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籍类书籍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新编诸子集成》,中华书局 1983年版。
(宋)朱熹:《朱熹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宋)朱熹、吕祖谦:《近思录》,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四部丛刊(初编)。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
(宋)张栻:《张栻集》,长春出版社1999年版。
(宋)张栻:《南轩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袁甫:《蒙斋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徐元杰:《梅野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陆九渊:《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
(宋)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
(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明)李颙:《二曲集》,中华书局1996年版。
(清)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2012年版。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
章诗同:《荀子简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吴龙辉等:《墨子白话今译》,中国书店1992年版。
夏剑钦主编:《十三经今注今译》(上下册),岳麓书社1994年版。
(二)专著类书籍
白新良:《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陈根法:《德性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史资料》(全三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制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陈谷嘉:《儒家伦理哲学》,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陈谷嘉、朱汉民主编:《中国德育思想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陈元晖等:《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邓洪波等:《书院学档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邓洪波:《中国书院史》(增订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邓洪波:《中国书院楹联》,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邓洪波:《中国书院章程》,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高德胜:《生活德育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高恒天:《道德与人的幸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胡林英:《道德内化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胡青:《书院的社会功能及其文化特色》,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年版。
季啸风主编:《中国书院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贾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反思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7年版。
金生鈜:《德性与教化》,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刘铁芳:《生命与教化——现代性道德教化问题审理》,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罗国杰主编:《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修养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马云霞:《“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社2017年版。
苗春德:《宋代教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彭柏林:《道德需要论》,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苏振芳:《道德教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唐凯麟、张怀承:《成人与成圣——儒家伦理道德精粹》,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唐亚阳、吴增礼:《中国书院德育研究》,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王炳照、阎国华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三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王殿卿:《儒学书院德育》,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王易:《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文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吴万居:《宋代书院与宋代学术之关系》,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版。
肖永明等:《书院传统与当代大学教育——岳麓书院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湖南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肖永明:《儒学·书院·社会——社会文化视野中的书院》,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杨布生、彭定国:《中国书院与传统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2年版。
章柳泉:《中国书院史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朱汉民、李弘祺主编:《中国书院》(第一辑),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朱汉民、李弘祺主编:《中国书院》(第二辑),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朱汉民、李弘祺主编:《中国书院》(第三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朱汉民、李弘祺主编:《中国书院》(第四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朱汉民、李弘祺主编:《中国书院》(第五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朱汉民、李弘祺主编:《中国书院》(第六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朱汉民、李弘祺主编:《中国书院》(第七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朱汉民:《岳麓书院的历史与传统》,湖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三)学术论文类
蔡春、扈中平:《德性培育与制度教化——论道德失范时期的道德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第4期。
陈根法、汤剑波:《论德性的人格力》,《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陈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研究综述》,《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第3期。
陈仁仁:《传统书院教育理念与我国现代大学教育改革》,《唐都学刊》2016年第5期。
陈晓龙:《非正式制度在古代个体品德培育中的作用》,《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戴琏璋:《书院讲学的现代省思》,《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戴木才:《论德性养成教育》,《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邓洪波:《南宋书院与理学的一体化》,《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邓洪波、周月娥:《八十三年来的中国书院研究》,《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杜华伟、徐怀玲:《古代书院品德教育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研究》,《南昌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
高德胜:《现代知性德育与生活的割裂》,《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4期。
郭艳琳、陆俊:《中国古代书院师德文化与当代高校师德建设》,《思想教育研究》2018年第4期。
何继龄:《中国古代书院重德传统及其现代启示》,《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金生鈜:《质疑建国以来的道德教育规训》,《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8期。
金颖,蔡敏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
李艺萍等:《古代书院重人文教育对当代大学教育的意义——以福建书院为例》,《海峡科学》2019年第2期。
林清才:《书院教育中的德育初探》,《上海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第1期。
刘晓敏、刘长宽:《试论书院传统沁入当代高等教育的五种样态》,《南昌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龙建平:《论道德内化的前提条件——以情感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马健生等:《普遍道德教育与德性混沌——兼论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
明成满:《中国古代书院德育环境及对当代高校德育的启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年第3期。
彭柏林:《从规律的视角看道德内化》,《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6期。
邱吉:《历史视野中的道德内化思想及其现实德育的启示》,《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第3期。
曲正伟等:《德行成本:学校德育低效研究的新视角》,《教育科学》2002年第2期。
申绪璐:《论先秦儒家的教化思想》,《江淮论坛》2011年第4期。
孙玉杰:《中国古代伦理道德教育机制初探》,《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唐亚阳、吴增礼:《试论中国书院德育实施系统》,《大学教育科学》2005年第6期。
王海明:《论自省》,《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吴锋、汤建奎:《试论传统书院对当代高校设立书院的启示》,《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年第6期。
吴俊、木子:《道德认识辨析及其能力培养》,《道德与文明》2001年第5期。
吴增礼等:《试析书院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大学教育科学》2007年第2期。
吴增礼等:《中国古代书院德育实施方法及其特征探析》,《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
吴增礼、唐亚阳:《试论书院教育的智识伦理化及其消极影响》,《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肖永明、唐亚阳:《书院祭祀的教育及社会教化功能》,《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谢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感染教育法》,《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
徐勇、黄漫远:《传统书院的现代价值》,《中国科学报》2019年6月12日第3版。
许志红:《论书院道德教化及其现实意义》,《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杨育民:《德性与制度化规则》,《人文杂志》2002年第2期。
杨芷英:《自省慎独与当代青年道德人格培育》,《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曾平、梁满艳:《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协同育人机制研究》,《现代教育科学》2019年第5期。
詹世友:《论美德的特征及其意义》,《道德与文明》2006年第2期。
张劲松:《论古代书院的德育传统》,《沧桑》2005年第5期。
张世友:《传统“慎独”道德精神及其现实价值》,《齐鲁学刊》2004年第5期。
张晓婧:《中国传统书院环境的教育意蕴及对当代高校校园文化的启示》,《江苏高教》2018年第5期。
张仲广:《古代书院教书育人特色及对高校思政课的启示》,《学理论》2018年第7期。
郑锋、黄芳:《宋代书院教育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启示——以江西白鹿洞、白鹭洲等书院为例》,《南昌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陈霞玲:《宋代书院德育及其启示》,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刘立松:《宋代学校伦理道德教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2009年。
刘晓飞:《古代书院教育对塑造大学精神品质的启示》,硕士学位论文,西北民族大学2017年。
徐茜:《书院制背景下的高校教师角色重构》,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