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2]郭丽君、郭学良、方春刚、朱士超:《华北一次持续性重度雾霾天气的产生、演变与转化特征观测分析》,《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5年第4期。
[3][德]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4]王得新:《我国区域协同发展的协同学分析——兼论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5]郑季良、郑晨、陈盼:《高耗能产业群循环经济协同发展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基于序参量视角》,《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第31期。
[6]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Our Global Neighbourhood:The Report of The 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7]胡颖廉:《推进协同治理的挑战》,《学习时报》2016年第5期。
[8]刘伟忠:《我国协同治理理论研究的现状与趋向》,《城市问题》2012年第5期。
[9]范如国:《复杂网络结构范型下的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
[10]李汉卿:《协同治理理论探析》,《理论月刊》2014年第1期。
[11]吕丽娜:《区域协同治理:地方政府合作困境化解的新思路》,《学习月刊》2012年第4期。
[12]周学荣、汪霞:《环境污染问题的协同治理研究》,《行政管理改革》2014年第6期。
[13]Rosemary O'Leary,Catherine Gerard,Lisa Blomgren Bingham,“Introduction to the Symposium on Collaborative Public Management”,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Vol.66,December 2006.
[14]张颖、沈幸:《关于构建我国公共危机的网络治理结构问题研究》,《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15]陶国根:《协同治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中国发展观察》2014年第2期。
[16]夏志强:《公共危机治理多元主体的功能耦合机制探析》,《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5期。
[17]王惠琴、何怡平:《协同理论视角下的雾霾治理机制及其构建》,《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18]孙萍、闫亭豫:《我国协同治理理论研究述评》,《理论月刊》2013年第3期。
[19]汪伟全:《空气污染跨域治理中的利益协调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16年第4期。
[20]石小石、白中科、殷成志:《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分析》,《地方治理研究》2016年第3期。
[21]姜丙毅、庞雨晴:《雾霾治理的政府间合作机制研究》,《学术探索》2014年第7—8期。
[22]李云燕、王立华、王静、马靖宇:《京津冀地区雾霾成因与综合治理对策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16年第7期。
[23]楼宗元:《京津冀雾霾治理的府际合作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24]杨奔、黄洁:《经济学视域下京津冀地区雾霾成因及对策》,《经济纵横》2016年第4期。
[25]韩志明、刘璎:《雾霾治理中的公民参与困境及其对策》,《阅江学刊》2015年第2期。
[26]Helmers,E.,& P.Marx,“Electric cars: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Environmental Sciences Europe,Vol.24,2012.
[27]Wilson,L.,Shades of Green,“Electric Cars'Carbon Emissions Around the Globe”,Vol.2,2013,http://shrinkthatfootprint.com/wp-content/uploads/2013/02/Shades-of-Green-Full-Report.pdf.
[28]海德堡能源与环境研究所:《中国交通:不同交通方式的能源消耗与排放》,海德堡能源与环境研究所与中国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合作报告,2008年5月。
[29]柯水发、王亚、陈奕钢、刘爱玉:《北京市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及减排情景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6期。
[30]李霁娆、李卫东:《基于交通运输的雾霾形成机理及对策研究——以北京为例》,《经济研究导刊》2015年第4期。
[31]孙林:《基于混合CGE模型的乘用车节能减排政策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7期。
[32]王立平、陈俊:《中国雾霾污染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基于空间面板数据EBA模型实证研究》,《环境科学学报》2016年第10期。
[33]卫蓝、包路林、王建宙:《北京低碳交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政策措施建议》,《公路》2011年第5期。
[34]喻峥嵘、杨春:《雾霾天气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科技视界》2016年第7期。
[35]张卫华、王炜、胡刚:《基于低交通能源消耗的城市发展策略》,《公路交通科技》2003年第1期。
[36]张燕:《治理PM2.5国际经验及对北京的启示》,《城市管理与科技》2013年第3期。
[37]郑艳、史巍娜:《〈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 的解读及实施》,载王伟光、郑国光编《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6): 〈巴黎协定〉重在落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38]蔡闻佳、王灿、陈吉宁:《中国公路交通业CO排放情景与减排潜力》,《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12期。
[39]丁金学:《我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及其减排潜力分析》,《综合运输》2012年12月。
[40]何瑞:《TAM与IDT理论视角下新能源汽车公众市场扩散的影响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理工大学,2016年。
[41]郇庆治:《生态创业、绿色交通与城市公交政策:一种红绿观点》,《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42]李苛、王静:《“公地悲剧”视角下的中国雾霾现象分析》,《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
[43]孙华臣、卢华:《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的成因及对策》,《宏观经济管理》,2013年第6期。
[44]谭金华、石京:《高速公路间断放行的能耗和排放影响》,《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4期。
[45]吴彬贵、解以扬、吴丹朱、王兆宇、朱娈:《京津塘高速公路秋冬季低能见度及应对措施》,《自然灾害学报》2009年第4期。
[46]杨晓丹、狄靖月:《天气现象影响公路低能见度的特征》,《科技导报》2013年第32期。
[47]张琦:《北京市空气质量变动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硕士学位论文,首都经贸大学,2015年。
[48]张铁映:《城市不同交通方式能源消耗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9]张玉梅:《北京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技术和对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50]赵新利:《英国伦敦雾霾治理经验对廊坊雾霾治理的启示》,《才智》2014年第29期。
[51]庄贵阳、周伟铎:《京津冀雾霾的协同治理与机制创新》,载王伟光、郑国光编《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6): 〈巴黎协定〉 重在落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52]陈欢:《治霾新思路:区域性大气生态补偿——以北京雾霾治理为例》,《法制博览》2015年第30期。
[53]龚克杜尔:《基于雾霾治理视角的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调整研究》,《财务与金融》2015年第2期。
[54]郭轲、王立群:《京津冀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追踪》,《城市问题》2015年第5期。
[55]郭轲、王立群、童万民、杨正华、高德健:《河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年第9期。
[56]林燕梅、王哲、杨静、韩丹、王胜利、刘莉敏:《京津冀可再生能源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太阳能》2016年第2期。
[57]刘小敏:《北京能源与经济互动关系特征分析》,《经济观察》2015年第34期。
[58]吴爱东、李奕男、吕明元:《天津市能源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演进研究》,《天津经济》2016年第1期。
[59]武义青、赵亚南:《京津冀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经济管理》2014年第2期。
[60]肖宏伟、魏琪嘉:《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战略研究》,《宏观经济管理》2015年第12期。
[61]甄春阳、赵成武、朱文姝:《从京津冀雾霾天气浅议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紧迫性》,《中国科技信息》2014年第7期。
[62]周景坤:《我国雾霾防治税收政策的发展演进过程研究》,《当代经济管理》2016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