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艾伯特·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8—42页。
白雪洁:《产业成长阶段的产业组织政策有效性分析——以日本代表性产业组织政策为例》,《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4期。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前瞻》2008年第4期,总第196期。
[美]本·斯泰尔、戴维·维克托、理查德·纳尔逊:《技术创新与经济绩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美]彼得·霍尔:《驾驭经济——英国与法国国家干预的政治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版。
曹芳、杨宁宁:《产业演进中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以新兴产业为例》,《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1期。
陈宝明:《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科技和产业》2006年第11期。
陈刚:《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的机理探析》,《理论导刊》2004年第2期。
陈洪涛、陈劲、施放、郑胜华:《新兴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机制研究——基于国家政治制度结构的理论分析模型》,《科研管理》2009年第5期。
陈洪涛、施放、郑才林、陈宗料:《基于政府作用的新兴产业发展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7期。
陈家昌:《新兴产业视角下的重大科研项目组织机制探析——基于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管理实证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07年第8期。
陈昭峰:《发达国家政府引导科技投入的主要特点和功能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02年第6期。
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程巍、郎丽:《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新兴产业的思考》,《当代经理人》2006年第21期。
程华、肖小波、倪梅娟:《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及因果分析——基于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实证研究》,《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丛树海:《科技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党兴华、赵晓杰:《公共财政支持科技产业发展的效率评价研究》,《科研管理》2007年第5期(增刊)。
[美]道格拉斯·诺思、罗伯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美]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美]道格拉斯·诺思:《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邓华、张凤军、杨建平:《“动态均衡”视域下的公共政策有效性分析》,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0期。
邓向荣、周密、刘乃辉:《政府科技投入绩效评价指标的有效性分析——基于传统指标评价体系创新的思考》,《天津科技》2005年第5期。
董洁、赵晶:《创新成果产业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国科技统计网。
董书礼:《新兴技术商业化与政府作用》,《中国科技论坛》2008年第5期。
段小华、刘峰:《关于政府科技投入支持新兴产业的若干问题探讨》,《太原科技》2009年第12期。
段小华、柳卸林:《俄罗斯的创新体系与政策》,《科学学研究》2003年第3期。
段小华:《产业技术政策评价方法》,收录于《中国产业技术政策研究报告(2008)》,北京出版社2008年版。
[美]埃夫塞·多马:《扩张与就业》,载《西方经济学经典选读》,海天出版社2002年版。
樊春良:《全球化时代的科技政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冯飞、王金照:《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思路和政策建议》,《发展研究》2009年第12期。
冯振中、吴斌:《政府研发补贴政策的有效性研究》,《技术经济》2008年第9期。
[英]弗兰西斯·培根:《新大西岛》,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高和荣:《现代西方经济社会学理论评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高志前:《新时期产业技术政策的内涵与功能》,收录于《中国产业技术政策研究报告(2008)》,北京出版社2008年版。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6)》,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年版。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7)》,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年版。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8)》,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年版。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9)》,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版。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1)》,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版。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版。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
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
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版。
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
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
国家发改委、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2009)》,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8月版。
郝凤霞:《R&D公共支出模式研究》,博士后学位论文,2005年。
[英]亨利·厄伽斯:《技术政策的重要性》;载[英]帕萨·达斯库帕塔、保罗·斯顿曼编《经济政策与技术绩效》,徐颖、黄鹏等译,长春出版社2008年版。
何振一:《理论财政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年版。
胡大平、邹珊刚:《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政府行为模式评价与选择》,《科研管理》1997年第7期。
胡平仁:《政策评估的标准》,《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5期。
黄南:《世界新兴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分析》,《科技与经济》2008年第10期。
贾建国:《知识资本、新兴产业与经济增长》,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1999年5月。
蒋永穆:《传导机制、行为反应:兼论我国财政政策的有效性》,《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教育部科技司:《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弗拉斯卡蒂手册》,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英]卡洛塔·佩雷斯:《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泡沫与黄金时代的动力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英]克里斯·弗里曼、卡洛塔·佩雷斯:《结构调整危机:经济周期与投资行为》,转引自《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G.多西等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英]克里斯·弗里曼、罗克·苏特:《工业创新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柯俊杰:《新兴产业厂商发展要素研究——台湾地区IC(集成电路)产业的实证》,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6年。
科技部发展计划司:《2005年全国科技成果统计年度报告》,科学技术部2006年版。
科技部发展计划司:《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计划(1949—2005)》,2009年出版。
科技部发展计划司:《全国科技统计资料汇编》2007年和2008年版。
科技部发展计划司,《国家科技计划年度报告(2008)》。
科技部,OECD:《研究与发展统计2008》,2008年版。
科技发展计划司:《全国科技机构统计数据集》。
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生物与医药科技调研报告》第14期,2007年版。
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司:《生物医药发展战略报告(产业篇)》,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司:《生物医药发展战略报告(投入篇)》,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科学技术部:《国际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09》,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孔欣欣、刘辉峰:《技术创新与经济演进》,《调研报告》,2009年第8期,总第1128期。
孔志峰:《公共政策绩效评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李丽青:《我国现行R&D税收优惠政策的有效性研究》,《中国软科学》2007年第7期。
李廉水、周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与比较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第3期。
李国强、宗芳宇:《奥巴马科技新政孕育21世纪新兴产业》,中国电子报。
[德]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邱伟立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李银珠:《政府公共支出行为的成本—效益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版。
廖长友、刘垂玖:《浅论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北方经贸》2004年第8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应用与发展》,1971年版。
林伯强主编:《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林海芬、苏敬勤:《产业持续动态创新模型的演变及实证研究——基于知识生产视角》,《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第2期。
刘辉峰:《长周期变动中的技术革命与产业演进——基于历史与统计的分析》,《中国科技论坛》2009年第4期。
刘小雪:《发展中国家的新兴产业优势——以印度软件产业发展为例》,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2004年。
[美]罗伯特·卢卡斯:《宏观经济学的首要问题》,吴敬琏主编,《比较》2004年第12期。
罗丽:《日本能源政策动向及能源法研究》,《法学论坛》2007年第1期。
[美]罗伊·F.哈罗德(1948),《动态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罗玉中:《科技进步与法制建设》,司法部、中共中央《法制讲座汇编》,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刘婧姝、刘凤朝:《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科学和产业》2007年第11期。
刘松万:《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财政政策与措施》,《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11期。
吕红梅:《国家干预的理论演进与西方政府经济职能的调整》,《北方经济》2008年第9期。
[美]迈克·波特:《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美]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科技与经济政策理事会:《21世纪的创新政策》,科技部调研室、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翻译,2007年版。
美国商务部和统计委员会:《数字经济2000》,中国友谊出版社2001年版。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2008工程与技术指标》。
孟兰兰、信颖:《产业技术创新与政府支持政策》,《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意]尼克拉·阿克塞拉:《经济政策原理:技术与价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欧盟委员会:《欧盟能源政策绿皮书》,2006年版。
欧盟委员会:《能源效率行动计划》,2006年发表。
邢斐、雷启振、张建华:《我国公共研发政策实施的有效性考察》,《中国科技论坛》2009年第2期。
齐孝福:《产业政策失效原因的多维分析》,《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美]乔治·戴、保罗·休梅克:《沃顿论新兴技术管理》,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版。
[日]青木昌彦、奥野正宽、冈崎哲二:《市场的作用、国家的作用》,东洋经济新报社2002年出版。
[法]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陈福生、陈振骅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世界经济论坛:《2006—2007全球竞争力报告》,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版。
世界银行编,财政部世界银行业务司译:《东亚奇迹——经济增长与公共政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
师萍、张蔚虹:《中国R&D投入的绩效分析与制度支持研究》,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斯蒂格利茨:《斯蒂格利茨经济学文集》(1—6卷),纪沫、陈工文、李飞跃译,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版。
[美]乔治·斯蒂格勒:《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册),姚开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史先虎:《日本主导产业的选择与政府的培育政策》,《生产力研究》1996年第3期。
史忠良、何维达:《产业兴衰与转化规律》,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宋俊德:《新兴产业将改变中国发展格局》,《人民论坛》2009年第4期。
苏立宁:《我国财政政策有效性的系统分析》,《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美]T.S.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版。
田桂玲、平力群:《日本政府对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政策引导作用及启示》,《科学学和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第2期,第199—200页。
[美]托马斯·R.戴伊:《理解公共政策》,彭勃等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美]W.W.罗斯托:《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王常柏、于化龙、刘立霞:《产业技术创新制度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第10期。
王春法:《技术创新政策:理论基础与工具选择》,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王发明、毛荐其:《基于技术进步的新能源产业政策研究》,《科技与经济》2010年第2期。
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
王倩、王小利:《影响我国财政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因素的分析》,《中国政府采购》2009年第1期。
王庆、蒋俊生:《公共选择下的财政政策有效性分析》,《财会研究》2007年第9期。
王伟光:《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与公共政策:基于政府作用的一种视角》,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辽宁大学,2005年。
王晓云:《“绿色新政”是提高生态政策效率的新选择》,《中国科技论坛》2009年第7期。
王元、程家瑜、王伟光、孔欣欣:《基于技术体系变革的新产业革命》,调研报告,2005年第8期总第807期。
王元、程家瑜、王革等:《当前金融危机和技术变革分析》,《中国科技论坛》2009年第3期。
汪艳红:《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7年。
温家宝:《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在首都科技界大会上的讲话,2009年11月3日发表。
闻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公共支出政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财经大学,2004年。
[美]威廉·N.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吴辰、高昌林:《从对外技术依存度看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2005年发表。
吴和成、郑垂勇:《科技投入产出相对有效性的实证分析》,《科学管理研究》2003年第21期。
武晓强:《从政府与市场的角度探析产业政策的有效性》,《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2期。
吴友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商业研究》2004年第11期。
萧东:《掌控美国科研的是看得见的政府之手》,《南风窗》2005年第11期。
肖鹏等:《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现状分析与调整策略》,《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薛彦平:《欧洲工业创新体系与政策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徐建国、杨起全等:《国家创新系统中R&D资源配置研究》,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徐侠、陈圻、刘敏:《产业技术类型与研发政策选择》,《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第1期。
严永晃:《高科技工业之发展与策略》,(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5年版。
杨帆:《发展股市需要新思维》,《管理与财富》2000年第3期。
杨起全、宋卫国、刘树梅:《“十五”我国科技经费投入目标研究回顾与反思》,《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第12期。
尹翔硕:《技术进步与新经济》,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英]约翰·巴伯、杰弗里·怀特(1986):《当前的政策实践和问题:一个英国的视角》;载[英]帕萨·达斯库帕塔、保罗·斯顿曼编:《经济政策与技术绩效》,长春出版社2008年版。
[UNESCO]约翰斯顿·安、萨松·艾伯特主编:《新技术与发展》,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翻译1989年版。
宇德海:《新兴产业与中国跨越式发展》,《中国经贸导刊》2002年第19期。
中国电子报社:《TD—SCDMA产业十年发展历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科协:《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2003),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科学院:《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丛书),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赵捷:《国家科技计划体系与管理改革回顾及相关问题分析》,《太原科技》2009年第3期。
赵慕兰、孔钢铁、王文军等:《历史的创举——世界科技工业园研究》,海潮出版社1997年版。
张孝德:《经济增长新选择:培育新兴产业》,《浙江经济》2009年第17期。
张晔:《新兴战略性产业的进入管制与管制绩效——以我国手机“牌照制度”的实践为例》,《产业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
张海峰:《美国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计划的产生背景、进展、社会经济影响及评价》,《世界研究与发展》1994年第6期。
张许颖:《产业政策失效原因的博弈分析》,《经济经纬》2004年第1期。
张敏:《注重投入产出,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益》,《科技创业月刊》2004年第11期。
郑江淮:《企业理论:演进经济学的观点述评》,《经济评论》2001年第2期。
朱春奎:《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关系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第3期。
Abramovitz,M.(1986),“Catching Up,Forging Ahead and Falling Behind”,,46.
Abernathy,W.J.and Utterback,J.M.(1978),“Pattern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80(7):40—47.
Anderson,P.& Tushman,M.L.(1990),“Technological Discontinuities and Domain Designs:a Cyclical Model of Technological Change”,35.604—33.
Bernstein Jeffrey,I.(1986).“The Effect of Direct and Indirect Tax Incentives on Canadian Industrial R&D Expenditures”.1986,12(3):438—46.
Cervantes,Mario & Malkin,Daniel (2001).“Russia’s Innovation Gap”.Oct.28th.
Clayton,M.Christensen(1997)..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Dosi,G.(1982),“Technological Paradigms and 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A Suggest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Determinants and Directions of Technical Change”,Vol.2,1982.
Greiner,Larry E.(1972),“Evolution and Revolution as Organizations Grow”,,July—August.
Grossman,Gene and Helpman,Elhanan(1991),“Quality Ladders in the Theory of Growth”, Vol.58,pp.43—61.
Hoving,R.(1994). CIO,8(5):26.
Inkster(1991),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History:An Approach to Industrial Development.New Brunswick: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James M.Utterback.“The Dynamics of Product and Process Innovation in Industry”,in Christopher T.Hill and James M.Utterback Edited,Pergamon Press,1979:58.
Jones C.,Williams J.C.(1998).“Measuring the Social Return to R&D”. 113(4):1119—1135.
Kathleen A.Walsh,“Soaring Eagle,Flying Dragon:Industrial R&D and Innov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收录于赵刚、李昕主编,《中美科技政策论坛》,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Kondratieff,N.(1925),“The Long Wave in Economic Life”,,vol,17:105—15.
Lucas,Robert E.(1988),“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Vol.22,pp.3—24.
Mansfield,E.,Eapoport John,Anthony Romeo,Samuel Wagner,George Beardsley(1977),“Social and Private Rates of Return From Industrial Innovation”, 221—240.
Nelson,R.and S.Winter(1982).,Harva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MA.
NVCA(2004).Global Insight Study by Content First.
OECD,(1981—2008).
Prebisch,Raúl (1959),“Commercial Policy in the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Vol.XLIX,May,p.251.
Raymond Vernon.(1966).“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Vol.80,No.2,pp.190—207.
Redding,Stephen(1999),“Dynamic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the Welfare Effects of Trade”, 51,pp.15—39.
Romer,Paul(1986),“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 Run Growth”, Vol,94,pp.1002—1037.
Romer,Paul(1990),“Endogenous Technical Change”, Vol.98:71—102.
Rothwell,Roy and Zegved,Walter (1985).Longman Group Limited:159.
Shah,Rajagopal (1995), Edited by Anwarshah,The World Bank.
Shih—Chang Hung & Yee—Yeen Chu(2006), 26 (2006):104—110.
Solow,Robert M.(1956),“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70:65—94.
Schumpeter.J.A,(1939),2 Vols,New York.McGraw—Hill.
United Nations,Millennium Project,Feb.,2004.
U.S.Department of Commerce (1997), 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