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book applies the methods of systems theory, coupling theory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s to systematically analyze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evolution trajectory of the inconsistency of the quantity,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from both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spects. The coupling model and the projection tracing model were used to quantitatively measure the inconsistency of the quantity,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from 1978 to 2014, and a cross-country comparative study was carried out. On the basis of the investigation of multi-dimensional composite factors such as system, factors and technology, the mechanism, path and policy to achieve the coupling of quantity, quality and benefit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are proposed.(AI翻译)
王薇:(著)
王薇,汉族,陕西西安人,经济学博士,现为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质量。发表论文近十篇。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4项。参与编写专著6部。
[1][德]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4][美]H.钱纳里、S.鲁宾逊、M.赛尔奎因:《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吴奇、王松宝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5][美]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宏观经济学》(第19版),萧琛主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年版。
[7][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8][美]道格拉斯·诺斯、罗伯特·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厉以平、蔡磊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9][美]德内拉·梅多斯、乔根·兰德斯、丹尼斯·梅多斯:《增长的极限》,李涛、王智勇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版。
[10][美]凡勃仑:《有闲阶级论》,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1][美]霍利斯·钱纳里、莫伊思·赛尔奎因:《发展的型式:1950—1970》,李新华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2][美]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吕瑞兰、李长生、鲍冷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年版。
[13][美]鲁迪格·多恩布什、斯坦利·费希尔:《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4][美]迈克尔·P.托达罗、斯蒂芬·C.史密斯:《发展经济学》,聂巧平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版。
[15][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下),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
[16][美]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戴睿、易诚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17][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邹建平译,中国画报出版社2012年版。
[18][苏]B.D.卡马耶夫:《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陈华山、左东观、何剑等译,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9][匈]亚诺什·科尔奈:《突进与和谐的增长》,张晓光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20][英]A.C.庇古:《福利经济学》,朱泱、张胜纪、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21][英]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彭逸林等译,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22][英]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23][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郭大力、王亚南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24][英]罗伊·哈罗德:《动态经济学》,黄范章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5][英]马尔萨斯:《政治经济学原理》,厦门大学经济系翻译组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26][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唐日松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27][英]约翰·梅娜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魏埙译,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8]白重恩、钱震杰:《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
[29]白重恩、谢长泰、钱颖一:《中国的资本回报率》,《比较》第28期。
[30]蔡昉、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经济研究》1999年第10期。
[31]蔡昉、杨涛:《城乡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32]曹东勃、秦茗:《金融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耦合》,《财经科学》2009年第1期。
[33]曹俊文:《生态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统计与决策》2002年第12期。
[34]曹立:《路径与机制:转变发展方式研究》,新华出版社2014年版。
[35]曹鹏:《技术创新的历史阶段性研究》,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6]曹勇、赵莉、苏凤娇:《企业专利管理与技术创新绩效耦合测度模型及评价指标研究》,《科研管理》2011年第10期。
[37]曹佑、张如兵:《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考核基准及实证分析》,《云南财贸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
[38]常春凤:《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波动与宏观调控的回顾与反思》,《经济学家》2009年第2期。
[39]钞小静、惠康:《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6期。
[40]钞小静、任保平:《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分析》,《经济研究》2011年第4期。
[41]车士义、郭琳:《结构转变、制度变迁下的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人口研究》2011年第2期。
[42]陈斌开、林毅夫:《发展战略、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43]陈宏、银路:《工业部门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经济效益的关系研究》,《工业技术经济》1994年第2期。
[44]陈继勇、周琪:《经济增长动力耦合与全球经济再平衡》,《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45]陈彦斌、姚一旻:《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1978—2007年》,《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第5期。
[46]陈宇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华出版社2014年版,第103页。
[47]陈宗胜、宗振利:《二元经济条件下中国劳动收入占比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财经研究》2014年第2期。
[48]成金华、吴巧生:《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与“环境成本内化”发展模式》,《管理世界》2007年第1期。
[49]程大中:《中国服务业增长的特点、原因及影响——鲍莫尔—富克斯假说及其经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50]程虹、李丹丹:《一个关于宏观经济增长质量的一般理论——基于微观产品质量的解释》,《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51]褚可邑:《完善市场经济中的宏观经济效益指标体系》,《中国统计》1999年第6期。
[52]达松海:《一种评价工业经济效益的新方法》,《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1年第3期。
[53]戴武堂:《论经济增长质量及其改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54]单豪杰:《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10期。
[55]单薇:《基于熵的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3年第10期。
[56]单晓娅、陈森良:《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57]单莹洁、苏传华:《基于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研究——以河北省为例》,《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第22期。
[58]董会忠、薛惠锋、宋红丽:《基于耦合理论的经济——环境系统影响因子协调性分析》,《统计与决策》2008年第2期。
[59]董敏杰、梁泳梅:《1978—2010年的中国经济增长来源:一个非参数分解框架》,《经济研究》2013年第5期。
[60]董晓宇、郝灵艳:《中国市场化进程的定量研究:改革开放30年市场化指数的测度》,《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第6期。
[61]杜志雄、肖卫东、詹琳:《包容性增长理论的脉络、要义与政策内涵》,《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11期。
[62]段文斌、尹向飞:《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述评》,《南开经济研究》2009年第2期。
[63]樊纲、王小鲁、马光荣:《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经济研究》2011年第9期。
[64]樊纲、王小鲁、朱恒鹏:《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11年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65]樊潇彦、袁志刚:《我国宏观投资效率的定义与衡量:一个文献综述》,《南开经济研究》2006年第1期。
[66]方必和、程志宏、刘惠萍:《投影寻踪模型在国民经济综合评价中的应用》,《运筹与管理》2005年第5期。
[67]方创琳、杨玉梅:《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系统的基本定律》,《干旱区地理》2006年第1期。
[68]方建中:《产业转型升级的范式转换:从分立替代到耦合互动》,《江海学刊》2013年第6期。
[69]方迎风、童光荣:《经济增长质量的衡量标准:福利还是效率?》,《宏观质量研究》2014年第3期。
[70]费仲虎:《经济效益评价方法与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新的探索》,《管理世界》1987年第1期。
[71]封志明、郑海霞、刘宝勤:《基于遗传投影寻踪模型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农业工程学报》2005年第3期。
[72]付强、付红、王立坤:《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地理科学》2003年第2期。
[73]傅家骥、仝允恒:《技术创新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4]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经济研究》2011年第5期。
[75]高帆:《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轨迹、特征与效应》,《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6期。
[76]高萍、孙群力:《工业化进程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统计研究》2008年第8期。
[77]桂正耀:《试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科研管理》1996年第1期。
[78]郭峰:《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耦合机制研究》,《学习论坛》2006年第7期。
[79]郭金喜:《传统产业集群升级:路径依赖和“蝴蝶效应”耦合分析》,《经济学家》2007年第3期。
[80]郭晶、刘菲菲:《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重新估算——基于贸易增加值视角的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15年第2期。
[81]郭克莎:《论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经济研究》1996年第1期。
[82]郭庆旺、贾俊雪:《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估算》,《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
[83]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经济研究》2005年第6期。
[84]郭熙保:《工业化、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东南学术》2002年第3期。
[85]国家统计局综合司课题组:《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及其转换》,《调研世界》2014年第12期。
[86]郝生宾、于渤、吴伟伟:《企业网络能力与技术能力的耦合度评价研究》,《科学学研究》2009年第2期。
[87]何枫、陈荣、何林:《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经济学家》2003年第5期。
[88]何海林、涂建军、孙祥龙等:《中国人口结构与经济结构耦合的关联分析》,《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10期。
[89]何锦义、刘晓静、刘树梅:《当前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中的几个问题》,《统计研究》2006年第5期。
[90]何强:《要素禀赋、内在约束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统计研究》2014年第1期。
[91]贺铿:《中国投资、消费比例与经济发展政策》,《数量经济系数经济研究》2006年第5期。
[92]宏观经济分析课题组:《关于中国经济速度、结构、效益关系的研究》(上),《管理世界》1995年第3期。
[93]宏观经济分析课题组:《关于中国经济速度、结构、效益关系的研究》(下),《管理世界》1995年第4期。
[94]宏观经济效益综合评价课题组:《关于全面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及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管理世界》1993年第3期。
[95]洪银兴:《对新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系统评价》,《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7期。
[96]洪银兴:《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学家》2013年第1期。
[97]洪银兴:《论经济增长的速度、效益和波动》,《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6期。
[98]洪英芳:《新时期人力资源开发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研究》,《人口学刊》2002年第6期。
[99]胡鞍钢、郑京海:《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为何明显下降》,《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3月26日。
[100]胡志军、刘宗明、龚志民:《中国总体收入基尼系数的估计:1985—2008》,《经济学》(季刊)2011年第4期。
[101]黄梦圆等:《基于投影寻踪模型的长三角经济发展与生态效率耦合协调性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5年第16期。
[102]黄鹏章:《正确处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关系》,《河北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103]黄少安:《关于制度变迁的三个假说及其验证》,《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104]黄铁苗:《论综观经济效益》,《求索》1998年第1期。
[105]黄铁苗:《市场经济与经济效益》,《广东审计》1996年第7期。
[106]黄铁苗、蒋鑫:《基于管理视角下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问题研究》,《学术研究》2013年第12期。
[107]黄勇峰、任若恩、刘晓生:《中国制造业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估计》,《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2期。
[108]黄灼明:《经济效益范畴的历史考察——兼谈时代呼唤综观经济理论的发展》,《当代经济研究》1998年第2期。
[109]汲凤翔、张英花:《改革和完善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设想》,《统计研究》1991年第3期。
[110]纪玉荣:《宏观经济效益问题评价与分析的统计研究》,《科技致富向导》2009年第10期。
[111]贾俊雪、郭庆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变化与宏观经济稳定政策》,《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年第7期。
[112]江澜:《投影寻踪模型在国民经济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2期。
[113]蒋晓娟、王月菊、陈兴鹏等:《中国人口—经济—空间—社会城市化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分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
[114]金菊良、魏一鸣、丁晶:《水质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模型》,《环境科学学报》2001年第4期。
[115]金菊良、魏一鸣、付强:《农业生产力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模型》,《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1年第4期。
[116]金菊良、杨晓华、丁晶:《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0年第4期。
[117]金理:《我国经济学界近年来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效果问题的讨论》,《经济研究》1963年第1期。
[118]金珊:《试论社会主义的经济效果》,《经济研究》1961年第9期。
[119]靳卫东:《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转化的动态匹配效应:就业、增长和收入分配问题的评述》,《经济评论》2010年第6期。
[120]康梅:《投资增长模式下经济增长因素分解与经济增长质量》,《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
[121]寇晓东、薛惠锋:《1992—2004年西安市环境经济发展协调度分析》,《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年第4期。
[122]雷钦礼:《中国经济结构的演化及其增长效益的测度分析》,《统计研究》2007年第11期。
[123]冷崇总:《构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宏观经济管理》2008年第4期。
[124]李宾、曾志雄:《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再测算:1978—2007年》,《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
[125]李稻葵、刘霖林、王红领:《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
[126]李凤瑞、魏丽华:《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领导之友》2013年第2期。
[127]李富强、董直庆、王林辉:《制度主导、要素贡献和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的分类检验》,《经济研究》2008年第4期。
[128]李国良、李忠富:《中国建筑业1997—2007年竞争环境评价》,《系统管理学报》2010年第6期。
[129]李国良、李忠富、付强:《基于投影寻踪模型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运筹与管理》2011年第4期。
[130]李洪侠:《衡量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指标体系研究》,《经济与管理战略研究》2014年第3期。
[131]李京文:《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几个问题》,《市场经济导报》1996年第7期。
[132]李京文:《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133]李静、孟令杰、吴福象:《中国地区发展差异的再检验:要素积累抑或TFP》,《世界经济》2006年第1期。
[134]李俊霖:《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与评价》,《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15期。
[135]李平、钟学义、王宏伟等:《中国生产率变化与经济增长源泉:1978—2010年》,《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3年第1期。
[136]李强、魏巍:《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非线性效应分析》,《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年第12期。
[137]李荣富:《安徽省市域经济增长质量动态模糊综合评价——基于改进的AHP—FCE集成模型》,《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138]李荣富、王萍、傅懿兵:《安徽各市经济增长质量动态多指标综合评价——基于面板数据投影寻踪模型》,《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139]李荣富、王萍、傅懿兵:《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探究》,《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140]李盛成:《发展质量理论探析》,《理论与改革》1999年第5期。
[141]李实:《中国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与改革》,《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
[142]李驷:《经济效果和产品质量》,《经济研究》1959年第8期。
[143]李小明:《中国经济波动与增长的福利成本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3年第4期。
[144]李小平、朱钟棣:《国际贸易、R&D溢出和生产率增长》,《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
[145]李延军、金浩:《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评价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2期。
[146]李永友:《我国需求结构失衡及其程度评估》,《经济学家》2012年第1期。
[147]李岳平:《经济增长质量评估体系及实证分析》,《江苏统计》2001年第5期。
[148]李治国、唐国兴:《资本形成路径与资本存量调整模型——基于中国转型时期的分析》,《经济研究》2003年第2期。
[149]李周为、钟文余:《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增长质量测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国软科学》1999年第6期。
[150]李佐军:《第三次大转型:中国经济拐点下的战略选择》,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
[151]李祚泳:《投影寻踪的理论及应用进展》,《大自然探索》1998年第1期。
[152]厉以宁:《创意创新离不开制度条件》,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hgds/20120108/100411151086.shtml。
[153]梁润、余静文、冯时:《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测算》,《南方经济》2015年第7期。
[154]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律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热带地理》1999年第2期。
[155]林伯强、蒋竺均:《中国CO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管理世界》2009年第4期。
[156]林毅夫:《论经济发展战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7]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58]林毅夫、刘培林:《经济发展战略与公平、效率的关系》,《中外管理导报》2002年第8期。
[159]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160]林毅夫、苏剑:《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管理世界》2007年第11期。
[161]刘嫦娥、李允尧、易华:《包容性增长研究述评》,《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2期。
[162]刘富江:《我国工业经济效益的状况、特点及对策》,《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1年第10期。
[163]刘国光:《论经济改革与经济调整》,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28页。
[164]刘海英、赵英才、张纯洪:《人力资本“均化”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关系研究》,《管理世界》2004年第11期。
[165]刘宏业:《试论技术进步与社会效益增长》,《科学管理研究》2004年第3期。
[166]刘辉煌、李峰峰:《动态耦合视角下的收入分配、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中国软科学》2013年第12期。
[167]刘嘉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耦合机制分析》,《求索》2011年第7期。
[168]刘娟:《工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再思考》,《统计研究》1999年第2期。
[169]刘立峰:《消费与投资关系的国际经验比较》,《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72期。
[170]刘强、黄蓓:《论人力资本积累机制及其政策选择》,《经济问题》1998年第3期。
[171]刘瑞、黄炎:《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再估计》,《社会科学辑刊》2015年第1期。
[172]刘瑞翔:《探寻中国经济增长源泉:要素投入、生产率与环境消耗》,《世界经济》2013年第10期。
[173]刘诗白:《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效果两个理论问题的初步探讨》,《汉江论坛》1962年第9期。
[174]刘树成:《论又好又快发展》,《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
[175]刘树成:《论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的新态势》,《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176]刘涛、黄强:《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之比较》,《上海统计》1997年第10期。
[177]刘伟:《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及面临的挑战》,《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3年第1期。
[178]刘伟、李绍荣:《转轨中的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版。
[179]刘伟、张辉:《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经济研究》2008年第11期。
[180]刘霞辉、张平、张晓晶:《改革时代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格致出版社2008年版,第81页。
[181]刘小鲁:《我国创新能力积累的主要途径:R&D,技术引进,还是FDI?》,《经济评论》2011年第3期。
[182]刘小瑜、汪淑梅:《基于集对分析法的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江西社会科学》2014年第12期。
[183]刘亚建:《我国经济增长效率分析》,《思想战线》2002年第2期。
[184]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自然资源学报》2005年第1期。
[185]刘志彪:《从后发到先发: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第4期。
[186]刘志强:《宏观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世界经济》1998年第8期。
[187]逯进、陈阳、郭志仪:《社会福利、经济增长与区域发展差异——基于中国省域数据的耦合实证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12年第3期。
[188]逯进、周惠民:《中国省域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耦合关系的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3年第9期。
[189]吕冰洋、郭庆旺:《中国要素收入分配的测算》,《经济研究》2012年第10期。
[190]吕健:《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分析:2000—2009》,《上海经济研究》2011年第5期。
[191]罗连发:《产品质量如何决定经济增长质量——基于山区的实证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192]罗序斌:《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当代经济》2009年第13期。
[193]马建新、申世军:《中国经济增长质量问题的初步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第3期。
[194]马胜利、姜博:《中国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选择》,《党政干部学刊》2014年第12期。
[195]孟德友等:《基于投影寻踪模型的河南县域交通与经济协调性评价》,《地理研究》2013年第11期。
[196]牛文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认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5期。
[197]潘梅村、龚祖英:《论经济增长的整体效益》,《世界经济文汇》1997年第2期。
[198]彭德芬:《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199]彭国华:《中国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与人力资本构成》,《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2期。
[200]钱伯海:《试论社会主义经济效果的指标体系》,《中国经济问题》1963年第10期。
[201]钱争鸣、陈韦彦:《我国工业经济效益指标评价与主成分分析的实证研究》,《统计研究》1999年第7期。
[202]乔为国:《中国高投资率、低消费率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203]秦鲁:《评价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4年第2期。
[204]邱国栋、马巧慧:《企业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内生耦合》,《中国软科学》2013年第12期。
[205]全毅:《国际经济环境的演变趋势与我国经济转型》,《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2年第4期。
[206]冉茂盛、毛战宾:《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分析》,《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207]人力资本结构研究课题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匹配及其效率影响》,《统计研究》2012年第4期。
[208]任继周:《草地农业生态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版,第14页。
[209]任继周:《系统耦合在大农业中的战略意义》,《科学》1999年第6期。
[210]沈坤荣、傅元海:《外资技术转移与内资经济增长质量——基于中国区域面板数据的检验》,《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11期。
[211]沈坤荣、李猛:《中国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的测算:1952—2008》,《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212]沈坤荣、李子联:《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与约束》,《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1期。
[213]沈谊、周三多:《评价工业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探讨》,《经济研究》1983年第8期。
[214]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之佳、柯金良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15]世界银行:《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发展与环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
[216]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与贫困作斗争》,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217]世界银行增长与发展委员会:《增长报告——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发展的战略》,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版。
[218]司增绰、邵军:《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基于文献的梳理研究》,《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219]宋斌:《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与区域比较研究——基于包容性增长视角的分析》,《宏观质量研究》2013年第3期。
[220]宋海岩等:《改革时期中国总投资决定因素的分析》,《世界经济文汇》2003年第1期。
[221]宋明顺、张霞、易荣华等:《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及应用》,《经济学家》2015年第2期。
[222]宋伟、闫超:《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与创新能力的耦合度分析》,《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223]速水佑次郎:《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224]随洪光:《FDI资本效应对东道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分析》,《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第1期。
[225]随洪光:《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模型的经验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13年第7期。
[226]孙琳琳、任若恩:《中国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世界经济》2005年第12期。
[227]孙平军、丁四保、修春亮:《北京市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耦合协调性分析》,《人口问题研究》2012年第5期。
[228]孙冶方:《讲经济就是要以最小的耗费取得最大的效果——孙冶方同志1981年3月在经济效果理论问题讨论会上的录音讲话》,《计划经济研究》1981年第15期。
[229]陶长琪、齐亚伟:《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差异及其成因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第1期。
[230]佟哲晖:《论宏观综合经济效益指标》,《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第2期。
[231]托马斯等:《增长的质量》,《增长的质量》翻译组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29页。
[232]王干梅、姜学民、时正新、王全新:《试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循环》,《贵州社会科学》1984年第6期。
[233]王光伟:《论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234]王积业:《关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宏观思考》,《宏观经济研究》2000年第1期。
[235]王金照、王金石:《工业增加值率的国际比较》,《经济纵横》2012年第8期。
[236]王利、张炳发、初凤英:《关于对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测度的探讨》,《技术经济》1999年第8期。
[237]王玲、Adam Szirmai:《高技术产业技术投入和生产率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经济学季刊》2008年第3期。
[238]王茜茜等:《基于投影寻踪法的武汉市“两型社会”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生态学报》2011年第20期。
[239]王顺久、李跃清:《投影寻踪模型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生态学杂志》2006年第7期。
[240]王顺久、杨志峰:《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投影寻踪模型研究》,《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年第1期。
[241]王顺久、杨志峰、丁晶:《关中平原低下水资源承载了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方法》,《资源科学》2004年第6期。
[242]王薇、任保平:《数量型经济增长与质量型经济增长的比较及转型路径》,《人文杂志》2014年第4期。
[243]王薇、任保平:《我国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阶段性特征:1978—2014年》,《改革》2015年第8期。
[244]王文博:《经济增长质量统计指标体系研究》,《统计与信息论坛》2001年第1期。
[245]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经济研究》2000年第7期。
[246]王小鲁、樊纲、刘鹏:《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
[247]王小鲁、樊纲等:《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跨世纪的回顾与展望》,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5页。
[248]王雅林、何明升:《论现代化的发展质量》,《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3期。
[249]王永锡、袁文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效果的实质》,《经济研究》1962年第9期。
[250]王玉梅:《企业技术创新动态发展过程中知识管理与人才管理耦合演化过程分析》,《理论与探索》2011年第6期。
[251]王琢:《论经济效果问题》,《经济研究》1959年第8期。
[252]卫兴华:《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人民日报》2011年2月14日第7版。
[253]卫兴华、黄桂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学术月刊》1997年第1期。
[254]魏礼群:《重在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的统一》,《求是杂志》2009年第8期。
[255]魏双凤:《论综观经济效益及其指标体系》,《科学·经济·社会》1987年第4期。
[256]翁媛媛、高汝熹:《中国经济高增长模式的质量与动态效率判断》,《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第9期。
[257]翁媛媛、高汝熹:《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分析及未来增长空间预测》,《经济学家》2011年第8期。
[258]吴传清:《我国区域经济质量提升的制度安排》,《区域经济评论》2013年第11期。
[259]吴敬琏:《实现合意的新常态要靠改革》,《新金融》2015年第1期。
[260]吴敬琏:《体制性障碍阻碍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农村工作通讯》2013年第1期。
[261]吴明涛、刘颖、石瑶:《基于投影寻踪模型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评价》,《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262]吴勤堂:《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机理分析》,《管理世界》2004年第2期。
[263]吴显悦、王荣川:《资金利税率是考核经济效益的最佳指标》,《地质技术经济管理》1997年第6期。
[264]吴玉鸣、张燕:《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资源科学》2008年第1期。
[265]吴振坤:《新编简明经济学词典》,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66]伍海华、王继勋:《改革十年我国宏观经济效益的多元统计评价》,《经济评论》1993年第1期。
[267]伍世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性障碍分析》,《企业经济》2012年第2期。
[268]武鹏:《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第2期。
[269]武义青:《经济增长质量的度量方法及其应用》,《管理现代化》1995年第5期。
[270]夏力:《对经济增长效益的制度性分析》,《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271]向书坚、郑瑞坤:《增长质量、阶段特征与经济转型的关联度》,《改革》2012年第1期。
[272]项俊波:《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测度与分析》,《管理世界》2008年第9期。
[273]肖红叶、李腊生:《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实证分析》,《统计研究》1998年第4期。
[274]谢钰敏、魏晓平:《基于结构耦合模型的企业技术能力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第23期。
[275]谢忠秋:《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关性研究》,《经济管理》2006年第22期。
[276]熊勇清、李世才:《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的过程及作用机制探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第11期。
[277]徐现祥、舒元:《基于对偶法的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核算》,《统计研究》2009年第7期。
[278]徐玉莲、王玉冬、林艳:《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评价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第12期。
[279]许涤新:《生态经济学的几个理论问题》,《生态经济》1987年第1期。
[280]许坚:《生态效益与生态经济效益的界定——兼与张叶先生商榷》,《生态经济》1994年第2期。
[281]许宪春:《90年代我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分析》,《管理世界》2000年第6期。
[282]颜鹏飞、李酣:《以人为本、内涵增长和世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发展质量的思想》,《宏观质量研究》2014年第1期。
[283]颜双波:《我国教育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研究》,《教育评论》2015年第1期。
[284]颜双波、张连成:《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界定与测算方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285]杨丹萍:《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耦合机理分析》,《中国流通经济》2005年第8期。
[286]杨钧、苑小丰:《中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质量问题实证研究》,《宏观质量研究》2014年第2期。
[287]杨亮、丁金宏:《社会保障、经济发展与区域差异——基于中国省域数据的耦合实证分析》,《经济与管理》2014年第1期。
[288]杨万平、杜行:《中国经济增长源泉:要素投入、效率提升还是生态损耗》,《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
[289]杨武、杨淼:《中国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模型》,《中国科技论坛》2016年第3期。
[290]杨玉珍:《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291]叶初升:《发展经济学视野中的经济增长质量》,《天津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
[292]叶浩等:《投影寻踪模型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5年第5期。
[293]叶宗裕:《关于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指标正向化和无量纲化方法的选择》,《浙江统计》2003年第4期。
[294]易纲、樊纲、李岩:《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
[295]易培强:《论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效益》,《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6期。
[296]于洪菲、田依民:《中国1978—2011年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的再估算》,《财经科学》2013年第5期。
[297]余泳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时空特征》,《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年第2期。
[298]俞安军、韩士专、张顺超:《利用C—D函数测算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及方式》,《统计与决策》2007年第24期。
[299]袁富华:《中国经济结构性减速、转型风险与供给面改革》,《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年第2期。
[300]袁炯:《解读文化创新体系》,《实践》(思想理论版)2010年第6期。
[301]岳希明、张曙光:《我国服务业增加值的核算问题》,《经济研究》2002年第12期。
[302]战明华、许月丽:《规模和产业结构的关联效应、城市化与经济内生增长》,《经济科学》2006年第3期。
[303]张长征、李怀祖:《中国教育公平与经济增长质量关系实证研究:1978—2004》,《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第12期。
[304]张车伟、张士斌:《中国劳动报酬份额变动的“非典型”特征及其解释》,《人口与发展》2012年第4期。
[305]张国强、温军、汤向俊:《中国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10期。
[306]张鸿鹰、钟文余:《改革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数理统计与管理》2000年第3期。
[307]张建华、王鹏:《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分省份资本折旧率的再估计》,《管理世界》2012年第10期。
[308]张军:《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的转轨特征》,《经济研究》2002年第6期。
[309]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
[310]张军、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经济研究》2003年第7期。
[311]张军扩:《“七五”期间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各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算》,《经济研究》1991年第4期。
[312]张兰英:《论发展的质量》,《武夷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313]张连城、李方正:《中国需求结构失衡判定的国际比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314]张平:《致力推动中国经济从高速转向高效增长》,《求是》2013年第9期。
[315]张少华、蒋伟杰:《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再测度与分解》,《统计研究》2014年第3期。
[316]张胜旺:《可持续发展模式下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生态经济》2013年第2期。
[317]张首魁、党兴华:《技术创新网络组织绩效研究:基于结点耦合关系的视角》,《软科学》2009年第9期。
[318]张卫华、赵铭军:《指标无量纲化方法对综合评价结果可靠性的影响及其实证分析》,《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年第3期。
[319]张先治:《建立评价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探讨——对现行考评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评价》,《求是学刊》1998年第5期。
[320]张欣莉、任仕泉、罗利:《企业竞争力评价的投影寻踪模型》,《数理统计与管理》2005年第4期。
[321]张妍、尚金城、于相毅:《城市经济与环境发展耦合机制的研究》,《环境科学学报》2003年第1期。
[322]张宇:《中国模式》,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476页。
[323]赵璟、党兴华:《城市群空间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耦合关系系统动力学仿真》,《系统管理学报》2012年第7期。
[324]赵小勇等:《投影寻踪模型的改进及其在生态农业建设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农业工程学报》2006年第5期。
[325]赵彦云、王军:《宏观经济效益统计的核算、评价与分析》,《统计研究》1991年第3期。
[326]赵英才、张纯洪、刘海英:《转轨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评价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3期。
[327]赵志耘、吕冰洋:《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动态融合: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典型事实》,《经济研究》2007年第11期。
[328]赵志耘、杨朝峰:《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解释:1979—2009年》,《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第9期。
[329]郑超愚、胡乃武:《中国通货膨胀的历史趋势与结构因素》,《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330]郑京海、胡鞍钢:《中国改革时期省际生产率增长变化的实证分析(1979—2001年)》,《经济学》(季刊)2005年第1期。
[331]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和制度效应》,《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2期。
[332]郑绍濂、胡祖光:《经济系统的经济效益度量的综合指标——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和探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6年第1期。
[333]郑世林、张宇、曹晓:《中国经济增长源泉再估计:1953—2013》,《人文杂志》2015年第11期。
[334]郑玉歆:《全要素生产率的再认识——用TFP分析经济增长质量存在的若干局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9期。
[335]支道隆:《谈如何设置一个能反映技术进步的综合经济效益指标》,《财经问题研究》1991年第2期。
[336]周家华:《论经济增长整体效益》,《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337]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338]周小亮:《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理论回溯与框架设计》,《学术月刊》2015年第9期。
[339]朱承亮、岳宏志、李婷:《中国经济增长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1985—2007年》,《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9期。
[340]朱方明、贺立龙:《经济增长质量:一个新的诠释及中国现实考量》,《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年第1期。
[341]朱杰堂:《资金利税率取代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实证研究》,《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342]左其亭、陈嘻:《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上海环境科学》2001年第12期。
[343]E.多马:《经济增长理论》,郭家麟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344]ADB,,Asian Development Bank,Manila,2007.
[345]ADB,,Asian Development Bank Institute,Manila,1999.
[346]Ali Ifzal,Zhuang Juzhong,“Inclusive Growth toward a Prosperous Asia:Policy Implications”,,97,2007.
[347]Ali Ifzal,Son Hyun H.,“Defining and Measuring Inclusive Growth:Application to The Philippines”,,98,2007.
[348]Ali Ifzal,Son Hyun H.,“Measuring Inclusive Growth”,,Vol.24,Issue 1,Jan.2007,p.11.
[349]Alwyn Young,“Gold into Base Metals:Productivity Growth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uring the Reform Period”,,Vol.111,No.6,Dec.2003,pp.1220-1261.
[350]Alwyn Young,“Substitution and Complementarity in Endogenous Innovation”,,Vol.108,Issue 3,Aug.1993,pp.775-807.
[351]Alwyn Young,“The Tyranny of Numbers:Confronting the Statistical Realities of the East Asian Growth Experience”,,Vol.110,Issue 3,Aug.1995,pp.641-680.
[352]A.Charnes,W.W.Cooper and E.Rhodes.“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Vol.2,Issue 6,Nov.1978,pp.429-444.
[353]Burak Guneralp,Michael K.Reilly and Karen Seto,“Capturing Multicolor Feedbacks in Urban Land Change:a Coupled System Dynamics Spatial Logistic Approach”,,Vol.39,Issue.5,Jan.2012,pp.858-879.
[354]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Revised Statistics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 by Industry:1997 Through First Quarter 2014”,November 13,2013,http://www.bea.gov/newsreleases/industry/gdpindustry/2014/gdpind214.htm.
[355]Charles P.Kindleberger,“The Terms of Trad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Vol.40,No.1,Part 2.Problems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Feb.1958,pp.72-85.
[356]Dale W.Jorgenson,ZVI Griliches,“Issues in Growth Accounting:A Reply to Edward F.Denison”,,Vol.52,No.5,May 1972,pp.65-94.
[357]Daron Acemoglu,Simon Johnson and James A.Robinson,“Institutions as a Fundamental Cause of Long-Run Growth”,,Vol.1,Part A,2005,pp.385-472.
[358]David Backus,Patrick J.Kehoe,“International Evidence on the Historical Properties of Business Cycles”,,Vol.82,No.4,Sep.1992,pp.864-888.
[359]Douglas W.Caves,Laurits R.Christensen,W.Erwin Diewert,“The Economic Theory of Index Numbers and the Measurement of Input,Output,and Productivity”,,Vol.50,No.6,Nov.1982,pp.1393-1414.
[360]Dudley Seers,“The Birth,Life and Death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Vol.10,Issue 4,Oct.1979,pp.707-719.
[361]Dwight Heald Perkins,“Reforming China's Economic System”,,Vol.26,No.2,Jun.1988,pp.601-645.
[362]Edward B.Barbier,“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Vol.14,Issue 2,Sum.1987,pp.101-110.
[363]Felipe J.,,Asian Development Bank,Manila.Processed,2007.
[364]Gary H.Jefferson Thomas G.Rawski and Yuxin Zheng,“Growth,Efficiency,and Convergence in China's State and Collective Industry”,,Vol.40,No.2,Jan.1992,pp.239-266.
[365]Gene M.Grossman,Elhanan Helpman,“Trade,Knowledge Spillovers,and Growth”,,Vol.35,Issues 2-3,Apr.1991,pp.517-526.
[366]Gregory C.Chow,“Capital Form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Vol.108,Issue 3,Aug.1993,pp.809-842.
[367]Gustav Ranis,John C.H.Fei,“A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Vol.51,No.4,Sep.1961,pp.533-565.
[368]Jess Benhabib and Mark M.Spiegel,“The Role of Human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Evidence from Aggregate Cross-Country Data”,,Vol.34,Issue 2,Oct.1994,pp.143-173.
[369]John B.Taylor,Michael Woodford,,Elsevier,1999.
[370]John H.Holland,“Genetic Algorithms and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Trials”,,Vol.2,Issue 2,1973,pp.88-105.
[371]J.B.Kruskal,“Linear Transformation of Multivariate Data to Reveal Clustering”,,1972,pp.179-191.
[372]Kaldor 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6.
[373]Karl E.Weick,“Educational Organization as Loosely Coupled Systems”,,Vol.21,No.1,Mar 1976,pp.1-19.
[374]Kenneth Arrow,“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Vol.29,Issue 3,1962,pp.155-173.
[375]Klasen Stephan,“Measuring and Monitoring Inclusive Growth:Multiple Definitions,Open Questions,and Some Constructive Proposals”,,Jun.2010,pp.7-12.
[376]Lam Alice,“Organization Innova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377]Lant Pritchett,“Where Has All the Education Gone?”,,Vol.15,Issue 3,Oct.2001,pp.367-391.
[378]Levy M.E,,National Industrial Conference Board,1963.
[379]Ludwig Von Bertalanffy,,University Press of Colorado,1968.
[380]M Peneder,“Structural Change and Aggregate Growth”,,Vol.14,2002,pp.427-448.
[381]Marc Levinson,“Job Creation in the Manufacturing Revival”,,R41898,June 20,2012.
[382]Mckinley Terry,“Inclusive Growth Criteria and Indicators:an Inclusive Growth Index for Diagnosis of Country Progress”,,June 2010,pp.10-14.
[383]Mun Heng Toh and Wai Choong Ng,“Efficiency of Investments in Asian Economies:Has Singapore Over-Invested”,,Vol.13,Issue 1,January-February 2002,pp.52-71.
[384]Paul M.Romer,“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Rrowth”,,Vol.94,No.5,Oct.1986,pp.1002-1037.
[385]Ravi Kanbur and Xiaobo Zhang,“Fifty Years of Regional Inequality in China:a Journey through Central Planning,Reform,and Openness”,,Vol.9,Issue 1,February 2005,pp.87-106.
[386]Raymond W.Goldsmith,“A Perpetual Inventory of National Wealth”,,Vol.14,1951,pp.5-73.
[387]Richard Bellman,“On the Approximation of Curves by Line Segments Using Dynamic Programming”,Vol.4,Issue 6,June 1961,p.284.
[388]Robert Barro,“Quantity and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Vol.5,Issue 2,2002,pp.17-36.
[389]Robert E.Hall,Charles I.Jones,“Why Do Some Countries Produce So Much More Output Per Worker than Others?”,,Vol.114,Issue 1,Feb.1999,pp.83-116.
[390]Robert E.Lucas Jr.,“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Vol.22,Issue 1,July 1988,pp.3-42.
[391]Robert J.Hodrick and Edward C.Prescott,“Postwar US Business Cycle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Vol.29,No.1,Feb.1997,pp.1-16.
[392]Robert M.Solow,“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Vol.70,Issue 1,Feb.1956,pp.65-94.
[393]Rohwer Jim,“When China Wakes:A Survey of China”,,1992.
[394]Ronald I.McKinnon,“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 Reassessment of Interest-Rate Policies in Asia and Latin America”,,Vol.5,No.4,Win.1989,pp.29-54.
[395]R.D.Banker,A.Charnes and W.W.Cooper,“Some Models for Estimating Technical and Scale Inefficiencies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Vol.30,Issue 9,Sep.1984,pp.1078-1092.
[396]R.Fare,C A K Lovell,S.Grosskopf.,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397]Sai Ding and John Knight,“Can the Augmented Solow Model Explain China’s Remarkable Economic Growth?A Cross-country Panel Data Analysis”,,Vol.37,Issue 3,Sep.2009,pp.432-452.
[398]Schmidheiny S.and Stigson B.,,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00.
[399]Shujie Yao,Zongyi Zhang and Lucia Hanmer,“Growing Inequality and Poverty in China”,,Vol.15,Issue 2,2004,pp.145-163.
[400]Taguchi Genichi,“Introduction to Quality Engineering:Designing Quality into Products and Processes”,,1986,pp.1-10.
[401]T.W.Swan,“Economic Growth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Vol.32,Issue 2,Nov.1956,pp.334-361.
[402]Ward B.and Dubos R.,,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 Ltd.,1972,pp.123.
[403]W.Arthur Lewis,“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Vol.22,Issue 2,May 1954,pp.139-191.
[404]W.A.Shewhart,,Asq Quality Press,1931.
[405]ZuLiu Hu,Mohsin S.Khan,“Why is China Growing so Fast?”,,Vol.44,Issue 1,March 1997,pp.103-131.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