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the education of migrant children's children has attracted much social attention.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human resources of the city, its education level and social integration are related to the scale of futur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he future labor market. This book defines the dual dimensions of the development theory,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tegrated education" from a new perspective, constructs a new development picture of the integrated education of migrant children, introduces the integrated education of migrant children into a space for personalized development, puts forward a new integration path of "two-way interac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culture and "seeking common ground while reserving differences" in talent training, and answers the deep-seated practical contradictions and theoretical difficulties in the current problem of migrant children's education. It provides strong action support and thinking guarantee for social integration and harmonious social construction.(AI翻译)
黄兆信:(著)
黄兆信,男,1971年生,浙江平阳人。温州医科大学社科处处长、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民工子女教育和创业教育研究。入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人才;《教育研究》杂志审稿专家等30余项兼职;受邀到教育部、科技部、团中央等组织的国家级会议上作专题报告30余次。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重点项目1项);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文化创新类)带头人;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等教育部奖和省政府奖8项(均排名第一),研究报告被教育部采纳2次;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教育研究》发表7篇、《新华文摘》全文转载6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5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15篇;出版专著2部。
万荣根:(著)
万荣根,1970年生,江西丰城人,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多项;成果获省部级奖3项;在《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教育科学》、《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1]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冯韵文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2][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社会现象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3]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陈玉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导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陈振明:《政策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陈美如:《多元文化课程的理念与实践》,台北师大书院2000年版。
[7]陈安丽、佐斌:《走进义务教育新时代》,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陈成文:《社会弱者论》,时事出版社2000年版。
[9]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丛立新:《课程论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邓鸿勋、陆百甫:《走出二元社会结构——农民就业创业研究》,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版。
[12]杜越、汪利兵、周培植:《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基础教育——政策与革新》,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4]宫留记:《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5]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通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6]黄向阳:《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7]黄传会:《我的课桌在哪里?——农民工子女教育调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18]江波:《文化支持: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文化的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9]柯兰君、李汉林:《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20]刘杨等:《2013年流动儿童社会处境、发展状况及影响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21]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2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纳教育共享手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23]缪建东、殷飞、柳翠:《同一片蓝天下——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探索和建议》,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4]马良、孙宝瑞:《融合还是排斥——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5]米尔·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26]梅尔文·德弗勒、桑德拉·鲍尔:《大众传播学诸论》,新华出版社1990年版。
[27][苏]瓦·亚·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济南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28]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9]汤林春:《冲突·建构·融合:农民工就读城市公办学校冲突与融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0]吴遵民:《基础教育决策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1]王涤:《中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调查与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32]汪明:《聚焦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33]王毅杰、高燕等:《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融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34]瞿葆奎、郑金洲:《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01》,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5]熊自权:《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农民工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6]杨小微:《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7]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8]叶敬忠:《社区发展中的儿童参与》,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39]俞国良:《学校文化新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0]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社会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
[41]周步成、方真:《中学生学习适应性测验使用手册》,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1991年版。
[42]钟启全:《课程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43]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4]朱强:《家庭社会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45]朱力、陈如:《城市新移民——南京流动人口研究报告》,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6]张铁道:《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未来出版社2003年版。
[47]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阿马蒂亚·森:《论社会排斥》,王燕燕摘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3期。
[2]宝玉柱:《人口迁移与移民教育》,《民族教育研究》1997年第3期。
[3]蔡春驰:《融合教育课程:内涵、缘由及策略》,《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第10期。
[4]蔡防:《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
[5]蔡霞:《关于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第12期。
[6]程仙平:《城乡文化差异与城市农民工子女学校融入问题探析》,《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12期。
[7]陈玉云:《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综述》,《教育探索》2004年第2期。
[8]狄雷、刘能:《异质性社区的社会交往与社区认同——北京沙村的个案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9]楚江亭:《价值重构:语言编码视野中的地方课程开发》,《当代教育论丛》2007年第8期。
[10]傅禄建:《融合不仅是包容更是文化重建》,《上海教育》2010年第4期。
[11]方俊明:《融合教育与教师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2]范先佐:《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教育公平与制度保障》,《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13]傅明宝、孙迪:《对南京市沙洲中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合教育”的调查与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第12期。
[14]巩在暖、刘永功:《农民工进城子女社会融合过程分析》,《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3期。
[15]关信平:《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背景下社会政策的主要议题及模式选择》,《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16]关信平:《农民工参与城镇社会保障问题:需要、制度及社会基础》,《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1期。
[17]关信平:《社会政策行动中的公平与效率》,《中国社会导刊》2008年第2期。
[18]郭彩琴:《城市中“农民工”子女受教育不公平现状透视》,《学海》2001年第5期。
[19]郭健美、赵建有、刘同萝:《农民工子女高中阶段教育救助探析》,《中国农业教育》2007年第4期。
[20]郭建鑫:《教育公平、公共财政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农村经济》2007年第1期。
[21]郭育晗、赵喜霞:《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综述》,《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增刊。
[22]贺雪峰:《论半熟人社会:理解村委会选举的一个视角》,《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3期。
[23]黄先政:《统筹城乡教育背景下农民工子女教育影响因素分析及政府作用思考》,《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第4期。
[24]黄兆信、郭丽莹:《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职业能力面临新挑战》,《教育科学》2010年第2期。
[25]黄兆信、万荣根:《社区:融合教育实施的重要场域》,《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第23期。
[26]黄兆信、潘旦、万荣根:《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概念、内涵及实施路径》,《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8期。
[27]黄兆信、李远煦、万荣根:《“去内卷化”:融合教育的关键——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融合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教育研究》2010年第11期。
[28]黄玲:《我国中小学心理教师身份认同感现状分析》,《云南教育(继续教育版)》2007年第8期。
[29]黄家亮:《论社会歧视的社会心理根源及其消除方式——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社会歧视》,《思想战线》2005年第5期。
[30]黄匡时、嘎日达:《社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新视野》2010年第6期。
[31]何新生、张涛:《增强朋辈群体凝聚力提高朋辈教育实效性》,《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第11期。
[32]雷颐:《法国底层青年骚乱之鉴》,《人民论坛》2010年第7期。
[33]雷有光:《都市小村民眼中的大世界——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认知的调查研究》,《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第6期。
[34]李红婷:《城区学校农民工子女文化适应的人类学阐释》,《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年第2期。
[35]李爱慧:《论19—20世纪之交美国公立学校对新移民子女的同化作用》,《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第6期。
[36]李明欢:《20世纪西方国际移民理论》,《厦门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37]罗安平:《媒体在农民工子女报道中的作为与反思》,《中国记者》,2011年第7期。
[38]罗仁朝、王德:《上海市流动人口不同聚居形态及其社会融合差异研究》,《城市规划学刊》2008年第6期。
[39]刘铁芳:《新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问题》,《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第5期。
[40]刘吟:《社区教育: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社会关怀》,《黑河学刊》2010年第12期。
[41]刘复兴:《教育政策活动中的价值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42]刘复兴:《审视教育政策选择的新视野》,《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3年第10期。
[43]刘义程:《解决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难题需要制度创新——实现农民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点认识》,《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44]厉以宁:《关于教育产品的性质和对教育的经营》《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第10期。
[45]赖永波:《福州市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制度设计——政治学视角分析》,《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11期。
[46]林莉、侯玉波:《学习不良儿童的家庭环境分析》,《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1期。
[47]龙一芝、杨彦平:《上海市阂行区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调查报告》,《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第3期。
[48]吕绍青、张守礼:《城乡差别下的流动儿童教育——关于北京打工子弟学校的调查》,《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4期。
[49]雒红芳:《论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年第9期。
[50]潘旦、王新:《基于融合教育视角的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4期。
[51]青连斌:《教育公平是合理社会流动的保证》,《学习时报》2005年第3期。
[52]邵琰、李晓岚:《新媒体与社会融合:新闻传播学视野下的社会变迁——第十三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综述》《新闻大学》2003年第6期。
[53]沈茹:《城市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54]孙晓莉:《流动儿童学校适应性现状研究》,《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6期。
[55]申振东、乔姗姗、方苏、朱汶龙:《进城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生活研究综述》,《贵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56]宋蓓:《农民工子女社区保护与城市融入的对策研究》,《江淮论坛》2006年第4期。
[57]谈晨皓、李子健、王雪、徐冰倩等:《学校教师对农民工子女内因偏见研究》,《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58]谭舒、陶亚舒、郭虹:《新城市贫困——关于现实和未来社会的忧虑——以成都地区部分农民工随迁子女及其家庭的调查为例》,《天府新论》2008年第2期。
[59]涂启锋:《融合教育: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治本之策》,《生活教育》2007年第7期。
[60]汪雁:《三峡外迁移民的社区归属感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年第2期。
[61]王璐、田殿山:《农民工子女教育:社区教育新功能》,《青年探索》2008年第2期。
[62]王毅杰、王开庆、韩允:《市民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距离研究》,《深圳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63]王毅杰、史晓浩:《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融合:理论与现实》,《南京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64]王毅杰:《参照群体下流动儿童的身份意识及成因》,《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9期。
[65]王映:《给流动人口子女以真正的教育平等——由晓岚的悲剧引发的思考》,《教育导刊》2004年第1期。
[66]王富强:《美国同化教育与多元文化教育的比较分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67]王博:《关于长沙市区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第8期。
[68]王德文:《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现状、问题和出路》,《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11期。
[69]王光华、刘永红:《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与对策分析》,《攀枝花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70]王娇萍:《工会法贯彻实施中的现实挑战》,《工人日报》2004年第7期。
[71]王善迈、袁连生、刘泽云:《我国公共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进展、问题及对策》,《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72]王西玉、崔传义、赵阳、马忠东:《中国三元结构下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及其政策选择》,《管理世界》2000年第5期。
[73]王艳峰、刘永红:《公平视角下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探析》,《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74]王远伟:《“复合二元教育”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影响》,《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12期。
[75]王智超:《农民工子女就学的制度性障碍与建议》,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76]翁细金、万荣根:《融合教育的教师角色与使命》,《教育评论》2010年第4期。
[77]文桂江:《国外迁徙工人子女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城市问题》2009年第2期。
[78]谢龙华:《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79]谢明敏:《小议多元主义文化》,《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22期。
[80]熊惠平:《“穷人经济学”与全纳教育田》,《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4期。
[81]许传新:《融入还是隔离?——公立学校流动人口子女与城市学生社会距离实证研究》,《教育学报》2009年第3期。
[82]徐丽敏:《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教育过程中的社会融入研究》,《学术论坛》2010年第1期。
[83]杨素萍:《社会转型时期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探析》,《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年第6期。
[84]杨洪贵:《多元文化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探析》,《学术论坛》2007年第2期。
[85]杨雪梅:《儿童的学校适应研究综述》,《四川心理科学》2002年第2期。
[86]杨东平:《试论促进教育公平的教育公共政策》,《人民教育》2005年第7期。
[87]杨绣智:《教育机会均等的历史考察》,《齐鲁学刊》1997年第4期。
[88]杨云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非正式迁移”的状况——基于普查资料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89]喻口维佳:《中国农民工问题调查——以四川、浙江为例》,《学习时报》2006年第1期。
[90]郑家裕:《促进城市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政策诉求》,《青年探索》2006年第4期。
[91]湛卫清:《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的困惑与对策》,《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第10期。
[92]周佳:《农民工子女进入大城市公办学校的困境》,《中国教师》2006年第38期。
[93]张文宏、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5期。
[94]赵志裕、温静、谭俭邦:《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中国的研究范例》,《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9期。
[95]张淑华、李海莹、刘芳:《身份认同研究综述》,《心理研究》2012年第1期。
[96]张迎黎、张亚林、张迎新等:《修订版青少年依恋问卷中文版在初中生中应用的信效度》,《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年第1期。
[97]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第14期。
[98]张世文、王洋:《社会排斥视角下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99]张斌贤:《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第4期。
[100]张旭亮、张海霞:《基于社区教育的中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探析》,《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5期。
[101]赵树凯:《边缘化的基础教育——北京外来人口子弟学校的初步调查》,《管理世界》2000年第5期。
[102]周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进入政策研究视野》,《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第12期。
[103]周石其:《和谐社会理念下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思考》,《商场现代化》2006年第9期。
[104]朱凤丽:《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社会学分析》,《福州党校学报》2006年第5期。
[105]朱镜德、朱秀杰、郭彦君:《关于农民工子女在迁入地接受完全义务教育机制的构建》,《人口与经济》2007年第6期。
[106]朱蕴丽、卢忠萍:《农民工子女教育必须走多元化均衡发展的路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107]曾群、魏雁滨:《失业与社会排斥:一个分析框架》,《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3期。
[1]程仙平:《民工子女学校融入问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2]陈云奔: 《教学公平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3]傅蝶:《积极的融合,无形的阻隔——上海市民工子女文化融合问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4]郭丽莹:《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温州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5]何瑞菲:《安徽省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以合肥市一所公办小学为例》,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6]靳淑梅:《教育公平视野下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7]栾敬东:《发达地区农村外来劳动力和移民管理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0年。
[8]贾晓静:《我国城市公办中小学农民工子女教育平等问题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9]金宇碧:《常州市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的个案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10]刘洋:《德育生活化——新世纪学校德育的发展趋势》,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11]李荣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以兰州城区为个案》,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12]石绍宾:《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供给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13]宋艳:《进城农民工弱势地位改变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14]涂启锋:《“四位一体”:融合教育的实施机制——以武汉市德才中学为中心的考察》,湖北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15]陶红:《教育价值观的研究——关于教育的哲学思考》,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16]杨思远:《中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学考察》,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17]尹晨燕:《上海公办中小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以上海市徐家汇为例》,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18]杨蕾:《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研究——种平等主义的视角》,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19]谢桂新:《论爱与教育》,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20]许小主:《论当代中国城市文化伦理建构》,湖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1]Barbara Schmitter Heisler,The Future of Immigrant Incorporation:Which Models?Which Concepts? International MigrationReview:The New Europe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1992.
[2]Department of Education, Biennial Report to Congress on the Emergency Immigrant Education Program (Washington,DC),http://www.ncela.gwu.edu/pubs/reports/eiep96/report.htm,1996(09).
[3]Laurie Olsen, Learning English and Learning America:Immigrants in the Center of a Storm,Theory Into Practice,2001(39).
[4]Charles L Glenn,Two-way Bilingual Education,Condensed from Principle,82(November/December 2002),28-31.Published by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les,1615 Duke,st. Alexandria,VA22314.
[5]Michael Goh,Kay Herting Wahl,Julie Koch McDonald,Annette A. Brissett,and Eunju Yoon,Working With Immigrant Students in Schools: The Role of School Counselors in Building Cross-Cultural Bridges,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April 2007(35).
[6]Aydin Bal & Aaron B. T. Perzigian, Evidence-based Interventions for Immigrant Students Experiencing Behavioral and Academic Problem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Education And Treatment Of Children Vol. 36,No. 4,2013,pp.5-7.
[7]F.Michael Perko,S.J.The Melting Port in Israel,The Commission of Inquiry Concerning the Education of Immigrant children during the Early Years of the State,2003(22):173-175.
[8]Eleonora Mussino & Salvatore Strozza, The Delayed School Progress of the Children of Immigrants in Lower-Secondary Education in Italy,Journal of Ethnic and Migration Studies, Vol. 38,No. 1,January 2012,pp. 41-57.
[9]Karen Guo&Carmen Dalli,Negotiating and creating intercultural relations:Chinese immigrant children in New Zeal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centres,Australasian Journal of Early Childhood,Vol.37,No.3, September 2012,pp.129-131.
[10]Sultan Turkan Ana Christina DaSilva Iddings, That Child Is a Yellow:New Immigrant Children’s Conceptions of English Language,Literacy,and Learners’ Identities in the NCLB Era,Theory Into Practice,2012(51):273–280.
[11]Kaili Chen Zhang and Cynthia Law Man Ting, The education of new Chinese immigrant children in Hong Kong: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British Journal of Learning Support.Published by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9600 Garsington Road,Oxford OX4 2DQ,UK and 350 Main Street,Malden,MA,MA 02148,USA.
[12]JoAnn Phillion,Multicultural and cross-cultural narrative inquiry into understanding immigrant students’ educa -tional experience in Hong Kong,Compare,Vol. 38,No. 3,June 2008,281-293.
[13]Scott Goldstein, The Children Of Today’S Immigrants Aretomorrow’s,The Future, 2008,(6):46-47.
[14]Mary Ann Zehr,Scholars Mull the “Paradox” of Immigrants,Education Week,2009(28):4-5.
[15]Raymond Buriel & Suet-ling Pong, Studies on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of Immigrant College Student Populations,Education Week, 2009(29):5-6.
[16]David Card,Is the New Immigration Really So Bad? http://www.phil.frb.org/econ/conf/immigration/card.pdf.
[17]Teresa Abada,Ethnic Differences i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mong the Children of Canadian Immigrants,Canadian Journal of Sociology,2009.
[18]Wen-Jui Han& Chien-Chung Huang.The Forgotten Treasure: Bilingualism and Asian Children’s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Health,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10(100):831-832.
[19]Kénora Chau&Bernard Kabuth,School difficulties in immigrant adolescent students and roles of socioeconomic factors,unhealthy behaviours,and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http://www. biomed central. com/ 1471 -24 58/12/453.
[20]Cynthia Coll,Daisuke Akiba,Natalia Palacios,Benjamin Bailey,Lisa Dimartino.Parental Involvement in Children’s Education:Lessons from Three Immigrant Groups,Science and Practice, 2002(2):303-304.
[21]Ana Schaller,Lisa Oglesby Rocha,and David Barshinger, Maternal Attitudes and Parent Education: How Immigrant Mothers Support Their Child’s Education Despite Their Own Low Levels of Education,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Vol.34,No.5,April 2007(2006).DOI: 10.1007/s10643-006-0143-6.
[22]Claudia Lahaie, School Readiness of Children of Immigrants: Does Parental Involvement Play a Role?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Vol.89, No.3, September 2008.@2008 by the Southwestern Social Science Association.
[23]Elizabeth Raleigh&Grace Kao, Do Immigrant Minority Parents Have More Consistent College Aspirations for Their Children?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Vol.91, No.4, December 2010,by the South -western Social Science Association.
[24]Carolin Hagelskamp,Carola Su′arez-Orozco,Diane Hughes,Migrating to Opportunities: How Family Migration Motivations Shape Academic Trajectories among Newcomer Immigrant Youth,Journal of Social Issues,Vol. 66,No. 4,2010,pp. 717-739.
[25]Mickie Wong-Lo, Recommended Practices: Cultivating a Culturally Respon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Chinese Immigrants and Chinese American Students,Preventing School Failure,57(1):17-21,2013.Copyright C _ Taylor & Francis Group,LLCISSN: 1045-988X print / 1940-4387 online.DOI: 10.1080/ 1045988X. 2013. 731-272.
[26]R.Park,Ernest W. Burgess,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Sociolog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24:110-129.
[27]Park R. E.. Human Migration and the Marginal Man,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28:881-893.
[28]Banks,J.A.,An introduction to multicultural education,Boston:Allyn and Bacon,1994.100-125.
[29]R.E.Park,“Human Migration and the Marginal Man,”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33,No.6,1928,pp.88l-893.
[30]M.M.Gordon,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 The Role of Race,Religion,and National Origins,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9-15.
[31]M.M.Gordon,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 The Role of Race,Religion,and National Origins,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10-21.
[32]A. Portes,M. Zhou,“The New 2nd-Generation-Segmented Assimilation and Its Variants,”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Vol.530,1993,pp.74-96.
[33]Deaux K.,Reconstructing social identity,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993(19):4-12.
[1]程墨、罗曼:《武汉市探索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融合教育”》,《中国教育报》2009年9月28日。
[2]于建嵘:《法国骚乱提示中国未雨绸缪》,《南方周末》2007年4月25日。
[3]程墨、罗曼:《留得住学得好城乡孩子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中国教育报》2010年9月28日。
[4]程墨、罗曼:《武汉市探索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融合教育”》,《中国教育报》2009年9月28日。
[5]《2013年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http://www.nhfpc.gov.cn/ldrks/s7847/201309/12e8cf0459de42c981c59e827b87a27c.shtml。
[6]网易新闻,http://news. 163. com/13/0605/13/90K015GF00014A ED.html。
[7]http://www.cnr.cn/tbtj/200503/t20050321_329075.html.
[8]未来网,http://news.k618.cn/edus/201402/t20140221_4718000.html。
[9]http://news.sohu.com/20100830/n274572233.shtml.
[10]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6060.htm?fr=Aladdin。
[11]互动百科,http://www.baike.com/wiki/%E8%BA%AB%E4%BB%BD。
[12]山东网络电视台,http://v.iqilu.com/jcdb/xw/2014/0103/3988170.html。
[13]东莞阳光网,http://news.sun0769.com/comment/dg/t20100705_872390.shtml。
[14]山东网络电视台,http://v.iqilu.com/jcdb/xw/2014/0103/3988170.html。
[15]东莞阳光网,http://news.sun0769.com/comment/dg/t20100705_872390. shtml。
[16]搜狐教育:《多次转学流动大 许多农民工子女上学没学籍》2007年3月28日。
[17]张绍刚、杨东平等:《保障农民工子女享受教育是政府的法定责任》,http://edu.qq.com/a/20091223/000144_4.htm。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