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著及译著
Fan,Y.,,西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Miles,M.B.and Michael,H.A.:《质性资料的分析:方法与实践》,张芬芬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Miller,John P.:《如何成为全人教师》,李昱平、张淑美译,心理出版社2008年版。
Miller,John P.:《生命教育——全人课程理论与实务》,张淑美等译,心理出版社2011年版。
[德]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袁一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法]卢梭:《爱弥儿》,李平沤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荷]格特·比斯塔:《测量时代的好教育》,张立平、韩亚菲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11版),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美]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林聚任等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美]李·舒尔曼:《标志性的专业教学法:给教师教育的建议》,黄小瑞、崔允漷译,载安桂清、周文叶主编《教育改革时代的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美]理查德·桑内特:《匠人》,李继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年版。
[美]隆·米勒:《学校为何存在?——美国文化中的全人教育思潮》,张淑美、蔡淑敏译,台湾:心理出版社2009年版。
[美]罗伯特·波格丹、萨利·诺普·比克伦:《教育研究方法——定性研究的视角》(第四版),钟周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麦瑞尔姆:《质化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个案研究的扩展》,于泽元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乔治·F.奈勒:《教育哲学导论》,陈友松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美]施密特:《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徐向东、卢华萍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美]朱丽叶·M.科宾、安塞尔姆·L.施特劳斯:《质性研究的基础:形成扎根理论的程序与方法》,朱光明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日]秋山利辉:《匠人精神》,陈晓丽译,中信出版社2015年版。
[日]小原国芳:《小原国芳论著选》,刘剑乔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日]佐藤学:《课程与教师》,钟启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瑞士]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夏之莲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西]费尔南·多萨瓦特尔:《教育的价值》,李丽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西]塞万提斯:《堂·吉诃德》,杨绛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英]大卫·利文斯顿·史密斯:《非人》,冯伟译,重庆出版社2012年版。
[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徐汝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英]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许泽民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英]迈克尔·波兰尼:《科学、信仰与社会》,王婧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陈仲庚、张雨新:《人格心理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丁钢:《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冯克诚:《裴斯泰洛齐人文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上)》,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黄武雄:《童年与解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李荣堂:《全人教育至善论》,高雄:复文图文出版社1998年版。
林治平主编:《全人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财团法人基督教宇宙光传播中心出版社1996年版。
钱穆:《国史新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
舒志定:《教师教育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陶行知全集》(第2卷),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第一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王阳明全集(卷七文录四 〈大学古本序〉)》,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年版。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杨贤江全集》(第二卷),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张东海、谢安邦:《全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张立平:《教育学》,江西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
郑新蓉、胡艳主编:《泥土上的脚印——新中国第二代乡村教师口述史》,广西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
朱文雄:《大学经营与全人教育》,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2010年版。
朱永新:《中国新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期刊与报纸
安桂清:《整体课程:面向21世纪的课程远景》,《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第6期。
白亮、王爽、武芳:《乡村教师发展支持体系研究》,《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1期。
陈桂生:《关于“新教育实验”的 〈公开信〉 小议》,《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10期。
陈金铭:《一个做“全人课程”的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师》2014年第11期。
陈霜叶、王奕婷:《察器求道转识成智:质性教育研究五年述评与学术共同体的使命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年第9期。
陈向明:《扎根理论在中国教育研究中的运用探索》,《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年第1期。
崔保师等:《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教育研究》2020年第8期。
狄金华、钟涨宝:《从主体到规则的转向——中国传统农村的基层治理研究》,《社会学研究》2014年第5期。
冯建军:《论全人教育》,《中国教育学刊》1999年第3期。
干国祥:《沙漠里长出来的“全人之美”课程》,《当代教育家》2015年第9期
高嵩、陈晓端:《论当代主题式教学中的课程知识整合》,《课程·教材·教法》2020年第5期。
贡华南:《书之形与形而上——书道中的视觉超越及其归宿》,《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
郭海鹏、黄匡忠:《全人教育的理念和实践》,《社会科学前沿》2020年第9期。
郭斯萍、陈四光:《精神性:中西方心理学体系结合的对象问题》,《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郭元祥:《大规模教育实验:意义与局限》,《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年第4期。
韩延伦、刘若谷:《教育情怀:教师德性自觉与职业坚守》,《教育研究》2018年第5期。
胡逢清:《“乡土意识”与新桂系》,《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
胡虹丽:《探寻国学教育与现代教育契合点》,《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第11期。
黄丽玲、胡小桃:《论雅思贝尔斯的“全人”教育思想及启示》,《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年第2期。
黄晓婷、卢晓东:《“超级中学”未必“超级”》,《中国青年报》2016年1月4日第10版。
黄晓星:《从主流教育和非主流教育谈起》,《教育科学论坛》2004年第3期。
黄一鸥、王利华:《终身教育理念下构建社区学习共同体研究》,《教育与职业》2020年第24期。
[美]贾森·K.斯威迪恩、韩传信:《改善对道德两难困境的感受》,《中国德育》2007年第10期。
江畅、王佳璇:《中国传统智慧和转识成智观念考论》,《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
江净帆:《小学全科教师的价值诉求与能力特征》,《中国教育学刊》2016年第4期。
江淑玲、陈向明:《师徒互动对师范实习生专业观念的影响——交换理论的视角》,《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年第6期。
江宜桦:《从博雅到通识:大学教育理念的发展与现况》,《政治与社会哲学评论》2005年第14期。
金琦钦、丁旭、盛群力:《教师如何变革教学——OECD 创新教学法“5C”框架探析》,《开放教育研究》2018年第4期。
金生鈜:《何为教育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第5期。
李超、金成平:《日本剑道发展经验及启示》,《体育文化导刊》2019年第3期。
李存山:《国学研究与中国的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6年第3期。
李锋:《乡村教师怎样真正回归乡土》,《中国教育报》2019年5月23日第6版。
李弘祺:《中国传统教育的特色与反省》,《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年第2期。
李宏伟、别应龙:《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年第8期。
李瑾瑜:《论师生关系及其对教学活动的影响》,《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李建民:《破除功利化 让教育回归育人本位》,《光明日报》2019年12月10日第13版。
李景韬、刘华荣:《基于乡土情怀培育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
李萍:《论现代人文素养与中华茶道的内在关系》,《广东社会科学》2019年第6期。
李润洲:《完整的人及其教育意蕴》,《教育研究》2020年第4期。
李希贵:《改造我们的学校——“新学校行动研究”之内蕴》,《人民教育》2010年第7期。
李希贵:《“新学校行动计划”解读》,《基础教育》2007年第3期。
李谊、周婷:《小原国芳全人教育思想的理论构架及其渊源》,《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李志刚:《扎根理论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运用分析》,《东方论坛》2007年第4期。
梁恒豪:《西方精神性概念的发展、应用及与中国处境的关联》,《世界宗教研究》2015年第6期。
廖小芒:《〈韶乐〉 的乐教传统与当代价值》,《湖南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
林杰:《人文主义教育与科学主义教育思潮评析》,《江苏高教》2002年第3期。
刘宝存:《全人教育思潮的兴起与教育目标的转变》,《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第9期。
刘炳赫、于伟:《小原国芳“全人教育”的价值界定与理论探讨》,《贵州民族研究》2019年第10期。
刘立士:《“书道自然”与“书为心画”——中国书法本体建构的两个维度》,《中国书法》2017年第14期。
刘丽群、周先利:《校本课程深层开发:何以可能》,《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0年第6期。
刘守英:《当前中国已经步入“城乡中国”阶段》,《北京日报》2019年1月28日第14版。
刘云杉:《“知识改变命运”还是“教育使人不被命运所摆布”》,《探索与争鸣》2015年第6期。
刘云杉:《自由的限度:再认识教育的正当性》,《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6年第2期。
楼世洲:《我国近代工业化进程和职业教育制度嬗变的历史考察》,《教育学报》2007年第1期。
卢川、郭斯萍:《国外精神性研究述评》,《心理科学》2014年第2期。
马多秀:《乡村教师的乡土情怀及其生成》,《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13期。
马菁汝:《不要失去美术课的学科价值——对罗恩菲德和艾斯纳两种美术教育模式的思考》,《中国美术教育》2004年第4期。
潘显一:《简论道教的“山水”美学观》,《中华文化论坛》2014年第6期。
祁志祥:《国学人文精神的现代意义》,《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钱峰:《无才去补天》,《福建教育》2015年第14期。
渠敬东:《迈向社会全体的个案研究》,《社会》2019年第1期。
隋斌、张建军:《二十四节气的内涵、价值及传承发展》,《中国农史》2020年第6期。
孙利天、赵天越:《从现象学看中国传统智慧》,《求是学刊》2018年第3期。
陶继新:《立己达人,成人之美——干国祥“全人之美课程”构建的哲学思考(上)》,《新教师》2018年第7期。
陶继新:《立己达人,成人之美——干国祥“全人之美课程”构建的哲学思考(下)》,《新教师》2018年第9期。
陶新宏:《佛教福田思想与社会慈善事业》,《青海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童宏保、高涵、谈丰铭:《从“全人教育”到“人的全面发展”辨析》,《中小学德育》2018年第12期。
童龙超:《乡土意识:乡土文学的“灵魂”》,《江淮论坛》2006年第3期。
汪明帅:《“班级教学”与“个别教学”的博弈——以私塾、道尔顿制和现代私塾为分析对象》,《上海教育科研》2011年第9期。
王洪才:《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王鉴、苏杭:《略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标本兼治”政策》,《教师教育研究》2017年第1期。
王鉴:《教育民族志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民族研究》2008年第2期。
王晴锋:《反思社会研究中作为方法的深度访谈》,《云南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王熙等:《从国学之“国”看国学教育的当代价值》,《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王阳:《做独立学校,而非私立学校——专访新苗书院国际学校总校长智隆博士》,《留学》2016年第1期。
辛志勇、王莉萍:《中小学校长评价研究述评》,《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18期。
魏善春:《分科抑或全科:本科小学教师培养理念与课程建构省思——基于过程哲学的视角》,《教师教育研究》2020年第3期。
邬志辉:《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7》,《中国教师报》2017年12月27日第11版。
吴康宁:《个案究竟是什么——兼谈个案研究不能承受之重》,《教育研究》2020年第11期。
吴毅:《何以个案、为何叙述——对经典农村研究方法质疑的反思》,《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4期。
吴银银:《教师实践性知识表征形态的质性研究——以Y教师为个案的叙事》,《上海教育科研》2021年第1期。
席梅红:《新中国成立70年乡村教师历史价值探析》,《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6期。
夏燕靖:《斧工蕴道:“工匠精神”的历史根源与文化基因》,《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
肖川:《蔡元培教育思想的现代诠释》,《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第12期。
谢翌:《关于学校文化的几个基本问题》,《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第4期。
熊江宁、李勇刚:《北京“现代私塾”的现状与出路》,《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熊江宁、李勇刚:《当代私塾的合法性与政府监管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15年第4期。
徐迅雷:《教育要切实避免“内卷化”》,《杭州日报》2020年10月26日第A04版。
徐邠:《想象的空间——中国画留白之诠释》,《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6年第10期。
薛艺兵:《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杨国荣:《论实践智慧》,《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
杨海英:《学习共同体溯源、基本内核及启示》,《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
杨亚辉:《全人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种视角——“中国百年教育历程:回顾与展望研讨会”综述》,《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12期。
杨跃:《谁是教师教育者——教师教育改革主体身份建构的社会学分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育研究》1997年第5期。
叶小文:《儒释道三家的当代对话——“中华之道儒释道巅峰论坛”纪实》,《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12期。
余国志、袁俊峰:《缔造完美教室朝向幸福完整——新教育实验“缔造完美教室”叙事研讨会会议综述》,《教育研究》2015年第4期。
臧玲玲、刘原兵、吴伟:《高校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决策机制——一个基于扎根理论的解释框架》,《高等教育研究》2020年第9期。
詹石窗:《关于“应用国学”的几点思考》,《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
张国玲:《新中国70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变”与“常”——基于历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的语料分析》,《教师发展研究》2019年第3期。
张环宙、黄超超、周永广:《内生式发展模式研究综述》,《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张靖:《论教育改革过程中需要警惕的若干极端倾向》,《教育探索》2017年第5期。
张俊列:《“七I”课程观:美学取向的探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张立平:《拓展性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体视角与实践意涵》,《教育学术月刊》2014年第4期。
张立平:《十年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研究文献述评》,《教师教育论坛》2015年第1期。
张立平:《两难空间的教师专业身份建构——中国社会文化视角下的案例分析》,《教育学术月刊》2016年第1期。
张立平、王晓玲:《全人教育教师的“家族相似性”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教育参考》2016年第2期。
张立平:《当代中国全人教育的一种意涵——扎根理论分析与建构的视角》,《教育学术月刊》2018年第2期。
张立平、程姣姣:《农村教师乡土情怀的意涵与培育路径》,《教育学术月刊》2021年第1期。
张滢:《教育创新共享才有价值》,《中国教育报》2014年11月5日第2版。
张荣伟:《从哪里来 到哪里去?——“新教育实验”本体论》,《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赵贵胜:《画中有诗:中国水墨动画的诗意美学特征》,《民族艺术研究》2020年第4期。
赵明仁:《先赋认同、结构性认同与建构性认同——“师范生”身份认同探析》,《教育研究》2013年第6期。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成效与困难——一项基于中西部五省区乡村教师队伍的调查》,《中国教育报》2018年7月10日第8版。
钟启泉:《“整体教育”思潮的基本观点》,《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第9期。
周鸿志:《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论及其别具特色的教学原则》,《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2期。
周文叶:《促进深度学习的表现性评价研究与实践》,《全球教育展望》2019年第10期。
朱胜晖、孙晋璇:《乡土文化转型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当代教育科学》2018年第8期。
朱永新、汪敏:《“新教育实验”价值系统的特征与实现路径》,《教育科学》2020年第1期。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探索》,《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9期。
朱永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的缘起、发展与愿景》,《中国教育学刊》2016年第5期。
英文文献
Adler,P.A.and Adler,P.,“Observational Techniques”,In Denzin,N.and Lincoln,J.(eds.),,San Francisco,C.A.,1994.
Ascher,C.,“ERIC/CUE:Alternative Schools—Some Answers and Questions”,,Vol.14,No.1,1982.
Beauchamp,C.and Thomas,L.,“Understanding Teacher Identity:An Overview of Issues in the Literature and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Education”,,Vol.39,No.2,2009.
Campbell,S.,et al.,“Purposive Sampling:Complex or Simple?Research Case Examples”,,Vol.25,No.8,2020.
Clandinin,D.J.,:,Thousand Oaks,C.A.:Sage,2006.
Clandinin,D.J.,Pushor,D.,and Anne,M.O.,“Navigating Sites for Narrative Inquiry”,,Vol.58,2007.
Clark E.T.,“Holistic Education:A Search for Wholeness”,In ,Miller,R.B.(ed.),Vermont:Holistic Education Press,1991.
Clark E.T.,:,Brandon,V.T.:Holistic Education Press,2001.
Kathryn,F.C.,James,A.D.,and Richard,A.K.,“Pedagogical Content Knowing:An Integrative Model for Teacher Preparation”,,Vol.44,No.4,1993.
Fadie,H.,Oostdam,R.,Severiens,S.E.,et al.,“Domains of Teacher Identity:A Review of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Instruments”,,No.27,2019.
Flinders,D.J.,“In Search of Ethical Guidance:Constructing a Basis for Dialogue”,,No.5,1992.
Forbes,S.,:,Brandon,V.T.:Foundation for Educational Renewal,2003.
Franklin C.,Kelly M.S.,Szlyk H.S.,“Alternative Schools”,In:Levesque R.(eds.),,Springer,Cham,https://doi.org/10.1007/978-3-319-32132-5_154-2,2015-10-23.
Korthagen,F.A.J.,“In Search of the Essence of a Good Teacher:Towards a More Holistic Approach in Teacher Education”,,Vol.20,No.1,2003.
Glaser,B.G.and Strauss,A.L.,,Chicago:Aldine,1967.
Grimes,B.,:,Ph.D.dissertation,England:University of Cambridge,2007.
Hargreaves,A.,“Mixed Emotions:Teachers’Perceptions of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Students”,,Vol.16,No.8,2000.
Honig,B.,“Difference,Dilemmas,and the Politics of Home”,,Vol.61,No.3,1994.
Hutchins,R.M.,,New York:Frederick A.Praeger Inc,1968.
Katarina,N.,“Ethical Dilemmas of Swedish School Leaders”,,Vol.35,No.2,2007.
Kelly,A.V.,:,London:Paul Chapman Publishing Ltd.,1999.
Kohlberg,L.,,.:,San Francisco:Harper & Row,1981.
Lee,K.D.,,Ph.D.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Arizona,1997.
Lucila,T.R.,:,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2008.
Ginsburg,M.B.,“Beachside Comprehensive:A Case Study of Secondary Schooling AND Dilemmas of Schooling:Teaching & Social Change”,,Vol.27,No.3,1983.
Michael,M.and Hofman,J.E.,“Professional Identity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in Israel”,,Vol.17,No.1,1988.
Miller,John.P.,,Toronto:OISE Press,2001.
Miller,John.P.,(2.),Toronto:OISE Press,2007.
Miller,R.,?,Brandon,V.T.:Holistic Education Press,1990.
Miller,R.,Introduction:In New Directions in Education:,Miller,R.,(ed.),Brandon,V.T.:Holistic Education Press,1991.
Miller,R.,“Introduction:Vital Voices of Educational Dissent”,In :,Miller,R.(ed.),Brandon,V.T.:Holistic Education Press,1993.
Miller,R.,“Defining a Common Vision:The Holistic Education Movement in the U.S.Orbit”,:,Vol.23,No.2,1997.Edited by Miller,J.P.and Drake,S.,Toronto:OISE Press,1992.
Miller,R.,“Holism and Meaning”,In ,:,Foundations for educational Renewal,2000.
Miller,R.,“Holistic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In Ron Miller,:,Brandon,V.T.:Foundations for educational Renewal,2000.
Miller,R.,“Non-Standardized Education”,In Ron Miller,:,Foundations for educational Renewal,2000.
Miller,R.,“What Is Democratic Education?Paths of Learning”,2007,Retrieved from www.pathsoflearning.net.
Noddings,N.,,,Berkeley,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
Pandit,“The Creation of Theory:A Recent Application of the Grounded Theory Method”,,Vol.2,No.4,1996.
Pittard,M.,“Developing Identity:The Transition from Student to Teacher”,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2003.
Ronald,G.,,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Rev.ed.,1995.
Rousseau,J.J.,,,New York:Basic Books Inc.Publishers,1979.
Schutz,P.A.,“Inquiry on Teachers’Emotion”,,Vol.49,2014.
Strauss,A.and Corbin,J.,:,Newbury Park:Sage,1990.
Strauss,A.and Corbin,J.,:,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1994.
Strauss,D.and Norman,K.,,Thousand Daks:SAGE Publication Incorporated,1998.
Strauss,A.L.,,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Theodore L.,et al.,“Curriculum Reform with a School-based Approach:Intellectual,Structural and Cultural Challenges”,,No.3,2018.
Victor,B.and Cullen,J.B.,“The Organizational Bases of Ethical Work Climates”,,Vol.33,No.1,1988.
Ward,C.,Bochners,S.,and Furnham,A.,,East Sussex:Routledge,2004.
Wenger,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Wilber,“An Integral Theory of Consciousness”,4,No.1,1997.
Willson,V.L.,“Research Techniques in AERJ Articles:1969 to 1978”,,Vol.9,No.6,1980.
Wright,M.C.,:,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1.
Yin,R.K.,:,Thousand Oaks:Sage,2018.
Zembylas,M.,“Discursive Practices,Genealogies and Emotional Rules:A Poststructuralist View on Emotion and Identity in Teaching”,,No.21,2005.
其他文献
刘云杉:《今天的教育已经变成了赌场》,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9-07-23/doc-ihytcerm5638718.shtml,2019年12月6日。
李谊:《小原国芳教育思想探析》,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陈能治:《以全人教育理念作为通识教育的核心价值》,人文价值与生命关怀通识课程之理论基础研讨会,树德科技大学通识教育学院,2002年。
张东海:《全人教育思潮与高等教育实践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杨东平:《“教育内卷化”的秘密》,https://www.163.com/dy/article/FUIJUFEA0536JW7T.html,2020年12月27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3/content_5551032.htm,2020年10月1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9/04/content_9065.htm,2020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