟、姜楠、洪巍、黄卫东:《媒体合作网络信息传播研究——以“福喜肉”舆情事件为例》,《情报科学》2016年第6期。
19.洪小娟、姜楠、洪巍、黄卫东:《媒体信息传播网络研究——以食品安全微博舆情为例》,《管理评论》2016年第8期。
20.洪小娟、姜楠、夏进进:《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网络谣言研究——以食品安全微博谣言为例》,《情报杂志》2014年第3期。
21.洪小娟、刘璐、黄卫东、叶美兰:《意识形态网络舆情的社会网络分析——以“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论战事件为例》,《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
22.胡辰、李曦珍:《搅动网络舆论的变幻螺旋——“网络推手”机制的传播学理论透视》,《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23.胡改丽、陈婷、陈福集:《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网络热点事件传播主体研究》,《情报杂志》2015年第1期。
24.胡凌:《商业网络推手现象的法律规制》,《法商研究》2011年第5期。
25.胡喜生、洪伟:《福州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与城市化耦合度分析》,《地理科学》2013年第10期。
26.黄飞虎、彭舰、宁黎苗:《基于信息熵的社交网络观点演化模型》,《物理学报》2014年第16期。
27.姜楠:《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媒体传播特征研究——以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南京邮电大学,2017年。
28.姜鑫、田志伟:《微博社区内信息传播的“小世界”现象及实证研究——以腾讯微博为例》,《情报科学》2012年第8期。
29.蒋天颖、华明浩、许强、王佳:《区域创新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制及其空间分异——以浙江省为例》,《经济地理》2014年第6期。
30.[美]凯斯·莫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1.康亚杰:《转基因话题微博谣言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32.兰月新、曾润喜:《基于Lotka-Volterra的微博群体竞争模型》,《情报杂志》2013年第7期。
33.李菲、柯平、高海涛、张丹红、宋佳:《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新媒体网络舆情传播监管研究》,《情报杂志》2017年第10期。
34.李纲、甘停、寇广增:《基于文本情感分类的网络推手识别》,《图书情报工作》2010年第8期。
35.李根强、方从慧:《复杂网络视角下网络集群行为主体的观点演化研究》,《情报科学》2017年第5期。
36.李华、蒙晓阳:《网络推手对参与式新闻的操纵及其治理》,《当代传播》2017年第1期。
37.李莎、刘雅囡、姜楠:《基于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下的公众恐慌行为研究》,《电子商务》2013年第7期。
38.梁威、刘满凤:《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江西省为例》,《华东经济管理》2016年第5期。
39.林萍、黄卫东、洪小娟:《全媒体时代我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构成要素研究》,《现代情报》2017年第11期。
40.林祎韵:《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意见领袖的社会网络分析——以“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为例》,硕士学位论文,暨南大学,2015年。
41.刘波维、曾润喜:《我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研究现状分析》,《情报杂志》2017年第6期。
42.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43.刘军:《整体网络分析讲义——UCINET软件实用指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4.刘俐俐:《食品安全事件中的电视传播研究——以“塑化剂”事件为例》,硕士学位论文,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45.逯万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的社会网络结构演变研究——以“山东非法疫苗案为例”》,《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
46.马颖:《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的模仿传染行为研究》,《科研管理》2015年第6期。
47.平亮、宗利永:《基于社会网络中心性分析的微博信息传播研究——以Sina微博为例》,《图书情报知识》2010年第6期。
48.齐佳音、刘慧丽、张一文:《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耦合机制研究》,《情报科学》2017年第9期。
49.钱成、曹进德、杨夏竹:《基于社会影响模型的观点演化规律研究》,《系统工程学报》2010年第6期。
50.邱蒙雯、姜育恒:《微博用户的社会网络分析——以新浪微博中国国家图书馆官方微博为例》,《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年第19期。
51.山丽杰、吴林海、钟颖琦、徐玲玲:《添加剂滥用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与公众恐慌行为研究》,《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52.宋艳双、刘人境:《网络结构和有界信任对群体观点演化过程的交互影响》,《软科学》2016年第1期。
53.苏炯铭、刘宝宏、李琦:《社会群体中观点的信任、演化与共识》,《物理学报》2014年第5期。
54.苏瑶:《食品安全议题的微博谣言传播机制调查研究》,《新闻与传播》2017年第4期。
55.孙宝国、王静、孙金沅:《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与思考》,《中国食品学报》2013年第5期。
56.汪春香、徐立青、赵树成:《影响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网民行为的主要因素识别研究——基于模糊集理论DEMATEL方法》,《情报杂志》2015年第3期。
57.王晗啸:《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微博谣言传播模式及其演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江苏大学,2017年。
58.王顺晔、刘大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网络舆情管理研究》,《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年第17期。
59.王雯、刘蓉:《食品安全类网络舆情危机治理的公共政策研究——基于公害品视角》,《理论与改革》2014年第3期。
60.王晰巍、邢云菲、赵丹、李嘉兴:《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研究——以新浪微博“雾霾”话题为例》,《图书情报工作》2015年第7期。
61.王英翠:《微信食品安全类谣言的传播逻辑》,《新媒体》2016年第5期。
62.王子文、马静:《网络舆情中的“网络推手”问题研究》,《政治学研究》2011年第2期。
63.韦路、丁方舟:《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全球传播图景——基于Twitter媒介机构账号的社会网络分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
64.魏泉:《谣言与恐慌中的文化网络变迁》,《学术研究》2013年第1期。
65.吴林海、吕煜昕、洪巍、林闽钢:《中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及基本特征》,《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
66.吴林海、吕煜昕、吴治海:《基于网络舆情视角的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分析》,《情报杂志》2015年第4期。
67.吴玉鸣:《广西城市化与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测度与互动分析》,《地理科学》2011年第12期。
68.夏进进、牛冲、郭萌、董凯欣:《政府处置因素对公众舆情感知的影响研究——以食品安全事件为例》,《现代商业》2015年第8期。
69.肖强、朱庆华:《Web 2.0环境下的“网络推手”现象案例研究》,《情报杂志》2012年第9期。
70.徐速:《微博谣言传播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162则科技微博谣言的实证分析》,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71.徐占品:《安全恐慌下的谣言传播特点》,《青年记者》2012年第35期。
72.燕道成、杨瑾:《网络推手炒作谣言的传播机制及其防控策略》,《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73.叶金珠、陈倬:《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及其社会影响——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的研究》,《统计与信息论坛》2017年第12期。
74.叶金珠、陈倬:《新媒体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演变机制研究》,《电子政务》2015年第5期。
75.余莎莎、王友国、朱亮:《基于SIR社交网络中商业谣言传播研究》,《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6年第11期。
76.俞静波、曾超:《旅游危机事件中网络舆情节点的控制研究——以“东方之星”沉船为例》,《市场周刊》2016年第7期。
77.俞立平、潘云涛、武夷山:《科技评价中效用函数合成方法的比较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第1期。
78.张会平、郭昕昊、郭宁:《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识别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现代情报》2017年第7期。
79.张亮、李霞:《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分析》,《食品研究与开发》2014年第18期。
80.张倩楠:《网络推手环境下的三方博弈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81.张一文、齐佳音、方滨兴、李欲晓:《非常规突发事件及其社会影响分析——基于引致因素耦合协调度模型》,《运筹与管理》2012年第2期。
82.张玥、朱庆华:《Web 2.0环境下学术交流的社会网络分析——以博客为例》,《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8期。
83.Aldoory,L.,Kim,J.N.and Tindall,N.,“The Influence of Perceived Shared Risk in Crisis Communication:Elaborating the Situational Theory of Publics”[J].,2010,36(2):134-140.
84.Amblard,F.and Deffuant,G.,“The Role of Network Topology on Extremism Propagation with the Relative Agreement Opinion Dynamics”[J].,2012(343):725-738.
85.Burghardt,K.,Rand,W.and Girvan,M.,“Competing Opinions and Stubborness:Connecting Models to Data”[J].,2016,93(3):032305.
86.Burt,R.S.,[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87.Castellano,C.,Fortunato,S.and Loreto,V.,“Statistical Physics of Social Dynamics”[J].,2009,81(2):591-646.
88.Chazelle,B.,Jiu,Q.and Li,Q.et al.,“Well-posedness of the Limiting Equation of A Noisy Consensus Model in Opinion Dynamics”[J].,2017,70(7):1197-1200.
89.Chen,F.and Huang,J.,“The Strategy of Managing Net-cheaters Based on Three-side Game”[J].,2013(11):18-21.
90.Cheng,Z.,Xiong,Y.and Xu,Y.,“An Opinion Diffusion Model with Decision-making Groups:The Influence of the Opinion’s Acceptability”[J].2016(461):429-438.
91.Chung,I.J.,“Social Amplification of Risk in the Internet Environment”[J].,2011,31(12):1883-1896.
92.Deffuant,G.,Amblard,F.,Weisbuch,G.and Faure,T.,“How can Extremism Prevail?A Study Based on the Relative Agreement Interaction Model”[J].,2002,5 (4):1.
93.Deffuant,G.,Amblard,F.and Weisbuch,G.,“Modelling Group Opinion Shift to Extreme:The Smooth Bounded Confidence Model”[J].In:2nd European Social Simulation Association(ESSA)Conference,2004.
94.Deffuant,G.,“Comparing Extremism Propagation Patterns in Continuous Opinion Models”[J].,2006,9 (3):8.
95.Franks,D.W.,Noble,J.and Kaufmann,P.et al.,“Extremism Propagation in Social Networks with Hubs”[J].,2008,16(4):264-274.
96.Freberg,K.,“Intention to Comply with Crisis Messages Communicated Via Social Media”[J].,2012,38(3):416- 421.
97.Frewer,L.J.,Miles,S.and Marsh,R.,“The Media and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Envidence in Support of Social Amplification of Risk”,,2002,22(4):701-711.
98.Galam,S.and Jacobs,F.,“The Role of Inflexible Minorities in the Breaking of Democratic Opinion Dynamics”[J].,2012,381(1):366-376.
99.Galam,S.,“Minority Opinion Spreading in Random Geometry”[J].,2002,25(4):403-406.
100.Galam,S.,“Rational Group Decision Making:A Random Field Ising Model at T=0”[J].,1997,238(1):66-80.
101.Gallos,L.K.,Havlin,S.and Liljeros,F.et al.,“How People Interact in Evolving Online Affiliation Networks”[J].,2012,2(3):4583-4586.
102.Gambaro,J.P.and Crokidakis,N.,“The Influence of Contrarians in the Dynamics of Opinion Formation”[J].,2017,486:465-472.
103.Greco,S.,Mousseau,V.and Slowinski,R.,“Robust Ordinal Regression for Value Functions Handling Interacting Criteria”[J].,2014,239(3):711-730.
104.Hashemi,E.,Pirani,E.and Khajepour,A.et al.,“Opinion Dynamics-Based Vehicle Velocity Estimation and Diagnosis”[J].,2017,(99):1-7.
105.Hee,J.and Lee,C.,“The Effect of Crisis Communication Strategy,Information Source,and Involvement on Acceptance of Communication:Focusing on the Crisis from Food Rumors”[J].,2013,13(2):329-369.
106.Horst,U.,“Dynamics Systems of Social Interactions”[J].,2010,73(2):158-170.
107.Isenberg,D.J.,“Group Polarization:A Critical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1986,50(6):1141-1151.
108.Kahneman,D.and Tversky,A.,“Prospect Theory: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J].,1979,47(2):263-292.
109.Kim,J.N.and Grunig,J.E.,“Problem Solving and Communicative Action:A Situational Theory of Problem Solving”[J].,2011,61(1):120-149.
110.Kim,J.N.,Ni,L.and Kim,S.H.,Kim,J.R.,“What Makes People Hot? Applying the Situational Theory of Problem Solving to Hot-Issue Publics”[J].,2012,24(2):144-164.
111.Kowalska-Pyzalska,A.,Maciejowska,K.and Suszczyński,K.et al.,“Turning Green:Agent-based Modeling of the Adoption of Dynamic Electricity Tariffs”[J].,2014,7(3):164-174.
112.Kuttschreuter,M.,“Psychological Determinants of Reactions to Food Risk Messages”[J].,2006,26(4):1045-1057.
113.Kwon,S.,Cha,M.and Jung,K.et al.,“Aspects of Rumor Spreading on A Microblog Network”[J].,2013:299-308.
114.Lai,Z.D.and Yang,J.Z.,“Why Food Rumors Are Generated Easily?—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Communication Behaviors in the Situation of Food Risk Perception”[J].,2014(1):112-125.
115.Liu,P.and Ma,L.,“Food Scandals,Media Exposure,and Citizens’Safety Concerns:A Multilevel Analysis Across Chinese Cities”[J].,2016(63):102-111.
116.Lozano,J.,Blanco,E.and Maquieira,J.,“Can Ecolabels Survive in the Long Run?The Role of Initial Conditions”[J].,2010,69(12):2525-2534.
117.Marlon,R.,Jia,S.,Reis,S.D.S.and Celia,A.et al.,“How Does Public Opinion Become Extreme”[J].,2015(5):10032.
118.Mayhew,B.H.and Leving,R.L.,“Size and the Density of Interaction in Human Aggregates”[J].,1976,82(1):86-110.
119.Meadows,M.and Cliff,D.,“The Relative Agreement Model of Opinion Dynamics in Populations with Complex Social Network Structure”[D].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013,91 (1):53-69.
120.Mobilia,M.,Petersen,A.and Redner,S.,“On the Role of Zealotry in the Voter Model”[J].,2007 (8):266-276.
121.Mobilia,M.,“Does A Single Zealot Affect an Infinite Group of Voters?”[J].,2003,91(2):028701.
122.Nielek,R.,Wawer,A.and Wierzbicki,A.,“Spiral of Hatred:Social Effects in Internet Auctions between Informativity and Emotion”[D].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10,10(3-4):313-330.
123.Nyczka,P.and Sznajd-Weron,K.,“Anticonformity or Independence?—Insights from Statistical Physics”[J].,2013,151(1-2):174-202.
124.Paul,R.W.,Julie,H.and John,C.et al.,“How do South Australia Consumers Negotiate and Respond to Information in the Media about Food and Nutrition”[J].,2011,48(1):23-41.
125.Pei,S.,Muchnik,L.and Tang,S.T.et al.,“Exploring the Complex Pattern of Information Spreading in Online Blog Communities”[J].,2015,10(5):e0126894.
126.Peng,Y.,Li,J.,Xia,H.,Qi,S.and Li,J.,“The Effects of Food Safety Issues Released by We Media on Consumers’ Awareness and Purchasing Behavior:A Case Study in China”[J].,2015,51:44-52.
127.Scully,J.,“Genetic Engineering and Perceived Levels of Risk”[J].,2003,105(1“Group Polarization and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Effects of Communication Cues,Social Presence,and Anonymity”[J].,2002,13(1):70-90.
129.Slovic,P.,“Perceptions of Risk”[J].,1987,236(17):280-285.
130.Smith,D.and Riethmuller,P.,“Consumer concerns about food safety in Australia And Japan”[J].,1999,26(6):724-741.
131.Stoner,Finch J.A.,“Comparison of Individual and Group Decisions Involving Risk”[D].1961.
132.Su,W.,Chen,G.and Hong,Y.,“Noise Leads to Quasi-Consensus of Hegselmann-Krause Opinion Dynamics”[J].,2015(85):448-454.
133.Sunstein,C.R.,“The Law of Group Polarization”[J].,2002,10(2):175-195.
134.Sznajdweron,K.,Tabiszewski,K.and Timpanaro,A.M.,“Phase Transition in the Sznajd Model with Independence”[J].,2011,96(4):2510-2513.
135.Tversky,A.and Kahneman,D.,“Advances in Prospect Theory:Cumulative Representation of Uncertainty”[J].,1992,5(4):297-323.
136.Utz,S.,Schultz,F.and Glockal,S.,“Crisis Communication Online:How Medium,Crisis Type and Emotions Affected Public Reactions in the Fukushima Daiichi Nuclear Disaster”[J].,2013,39(1):40-46.
137.Verma,G.,Swami,A.and Chan,K.,“The Impact of Competing Zealots on Opinion Dynamics”[J].,2014,395(4):310-331.
138.Vosoughi,S.,Mohsenvand,M.and Roy,D.,“Rumor Gauge:Predicting the Veracity of Rumors on Twitter”[J].,2017,11(4):1-36.
139.Walla,P.,Brenner,G.and Koller,M.,“Objective Measures of Emotion Related to Brand Attitude:A New Way to Quantify Emotion-Related Aspects Relevant to Marketing”[J].,2011,6(11):e26782.
140.Woolcock,A.,Connaughton,C.and Merali,Y.et al.,“Fitness Voter Model:Damped Oscillations and Anomalous Consensus”[J].,2017,96 (3-1):032313.
141.Xia,J.,Song,P.X.L.and Tang,W.,“Retraction of a Study on Genetically Modified Corn:Expert Investigations Should Speak Louder during Controversies Over Safety”[J].,2015,9(2):13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