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昉:《刘易斯转折点: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曹燕:《和谐劳动关系法律保障机制研究——对我国劳动法律制度功能的反思》,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常凯:《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当代中国的劳动问题》,中国劳动出版社1995年版。
常凯:《劳动关系学》,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版。
常凯:《中国劳动关系报告——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特点和趋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版。
陈恕祥主编:《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劳资关系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程延园:《劳动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程延园:《劳动关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郭庆松:《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郭咸纲:《贡献利益分享模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黄淳:《信息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刘冠军主编:《新编政治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刘树成:《现代经济词典》,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
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
卢之超:《马克思主义大辞典》,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版。
罗燕:《劳动争议处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版。
尚珂主编:《劳动关系管理》,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年版。
汪浩瀚、徐文明:《现代不确定性经济理论的比较研究:凯恩斯与奈特》,《经济评论》2005年第1期。
徐大伟:《新制度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杨体仁、李丽林:《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理论·制度·政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年版。
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教程》,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年版。
苑倩、周冰、沈士仓:《现代劳动关系辞典》,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年版。
袁志刚:《失业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德]沃尔夫冈·多伊普勒:《德国雇员权益的维护》,唐伦亿、谢立斌译,中国工人出版社2009年版。
[德]鲁道夫·特劳普:《劳动关系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俄]列宁:《列宁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法]埃米尔·迪尔凯姆:《社会分工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法]埃里克·布鲁索、让·米歇尔·格拉尚主编:《契约经济学:理论和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美]戴维·L.韦默主编:《制度设计》,费方域、朱宝钦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孙耀君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美]丹尼尔·奎因·米尔斯:《劳工关系》,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美]博尔顿、[比]德瓦特里庞:《合同理论》,费方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美]寇肯:《美国产业关系的转型》,王侃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版。
[美]罗伯特·高尔曼:《劳动法基本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罗纳德·G.伊兰伯格、罗伯特·S.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第十版),刘昕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马丁·L.威茨曼:《分享经济——用分享制代替工资制》,林春秋等译,中国经济出版社1986年版。
[美]帕斯·洛斯·戴维斯:《科林斯经济学词典》(第3版),罗汉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帕特里克·博尔顿,[比]马赛厄斯·德瓦特里庞:《合同理论》,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美]约翰W.巴德:《人性化的雇佣关系——效率、公平与发言权之间的平衡》,解格先、马振英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路易斯·普特曼、兰德尔·克罗茨纳主编:《企业的经济性质》,孙经纬,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美]奥利弗·E.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论企业签约与市场签约》,段毅、王伟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美]赫伯特·西蒙主编:《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杨栎,徐立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美]富兰克·H.奈特主编:《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王宇、王文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埃里克·弗里博顿、[德]鲁道夫·芮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姜建强、罗长远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美]科斯、诺斯、威廉姆森等:[法]克劳德·梅纳尔编著:《制度、契约与组织——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日]荒木尚志:《日本劳动法》,李坤刚、牛志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英]巴纳德:《欧盟劳动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英]坎南、[英]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艾理生:《当前我国劳动关系及其相关社会政策分析》,《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蔡昉:《二元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就业体制转换》,《中国人口科学》1998年第2期。
常凯、李琪:《论我国三方协商机制的组织结构及其职能》,《工会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4期。
常凯:《WTO、劳工标准与劳工权益保障》,《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常凯:《劳资冲突处理法制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一项急迫的政治任务》,《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12期。
陈步雷:《劳动争议调解机制的构造分析与改进构想》,《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陈少晖:《新合作主义:中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整合的目标模式》,《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第1期。
程恩富:《社会进步与工会的作用》,《学者论坛》2000年第2期。
程启军:《转型—冲突—化解:劳资冲突的协调机制研究——一种社会学的分析思路》,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程延园:《构建制度化的劳资利益沟通机制——对“东航返航事件”中劳资博弈非制度化的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程延园:《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程延园:《劳动合同立法:寻求管制与促进的平衡》,《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崔勋等:《从近代西方劳资关系研究视角的变迁看劳资冲突走向》,《人力资源开发》2010年第5期。
董保华:《和谐劳动关系的思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董克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劳动关系的变化与调节机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第4期。
董文军:《我国〈劳动合同法〉中的倾斜保护与利益平衡》,《当代法学》2008年第5期。
冯钢:《企业工会的“制度性弱势”及其形成背景》,《社会》2006年第3期。
冯同庆:《中国的劳工调查与研究》,《工会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5期。
高爱娣:《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理论概述》,《工会理论研究》2006年第5期。
韩金华等:《运用税收政策促进非公企业劳资关系和谐发展》,《税务研究》2008年第10期。
韩秀华:《中国二元教育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北大学,2006年。
韩海雯:《人工智能产业建设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马克思分工理论视角》,《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
何哲:《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社会经济价值与分配体系初探》,《南京社会科学》2018年第11期。
贺艳秋:《论道德调整私人企业劳资关系的可行性》,《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贺艳秋:《论私人企业中劳资关系的道德调整》,《中州学刊》2002年第1期。
洪安琪:《改变职工弱势地位、建立协调稳定的劳资关系》,《工会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8期。
姜荣萍等:《从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入手解决民营企业人员流失问题》,《企业活力》2006年第5期。
蒋南平、邹宇:《人工智能与中国劳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
雷云:《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劳资关系调节模式》,《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李亮山:《我国劳动关系政府规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李炳安等:《转型时期政府在劳资关系中的角色》,《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第6期。
李建民:《中国劳动力市场多重分隔及其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2期。
李丽林等:《2004—2010年我国典型停工事件分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年第3期。
李培林:《劳资关系之文化调整初探》,《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12期。
李培志:《试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李松龄:《工资与利润合理关系的理论分析》,《湖南商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李涛:《三方主体缺失与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协调机制的构建》,《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李亚娟等:《我国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探析》,《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6期。
李广海、陈通:《现代决策的基石:理性与有限理性研究述评》,《统计与决策》2008年第3期。
梁小惠:《论转型期的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及其法律规制——兼论2013新修订〈劳动合同法〉实施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刘大卫:《人工智能背景下人力资源雇佣关系重构及社会影响分析》,《云南社会科学》2020年第1期。
刘健西等:《转型经济下我国劳资关系协调机制探讨》,《天府新论》2014年第2期。
刘金祥:《多元化路径:我国劳资关系调整模式的反思和重构》,《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1期。
刘金祥:《三位一体: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创新思考》,《上海企业》2014年第1期。
刘铁明等:《中国和谐劳动关系研究综述》,《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6期。
刘湘国:《我国调整劳资关系的三方协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刘颖:《构建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协调机制研究》,《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6期。
罗宁:《中国转型期劳资关系冲突与合作研究——基于合作博弈的比较制度分析》,博士学位论文,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茅于轼:《茅于轼谈劳动关系》,《中国工人》2014年第6期。
穆随心:《试论我国劳动关系的新特点及其法律调整机制——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视角》,《理论导刊》2005年第8期。
潘泰萍:《新世纪中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转型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乔健:《略论我国劳动关系的转型及当前特征》,《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秦晓静等:《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协调机制分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丘海雄等:《理性选择理论述评》,《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苏启林等:《不完全契约与应用研究最新进展》,《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年第9期。
孙翔:《AI 技术视角下传统企业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8年第9期。
谭泓:《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政府角色定位与职能履行问题研究》,《东岳论丛》2013年第3期。
唐均:《“三方机制”: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最佳选择》,《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5期。
王锦生等:《辽宁省企业科技创新现状及对策》,《科技与创新》2011年第3期。
王力南:《基于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的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研究》,《财经理论研究》2014年第3期。
王明亮,刘三林,张成科:《论劳资关系协调“三方机制”实施的社会基础及局限》,《求索》2012年第1期。
王明亮:《“小康型”社会多维网络化劳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求索》2013年第6期。
王贤森:《当前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的新视角——〈工会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反思》,《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王乐:《当今社会劳资矛盾多发的原因分析》,《理论观察》2014年第1期。
王工厂:《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学术论坛》2011年第10期。
王君等:《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迷步影响就业的机理与对策》,《宏观经济研究》2017年第10期。
王维平、高耀芳:《〈资本论〉劳动伦理思想与中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现代经济探讨》2019年第8期。
吴宏洛:《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劳资关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吴君槐:《利益分享视角下的和谐劳资关系构建》,博士学位论文,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吴亚平、郑桥:《从国际比较的视野看中国工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第10期。
夏小林:《私营部门劳资关系及协调机制》,《管理世界》2004年第6期。
肖峰:《〈资本论〉的机器观对理解人工智能应用的多重启》,《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年第6期。
徐永进:《我国劳动基准立法的现状与进路》,《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
徐丽雯:《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之策》,《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许晓军:《工会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视角》,《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第8期。
杨河清、詹婧:《我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选择的制度因素探讨》,《人力资源开发》2006年第6期。
杨琳:《劳资矛盾忧患》,《瞭望》2009年第5期。
杨瑞龙、周业安:《交易费用与企业所有权分配合约的选择》,《经济研究》1999年第2期。
姚先国、赖普清:《中国劳资关系的城乡户籍差异》,《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
闫晗:《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劳动法的未来挑战》,《法制博览》2020年第1期。
张庆伟:《劳资关系的涵义:三种不同的经济学解读》,《当代经济》2007年第11期。
张新春:《人工智能技术条件下资本主义劳资关系演化与启示》,《当代经济研究》2018年第12期。
张鹏飞:《人工智能与就业研究新进展》,《经济学家》2018年第8期。
赵瑞红:《中外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研究》,《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1期。
赵曙明、赵薇:《美、德、日劳资关系管理比较研究》,《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年第1期。
赵祖平:《错位、缺位:劳动关系重建中的政府》,《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郑桥:《产业关系政策是市场经济国家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机制》,《新视野》1995年第5期。
周新军:《劳动关系与劳资关系:两种体制下的经济关系——中国转型期的经济关系研究》,《现代财经》2001年第12期。
周新军:《社会主义社会的劳资关系研究》,《经济评论》1999年第1期。
朱光华、曾小龙:《从新古典交易契约到不完全契约——现代契约理论发展述评》,《河北学刊》2000年第1期。
朱巧玲、李敏:《人工智能、技术进步与劳动力结构优化对策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年第6期。
朱巧玲,李敏:《工智能的发展与未来劳动力结构变化趋势——理论、证据及策略》,《改革与战略》2017年第12期。
Andrew D.Foster and Mark R.Rosenzweig,“A Test for Maral Hazard in the Labor Market:Contractual Arrangements,Effort,and Health,”76 (May 1994):213-227.
Atkins P.Mardeen,“Marshall Brenda Stevenson.Happy employees lead to loyal patients,”,1996(16) :14-23.
Barton H.Hamilton,Jack A.Nickerson,and Hideo Owan,“Team Incentives and Worker Heterogeneity: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Teams on Productivity and Participation,” 111(June 2003):465-497.
Bob Filipczak,“Managing a mixed work force,”,1997 (10):96-103.
Cornfield ,Daniel B.Seniority,“Human Capital and Layoffs:A Case Study,”Berkeley:Industial Relation,1982 (3):352-365.
Hammer,Tove,and Robert Stern,“A model of union-management cooperation,”,1986,39(3):337-349.
Hiromichi Shibata,“Acomparison of American and Japanesework practices:Skill formation,communications,and conflictresolution,”,1999 (4):92-114.
Ibsen C.L.and Mainland M.,“Striking a balance? Flexibility and security in collective bargaining,”,2011,32(2):161-180.
Katz H C.,“The decentralization of collective bargaining:A literature review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1993,47(1):3-22.
Mark Wooden,Joanne Loundes,and Yi-Ping Tseng,“Industrial relations reform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An introduction,”,2001(2):2.
Matlay,“Employee relations in small firms:A micro-businessperspective,”,1999,21(3):34-35.
Michael Barrier,“Putting a lid onconflicts,”,1998 (4):34-35.
Rainnie,A.,“Combined and uneven development in the clothingindustry,”,1984 ,22 (2):11-29.
Richardson,G.B.,“The organization of industry,”,1972(12):887.
Zupnov,Josip,“Two Patterns of Conflict Management in Industry,”,1973 (5):213-225.
Gittell,Jody Hoffer,:,New York:McGraw-Hill,2003.
John R.Commons,,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90.
John T.Dunlop,,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3.
Keune M.and Galgoczi B.,:,Brussels:ETUIREHS,2006.
Law Philip,Thomhill and Saunders Mark,,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3.
Marcus.H.Sandver,:,Bost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87.
S·Webb & B·Webb,,London:Longman,1897.
Terry Mcllwee,“”,,Routledge,2001.
Thomas A.Kochan,Harry C.Katz and Robert Znded.l LR B.Mckersie,,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