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book takes the reproduction of rural culture of ethnic minorities as the theme, takes the soci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in rural daily life as the entry point, follows the community research paradigm of social anthropology, starts from the theoretical observation or methodology of communication sociology, development communication and rural anthropology, investigates the practical logic of the mutual construction of soci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rural social structure, and thinks rationally about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ethnic minority rural culture, in order to contribute an insight to the research and research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academic theory.(AI翻译)
谭华:(著)
谭华湖北利川人,博士,湖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先后求学于湖北民族学院中文系、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中青年创新人才计划项各1项,主要研究方向为传播与社会发展。
中文著作
[美]康拉德·科塔克:《远逝的天堂:一个巴西小社区的全球化》(第四版),张经纬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新星出版社2011年版。
[德]汉斯彼得·马丁等:《全球化陷阱——对民主和福利的进攻》,张世鹏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英]安娜贝拉·穆尼、[美]贝琪·埃文斯:《全球化关键词》,刘德斌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美]约翰·博德利:《发展的受害者》,何小荣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美]乔尔·S.米格代尔:《社会中的国家:国家与社会如何相互改变与相互构成》,李杨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李桂平:《被颠覆的村庄》,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张柠:《土地的黄昏——中国乡村经验的微观权力分析》(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彭大鹏、吴毅:《单向度的农村》,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法]H.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陆益龙:《农民中国:后乡土社会与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吕新雨:《乡村与革命:中国新自由主义批判三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曾一果:《想象城市:改革开放30年来大众媒介的“城市叙事”》,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年版。
[英]雷蒙德·威廉斯:《乡村与城市》,韩子满等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
[英]威尔·赫顿、安东尼·吉登斯:《在边缘:全球资本主义生活》,达巍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英]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文军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薛毅:《乡土中国与文化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
徐杰舜等:《中国社会的文化转型:人类学高级论坛十年论文精选》,民族出版社2012年版。
廖君湘:《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特点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比]瑟韦斯、[泰]玛丽考:《发展传播学》,张凌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吴文藻:《论社会学中国化》,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秦红增:《乡土变迁与重塑——文化农民与民族地区和谐乡村建设研究》,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美]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周鸿雁:《隐藏的维度——詹姆斯·W.凯瑞仪式传播思想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2年版。
旷宗仁:《乡村传播中的农民认知行为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谢咏才、李红艳:《中国乡村传播学》,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
孙秋云等:《电视传播与乡村村民日常生活方式的变革》,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陈卫星:《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杨孝濚:《传播社会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张磊:《焦虑与希望:对北京城市贫困群体的传播社会学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年版。
[法]埃里克·麦格雷:《传播理论史:一种社会学的视角》,刘芳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陈强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
李苓、陈昌文:《现代传媒与中国西部民族:汉藏羌区域传媒使用与影响的类型化研究》,中华书局2012年版。
钟鸣:《乡村·影视·生活——论传统的延伸》,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
[美]凯瑟琳·马歇尔、格雷琴·B.罗斯曼:《设计质性研究:有效研究计划的全程指导》(第5版),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王铭铭:《西方作为他者:论中国“西方学”的谱系与意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版。
[日]沟口雄三:《做为“方法”的中国》,台湾“国立”编译馆1999年版。
瞿海源、毕恒达、刘长萱、杨国枢:《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Ⅱ:质性研究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黄应贵:《反景入深林——人类学的观照、理论与实践》,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英]迈克尔·吉本斯、卡米耶·利摩日、黑尔佳·诺沃提尼、西蒙·施瓦茨曼、彼得·斯科特、马丁·特罗:《知识生产的新模式:当代社会科学与研究的动力学》,陈洪捷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美]肯尼斯·赫文、托德·多纳:《社会科学研究:从思维开始》(第10版),李涤非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美]马茨·艾尔维森、卡伊·舍尔德贝里:《质性研究的理论视角:一种反身性的方法论》,陈仁仁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张银锋:《村庄权威与集体制度的延续:“明星村”个案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罗伯特·芮德菲尔德:《农民社会与文化》,王莹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美]詹姆斯·博曼:《社会科学的新哲学》,李霞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英]哈维·弗格森:《现象学社会学》,刘聪慧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美]罗伯特·K.殷:《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周海涛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美]诺曼·K.邓津、伊冯娜·S.林肯:《定性研究:策略与艺术》,风笑天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张雄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美]古塔·弗格森:《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骆建建等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法]莫里斯·郭德烈:《人类社会的根基:人类学的重构》,董芃芃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美]艾伦·G.约翰逊:《见树又见林——社会学与生活》,喻东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郭强:《社会根理论:知识行动论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马杰伟、张潇潇:《媒体现代:传播学与社会学的对话》,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陈庆德等:《人类学的理论预设与建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
[美]马歇尔·萨林斯:《甜蜜的悲哀》,王铭铭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美]詹姆斯·皮科克:《人类学透镜》(第2版),汪丽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瑞典]彼得·赫斯特洛姆:《解析社会:分析社会学原理》,陈云松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美]麦克·布洛维:《公共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郭伟和:《“身份之争”:转型中的北京社区生活模式和生计策略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美]迈克尔·布若威:《制造同意——垄断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变迁》,李荣荣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美]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林聚任等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美]克莱德·M.伍兹:《文化变迁》,何瑞福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陈世敏:《大众传播与社会变迁》,三民书局1983年版。
[美]柯克·约翰逊:《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对印度两村庄的民族志调查》,展明辉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
左晓斯:《可持续乡村旅游研究——基于社会建构论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潘绥铭、黄盈盈、王东:《论方法:社会学调查的本土实践与升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法]艾德加·莫兰:《社会学思考》,阎素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美]罗伯特·埃默森、雷切尔·弗雷兹、琳达·肖:《如何做田野笔记》,符裕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
谢立中:《日常生活的现象学社会学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奥]阿尔弗雷德·舒茨:《社会世界的意义构成》,游淙祺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萧楼:《夏村社会:中国“江南”农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结构(1976—2006)》,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
[美]朱莉娅·伍德:《生活中的传播》(第四版),董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韦路:《传播技术研究与传播理论的范式转移》,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吴飞、王学成:《传媒·文化·社会》,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李岩:《传播与文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Dan Schiller:《传播理论史:回归劳动》,冯建三等译,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版。
[美]丹尼尔·杰.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从莫尔斯到麦克卢汉》,曹静生等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
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庄晓东:《传播与文化概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美]詹姆斯·罗尔:《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董洪川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英]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刘燕南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美]刘易斯·芒福德:《技术与文明》,陈允明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李洁:《传播技术建构共同体——从英尼斯到麦克卢汉》,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英]拉德克利夫-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夏建中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美]叶海亚·R.伽摩利珀:《全球传播》,尹宏毅主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英]科林·斯巴克斯:《全球化、社会发展与大众媒体》,刘舸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钟瑛、余红:《传播科技与社会》,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陈昭郎:《传播社会学》,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92年版。
[法]阿芒·马特拉:《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思想与战略的历史》,陈卫星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英]约翰·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谢咏才、李红艳:《中国乡村传播学》,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
蒋旭峰等:《抗争与合作:乡村治理中的传播模式》,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郑欣等:《对农传播:基于受众的实证分析与对策探讨》,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庄晓东等:《网络传播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建构》,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陈刚、张卉、陈经超、郭嘉:《中国乡村调查——农村居民媒体接触与消费行为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赵建国:《人的迁移与传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方晓红:《大众传媒与农村》,中华书局2002年版。
王锡苓:《互联网与欠发达地区社会发展研究——互联网在西部农村的两种应用模式的探讨》,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郭建斌:《独乡电视:现代传媒与少数民族乡村日常生活》,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吴飞:《火塘·教堂·电视:一个少数民族社区社会传播网络分析》,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
[美]杰里·D.穆尔:《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欧阳敏等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英]凯蒂·加德纳、大卫·刘易斯:《人类学、发展与后现代挑战》,张有春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美]罗伯特·C.尤林:《理解文化:从人类学和社会理论视角》,何国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肖文评:《白堠乡的故事:地域史脉格下的乡村社会建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
戴俊潭:《电视文化与农民意识变迁》,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王先明:《走近乡村——20世纪以来中国乡村发展论争的历史追索》,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美]丹尼尔·哈里森·葛学溥:《华南的乡村生活:广东凤凰村的宗族主义社会学研究》,周大鸣译,中国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版。
黄宗智:《华北小农经济和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年版。
彭大鹏、吴毅:《单向度的农村——对转型期乡村社性质的一项探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黄平:《乡村中国与文化自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李友梅等:《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乡土文化转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徐杰舜、刘冰清:《乡村人类学》,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英]德斯蒙德·莫里斯:《人类动物园》,刘文荣译,文汇出版社2002年版。
秦红增:《乡土变迁与重塑:文化农民与民族地区和谐乡村建设研究》,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日]富永健一:《社会学原理》,严立贤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徐家林:《“人文发展”:维度及其评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李佳:《制度与环境:西部乡村文化产业》,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曹锦清:《如何研究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冯广圣:《桂村社会传播网络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何威:《网众传播:一种关于数字媒体、网络化用户和中国社会的新范式》,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英]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埃尔弗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辛欣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美]彼得·R.芒戈、诺什·S.康特拉克特:《传播网络理论》,陈禹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王素洁:《社会网络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决策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英]菲利普·梅勒:《理解社会》,赵亮员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刘保、肖峰:《社会建构主义——一种新的哲学范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孙绍谊、郑涵:《新媒体与文化转型》,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版。
杜骏飞:《弥漫的传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英]A.R.拉德克利夫-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潘蛟等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林荣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王玉亮:《英国中世纪晚期乡村共同体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欧阳景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英]保罗·霍普:《个人主义时代之共同体重建》,沈毅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增订版),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丁未:《流动的家园:“攸县的哥村”社区传播与身份共同体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英]保罗·威利斯:《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秘舒等译,译林出版社2013年版。
[法]P.布尔迪约、J.-C.帕斯隆:《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邢克超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赵旭东:《本土异域间:人类学研究中的自我、文化与他者》,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车裕斌:《村落经济转型中的文化冲突与社会文化——楠溪江上游毛氏宗族村落个案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朱晓兰:《文化研究关键词:凝视》,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肖伟胜:《视觉文化与图像意识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叶涯剑:《空间重构的社会学解释:黔灵山的历程与言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美]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
[英]John Urry:《游客凝视》,杨慧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包亚明:《权力的眼睛——福科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英]贝拉·迪克斯:《被展示的文化:当代“可参观性”的生产》,冯悦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宏观动力学》,林聚任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郭华:《乡村旅游社区利益相关者研究:基于制度变迁的视角》,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高宣扬:《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宫留记:《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澳]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杨善华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匈牙利]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
[法]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法]菲利普·卡班、让-弗朗索瓦·多尔蒂耶:《法国视角下的社会学史与社会学思想》,吴绍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周春发:《旅游、现代性与社区变迁:以徽村为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郝朴宁等:《民族文化传播理论描述》,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张泽忠等:《变迁与再地方化》,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朱凌飞:《玉狮场的故事——1949—2009:地方国家的过程与选择》,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瑞士]吉尔贝·李斯特:《发展的迷思:一个西方信仰的历史》,陆象淦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刘保、肖峰:《社会建构主义——一种新的哲学范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刘拥华:《布迪厄的终生问题》,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
顾雪松:《旅游传播与少数民族乡村的变迁——对西江千户苗寨的多维度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年版。
赵建国、王大钟:《旅游传播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龚小夏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叶涯剑:《空间重构的社会学解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方玲玲:《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力与城市景观》,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美]托马斯·德·曾戈提塔:《中介化:媒体如何建构你的世界和生活方式》,王珊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
[英]罗杰·西尔弗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陶庆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邵培仁等:《媒介理论前沿》,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法]乔治·古尔维奇:《社会时间的频谱》,朱红文等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英]约翰·哈萨德:《时间社会学》,朱红文等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仲富兰:《民俗传播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
[美]劳拉·斯·蒙福德:《午后的爱情与意识形态——肥皂剧、女性及电视剧种》,林鹤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卿志军:《电视与黎族生活方式的变迁》,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李沁:《沉浸传播:第三媒介时代的传播范式》,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费爱华:《话语交易:乡村社会及其治理中的人际传播》,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黄娟:《社区孝道的再生产:话语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兰林友:《本土的解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英]霍布斯鲍姆、兰格:《传统的发明》,顾杭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欧阳康:《社会认识论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法]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张宁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美]安德鲁·斯特拉森、帕梅拉·斯图瓦德:《谣言·想像·身份·历史》,梁永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保罗·拉比诺:《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高丙中等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王铭铭:《人类学讲义稿》,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版。
[日]深尾叶子、井口淳子、栗原伸治:《黄土高原的村庄:声音·空间·社会》,林琦译,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英]安·格雷:《文化研究:民族志方法与生活文化》,许梦云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美]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写文化:民族志诗学与政治学》,高丙中等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美]克利福德·格尔兹:《论著与生活:作为作者的人类学家》,方静文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美]大卫·费特曼:《民族志:步步深入》,龚建华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李正东:《河村水会:日常生活、集体行动与生存文化(1978—1987)》,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版。
陆益龙:《定性社会研究方法》,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加]D.简·克兰迪宁、F.迈克尔·康纳利:《叙事探究:质的研究中的经验和故事》,张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瑞典]芭芭拉·查尔尼娅维斯卡:《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叙事》,鞠玉翠等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美]伊万·布莱迪:《人类学诗学》,徐鲁亚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刘海龙:《重访灰色地带:传播研究史的书写与记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学位论文
王星:《从“分配政治”到“生产政治”:转型过程中的单位政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8年。
冯广圣:《桂村社会传播网络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 2012年。
张斌:《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乡村政治生活——对湘黔桂毗邻边区三个民族村寨的民族志调查与阐释》,博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 2012年。
郭建斌:《电视下乡:社会转型期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社区——独龙江个案的民族志阐释》,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3年。
赵国宏:《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杨瑞:《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电视媒体的地方戏曲传播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李春霞:《电视与中国彝民生活:对一个彝族社区电视与生活关系的跨学科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2005年。
张硕勋:《大众传媒与黄河上游藏区社会变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12年。
刘丹萍:《元阳哈尼梯田旅游地发育过程研究:在凝视与被凝视之间》,博士学位论文,中山大学,2005年
曹徐兰:《恩施地区新闻传播事业与地区经济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陈世平:《集体的狂热——群众身体空间的列斐伏尔式空间》,硕士学位论文,台湾中原大学,2007年。
李环:《新媒体环境下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汕头大学,2011年。
周军:《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变迁及其建构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0年。
郭伟和:《北京市某社区国有企业下岗失业职工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策略转变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香港理工大学,2009年。
期刊论文
陈浩天:《乡村“空心化”治理:样态扫描与政府服务》,《理论月刊》2013年第7期。
龚春明、朱启臻:《村落的终结还是纠结:文献述评与现实审视》,《内蒙古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龚春明、朱启臻:《村落的终结、纠结与未来:经验反思及价值追寻》,《学术界》2012年第6期。
徐杰舜:《中国农民守土与离土的博弈:孟德拉斯 〈农民的终结〉 的启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李飞、杜云素:《中国村落的历史变迁及其当下命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毛丹:《村落共同体的当代命运:四个观察维度》,《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1期。
吴重庆:《农村空心化背景下的儒学“下乡”》,《文化纵横》2012年第2期。
陈楚洁、袁梦倩:《传播的断裂:压力型体制下的乡村文化建设——以江苏省J市农村为例》,《理论观察》2010年第4期。
赵旭东:《乡村成为问题与成为问题的中国乡村研究:围绕“晏阳初模式”的知识社会学反思》,《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曾一果:《全球想象与传统的再生产——全球化语境中的大众传媒的“城市叙事”》,《文艺研究》2011年第4期。
曾一果、潘阳:《大众传媒与“新农村”的文化重建》,《新闻大学》2009年夏季号。
张生祥、何晶:《试论区域传播学》, 《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殷晓蓉:《当代美国发展传播学的一些理论动向》,《现代传播》1999年第6期。
李金铨:《在地经验,全球视野:国际传播研究的文化性》,《开放时代》2014年第2期。
张小林:《乡村概念辨析》,《地理学报》1998年第4期。
庄孔韶、赵旭东等:《中国乡村研究三十年》,《开放时代》2008年第6期。
孙瑞祥:《传播社会学——创新与发展》,《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邵培仁等:《探索文明的进路:西方媒介社会学的历史、现状与趋势》,《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韦小鹏、徐杰舜、张艳:《中国乡村人类学回顾》,《广西民族研究》2009年第2期。
庄孔韶、生龙曲珍:《田野调研:布局、论证、发现、转换与交叉》,《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美]乔治·马尔库斯:《合作的想象》,钱妤等译,《思想战线》2007年第4期。
狄金华:《中国农村田野研究单位的选择——兼论中国农村研究的分析范式》,《中国农村观察》2009年第6期。
肖林:《“‘社区’研究”与“社区研究”——近年来我国城市社区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4期。
石腾飞、刘敏:《走进个案——从比较、抽象到理论建构》,《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
吴毅:《何以个案,为何叙述——对经典农村研究方法质疑的反思》,《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4期。
乔健:《中国人类学发展的困境与前景》,《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王宁:《个案研究的代表性问题与抽样逻辑》,《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钟涨宝、狄金华:《中国的农村社区研究传统:意义、困境与突破》,《社会学评论》2013年第2期。
陈涛:《个案研究“代表性”的方法论考辨》,《江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彭拥军、姜婷婷:《个案研究中的学术抱负:兼论个案的拓展与推广》,《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卢晖临、李雪:《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肖俊明:《文化人类学的转折:戈尔兹的解释理论述评》,《国外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王富伟:《个案研究的意义和限度——基于知识的增长》,《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5期。
刘小峰等:《质性社区研究的三种模式:以费孝通社区研究史为参照》,《学习与实践》2012年第12期。
宗晓莲:《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对文化变迁研究的意义——以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变迁为例》,《广西民族学报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郭伟和:《街道公共体制改革和国家意志的柔性控制——对黄宗智“国家和社会的第三领域”理论的扩展》,《开放时代》2010年第2期。
卢晖临:《迈向叙述的社会学》,《开放时代》2004年第1期。
吴予敏:《功能主义及其对传播研究的影响之审思》,《新闻大学》2012年第2期。
刘海龙:《中国传播研究中的两种功能主义》,《新闻大学》2012年第2期。
胡翼青:《超越功能主义意识形态:再论传播功能研究》,《现代传播》2012年第7期。
林颖、石义彬:《反思与超越:论媒介与文化研究的功能主义意识形态》,《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
殷晓蓉:《从电报的两重性看“传播”的神秘意蕴——对功能主义传播学研究趋向的思考》,《新闻大学》2012年第2期。
[英]布里恩·温斯顿:《媒介的产生:技术决定论抑或文化决定论》,来丰编译,《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孙玮、黄旦:《超越结构功能主义:中国传播学的前世、今生与未来》,《新闻大学》2012年第2期。
李萌:《技术迷思与发展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2期。
陈卫星:《关于发展传播理论的范式转换》,《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李金铨:《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一个学术典范之消逝》,(台湾)《新闻学研究》1981年冬季号。
韩鸿:《墨西哥乡村传播系统对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启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韩鸿:《参与式传播:发展传播学的范式转换及其中国价值——一种基于媒介传播偏向的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1期。
韩鸿:《参与式影像与参与式传播——发展传播视野中的中国参与式影像研究》,《新闻大学》2007年第4期。
关琮严:《媒介与乡村社会变迁研究综述》,《中国传媒报告》2012年第4期。
李红艳:《关于乡村传播与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张明新、韦路:《知识、态度与乡村社会的家庭互联网采纳》,(香港)《传播与社会学刊》2009年总第10期。。
高红波:《我国城乡受众IPTV使用与需求的比较研究》,《中国传媒报告》2013年第1期。
刘亭亭:《农村青少年的互联网使用研究:对隆里村的民族志考察》,《中国传媒报告》2013年第2期。
蔡麒麟:《乡村社区媒介使用与传播现象研究——以安徽省黟县碧山村为例》,《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16期。
章兴鸣:《民间精英与乡村治理——20世纪前期中国乡村政治传播机制》,《东方论坛》2007年第5期。
王越、费爱华:《从组织传播到大众传播:国家治理乡村社会的策略演进》,《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
张斌、张昆:《文化视域下少数民族乡村政治传播贴近性思考——基于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独坡八寨的民族志调查》,《新闻界》2012年第11期。
郭良文、林素甘:《从参与式传播观点反思兰屿数位典藏建置之历程》,(台湾)《新闻学研究》2010年春季号,总第102期。
樊水科:《乡村仪式传播初探》,《新闻知识》2009年第7期。
樊水科:《乡村仪式传播的研究意义》,《新闻知识》2008年第7期。
张雯:《中国乡村传播特点与消费文化的发展》,《广告大观》(理论版)2007年第1期。
申端锋:《电视下乡:大众媒介与乡村社会相关性的实证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张世勇:《电视下乡:农民文化娱乐方式的家庭化》,《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许斌、胡鸿保:《追寻村落——对两种不同的人类学田野研究的省思》,《思想战线》2005年第3期。
王先明:《历史演进与时代性跨越——试述“新农村建设”思想的历史进程》,《史学月刊》2014年第2期。
黄志辉:《“嵌入”的多重面向——发展主义的危机与回应》,《思想战线》2016年第1期。
邓大才:《超越村庄的四种范式:方法论视角》,《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2期。
吴定勇:《南侗大众传播发展及其对侗族传统传播方式之冲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8期。
方玲玲:《全球化背景下移民传媒的文化建构作用与生存空间:基于传播人种学的角度》,《中国传媒报告》2005年第3期。
郭建斌:《传媒与乡村社会:中国大陆20年研究的回顾、评价与思考》,《现代传播》2003年第3期。
杜骏飞:《泛传播的观念——基于传播趋向分析的理论模型》,《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第4期。
孔德斌、刘祖云:《社区与村民:一种理解乡村治理的新框架》,《农业经济问题》2013年第3期。
林福岳:《社区媒介定位的再思考:从社区媒介的社区认同功能论谈起》,(台湾)《新闻学研究》1998年春季号,总第56期。
王小章:《何谓社区与社区何为》,《浙江学刊》2002年第2期。
李国庆:《关于中国村落共同体的论战》,《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汪火根、曹卉:《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共同体与社会秩序的重构》,《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31期。
陆林、冯建蓉:《转型时期乡村共同体的衰落与重建》,《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0期。
[法]让·克洛德·帕塞隆:《社会文化再生产的理论》,邓一琳等译,《国外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87年第4期。
方李莉:《西部人文资源与西部民间文化的再生产》,《开放时代》2005年第5期。
桂榕:《文化再生产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民间教育文化圈研究——以云南回族为例》,《西南边疆民族研究》第8辑,2010年。
胡海霞:《凝视,还是对话?——对游客凝视理论的反思》,《旅游学刊》2010年第10期。
成海:《“旅游凝视”理论的多向度解读》,《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吴茂英:《旅游凝视:述评与展望》,《旅游学刊》2012年第3期。
何景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旅游学刊》2003年第1期。
黄柏权、葛政委:《散杂居民族的文化适应和文化变迁》,《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第6期。
陈心林:《村落旅游的文化表述及其真实性——以鄂西枫村侗寨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1期。
吴定勇:《侗族传统传播方式研究——基于传播符号运用之维度》,《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谭华:《断裂与失衡:现代传媒在少数民族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困境》,《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宋秋、杨振之:《场域:旅游研究新视角》,《旅游学刊》2015年第9期。
周如南:《都市冒险主义下的社会空间生产:凉山地区彝族人口的城市流动及其后果》,《开放时代》2013年第4期。
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
王雪梅:《“文化下乡”与“乡下文化”:民族社区文化冲突的个案分析》,《民族艺林》2013年第3期。
高丙中:《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刘涛、王震:《中国乡村治理中“国家—社会”的研究路径——新时期国家介入乡村治理的必要性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第5期。
陈楚洁、袁梦倩:《文化传播与农村文化治理:问题与路径——基于江苏省J市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11年第3期。
左晓斯、刘小敏、缪怀宇:《城乡移民与乡村重构》,《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丁未:《新媒体与赋权:一种实践性的社会研究》,《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10期。
周永康、陆林:《乡村共同体重建的社会学思考》,《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郭强:《知识与行动:结构化凝视》,《社会》2005年第5期。
周雷、杨慧:《“凝视”中国旅游:泛政治化的视觉经验》,《思想战线》(2008年社会科学专辑)总第34卷。
李金铨:《传播研究的典范与认同》,《书城》2014年第2期。
胡玉坤:《政治、身份认同与知识生产——嵌入权力之中的乡村田野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黄宗智:《连接经验与理论:建立中国的现代学术》,《开放时代》2007年第4期。
吕炳强:《凝视与社会行动》,《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3期。
张春炎:《地方文化传播与社区营造:苗栗“湾宝社区”动员之初探研究》,(台湾)《新闻学研究》2013年夏季号,总第116期。
陈庆德:《发展理论与发展人类学》,《思想战线》1998年第8期。
英文论著
K.H.Halfacree, A New Space or Spatial Effacement?Alternative Futures for the Post-productivist Countryside, 1999.
M.Tehranian,“Communication and development”, Communication Theory Toda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Delbert C.Miller,“Handbook of Fesearch Design and Social Measurement”, Contemporary Sociology, Vol.30, No.4, 2002.
Peter Hedström,“Explaining Social Change: An Analytical Approach”, Papers Revista De Sociología, Vol.80, No.80, 2006.
Cock Jacklyn,“Review of Michael Burawoy's ‘The Extended Case Method'”, Global Labour Journal, No.2, 2010.
Small Mario Luis,“‘How Many Cases do I Need?' On Science and the Logic of Case Selection in Field-based Research”, Ethnography, Vol.10, No.1, 2009.
Michael Burawoy, The Extended Case Method: Four Countries, Four Decades, Four Great Transformations, and One Theoretical Tradi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td., 2009.
Michael Burawoy,“The Extended Case Method”, Sociological Theory, Vol.16, No.1, 1998.
L.Manyozo, Media, Communication and Development: Three Approaches, London: Sage, 2012.
Paulo Freire, Reflections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velopment Communication, Global Media Journal: Indian Edition, Vol.2, No.2, 2011.
Ghazala Mansuri and Vijayendra Rao, Localizing Development: Does Participation Work?The World Bank, 2013.
Petersone Baiba, Integrated Approach to Development Communication: A Public Relations Framework for Social Change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2007.
Dare Alexa, An Analysis of Participatory Communication for Development: A Social Construction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San Diego, 2003.
S.Waisbord,“The Institutional Challenges of Participatory Communication in International Aid”, Social Identities, Vol.14, No.4, 2008.
T.L.Jacobson, Measuring Communicative Action for Participatory Communication, 54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May 2004.
Karin Wilkins, Retro-Theory Resurfacing: Positioning Media Development Within Development Communicatio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2007.
Bjorn Wellenius, Closing the Gap in Access to Rural Communications:Chile 1995—2002, World Bank Discussion Paper, No.430, 2002.
Ricardo Ramirez, Rural and Remote Communities Harnessing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for Community Development, University of Guelph, Canada, October, 2000.
A.M.Tripathi, A.K.Singh, A.Kumar,“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for Rural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Computer Science& Engineering, No.4, 2012.
June Lennie, Lyn Simpson, Greg Hearn,“Can the participatory evaluation of new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itiatives assist in building sustainable and inclusive rural communities?”, Round-table presentation to the Australasian Evaluation Society's International Evaluation Conference, Wollongong, New South Wales, 2002.
Ketan Chitnis, Recasting the Process of Participatory Communication through Freirean Praxis: The Case of the Comprehensive Rural Health Project in Jamkhed, India, Conference Papers-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2005.
Reshmi Naskar,“The Role of Folk Media and Participatory Communication in Rural Development: an Exploratory Case Study of Combating Child Marriage Malda”, Global Media Journal: Indian Edition, Vol.2, No.2, 2001.
Pushpa Kumara Jinadasa,“Community Development Programmes and Folk-media: A Communication model for Sri lankan Rural Society”, Global Media Journal Indian Edition, Vol.2, No.2, 2011, pp.1-16.
Zhao Jinqiu, Communication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A Historical Review,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2005.
Thomas Molnar, “Ethology and Environmentalism: Man as Animal and Mechanism”, The Intercollegiate Review-Fall, 1, 1977.
K.Beeftink, Perceptions of Ecotourism: A Case Study of Whitewater Guides in the Rural Highlands of Fiji, Doctoral dissertation West Virginia University, 2004.
H.Longreen, The Development Gaze: Visual Representation of Development in Information Material from Danida, Encounter Images in the Meetings between Africa and Europa, Edited by Mai Palmberg, Uppsala: Nordic Africa Institute, 2001.
Jon Elster, Nuts and Bolt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J.Boissevain,“Network Analysis: A Reappraisal”, Current Anthropology, Vol.20, No.2, 1979.
Mark B.N.Hansen, Ubiquitous Sensibility, Communication Matters: Materialist Approaches to Media, Mobility, and Networks, edited by Jeremy Packer & Stephen B.Crofts Wiley, London: Routledge, 2012.
T.Blackshaw, Key Concepts in Community Studies, London: Sage, 2012.
Helena Hamerow, Early Medieval Settlements: The Archaeology of Rural Communities in Northwest Europe 400-900,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Chris Jenks,“Introduction: The Analytic Bases of Cultural Reproduction Theory”, Cultural Reproduction, London: Routledge, 2002.
D.Cavallaro, Critical and Cultural Theory: Thematic Variations, London:Athlone Press, 2001.
L.Friedland,“Communication, Community, and Democracy Toward a Theory of the Communicatively Integrated Community”, Communication research, Vol.28, No.4, 2001.
L.Schein,“Gender and Internal Orientalism in China”, Modern China, Vol.23, No.1, 1997.
Alan B.Albarran&Angel Arrese, Time and Media Markets, Lawrence Er lbaum Associates, Inc., 2003.
G.J.Kru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Cultural Change, London:Sage, 2005.
Wang Ning,“Rethinking Authenticity in Tourism Experienc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26, No.2, 1999.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