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rrow,Kenneth,“Uncertainty and the Welfare Economics of Medical Care”,,Vol.53,No.5,1963,pp.941-973.
[2]Asadul Islam,“The Substitutability of Labor between Immigrants and Natives in the Canadian Labor Marker”,,Vol.22,No.1,2009,p.200.
[3]Banerjee&Piketty,“Top Indian incomes,1922-2000”,,Vol.19,No.12,2005,pp.1-20.
[4]Benoit Dostie and Pierre Thomas Leger,“Self-Selection in Migration and Returns to Unobservables”,,Vol.22,No.4,2009,pp.1005-1024.
[5]Oyelere U. R,Oylola M.,“Do Immigrant Groups Differ in Welfare Usage?Evidence from US”,,Vol.39,No.3,2011,pp.231-247.
[6]Myerson R. B.,“Perspectives on mechanism design in economic theory”,,Vol.98,No.3,2008,pp.586-603.
[7]Dell,F.,“Top incomes in Germany and Switzerland over the twentieth century”,,Vol.3,No.3,2005,pp.412-421.
[8]Joop Hartog,Asian Zorlu,“How Important Is Homeland Education for Refugees’Economic Position in the Netherlands?”,,Vol.22,No.1,2009,pp.219-246.
[9]Jorgen,Hansen&Magnus,Lofstrom,“The dynamics of immigrant welfare and labor market behavior”,Vol.22,No.4,2009,pp.941-970.
[10]EHRLICH I.,KIM J.,“Social Security and Demographic Trends: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th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2007,Vol.10,No.1,2007,pp.55-77.
[11]Futoshi,Yamauchi,Sakiko,Tanabe,“Nonmarket networks among migrants:evidence from metropolitan Bangkok,Thailand”,,Vol.21,No.3,2008,pp. 649-664.
[12]Maphosa France,“Remittances and development:the impact of migration to South Africa on rural livelihoods in Southern Zimbabwe”,,Vol.24,No.1,2007,pp. 123-136.
[13]Anna,Damm,“Determinants of recent immigrants location choices:quasi-experimental evidence”,,Vol. 22,No.1,2009,pp.145-174.
[14]Joni Hersch,“Profiling the New Immigrant Worker:The Effects of Skin Color and Height”,,Vol. 21,No.2,2008,pp. 345-386.
[15]Leah Platt Boustan,Price V.Fishback,Shawn Kantor,“The Effect of Internal Migration on Local Labor Markets:American Cities during the Great Depression”,,Vol. 23,No.4,2010,pp.719-746.
[16]Leif Husted,Eskill Heinesen and Signe Hald Andersen,“Labor Market Integration of Immigrants:Estimating Local Authority Effects”,,Vol. 22,No.4,2009,pp.909-939.
[17]Keeton William R. and Newton Geoffrey B.,“Migration in the tenth district:long-term trends and developments”,,Vol.91,No.3,2006,pp.33-74.
[18]Murphy,Zabojnik,“CEO pay and turnover”,,Vol.94,No.2,2004,pp.192-196.
[19]Olof,slund,Oskar,Nordstr m Skans,“How to measure segregation conditional on the distribution of covariates”,,Vol.22,No.4,2009,pp.971-981.
[20]Panu,Poutvaara,“On human capital formation with exit options:comment and new results”,,Vol.21,No.3,2008,pp.679-684.
[21]Piketty,T.,“Income inequality in France,1901-1998”,,Vol.111,No.5,2003,pp. 1004-1042.
[22]Roine,Vlachos,Waldenstrom,“The long-run determinants of inequality”,Vol.93,No.3,2009,p. 974-988.
[23]Scheve&Stasavage,“Institutions,partisanship,and inequality in the long run”,,Vol.61,No.2,2009,pp.215-253.
[24]韩福国、孙颖、许小丹:《人口流动视野下的现代城市公共安全建构——基于“新兴产业工人”对开放式城市治理结构的需求分析》,《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25]郑杭生:《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8期。
[26]曾祥华:《对迁徙自由的宪法学思考》,《政法论坛》2003年第6期。
[27]郑月琴:《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地理形态和社会文化环境分析》,《经济与管理》2005年第9期。
[28]王個利、刘保军、楼苏萍:《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框架建构与调研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2期。
[29]徐锡广、申鹏:《经济新常态下农民工“半城镇化”困境及其应对》,《贵州社会科学》2017年第4期。
[30]杨仁浩、王金:《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性问题研究》,《湖北社会科学》2016年第10期。
[31]沈君彬:《社会政策视域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一个分析的框架》,《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10期。
[32]沈君彬:《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积极社会政策体系:理念、特征、实践》,《中共福建省委觉校学报》2011年第11期。
[33]赵耀辉:《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以四川省为基础的研究》,《经济研究》1997年第2期。
[34]赵立新:《城市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人口学刊》2006年第4期。
[35]王桂新、胡健:《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与市民化意愿》,《人口学刊》2015年第6期。
[36]韩淑娟:《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制度因素研究》,《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37]曹信邦:《我国地区间社会保障利益冲突及其协调》,《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9期。
[38]张世伟、张娟:《劳动合同对农民工劳动报酬的影响》,《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年第1期。
[39]刘艳:《财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8年第9期。
[40]陈海威:《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研究》,《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3期。
[41]贺雪峰:《城乡二元结构视野下的乡村振兴》,《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
[42]杨宜勇、魏义方:《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政策机制研究》,《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年第3期。
[43]欧阳薇:《国外风险沟通研究概述》,《东南传播》2009年第8期。
[44]陈玉阳、郑燕娜:《浙江省建立新农合筹资与管理长效机制的探索》,《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6年第1期。
[45]胡务、张伟:《成都农民工综合社会保险研究》,《农村经济》2005年第2期。
[46]李梅香:《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评估——基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的视角》,《财政研究》2011年第2期。
[47]秦立建、童莹、王震:《农地收益、社会保障与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农村经济》2017年第1期。
[48]丛志杰、吴松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野下的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49]李楠、覃志威:《乡村振兴视野下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探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年第15期。
[50]邢成举、罗重谱:《乡村振兴:历史源流、当下讨论与实施路径——基于相关文献的综述》,《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
[51]杨宜勇、张强:《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机制与政策研究》,《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
[52]冯虹、张玉玺:《特大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基于户籍制度改革的视角》,《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
[53]严强:《社会转型历程与政策范式转变》,《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54]华迎放:《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选择》,《中国劳动》2005年第5期。
[55]贾康:《公共财政与社会和谐》,《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第45期。
[56]党国英:《编制乡村振兴规划须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国土地》2018年第8期。
[57]陆益龙:《乡村振兴中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58]石智雷、朱明宝:《农民工社会保护与市民化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17年第11期。
[59]陈涛、徐其龙:《社会工作介入乡村振兴模式研究——以北京市Z村为例》,《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
[60]卜玉梅:《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与经验研究启示》,《南方人口》2008年第3期。
[61]许信胜、张芬构:《户籍制度与我国农民工问题》,《开发研究》2006年第10期。
[62]赖泽栋、曹佛宝:《专家角色与风险传播渠道对公众食品风险认知和风险传播行为影响》,《科学与社会》2016年第12期。
[63]杨晓军:《农民工对经济增长贡献与成果分享》,《中国人口科学》2012年第6期。
[64]操家齐:《农民工社会保障权均等化推进迟滞的深层逻辑》,《社会科学战线》2017年第7期。
[65]王欢、黄健元:《公平视野下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困境与出路》,《西北人口》2018年第1期。
[66]郭珍、刘法威:《内部资源整合、外部注意力竞争与乡村振兴》,《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
[67]姚德超、刘彼红:《农业女性化视野下农村妇女发展的困境与路径》,《兰州学刊》2012年第8期。
[68]刘丽萍:《金融危机形势下安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析》,《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年第7期。
[69]黄进:《略论农民工政策范式的转移》,《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9年第2期。
[70]杨英强:《农民工市民化实证研究》,《经济体制改革》2011年第6期。
[71]刘俊红、姚德超:《农业女性化现象及其形成机制》,《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72]江维国、李立清:《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响应:乡村振兴下的乡村治理创新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8年第4期。
[73]曾繁旭、戴佳:《中国式风险传播:语境、脉络与问题》,《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74]刘迎君:《农民工务工地公共服务感知状况测度》,《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75]康鸿:《农民工应对社会风险的对策分析》,《社会纵横》2013年第1期。
[76]刘祖云、张诚:《重构乡村共同体: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甘肃社会科学》2018年第4期。
[77]冯伟:《农民工的风险与风险应对策略》,《农业经济》2009年第5期。
[78]刘玉侠、陈柯依:《乡村振兴视域下回流农民工就业的差异性分析——基于浙江、贵州农村的调研》,《探索》2018年第4期。
[79]丁元竹:《促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思路和基本对策》,《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48期。
[80]费景汉、拉尼斯:《增长和发展:演进观点》,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81]李昌平:《乡村振兴最核心的任务是增加农民收入》,《人民论坛》2018年第21期。
[82]王为东:《保障农民工权益该从哪些方面做起》,《人民论坛》2017年第27期。
[83]顾昕、方黎明:《自愿性与强制性之间——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嵌入性与可持续性发展分析》,《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
[84]顾燕新:《论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第10期。
[85]唐钧:《改善低收入群体收入的社会政策》,《中国劳动》2006年第9期。
[86]赵丽娜、马涛:《乡村振兴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基于资本逻辑反思和美好生活创造的思考》,《求是学刊》2018年第4期。
[87]徐文新、肖称萍、张学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劳动力精准培训策略研究》,《职教论坛》2018年第7期。
[88]李迎生:《以城乡整合为目标推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1期。
[89]国福丽:《就业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中小企业的证据》,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90]刘博:《农民工生活方式的转变与社会身份的缺失》,《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
[91]章雪:《农民工弱势群体社会资本的缺失与重构》,《理论导刊》2017年第12期。
[92]胡晓红:《社会记忆中的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困境》,《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9期。
[93]刘洪斌:《社会转型中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探析》,《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94]郭金丰、杨翠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过程中的政府责任探析》,《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95]郑欣:《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述评:基于传播学的视角》,《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96]李雪萍、刘志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区域对比与城乡比较——以社会保障为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97]姜长云:《关于编制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思考》,《中州学刊》2018年第7期。
[98]李迎生、袁小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社会保障制度的因应——以农民工为例》,《社会科学》2013年第11期。
[99]徐广路:《养老保障满意度对农民工社会冲突意识的影响》,《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
[100]许静:《社会化媒体对政府危机传播与风险沟通的机遇与挑战》,《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第10期。
[101]张燕、卢东宁:《乡村振兴视域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向与路径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2018年第4期。
[102]刘丽敏:《我国青年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观及其实践——对小时工生活世界现象的社会学分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103]刘尚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实要求和政策路径》,《浙江经济》2007年第13期。
[104]田丰:《城市工人与农民工的收入差距研究》,《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2期。
[105]涂玉华:《不同群体社保权益公平性问题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第2期。
[106]张艺颉:《乡村振兴背景下村民自治制度建设与转型路径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
[107]王成艳、薛兴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机制》,《中国卫生资源》2005年第8期。
[108]夏杰长:《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政策思路:基于公共财政视角下的分析》,《经济与管理》2007年第1期。
[109]项继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目标与制度保障》,《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10]刘祖云、王丹:《“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技术支持》,《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
[111]姜莉:《文化认同与社会发展——基于农民工市民化转型的实例研究》,《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
[112]肖建华、刘学之:《有限政府与财政服务均等化》,《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113]肖云、杜毅:《农民工社会保障十大矛盾分析》,《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114]杨斌、汪洋、殷建华、马力等:《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反思与重构》,《贵州农业科学》2008年第1期。
[115]蒲实、袁威:《政府信任对农地流转意愿影响及其机制研究——以乡村振兴为背景》,《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
[116]杨端:《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原因分析》,《中国劳动》2004年第6期。
[117]蒋卓晔:《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人民论坛》2018年第19期。
[118]程娟:《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及构建路径分析》,《农业经济》2018年第4期。
[119]杨桂宏:《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深层原因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20]陈静、柳颖:《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省13地市的实证调查》,《农村经济》2018年第4期。
[121]袁国敏、曹信邦:《就业歧视对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的影响》,《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122]翟振武、段成荣、毕秋灵:《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最新状况与分析》,《人口研究》200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