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列宁专题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毛泽东选集》第一至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陈真、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
乐承耀等:《甬商经营理念研究》,宁波出版社2004年版。
李瑊:《上海的宁波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钱小明:《论近代的上海企业家》,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资料,第8辑。
张海鹏、张海瀛:《中国十大商帮》,黄山书社1993年版。
汪北平:《虞洽卿先生》,宁波文物社1946年版。
孔祥毅:《金融贸易史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版。
陶澍:《陶之丁先生奏疏》卷二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冯桂芬:《显志堂稿》卷一一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卫聚贤:《山西票号史》,说文出版社1944年版。
黄鉴晖:《山西票号史》,山西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
杨端六:《清代货币金融史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年版。
张国辉等:《中国金融通史》,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
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黄鉴晖:《中国银行业史》,山西财经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中华书局1989年版。
俞福海:《宁波市志》,中华书局1995年版。
潘子豪:《中国钱庄概要》,华通书局1931年版。
徐珂:《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4年版。
曲殿元:《中国之金融与汇兑》,上海大东书局1930年版。
李永福:《山西票号研究》,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7年版。
李新主编:《中华民国史》(第一编),中华书局1982年版。
陈争平:《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黄逸平:《近代中国经济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桑润生:《简明近代金融史》,立信会计出版社1995年版。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
董继斌、景占魁主编:《晋商与中国近代金融》,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张仲礼:《中国近代经济史论著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徐义生:《中国近代外债史统计资料(1853—1927)》,中华书局1962年版。
姚公鹤:《上海闲话》,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董孟雄:《中国近代财政史、金融史》(下),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谢俊美:《中国通商银行——盛宣怀档案资料选集之五》,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虞和平:《商会与中国早期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乐承耀:《近代宁波商人与社会经济》,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洪葭管:《从借贷资本的兴起看中国资产阶级的形成及其完整形态》,复旦大学历史系等编《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研究》续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姚会元:《江浙金融财团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张芝联主编:《中英通使二百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陈国强:《浙江金融史》,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年版。
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
李龙潜:《明清经济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沈雨梧:《浙江近代经济史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皮明庥:《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容闳:《西学东渐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秦润卿:《五十年来上海钱庄业之回顾》,中国通商银行编《五十年来之中国经济(1896—1947)》,文海出版社1947年版。
淘水木:《浙江商帮与上海经济近代化研究:1840—1936》,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张正明、薛慧林主编:《明清晋商资料选编》,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
王子建、赵履谦:《天津之银号》,河北省立法商学院研究室1936年版。
王承志:《中国金融资本论》,光明书局1936年版。
张维亚:《中国货币金融论》,自行出版1952年版。
吴承禧:《中国的银行》,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洪葭管、张继风:《近代上海金融市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杜恂诚:《中国金融通史》(北洋政府时期),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
洪葭管、张继凤:《近代上海金融市场》,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吴承明、许涤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二),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童书业:《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齐鲁书社1981年版。
李权时、赵渭人:《上海之钱庄》,台北华世出版社1978年版。
朱寿朋:《东华续录》,光绪朝,卷146,中华书局1958年版。
盛宣怀:《请设银行片》,《皇朝经世文新篇》,第2卷。
金普森:《虞洽卿研究》,宁波出版社1997年版。
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1840—1937)》,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山西票号研究联络组:《山西票号研究集》(一、二辑),山西财经学院科研处1982、1984年版。
宁波市政协文史委:《商海巨子——活跃在沪埠的宁波商人》,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
徐沧水:《上海银行公会事业史》,台湾文海影印本1925年版。
复旦大学历史系等:《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研究》续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1辑,下册),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刘佛丁:《我国民族资本企业资本集中问题初探》,《南开经济研究所季刊》,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杨荫溥:《中国交易所论》,商务印书馆1932年版。
韩业芳:《山西票庄皮行商务记》,1921年油印本。
冯子明:《民元来上海之交易所》,《民国经济史》,银行周报社1947年版。
马寅初:《吾国信托公司前途之推测》,《马寅初全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刘建生等:《晋商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张海瀛、张正明、黄鉴晖、高春平:《山西商帮》,香港中华书局1995年版。
陈其田:《山西票庄考略》,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洪葭管:《金融话旧》,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年版。
杨荫溥:《上海金融组织概要》,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金融研究所:《浙江近代金融史》(初稿、油印本)中篇1986年。
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山西财经学院、黄鉴晖:《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徐矛等:《中国十银行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唐德刚:《胡适口述自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杨萌:《上海金融组织概要》,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叶世昌:《中国古近代金融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李彬主编:《正商文化之旅》,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
汪敬虞:《十九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刘秋根:《明清高利贷资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李燧、李宏龄:《晋游日记·同舟忠告·山西票商成败记》,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张郁兰:《中国银行业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渠川:《昌晋源票号》,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千家驹:《旧中国公债史料(1894—1949)》,中华书局1984年版。
马寅初:《中华银行论》,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
《中国近代金融史》编写组:《中国近代金融史》,中国金融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沿海城市旧银行史研究》,1985年内部版。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近代中国的金融市场》,中国金融出版社1989年版。
中国科学院上海经济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恒丰纱厂的发生发展与改造》,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区季鸾、黄荫普:《广州之银业》,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经济调查处1932年版。
陈桦:《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朱斯煌主编:《民国经济史》,上海银行学会1948年版。
耿彦波主编:《榆次车辋常氏家族》,书海出版社2003年版。
汪敬虞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张辑颜:《中国金融论》,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穆雯瑛主编:《晋商史料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黄鉴晖:《晋商经营之道》,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杜恂诚主编:《上海金融的制度、功能与变迁:1897—1997》,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王先明文:《晋中大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杜恂诚:《金融制度变迁史的中外比较》,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2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刘建生等:《晋商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刘建生等:《明清晋商制度变迁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沈大年主编:《天津金融简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李一翔:《近代中国银行与企业关系(1897—1945)》,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7年版。
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中华书局1962年版。
杨荫溥:《杨著中国金融论》,黎明书局1932年版。
杨厚承:《重庆票据交换制度》,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1944年版。
周天豹等:《抗日战争时期西南经济发展概述》,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米镇波:《清代中俄恰克图贸易》,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刘建生等:《山西近代经济史》,山西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
洪葭管、张继凤:《近代上海金融市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洪葭管主编:《中国金融史》,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徐学禹等:《地方银行概论》,福建省建设计划委员会宣传处1941年版。
段光清:《镜湖自撰年谱》,中华书局1960年版。
寒芷:《战后上海的金融》,香港金融出版社1941年版。
赵棣华:《金融市场论》,交通银行总管理处1945年版。
章乃器:《中国货币金融问题》,生活书店1936年版。
施伯珩:《钱庄学》,上海商业珠算学社1931年版。
隗瀛涛主编:《近代重庆城市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马学强:《江南望族》,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张正明:《晋商与经营文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版。
马敏:《商人精神的嬗变——近代中国商人观念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陈东有:《走向海洋贸易带——近代世界市场互动中的中国东南商人行为》,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版。
全汉升:《明清间美州白银的输入中国》,《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研究所学报》1969年。
杜恂诚:《中国传统伦理与近代资本主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雷麦:《外人在华投资》,蒋学楷等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黄鉴辉:《山西票号史》(修订本),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刘秀生:《清代商品经济与商业资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3年版。
张研、牛贯杰:《清史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国良:《明清时期儒学核心价值观的转换》,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张得胜:《儒商与现代社会:义利关系的社会学之辨》,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黄鉴辉:《明清山西商人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万明:《中国融入世界的步履:明与清前期海外政策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万明主编:《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唐力行:《中国近世社会与商人》,中华书局1995年版。
孙丽娟:《清代商业社会的规则与秩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张海英:《明清江南商品流通与市场体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王日根:《乡土之链:明清会馆与社会变迁》,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王翔:《中国近代手工业的经济学考察》,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张家镶:《中华币制史》,知识产权出版社1926年版。
李华:《明清以来北京工商会馆碑刻选编》,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黄鉴辉:《晋商经营之道》,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夏东元主编:《郑观应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庞毅:《中国清代经济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彭泽益:《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财政与经济》,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格林堡:《鸦片战争前中国通商史》,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庄维民:《近代山东市场经济的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
陶水木:《浙江商帮与上海经济近代化研究:1840—1936》,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周建波:《洋务运动与中国早期现代化思想》,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江地主编:《近代的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李一翔:《近代中国银行与钱庄关系研究》,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钟祥财:《对上海地区经济思想发展的历史考察》,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王晓秋、尚小明主编:《戊戌维新与清末新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田兆元、田亮:《商贾史》,艺文出版社1997年版。
余鑫炎:《中国商业史》,中国商业出版社1987年版。
王遂今:《宁波帮怎样经商致富》,中国华侨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商业史学会明清商业史专业委员会编著:《明清商业史研究》第一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郑观应:《盛世危言·银行》,《戊戌变法》第1册,神州国光出版社1953年版。
葛贤慧:《商路漫漫五百年——晋商与传统文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张正明:《明清晋商及民风》,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张正明:《晋商兴衰史》,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张正明、马伟:《话说晋商》,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6年版。
孙涛:《闲话晋商》,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朱彤:《细数晋商成与败》,京华出版社2006年版。
周葆銮:《中华银行史》,台湾文海影印本1919年版。
姚崧龄编著:《张公权先生年谱初稿》,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潘承锷:《中国之金融》,中国图书公司1908年版。
吾新民:《旧上海钱业领袖秦润卿》,《旧上海金融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史若民:《票商兴衰史》,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
张巩德:《山西票号综览》,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
张正明、邓泉:《平遥票号商》,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李燧:《晋游日记》校注本,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姚崧龄:《中国银行二十四年发展史》,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
吴景平、马长林主编:《上海金融的现代化与国际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吴景平主编:《上海金融业与国民政府关系研究(1927—1937)》,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孔祥毅、王森主编:《山西票号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黄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中华书局1989年版。
陈凯元:《晋商的智慧》,海潮出版社2005年版。
古敏:《晋商:中国第一商道》,金城出版社2004年版。
周伟主编:《寻找晋商》,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
吴景平等:《抗战时期的上海经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张定邦:《晋商文化系列丛书:商风民俗》,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
赵荣达:《晋商文化系列丛书:票号商帮解读》,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
赵荣达:《晋商故事》,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
郝汝春:《乔家经商之道》,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山西省祁县民俗博物馆:《乔家大院》,远方出版社2004年版。
张仲礼主编:《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武殿琦:《祁县渠家》,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程素仁、程雪云:《太谷曹氏家族》,书海出版社2003年版。
吴承明:《中国的现代化:市场与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程光、梅生:《儒商常家》,山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厦门金融志》,鹭江出版社1989年版。
王夷典:《百年沧桑日升昌》,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汪敬虞:《外国资本在近代中国的金融活动》,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徐寄庼:《最近上海金融史》,华丰印刷所1926年版。
卜明:《中国银行行史》,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版。
陈明光:《钱庄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葛贤慧、张正明:《明清山西商人研究》,香港欧亚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
葛贤慧:《商路漫漫五百年——晋商与传统文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李华:《明清以来北京工商业会馆碑刻选编》,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田际康、刘存善:《山西商人的生财之道》,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
[日]寺田隆信:《山西商人研究——明代的商人和商业资本》,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译本。
[美]郝延平:《中国近代商业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日]寺田隆信:《山西商人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英]毛里斯·柯立斯:《汇丰银行百年史》,中华书局1979年版。
马寅初:《银行之势力何以不如钱庄》,《东方杂志》1962年第23卷第4期。
姚会元、邹进文:《“江浙财团”形成的标志及其经济、社会基础》,《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3期。
黄鉴晖:《论我国银行业的起源及其发展的阶段性》,《山西财经学院学报》1982年第4期。
马骏:《浙江金融的历史演进》,《浙江金融》1999年第11期。
马俊业:《近代国内钱业市场的运营与农副产品贸易》,《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2期。
梁四宝、刘鹏生:《试析早期晋商资本运营中的制度创新》,《生产力研究》2000年第5期。
彭雨新:《清末中央与各省财政关系》,《社会科学杂志》1947年第9卷第1期。
匪石:《浙风篇》,《浙江潮》1903年第4期。
杨荫杭:《上海商帮贸易之大势》,《商务官报》1906年第12期。
冉建新:《钱庄与洋商银行》,《中国档案》2003年第3期。
叶作舟:《中国金融之危机及其当前问题》,《东方杂志》1934年第31卷第6期。
《四明银行行史资料》,《档案与史学》2002年第6期。
龚彦孙:《民国初期上海的证券交易》,《民国春秋》1992年第6期。
何旭艳:《信托业在中国的兴起》,《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4期。
田永秀:《1862—1883年中国的股票市场》,《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2期。
郑仁木:《民国时期证券业的历史考察》,《史学月刊》1998年第3期。
陈曾年:《论20世纪初华资银行的崛起》,《上海经济研究》1990年第1期。
李一翔:《银行资本与中国近代工业化》,《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6年第1期。
郭蕴深:《清末民初蒙古地区的对俄贸易》,《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1年第2期。
陈东升:《清代旅蒙商初探》,《内蒙古社会科学》1990年第3期。
戴建兵:《上海钱庄庄票略说》,《档案与史学》2002年第2期。
陆国香:《山西票号之今昔》,《民族杂志》1936年第4卷第3期。
薛宗正:《明代盐商的历史演变》,《中国历史研究》1980年第2期。
王少平:《中俄恰克图贸易》,《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3期。
冉建新:《钱庄与洋商银行》,《中国档案》2003年第3期。
黄鉴晖:《中国早期的银行——账局》,《山西财经学院学报》1984年第6期。
黄鉴晖:《清代账局初探》,《历史研究》1987年第4期。
方行:《清代前期农村市场的发展》,《历史研究》1987年第6期。
吴承明:《论清代前期我国国内市场》,《历史研究》1983年第1期。
马寅初:《吾国银行业历史上之色彩》,《银行杂志》1923年第1卷第1期。
高叔康:《山西票号的起源及其成立年代》,《食货半月刊》1936年第5期。
李永福:《山西票号中前期顺利经营的制度性因素》,《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6期。
李永福:《票号营运理念对现代民营企业的启示》,《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李永福:《山西票号人力资源管理》,《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李永福:《山西票号业务结构》,《晋阳学刊》2005年第5期。
李华:《清代山西平阳大商人亢百万》,《清史研究通讯》1988年第4期。
马媛媛:《试论山西票号的信誉机制》,《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张国辉:《清代前期的钱庄和票号》,《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4期。
刘广京:《一八八三年上海金融风潮》,《复旦学报》1983年第3期。
严中平:《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史料》,《经济研究》1955年第2期。
蔡鸿生:《“商队茶”考释》,《历史研究》1982年第6期。
范椿年:《山西票号之组织及沿革》,《中央银行月报》1935年第4卷第1期。
杨荫溥:《美国白银政策对中国之影响》,《申报月刊》1934年第3卷第9期。
王宗培:《中国金融业之今后动向》,《申报月刊》民国二十四年五月第4卷第5期。
卫挺生:《现银流出之根本救济方法》,《银行周报》民国二十三年十月第18卷第41号。
章乃器:《从农村恐慌说到都市恐慌》,《申报月刊》民国二十三年四月第3卷第4期。
王维铟:《国人对于汇丰提存风潮应有之认识》,《银行周报》1934年12月第18卷第48号。
杜岩双:《中国金融业高额纯利之由来》,《申报月刊》1934年第3卷第7期。
马寅初:《如何使上海游资及外国余资流入内地以为复兴农村之准备》,《银行周报》1934年7月第18卷第29号。
裕孙:《浙潮汹涌中沪埠厘价之变化》,《银行周报》1926年12月第10卷第50号。
王宗培:《中国金融界之阵容》,《申报月刊》1935年8月第4卷第8期。
陆兆麟:《上海钱行办理汇划情形之正误》,《银行周报》1919年第3卷第37期。
李谓清:《山西太谷银钱业之今昔》,《中央银行月报》1937年第6卷第2期。
戴恩波:《钱庄在上海金融界中所占的优势》,《钱业月报》1928年5月第8卷第3号。
潘士浩:《三年来江浙茧用之比较观》,《银行周报》1922年8月第6卷第31号(总第261号)。
裕孙:《近年上海金融市场之一考察》,《银行周报》1928年第12卷第4号(总第535号)。
马寅初:《废两改元问题》,《银行周报》1932年第16卷第29号。
遽然:《钱业研究改进之管见》,《钱业月报》1933年第13卷第8号。
李权时:《钱庄与股份有限公司组织》,《银行周报》1938年第22卷第50期。
徐沧水:《大连取引所信托株式会社之概况》,《银行周报》1919年7月第3卷第25号。
潘士浩:《银行之保管业务》,《银行周报》1919年5月第3卷第18号。
徐沧水:《信托存款之说明》,《银行周报》1919年第3卷第38号。
潘士浩:《说信托之受托机关及信托公司》,《银行周报》1921年第5卷第2号。
蒋学楷:《山西省之金融业》,《银行商报》第20卷第21期。
高海燕:《外国在华洋行、银行与中国钱庄的近代化》,《浙江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叶世昌:《从钱铺到钱庄的产生》,《学术月刊》1990年第5期。
沈参廷:《我国银行业概况及今后动向》(上),《钱业月报》1936年第16卷第10号。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日]寺田隆信:《清代的山西商人》,《史林》1977年第1期。
[日]寺田隆信:《山西商人发展的原因》,《晋阳学刊》1983年第2期。
[日]菊池贵晴:《清末经济恐慌与辛亥革命之联系》,邹念之译,《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