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iyar,S. and Feyrer,J.,“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2002.
[2]Aigner,D.J.and Lovell,Schmidt,“Formulation and Estimation of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s Models”,,1977(1):21-37.
[3]Afriat,S.N.,“Efficiency Estimation of Production Functions”,,1972,Vol.13(3),pp.568-598.
[4]Almeida,H.and Wolfenzon,D.,“The Effect of External Finance on the Equilibrium Allocation of Capital”,,2005,75(133).
[5]Arrow,K.J.,“The Economic Implication of Learning by Doing”,,1962(29),pp.234-238.
[6]Bosworth,B.and Collins,S.,2003,“The Empirics of Growth:An Update”,y,2,pp.113-179.
[7]Battese,G.E.and Corra,G.S.,“Estimation of a Production Frontier Model:With Application to the Pastoral Zone of Eastern Australia”,,1977(3),pp.169-179.
[8]Bhaumik Sumon Kumar and Saul Estrin,“How Transition Paths Differ:Enterprise Performance in Russia and China”,,2007,82(2).
[9]Barro,R.J.,“Economic Growth in across Section of Countries”,,1991,106,pp.407-443.
[10]Baumol,W.J.,“Productivity Growth,Convergence and Welfare”,,1986,76(5),pp.1072-1085.
[11]Bosworth Barry and Susan M.Collins,“Accounting for Growth:Comparing China and India”,,2008,22(1).
[12]Benhabib,J.and Spiegel,M.,“The Role of Human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Evidence from Aggregate Cross-Country Data”,,1994,34(2),pp.24-41.
[13]Chow,G.,“Capital Form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1993(108),pp.809-842.
[14]Chow,G.and Lin,A.L.,“Accounting for Economic Growth i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A Comparative Analysis”,,2002,30(3),pp.507-530.
[15]Chenery,H.B.,S.Robinson and M.Syrqui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16]Copeland,B.and Taylor,S.,“North-South Trade and the Environment”,,1994,109,pp.755-787.
[17]Charnes,A.and Cooper,W.W.,“Programming with Linear Fractional Function”,,1962,15,pp.330-334.
[18]Caves,D.W.,Christensen,L.R.and Diewert,W.E.,“The Economic Theory of Index Numbers and the Measurement of Input and Output,and Productivity”,,1982(50),pp.1393-1414.
[19]Chambers,R.G.,Fare,R.and Grosskopf,S.,“Productivity Growth in APEC Countries”,,1996(1),pp.181-190.
[20]Cuesta,R.A.,“A Production Model with Firm-specific Temporal Variation in Technical Inefficiency:With Application to Spanish Dairy Farms”,,2000,Vol.13(2):139-158.
[21]Domazlicky,B.R.and Weber,W.L.,“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he Contiguous United States:1977-1986”,,1999(37),pp.213-233.
[22]Domazlicky,B.and Weber,W.,“Do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ead to Slower Productivity Growth in the Chemical Industry?”,,2004,28,pp.301-324.
[23]Durnev,A.,Li,K.,Mork,R.and Yeung,“Capital Markets and Capital Allocation:Implications for Economies in Transition”,,2004,12(4).
[24]Farrell,M.J.,“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on Efficiency”,,1957,Vol.120(3):253-281.
[25]Fabricant,S.,“Employment in Manufacturing 1899-1939”,NBERWoking Paper,1942.
[26]Fan Shenggen,Xiaobo Zhang and Sherman Robinson,“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2003,7(3).
[27]Gong Gang and Justin Yifu Lin,“Deflationary Expansion:An Overshoot ing Perspective to the Recent Business Cycle in China”,,2008,19(1).
[28]Grossman,Helpman,“Quality Ladder and Product Cycle”,,1991(106),pp.557-586.
[29]Greene,W.H.,,Prentice Hall,1993.
[30]Hailu,A.and Veeman,T.S.,“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Productivity Analysis of the Canadian Pulp and Paper Industry,1959-1994:An Input Distance Function Approach”,,2000,40,pp.251-274.
[31]Hailu,A.and Veeman,T.S.,“Non-parametric Productivity Analysis with Undesirable Outputs:An Application to the Canadian Pulp and Paper Industry”,,2001,83,pp.605-616.
[32]Heshmati,A.and Mmulugrta,Y.,“Technical Efficiency of the Uganda Matoke Farms”,,1996(13),pp.27-57.
[33]Islam,N.,“Growth Empirics:A Panel Data Approach”,,1995,110(4),pp.1127-1170.
[34]Jeon,B.M.and Sickles,R.C.,“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Growth Accounting”,,2004,19,pp.567-591.
[35]Kumar,S.,“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Productivity Growth:A Global Analysis Using Malmquist-Luenberger Index”,,2006,56,pp.280-293.
[36]Klenow,P.and Rodriguez-Clare,A.,“The Neoclassical Revival in Growth Economics:Has It Gone too Far?”,1997(12),pp.73-103.
[37]Kaneko,S.and Managi,S.,“Environmental Productivity in China”,,2004,2,pp.1-10.
[38]Krasacha,W.,“Technical Efficiencies of Rice Farms in Thailand:A Non-parametric Approach”,,2004(3),pp.64-69.
[39]Koopmans,T.C.,“An Analysis of Productions as an Efficient Combination of Activities”,,1951,p.13.
[40]Lucas,R.,“On the Mechanism of Economic Development”,,1988,22,pp.13-42.
[41]Leibenstein,H.,“Allovative Efficiency vs X-efficiency”,,1966(56):392-415.
[42]Lau,K.and Brada,J.,“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Technical Efficiency in Chinese Industrial Growth:A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Approach”,,1990(1),pp.113-124.
[43]Miller,S.M.and Upadhyay,M.P.,“The Effects of Openness,Trade Orientation and Human Capital o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2000(63),pp.399-423.
[44]Maudos,J.,Pastor,J.M.and Serrano,L.,“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Measurement and Human Capital in OECD Countries”,,1999(63),pp.39-44.
[45]Meeusen,W.and Broeck,J.,“Efficiency Estimation from 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s with Composed Error”,,1977(2),pp.435-444.
[46]Maddison,A.,,Paris:Development Centre of the OECD,1998.
[47]Maddison,A.,,Oxford,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2.
[48]Mookherjee,D.and Shorrocks,A.,“A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f the Trend in UK Income Inequality”,,1982,(92),pp.886-902.
[49]Pittman,R.W.,“Multilateral Productivity Comparisons with Undesirable Outputs”,,1983,93,pp.883-891.
[50]Porter,M.,“America’s Green Strategy”,,1991,4,p.168.
[51]Pitt,M.M.and Lee,L.F.,“Measurement and Sources of Technical Inefficiency in the Indonesian Weaving Industry”,,1981(9),pp.43-64.
[52]Romer,P.E.,“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1986(94),pp.1005-1036.
[53]Romer,P.M.,“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1990,89(5),pp.71-102.
[54]Runciman,W.G.,,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6.
[55]Solow,R.M.,“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1956,70(1),pp.65-94.
[56]Sharma,K.R.and Leung,P.S.,“Technical Efficiency of Carp Production in India:A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Analysis”,,2000(31),pp.937-947.
[57]Soderborm,M.and Teal,F.,Openness and Human Capital as Source of Productivity Growth: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the UK Government,2003.
[58]Subal,C.K.and Lovell,C.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59]Schmidt,P.and Sickles,R.,“Production Frontiers and Panel Data”,,1984,Vol.2(4),pp.367-374.
[60]Seiford,L.M.and Zhu,J.,“Modeling Undesirable Factors in Efficiency Evaluation”,,2002,142,pp.16-20.
[61]Scheel,H.,“Undesirable Outputs in Efficiency Evaluations”,,2001,132,pp.400-410.
[62]Shadbegian,R.J.and Gray,W.B.,“Pollution Abatement Expenditures and Plant-level Productivity:A Production Function Approach”,,2005,54,pp.196-208.
[63]Terrasi,M.,“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across Italian Region”,,1999,33(3),pp.486-510.
[64]Towmsend,R.F.,Kirsten,J.and Vink,N.,“Farm Size,Productivity and Returns to Scale in Agricultural Revisited:A case of Wine Producers in South Africa”,,1998(19),pp.175-180.
[65]Uzawa,H.,“Optimum Technical Change in an Aggregative Model of Economic Growth”,,1965(6),pp.18-26.
[66]Vandenbussche,J.,Aghion,P.and Meghir,C.,“Growth,Distance to Frontier and Composition of Human Capital”,,2006,11(2),pp.127-154.
[67]Wu,Y.,“Has Productivity Contributed to China’s Growth?”,2003(1),pp.15-30.
[68]Wurgler,J.,“Financial Markets and The Allocation of Capital”,,2000,58(1-2).
[69]Wu,Y.,,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Curzon,2004.
[70]Yitzhaki,S.,“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the Gini Coefficient”,,1979,(93),pp.32-324.
[71]Yoruk,B.and Zaim,O.,“Productivity Growth in OECD Countries:A Comparison with Malmquist Index”,,2005,33,pp.401-420.
[72]Young,A.,“Gold into Base Metals:Productivity Growth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uring the Reform Period”,,2003(6),pp.1220-1261.
[73]Zhu,J.,,Bost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3.
[74]Zheng,J.,Liu,X.and Bigsten,A.,“Ownership Structure and Determinants of Technical Efficiency:An Application of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to Chinese Enterprises(1986-1990)”,,1998,26(3),pp.465-484.
[75]边雅静、沈利生:《人力资本对中国东西部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12期。
[76]蔡昉、王德文:《比较优势差异、变化及其对地区差距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77]蔡翼飞、张车伟:《地区差距的新视角:人口与产业分布不匹配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5期。
[78]陈迅、余杰:《公共支出对中国技术效率的影响分析》,《财经研究》2005年第12期。
[79]钞小静、惠康:《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6期。
[80]钞小静:《经济增长质量:一种理论解释及中国的实证分析》,博士学位论文,西北大学,2009年。
[81]蒂莫西·J.科埃利等:《效率与生产率分析引论》,王忠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2]范红忠、李国平:《资本与人口流动及其外部性与地区经济差异》,《世界经济》2003年第10期。
[83]樊元、杨立勋:《关于经济增长质量统计的若干理论问题》,《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84]范剑勇:《市场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趋势——兼谈对地区差距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85]范剑勇:《产业集聚与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经济研究》2006年第11期。
[86]范剑勇、朱国林:《中国地区差距的演变及其结构分解》,《管理世界》2002年第7期。
[87]傅晓霞、吴利学:《技术效率、资本深化与地区差异——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中国地区收敛分析》,《经济研究》2006年第10期。
[88]方军雄:《市场化进程与资本配置效率的改善》,《经济研究》2006年第5期。
[89]樊纲、关志雄、姚枝仲:《国际贸易结构分析:贸易品的技术分布》,《经济研究》2006年第8期。
[90]符淼:《中国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形态、拐点和影响因素》,《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11期。
[91]傅勇、白龙:《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分解》,《金融研究》2009年第7期。
[92]顾乃华、李江帆:《中国服务业技术效率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6年第1期。
[93]顾建国、张文修:《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中国烟草企业效率分析》,《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第4期。
[94]郭玉清、姜磊:《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扩散的源泉:资本深化还是效率改进?》,《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第7期。
[95]干春晖、郑若谷:《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演变及其产业分解》,《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6期。
[96]干春辉、郑若谷:《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第2期。
[97]郭克莎:《三次产业增长因素及其变动特点分析》,《经济研究》1993年第2期。
[98]顾海兵、沈继楼:《近十年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定性与量化研究》,《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12期。
[99]何德旭、姚战琪:《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优化升级目标和政策措施》,《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5期。
[100]洪兴建:《中国地区差距、极化与流动性》,《经济研究》2010年第12期。
[101]贺菊煌:《中国资产的估算》,《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2年第8期。
[102]何枫:《金融中介发展对中国技术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财贸研究》2003年第6期。
[103]何枫、陈荣、何炼成:《SFA模型及其在中国技术效率测算中的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5期。
[104]何枫、陈荣、郑江绥:《对中国技术效率的测算: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应用》,《科研管理》2004年第5期。
[105]何枫、陈荣、何林:《中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经济学家》2003年第5期。
[106]何枫、陈荣:《经济开放度对中国经济效率的影响:基于跨省数据的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3期。
[107]何枫:《经济开放度对中国技术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1期。
[108]江兵、张承谦:《企业技术进步的DEA分析与实证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7期。
[109]亢霞、刘秀梅:《中国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中国农村观察》2005年第4期。
[110]李秀敏:《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协调发展——来自中国省级区域的证据》,《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11]李福柱:《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12]李晶、汤琼峰:《中国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收敛的实证研究》,《经济评论》2006年第3期。
[113]刘伟、张辉:《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经济研究》2008年第11期。
[114]吕铁、周叔莲:《制造业结构变化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管理世界》2002年第2期。
[115]李胜文、李新春、杨学儒:《中国的环境效率与环境管制——基于1986—2007年省级水平的估算》,《财经研究》2010年第2期。
[116]李小平、卢现祥:《国际贸易、污染产业转移和中国工业CO排放》,《经济研究》2009年第11期。
[117]刘小玄:《中国工业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对效率差异的影响——1995年全国工业企业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0年第2期。
[118]李玲玲、张耀辉:《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指标体系构建及初步测评》,《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4期。
[119]刘海英:《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5年。
[120]刘世锦:《关于中国增长模式转型的若干问题》,《管理世界》2006年第2期。
[121]林毅夫、苏剑:《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管理世界》2007年第11期。
[122]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经济研究》1998年第6期。
[123]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124]林毅夫、任若恩:《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相关争论的再探讨》,《经济研究》2007年第8期。
[125]林毅夫、刘明兴:《中国的经济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世界经济》2003年第8期。
[126]林毅夫、任若恩:《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相关争论的再探讨》,《经济研究》2007年第8期。
[127]李京文、郑友敬:《生产率与中、美、日经济增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128]李京文、钟学义:《中国生产率分析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29]李国璋、周彩云、江金荣:《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及其对地区差距的贡献》,《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第5期。
[130]李平、钟学义、王宏伟、郑世林:《中国生产率变化与经济增长源泉(1978—2010)》,《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3年第1期。
[131]李斌、陈开军:《对外贸易与地区经济差距变动》,《世界经济》2007年第5期。
[132]李国平、范红忠:《生产集中、人口分布与地区经济差异》,《经济研究》2003年第11期。
[133]梁琦、李晓萍、吕大国:《市场一体化、企业异质性与地区补贴——一个解释中国地区差距的新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2期。
[134]李治国、唐国兴:《资本形成路径与资本存量调整模型——基于中国转型时期的分析》,《经济研究》2003年第2期。
[135]李相合、范彦君:《内蒙古经济增长中技术效率(TE)分析》,《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136]李双杰、颜伦琴:《中国电子行业上市公司效率的数据包络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137]李双杰、范超:《随机前沿分析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评析与比较》,《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7期。
[138]李月:《有效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中国(1978—2007)有效经济增长过程的理论分析》,博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2009年。
[139]李岳平:《经济增长质量评估体系及实证分析》,《江苏统计》2001年第5期。
[140]刘志新、刘琛:《基于DFA的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
[141]刘舜佳:《国际贸易、FDI和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基于1952—2006年面板数据的DEA和协整检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11期。
[142]鲁蓉、张林秀:《中国个体私营乡镇企业的技术效率因素分析——浙江省织里镇案例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02年第1期。
[143]李婧、朱承亮、安立仁:《中国经济低碳转型绩效的历史变迁与地区差异》,《中国软科学》2013年第5期。
[144]马强文、任保平:《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经济学家》2010年第11期。
[145]马占新:《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在中国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进展》,《管理学报》2010年第5期。
[146]孟令杰:《中国农业产出技术效率动态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00年第5期。
[147]彭水军、包群:《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基于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的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5期。
[148]彭德芬:《经济增长质量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9]乔世君:《中国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实证研究——随机前沿面生产函数的应用》,《数理统计与管理》2004年第3期。
[150]邱晓华、郑京平、万东华、冯春平、巴威、严于龙:《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及前景分析》,《经济研究》2006年第5期。
[151]石磊、高帆:《地区经济差距:一个基于经济结构转变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6年第5期。
[152]沈坤荣、马俊:《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经济研究》2002年第1期。
[153]沈利生、唐志:《对外贸易对中国污染排放的影响——以二氧化硫排放为例》,《管理世界》2008年第6期。
[154]沈露莹:《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与阶段评估》,《上海经济研究》2010年第6期。
[155]孙传旺等:《碳强度约束下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收敛性研究》,《金融研究》2010年第6期。
[156]石风光、李宗植:《要素投入、全要素生产率与地区经济差距》,《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12期。
[157]沈利生、朱运法:《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158]单豪杰:《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10期。
[159]田银华等:《环境约束下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再估算》,《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1期。
[160]田银华、贺胜兵、胡石其:《环境约束下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再估算(1998—2008)》,《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1期。
[161]陶锋、郭建万、杨舜贤:《电力体制转型期发电行业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1期。
[162]陶长琪、王志平:《随机前沿方法的研究进展与展望》,《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年第11期。
[163]陶春海:《中国医疗服务生产效率评价研究——基于DEA和SFA方法的组合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64]托马斯·G.罗斯:《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经济研究》1993年第6期。
[165]温杰、张建华:《中国产业结构变迁的资源再配置效率》,《中国软科学》2010年第6期。
[166]吴军:《环境约束下中国地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收敛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11期。
[167]卫兴华、侯为民:《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与转换途径》,《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168]魏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全面且深入的改革——“政府主导”是模式还是改革对象》,《学术月刊》2011年第8期。
[169]王国刚:《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经济研究》2010年第12期。
[170]吴延瑞:《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新的估计》,《经济学季刊》2008年第3期。
[171]王铮、葛昭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多重均衡态与转变前兆》,《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172]吴建新:《技术、效率、资本积累与中国地区发展差异》,《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11期。
[173]万广华、陆铭、陈钊:《全球化与地区间收入差距:来自中国的证据》,《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174]吴诣民、张凌翔:《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统计与信息论坛》2004年第2期。
[175]王志鹏、李子奈:《外资对中国工业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管理世界》2003年第4期。
[176]魏权龄:《评价相对有效性的DEA方法——运筹学的新领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77]吴文庆、李双杰:《中国电子行业上市公司效率的随机前沿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
[178]王永龙:《中国农业技术效率及其对策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179]武义青:《经济增长质量的度量方法及其应用》,《管理现代化》1995年第5期。
[180]徐康宁、邵军:《自然禀赋与经济增长:对“资源诅咒”命题的再检验》,《世界经济》2006年第11期。
[181]徐康宁、王剑:《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经济研究》2006年第1期。
[182]许和连、元朋、祝树金:《贸易开放度、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世界经济》2006年第12期。
[183]徐琼:《基于技术效率的区域经济竞争力提升研究——浙江的经验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5年。
[184]徐琼:《浙江省地区技术效率差异实证分析——基于DEA模型的运用》,《浙江学刊》2005年第2期。
[185]许长新:《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技术效率分析》,《财经研究》1996年第3期。
[186]许晓雯、时鹏将:《基于DEA和SFA的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数理统计与管理》2006年第1期。
[187]肖红叶、李腊生:《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实证分析》,《统计研究》1998年第4期。
[188]许召元、李善同:《近年来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经济研究》2006年第7期。
[189]袁富华:《低碳经济约束下的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10年第8期。
[190]易纲、樊纲、李岩:《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
[191]杨俊、邵汉华:《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工业增长状况研究——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的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9期。
[192]杨龙、胡晓珍:《基于DEA的中国绿色经济效率地区差异与收敛分析》,《经济学家》2010年第2期。
[193]杨国梁、刘文斌、郑海军:《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综述》,《系统工程学报》2013年第12期。
[194]于君博:《前沿生产函数在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技术效率测算中的应用》,《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11期。
[195]杨家兵、吴利华:《基于DEA的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效率评价》,《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第2期。
[196]姚洋:《非国有经济成分对中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经济研究》1998年第12期。
[197]姚洋、章奇:《中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分析》,《经济研究》2001年第10期。
[198]姚树洁、冯根福、姜春霞:《中国银行业效率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4年第8期。
[199]余建斌、乔娟、龚崇高:《中国大豆生产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4期。
[200]俞培果、蒋葵:《经济收敛理论与检验方法研究综述》,《管理学报》2006年第4期。
[201]姚伟峰、何枫、冯宗宪:《CEPA下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技术效率比较研究》,《开放导报》2004年第2期。
[202]姚伟峰、何枫:《西部地区技术效率增长研究:贸易和FDI,谁更有效?》,《当代经济科学》2004年第2期。
[203]闫淑敏、秦江萍:《人力资本对西部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第11期。
[204]姚枝仲、周素芳:《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差距》,《世界经济》2003年第4期。
[205]张鸿武:《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随机性趋同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第8期。
[206]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07]张彦博、郭亚军:《FDI的环境效应与中国引进外资的环境保护政策》,《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第4期。
[208]张友国:《中国贸易增长的能源环境代价》,《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
[209]钟昌标、李富强、王林辉:《经济制度和中国经济增长效率的实证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第11期。
[210]张卓元:《深化改革,推进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研究》2005年第11期。
[211]朱启荣:《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变化影响的实证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第6期。
[212]郑玉歆:《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及经济增长方式的“阶段性”规律》,《经济研究》1999年第5期。
[213]张军等:《中国的工业改革与效率变化》,《经济学》(季刊)2003年第1期。
[214]张军、吴桂荣、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
[215]张军、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经济研究》2003年第7期。
[216]张军:《增长、资本形成与技术选择: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下降的长期因素》,《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2期。
[217]张学良、孙海鸣:《探寻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资本积累、效率改善抑或TFP贡献》,《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第5期。
[218]章奇:《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分析》,《管理世界》2001年第1期。
[219]张文武、梁琦:《劳动地理集中、产业空间与地区收入差距》,《经济学》(季刊)2011年第2期。
[220]曾亚敏、张俊生:《所有权结构与产出效率:对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财经研究》2004年第7期。
[221]赵蕾、杨向阳:《中国服务业技术效率变化的实证分析》,《财经论丛》2007年第2期。
[222]钟学义:《增长方式转变与增长质量提高》,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
[223]朱顺林:《区域旅游产业的技术效率比较研究》,《经济体制改革》2005年第2期。
[224]周立:《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综述》,《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9期。
[225]张军扩:《七五期间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各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算》,《经济研究》1991年第4期。
[226]郑玉歆:《全要素生产率的再认识——用TFP分析经济增长质量存在的若干局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9期。
[227]朱承亮、岳宏志、李婷:《中国经济增长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9期。
[228]朱承亮、岳宏志、师萍:《人力资本及其构成对中国技术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科学学研究》2010年第11期。
[229]朱承亮、师萍、岳宏志、韩先锋:《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效率》,《中国软科学》2011年第2期。
[230]赵春雨、朱承亮、安树伟:《生产率增长、要素重置与中国经济增长》,《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8期。
[231]朱承亮、岳宏志、师萍:《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经济增长效率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年第5期。
[232]朱承亮、安立仁、师萍、岳宏志:《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经济增长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西部地区和非期望产出模型的分析》,《中国软科学》2012年第4期。
[233]朱承亮、岳宏志、安立仁:《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绿色经济绩效研究》,《经济科学》2012年第5期。
[234]朱承亮、岳宏志:《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演变及区域分解》,《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235]朱承亮:《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演变轨迹与来源分解》,《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年第6期。