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book aims to objectively describe and evaluate the proces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the past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s, laws and trend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evolution. The author's analysis shows that in the past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ystem and mechan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ight modernizations", that is, the scale of production subjects, the mechanization of production means, the ecology of production methods, the capitalization of production operations, the branding of product marketing,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product extension and processing,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ial forms,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industrial associations. The interdependence and mutual promotion of these "eight modernizations" constitute a "prosperous" zigzag structure pattern of "industrial prosperity". On this basis, the author further analyzes and points out that this "eight modernizations" are not onl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asons for China'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the past four decades, but also will become the goal and direction of China'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the future.
阿里研究院:《阿里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2012—2016年),http://www.aliresearch.com/blog.html。
白锋哲、吕珂昕:《开放合作引领农业走向世界——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国际合作成就综述》,《农民日报》2017年9月23日第1版。
毕美家:《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农民日报》2017年11月9日第2版。
蔡颖萍、杜志雄:《家庭农场生产行为的生态自觉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全国家庭农场监测数据的实证检验》,《中国农村经济》2016年第12期。
蔡云生:《品牌营销:农产品拓展市场的利器》,《经济视角》2009年第9期。
曹俊杰:《资本下乡的双重效应及对负面影响的矫正路径》,《中州学刊》2018年第4期。
曹智:《国产大豆压榨迎来发展良机》,《粮油市场报》2017年8月12日第B02版。
常钦:《秸秆利用,下气力培育产业链》,《人民日报》2018年7 月8 日第9版。
常钦:《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不欠新账多还旧账》,《人民日报》2018年7月27日第16版。
陈航英:《新型农业主体的兴起与“小农经济”处境的再思考——以皖南河镇为例》,《开放时代》2015年第5期。
陈健鹏:《跨国种业对我国种业安全的影响及应对》,《发展研究》2013年第5期。
陈锡文:《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促进我国农业转型升级》,《农村工作通讯》2016年第24期。
陈锡文:《农业多功能性研究:农业理论的重要进展》,《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7月10日第5版。
陈小敏、杨华、桂国弘、戴宝玲、王佩佩、肖英平:《2008—2015年全国食物中毒情况分析》,《食品安全导刊》2017年第25期。
陈晓华:《推进龙头企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经营管理》2015年第12期。
陈义媛:《中国农资市场变迁与农业资本化的隐性路径》,《开放时代》2018年第3期。
陈义媛:《资本下乡:农业中的隐蔽雇佣关系与资本积累》,《开放时代》2016年第5期。
陈哲、邓义、张顺蜜、胡玲燕、王新华:《我国粮食加工环节损失浪费问题现状与对策研究》,《粮食科技与经济》2017年第5期。
程大中:《生产者服务论——兼论中国服务业发展与开放》,文汇出版社2006年版。
程国强:《农业高质量发展体现在五个方面》,《粮油市场报》2018年4月26日第B04版。
程郁:《日本发展“六次产业”的主要做法与启示》,《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5年第18期。
丛珩:《农产品牌定位策略探索》,《黑龙江粮食》2011年第2期。
崔卫杰:《开放形势下的中国农业产业安全》,《国际经济合作》2015年第1期。
邓宗兵、吴朝影、封永刚、王炬:《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地理集聚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14年第5期。
杜志雄:《家庭农场发展与中国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建构》,《中国发展观察》2018年第Z1期。
杜志雄、金书秦:《中国农业政策新目标的形成与实现》,《东岳论丛》2016年第2期。
杜志雄、刘文霞:《家庭农场的经营和服务双重主体地位研究:农机服务视角》,《理论探讨》2017年第2期。
杜志雄、王新志:《加快家庭农场发展的思考与建议》,《中国合作经济》2013年第8期。
杜志雄、王新志:《中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变革的理论思考》,《理论探讨》2013年第4期。
杜志雄、肖卫东:《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农业建设的重大进展》,《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杜志雄:《“新农人”引领中国农业转型的功能值得重视》,《世界农业》2015年第9 期。
方师乐、卫龙宝、伍骏骞:《农业机械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分布规律——农机跨区服务的视角》,《管理世界》2017年第11期。
冯华:《中国农业走向世界大舞台——我国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成就综述》,《人民日报》2016年6月2日第22版。
冯伟、蔡学斌、杨琴、石汝娟、夏虹:《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区域布局与产业集聚》,《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年第8期。
高帆:《结构转化、资本深化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上海为例的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第2期。
高文玲、施盛高、徐丽、卞新民:《低碳农业的概念及其价值体系》,《江苏农业科学》2011年第2期。
郜亮亮、杜志雄:《中国农业农村人才:概念界定、政策变迁和实践探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
郜亮亮:《中国农地流转市场的现状及完善建议》,《中州学刊》2018年第2期。
巩前文、严耕:《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进展、问题与展望》,《现代经济探讨》2015年第9期。
顾海燕:《烟台苹果网——探索“互联网+地标农产品”新通路》,《农业工程技术》2017年第30期。
“广东工商资本投资农业问题研究”课题组:《广东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现状与对策探析》,《南方农村》2017年第6期。
郭剑雄、鲁永刚:《劳动力转移、物质资本深化与农业产出增长》,《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郭立宏、李志新、侯金柱:《我国农产品品牌营销现状及对策》,《中外企业家》2016年第27期。
郭熙保、白松涛:《农业规模化经营:实现“四化”同步的根本出路》,《光明日报》2013年2月8日第11版。
郭晓鸣:《农业资本化应重视风控》,http://opinion.huanqiu.com/1152/2016-04/8822289.html?qq-pf-to=pcqq.c2c。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院和农经司课题组:《推进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16年第4期。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经济司:《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年度报告》(2017年),http://njs.ndrc.gov.cn/gzdt/201804/t20180419_882882.html。
国家统计局:《农业农村发展再上新台阶 基础活力明显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之三》,http://www.stats.gov.cn/tjsj/sjjd/201706/t20170622_1506090.html。
韩俊:《返乡创业促进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学习时报》2017年2月20日第1版。
韩立达、王艳西、韩冬:《农地“三权分置”的运行及实现形式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17年第6期。
郝爱民:《提升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外溢效应的路径选择》,《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年第4期。
郝利、类淑霞、姜凤宝:《改革以来我国农业利用外资的状况分析》,《财贸研究》2006年第6期。
何安华、秦光远:《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农业经济与管理》2016年第5期。
何军、王越:《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
贺雪峰:《取消农业税后农村的阶层及其分析》,《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洪银兴:《新时代的现代化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南京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
胡光志、陈雪:《以家庭农场发展中国生态农业的法律对策探讨》,《中国软科学》2015年第2期。
胡亦琴:《农地资本化经营与政府规制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1期。
黄季焜、齐亮、陈瑞剑:《技术信息知识、风险偏好与农民施用农药》,《管理世界》2008年第5期。
黄季焜:《深化农业科技体系改革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业经济与管理》2013年第2期。
黄瑜:《大资本农场不能打败家庭农场吗?——华南地区对虾养殖业的资本化过程》,《开放时代》2015年第5期。
黄宗智、高原、彭玉生:《没有无产化的资本化:中国的农业发展》,《开放时代》2012年第3期。
黄宗智:《〈中国新时代的小农经济〉 导言》,《开放时代》2012年第3期。
黄祖辉:《农业规模经营要适度,也要多样》,《中国农村科技》2018年第5期。
嵇晓雄:《中国乳业能向荷兰学点啥》,光明网“光明经济栏目”,http://economy.gmw.cn,2013年11月18日。
冀名峰:《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我国农业现代化历史上的第三次动能》,《农业经济问题》2016年第3期。
江泽林:《机械化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农业经济问题》2018年第3期。
姜长云:《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篇大文章》,《中国发展观察》2018年第3、4期。
姜长云、杜志雄:《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
姜长云:《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模式、启示与政策建议》,《宏观经济研究》2011年第3期。
姜长云:《关于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16年第5期。
姜长云:《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关系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18年第2期。
姜长云:《日本的“六次产业化”与我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经济与管理》2015年第3期。
姜长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和着力点》,《中州学刊》2016年第5期。
姜长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新题应有新解法》,《中国发展观察》2015年第2期。
姜岩:《农村土地资本化改革的路径创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
蒋琳莉、张露、张俊飚、王红:《稻农低碳生产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基于湖北省102户稻农的深度访谈》,《中国农村观察》2018年第4期。
蒋永穆、鲜荣生、张尊帅:《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一个基于四川省省际调研的样本分析》,《农村经济》2015年第4期。
金书秦、邢晓旭:《农业面源污染的趋势研判、政策评述和对策建议》,《中国农业科学》2018年第3期。
孔祥智、穆娜娜:《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农村经济》2018年第2期。
孔祥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政策建议》,《改革》2016年第2期。
孔祥智、钟真:《供销合作社改革、土地托管与服务规模化——山东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调查与思考》,《中国合作经济》2017年10期。
魁奈:《魁奈经济著作选集》,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李安宁:《聚焦重大问题 推进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农机化导报》2017年7月17日第2版。
李谷成:《资本深化、人地比例与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一个生产函数分析框架》,《中国农村经济》2015年第1期。
李国祥:《论中国农业发展动能转换》,《中国农村经济》2017年第7期。
李国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破解“三农”难题的有效途径》,《中国合作经济》2016年第1期。
李怀:《农村土地资本化的理论基础与实现路径》,《新视野》2015年第2期。
李家祥:《工商资本下乡经营农业:机遇与挑战》,《求实》2016年第7期。
李建:《种业危机:一场输不起的战争》,《种子科技》2013年第1期。
李婧:《三只松鼠的营销之道》,《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6期。
李腾飞、苏毅清、刘丹妮:《我国稻米产业的发展现状、面临困境及应对策略研究》,《食品工业》2016年第10期。
李卫、薛彩霞、姚顺波,朱瑞祥:《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黄土高原476户农户的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17年第1期。
李伟国:《补短板促进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机科技推广》2017年第4期。
李伟:《品牌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引领力》,《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
李治、王东阳:《交易成本视角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中州学刊》2017年第9期。
李周:《生态农业的经济学基础》,《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厉为民:《荷兰的农业奇迹——一个中国经济学家眼中的荷兰农业》,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
梁瑞华:《我国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与推进建议》,《中州学刊》2018年第3期。
林万龙:《农地经营规模:国际经验与中国的现实选择》,《农业经济问题》2017年第7期。
刘定富:《未来中国种业的市场和研发趋势》,《中国经济时报》2016年7月15日第11版。
刘洪银:《农业科技创新中人才约束与破解》,《浙江农业学报》2013年第2期。
刘奇:《大中国 大农业 大战略——关于中国品牌农业建设的思考》,《中国发展观察》2014年第12期。
刘腾飞、杨代凤、谢修庆、焦云、毛健:《我国耕地污染状况、成因及对策建议》,《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年第3期。
刘同山、孔祥智:《农技协“为农服务”体制机制创新调查研究》,《中国合作经济》2016年第9期。
刘笑然:《粮食去库存:不妨试试“种大豆压玉米”》,《粮油市场报》2015年12月19日第B03版。
卢奇、洪涛、张建设:《我国特色农产品现代流通渠道特征及优化》,《中国流通经济》2017年第9期。
路玉彬、孔祥智:《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的多维考量和趋势》,《改革》2018年第2期。
路征:《第六产业:日本实践及其借鉴意义》,《现代日本经济》2016年第4期。
栾江、仇焕广、井月等:《我国化肥施用量持续增长的原因分解及趋势预测》,《自然资源学报》2013年第11期。
罗必良:《论服务规模经营——从纵向分工到横向分工及连片专业化》,《中国农村经济》2017年第11期。
马爱国:《当前我国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7年第2期。
马爱国:《“十三五”期间我国“三品一标”发展目标任务》,《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6年第2期。
马洪涛:《在2016年全国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推广活动暨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http://jiuban.moa.gov.cn/sjzz/qiyeju/dongtai/201612/t20161214_5406256.htm。
马九杰:《“资本下乡”需要政策引导与准入监管》,《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年第3期。
马晓河:《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经济日报》2016年2月25日第12版。
马有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农民日报》2017年10月11日第6版。
马增俊:《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30年回顾及展望》,《中国流通经济》2015年第5期。
马子红、谭文珍、谢霄亭:《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空间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生产力研究》2015年第2期。
[美] 小约翰·柯布、王伟:《中国的独特机会:直接进入生态文明》,《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
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中国对外农业投资合作分析报告(2015年度)》,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年版。
农业部联合课题调研组:《关于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2015年第6期。
农业部贸易促进中心课题组:《大宗农产品内外价差扩大问题与对策研究》,《农业贸易研究》2014年第9期。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课题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新农人”发展调查》,《中国农村经济》2016年第4期。
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中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报告(2016年度)》,2017年4月。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局:《2016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运行报告》,国家统计联网直报门户,http://www.lwzb.cn/pub/gjtjlwzb/sjyfx/201705/t20170524_3739.html。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局:《2017年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持续稳中向好》,http://www.xqj.moa.gov.cn/tjxx/201802/t20180223_6137312.htm。
潘锦云、李晏墅:《农业现代服务业:以工促农的产业路径》,《经济学家》2009年第9期。
裴四海:《我国农业品牌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农业经济》2017年第5期。
钱克明:《规模很重要 适度是关键》,《求是》2015年第7期。
秦继伟:《农村社会保障的多重困境与优化治理》,《甘肃社会科学》2018年第3期。
秦天、彭珏、邓宗兵:《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现代经济探讨》2017年第12期。
秋山:《2015/2016年度中国大豆压榨产能及压榨量分析》,我的农产品网,http://www.myagric.com/16/1213/08/6FBB3BF045C17541.html。
全世文、胡历芳、曾寅初、朱勇:《论中国农村土地的过度资本化》,《中国农村经济》2018年第7期。
任静、刘丽军、宋敏:《跨国公司在我国农业领域的技术锁定策略与对策研究》,《中国软科学》2012年第1期。
四川省粮食局:《构筑粮食产后服务新体系 推进四川粮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http://www.chinagrain.gov.cn/n316987/n1173458/n1173515/c1175519/content.html。
孙秋霞、杨妍妍、高齐圣:《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统计与决策》2010年第22期。
孙新华:《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兴起于突破性农业转型——以皖南河镇为例》,《开放时代》2015年第5期。
孙中华:《关于深化农村土地改革的几个问题》,《理论学刊》2016年第2期。
孙中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任务》,《东岳论丛》2016年第2期。
檀学文、杜志雄:《食品短链、生态农场与农业永续:京郊例证》,《改革》2015年第5期。
汤洪俊、朱宗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思考》,《宏观经济管理》2017年第8期。
田云、张俊飚、何可、丰军辉:《农户农业低碳生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化肥施用和农药使用为例》,《中国农村观察》2015年第4期。
佟屏亚:《农业科研体制改革与发展商业化育种》,《农业科技管理》2012年第5期。
涂圣伟:《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的影响与挑战》,《黑龙江粮食》2013年第12期。
涂圣伟:《工商资本下乡的适宜领域及其困境摆脱》,《改革》2014年第9期。
万宝瑞:《科技创新:中国农业的根本出路》,《求是》2012年第17期。
汪向东:《“新农人”与“新农人”现象》,《新农业》2014年第2期。
王彩文:《河北省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调查与分析》,《时代农机》2017年第5期。
王丹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分析》,《中国农业信息》2013年第15期。
王丰:《新时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第二次飞跃”的逻辑必然及实践模式》,《经济学家》2018年第3期。
王海娟:《资本下乡的政治逻辑与治理逻辑》,《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
王乐君、寇广增:《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17年第6期。
王乐君、赵海:《日本韩国发展六次产业的启示与借鉴》,《农村经营管理》2016年第7期。
王立胜、张彩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因应机制探索》,《理论学刊》2018年第1期。
王绍光:《大豆的故事——资本如何危及人类安全》,《开放时代》2013年第3期。
王炜炜、田丽、杨明:《我国土壤污染成因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工业安全与环保》2016年第5期。
王小映:《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合约选择与政策匹配》,《改革》2014年第8期。
王新志、杜志雄:《我国家庭农场发展:模式、功能及政府扶持》,《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王兴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与政策研究》,《东岳论丛》2016年第2期。
王娅、窦学诚:《中国农作物品种安全问题分析》,《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年第4期。
王跃:《跨国公司谋求控制中国:洋种子正在中国大肆攻城略地》,http://www.cwzg.cn/politics/201709/38231.html。
魏后凯:《中国农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及其政策转型》,《中国农村经济》2017年第5期。
温春生、刘东、孙好勤、缴旭、赵鹏飞:《农业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研究》,《人力资源管理》2016年第12期。
温铁军:《国际金融风潮与中国的“资源资本化”》,《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1 期。
[美] 西奥多·W.舒尔茨著:《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人民日报》2018年4月11日第3版。
夏显力、王勒、赵敏娟、罗丹:《农地由细碎化走向规模化的制度优化及路径——基于农地经营权资本化的视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肖卫东、梁春梅:《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内涵、基本要义及权利关系》,《中国农村经济》2016年第11期。
熊爱华、张涵:《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条件分析及政策建议》,《理论学刊》2019年第1期。
徐宏源、刘武兵:《中国大豆产业发展危机及警示》,《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年第10期。
严海蓉、陈义媛:《中国农业资本化的特征和方向: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资本化动力》,《开放时代》2015年第5期。
杨光:《外资进入我国农业的新动向及对策建议》,《经济纵横》2015年第6期。
杨宏宇:《大豆压榨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及政策建议》,《东方企业文化》2015年第22期。
杨继瑞、杨博维、马永坤:《回归农民职业属性的探析与思考》,《中国农村经济》2013年第1期。
杨小凯:《经济学: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杨雪锋:《资本下乡:为农增利还是与农争利》,《公共行政评论》2017年第2期。
姚洋:《重新认识小农经济》,《中国合作经济》2017年第8期。
艺之、张禄祥、林伟君、方伟:《广东省农业科技人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广东农业科学》2014年第22期。
易小燕、陈印军、袁梦、方琳娜、钱小平:《日本以“六次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的做法与启示》,《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年第7期。
尹成杰:《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管理世界》2002年第4期。
尹成杰:《农业多功能性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7期。
尹成杰:《“三产融合”打造农业产业化升级版》,《农经》2016年第7期。
于法稳:《新时代农业绿色发展动因、核心及对策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18年第5期。
于险峰、张仁军:《东北地区秸秆处理实现三大突破》,《人民日报》2018年6月14日第8版。
余瑶:《河南:发展“雁归经济”推动农村“双创”》,《农民日报》2017年8月11日第1版。
余瑶:《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达280万个》,《农民日报》2017年3月18日第6版。
余永跃、雒丽:《中国绿色发展的道路自信》,《理论学刊》2017年第4期。
袁学国、郑纪业、李敬锁:《中国农业科技投入分析》,《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2年第3期。
岳意定、黎翠梅:《试析农地资本化在农村土地保障制度渐进变迁中的作用》,《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第3期。
曾福生、夏玉莲:《制度创新是我国农村土地资本化的根本》,《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3 期。
翟金良:《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中国科学院院刊》2015年第3期。
翟淑君:《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青海日报》2017年10月30日第11版。
翟文华、周志太:《农业资本化替代小农经济势在必然》,《现代经济探讨》2014年第10期。
张广胜、王珊珊:《中国农业碳排放的结构、效率及其决定机制》,《农业经济问题》2014年第7期。
张海鹏、逄锦聚:《中国土地资本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年第6期。
张红宇:《促进农民合作社跨越式发展》,《农民日报》2017年10 月10日第5版。
张红宇:《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农民日报》2017年11月21日第1版。
张红宇:《新常态下的农民收入问题》,《农民日报》2015年4 月3 日第3版。
张红宇:《“新农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行者》,《高管信息》2016年第5期。
张红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趋势研究》,《经济与管理评论》2015年第1期。
张红宇、杨凯波:《我国家庭农场的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农业经济问题》2017年第10期。
张红宇:《中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制度特征与发展取向》,《中国农村经济》2018年第1期。
张乐民:《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探析——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四对关系”》,《理论学刊》2016年第1期。
张桃林:《农产品加工业如何挑起现代农业“大梁”》,《小康》2016年第11期。
张桃林:《切实加强农业资源环境工作 不断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在全国农业资源环境与能源生态工作会暨2016年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上的讲话》,《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7年第2期。
张文超:《日本“品牌农业”的农产品营销经验及中国特色农业路径选择》,《世界农业》2017年第6期。
张晓山:《辩证地看待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问题》,《江苏农村经济》2015年第1期。
张晓山、杜志雄、檀学文:《可持续食品供应链:来自中国的实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张云华:《中美农业基础竞争力对比与建议(上)》,《中国经济时报》2017年5月9日第5版。
张宗毅、宋建武:《我国农机装备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
张宗毅:《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外部环境、现状与趋势》,《新疆农机化》2016年第5期。
赵翠萍、侯鹏、张良悦:《三权分置下的农地资本化:条件、约束及对策》,《中州学刊》2016年第7期。
赵刚、林源园:《跨国种业公司加紧研发布局 我国种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中国科技产业》2009年第7期。
赵海、张照新、赵宏:《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扶持政策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第57期。
赵鲲、刘磊:《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认识与思考》,《中国农村经济》2016年第4期。
赵丽娜:《产业转型升级与新旧动能有序转换研究——以山东省为例》,《理论学刊》2017年第2期。
赵祥云、赵晓峰:《资本下乡真的能促进“三农”发展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
赵永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来自山东两个产量大县(市)的土地托管调查》,《人民日报》2017年9月17日第9版。
赵月皎、陈志军:《企业集团特征与技术创新关系研究》,《理论学刊》2016年第4期。
郑微微、沈贵银:《江苏省农业绿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江苏农业科学》2018年第7期。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册),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15—2016,2016—2017,2017—2018),http://ciecc.ec.com.cn/。
中国农机院赴美考察组:《美国农产品加工业考察报告》,《农机市场》2015年第3期。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调研组:《破解农民增收难题的“金钥匙”——山东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调研与思考》,《农民日报》2016年8月30日第1版。
周红民:《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地方治理研究》2017年第1期。
周慧、王济民:《中国主要农产品价格差内外部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农业信息》2017年第4期(下)。
周应恒:《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制度与路径》,《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年第9期(下)。
朱春江、Surendra P.Singh、Sammy L.Comer:《论农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经济》2013年第11期。
朱道林、王健、林瑞瑞:《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讨——中国土地政策与法律研究圆桌论坛(2014)观点综述》,《中国土地科学》2014年第9期。
朱建华、冯叶:《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农村土地资本化的现实障碍与出路》,《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21期。
朱江辉:《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新常态”的挑战》,《食品安全导刊》2017年第Z1期。
朱俊峰、苗海民:《新常态下的工商资本下乡》,《中国发展观察》2017年第15期。
朱俊生:《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任务》,《中国保险报》2015年8月10日第7版。
朱立志:《农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年第2期。
朱启臻、胡鹏辉、许汉泽:《论家庭农场:优势、条件与规模》,《农业经济问题》2014年第7期。
朱启臻:《新型职业农民特征、地位与存在形式》,《农民科技培训》2013年第11期。
朱颖慧:《从“三只松鼠”看传统农产品新营销》,《现代商业》2017年第19期。
宗锦耀:《关于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问题的思考》,《农村工作通讯》2014年第8期。
宗锦耀:《以农产品加工业为引领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民日报》2015年5月30日第7版。
邹建丰:《农村土地“互换并地”实现化零为整》,《江苏农业科技报》2017年3月15日第1版。
Jin S.,Bluemling B.,Mol A.P.J.,“Information,Trust and Pesticide Overuse:Interactions between Retailers and Cotton Farmers in China”,NJAS-Wageningen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Guo,J.H.,Liu,X.J.,Zhang,Y.,Shen,J.L.,Han,W.X.,Zhang,W.F.,Christie,P.,Goulding,K.W.,Vitousek,P.M.,Zhang,F.S.,“Significant Acidification in Major Chinese Croplands”,Science,2010.
Ito,Junichi and Ni,Jing,“Capital Deepening,Land Use Policy and Self-sufficiency in China’s Grain Sector”,China Economic Review,24 (3),2013.
Greenstein S.& Khanna T.,“What does Industry Convergence Mean?”,Yoffie D.B.(ed.),Competing in the Age of Digital Convergence,Boston,1997.
European Commission,Green Paper on the Convergence of Telecommunications,Media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tors,and the Implication for Regulation,http:www.isop.ece.be,1997.
国际油气市场大趋势及中国与中东国家的能源合作
MEGA TRENDS OF INTERNATIONAL OIL AND GAS MARKETS AND ENERGY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MIDDLE EAST COUNTRIES企聚丝路:海外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调查.菲律宾
Overseas Chinese Enterprise and Employee Survey in B&R Countries THE PHILIPPINES企聚丝路:海外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调查.沙特阿拉伯
Overseas Chinese Enterprise and Employee Surver in B&R Countries SAUDI ARABIA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2018
Summer Report on China's Industrial Economic Operation.2018中国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与农村普惠金融建设
FARMER HOUSEHOLDS’ BALANCE SHEET AND RURAL 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 BUILDING IN CHINA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