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十三五”碳排放权交易对工业部门减排成本的影响》,2016年。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2014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区域比较》,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低碳社区评价技术导则》,2015年。
蔡博峰、王金南、杨姝影等:《中国城市CO排放数据集研究——基于中国高空间分辨率网格数据》,《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第2期。
曹孜、彭怀生、鲁芳:《工业碳排放状况及减排途径分析》,《生态经济》2011年第9期。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重庆市绿色低碳生态城区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012年。
陈飞、诸大建:《低碳城市2.0——三重底线的界面分析与城市规划中的门槛跨越》,《规划师》2013年第1期。
陈飞、诸大建:《低碳城市研究的内涵、模型与目标策略确定》,《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第4期。
陈飞、诸大建、许琨:《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模型、现状问题及目标策略——以上海市实证分析为例》,《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第6期。
陈华:《基于生态—公平—效率模型的中国低碳发展研究》,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陈佳贵:《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经济研究》2006年第6期。
陈莎、李燚佩、程利平等:《基于LCA的北京市社区碳排放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11期。
陈迎、潘家华、谢来辉:《中国外贸进出口商品中的内涵能源及其政策含义》,《经济研究》2008年第7期。
仇保兴:《兼顾理想与现实:中国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践示范初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版。
褚国栋、高志英:《低碳城市试点效果实证分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10期。
丛建辉、刘学敏、赵雪如:《城市碳排放核算的边界界定及其测度方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4期。
崔冬初、于悦:《低碳交通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生态经济》2014年第9期。
崔连标、范英、朱磊等:《碳排放交易对实现我国“十二五”减排目标的成本节约效应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13年第1期。
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写委员会:《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17年。
丁丁、蔡蒙、付琳、杨秀:《基于指标体系的低碳试点城市评价》,《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10期。
董美辰:《我国城市化对碳排放影响的实证分析》,《经济视角》2014年第1期。
樊纲、马蔚华:《低碳城市在行动:政策与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
冯飞、王晓明、王金照:《对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判断》,《中国发展观察》2012年第8期。
付允、刘怡君、汪云林:《低碳城市的评价方法与支撑体系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 8期。
郭朝先:《产业结构变动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7期。
郭克莎、周叔莲:《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国家发展改革委:《低碳社区试点建设指南》,2015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2010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第二批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2012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第三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气司〔2017〕66号),2017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推进低碳发展试点示范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4年第2期。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6年度报告》,2016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2017年版)》,2016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环境保护部、中央组织部:《绿色发展指标体系》,2016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环境保护部、中央组织部:《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2016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环境保护部、中央组织部:《关于印发〈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的通知》,2016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产业发展潜力巨大——2013年上半年节能减排形势分析》,《中国经贸导刊》2013年第22期。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课题组:《中国2050年低碳发展之路:能源需求暨碳排放情景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国家林业局:《中国生态文化发展纲要(2016—2020年)》,2016年。
国家能源局:《2016年度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报告》,2016年。
国家统计局:《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7)》,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年版。
国务院办公厅:《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2015年。
[美]H.钱纳里等:《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吴奇、王松宝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何建坤:《中国的能源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10期。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北省生态示范城市建设评价指标(试行)》,2014年。
贺爱忠、李韬武、盖延涛:《城市居民低碳利益关注和低碳责任意识对低碳消费的影响——基于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的东、中、西部差异分析》,《中国软科学》2011年第8期。
胡敏、李昂:《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愿景和现实之间》,2016年3月,FT中文网(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66469?archive)。
胡秀莲、刘强、姜克隽:《中国减缓部门碳排放的技术潜力分析》,《中外能源》2007年第4期。
华坚、赵晓晓、张韦全:《城市居民低碳产品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经济体制改革》2013年第3期。
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镇指标(试行)〉的通知》,2014年。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世界自然基金会:《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2011年。
“京津冀低碳发展的技术进步路径研究”课题组:《京津冀低碳发展指数研究报告》,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
江山市人民政府:《江山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方案》,2014年。
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试行)》,2017年。
姜克隽、胡秀莲、庄幸等:《中国2050年低碳情景和低碳发展之路》,《中外能源》2009年第6期。
蒋毅一、徐鑫:《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对碳排放的影响及调整对策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第12期。
金石:《WWF启动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环境保护》2008年第 2A期。
李爱民、于立:《中国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构建》,《建设科技》2012年第12期。
李健、周慧:《中国碳排放强度与产业结构的关联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1期。
李明月:《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政府能力建设》,《知识经济》2012年第6期。
李晓华、胡升华:《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科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版。
李晓西、刘一萌、宋涛:《人类绿色发展指数的测算》,《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
李昕蕾、宋天阳:《跨国城市网络的实验主义治理研究——以欧洲跨国城市网络中的气候治理为例》,《欧洲研究》2014年第6期。
李亚、翟国方、顾福妹:《城市基础设施韧性的定量评估方法研究综述》,《城市发展研究》2016年第6期。
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2011年全球人类住区报告——城市与气候变化》,2011年。
林伯强、刘希颖:《中国城市化阶段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和减排策略》,《经济研究》2010年第8期。
刘佳骏、史丹、裴庆冰:《我国低碳试点城市发展现状评价研究》,《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0期。
刘钦普:《国内构建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159期。
刘竹、耿涌、薛冰等:《基于“脱钩”模式的低碳城市评价》,《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4 期。
路超君、秦耀辰、张金萍:《低碳城市发展阶段划分与特征分析》,《城市发展》2014年第8期。
马德秀、曾少军、朱启贵等:《“低碳+”的内涵、外延与路径》,《经济研究参考》2016年第62期。
马骏、李治国:《PM2.5减排的经济政策》,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年版。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起草组:《国家标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2014年。
牛鸿蕾、江可申:《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碳排放效应——基于STIRPAT扩展模型及空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技术经济》2013年第8期。
潘家华、庄贵阳、朱守先等:《低碳城市:经济学方法、应用与案例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彭迪云、马诗怡、白锐:《城镇居民低碳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南昌市为例》,《生态经济》2014年第12期。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陕西省绿色生态城区指标体系(试行)》,2015年。
邵超峰、鞠美庭:《基于DPSIR模型的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研究》,《生态经济》2010年第10 期。
深圳市政府:《深圳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7—2030年)》,2017年。
盛广耀:《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分析》,《生态经济》2016年第2期。
石洪景:《城市居民低碳消费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以福建省福州市为例》,《资源科学》2015年第2期。
石敏俊、袁永娜、周晟吕等:《碳减排政策:碳税、碳交易还是两者兼之?》,《管理科学学报》2013年第9期。
宋德勇、卢忠宝:《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及其周期性波动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第3期。
谭丹、黄贤金、胡初枝:《我国工业行业的产业升级与碳排放关系分析》,《四川环境》2008年第2期。
唐建荣、李烨啸:《基于EIO-LCA的隐性碳排放估算及地区差异化研究——江浙沪地区隐含碳排放构成与差异》,《工业技术经济》2013年第4期。
外交部:《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2016年。
王娟、魏玮、马松昌:《中国的经济发展、城市化与二氧化碳排放》,《经济经纬》2013年第6期。
王蕾、魏后凯:《中国城镇化对能源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资源科学》2014年第6期。
王伟光、郑国光等:《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聚焦低碳城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王文军、赵黛青:《减排与适应协同发展研究:以广东为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6期。
王晓文:《探究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市场》2013年第34期。
王亚柯、娄伟:《低碳产业支撑体系构建路径浅议——以武汉市发展低碳产业为例》,《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王银娥:《低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魏庆坡:《碳交易与碳税兼容性分析——兼论中国减排路径选择》,《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5期。
温州市人民政府:《温州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实施方案》,2013年。
乌力吉图、王东亚:《中国城市化发展与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统计与决策》2012年第3期。
[美]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戴睿、易诚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民日报 》2017年1月20日第2 版。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人民日报 》2017年10月28日第1—5版。
夏堃堡:《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2008年第 2A期。
相震:《建设低碳城市的环保应对措施》,《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第1期。
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第 4期。
徐丽杰:《中国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动态影响关系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第17期。
薛冰、李春荣、刘竹等:《全球1970—2007年碳排放与城市化关联机理分析》,《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1年第6期。
薛秀春:《中德低碳生态城市试点示范工作启动》,《中国建设报》2014年第1期。
严法善:《低碳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电力与能源》2012年第5期。
杨锋:《ISO 37120:2014〈城市可持续发展——关于城市服务和生活品质的指标〉实施指南》,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年版。
杨泽军:《低碳经济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环境经济》2010年第4期。
叶瑞克、李亦唯、高壮飞等:《低碳城市与智慧城市交互发展研究》,《科技与经济》2017年第4期。
袁永娜、石敏俊、李娜等:《碳排放许可的强度分配标准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于30省区CGE模型的分析》,《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2年第1期。
张坤民:《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3期。
张敏:《六城市被确定为首批中美低碳生态试点城市》,《经济参考报》2013年第7期。
张陶新、周跃云、赵先超:《中国城市低碳交通建设的现状与途径分析》,《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第1期。
张雪花等:《人类绿色发展指数的构建与测度方法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专刊,2013年12月。
张志高、袁征、刘雪等:《基于投入视角的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效应分析——以河南省为例》,《水土保持研究》2017年第5期。
张治:《浅析低碳经济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师》2012年第9期。
赵红、陈雨蒙:《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减少碳排放的关系研究》,《中国软科学》2013年第3期。
赵倩:《上海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11年。
赵涛、于晨霞、潘辉:《我国低碳城市发展影响机制研究——基于35个副省级以上城市样本的实证分析》,《经济问题》2017年第8期。
赵峥:《亚太城市绿色发展报告——建设面向2030年的美好城市家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郑艳、王文军、潘家华:《低碳韧性城市:理念、途径与政策选择》,《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第3期。
郑云明:《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商业经济》2012年第2期。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15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重塑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中国科学院能源领域战略研究组:《中国至2050年能源科技发展路线图》,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重构中国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学研究与应用指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中欧低碳生态城市合作项目管理办公室:《中欧低碳生态城市合作项目城市试点启动》,《建设科技》2015年第7期。
朱守先:《城市低碳发展水平及潜力比较分析》,《开放导报》2009年第4期。
庄贵阳:《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之路》,气象出版社2007年版。
庄贵阳、潘家华、朱守先:《低碳经济的内涵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1期。
庄贵阳、朱守先、袁路等:《中国城市低碳发展水平排位及国际比较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庄贵阳等:《中国城市低碳发展蓝图:集成、创新与应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
Ang,B.W.,K.H.Choi,“Decomposition of Aggregate Energy and Gas Emission Intensities for Industry:A Refined Divisia Index Method”,,Vol.18,No.3,1997.
Ann,P.K.,M.K.Daniel,“National Trajectories of Carbon Emissions:Analysis of Proposals to Foster the Transition to Low-Carbon Economies”,,Vol.8,No.3,1998.
Ang,B.W.,F.Q.Zhang,Choi,K.H.,“Factorizing Changes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through Decomposition”,,Vol.23,No.6,1998.
C40 Cities,“C40 Cities Resources”,http://live.c40cities.org/cities,2017.
“Copenhagen Climate Plan”,http://ec.europa.eu/environment/europeangreencapital/wp-content/uploads.
Dual Citizen LLC,,http://dualcitizeninc.com/GGEI-2016.pdf,2017.
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DTI),:—,London:TSO,2003.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Munich,Germany,2009.
EGCA,“Background to the European Green Capital Award”,http://ec.europa.eu/environment/,2017.
EIU,“The Green City Index”,http://www.siemens.com/entry/cc/en/greencityindex.htm,2017.
“European Energy Award”,http://www.european-energy-award.org,2017.
“European Green Capital Award”,http://ec.europa.eu/environment/europeangreencapital/index en.htm,2017.
European Green Capital,,European Green Capital Award,2017.
EIU,:',Munich,Germany: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2011.
Energy White Paper,—,http://www.berr.gov.uk/files/file10719.pdf,2017.
2015—,http://sootfreecities.eu/,2017.
Fan,Y.,L.C.Liu,G.Wu,et al.,“Analyzing Impact Factors of CO Emissions Using the STIRPAT Model ”,,Vol.26,No.4,2006.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 2007:,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3.
Innovative Green Development Program,,2017.
Kaya,Y.,“Impact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on GNP Growth:Interpretation of Proposed Scenarios”,Paris:Presentation to the Energy and Industry Subgroup,Response Strategies Working Group,IPCC,1989.
Lee,K.,W.Oh,“Analysis of CO Emissions in APEC Countries:A Time-Series and a Cross-Sectional Decomposition Using the Log Mean Divisia Method”,,Vol.34,No.17,2006.
Larsen,H.,E.Hertwich,“The Case for Consumption-Based Accounting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to Promote Local Climate Action”,,No.12,2009.
LBNL,(),2014,February 1,United States.https://china.lbl.gov/tools/benchmarking-and-energy-saving-tool-low.
Mayunga J.S.,“Understanding and Applying the Concept of Community Disaster Resilience:A Capital-Based Approach”,Summer Academy for Social Vulnerability and Resilience Building,Munich,Germany,2007.
Max,W.,Y.Ye,X.Q.Shi,et al.,“Decoupling Economic Growth from CO Emissions:A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f China's Household Energy Consumption”,,Vol.7,2012.
Noriko Fujiwara,CEPS,“Roadmap for Post-Carbon Cities in Europe:Transition to Sustainable and Resilient Urban Living”,2016.
Nan Zhou,Gang He,Christopher Williams,et al.,“ELITE Cities:A Low-Carbon Eco-City Evaluation Tool for China”,,Vol.48,2015.
OECD,“Cities and Climate Change:National Governments Enabling Local Action”,http://www.oecd.org /env /cc /Cities-and-climate-change-2014-Policy-Perspectives-Final-web.pdf.
“Post-Carbon City Index(PCI),Towards a Post-Carbon Future Benchmarking of 10 European Case Study Cities,D3-4 of the Project Post-Carbon Cities of Tomorrow(POCACITO)”,http://pocacito.eu/start,2017.
“Ranking Overview”,http://www.sootfreecities.eu/.2017.
“Renewable Energy Systems(RES)Champions League”,http://www.res-league.eu/,2017.
Shi,A.,“The Impact of Population Pressure on Global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1975-1996:Evidence from Pooled Cross-Country Data”,,Vol.21,No.1,2003.
Steg,L.,“Promoting Household Energy Conservation”,,No.36,2008.
Stephens,Z.,——-:,Beijing:The Climate Group,2010.
Stern,N.,:,University of Cambridge,2006.
UNEP,“Global Initiative for Resource Efficient Cities,2012”,http://www.unep.org/pdf/GI-REC_4pager.pdf,2017.
United Nations,,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New York,2016.
UNDP,,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in China,Beijing,China.
Wang,C.,J.N.Chen,J.Zou,“Decomposition of Energy-Related CO Emission in China:1957-2000”,,Vol.30,No.1,2005.
York,R.,A.E.Rosa,T.Dietz,“STIRPAT IPAT and IMPACT Analytic Tools for Unpacking the Driving Force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s”,,No.46,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